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_第1頁
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_第2頁
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_第3頁
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_第4頁
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利比亞首都深夜遭空襲卡扎菲駐地附近被炸

2011年03月21日05:13新華網

利比亞政府20日宣布,截至目前已有約64人在空襲中死亡,另有150人受傷。利比亞政府開始向普通民眾發放槍支彈藥。利領導人卡扎菲通過電視臺說,他將武裝平民抵抗侵略,地中海地區將成為“真正的戰場”。利比亞首都深夜遭空襲卡扎菲駐地附近被炸利比亞政府201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戰后50多年來,全球共爆發160多次局部戰爭和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其中40余起發生在中東,占總數的四分之一。材料二:中東地區幾乎毗鄰接壤的國家都有邊界領土糾紛。除些之外,還有宗教和教派的斗爭,各國對石油資源、水源、交通要道的爭奪。冷戰期間,兩個超級大國對中東國家的爭奪,促使中東各國之間舊矛盾激化和新矛盾叢生。所以戰亂頻繁。其中最有突出影響的是阿以沖突。

——《當代世界知識200題》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戰后50多年來,全球共爆發160多次局2圣地之痛

---中東問題由來及發展圣地之痛

---中東問題由來及發展3中東在哪里?中東有哪些問題?中東為何成問題?中東問題發展歷程如何?解決中東問題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學習指引中東在哪里?學習指引4一、中東概況(一)地理“中東”——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中東石油資源豐富:儲量占65.4%、產量占30.5%、出口量占44.7%。且處于歐亞非三大洲交匯點,戰略位置重要。歷來是大國強國看重并傾力爭奪的地區。一、中東概況(一)地理“中東”——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5一、中東概況(二)歷史“中東”——主體民族、政治統治、宗教信仰多次變更,導致歷史復雜性歷史上這里誕生過:猶太教的“希伯來王國”(公元前1020年)、基督教的“羅馬帝國”(公元前30—公元476年)、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公元7-13世紀)和“奧斯曼帝國”(公元16世紀—1922年)一、中東概況(二)歷史“中東”——主體民族、政治統治、宗教6“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

自古以來,世界上沒有哪個城市可以象耶路撒冷那樣,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著來自全世界18億教徒的頂禮膜拜,神圣不可方物。

猶太教說,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古代猶太王國的首都,城內錫安山上還有他們的宗教圣殿;

基督教說,這是耶穌誕生、傳教、犧牲、復活的地方,當然是無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蘭教說,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聽真主安拉祝福和啟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

7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8二、中東問題的由來歷史因素:地理因素:殖民統治因素:聯合國因素:關鍵因素:(阿、以)民族、宗教、領土等矛盾交織復雜戰略地位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歷來是大國、強看重并傾力爭奪的地區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權要求英國的“分而治之”政策(“貝爾福宣言”)1947年11月聯大181號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二、中東問題的由來歷史因素:(阿、以)民族、宗教、領土等矛盾9

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排他性的主權要求,該地區戰火不斷,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的冤仇越積越深,巴以爭端成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最為復雜的爭端。由于以色列統治集團堅持其擴張政策,由于美、英、蘇等大國出于不同利益在此進行的干涉,使得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終于釀成了四次中東戰爭的發生……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10起因時間雙方結果影響巴勒斯坦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戰爭十月戰爭1948-1949年阿拉伯聯軍——以色列以色列取得顯著戰果;雙方分別簽訂停戰協議引起新的領土糾紛和難民問題,為以后埋下隱患1956年英、法、以---埃及埃及獲勝,英、法、以撤軍對埃:…對中東局勢:…三、中東問題的發展——四次中東戰爭名稱1948年以色列建國,阿拉伯國的不滿。埃及維護民族利益的要求遭到英法拒絕;以視埃為威脅

中東形勢新變化;超級大國的卷入。1967年以—埃及、敘利亞以勝;聯合國干預,雙方停火。阿拉伯國家損失慘重,以色列占領新的領土。阿拉伯國家為了收復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恥辱。1973年埃及、敘利亞——以聯合國干預,雙方停火。埃及、敘利亞收復部分失地;引發西方國家新的經濟危機。第五次-------1982年

以—黎、巴以勝

巴解組織撤離總部起因時間雙方結果影響巴勒斯坦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十月19411★五次中東戰爭給中東帶來了什么?★五次中東戰爭給中東帶來了什么?12是流離失所……是流離失所……13是痛別親人……是痛別親人……14是聲嘶力竭的吶喊……是聲嘶力竭的吶喊……15是滿目瘡痍,是一片廢墟……

是滿目瘡痍,是一片廢墟……

16真主啊,何處是我家?真主啊,何處是我家?17中東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約三萬以色列人在戰爭中傷亡,十多萬阿拉伯人傷亡,數百萬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園淪為難民。戰爭使阿拉伯國家背上了沉重的軍費負擔,債臺高筑,民生凋敝,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國防支出在政府預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為嚴重的是威脅了中東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中東戰爭的后果:①造成雙方人員傷亡,經濟受阻,地區乃至世界形勢動蕩;②以色列占據了巴勒斯坦的幾乎全部領土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部分領土,但卻無力使其承認其在中東的合法地位。雙方都不能用武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相互承認對方的生存權,才有可能為中東地區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中東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約三萬以色列人在戰爭中18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國際大環境趨向緩和;②交戰各方對前四次中東戰爭的認識:

①20世紀70年代末:拉開序幕——“戴維營協議”③90年代:

1993年、1995年、1998年②80年代后:正式啟動——“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戰爭不能解決矛盾。艱難中前行埃以和解巴以和解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19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和解.

1993年,以色列-巴解組織和平協定簽字時的拉賓、克林頓和阿拉法特拉賓(左)、佩雷斯(中)和阿拉法特(右)接受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和解.1993年,以色列-巴解組織和平20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21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國際大環境趨向緩和;②交戰各方對前四次中東戰爭的認識:

①20世紀70年代末:拉開序幕——“戴維營協議”③90年代:

1993年、1995年、1998年②80年代后:正式啟動——“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戰爭不能解決矛盾。艱難中前行埃以和解巴以和解3.基本特點:在曲折中迂回前進,但總的趨勢是走向和解與和平。★中東和平進程的啟動與進展說明了什么?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224.中東和平進程充滿曲折的因素①巴以之間的分岐繼續存在②大國的插手與干預③地區極端民族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威脅①耶路撒冷地位②邊界劃分③猶太人定居點④難民回歸⑤水資源分配5.對中東和平進程問題的展望任重而道遠4.中東和平進程充滿曲折的因素①巴以之間的分岐繼續存在①耶路23★關于中東問題的幾點認識1.中東問題的一般含義是:2.中東問題的核心是:3.中東局勢一直動蕩不安的淵源:4.解決中東問題的原則:英美帝國主義的有關政策巴勒斯坦問題阿、以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和斗爭①巴勒斯坦問題要尋求公正、合理的解決辦法,必須在聯合國有關決議的框架基礎上,摒棄武力鎮壓和恐怖活動等激化矛盾的極端做法,通過政治談判和平解決,以尋求“雙贏”。③國際社會需要共同努力②外界調解要全面、公正、合理★關于中東問題的幾點認識1.中東問題的一般含義是:英美帝國主24我國政府對中東問題的主張—中方歡迎和支持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盡快建立公正、權威和有效的國際監督機制,確保‘路線圖’計劃的落實。—呼吁以巴雙方停止以暴制暴,為恢復和談并達成協議創造條件;盡快恢復以色列同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談判,并達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中東地區全面、持久的和平。—國際社會應該加大對中東問題的關注和投入,聯合國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倡議盡快召開由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及有關各方參加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并愿意積極參與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國際努力。我國政府對中東問題的主張—中方歡迎和支持中東和平“路線圖”計251.巴爾干地區成為“一戰”的“火藥桶”和中東地區長期動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民族關系復雜B.地理位置重要C.大國干預D.資源豐富2.猶太復國運動得到英美的支持,主要原因是A.猶太民族相對于阿拉伯民族而言力量弱、人數少B.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到殘酷迫害C.巴勒斯坦是猶太民族的起源地D.英美為了借助猶太人控制中東地區3.在巴勒斯坦地區,宗教信仰比較復雜,這也是矛盾特別激烈的原因之一,這一地區匯集的宗教文化有A.佛教、道教、伊斯蘭教B.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C.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D.猶太教、佛教、天主教4.以色列建國后,第一次中東戰爭發生。在戰爭初期,阿拉伯國家占據優勢,但停火后,以色列卻控制了戰爭主動權,其原因是A.阿拉伯國家無心戰爭B.西方大國的直接參戰C.以色列總體實力強大D.阿拉伯國家分歧過大、缺乏協調5.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勝利的原因,包括:①埃及軍民的斗爭②國際社會的壓力③聯合國的介入④英法國內的反戰情緒⑤阿拉伯國家的支持A.①②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⑤練一練CDDBD1.巴爾干地區成為“一戰”的“火藥桶”和中東地區長期動蕩的共266.(英國政府)贊成巴勒斯坦為猶太人民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并盡最大的努力來達到此目的。——“貝爾福宣言”(1917、11、2)有人說這是民族主義的宣言,也有人說這是戰爭的開端。你是怎么認為的?(1)是民族主義的宣言:側重的是對民族主義的支持,從猶太人角度來說,應該肯定的。(2)是戰爭的開端:關注的是這一地區的局勢和發展的前景。7.中東地區是戰爭不斷的地方,在這里除了有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你來我往,也有一些大國忙碌的身影。對這些大國的介入,是有利于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呢?還是使本來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一方面,西方大國為霸權野心和利益需求而關注、介入,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另一方面,美蘇等大國參與調節,又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沖突。6.(英國政府)贊成巴勒斯坦為猶太人民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并盡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失落。

材料二觀察下圖

回答:①材料一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是中東地區什么組織的領導人?阿拉法特巴解組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②材料一中的“這里”指的什么地方?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聯合國他希望和平,來到這里爭取和平解決中東問題,同時也希望國際社會組織如聯合國等積極支持中東和平事業發展。③材料二中三個人物名字從左至右依次是誰?拉賓、克林頓、阿拉法特。④材料二這幅插圖反映了什么問題?具有什么意義?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握手言和。巴以達成和解,邁開了中東和平進程的重要一步,給中東地區帶來了和平曙光。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28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29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可以歸結為:一、二、三、四◆一個祖先兩個民族: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其居民稱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島閃族的一支。約公元前1900年,閃族的另一支在族長亞伯拉罕(即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先知)率領下,由兩河流域的烏爾遷徙到迦南。據《圣經》所說,亞伯拉罕與妻、妾所生子分別為猶太人、阿拉伯人的祖先。◆三次大流散:公元前586年,東方新崛起的巴比倫王國占領猶太王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數萬名猶太人作為俘虜押回巴比倫,開始了猶太歷史上的“巴比倫之囚”時代。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從而結束了猶太人巴勒斯坦立國的歷史。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征服西亞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冷。亞歷山大的統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國之間的隔絕狀態,各被征服國家的民族開始雜居交往。猶太人從此也逐漸疏散到南歐、北非、和中亞等地區,這可說是猶太人的第二次大流散。猶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是在羅馬帝國期間。公元前二世紀初,羅馬帝國不斷強盛,并向東大力擴張,于公元前63年先后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為反抗羅馬人的入侵,曾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史稱“猶太戰爭”。但起義于公元135年失敗。經過三次大起義和三次大屠殺,猶太人死亡150多萬人,幸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三次大流散后,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無幾。◆四次戰爭:1948——1973年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可以歸結為:一、二、三、四30美國與以色列的特殊盟友關系材料一美國在許多場合都強調對以色列的生存與安全承擔責任,這在當代國際關系中是不多見的。對以色列來說,在它作出重大對外政策之前,總要征得美國政府的認可和同意。材料二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包括經援和軍援,超過了任何一受援國。據粗略統計總額突破400億美元。美以關系為什么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呢?美國與以色列的特殊盟友關系材料一美國在許多場合都強調對以31資料與數據一些猶太人在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中擔任要職,如美前國務卿基辛格、司法部長里維、聯邦儲備銀行董事長伯恩斯和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都是美國政策的直接策劃者。20世紀70年代末,猶太資本家控制了美國25%的鋼鐵工業,90%的皮革工業,60%的食品加工業和40%的影視娛樂業。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人中28%是猶太人;把美國帶入核時代的猶太人科學家有愛因斯坦、泰勒、紐曼;美國宇航工業專家中,猶太人比例最高達60%;美國東部名牌大學的教員中30%是猶太人;在司法部門里猶太律師比例曾達到30%。資料與數據一些猶太人在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中擔任要職,如美前32美以形成特殊關系的原因1.以色列在美國的中東戰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為美提供良好的軍事基地、戰略物資儲備和轉運站;軍事力量強大,能夠有效地維護美國的中東利益;為美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軍事經驗和高價值的情報;為美提供各種新式武器的“試驗場”。2.以色列在中東的政治存在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一致。美國公眾對以同情與支持3.美國的猶太人及親以勢力往往具有影響甚至左右美對以政策的能量。美以形成特殊關系的原因1.以色列在美國的中東戰略中起著舉足輕33第一階段(從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雙方將實現停火;巴方將打擊恐怖活動,并在安全問題上與以色列合作;以方則應撤離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領的巴方領土,凍結定居點的建設,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點。第二階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軍隊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巴方出臺第一部憲法;建立具有臨時邊界的巴勒斯坦國;推動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第三階段(2003年底至2005年):對巴以最終地位問題進行談判,內容包括邊界、耶路撒冷地位、難民回歸權、猶太人定居點等,最終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國。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雙方將實現停火;34法塔赫已故領導人阿拉法特蒙面的哈馬斯激進分子法塔赫和哈馬斯是巴勒斯坦兩大主要政治派別。法塔赫已故領導人阿拉法特蒙面的哈馬斯激進分子法塔赫和哈馬斯是35利比亞首都深夜遭空襲卡扎菲駐地附近被炸

2011年03月21日05:13新華網

利比亞政府20日宣布,截至目前已有約64人在空襲中死亡,另有150人受傷。利比亞政府開始向普通民眾發放槍支彈藥。利領導人卡扎菲通過電視臺說,他將武裝平民抵抗侵略,地中海地區將成為“真正的戰場”。利比亞首都深夜遭空襲卡扎菲駐地附近被炸利比亞政府2036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戰后50多年來,全球共爆發160多次局部戰爭和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其中40余起發生在中東,占總數的四分之一。材料二:中東地區幾乎毗鄰接壤的國家都有邊界領土糾紛。除些之外,還有宗教和教派的斗爭,各國對石油資源、水源、交通要道的爭奪。冷戰期間,兩個超級大國對中東國家的爭奪,促使中東各國之間舊矛盾激化和新矛盾叢生。所以戰亂頻繁。其中最有突出影響的是阿以沖突。

——《當代世界知識200題》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戰后50多年來,全球共爆發160多次局37圣地之痛

---中東問題由來及發展圣地之痛

---中東問題由來及發展38中東在哪里?中東有哪些問題?中東為何成問題?中東問題發展歷程如何?解決中東問題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學習指引中東在哪里?學習指引39一、中東概況(一)地理“中東”——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中東石油資源豐富:儲量占65.4%、產量占30.5%、出口量占44.7%。且處于歐亞非三大洲交匯點,戰略位置重要。歷來是大國強國看重并傾力爭奪的地區。一、中東概況(一)地理“中東”——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40一、中東概況(二)歷史“中東”——主體民族、政治統治、宗教信仰多次變更,導致歷史復雜性歷史上這里誕生過:猶太教的“希伯來王國”(公元前1020年)、基督教的“羅馬帝國”(公元前30—公元476年)、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公元7-13世紀)和“奧斯曼帝國”(公元16世紀—1922年)一、中東概況(二)歷史“中東”——主體民族、政治統治、宗教41“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

自古以來,世界上沒有哪個城市可以象耶路撒冷那樣,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著來自全世界18億教徒的頂禮膜拜,神圣不可方物。

猶太教說,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古代猶太王國的首都,城內錫安山上還有他們的宗教圣殿;

基督教說,這是耶穌誕生、傳教、犧牲、復活的地方,當然是無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蘭教說,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聽真主安拉祝福和啟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

42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43二、中東問題的由來歷史因素:地理因素:殖民統治因素:聯合國因素:關鍵因素:(阿、以)民族、宗教、領土等矛盾交織復雜戰略地位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歷來是大國、強看重并傾力爭奪的地區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權要求英國的“分而治之”政策(“貝爾福宣言”)1947年11月聯大181號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二、中東問題的由來歷史因素:(阿、以)民族、宗教、領土等矛盾44

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排他性的主權要求,該地區戰火不斷,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的冤仇越積越深,巴以爭端成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最為復雜的爭端。由于以色列統治集團堅持其擴張政策,由于美、英、蘇等大國出于不同利益在此進行的干涉,使得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終于釀成了四次中東戰爭的發生……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45起因時間雙方結果影響巴勒斯坦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戰爭十月戰爭1948-1949年阿拉伯聯軍——以色列以色列取得顯著戰果;雙方分別簽訂停戰協議引起新的領土糾紛和難民問題,為以后埋下隱患1956年英、法、以---埃及埃及獲勝,英、法、以撤軍對埃:…對中東局勢:…三、中東問題的發展——四次中東戰爭名稱1948年以色列建國,阿拉伯國的不滿。埃及維護民族利益的要求遭到英法拒絕;以視埃為威脅

中東形勢新變化;超級大國的卷入。1967年以—埃及、敘利亞以勝;聯合國干預,雙方停火。阿拉伯國家損失慘重,以色列占領新的領土。阿拉伯國家為了收復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恥辱。1973年埃及、敘利亞——以聯合國干預,雙方停火。埃及、敘利亞收復部分失地;引發西方國家新的經濟危機。第五次-------1982年

以—黎、巴以勝

巴解組織撤離總部起因時間雙方結果影響巴勒斯坦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十月19446★五次中東戰爭給中東帶來了什么?★五次中東戰爭給中東帶來了什么?47是流離失所……是流離失所……48是痛別親人……是痛別親人……49是聲嘶力竭的吶喊……是聲嘶力竭的吶喊……50是滿目瘡痍,是一片廢墟……

是滿目瘡痍,是一片廢墟……

51真主啊,何處是我家?真主啊,何處是我家?52中東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約三萬以色列人在戰爭中傷亡,十多萬阿拉伯人傷亡,數百萬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園淪為難民。戰爭使阿拉伯國家背上了沉重的軍費負擔,債臺高筑,民生凋敝,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國防支出在政府預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為嚴重的是威脅了中東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中東戰爭的后果:①造成雙方人員傷亡,經濟受阻,地區乃至世界形勢動蕩;②以色列占據了巴勒斯坦的幾乎全部領土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部分領土,但卻無力使其承認其在中東的合法地位。雙方都不能用武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相互承認對方的生存權,才有可能為中東地區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中東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約三萬以色列人在戰爭中53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國際大環境趨向緩和;②交戰各方對前四次中東戰爭的認識:

①20世紀70年代末:拉開序幕——“戴維營協議”③90年代:

1993年、1995年、1998年②80年代后:正式啟動——“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戰爭不能解決矛盾。艱難中前行埃以和解巴以和解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54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和解.

1993年,以色列-巴解組織和平協定簽字時的拉賓、克林頓和阿拉法特拉賓(左)、佩雷斯(中)和阿拉法特(右)接受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和解.1993年,以色列-巴解組織和平55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56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國際大環境趨向緩和;②交戰各方對前四次中東戰爭的認識:

①20世紀70年代末:拉開序幕——“戴維營協議”③90年代:

1993年、1995年、1998年②80年代后:正式啟動——“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戰爭不能解決矛盾。艱難中前行埃以和解巴以和解3.基本特點:在曲折中迂回前進,但總的趨勢是走向和解與和平。★中東和平進程的啟動與進展說明了什么?四、曲折的中東和平之路1.背景:2.進程:①20世紀70年574.中東和平進程充滿曲折的因素①巴以之間的分岐繼續存在②大國的插手與干預③地區極端民族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威脅①耶路撒冷地位②邊界劃分③猶太人定居點④難民回歸⑤水資源分配5.對中東和平進程問題的展望任重而道遠4.中東和平進程充滿曲折的因素①巴以之間的分岐繼續存在①耶路58★關于中東問題的幾點認識1.中東問題的一般含義是:2.中東問題的核心是:3.中東局勢一直動蕩不安的淵源:4.解決中東問題的原則:英美帝國主義的有關政策巴勒斯坦問題阿、以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和斗爭①巴勒斯坦問題要尋求公正、合理的解決辦法,必須在聯合國有關決議的框架基礎上,摒棄武力鎮壓和恐怖活動等激化矛盾的極端做法,通過政治談判和平解決,以尋求“雙贏”。③國際社會需要共同努力②外界調解要全面、公正、合理★關于中東問題的幾點認識1.中東問題的一般含義是:英美帝國主59我國政府對中東問題的主張—中方歡迎和支持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盡快建立公正、權威和有效的國際監督機制,確保‘路線圖’計劃的落實。—呼吁以巴雙方停止以暴制暴,為恢復和談并達成協議創造條件;盡快恢復以色列同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談判,并達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中東地區全面、持久的和平。—國際社會應該加大對中東問題的關注和投入,聯合國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倡議盡快召開由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及有關各方參加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并愿意積極參與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國際努力。我國政府對中東問題的主張—中方歡迎和支持中東和平“路線圖”計601.巴爾干地區成為“一戰”的“火藥桶”和中東地區長期動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民族關系復雜B.地理位置重要C.大國干預D.資源豐富2.猶太復國運動得到英美的支持,主要原因是A.猶太民族相對于阿拉伯民族而言力量弱、人數少B.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到殘酷迫害C.巴勒斯坦是猶太民族的起源地D.英美為了借助猶太人控制中東地區3.在巴勒斯坦地區,宗教信仰比較復雜,這也是矛盾特別激烈的原因之一,這一地區匯集的宗教文化有A.佛教、道教、伊斯蘭教B.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C.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D.猶太教、佛教、天主教4.以色列建國后,第一次中東戰爭發生。在戰爭初期,阿拉伯國家占據優勢,但停火后,以色列卻控制了戰爭主動權,其原因是A.阿拉伯國家無心戰爭B.西方大國的直接參戰C.以色列總體實力強大D.阿拉伯國家分歧過大、缺乏協調5.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勝利的原因,包括:①埃及軍民的斗爭②國際社會的壓力③聯合國的介入④英法國內的反戰情緒⑤阿拉伯國家的支持A.①②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⑤練一練CDDBD1.巴爾干地區成為“一戰”的“火藥桶”和中東地區長期動蕩的共616.(英國政府)贊成巴勒斯坦為猶太人民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并盡最大的努力來達到此目的。——“貝爾福宣言”(1917、11、2)有人說這是民族主義的宣言,也有人說這是戰爭的開端。你是怎么認為的?(1)是民族主義的宣言:側重的是對民族主義的支持,從猶太人角度來說,應該肯定的。(2)是戰爭的開端:關注的是這一地區的局勢和發展的前景。7.中東地區是戰爭不斷的地方,在這里除了有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你來我往,也有一些大國忙碌的身影。對這些大國的介入,是有利于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呢?還是使本來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一方面,西方大國為霸權野心和利益需求而關注、介入,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另一方面,美蘇等大國參與調節,又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沖突。6.(英國政府)贊成巴勒斯坦為猶太人民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并盡6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失落。

材料二觀察下圖

回答:①材料一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是中東地區什么組織的領導人?阿拉法特巴解組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②材料一中的“這里”指的什么地方?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聯合國他希望和平,來到這里爭取和平解決中東問題,同時也希望國際社會組織如聯合國等積極支持中東和平事業發展。③材料二中三個人物名字從左至右依次是誰?拉賓、克林頓、阿拉法特。④材料二這幅插圖反映了什么問題?具有什么意義?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握手言和。巴以達成和解,邁開了中東和平進程的重要一步,給中東地區帶來了和平曙光。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63中東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講解課件64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可以歸結為:一、二、三、四◆一個祖先兩個民族: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其居民稱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島閃族的一支。約公元前1900年,閃族的另一支在族長亞伯拉罕(即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先知)率領下,由兩河流域的烏爾遷徙到迦南。據《圣經》所說,亞伯拉罕與妻、妾所生子分別為猶太人、阿拉伯人的祖先。◆三次大流散:公元前586年,東方新崛起的巴比倫王國占領猶太王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數萬名猶太人作為俘虜押回巴比倫,開始了猶太歷史上的“巴比倫之囚”時代。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從而結束了猶太人巴勒斯坦立國的歷史。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征服西亞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冷。亞歷山大的統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國之間的隔絕狀態,各被征服國家的民族開始雜居交往。猶太人從此也逐漸疏散到南歐、北非、和中亞等地區,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