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中丞傳》后敘《張中丞傳》后敘1認識“傳記”一、傳記的概念:“敘一人之始末者,為傳之屬”“敘一事之始末者,為記之屬”記載人物經歷的作品叫傳記。認識“傳記”一、傳記的概念:2二、傳記的基本特征:所記人物和事件應有歷史的真實性。真實性是傳記的生命。所記事件應相對完整,著意表現傳主的個性特征。塑造人物形象時在保持真實性的前提下應有適當的藝術加工。認識“傳記”二、傳記的基本特征:認識“傳記”3三、傳記的分類:別傳或他傳:由別人寫的。自傳:由自己寫的。合傳:把幾個人合在一起寫的。認識“傳記”三、傳記的分類:認識“傳記”4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張中丞,即張巡,鄧州南陽人。開元末進士。安祿山反,張巡起兵抗擊,同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共同守護睢陽,被拜為御史中丞,故稱其張中丞。
“序”是文章體裁的一種,古人常用它來說明著作寫作出版的情況,和對作家作品的介紹評論,一般放在書前,稱作“敘”或“引”。“后序”除具備“序”的作用外,還可對著作進行補充,批語或反駁,一般放在書后。本文是作者在閱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后,對有關材料作的補充,對有關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后敘”。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5關于韓愈*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又因謚“文”,稱韓文公。*和柳宗元共同領導了古文運動,唐宋八大家之首。*提倡“文從字順”;“不平則鳴”。*被尊為唐代文壇之首;蘇軾稱贊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將之與杜甫詩歌相并列,稱“杜詩韓筆”。關于韓愈*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自謂郡望昌黎6背景
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之子)部將尹子奇率領12萬大軍攻睢陽,張巡,許遠率兵七千人堅守數月,終因糧盡兵絕,睢陽陷落,張巡及部將五十余人犧牲,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不屈而死。睢陽保衛戰遏制了叛軍的攻勢,捍衛了江淮地區人民的生命與財產,為唐軍積蓄力量,準備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因而張巡,許遠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贊揚傳頌。但當時一些坐觀睢陽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辯解,同某些嫉妒張、許功績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對張、許等抗敵英雄詆毀。張巡的友人李翰寫過一篇《張巡傳》。韓愈寫了這篇補敘英雄事跡,批駁流言蜚語,弘揚英雄精神,反對藩鎮作亂的散文名作。
背景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之7愈:得:為《張巡傳》:不為許遠:自名:恨:闕:首尾: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1段全文引子:借評論李翰傳文,交代立傳緣由。我看到作、寫替自稱通“缺”,缺少,不足.遺憾事跡詳情。/今,開頭結尾愈:8第二段重點詞解:1.竟與巡俱守死:2.不能通知二父:3.遠誠畏死:4.當其圍守時:5.而賊語(yù)以國亡主滅:6.數日而知死處矣: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2段被圍困。被動用法。倒裝、省略句。正確語序:“而賊以國亡主滅語(之)”。計算日子。/今,幾天最終果真、真的。表示假設。深知,深入了解。今,把事項告訴人知道第二段重點詞解: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2段被圍困。被9學習第2段這段主要寫誰?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得出什么結論?許遠1、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2、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3、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4、賊語以國亡主滅(誘降)“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而謂遠之賢而為之邪”。為許遠辯誣學習第2段這段主要寫誰?許遠1、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210第三段重點詞解:1、以此詬遠:2、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3、引繩而絕之:4、從而尤之:5、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3段辱罵通“臟”拉從:跟從。而:并且,表遞進寧:難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卒:最終第三段重點詞解:116、棄城而逆遁:7、戰百萬日滋之師:8、擅強兵坐而觀者:9、設淫辭而助之攻也:逆:預先。遁:逃跑每天增長擅:擁有而:表修飾制造6、棄城而逆遁:逆:預先。遁:逃跑每天增長擅:擁有而:12此段為什么而辯論?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哪句話最能體現張、許二人的功勞?學習第3段:“分守”不是睢陽失陷的主因,也不是許遠的過失。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1、人之將死……2、引繩而絕之……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此段為什么而辯論?學習第3段:13延伸——睢陽是江淮的屏障,保障給養由淮河、長江沿漢水進入唐軍后方,意義重大。歷史學界認為,張巡、許遠堅守睢陽之功,不亞于郭子儀、李光弼的用兵。延伸——睢陽是江淮的屏障,保障給養由淮河、長江沿漢水進入唐軍14第四段重點詞解:1、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2、屢道于兩府間:3、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4、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5、具食與樂(yuè):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4段從:跟從事:做事名作動,取道,來往。當時的事準備常常。/今,表示某種情況通常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或發生到……去第四段重點詞解:借助課下注156、因拔所佩刀斷一指:7、一座大驚:8、皆感激為云泣下:9、矢著(zhuó)其上磚半箭:10、賊以刃脅降巡:11、即馳去、即牽去、即不屈:12、不可為(wéi)不義屈:被,表示被動于是,就使動用法,使……投降加在……之上感動全,整于是,就6、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被,表示被動于是,就使動用法,使……投16本段寫誰的那幾件事?體會作者選材的用心。寫這個人物對全文有何作用?學習第4段:南霽云1、乞救于賀蘭,被強留。2、斷指不食。3、射矢明志。4、笑而就義。
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現人物性格特征:慷慨激昂、堅強無畏、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借以烘托巡加倍義烈”本段寫誰的那幾件事?體會作者選材的用心。學習第4段:南霽云117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5段常在圍中:粗:盡卷:盡然:操:士卒僅萬人:輒(zhé):汝:顏色:遠寬厚長者:陽陽:詣(yì):訟理:通“嘗”,曾經大略。背完一卷書。都是這樣。拿起。多達。/今,只就。你們面色。/今,指色彩。忠厚有道德的人。/今,年長的人。安祥鎮定,毫無畏懼的樣子。去到,往。告狀。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5段常在圍中:18學習第5段:
這一段文字寫于蒿,看似閑筆,但對表現張巡的形象有很大的作用,你認為如何?
而“盡卷不錯一字”、“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的描寫則非常傳神地刻劃出了張巡博聞強記的一面。這些敘述的文字和議論部分相輔相成,既深化了議論,又彌補了人物塑造缺乏立體感的缺憾,可謂一舉兩得。學習第5段:
這一段文字寫于蒿,看似閑筆,但對表現張巡19人物形象張巡:許遠:南霽云:忠心報國、從容鎮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寬厚謙和、為國讓賢、以死報國深明大義、嫉惡如仇、忠貞剛烈人物形象張巡:忠心報國、從容鎮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20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者:助詞,附在別的詞的后面,組成名詞性短語。譯“所要孝忠的是國家與君主罷了”。
(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能:怎么。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卒:副詞,最終。譯“怎么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
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21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這句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應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
(2)何為久讀此: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么總讀這本書呢”。
(3)為所殺:
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
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22主題
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云等為國為民抗擊安史叛軍而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跡,批判了那些不顧國家人民安危,忌賢妒能,擁兵謀私的軍閥,駁斥了那些小人造謠中傷的流言蜚語,抒發了自己對抗戰英雄的崇敬之情,補敘了軼事,澄清了事實,伸張了正義。主題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云等為國為23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談本文的議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議論與敘事并重,前半部分側重于議論,針對污蔑許遠的錯誤論調進行駁斥,在駁斥中補敘許遠事跡。后半部分側重于敘事,著重記敘了南霽云的動人事跡,并補敘張巡、許遠的其他事跡。
2、本文前半部分是駁論,駁論時所用的論據和所采用的論證方法。
類比論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論論據。(全文第三自然節)
對比論證,用“棄城而圖存者”、“擅強兵坐而觀者”作對比。(第四自然節)
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談本文的議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24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鎮定的氣度,視死如歸的品質,博聞強記的品格。
許遠:具有寬厚謙和、為國讓賢的崇高品質。
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烈4、分析本文的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如南霽云的拔刀斷指、抽矢射塔的描寫,張巡的超人記憶力和就義時的動作、語言描寫,都是最精彩的片斷。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25藝術特色(一)
1、夾敘夾議,敘議結合,神氣流注,章法渾成。
文章先議后敘,看來是兩大部分,但毫無脫節之感,這首先是因為不管是敘述,還是議論都服務于贊美英雄,斥責小人的鮮明主題。從整體上講文章的前半部分側重議論,但議論中帶有敘事。例如:“遠雖村若不及巡者,……與巡死先后異耳”。這節文字主要對許遠的高貴品質進行議論。但也附帶敘述了許遠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的事跡。把議論與敘述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再如“這誠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與賦抗而不降乎?”這一節文字主要針對“畏死”的論調進行駁斥,但又包含了對許遠殺所愛的人充饑的事跡的敘述。藝術特色(一)1、夾敘夾議,敘議結合,神氣流注,章法渾26藝術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霽云的剛烈英武,張巡的從容不亂。許遠的寬厚謙遜,賀蘭進明的卑劣無恥。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具有以下特點:
1)通過若干精彩的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其中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描寫最膾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寫了南霽云慷慨陳辭、拔刀斷指、抽矢射塔三個場面,歌頌其凜然正氣,贊美其忠肝義膽。
藝術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27藝術特色(三)
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霽云在賀蘭宴會上的講話:“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三個“食”字,頓為兩層,顯得強調有力,加上兩個“雖……不……”句式連用,將南霽云時刻掛念著圍城中父老和同伴們的心理,赤誠報國不圖個人好處的品質,生動地刻畫了出來。
3)細節描寫
“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體現出霽云剛烈無比的激憤難抑的感情,令人觸目驚心。藝術特色(三)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28藝術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南霽云的忠肝義膽,磊落胸懷和剛烈英武,以賀蘭進明可恥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徑作反襯。張巡就義時從容鎮定,視死如歸,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慟的表情來襯托的。“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的表現,襯托出南霽云拔刀斷指行為的壯烈感人。藝術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29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伽利略
67、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任何幻滅都不能動搖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們是不能選
選擇的,只有往這條路走,別的都是死路。這樣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你絕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歲左右的孩子。在得到這個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盡悲痛,流盡眼淚。可是這樣是好的,應該要這樣……——羅曼?羅蘭
68、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莎士比亞
69、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莎士比亞
70、當一切似乎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
賈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71、瓜是長大在營養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
72、失去財產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大,失去勇氣的人則損失了一切。——塞萬提斯
73、不要將過去看成是寂寞的,因為這是再也不會回頭的。應想辦法改善現在,因為那就是你,毫不畏懼地鼓起勇氣向著未來前進。
——朗費羅
74、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拜倫
75、一個有堅強心志的人,財產可以被人掠奪,勇氣卻不會被人剝奪的。——雨果
76、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高爾基
79、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時刻鼓舞著你向事業的大路勇猛前進。——大仲馬
80、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81、壯志與毅力是事業的雙翼。——德國諺語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克思
83、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蓬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林肯
84、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游玩、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于這些事物。——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因此,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貝多芬
86、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87、人類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馬克思
88、我們的理想應該是高尚的。我們不能登上頂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這總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們的內心為愛的光輝所照亮,我們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會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普列姆昌德
89、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個人達到什么地位來衡量,而是依據他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難和障礙。——布克?華盛頓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91、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托爾斯泰
92、成功,從失敗的土壤中頑強生出。——德國
93、別因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鍋奶油潑掉,別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把一生的事業扔掉。——蒙古
94、危險、懷疑和否定之海,圍繞著人們小小的島嶼,而信念則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對未知的前途。——泰戈爾
95、論命運如何,人生來就不是野蠻人,也不是乞討者。人的四周充滿真正而高貴的財富—身體與心靈的財富。——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喚醒沉睡的歐洲,那么我寧愿自己被燒死,讓從我的火刑堆上發出的光照亮這漫長的黑夜,打開那些緊閉的眼睛,將人類引進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布魯諾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覺得面試時沒話說,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題的時候將其穿插其中,按照當場的需要或簡要或詳細解釋一番,也算是一種應對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知緣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得快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伽利略30《張中丞傳》后敘《張中丞傳》后敘31認識“傳記”一、傳記的概念:“敘一人之始末者,為傳之屬”“敘一事之始末者,為記之屬”記載人物經歷的作品叫傳記。認識“傳記”一、傳記的概念:32二、傳記的基本特征:所記人物和事件應有歷史的真實性。真實性是傳記的生命。所記事件應相對完整,著意表現傳主的個性特征。塑造人物形象時在保持真實性的前提下應有適當的藝術加工。認識“傳記”二、傳記的基本特征:認識“傳記”33三、傳記的分類:別傳或他傳:由別人寫的。自傳:由自己寫的。合傳:把幾個人合在一起寫的。認識“傳記”三、傳記的分類:認識“傳記”34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張中丞,即張巡,鄧州南陽人。開元末進士。安祿山反,張巡起兵抗擊,同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共同守護睢陽,被拜為御史中丞,故稱其張中丞。
“序”是文章體裁的一種,古人常用它來說明著作寫作出版的情況,和對作家作品的介紹評論,一般放在書前,稱作“敘”或“引”。“后序”除具備“序”的作用外,還可對著作進行補充,批語或反駁,一般放在書后。本文是作者在閱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后,對有關材料作的補充,對有關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后敘”。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35關于韓愈*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又因謚“文”,稱韓文公。*和柳宗元共同領導了古文運動,唐宋八大家之首。*提倡“文從字順”;“不平則鳴”。*被尊為唐代文壇之首;蘇軾稱贊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將之與杜甫詩歌相并列,稱“杜詩韓筆”。關于韓愈*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自謂郡望昌黎36背景
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之子)部將尹子奇率領12萬大軍攻睢陽,張巡,許遠率兵七千人堅守數月,終因糧盡兵絕,睢陽陷落,張巡及部將五十余人犧牲,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不屈而死。睢陽保衛戰遏制了叛軍的攻勢,捍衛了江淮地區人民的生命與財產,為唐軍積蓄力量,準備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因而張巡,許遠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贊揚傳頌。但當時一些坐觀睢陽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辯解,同某些嫉妒張、許功績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對張、許等抗敵英雄詆毀。張巡的友人李翰寫過一篇《張巡傳》。韓愈寫了這篇補敘英雄事跡,批駁流言蜚語,弘揚英雄精神,反對藩鎮作亂的散文名作。
背景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之37愈:得:為《張巡傳》:不為許遠:自名:恨:闕:首尾: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1段全文引子:借評論李翰傳文,交代立傳緣由。我看到作、寫替自稱通“缺”,缺少,不足.遺憾事跡詳情。/今,開頭結尾愈:38第二段重點詞解:1.竟與巡俱守死:2.不能通知二父:3.遠誠畏死:4.當其圍守時:5.而賊語(yù)以國亡主滅:6.數日而知死處矣: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2段被圍困。被動用法。倒裝、省略句。正確語序:“而賊以國亡主滅語(之)”。計算日子。/今,幾天最終果真、真的。表示假設。深知,深入了解。今,把事項告訴人知道第二段重點詞解: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2段被圍困。被39學習第2段這段主要寫誰?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得出什么結論?許遠1、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2、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3、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4、賊語以國亡主滅(誘降)“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而謂遠之賢而為之邪”。為許遠辯誣學習第2段這段主要寫誰?許遠1、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240第三段重點詞解:1、以此詬遠:2、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3、引繩而絕之:4、從而尤之:5、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3段辱罵通“臟”拉從:跟從。而:并且,表遞進寧:難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卒:最終第三段重點詞解:416、棄城而逆遁:7、戰百萬日滋之師:8、擅強兵坐而觀者:9、設淫辭而助之攻也:逆:預先。遁:逃跑每天增長擅:擁有而:表修飾制造6、棄城而逆遁:逆:預先。遁:逃跑每天增長擅:擁有而:42此段為什么而辯論?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哪句話最能體現張、許二人的功勞?學習第3段:“分守”不是睢陽失陷的主因,也不是許遠的過失。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1、人之將死……2、引繩而絕之……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此段為什么而辯論?學習第3段:43延伸——睢陽是江淮的屏障,保障給養由淮河、長江沿漢水進入唐軍后方,意義重大。歷史學界認為,張巡、許遠堅守睢陽之功,不亞于郭子儀、李光弼的用兵。延伸——睢陽是江淮的屏障,保障給養由淮河、長江沿漢水進入唐軍44第四段重點詞解:1、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2、屢道于兩府間:3、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4、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5、具食與樂(yuè):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4段從:跟從事:做事名作動,取道,來往。當時的事準備常常。/今,表示某種情況通常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或發生到……去第四段重點詞解:借助課下注456、因拔所佩刀斷一指:7、一座大驚:8、皆感激為云泣下:9、矢著(zhuó)其上磚半箭:10、賊以刃脅降巡:11、即馳去、即牽去、即不屈:12、不可為(wéi)不義屈:被,表示被動于是,就使動用法,使……投降加在……之上感動全,整于是,就6、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被,表示被動于是,就使動用法,使……投46本段寫誰的那幾件事?體會作者選材的用心。寫這個人物對全文有何作用?學習第4段:南霽云1、乞救于賀蘭,被強留。2、斷指不食。3、射矢明志。4、笑而就義。
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現人物性格特征:慷慨激昂、堅強無畏、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借以烘托巡加倍義烈”本段寫誰的那幾件事?體會作者選材的用心。學習第4段:南霽云147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5段常在圍中:粗:盡卷:盡然:操:士卒僅萬人:輒(zhé):汝:顏色:遠寬厚長者:陽陽:詣(yì):訟理:通“嘗”,曾經大略。背完一卷書。都是這樣。拿起。多達。/今,只就。你們面色。/今,指色彩。忠厚有道德的人。/今,年長的人。安祥鎮定,毫無畏懼的樣子。去到,往。告狀。借助課下注釋及重點詞解,翻譯第5段常在圍中:48學習第5段:
這一段文字寫于蒿,看似閑筆,但對表現張巡的形象有很大的作用,你認為如何?
而“盡卷不錯一字”、“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的描寫則非常傳神地刻劃出了張巡博聞強記的一面。這些敘述的文字和議論部分相輔相成,既深化了議論,又彌補了人物塑造缺乏立體感的缺憾,可謂一舉兩得。學習第5段:
這一段文字寫于蒿,看似閑筆,但對表現張巡49人物形象張巡:許遠:南霽云:忠心報國、從容鎮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寬厚謙和、為國讓賢、以死報國深明大義、嫉惡如仇、忠貞剛烈人物形象張巡:忠心報國、從容鎮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50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者:助詞,附在別的詞的后面,組成名詞性短語。譯“所要孝忠的是國家與君主罷了”。
(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能:怎么。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卒:副詞,最終。譯“怎么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
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51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這句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應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
(2)何為久讀此: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么總讀這本書呢”。
(3)為所殺:
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
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52主題
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云等為國為民抗擊安史叛軍而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跡,批判了那些不顧國家人民安危,忌賢妒能,擁兵謀私的軍閥,駁斥了那些小人造謠中傷的流言蜚語,抒發了自己對抗戰英雄的崇敬之情,補敘了軼事,澄清了事實,伸張了正義。主題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云等為國為53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談本文的議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議論與敘事并重,前半部分側重于議論,針對污蔑許遠的錯誤論調進行駁斥,在駁斥中補敘許遠事跡。后半部分側重于敘事,著重記敘了南霽云的動人事跡,并補敘張巡、許遠的其他事跡。
2、本文前半部分是駁論,駁論時所用的論據和所采用的論證方法。
類比論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論論據。(全文第三自然節)
對比論證,用“棄城而圖存者”、“擅強兵坐而觀者”作對比。(第四自然節)
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談本文的議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54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鎮定的氣度,視死如歸的品質,博聞強記的品格。
許遠:具有寬厚謙和、為國讓賢的崇高品質。
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烈4、分析本文的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如南霽云的拔刀斷指、抽矢射塔的描寫,張巡的超人記憶力和就義時的動作、語言描寫,都是最精彩的片斷。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55藝術特色(一)
1、夾敘夾議,敘議結合,神氣流注,章法渾成。
文章先議后敘,看來是兩大部分,但毫無脫節之感,這首先是因為不管是敘述,還是議論都服務于贊美英雄,斥責小人的鮮明主題。從整體上講文章的前半部分側重議論,但議論中帶有敘事。例如:“遠雖村若不及巡者,……與巡死先后異耳”。這節文字主要對許遠的高貴品質進行議論。但也附帶敘述了許遠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的事跡。把議論與敘述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再如“這誠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與賦抗而不降乎?”這一節文字主要針對“畏死”的論調進行駁斥,但又包含了對許遠殺所愛的人充饑的事跡的敘述。藝術特色(一)1、夾敘夾議,敘議結合,神氣流注,章法渾56藝術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霽云的剛烈英武,張巡的從容不亂。許遠的寬厚謙遜,賀蘭進明的卑劣無恥。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具有以下特點:
1)通過若干精彩的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其中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描寫最膾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寫了南霽云慷慨陳辭、拔刀斷指、抽矢射塔三個場面,歌頌其凜然正氣,贊美其忠肝義膽。
藝術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57藝術特色(三)
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霽云在賀蘭宴會上的講話:“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三個“食”字,頓為兩層,顯得強調有力,加上兩個“雖……不……”句式連用,將南霽云時刻掛念著圍城中父老和同伴們的心理,赤誠報國不圖個人好處的品質,生動地刻畫了出來。
3)細節描寫
“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體現出霽云剛烈無比的激憤難抑的感情,令人觸目驚心。藝術特色(三)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58藝術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南霽云的忠肝義膽,磊落胸懷和剛烈英武,以賀蘭進明可恥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徑作反襯。張巡就義時從容鎮定,視死如歸,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慟的表情來襯托的。“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的表現,襯托出南霽云拔刀斷指行為的壯烈感人。藝術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59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伽利略
67、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任何幻滅都不能動搖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們是不能選
選擇的,只有往這條路走,別的都是死路。這樣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你絕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歲左右的孩子。在得到這個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盡悲痛,流盡眼淚。可是這樣是好的,應該要這樣……——羅曼?羅蘭
68、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莎士比亞
69、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莎士比亞
70、當一切似乎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
賈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71、瓜是長大在營養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
72、失去財產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大,失去勇氣的人則損失了一切。——塞萬提斯
73、不要將過去看成是寂寞的,因為這是再也不會回頭的。應想辦法改善現在,因為那就是你,毫不畏懼地鼓起勇氣向著未來前進。
——朗費羅
74、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拜倫
75、一個有堅強心志的人,財產可以被人掠奪,勇氣卻不會被人剝奪的。——雨果
76、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高爾基
79、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時刻鼓舞著你向事業的大路勇猛前進。——大仲馬
80、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81、壯志與毅力是事業的雙翼。——德國諺語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克思
83、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蓬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林肯
84、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游玩、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于這些事物。——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因此,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貝多芬
86、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87、人類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馬克思
88、我們的理想應該是高尚的。我們不能登上頂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這總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們的內心為愛的光輝所照亮,我們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會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普列姆昌德
89、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個人達到什么地位來衡量,而是依據他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難和障礙。——布克?華盛頓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91、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托爾斯泰
92、成功,從失敗的土壤中頑強生出。——德國
93、別因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鍋奶油潑掉,別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把一生的事業扔掉。——蒙古
94、危險、懷疑和否定之海,圍繞著人們小小的島嶼,而信念則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對未知的前途。——泰戈爾
95、論命運如何,人生來就不是野蠻人,也不是乞討者。人的四周充滿真正而高貴的財富—身體與心靈的財富。——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喚醒沉睡的歐洲,那么我寧愿自己被燒死,讓從我的火刑堆上發出的光照亮這漫長的黑夜,打開那些緊閉的眼睛,將人類引進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布魯諾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覺得面試時沒話說,于是找了一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創業相關政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考試的電場與磁場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考點分析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幼兒園數學團隊協作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課程結構分析試題及答案
- 農村電商經濟發展與就業關系試題及答案
- 創業者如何應對政策變化試題及答案
- 土木工程法規及倫理試題及答案
- 倍數合數測試題及答案
- 樂理考試中的團隊學習優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室內栓、滅火器檢查卡表格及要求
- 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投標方案
- 省級課題結題報告范本
- 什么叫干槽癥課件
- 神經形態計算詳述
- 電纜敷設勞務分包合同(通用)
- 造價咨詢公司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
- 文房四寶(課堂PPT)
- 充電站工程監理細則
- FTIR-的基本原理與結構課件
- 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期末復習測試卷-高一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