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粵湘鄂名校聯盟202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語文試題--統編版高三總復習
秘密★啟用前
2023屆粵湘鄂名校聯盟第一次大聯考
語文
本試卷共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將對應的信息點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無效。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只需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科學發現有賴于創造性思維,而創新思維又需要人文底蘊的涵養。科學與人文傳統、人文關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前不久,在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天眼”成果中,一段來自宇宙深處的“聲波”觸發了人們的想象與思考,科學與人文產生了奇妙的碰撞。事實上,從發現引力波到“看到”黑洞,從古生物探秘到現代基因突破,剖開層層專業術語就會發現,科學研究在增進人們知識的同時,還是人們認識世界、理解自身的橋梁,科學的琴鍵也演繹著人文的旋律。
科學有大美。科學以客觀自然世界為研究對象,其人文意蘊的一個方面,在于它拓展了人們的審美空間。如果說以文學、音樂為代表的藝術創作、打開的是感性審美世界,科學活動則將美延伸到理性世界,給人以智慧啟迪。數學是科學描繪世界的主要語言,數學家兼哲學家羅素認為:“數學,如果我們正確地看它,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大到宇宙星云,小到基本粒子,長如百億年,短到一瞬間,都能用方程式呈現。這些方程就像美妙的詩篇,用最濃縮的“語言”,表達了無邊無際的時空存在。正如有人贊嘆的,黎曼幾何與鋼琴協奏曲一樣優美。
科學追求卓越,這一豐富心靈、感受審美的過程,與人文相通。科學研究的魅力在于揭開表面的紛繁雜亂,發現現象背后的一致性規律。它帶給人的幸福感,源于探索自然、驗證未知的興奮,以及發現真理時的滿足。這份體驗是非世俗、超功利的,由于契合了人對真善美的情感需求,因而是迷人的、永恒的。從這點來看,科學研究帶來的心靈享受和震撼,足以和那些偉大的藝術作品相媲美。
藝術人文并不妨礙科學研究,往往還是創新的源泉。歷史上,許多科學家也是優秀的作家或藝術家。如今,現代學科高度分工,在科學、藝術兩方面均取得高成就難度很大,可很多科學大師依然熱愛藝術。愛因斯坦曾這樣闡述藝術和科學的關系:音樂創造和物理研究的起源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標聯系著,這就是對未知的探求,錢學森曾把在科學研究上做出成績的原因,歸功于夫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蔣英。因為她給了自己詩情畫意,從而讓自己更深刻地了解了人生,在科研道路上避免了形而上學和機械論。法國文豪福樓拜說:科學與藝術在山腳分手,在山頂重逢。可見,科學與人文展現的都是人們追求崇高、卓越的精神,是對超越生命有限性的向往,它們的內核一致,統一于人的全面發展之中。
進而言之,在求索未知的階梯上不斷攀登,藝術與科學可以相互激發。原創性的科學發現、顛覆性的科學創新、“從0到1”的科學突破,離不開激發想象力、創造力,獲得電光石火般的思想靈感。這就需要讓科學與人文攜手同行。當前,我們正走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征程上。無論是探索未知奧秘,還是攻克“卡脖子”難題,無論是加強基礎研究,還是提供科技解決方案,都離不開科學精神的支撐,而科學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促進科學與人文融合,不僅能樹立科技為民、科技向善的價值導向,更能為科技創新帶來豐富的源頭活水。
(摘編自《科學琴鍵演繹人文旋律》,《人民日報》2022年1月26日)
材料二:
記者:這些年出現“文創熱”,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普及,大大豐富了文創的形態,提升了用戶體驗。在文創產業的具體實踐中,科技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趙聲良:科技是實現文化創意、放大文化效用的重要手段。以文博機構為例,新技術不僅幫助文物從“搶救性保護”邁向“預防性保護”,還提供文創手段和思路。比如數字技術,相較于過去的膠片拍攝,敦煌數字壁畫不會褪色,而且清晰度大幅提高。這些逐漸積累起來的數字素材,成為敦煌發展文創的資源庫,不僅可以用來設計實物文創產品,還可以制作視頻,讓壁畫中的人物動起來,更具觀賞性。再比如利用數字化解析技術,在異地展覽中再現代表性洞窟,人們徜徉其中,仿佛在真實的莫高窟中游覽。
祁述裕:數字技術是引領當代文創產業發展的火車頭。擴展現實(XR)、人工智能、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大大提升文創產品的藝術表現力。北京中軸線相關主題展覽中,在專業機構提供的珍貴圖紙、照片、影片基礎上,利用球幕、聲場、虛擬現實(VR)等技術呈現不同時空里的中軸線,觀眾戴著特制眼鏡就能遠眺南北中軸線,虛實結合,了解北京市的歷史文化。
胡鈺:不僅在文創領域,當前新技術已全面介入文化內容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環節,加速文化生產方式變革,推動文化新業態的出現,成為文化發展的強大引擎。以“硬核技術”支撐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成為文化發展重要趨勢。科技賦能文創產品,就是這一趨勢的生動寫照。
(摘編自《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人民日報》2022年1月25日)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文底蘊涵養可以激發創造性思維,而創造性思維又是科學發現的前提,所以科學與人文傳統、人文關懷有著密切的聯系。
B.黎曼幾何與鋼琴協奏曲一樣優美,都將美從感性審美世界延伸到理性審美世界,拓展了人們的審美空間,給人以智慧啟迪。
C.愛因斯坦闡述藝術和科學的關系,認為音樂創造和物理研究雖然起源不同,但是目標是共同的,即對未知的探求。
D.利用數字技術拍攝敦煌壁畫,不僅不會褪色,而且還能大幅提高清晰度,基于數字素材制作的文創產品更具觀賞性。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都對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關系進行了評論,材料一側重理性客觀的說理,材料二側重感性主觀的闡釋。
B.材料一認為只要激發了想象力、創造力,就會有原創性的科學發現、顛覆性的科學創新、“從0到1”的科學突破。
C.科學與藝術都追求大美與卓越,契合人對真善美的情感需求,給人帶來非世俗、超功利的體驗和心靈享受與震撼。
D.材料二以訪談的形式闡述了科技在文創領域發揮著引領發展、加速變革、推動創新、實現創意、擴大效用的重要作用。
3.根據材料二中出現“文創熱”的內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普及帶來的文創產品的一項是()
A.通過對宜賓豐富的楠竹材料進行反復比對和試制,結合宜賓地區的地理氣候及楠竹特性,研發出完全使用宜賓竹材料資源的多款智能聲控竹材料藝術臺燈。
B.北京冬奧會引導牌是流線型中國結與雪花形狀的完美融合,上面裝有極具隱藏性的調光器和開關,與引導員手上纏繞的手腕電池連接,實現引導員自控。
C.通過云游覽小程序、互動短視頻、文化節目等形式,把通過數字技術修復的高清壁畫呈現出來,讓觀者身臨其境,讓敦煌文化“觸手可及”。
D.清華大學“二校門”立體錄取通知書成為別具“心意”的文創產品,將中國古典建筑美學與校園代表性元素融合,以手工紙藝形式呈現。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白居易的著名寫作主張,其中“時”為時代,“事”為世事。上面兩則材料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主張。請結合文本具體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件小事
魯迅
我從鄉下跑進京城里,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跡,倘要我尋出這些事的影響來說,便只是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卻于我有意義,將我從壞脾氣里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這是民國六年的冬天,北風刮得正猛,我因為生計關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幾乎遇不見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輛人力車,叫他拉到S門去。不一會,北風小了,路上浮塵早已刮凈,剩下一條潔白的大道來,車夫也跑得更快。剛近S門,忽而車把上帶著一個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個老女人,花白頭發,衣服都很破爛。伊從馬路邊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車夫已經讓開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沒有上扣,微風吹著,向外展開,所以終于兜著車把。幸而車夫早有點停步,否則一定要栽一個大斤斗,跌到頭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車夫便也立住腳。我料定這老女人并沒有傷,又沒有別人看見,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誤了我的路。
我便對他說,“沒有什么的。走你的罷!”
車夫毫不理會,——或者并沒有聽到,——卻放下車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來,攙著臂膊立定,問伊說:
“您怎么啦?”
“我摔壞了。”
我想,我眼見你慢慢倒地,怎么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了,這真可憎惡。車夫多事,也正是自討苦吃,現在你自己想法去。
車夫聽了這老女人的話,卻毫不躊躇,攙著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詫異,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駐所,大風之后,外面也不見人。這車夫扶著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門走去。
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于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
我的活力這時大約有些凝滯了,坐著沒有動,也沒有想,直到看見分駐所里走出一個巡警,才下了車。
巡警走近我說:“你自己雇車罷,他不能拉你了。”
我沒有思索的從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銅元,交給巡警,說,“請你給他……”
風全住了,路上還很靜。我一路走著,幾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擱起,這一大把銅元又是什么意思,獎他么?我還能裁判車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這事到了現在,還是時時記起。我因此也時時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一九二〇年七月。
6.下列對小說內容的理解,正確的是()
A.我叫車夫不要管被撞到的老人,主要是因為我急著趕路。
B.我從衣兜里掏出一大把銅錢,完全是為了支付車費。
C.我“幾乎怕敢想到我自己”是因為我用銅錢來獎賞車夫。
D.在我心中,“一件小事”的意義高于我所學的詩書禮儀。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鑒賞,錯誤的是()
A.文中有許多環境描寫,如“大北風刮得正猛”“北風小了,路上浮塵早已刮凈”“風全住了,路上還很靜”塑造了一位靈魂形象高大的車夫,同時也抒發作者對于車夫的贊美。
B.在表現形式上,文章好似一篇精細的素描畫,又近于當代的“小小說”,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長;情節真實可信,以間接而含蓄的筆墨突出勞動者的樸實無私。
C.小說語言并不華麗,語言風格也不似魯迅平時那般冷峻嘲諷,反而是屬于那種樸素無華的風格,敘述也是以淡淡的語氣,甚至有點兒輕描淡寫的感覺,但是這并不影響作者感情的抒發。
D.小說利用語言,外貌描寫表現出車夫的勤勞善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敢做敢當、關心別人的高大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車夫這類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8.“而且他對于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這里的“小”指什么,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9.作者為什么要以“一件小事”為標題,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伯父墓表
蘇轍
公諱渙,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穎悟,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天圣元年,始就鄉試。明年登科,為鳳翔寶雞主簿。未幾,移鳳州司法。王蒙正為鳳州,以章獻太后姻家,怙勢驕橫。知公之賢,屈意禮之,以郡委公。公雖以職事之,而鄙其為人。蒙正嘗薦公于朝,復以書抵要官,論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書。未幾,蒙正敗,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憂去官。起為開封士曹。雍丘民有獄死者,縣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閱數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邊,府當市民馬以益騎士,尹以諉公,馬盡得而民不擾。通判閬州。雖為政極寬,而用法必當,吏民畏而安之。閬人鮮于侁,少而好學篤行,公禮之甚厚,以備鄉舉,侁以獲仕進。其始為吏,公復以循吏許之,侁仕至諫議大夫,號為名臣。選知祥符,鄉書手張宗久為奸利,畏公,托疾滿百日去,而引其子為代。公曰:“書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權貴,訴于府。府為符縣,公杖之。已而中貴人至府,傳上旨,以宗為書手,公據法不奉詔。復一中貴人至曰:“必于法外與之。”公謂尹李絢曰:“一匹夫能亂法如此,府亦不可為矣,公何不以縣不可故爭之?”絢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稱善,命內待省推之。蓋宗以賂請于溫成之族,不復窮治,杖矯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肅公拯見公,嘆曰:“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事官遠矣!”擢提,點利州路刑獄。公至逾年,劾城固縣令一人妄殺人者,一道震恐,遂以無事。公沒二十七年,不危狀公遺事,以授轍曰:“先君既沒,惟小子僅存,不時記錄,久益散滅,則不孝大矣。”轍幼待伯父,聞其言曰:“予少而讀書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王途行中規矩入居室無惰容。故當是時,不聞有過行。爾曹才不逮人,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轍懼子弟之日怠也,故記其所聞以警焉。
(選自《蘇轍集》,有刪節)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予少而讀書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規矩/入居室/無惰容
B.予少而讀書/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規矩/入居室/無惰容
C.予少而讀書少/長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規矩/入居室/無惰容
D.予少而讀書/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規矩/入居室/無惰容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姻家,是古時對聯姻的家族或其成員的稱呼,也稱“親家”。
B.夏,文中指黨項人在河西走廊一帶所建政權,也稱“西夏”。
C.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意思和民間所說的“清官”近似。
D.鄉書手,原為鄉里正的書記員,后職權不斷擴大,勢壓一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渙擔任鳳州司法時,知州王蒙正很賞識他,曾經把他推薦給朝廷,又給身居要職者寫信,說他可以擔當重任
B.蘇渙因為母親去世而辭去官職,后又被起用。他任職期間盡職盡責,管理寬和,卻又舉措得當,百姓十分敬畏。
C.祥符縣張宗長期作奸營私,想讓兒子在自己離任后接任。蘇渙認為他兒子沒有資格擔任相關職務,堅決不同意。
D.蘇渙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兒子蘇不危記下父親的遺事,并遵照父命交給蘇轍修改;蘇轍略作補充寫成這篇墓表。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雍丘民有獄死者,縣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閱數人不能究。
(2)爾曹才不逮人,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
14.文中包拯稱贊蘇渙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①韻
(宋)黃庭堅
萬里黔中②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③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④,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注釋】①[高左藏使君]高左藏,作者友人;使君,古時對州郡長官尊稱。②[黔中]即黔州。作者貶謫所在地。③[鬼門關]即石門關,今重慶市奉節縣東。④[戲馬臺]一名掠馬臺,項羽所筑,今江蘇徐州城南。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劉裕北征,九月九日會僚屬于此,賦詩為樂,謝瞻和謝靈運各賦詩一首。
15.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首二句下筆不凡,起調高昂。通過“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寫黔中氣候,形象生動地表明秋雨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狀況,以明貶謫環境之惡劣。
B.次三句是一轉,寫重陽放晴。久雨得晴,又適逢佳節,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登高遠眺,斟杯痛飲,醉意酣暢,表明一種忘懷得失的胸襟。
C.下片首三句用“莫笑”一轉,詞情再揚,突出幾分傲兀之氣。又用杜牧“菊花須插滿頭歸”典故,借這種老翁頭上插花不入俗眼的舉止,寫出一種不服老的氣概。
D.最后三句是高潮。此三句說自己還要騎馬射箭,吟詩填詞,其氣概直追古時的風流人物。借晉詩人謝瞻、謝靈運戲馬臺賦詩之典,將詩人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16.這首詞與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在表現手法上有何異同?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遙游》中,莊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擱個杯子當船就會粘住不動,是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的比喻,形象地說明道理。
(2)《蜀道難》中,李白借用“五丁開山”的神話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先民們開通蜀道的歷史。
(3)滄海,指大海,因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而得名。“滄海”作為一個意象,經常出現在古詩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象征著力量、勇敢和無畏的虎年到來之際,在喜慶團圓和萬物復蘇的日子里,各國運動員相聚中國,在賽場上展現和平與友誼,這是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格言的生動______,向世界______出了“一起向未來”的積極信息。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世界各國與其在190多條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條大船上,共同擁有更美好未來。
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賽場內外______收獲點贊。生活在冬奧村,不少運動員“想讓世界知道,北京冬奧村的床是世界上最好的”;拼搏在賽場上,很多冰雪健兒表示從未見過這么好的比賽場地;開幕式上,美國運動員與中國志愿者友善互動,被“歡迎來到中國”的溫暖話語感動到流淚……從志愿者和工作人員到現場觀眾,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展現得______。更重要的定,中國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成就,以冬奧會的舞臺傳到了全世界。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項是()
A.詮釋傳達屢屢淋漓盡致
B.詮釋傳遞頻頻淋漓盡致
C.闡釋傳遞頻頻酣暢淋漓
D.闡釋傳達屢屢酣暢淋漓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項是()
A.中國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成就,通過冬奧會的舞臺傳到了全世界。
B.中國以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成就,以冬奧會的舞臺傳到了全世界。
C.中國以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成就,通過冬奧會的舞臺傳遍了全世界。
D.中國以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成就,由于冬奧會的舞臺傳到了全世界。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醫藥學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醫療理論,蘊含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維護和保障病人的健康與生命是醫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這種醫學上的人道主義精神,正是儒家的“惻隱之心”、道家的“無欲無求”、佛家的“慈悲”等觀念的具體體現。古典醫著《黃帝內經》倡導“不治已病,治未病”,告訴人們必須注意身體保養調理,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預防衰老疾病,該理念與中國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一脈相承。中醫學從“天人合一,形神一體”“天人相應”等觀點出發,認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原因,固然有生理因素,但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應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整體關系中去理解和認識人體的健康。《周易》有“動靜結合”的說法,中醫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也是如此,其發生、發展到消亡的過程,始終貫穿著矛盾運動,所以只有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延年益壽。
21.中醫藥學的醫療理論體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請簡要概括,每點不超過10個字。
22.幸福社區邀請中醫專家為社區居民普及日常養身保健方法。你作為志愿者,負責主持這項活動。請你根據以下材料內容向社區居民介紹該中醫專家。
材料:①夏良方,男,東方醫科大學教授。②系我國現代中醫學專家。③其素有“把脈準,不差毫厘;開方神,對癥病除”之美稱。④專著《中醫診斷學》(獲優秀醫學圖書獎)在醫學界享有盛譽。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新時代社會主義則對青年人提出了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相結合的要求。近日,一位學子考上清華大學后,將自己所得的獎學金全部捐給了家鄉貧困地區的學子。她說:“我認為自己的物質還算富足,希望可以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與之相似的是,許多老一輩的科學家甘愿過貧苦的生活,將節省出來的錢款全都奉獻給了社會。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體現你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秘密★啟用前
2023屆粵湘鄂名校聯盟第一次大聯考
語文
本試卷共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將對應的信息點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無效。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階段性測試(五)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上海杉達學院《國際經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網絡營銷專業技能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臺州市臨海市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上海民遠職業技術學院《唐詩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未來醫療行業發展趨勢與相關護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水利工程專業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2024-2025學年聯考第一次診斷性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4月高考二模英語試題含解析
- 初中教科研課題:《提高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 家庭與生活環境職業生涯規劃
- 現場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建設方案
- 旁站記錄表(樁基)
- 生命倫理學期末測試習題與答案
- 聲波吹灰系統安裝、調試、操作說明書
- 英國電影概況
- 幕墻工程施工講解
- 鏡頭蓋注塑模具
- 《公主嘗衣貼繡鋪翠襦入宮中》2020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閱讀真題(含答案與翻譯)
- 計算機應用技術畢業論文-計算機應用技術論文50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