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陶瓷藝術與鑒賞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第一講陶瓷文化概述一、陶瓷概說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并稱材料燒成溫度吸收率陶普通黏土(如沉積土紅土、黑土等)質地粗且不透明一般在900℃左右,最多達到1100℃(如唐三彩)較高,如河姆渡遺址的夾碳黑陶,其吸收率高達18%-25%瓷高嶺土,瓷器胚胎的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1200℃以上基本不吸水第一講陶瓷文化概述材料燒成溫度吸收率陶普通黏土(如沉積2二、陶瓷與中華文明1、瓷器曾經的國家名片;2、景德鎮名稱演化
新平鎮(東晉)---唐武德四年改鎮為縣,仍稱新平。因位于昌江之南,所以又叫昌南鎮--景德鎮(北宋真宗景德年間,即公元1004-1007年)
《陶錄》說:“景德鎮窯宋景德年間燒制,土白壤而埴,質薄膩,色滋潤。真宗命進御,…其器尤光致茂美,當時則效,著行海內,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而昌南鎮之名遂微?!?、陶瓷是中華文明的一種特殊載體陶瓷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斷延展人類前進的足跡,通過歷代的陶瓷器物,把人類的智慧和文化意蘊“固化”并世代相承。二、陶瓷與中華文明3
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R林諾夫斯基(英國人類學家)我們了解歷史一般通過兩個途徑——文獻及證物。文獻的局限在于執筆者的主觀傾向,以及后來人的修飾,因此不能保證客觀真實地再現歷史。證物不言,卻能真實地訴說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過程是靠證物來標定坐標,匯成進程圖表?!R未都陶瓷與文化的獲得和體現,一方面取決于陶瓷本身用途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取決于陶瓷在社會“關系”中的多樣作用和包含的多重意義。中國陶瓷曾經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生活用具,最重要的宗教信仰用具,也是最重要的藝術產品,后來又曾經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以至于在外國人眼里中國與陶瓷等同。中國陶瓷作為人類證物,作為文化的特殊載體,它系統地完整地“記錄”著歷史的進步和人性的發展歷程。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4原始彩陶.唐三彩.宋瓷.元青花
陶瓷器物的精致程度與社會的文明水平應該是成正比的。陶瓷工藝水平的發展需要諸多條件,包括物質生活的水平、科學技術發展的程度,以及文化的發展和人的意識、審美觀念的發展等等。陶瓷作為文明的見證,還表現在陶瓷器自身的演進過程中。從素陶到美觀的各種釉色,從最初簡單的紋樣的刻劃,到五彩繽紛的瓷器裝飾,都與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相同步三、陶瓷審美的歷程六個發展階段A、原始時期(新石器時代--夏朝。)陶器是這個時代最重經的器物,最具藝術價值的是彩陶藝術;原始彩陶.唐三彩.宋瓷.元青花5新石器時代陶器器類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汲器,也就是汲水用的陶器皿,有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第二類是炊器,如罐、鼎、鬲;第三類是飲器,如觚、爵、角、杯等;第四類是食器,如碗、缽、豆、簋等;第五類是盛儲器,如壺、罐、甕等。陶質種類從灰陶、粗陶,到彩陶、黑陶、紅陶、蛋殼陶。成型方法從手制到輪制;器形從簡單的實用生活器具,到逐漸具有觀賞價值、宗教意義和反映原始文化的器物。色彩從單一的陶衣,到形成繁復的紋飾等等,構成了一個極為豐富龐大的陶器世界。這個時期最具藝術價值的是彩陶。新石器時代陶器器形樣式繁多,造型無拘無束。新石器時代陶器器類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汲器6B、商周漢朝原始瓷的產生到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的出現,完成了陶到瓷的過渡,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陶瓷進入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商代已進入青銅時代,但普通人的生活用具仍以陶器為主。東漢中晚期墓葬中家禽、歌舞、百戲、樓閣、豬圈等陶器增多,是作明器之用以服務于死者。我國的商代已開始生產建筑用陶,但數量不多。最早的建筑用陶是陶水管。到了西周,建筑用陶大量出現,又創制出建筑用瓦。瓦的
出現,改變了房屋長期使用草頂的狀況,是我國建筑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秦漢時期陶俑大量出現,如東漢,“擊鼓說唱陶俑”,秦始皇兵馬俑。B、商周漢朝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8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9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彩釉,鉛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又一杰出成就。為后世著名的唐三彩的出現開辟了道路,而且為明清景德鎮五彩繽紛的釉上彩瓷的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東漢已出現成熟瓷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為此后陶瓷藝術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開拓了發展空間。這一時期,民不聊生,苦難深重,只能寄希望于來世,厚葬風在民間盛行,隨葬品大量生產,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陶瓷業的發展。C、三國魏晉南北朝陶瓷工藝技術的演變與發展,觀念的演變與過渡,為后來陶瓷的發展奠定了重發的基礎。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彩釉,鉛釉陶10
宗白華在《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說:“這是中國人生活里點綴著最多的悲劇,富于命運的羅曼史的一個時期,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釀成社會秩序的大解體,舊禮教的總崩潰、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藝術創造精神的勃發?!盌、隋唐五代十國在這一時期陶瓷得到了真正的普及發展和繁榮,名窯迭起,南北交輝;陶瓷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進一步提高,與變通人的生活發生了極為密切的聯系,這為其在中國社會,在藝術史上的特殊位置的確定打下了重要基礎。隋代立國僅三十多年,但卻在二晉南北朝與唐之間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創制了裝燒瓷器的缽體。唐代國力強盛、生活富足,在唐以前上層人士多用銅器,下層百姓使用陶瓷,而那時燒制陶瓷完全是民間自發的。唐代的統一壯大,興旺繁榮,給陶器發展以極大的促進。宗白華在《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說:“這11唐代對外貿易發達,貨幣流通量大增,政府感到銅幣不足,禁止用銅鑄造生活用品,銅器被禁用,于是陶瓷逐漸代替了銅器,迫使陶瓷迅速發展起來。唐代瓷器,形成了以浙江越窯為代表隊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統,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稱之,反映出人的不同的性格特點、審美情味、藝術風格。唐代陸羽《茶經》說:“若邢窯類銀,越瓷類玉。”1983年秋冬之際,在揚州出土的青花瓷可以肯定青花瓷屬唐代無疑。這是我國迄今已知最早的青花瓷器,對當時的陶瓷裝飾是一項劃時代的革新,為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唐代對外貿易發達,貨幣流通量大增,政府感到銅幣不足,禁止用銅12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的另一重要成就,窯址主要集中在鞏縣大、小黃冶村附近,主要顏色有黃、綠、藍等。五代時,吳越國錢氏王朝燒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稱“秘色瓷”。研究證明,所謂秘色瓷就是產于浙江余姚的上林湖越窯的產品。1987年陜西法門寺發掘出16件青瓷器,在記錄皇室收受的供奉物帳上,這批瓷器被明確記載為秘色瓷,從而使后人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秘色瓷。E、宋金宋金時期是陶瓷盛世,宋瓷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藝術品極高,瓷器藝術成為這一時期輝煌藝術的組成部分。
汝(河南臨汝縣和寶豐縣)、官(北官:可能在河南開封,南官:浙江杭州)、哥(可能在浙江龍泉)、鈞(河南禹縣)、定(河北曲陽縣)五大名窯震天下。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的另一重要成就,窯址主要集中在鞏縣大、小黃冶1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5F、元明清從陶瓷藝術發展的角度:這是一個在陶瓷藝術巔峰上持續發展的鼎盛時期,特別是景德鎮的形成與發展,使瓷器在造型和裝飾方面不斷推陳出新。但這是極盛時期的演變和發展,制約陶瓷藝術的重要因素(材料和藝術觀念)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與突破。終于在清朝中晚期走完了極盛而衰的歷程。F、元明清16第二講陶器一、史前陶器我國現存最早的陶器距今約9000-10000年人類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使泥土改變特性,成為人類的用具,這個偉大的發明載入了文明的史冊。彩陶成型方式:捏塑法泥條盤筑輪制黃河流域的彩陶:黃河貫九省,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陶器的發源地大多沿著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雖然也在,但數量相對較少。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教育、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黃河流域沿岸的文化。河姆渡文化教育和良渚文化則是長江流域的代表。
仰韶文化;河南澠池縣仰韶村;人面魚紋盆;人頭形口彩陶瓶。
馬家窯文化;甘肅臨洮馬家窯;小口尖底瓶;舞蹈人紋彩陶盆.第二講陶器1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8
大汶口文化;山東寧陽大汶口;晚期出現了白陶器及輪制陶器。
龍山文化;山東章丘縣龍山鎮;蛋形黑陶;三足器。
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夾炭黑陶。
良渚文化;浙江杭州良渚;泯質黑陶(包括灰胎黑皮陶)裝飾題材來源于人類生活中最熟悉、最易觸發情感的自然界。彩陶器上的幾何形紋即便不是直接從植物紋、動物紋演變而來的。也能從人類從事的勞動創造和勞動環境中找到源頭,編織的經緯、蕩漾的水波、湍急的旋渦…都能給彩陶創作以啟發。
史前陶器中經常出現的魚、鳥、蛙、鹿、羊成為后世的吉祥物。二、秦漢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便想信人的生活有兩個大汶口文化;山東寧陽大汶口;晚期出現了白陶器及1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0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1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2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27世界,一個是人活著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人死后的靈魂世界。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墓地的甕棺葬,其作為棺蓋的彩陶盆、缽、底部故意挖出一個小洞,目的在于讓死者的靈魂自由出入,靈魂不滅觀念由來已久。
俑,乃古代工藝匠師創作的雕塑工藝品,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對種種人物和動物形象的真實模擬物,以陶、木質最為常見。一般分人俑和動物俑兩類。商周時期,奴隸主死后常用大量的奴隸殉葬,供其在靈魂世界驅使。秦兵馬俑屬于灰陶。和紅陶相比,灰陶硬,北京四盒院都是灰磚蓋的?;姨帐窃诠に嚿霞恿艘坏拦に嚕顾黾佑捕?,在工藝燒成的最后階段潑水悶制,使其更堅硬。秦始皇兵馬俑大小都與實物相當。如兵馬俑身高矮的有1.68米,高的到1.87米,跟今天的人的身高幾乎一致。漢代,統治者制訂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世界,一個是人活著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人死后的靈魂世界。仰韶28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講究忠孝禮義,即養生與送死的道理。“事死如事生”的喪葬禮節,在漢代擁有的雄厚物質基礎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除了生產與秦俑一脈相承的兵馬俑外,還出現了許多照顧墓主人飲食起居的男女侍俑和供墓主人娛樂消遣的樂舞俑、雜技俑、說唱俑等。凡是說唱俑出土的地方,大多是當時歌舞升平的地方;中原打仗,就塑造兵馬俑。三、唐三彩
漢綠釉的成功燒制,為唐三彩的出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叭省辈⒉皇侨N顏色,而是有多種顏色,主要有黃色、綠色、黑色、天藍色、赫色、茄紫等。唐三彩的燒造溫度,相對而言以前的彩陶又有所提高,達到1100度左右。唐三彩主要產自河南鞏縣大小黃冶村,唐開元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29天寶年間是其鼎盛期.三彩是伴隨著大唐帝國的強盛,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頻繁、厚葬風俗的再度興起而走向輝煌的。如果說漢代是中國厚葬制度第一個高峰期,那么唐代則是第二個厚葬時期。(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所用)。據《舊唐書》記載:“近者王公百官,竟為厚葬,偶人像馬,雕飾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禮。更相扇慕,破產傾資,風俗流行,逐下兼士庶”,“雕飾如生”的“偶人像馬”便是唐三彩陶器。天寶年間是其鼎盛期.三彩是伴隨著大唐帝國的強盛,對外貿易和文30第三講早期瓷器一、原始青瓷早在商代,原始青瓷就已出現??茖W上可以認定的真正意義的瓷器,應在東漢時期產生。瓷器有了不少好處,首先它的強度大于陶器;其次就是原材料便宜。二、三國魏晉南北朝瓷器“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比龂鴥蓵x南北朝,只有西晉出現過的統一短暫,其余時間都是四分五裂,但這個時期文化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如繪畫顧愷之,書法王曦之,詩歌陶淵明,文學理論劉勰《文心雕龍》。士大夫恣意豪情,玄學之風盛行,強調內心感受,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賢,他們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帶,在竹林里,對酒當歌,一天到晚說些不太著調的事。但正是這些人和這一時代特征,使我們的很多藝術達到了高峰,是中國藝術自覺悟的萌芽時期。三國、西晉時期的顯著特點是以動物作為造型或裝飾的器物大量生產。動物有、虎、獅、羊、雞、蛙、鳥等;或作器物的裝飾部件,生產出以雞頭、羊頭為流的壺和罐;或將動物的主要特征與器物的用途巧妙結合在一起,創作出熊形燈,蛙形水孟,虎子等。1958年江蘇南京清涼山三國吳墓出土青釉熊燈,底部刻“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五月造”銘文,是重要的時代標準器。這是一個外來文化教育(主要是佛教)產生實際影響的年代,人第三講早期瓷器31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32們的陶瓷觀念在發生變化,陶瓷與人的生活關系密切。北朝的青釉仰覆蓮花尊,乍看是一件青銅器,造型富裝飾性,底坐到器腹,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上腹、肩到頸、首如一只精美大杯倒扣其上,和諧而有層次,通體透出莊嚴感、神秘感。體現出魏晉時期造型藝術的“氣韻生動”,“以形寫神”的美學趣味。三國魏晉南北朝共三百多年,是中國陶瓷史上重要階段,魏晉南北時期,南北長期分裂對峙。北方戰亂嚴重,手工業受很大影響,南方戰禍較少,生產發展較快,瓷器因而也得到較好發展。漢代以來的厚葬風氣,在三國、西晉時繼續盛行。“送終之制,竟為奢糜。生者無贍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填土。這時的瓷器生產也順應時代的需要,生產了大量的隨葬時器,考古證明這時的墓葬中的瓷明器已逐漸替代了以前的陶明器。這時的明器有豬圈、雞籠、犬舍、建筑物等等。魏晉時期,由于銅多用于鑄錢,許多青銅器以鐵器和陶瓷替代,從而促進了陶瓷的需求和生產。1973年江蘇金儲王莊“天壐元年(公元月276年)墓出土的堆塑罐,其上的樓闕建筑上下達九層,哭孝者,守衛者,奏樂者,舞蹈者等等生活其中,有人間的生活場景,亦有神佛,羽仙等天上神佛形象,既反映當時地主莊園的現實生活場景,也反映了人們向往死后升天的愿望。東晉初年瓷器依然保持了西晉時期風格,東晉中期開始,瓷器造型由矮扁逐漸向高瘦方向發展。以雞頭作流的雞首壺,由三國、西晉們的陶瓷觀念在發生變化,陶瓷與人的生活關系密切。北朝的青釉仰3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3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35時的短頸、裝飾性實心流,到東晉時,頸部加長,流相通,向著更適于實用方向演變,這一趨勢到南朝時更加明顯,裝飾簡樸,盛行褐色點彩和弦紋。北朝白瓷發現少,有確切紀年的只有河南安陽出土的北齊武平元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這是我國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白瓷,為中國瓷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也為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打下了基礎。
總結:魏晉南北朝、戰亂、文化大交流、佛教流行思想解放。佛教:忍冬、蓮花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工藝美術方面最主要的成就是:瓷器在東漢產生的基礎上已經成熟,并廣泛地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代替銅、竹、木、陶、漆、金銀等制品,那時的墓葬普遍隨葬青器瓷,那時瓷器的重要產生地在今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曹娥江兩岸地域。造型(三國兩晉——隋)的一般演變趨勢是:從矮扁向高瘦發展。裝飾:西晉(1)喜歡以動物為基本造型或以動物形象作裝飾附件;(2)模印帶狀紋飾流行;(3)西晉晚期出現褐斑點彩;(4)谷倉罐流行。東晉:(1)多素面;(2)西晉帶狀紋飾以一、二條弦紋代替流行褐,斑點彩,橋形系;南北朝:(1)褐斑點彩繼續在早期流行,但密而??;(2)蓮瓣紋忍冬流行。時的短頸、裝飾性實心流,到東晉時,頸部加長,流相通,向著更適3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3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38第四講五大名窯從中國陶瓷發展史的角度看,宋代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宋代以前,瓷器產地相對集中,主要是南方的越窯、長沙窯與北方的邢窯,產相種類較少,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而宋代伴隨著城市和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的形成,瓷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形成了北方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南方的龍泉青瓷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創燒出供皇家享用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瓷器。一、汝窯宋代名窯,燒造時間短,流傳達室下來的遺物不多。20世紀80年代,在河南寶豐縣清涼寺發現遺址。據陳萬里先生考察考證,汝窯燒貢瓷約起始于宋哲元佑元年(1086),止于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前后大致20年。南宋《清波雜志》已有“近尤難得”的記載,南宋:葉《坦齋筆衡》“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其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懸有之,汝州為魁。”明清二代談及宋代名窯,也首推汝窯。孫長初:90多件。馬未都:67件。程金城:民間流傳很少,存世不足百件。其中臺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0多件,上海博物館9件,其它如英國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記載,雍正七年(1729)宮中作過一次統計,結果是:雍正時期宮里有31件汝窯器。南宋人周密《武林舊事》“紹興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張俊進奉…汝窯酒瓶一對,洗一、香爐一…。一共16件,這時宋代所有文獻中記載汝窯最多的一次。第四講五大名窯39汝器胎較薄,呈香灰色,釉色以神妙的天青色為正色,凡盤碗均施滿釉,器里、器外、喙及足均不露胎,采用支釘工具燒,即所謂滿釉支燒,支釘少則3個,多則5個,支痕點很小,明張應文《清秘藏》稱之為芝麻花細小掙釘,支釘處露香灰胎色。從傳世作品看,天青色是其基調,有的略深,有的略淺。“蟹爪紋”(蟹爪尖上的小毛刺);“魚鱗狀開片?!庇詫訙睾袢绫逃袢缒?,釉面開片細密如魚鱗,且滿布針眼狀的細小氣泡,充滿晶瑩寶氣。20世紀90年代,美國;直徑8公分的汝窯小盤(略有變形);154萬美元。
宋徽宗篤信道教,教主道君皇帝;道教主張“靜為依舊”、“清極遁世”;道教儀式中,給天神寫的祈禱詞叫“青詞”,又叫“綠章”;歐陽修言:“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飾。”二、官窯官窯顏色比汝窯透亮些,更綠一些。(與明清官窯區分)趙匡胤.陳橋兵變.趙普.強干弱支.杯灑釋兵權。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開始燒造,窯址估計在汴梁附近(開封)至今沒找到,其上面已覆蓋黃土10米。公元1127,南宋走上舞臺。“舊官”(北宋官窯);“新官”(南宋官窯)南宋官窯有二個燒窯的地方,杭州烏龜山和鳳凰山。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汝器胎較薄,呈香灰色,釉色以神妙的天青色為正色,凡40宋代詩人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紹興十一年(1143)宋金議和,政局安定后,要恢復祭祀禮儀,大量生產禮器是朝廷迫在眉睫的任務。紹興十三年(1145),《咸淳臨安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應用銅、玉者,權以陶、木。”所以琮式瓶,花觚等造型,都是南宋官窯中的禮器。1989年.香港蘇富比.官窯洗.2200萬港幣,創造了當時中國瓷世界紀錄官窯特征:1、紫口鐵足,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部分,呈現鐵褐的顏色。這個特征南宋比北宋明顯。2、北宋官窯厚重,南宋官窯輕薄。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色好者與汝窯相類;有黑土者謂之烏泥窯,偽者皆龍泉所燒者,無紋路?!比?、哥窯哥窯的窯址迄今未發現,是五大名窯中迷團最多的窯口,明中期《浙江通志》一書卻記錄了以下的傳說:“處州…縣南七十里曰琉華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為業。相傳舊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至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絕當世,是曰哥窯,弟曰生二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編》則進一步說:“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宋代詩人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41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42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短幹莞尽分休d:“其兄名章生一,所生之窯,皆燒白斷紋,號百圾碎,亦冠絕當世?!碧卣鳌敖鸾z鐵殘”(古代叫“文武片”);紫口鐵足“官哥不分”開大片為官,開小片為哥四、鈞窯主要燒造于宋金元時期;鈞官窯;鈞民窯,明萬歷年間為避皇帝朱翊鈞的諱,鈞州改為禹州,沿用至今?!叭晖bx代”鈞窯釉首創以銅的氧化物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銅紅釉,燒出的釉色藍中帶紅,如藍天中的晚霞。鈞瓷創造性地燒出了紫紅色釉(即海棠紅),開辟了陶瓷高溫釉的一個新境界。鈞瓷屬窯變系瓷器,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巧奪天工,神妙難言。鈞窯大體分藍紅兩類,如天青、月白、天藍、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皮紫等,拓展了中國瓷器的審美境界,打破了多個世紀青白釉瓷器一統天下的格局。清末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言:“元瓷之紫聚物成形,宋鈞之紫彌漫全體?!彬球咀吣嗉y五、定窯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五大名窯中,其排名最后,但燒造年代在五大名窯中最早,(北宋早期)其它皆北宋晚期。定窯釉薄,故定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4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4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4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4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47窯用刀來雕刻,體現其紋飾之美。南宋時,北方已被金占領,定窯開始模制,提高產量?!懊ⅰ氨彼沃衅陂_始定窯的白是一種象牙白,因其原料中富含金屬鋁和鈦所致。當代定瓷名家陳文增言:“一如碧天秋月,晨雪凝乳,聚之白中藏絢,動之顧盼生姿?!泵鞔苷选陡窆乓摗分杏涊d:“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如白定。”除紫定、黑定外,還有“綠定”和“紅定“。第五講宋代民窯北方: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南方:饒州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一、磁州窯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以地屬磁州而得名。一方面由于民間色彩濃郁,不為士大夫階層賞識;另一方面,我們今天能看到有關陶瓷的宋代文獻,大部分為南宋人寫的,如周密、葉、陸游等人。南宋人對北方情況不了解,那時北方已歸金人統治,因而宋代文獻不見記載,直到明朝《格古要論》一書,才提到它。直到二十世紀初,它由英國人霍布遜命名。
《景德鎮陶錄》上說“磁土“是燒瓷器的原料,其實不然。由于磁州窯的這段記載,直到今天,日本、韓國、朝鮮寫漢字的瓷器,都寫為“磁器”這倆字。磁州窯是北方重要瓷口,從宋代一直延續到明清。它幾乎囊括了北方所有窯口,俗話說:“磁州”窯是個筐,看不明白的都往里裝?;瘖y土的運用,是磁州窯對陶瓷工藝的巨大貢獻。裝飾方法:1、刀或竹這類硬器刻劃;2、軟筆繪畫,直接在白胎上畫;3、軟硬兼施。磁州窯的裝飾有花鳥、人物、山水、墨竹等,還有大量的題字;
窯用刀來雕刻,體現其紋飾之美。南宋時,北方已被金占領,定窯開48第五講宋代民窯北方: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南方:饒州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一、磁州窯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以地屬磁州而得名。一方面由于民間色彩濃郁,不為士大夫階層賞識;另一方面,我們今天能看到有關陶瓷的宋代文獻,大部分為南宋人寫的,如周密、葉、陸游等人。南宋人對北方情況不了解,那時北方已歸金人統治,因而宋代文獻不見記載,直到明朝《格古要論》一書,才提到它。直到二十世紀初,它由英國人霍布遜命名。
《景德鎮陶錄》上說“磁土“是燒瓷器的原料,其實不然。由于磁州窯的這段記載,直到今天,日本、韓國、朝鮮寫漢字的瓷器,都寫為“磁器”這倆字。磁州窯是北方重要瓷口,從宋代一直延續到明清。它幾乎囊括了北方所有窯口,俗話說:“磁州”窯是個筐,看不明白的都往里裝?;瘖y土的運用,是磁州窯對陶瓷工藝的巨大貢獻。裝飾方法:1、刀或竹這類硬器刻劃;2、軟筆繪畫,直接在白胎上畫;3、軟硬兼施。磁州窯的裝飾有花鳥、人物、山水、墨竹等,還有大量的題字;
第五講宋代民窯4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0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1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2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5少則一字,多者數十以至上百,內容有詩詞、記事、警世格言或指明用途等4類。宋金兩代流行詞牌、曲牌也不少,枕上見到的有《滿庭芳》、《朝天子》、《普天樂》、《阮郎歸》等等,河北磁縣彭城出土的《朝天子》枕,詞為:“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干,煙波名利不如閑,到頭來無憂患,積玉堆金無邊無岸,限來時,悔后晚,病患過關,誰救得貪心漢。”題警世格言一類內容的較多,河北臨水縣出土瓷枕詞為:“常憶離家日,雙親托背言,過橋須下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行宿,雞鳴再看天,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用以提醒離家外出的人:“眾中少語,無事早歸”,“有客問浮世,無言指落花”。2、耀州窯耀州窯位于陜西省銅州市,因宋時屬耀州,故稱耀州窯。最早見于宋初陶所著《清異錄》
“刀刀見泥”。入刀角度傾斜,刀法犀利豪放。因其刻花工具為鐵刀直接刻,而其他窯刻通常用竹刀,因此犀利流暢的立體效果特別突出。釉色多偏橄欖綠,在青瓷中顯得較為深沉。燒造年代:五代——元工藝:五代(凸雕)——北宋(開始陰刻)——金(線刻,甚至是素器)。簡化工藝,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產量。少則一字,多者數十以至上百,內容有詩詞、記事、警世格言或指明563、民窯定窯南定:南方仿的定窯,如江西景德鎮有白瓷出現北宋早期(凸雕)——北宋中期(陰刻)——金(印花)——更簡化,甚至是素面的黑定、紫定、綠定(易與磁州窯混淆,主要看胎骨是否屬于定窯系統)。宋定南遷,北方被金統治。金的文化背景與漢文化有差異,所以金代北方民窯質量普遍下降,這是一個整體規律。1127年靖康之難,徽宗和欽宗被金人擄掠到五國城(今黑龍江儂蘭)“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更?”(岳飛《滿江紅》)4、饒州窯饒州窯,現在稱景德鎮窯。宋真宗景德年間,正式改名為景德鎮。景德鎮自漢代開始燒瓷器,至北宋,走上創新之路,至元代成為中國瓷都。宋代創新的瓷器叫青白瓷(影青或隱青)元代蔣祈《陶記》里說:“景德有窯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潔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饒玉之稱。”明朝宋應墨《天工開物》里稱影青是“素肌玉骨”。瓷胎致密透光性好。釉是玻璃釉,透光度非常好。景德鎮的優勢:1、自然條件,景德鎮有高嶺土,有大量松柴;2、地理位置:位于昌江之南;3、人文條件好(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黃庭堅、揚萬里都是江西人);4、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肮そ硜戆朔剑某商煜?、民窯定窯5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58走。”因而對江南地區瓷窯影響極大,出現了不少波及面達8省34縣,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以景德鎮為中心的青白瓷系。
5、龍泉窯龍泉窯位于浙江省龍泉縣北宋(創燒)——南宋(鼎盛)——元朝(有較大發展)——明朝(逐漸走向衰弱,尤其是明朝中期以后)北宋(石灰釉,易流動,釉層較?。┠纤危ㄊ覊A釉,在高溫中較粘稠,不易流釉,釉層較厚)典型釉色:粉青,梅子青6、建窯建窯位于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其主要成就體現在釉面結晶的變化上,有兔毫、油滴、玳瑁、矅變等名品。它的興起與宋代上層社會飲茶斗茶風尚有直接關系。宋徽宗《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后人追記的《宣和遺事》也有”政和二年…又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賜蔡京飲之”。唐人煎茶茶餅拷熱——茶碾碾成細末——過籮——水中煮——水要煮三沸——舀到碗中——加鹽、姜等佐料——飲用宋人點茶走。”因而對江南地區瓷窯影響極大,出現了不少波及面達8省345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0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1把半友酵的青餅碾碎了調成膏——放于茶盞中——注入沸水——連茶帶水一起喝。7、吉州窯吉州窯位于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其風格與造型與北方磁州窯有諸多相似之處。吉州窯的樹葉紋、剪紙紋、剔釉填繪等等,在宋代瓷窯中獨樹一幟,有濃郁地方特色。如樹葉紋是將真的落葉浸泡發酵,去除葉肉后貼于施過黑釉的坯胎上,燒成后葉脈葉形清晰如生地印在黑釉茶碗上。把半友酵的青餅碾碎了調成膏——放于茶盞中——注入沸水——連茶62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3第六講元青花一、什么是青花瓷青花瓷是一指一種在瓷胎上用鈷料著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二、元青花興盛原因:1、統治者對工藝美術的濃厚興趣促進了元青花的發展,決定了它的基本風格,從宋的雋秀典雅到元代的精美華麗。元政府于至元十五年(1278)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2、元朝的統治者是草原民族,在工藝美術作品中喜歡充分表現人的力量,與宋代作品中的人的力量蘊藏在產品中間,形成鮮明的對比。3、蒙古在歷史上多與西亞接觸,色彩及圖案受其影響,并獲得了青花瓷重要原料——鈷料。4、全國統一后,由于中亞交通及海上貿易的發達,促進了瓷器的發展,在出口瓷中,青花為最受歡迎的品種。5、蒙古族崇信的原始宗教薩滿教中,藍色象征天,白色象征善,而且這二種也正是蒙古族起源圖騰“蒼狼白鹿”的顏色。三、元青花特點:1、造型碩大,且精美。第六講元青花6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8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692、元青花裝飾層次多,畫面滿,形緣寫實性強,花葉比例符合自然,題材豐富。3、人物及戲曲題材的出現,如鬼谷子下山,蒙恬將軍,蕭何月下追韓信,昭君出塞,尉遲恭救主等。4、部分造型富于草原特色,如將軍罐,雞冠壺,雞腿瓶,扁壺,高足杯等等。四、至正型元青花1、1929年,英國人霍布遜在北京買下一對龍紋象耳大瓶,并運往歐洲,現藏于英國大維德基金會?!靶胖萋酚裆娇h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圣弟子張文進喜拾香爐,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保ㄖ琳荒?,即1351)2、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博物館,托布卡比宮。五、總結1、元青花是漢族文化,西域波斯方化,蒙古文化的結晶。如果說兩宋是中國陶瓷的第一座高峰,元青花在短短幾十年間就確立了霸主地位,確立了景德鎮瓷都地位,七百年來無法撼動。2、青花的質地,色彩,同中華民族審美情趣一致,沉著、典雅、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元青花裝飾層次多,畫面滿,形緣寫實性強,花葉比例符70第七講明代青花概況:1、嚴厲的思想統治2、資本主義萌芽洪武31永樂22無款洪熙1國力強盛,款式多楷書少篆書
建文4宣德10正統14成化23景泰7黑暗期或黑白期無款
弘治18在正德前思想禁錮
天順8正德16嘉靖45隆慶6思想解放,道教興起,出現八仙,青萬歷48色狼籍。萬歷36年(御窯廠解散)
天啟6景禎8第七講明代青花71一、早期青花(永宣)1、明朝早期青花最具代表性的應為永宣青花。2、永樂皇帝四件事,A建故宮;B編纂《永樂大典》;C遷都北京;D鄭和下西洋?!睹魇贰分杏涊d,這幾十年是“蒸然有治平之象?!保场⑧嵑拖挛餮笈c蘇麻離青4、明代景德鎮陶瓷在全國一支獨秀,延袤十三里許,煙火逾十萬家,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二、早期青花(空白期)歷史上把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叫空白期,共二十八年。
三朝二帝,正統9歲登基——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景泰登基——第二年,正統回朝——景泰七年,奪門之變;空白期青花基本無款,質量較之永宣青花呈明顯下降??偨Y:1、我國陶瓷美學系統,已徹底擺脫了宋以來建立的美學系統。宋代瓷器樸素,青花則為繁華。2、中國官窯瓷器第一次署上本朝年款,成為定制,影響后世。一、早期青花(永宣)72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7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7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75三、明中期青花(成化、弘治、正德)1、成化無大器;2、成化一件衣;3、成化瓷器中出現大量嬰戲紋碗,尤其是成化后期;4、弘治青花最大特點是畫面留白,畫得不那么滿,空間留得多,“成弘不分?!保?、正德時期的青花由清淡變得青翠;6、阿拉伯文字的青花瓷器大量出現。四、明晚期青花(嘉靖、隆慶、萬歷、天啟、崇禎)1、清朝嘉慶年間的藍清《景德鎮陶錄》中說嘉靖瓷器“制作益巧,無物不有?!保病⒓尉赋嗷ㄓ没厍?,藍中帶紫。3、道教題材青花器中大量出現,如八仙,暗八仙,靈芝紋,葫蘆紋,器紋,八卦紋,仙鶴等等。自此,官窯產品顯得不那么莊重了。4、嘉靖朝青花瓷言必有意,意義吉祥,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等。5、“隆慶開關”。6、隆慶時青花在明晚期青花中最為濃艷,藍得發紫。畫面上的人物皆為長腰,畫長腰的人一般呈半蹲狀。底款為“大明隆慶年造”。7、萬歷青花裝飾繁縟,密不透風,沒有空地。8、萬歷朝的密不透風有一個特征,就是沒有主題。9、崇禎青花多寫干支款,不寫“大明崇禎年制”,只寫“丙子”,“甲子”等等。10、青花筆筒明末方才出現??偨Y:1、明朝瓷器第一次高峰是永宣時期,第二次高峰就是嘉萬三、明中期青花(成化、弘治、正德)7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7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78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7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80時期。前者藝術特性明確,后者商品特性明確。2、萬歷36年,御窯廠解散,晚明發達的商品經濟及思想解放,使得明晚期青花異常生動,活潑。3、明朝青花釉層整體上較之以后的清朝更厚,有時看上去就像凍住的豬油。第八講清朝瓷器一、概況(1644-1911)順治18嘉慶25光緒康熙61道光30宣統雍正13咸豐乾隆60同治1、臧應遷(康熙二十年——康熙二十七年)2、郎延極3、年希堯4、唐英唐窯(雍正六年——乾隆十九年)乾隆八年《陶冶圖說》二、順治青花1、順治二年,廢除匠籍制度,有償請工匠;順治八年,御窯廠開始恢復;時期。前者藝術特性明確,后者商品特性明確。81順治十一年,政府下令燒造龍缸。2、“一身三現”“一身五現”3、簡瓶與帽簡三、康熙青花1、青花料選料精,提煉技術提高,燒后呈寶石藍色澤,透明感強,料分五色,層次豐富,緊皮亮釉。2、所繪飾充滿生機。如龍、麒麟、鳥。3、四王繪畫影響。4、刀馬人題材,受徽派版畫影響,場面宏大,繪畫精致。四、雍正青花1、雍正是清代最勤勉的皇帝,整頓吏制,興文字獄;2、雍正是一個較刻板的人,他對瓷器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官窯畫得拘謹、規范;3、雍正喜好宋瓷,因此唐英仿制了大量宋五大名窯瓷器;4、淡描(用細線表現畫面);五、乾隆青花1、工藝水平登峰造極,出現仿生器,裝飾繁縟豪華,精巧;2、清中期官窯,是明清官窯最規范的時代,所有樣式,品種都由宮廷直接把握,直接出樣,由督陶官親自管理;3、氣死官窯;4、泥鰍背;5、青花器青色雅麗,果實,葉瓣部位往往用點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淺順治十一年,政府下令燒造龍缸。82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8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8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8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86的層次感;6、有些器物底部釉面呈波浪紋;7、乾隆時器物,除部分裝飾沿襲康、雍遺風外,有集堆貼、彩繪、鏤空、色釉于一器的。六、嘉慶至宣統1、隨著、嘉時期考據學的興盛,一些仿新石器時代陶器也出現。在圖案方面盛行花卉、嬰戲和博古圖畫面,并開始出現了少數清裝,仕女圖。2、嘉慶部分青花延襲乾隆特色,流行雙勾不填色圖案,青花色澤較淺。3、嘉慶官窯器一般用“大清嘉慶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主要為青花款,無框欄。民窯器中有六字篆書方章款,也有“嘉慶年制”四字款,并堂名款以“行有恒堂”、“嘉蔭堂制”、“植本堂”等等。4、道光一朝30年,傳世瓷器量較多,但質量下降明顯。除小部分官窯精致外,不論官、民窯多數胎粗松,釉面呈波浪紋明顯的疙瘩釉。5、道光期清裝仕女開始盛行。繪制英雄人物的無雙譜和金石博古圖案成了道光期的時代特征。6、咸豐官窯器十分少,因而傳世極罕。7、咸豐仕女普遍為清裝小腳。8、同治期是清代官窯最低潮,除宮廷婚慶和少量陳設瓷外,少有佳作,青花發色暗淡。9、光緒官窯器中,尤以署“大雅齋”、畫面上玉“天地一家春”橢圓章式篆款及署“長春同慶”、“永慶長春”等款的官窯最為精致。的層次感;87總結:1、龍紋;2、刀馬人物:康熙(像打仗,有氣勢),晚清(像戲劇片),康熙時期是一種創作,同光時期是一種模仿。第九講雜論一、制瓷流程(以青花為例)“珠山八友”和“青花大王”二、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珊、田鶴仙、畢伯濤、何許人、程意亭、劉雨芩、徐仲南青花大王:王步20年漲百倍,90年代初開始有人提及,幾千元一件,2009年嘉德秋拍,一套十一塊珠山八友瓷板拍出了250多萬人民幣,2010年4月22-26日中央10臺《人物》拍攝五集電視專題紀錄片《珠山八友》三、氧化與還原四、元朝樞府釉元人國俗尚白,元代人對白色的追求,從精神貫穿到物質。北京白塔寺之白塔,蒙古人重視銀,也是白色?!懊晒拧北疽饩褪恰般y”。總結:1、龍紋;88五、永樂甜白六、釉里紅(以銅為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七、雞油黃清代后妃序: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八人等級,皇后(里外金黃)、皇貴妃(外黃里白)、貴妃(黃地綠龍盤)。八、鬼市九、素三彩(綠、黃、褐)十、五彩與斗彩斗彩一詞在清晚期才出現十一、琺瑯彩康熙35年,琺瑯彩在北宋皇宮燒制成功。十二、粉彩十三、一方頂三圓十四、妖怪十五、外銷瓷十六、古瓷仿品及作偽方法。十七、7501瓷十八、古玩市場詭計舉例五、永樂甜白8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90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91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92陶瓷藝術與鑒賞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93第一講陶瓷文化概述一、陶瓷概說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并稱材料燒成溫度吸收率陶普通黏土(如沉積土紅土、黑土等)質地粗且不透明一般在900℃左右,最多達到1100℃(如唐三彩)較高,如河姆渡遺址的夾碳黑陶,其吸收率高達18%-25%瓷高嶺土,瓷器胚胎的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1200℃以上基本不吸水第一講陶瓷文化概述材料燒成溫度吸收率陶普通黏土(如沉積94二、陶瓷與中華文明1、瓷器曾經的國家名片;2、景德鎮名稱演化
新平鎮(東晉)---唐武德四年改鎮為縣,仍稱新平。因位于昌江之南,所以又叫昌南鎮--景德鎮(北宋真宗景德年間,即公元1004-1007年)
《陶錄》說:“景德鎮窯宋景德年間燒制,土白壤而埴,質薄膩,色滋潤。真宗命進御,…其器尤光致茂美,當時則效,著行海內,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而昌南鎮之名遂微?!?、陶瓷是中華文明的一種特殊載體陶瓷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斷延展人類前進的足跡,通過歷代的陶瓷器物,把人類的智慧和文化意蘊“固化”并世代相承。二、陶瓷與中華文明95
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R林諾夫斯基(英國人類學家)我們了解歷史一般通過兩個途徑——文獻及證物。文獻的局限在于執筆者的主觀傾向,以及后來人的修飾,因此不能保證客觀真實地再現歷史。證物不言,卻能真實地訴說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過程是靠證物來標定坐標,匯成進程圖表。——馬未都陶瓷與文化的獲得和體現,一方面取決于陶瓷本身用途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取決于陶瓷在社會“關系”中的多樣作用和包含的多重意義。中國陶瓷曾經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生活用具,最重要的宗教信仰用具,也是最重要的藝術產品,后來又曾經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以至于在外國人眼里中國與陶瓷等同。中國陶瓷作為人類證物,作為文化的特殊載體,它系統地完整地“記錄”著歷史的進步和人性的發展歷程。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96原始彩陶.唐三彩.宋瓷.元青花
陶瓷器物的精致程度與社會的文明水平應該是成正比的。陶瓷工藝水平的發展需要諸多條件,包括物質生活的水平、科學技術發展的程度,以及文化的發展和人的意識、審美觀念的發展等等。陶瓷作為文明的見證,還表現在陶瓷器自身的演進過程中。從素陶到美觀的各種釉色,從最初簡單的紋樣的刻劃,到五彩繽紛的瓷器裝飾,都與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相同步三、陶瓷審美的歷程六個發展階段A、原始時期(新石器時代--夏朝。)陶器是這個時代最重經的器物,最具藝術價值的是彩陶藝術;原始彩陶.唐三彩.宋瓷.元青花97新石器時代陶器器類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汲器,也就是汲水用的陶器皿,有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第二類是炊器,如罐、鼎、鬲;第三類是飲器,如觚、爵、角、杯等;第四類是食器,如碗、缽、豆、簋等;第五類是盛儲器,如壺、罐、甕等。陶質種類從灰陶、粗陶,到彩陶、黑陶、紅陶、蛋殼陶。成型方法從手制到輪制;器形從簡單的實用生活器具,到逐漸具有觀賞價值、宗教意義和反映原始文化的器物。色彩從單一的陶衣,到形成繁復的紋飾等等,構成了一個極為豐富龐大的陶器世界。這個時期最具藝術價值的是彩陶。新石器時代陶器器形樣式繁多,造型無拘無束。新石器時代陶器器類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汲器98B、商周漢朝原始瓷的產生到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的出現,完成了陶到瓷的過渡,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陶瓷進入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商代已進入青銅時代,但普通人的生活用具仍以陶器為主。東漢中晚期墓葬中家禽、歌舞、百戲、樓閣、豬圈等陶器增多,是作明器之用以服務于死者。我國的商代已開始生產建筑用陶,但數量不多。最早的建筑用陶是陶水管。到了西周,建筑用陶大量出現,又創制出建筑用瓦。瓦的
出現,改變了房屋長期使用草頂的狀況,是我國建筑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秦漢時期陶俑大量出現,如東漢,“擊鼓說唱陶俑”,秦始皇兵馬俑。B、商周漢朝9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00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01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彩釉,鉛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又一杰出成就。為后世著名的唐三彩的出現開辟了道路,而且為明清景德鎮五彩繽紛的釉上彩瓷的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東漢已出現成熟瓷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為此后陶瓷藝術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開拓了發展空間。這一時期,民不聊生,苦難深重,只能寄希望于來世,厚葬風在民間盛行,隨葬品大量生產,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陶瓷業的發展。C、三國魏晉南北朝陶瓷工藝技術的演變與發展,觀念的演變與過渡,為后來陶瓷的發展奠定了重發的基礎。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彩釉,鉛釉陶102
宗白華在《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說:“這是中國人生活里點綴著最多的悲劇,富于命運的羅曼史的一個時期,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釀成社會秩序的大解體,舊禮教的總崩潰、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藝術創造精神的勃發?!盌、隋唐五代十國在這一時期陶瓷得到了真正的普及發展和繁榮,名窯迭起,南北交輝;陶瓷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進一步提高,與變通人的生活發生了極為密切的聯系,這為其在中國社會,在藝術史上的特殊位置的確定打下了重要基礎。隋代立國僅三十多年,但卻在二晉南北朝與唐之間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創制了裝燒瓷器的缽體。唐代國力強盛、生活富足,在唐以前上層人士多用銅器,下層百姓使用陶瓷,而那時燒制陶瓷完全是民間自發的。唐代的統一壯大,興旺繁榮,給陶器發展以極大的促進。宗白華在《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說:“這103唐代對外貿易發達,貨幣流通量大增,政府感到銅幣不足,禁止用銅鑄造生活用品,銅器被禁用,于是陶瓷逐漸代替了銅器,迫使陶瓷迅速發展起來。唐代瓷器,形成了以浙江越窯為代表隊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統,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稱之,反映出人的不同的性格特點、審美情味、藝術風格。唐代陸羽《茶經》說:“若邢窯類銀,越瓷類玉?!?983年秋冬之際,在揚州出土的青花瓷可以肯定青花瓷屬唐代無疑。這是我國迄今已知最早的青花瓷器,對當時的陶瓷裝飾是一項劃時代的革新,為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唐代對外貿易發達,貨幣流通量大增,政府感到銅幣不足,禁止用銅104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的另一重要成就,窯址主要集中在鞏縣大、小黃冶村附近,主要顏色有黃、綠、藍等。五代時,吳越國錢氏王朝燒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稱“秘色瓷”。研究證明,所謂秘色瓷就是產于浙江余姚的上林湖越窯的產品。1987年陜西法門寺發掘出16件青瓷器,在記錄皇室收受的供奉物帳上,這批瓷器被明確記載為秘色瓷,從而使后人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秘色瓷。E、宋金宋金時期是陶瓷盛世,宋瓷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藝術品極高,瓷器藝術成為這一時期輝煌藝術的組成部分。
汝(河南臨汝縣和寶豐縣)、官(北官:可能在河南開封,南官:浙江杭州)、哥(可能在浙江龍泉)、鈞(河南禹縣)、定(河北曲陽縣)五大名窯震天下。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的另一重要成就,窯址主要集中在鞏縣大、小黃冶10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0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07F、元明清從陶瓷藝術發展的角度:這是一個在陶瓷藝術巔峰上持續發展的鼎盛時期,特別是景德鎮的形成與發展,使瓷器在造型和裝飾方面不斷推陳出新。但這是極盛時期的演變和發展,制約陶瓷藝術的重要因素(材料和藝術觀念)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與突破。終于在清朝中晚期走完了極盛而衰的歷程。F、元明清108第二講陶器一、史前陶器我國現存最早的陶器距今約9000-10000年人類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使泥土改變特性,成為人類的用具,這個偉大的發明載入了文明的史冊。彩陶成型方式:捏塑法泥條盤筑輪制黃河流域的彩陶:黃河貫九省,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陶器的發源地大多沿著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雖然也在,但數量相對較少。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教育、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黃河流域沿岸的文化。河姆渡文化教育和良渚文化則是長江流域的代表。
仰韶文化;河南澠池縣仰韶村;人面魚紋盆;人頭形口彩陶瓶。
馬家窯文化;甘肅臨洮馬家窯;小口尖底瓶;舞蹈人紋彩陶盆.第二講陶器10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0
大汶口文化;山東寧陽大汶口;晚期出現了白陶器及輪制陶器。
龍山文化;山東章丘縣龍山鎮;蛋形黑陶;三足器。
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夾炭黑陶。
良渚文化;浙江杭州良渚;泯質黑陶(包括灰胎黑皮陶)裝飾題材來源于人類生活中最熟悉、最易觸發情感的自然界。彩陶器上的幾何形紋即便不是直接從植物紋、動物紋演變而來的。也能從人類從事的勞動創造和勞動環境中找到源頭,編織的經緯、蕩漾的水波、湍急的旋渦…都能給彩陶創作以啟發。
史前陶器中經常出現的魚、鳥、蛙、鹿、羊成為后世的吉祥物。二、秦漢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便想信人的生活有兩個大汶口文化;山東寧陽大汶口;晚期出現了白陶器及111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2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4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8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19世界,一個是人活著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人死后的靈魂世界。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墓地的甕棺葬,其作為棺蓋的彩陶盆、缽、底部故意挖出一個小洞,目的在于讓死者的靈魂自由出入,靈魂不滅觀念由來已久。
俑,乃古代工藝匠師創作的雕塑工藝品,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對種種人物和動物形象的真實模擬物,以陶、木質最為常見。一般分人俑和動物俑兩類。商周時期,奴隸主死后常用大量的奴隸殉葬,供其在靈魂世界驅使。秦兵馬俑屬于灰陶。和紅陶相比,灰陶硬,北京四盒院都是灰磚蓋的。灰陶是在工藝上加了一道工藝,使它增加硬度,在工藝燒成的最后階段潑水悶制,使其更堅硬。秦始皇兵馬俑大小都與實物相當。如兵馬俑身高矮的有1.68米,高的到1.87米,跟今天的人的身高幾乎一致。漢代,統治者制訂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世界,一個是人活著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人死后的靈魂世界。仰韶120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講究忠孝禮義,即養生與送死的道理?!笆滤廊缡律钡膯试岫Y節,在漢代擁有的雄厚物質基礎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除了生產與秦俑一脈相承的兵馬俑外,還出現了許多照顧墓主人飲食起居的男女侍俑和供墓主人娛樂消遣的樂舞俑、雜技俑、說唱俑等。凡是說唱俑出土的地方,大多是當時歌舞升平的地方;中原打仗,就塑造兵馬俑。三、唐三彩
漢綠釉的成功燒制,為唐三彩的出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三彩”并不是三種顏色,而是有多種顏色,主要有黃色、綠色、黑色、天藍色、赫色、茄紫等。唐三彩的燒造溫度,相對而言以前的彩陶又有所提高,達到1100度左右。唐三彩主要產自河南鞏縣大小黃冶村,唐開元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121天寶年間是其鼎盛期.三彩是伴隨著大唐帝國的強盛,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頻繁、厚葬風俗的再度興起而走向輝煌的。如果說漢代是中國厚葬制度第一個高峰期,那么唐代則是第二個厚葬時期。(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所用)。據《舊唐書》記載:“近者王公百官,竟為厚葬,偶人像馬,雕飾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禮。更相扇慕,破產傾資,風俗流行,逐下兼士庶”,“雕飾如生”的“偶人像馬”便是唐三彩陶器。天寶年間是其鼎盛期.三彩是伴隨著大唐帝國的強盛,對外貿易和文122第三講早期瓷器一、原始青瓷早在商代,原始青瓷就已出現??茖W上可以認定的真正意義的瓷器,應在東漢時期產生。瓷器有了不少好處,首先它的強度大于陶器;其次就是原材料便宜。二、三國魏晉南北朝瓷器“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比龂鴥蓵x南北朝,只有西晉出現過的統一短暫,其余時間都是四分五裂,但這個時期文化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如繪畫顧愷之,書法王曦之,詩歌陶淵明,文學理論劉勰《文心雕龍》。士大夫恣意豪情,玄學之風盛行,強調內心感受,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賢,他們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帶,在竹林里,對酒當歌,一天到晚說些不太著調的事。但正是這些人和這一時代特征,使我們的很多藝術達到了高峰,是中國藝術自覺悟的萌芽時期。三國、西晉時期的顯著特點是以動物作為造型或裝飾的器物大量生產。動物有、虎、獅、羊、雞、蛙、鳥等;或作器物的裝飾部件,生產出以雞頭、羊頭為流的壺和罐;或將動物的主要特征與器物的用途巧妙結合在一起,創作出熊形燈,蛙形水孟,虎子等。1958年江蘇南京清涼山三國吳墓出土青釉熊燈,底部刻“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五月造”銘文,是重要的時代標準器。這是一個外來文化教育(主要是佛教)產生實際影響的年代,人第三講早期瓷器12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24們的陶瓷觀念在發生變化,陶瓷與人的生活關系密切。北朝的青釉仰覆蓮花尊,乍看是一件青銅器,造型富裝飾性,底坐到器腹,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上腹、肩到頸、首如一只精美大杯倒扣其上,和諧而有層次,通體透出莊嚴感、神秘感。體現出魏晉時期造型藝術的“氣韻生動”,“以形寫神”的美學趣味。三國魏晉南北朝共三百多年,是中國陶瓷史上重要階段,魏晉南北時期,南北長期分裂對峙。北方戰亂嚴重,手工業受很大影響,南方戰禍較少,生產發展較快,瓷器因而也得到較好發展。漢代以來的厚葬風氣,在三國、西晉時繼續盛行。“送終之制,竟為奢糜。生者無贍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填土。這時的瓷器生產也順應時代的需要,生產了大量的隨葬時器,考古證明這時的墓葬中的瓷明器已逐漸替代了以前的陶明器。這時的明器有豬圈、雞籠、犬舍、建筑物等等。魏晉時期,由于銅多用于鑄錢,許多青銅器以鐵器和陶瓷替代,從而促進了陶瓷的需求和生產。1973年江蘇金儲王莊“天壐元年(公元月276年)墓出土的堆塑罐,其上的樓闕建筑上下達九層,哭孝者,守衛者,奏樂者,舞蹈者等等生活其中,有人間的生活場景,亦有神佛,羽仙等天上神佛形象,既反映當時地主莊園的現實生活場景,也反映了人們向往死后升天的愿望。東晉初年瓷器依然保持了西晉時期風格,東晉中期開始,瓷器造型由矮扁逐漸向高瘦方向發展。以雞頭作流的雞首壺,由三國、西晉們的陶瓷觀念在發生變化,陶瓷與人的生活關系密切。北朝的青釉仰12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2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27時的短頸、裝飾性實心流,到東晉時,頸部加長,流相通,向著更適于實用方向演變,這一趨勢到南朝時更加明顯,裝飾簡樸,盛行褐色點彩和弦紋。北朝白瓷發現少,有確切紀年的只有河南安陽出土的北齊武平元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這是我國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白瓷,為中國瓷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也為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打下了基礎。
總結:魏晉南北朝、戰亂、文化大交流、佛教流行思想解放。佛教:忍冬、蓮花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工藝美術方面最主要的成就是:瓷器在東漢產生的基礎上已經成熟,并廣泛地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代替銅、竹、木、陶、漆、金銀等制品,那時的墓葬普遍隨葬青器瓷,那時瓷器的重要產生地在今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曹娥江兩岸地域。造型(三國兩晉——隋)的一般演變趨勢是:從矮扁向高瘦發展。裝飾:西晉(1)喜歡以動物為基本造型或以動物形象作裝飾附件;(2)模印帶狀紋飾流行;(3)西晉晚期出現褐斑點彩;(4)谷倉罐流行。東晉:(1)多素面;(2)西晉帶狀紋飾以一、二條弦紋代替流行褐,斑點彩,橋形系;南北朝:(1)褐斑點彩繼續在早期流行,但密而??;(2)蓮瓣紋忍冬流行。時的短頸、裝飾性實心流,到東晉時,頸部加長,流相通,向著更適128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29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30第四講五大名窯從中國陶瓷發展史的角度看,宋代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宋代以前,瓷器產地相對集中,主要是南方的越窯、長沙窯與北方的邢窯,產相種類較少,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而宋代伴隨著城市和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的形成,瓷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形成了北方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南方的龍泉青瓷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創燒出供皇家享用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瓷器。一、汝窯宋代名窯,燒造時間短,流傳達室下來的遺物不多。20世紀80年代,在河南寶豐縣清涼寺發現遺址。據陳萬里先生考察考證,汝窯燒貢瓷約起始于宋哲元佑元年(1086),止于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前后大致20年。南宋《清波雜志》已有“近尤難得”的記載,南宋:葉《坦齋筆衡》“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其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懸有之,汝州為魁?!泵髑宥劶八未G,也首推汝窯。孫長初:90多件。馬未都:67件。程金城:民間流傳很少,存世不足百件。其中臺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0多件,上海博物館9件,其它如英國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記載,雍正七年(1729)宮中作過一次統計,結果是:雍正時期宮里有31件汝窯器。南宋人周密《武林舊事》“紹興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張俊進奉…汝窯酒瓶一對,洗一、香爐一…。一共16件,這時宋代所有文獻中記載汝窯最多的一次。第四講五大名窯131汝器胎較薄,呈香灰色,釉色以神妙的天青色為正色,凡盤碗均施滿釉,器里、器外、喙及足均不露胎,采用支釘工具燒,即所謂滿釉支燒,支釘少則3個,多則5個,支痕點很小,明張應文《清秘藏》稱之為芝麻花細小掙釘,支釘處露香灰胎色。從傳世作品看,天青色是其基調,有的略深,有的略淺?!靶纷y”(蟹爪尖上的小毛刺);“魚鱗狀開片?!庇詫訙睾袢绫逃袢缒?,釉面開片細密如魚鱗,且滿布針眼狀的細小氣泡,充滿晶瑩寶氣。20世紀90年代,美國;直徑8公分的汝窯小盤(略有變形);154萬美元。
宋徽宗篤信道教,教主道君皇帝;道教主張“靜為依舊”、“清極遁世”;道教儀式中,給天神寫的祈禱詞叫“青詞”,又叫“綠章”;歐陽修言:“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飾?!倍?、官窯官窯顏色比汝窯透亮些,更綠一些。(與明清官窯區分)趙匡胤.陳橋兵變.趙普.強干弱支.杯灑釋兵權。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開始燒造,窯址估計在汴梁附近(開封)至今沒找到,其上面已覆蓋黃土10米。公元1127,南宋走上舞臺?!芭f官”(北宋官窯);“新官”(南宋官窯)南宋官窯有二個燒窯的地方,杭州烏龜山和鳳凰山。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汝器胎較薄,呈香灰色,釉色以神妙的天青色為正色,凡132宋代詩人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紹興十一年(1143)宋金議和,政局安定后,要恢復祭祀禮儀,大量生產禮器是朝廷迫在眉睫的任務。紹興十三年(1145),《咸淳臨安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應用銅、玉者,權以陶、木。”所以琮式瓶,花觚等造型,都是南宋官窯中的禮器。1989年.香港蘇富比.官窯洗.2200萬港幣,創造了當時中國瓷世界紀錄官窯特征:1、紫口鐵足,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部分,呈現鐵褐的顏色。這個特征南宋比北宋明顯。2、北宋官窯厚重,南宋官窯輕薄。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色好者與汝窯相類;有黑土者謂之烏泥窯,偽者皆龍泉所燒者,無紋路?!比?、哥窯哥窯的窯址迄今未發現,是五大名窯中迷團最多的窯口,明中期《浙江通志》一書卻記錄了以下的傳說:“處州…縣南七十里曰琉華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為業。相傳舊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至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絕當世,是曰哥窯,弟曰生二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編》則進一步說:“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宋代詩人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133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34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短幹莞尽分休d:“其兄名章生一,所生之窯,皆燒白斷紋,號百圾碎,亦冠絕當世?!碧卣鳌敖鸾z鐵殘”(古代叫“文武片”);紫口鐵足“官哥不分”開大片為官,開小片為哥四、鈞窯主要燒造于宋金元時期;鈞官窯;鈞民窯,明萬歷年間為避皇帝朱翊鈞的諱,鈞州改為禹州,沿用至今?!叭晖bx代”鈞窯釉首創以銅的氧化物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銅紅釉,燒出的釉色藍中帶紅,如藍天中的晚霞。鈞瓷創造性地燒出了紫紅色釉(即海棠紅),開辟了陶瓷高溫釉的一個新境界。鈞瓷屬窯變系瓷器,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巧奪天工,神妙難言。鈞窯大體分藍紅兩類,如天青、月白、天藍、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皮紫等,拓展了中國瓷器的審美境界,打破了多個世紀青白釉瓷器一統天下的格局。清末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言:“元瓷之紫聚物成形,宋鈞之紫彌漫全體?!彬球咀吣嗉y五、定窯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五大名窯中,其排名最后,但燒造年代在五大名窯中最早,(北宋早期)其它皆北宋晚期。定窯釉薄,故定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135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36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37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38陶瓷藝術與鑒賞課件139窯用刀來雕刻,體現其紋飾之美。南宋時,北方已被金占領,定窯開始模制,提高產量。“芒“北宋中期開始定窯的白是一種象牙白,因其原料中富含金屬鋁和鈦所致。當代定瓷名家陳文增言:“一如碧天秋月,晨雪凝乳,聚之白中藏絢,動之顧盼生姿?!泵鞔苷选陡窆乓摗分杏涊d:“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如白定?!背隙ā⒑诙ㄍ猓€有“綠定”和“紅定“。第五講宋代民窯北方: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南方:饒州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一、磁州窯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以地屬磁州而得名。一方面由于民間色彩濃郁,不為士大夫階層賞識;另一方面,我們今天能看到有關陶瓷的宋代文獻,大部分為南宋人寫的,如周密、葉、陸游等人。南宋人對北方情況不了解,那時北方已歸金人統治,因而宋代文獻不見記載,直到明朝《格古要論》一書,才提到它。直到二十世紀初,它由英國人霍布遜命名。
《景德鎮陶錄》上說“磁土“是燒瓷器的原料,其實不然。由于磁州窯的這段記載,直到今天,日本、韓國、朝鮮寫漢字的瓷器,都寫為“磁器”這倆字。磁州窯是北方重要瓷口,從宋代一直延續到明清。它幾乎囊括了北方所有窯口,俗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玩具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
- 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模板)
- 年產2000萬件汽車內外飾塑膠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
- 新游戲之市場洞察
- 校園安全共筑計劃
- 小滿與農耕模板
- 推進綠色旅游時代
- 橙色逐夢2025跨越山海逐夢未來新年計劃模板
- 同方董監高培訓大綱
- 城鎮水務系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
- 林海雪原考試題和答案
- 電氣中級職稱-考試資料-簡答題部分
- lng儲罐維修施工方案06
- 29第二十九期利用cmg-gem組分模擬器模擬頁巖氣開采final
- 日檢-月修各類2號線rtt2000牽引車操作
- GB∕T 37281-2019 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技術規范
- 動火作業檢查清單
- 鋼管樁沉樁兩種工藝方法
- 滲透試驗報告
- 吊車包月租賃合同完美參考
- 亞馬遜品牌授權書(英文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