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什么是通信信號?通信系統傳送的是消息,而消息只有附著在某種形式的物理量上才能夠得以傳送,這類物理量通常表現為具有一定電壓或電流值的電信號或者一定光強的光信號,它們作為消息的載體統稱為通信信號2什么是數字信號?什么是模擬信號?為什么說PAM信號不是數字信號?信號幅度在某一范圍內可以連續取值的信號,稱為模擬信號;而信號幅度僅能夠取有限個離散值的信號稱為數字信號。PAM信號是將模擬信號取樣后產生的信號,它雖然在時間上是離散的,但幅值上仍然是連續的,因此仍然是模擬信號。3什么是信號的時域特性?什么是信號的頻域特性?信號的時域特性表達的是信號幅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簡稱為幅時特性。信號的頻域特性表達的是信號幅度隨頻率變化的規律,它以傅立葉級數展開分解為理論基礎。4什么是信號帶寬?信號帶寬與什么因素有關?通過信號的頻譜圖可以觀察到一個信號所包含的頻率分量。我們把一個信號所包含的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差,稱為該信號的帶寬。5周期矩形脈沖信號的頻譜有什么特點?矩形脈沖信號的脈寬t與有效帶寬有何關系?(1)該信號頻譜是離散的,頻譜中有直流分量At/八基頻。和n次諧波分量,譜線間隔為。=2n/T;(2)直流分量、基波及各次諧波分量的大小正比于A和T,反比于周期T,其變化受包絡線sin^/x的限制,有較長的拖尾(參見式1-1);(3)當①=2mn/T(片±1,±2…)時,譜線的包絡線過零點,因此①=2mn/T稱為零分量頻率點;(4)隨著諧波次數的增高,幅度越來越小??梢越普J為信號的絕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第一個過零點s=2n/t左側的頻率范圍內。該點恰好是基頻。的4次諧波點。通常把0?4。這段頻率范圍稱為有效頻譜寬度或信號的有效帶寬??梢?,t越小,有效帶寬越大,二者成反比。6通信系統中的信噪比是如何定義的?信噪比定義為:::二=二二三(dB),其中Ps是該點的信號功率,是PN該點的噪聲功率。7畫出并解釋通信系統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統一般模型在通信系統中,發送消息的一端稱為信源,接收消息的一端稱為信宿。連通信源和信宿之間的路徑稱為信道。信源發出的消息首先要經發送設備進行變換,成為適合于信道傳輸的信號形式,再經信道一定距離傳輸后由接收設備做出反變換恢復出原始的消息,最后被信宿接收。而消息在整個傳送過程中的任何一點都有可能受到噪聲的干擾。據此,我們可以得到圖所示的通信系統一般模型。8衡量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一個通信系統通常由兩個指標來衡量,即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系統能夠傳輸消息量的多少,以系統的信道帶寬(Hz)或傳輸速率(bit/s)為衡量單位。在相同條件下,帶寬或傳輸速率越高越好。可靠性指的是消息傳輸的準確程度,以不出差錯或差錯越少越好。有效性和可靠性經常是相互抵觸的,即可靠性的提高有賴于有效性的降低,反之亦然。9信號失真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由于受到外界干擾和系統本身條件限制,可能會發生畸變,稱為信號失真。包括振幅失真、頻率失真和相位失真。失真過大,波形畸變,信號的波形難以辨認,導致無法恢復原始信號所包含的信息。10設調制速率為4800波特,當每個信號碼元代表4bit二進制代碼時,試問該系統的數據傳輸速率是多少?R=Blog2N(bit/s)=4800log24(bit/s)=9600bit/s11從不同角度觀察,通信傳輸有哪幾種方式?(1)單工與雙工通信方式(2)串行與并行通信方式(3)同步與異步通信方式12信號帶寬與信道帶寬的匹配主要考慮什么因素?如果二者不匹配會產生什么影響?二者匹配最主要考慮的是頻帶匹配。如果被傳輸信號的頻率范圍與信道頻帶相匹配,對信號的傳輸不會有什么影響;如果信號的有效帶寬大于信道帶寬,就會導致信號的部分成分被過濾掉而產生信號失真。實際當中可能出現下列幾種情況:(1)如果信號與信道帶寬相同且頻率范圍一致,信號能不致損失地通過信道;(2)如果信號與信道帶寬相同但頻率范圍不一致,該信號的部分頻率分量肯定不能通過信道。此時,需要進行頻率調制把信號的頻帶通過頻率變換適應信道的頻帶;(3)如果信號帶寬小于信道帶寬,但信號的所有頻率分量包含在信道的通帶范圍內,信號可以無損失地通過信道;(4)如果信號帶寬大于信道帶寬,但包含信號大部分能量的主要頻率分量包含在信道的通帶范圍內,通過信道的信號會損失部分頻率成分,但仍可能完成傳輸;(5)如果信號帶寬大于信道帶寬,且包含信號相當多能量的頻率分量不在信道的通帶范圍內,這些信號頻率成分將被濾除,信號嚴重畸變失真。13通信系統傳輸媒介有哪些?簡述常見的幾種傳輸媒介的結構及其特點。通信系統傳輸媒介可以是有線傳輸媒介,如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纜等;也可以是無線傳輸媒介,如各波段的無線電波。同軸電纜由一根實心的銅質線作為內導體、一個銅質絲網作為外導體,外導體以內導體為同心軸,所以稱為同軸電纜。同軸電纜特點是抗干擾性很強,但傳輸衰耗較大,適用于有線電視入戶敷設。雙絞線常用于局域網或短距離的電話用戶接入。雙絞線是把兩根直徑約0.5~1mm,外包絕緣材料的銅芯線扭絞成有一定規則的螺旋形狀。與同軸電纜相比,雙絞線抗干擾性差一些,但制造成本低,是一種廉價的有線傳輸媒介。把若干對雙絞線集成一束,并用較結實的外絕緣皮包住,就組成了雙絞線電纜。光纜是由若干根光纖集成在一起制成的寬帶通信傳輸媒介,是目前長途干線通信和部分城域網的主要通信線路。其特點是寬帶、大容量、衰耗小、傳輸距離遠。無線通信以大氣空間作為傳輸媒介,無線頻率范圍可從3KHz~300GHz,各頻段具有不同的傳播特性、途徑和規律,因而有不同用途,已獲得廣泛應用。無線通信媒介的特點是由于地理環境和可能遇到障礙物等因素,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折射、繞射和散射現象。除了有傳輸損耗之外還存在著多徑效應和衰落現象。14香農公式的用途是什么?香農公式C二Blog2(1+2)(比特/秒)表明當信號與信道加性高斯白噪聲的平均功率給定時,2N在具有一定頻帶寬度的信道上,理論上單位時間內可能傳輸的信息量的極限值。其主要用途是指出了在信道容量C、信道帶寬B和信噪比S/N之間可以通過相互提升或降低取得平衡。例如,在擴頻通信中通過增大信道帶寬來降低對信噪比的要求。15多路復用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多路復用技術有哪些?多路復用是利用同一傳輸媒介同時傳送多路信號且相互之間不會產生干擾和混淆的一種最常用的通信技術。在發送端將若干個獨立無關的信號合并為一個復合信號,然后送入同一個信道內傳輸,接收端再將復合信號分解開來,恢復原來的信號。多路復用可以大大提高線路利用率,節省線路開支。常用的多路復用技術包括頻分、時分和碼分。16調制的目的是什么?簡述調制和解調的概念。把消息“作用”(例如,讓信號的幅度隨著消息信號的強弱而變化)到載波信號的某個參數上,使得該參數隨著消息的變化而變化,于是,載波信號就會“攜帶”上需要傳送的消息。這就是調制的概念。而接收端“感知到”調制的“作用”,從而檢測并恢復出該消息就稱為解調。調制有如下兩個主要目的:(1)把基帶信號調制成適合在信道中傳輸的信號(2)實現信道的多路復用。17什么是調幅調頻和調相?調幅又稱為振幅調制,是指載波信號的幅度隨調制信號變化而變化。調頻和調相統稱為角度調制,分為頻率調制和相位調制,簡稱調頻和調相。角度調制過程中載波信號的振幅不變,而其總瞬時相角隨調制信號按一定關系變化。載波頻率⑦(t)隨調制信號的瞬時幅值變化而變化的調制稱為調頻。載波瞬時相位0(t)隨調制信號瞬時幅值呈線性關系變化的調制稱為調相。18什么是載波鍵控?有哪些載波鍵控?用數字信號對載波信號進行調制稱為數字調制。其中,用數字信號調制正弦載波信號又稱為載波鍵控,包括幅移鍵控、頻移鍵控和相移鍵控。19簡述2FSK相干解調原理。cos32t(a)2FSK相干解調過程以上圖所示2FSK解調為例。某次接收到的頻移鍵控信號可能是cos31t或者是cos32t,其中①1對應數字信號1,%對應數字信號0。這個信號與本地載波cos①11和cos%t同時分別相乘,可得如下三種結果之一:cos31tcos31t=cos231t+cos0=cos231t+1=1(當高頻濾掉之后)cos32tcos32t=cos232t+cos0=cos232t+1=1(當高頻濾掉之后)cos31tcos32t=cos(31+32)t+cos(31-32)t<1(當高頻濾掉之后)其中倍頻分量231、232以及31+32都被低通濾波器濾掉。僅剩下等于1和小于1的兩種情況。在抽樣判決中判決比較兩個低通濾波輸出電平的大小,上大判為1,下大判為0。1什么是數字通信系統?數字通信和數據通信有什么區別?傳送數字信號的通信系統稱為數字通信系統。數字通信與數據通信也有一定的區別。一般來講,數據通信從信源到信宿都是數字信號,而數字通信的信源往往是模擬信號,需要進行模擬/數字轉換之后才能進行傳輸。2與模擬通信相比數字通信有哪些優勢?(1)抗干擾能力強,無噪聲累積(2)數據形式統一,便于計算處理(3)易于集成化,小型化(4)易于加密處理數字通信系統雖然需要占用較寬頻帶,技術上也較為復雜,但與其所具有的巨大優勢相比不構成問題的主要方面。因此,數字化通信已經成為當代通信領域主要技術手段。3什么是抽樣定理?如果一個連續信號u(t)所含有的最高頻率不超過fh,則當抽樣頻率f>2fh時,抽樣后得到的離散信號就包含了原信號的全部信息。因此,要求頻率fs至少要滿足fs>fh。4為什么要作非均勻量化?把信號幅值均勻等間隔地量化稱為均勻量化或線性量化。設被量化信號的幅度變化范圍是土U,把-U?+U均勻地等分為△=2U/N的N個量化間隔就是均勻量化。其中,N稱為量化級數,△稱為量化級差或量化間隔。在均勻量化方式中,當信號幅值與△接近時,量化信噪比顯著惡化。于是需要對輸入信號采用非均勻量化。非均勻量化的量化級差隨著信號幅值的大小而變化。當輸入信號幅值較小時,量化間隔△變小,反之則變大。具體方法是,在對輸入信號量化之前先對其進行非線性壓縮,改變大小信號之間的比例關系,讓小信號作適當的放大(擴張),而大信號時作適當的縮小(壓縮)。這樣處理后得到的信號等效于非均勻量化。同時為了恢復信號的比例關系,接收端需要進行與發送端作用相反的非線性擴張。5量化誤差是怎樣產生的?量化噪聲是如何定義的?量化值取每個量化級的中間值,所以實際抽樣值與量化值之間存在誤差,這種誤差稱為量化誤差。量化誤差就好像在在原始信號上疊加了一個額外噪聲,稱為量化噪聲。量化信噪比定義為20lg(Us/Uz),其中Us是取樣信號電平,Uz是量化誤差。613折線A律是如何實現的?13折線A律如圖所示。圖中上下半區各由8條由折半點相連形成的折線組成,由于靠近原點附近的1、2兩段折線斜率相同,故合并為一條,上半區僅剩7條折線。上下半區合并后共有13條折線組成,簡稱13折線A律。1/1281/647簡述PCM30/32系統幀結構。一幀的時長規定是125四,劃分為32個等時隙,編號為TS0?TS31,因此,3.90625空/時隙。時隙TS0用作轉送幀同步,時隙TS16用作傳送信令,其余30個時隙分別用作30個話路。每個時隙8bit,一幀共有256bit。為了便于同步控制,每16幀構成一個復幀,時長是2ms。這里所說的信令是指專門用于控制系統設備動作的信號。TS16把多個用戶的信令放在一起由獨立時隙傳送,稱為共路信令。8話音速率64Kbps是如何來的?為了實現話音的不失真傳輸,抽樣速率必須達到話音最高頻率的2倍。通常人類話音最高頻率不超過4000Hz,因此抽樣速率取8000次/秒?;蛘哒f為了準確無誤地傳送一路話音信號,每秒必須傳送該路信號抽樣值8000次。按照每個抽樣值8bit編碼,則每話路要求傳輸8000次X8bit=64Kbps。9什么是差分脈沖編碼調制(DPCM)?根據模擬信號的兩個相鄰抽樣值之間幅度差值動態變化范圍較小并具有較強相關性的特點,若僅對相鄰抽樣值的差值進行編碼,則由于差值信號的能量遠小于整個信號幅值,就可以使量化級數大大地減少,從而有利于減少編碼的位數,在相同傳輸速率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的傳輸容量。我們把這種對相鄰抽樣值的差值進行量化、編碼的過程,稱為差值脈沖編碼調制(DPCM)。10脈沖增量調制AM原理是什么?脈沖增量調制是把信號的當前抽樣值與其前一個抽樣值之差進行比較并編碼,而且只對這個差值的符號進行編碼,而不對差值的大小編碼。具體來說,如果兩個前后抽樣差值為正就編為“1”碼;差值為負就編為“0”碼。因此數碼“1”和“0”只是表示信號相對于前一時刻的增減,不代表信號的絕對值。11什么是數字同步和數字復接?有哪些數字復接方式?數字同步是指系統中各關鍵節點位置的信號頻率必須保持步調一致,因此,這種同步又稱為網同步。數字同步是數字通信系統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把若干個低速率分支數字碼流合成匯接為一路高速數字碼流的過程,稱為數字復接。數字復接是提高信道利用率實現高速率數字傳輸的基本手段。數字復接方法有按位復接、按字復接和按幀復接三種。12什么是基帶數字傳輸?基帶傳輸有哪幾種常見碼型?試分別畫出二進制代碼11001000100矩形脈沖的單極性、雙極性、單極性歸零、雙極性歸零、差分曼徹斯特編碼的波形。在數字通信系統中,最終送入信道傳輸的數字信號可能來自模數轉換后的數字脈沖編碼序列,也可能來自計算機終端或其它數字設備。這些數字信號所占據的頻譜范圍通常從直流或低頻開始,稱為基帶數字信號。把這些數字信號直接送入線路傳輸稱為基帶數字傳輸基帶傳輸常用的是曼徹斯特碼、CMI碼等。(a)(b)(c)(d)(e)(f)(g)(h)⑴(a)(a)(b)(c)(d)(e)(f)(g)(h)⑴(a)單極性非歸零碼(b)雙極性非歸零碼(c)單極性歸零碼(d)雙極性歸零碼(e)差分碼(f)AMI碼(g)HDB3碼(h)曼徹斯特碼(i)傳號反轉碼13什么是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當基帶數字信號頻率范圍與信道不相匹配時,把基帶數字信號進行調制后再行傳輸,就是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14試分析多進制數字調頻的調制與解調原理。
輸入輸出MFSK用M個不同載波頻率代表M種數字信息。MFSK系統的組成方框圖如圖輸入輸出MFSK用M個不同載波頻率代表M種數字信息。MFSK系統的組成方框圖如圖2.17所示。發送端采用鍵控選頻的方式,接收端采用非相干解調方式。圖中實現的是M進制數據調制解調過程。15試解釋調相加調幅的十六進制復合調制原理。用一個數字信號或者一個數字信號加一個模擬信號對同一載波信號的兩個參數同時進行調制稱為復合調制。圖示出了數字絕對調相加調幅的復合調制實現的16進制調制矢量圖。該調制方案采用12個絕對相位值來表示16種狀態,但為了以每個相位值代表4位二進制數,還需要在這12個相位值中選擇4個相位取二值電平(圖中1011、1111、0011和0111),擴展出4個同相位但不同電平值的狀態。這樣原來2400baud的碼元速率可以實現9600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16PDH有哪兩類標準系列?為什么稱為準同步數字體系?ITU-T早期推薦了兩類從基群到五次群復接等級的數字速率系列。一類以1.544Mb/s為基群速率;另一類以2.048Mb/s為基群2M系列K5M系列速率/路一速率治甘松次群(基群12.Q43Mb/sJOJ.544Mb/s24二次群&44SMb/a30X4^-1206.11?Mb/i24X396三次群34.36$Mb/s120X4=48032.㈣Mb/s96X5=ISO四次群139.264Mb/s480X4=192097.758Mb/=480X3=1440五次群56九強2Mb/a1920X4=7680397.200Mb/*J44DX4=5760-表二1^幣工后在專:〒方五玉猶與層等灰速率。表2.4示出了兩系列各次群的速率和話路數。這兩類數字速率系列各次群比特率相對于其標準值有一個規定的容差,而且是異源的,各節點時鐘允許存在少量的頻率漂移誤差,因此這是一種準同步復接方式,統稱為準同步數字體系(PDH: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17SDH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簡述SDH標準速率等級。畫圖說明SDH的幀結構并說明個部分的作用。①由一系列的SDH網元組成,可在光纖網中實現同步信息傳輸、復用、分插或交叉連接;②塊
狀幀結構中安排了豐富的管理比特,大大增強了網絡管理能力;③網絡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失效的故障狀態自動恢復業務而無需人為干涉;④有標準化的信息結構等級規范,稱為同步傳輸模塊STM-N。不同廠家的設備只要符合規范就可以在光路上互聯,真正實現橫向兼容;⑤具有兼容PDH甚至B-ISDN的能力,所以有廣泛的適用性。 一幀一幀一幀一幀 9*270*N字節SOH(段開銷)STM-N信息凈負荷區域AUPTR(管理單元指針)SOHU1-345-99*N 261*NITU-T藍皮書G.707建議SDH的第一級比特率為155.52Mb/s,記作STM-1;四個STM-1按字節同步復接得到STM-4,比特率為622.08Mb/s;四個STM-4同步復接得到STM-16;比特率為2488.32Mb/s;四個STM-16同步復接得到STM-64,比特率為9953.28Mb/s。SDH網的STM-N幀結構如圖2.10所示。其中每一幀共有9行,270XN歹列,N=1、4、16或64之一,每字節8bit,幀周期為125空,幀頻8kHz(每秒8000幀)。字節的傳輸順序是從第1行開始由左向右,由上至下。SDH的幀由段開銷(SOH)、管理單元指針(AUPTR)和信息凈負荷三部分組成。段開銷是供網絡運行、管理維護的一些附加字節。占用9xN的1-3和5-9字節部分。管理單元指針是一組用來指示信息在凈負荷區的具體位置。信息凈負荷區域是各種信息存放之處。18試說明差錯控制編碼的原理。檢錯編碼和糾錯編碼有什么區別?差錯控制編碼(抗干擾編碼)是在原始數據碼元序列中加入監督(冗余)碼元,接收端通過判斷監督碼元的變化情況來獲知傳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其基本原理是:原始數據碼元序列本來不帶規律性,但通過差錯控制編碼讓其產生規律性并發送出去,接收端則根據這一規律性對碼元序列進行檢測,一旦出現違規情況,就認為出現了傳輸錯誤。檢錯編碼只具有檢錯功能,即接收方只能判斷出所收到的數據是否有錯,但不能判斷出哪些是錯誤碼元。檢錯編碼通常采用反饋重傳技術來糾錯。糾錯編碼不但可以判斷出是否有錯,而且能夠判斷出錯誤的準確位置并加以自我改正。因而糾錯編碼需要比檢錯編碼增加更多的冗余碼元。19舉例說明循環冗余校驗的原理。循環冗余校驗編碼(CRC)是經常采用的一種抗干擾編碼方法。CRC編碼是在發送端利用一個生成多項式G(^)對一組信息碼元進行整除運算,得到一組位長為一位的碼元作為校驗碼,附加在該
組信息碼元之后一起傳送。接收端也利用這個生成多項式G(^)對收到的該組全體碼元(包括附加碼元)進行整除運算,若余式結果為0,則將接收到的全體碼元去掉校驗碼(尾部一位)就得到原始的信息。舉例:g(x)=x4+x3+x2+1 (多項式系數是11101),信息碼是110,產生的CRC碼是10010,發送的碼元是110,10010。1110 1111110 111010000001110110011011101余數100101用產生的CRC用產生的CRC碼110,10010進行反運算,得到的應該是110,即原始信息碼元:1110 11111110 1111010100101110110111111101余數10010120ARQ和FEC有什么不同?反饋重傳(ARQ)是檢錯編碼最常用的糾錯方法,反饋重傳的過程是:將消息分組后,對每一組信息進行編號,接收方一旦檢測出某組信息有碼元傳輸錯誤,就會通知發送方再次發送該組信息。這個過程反復進行,直到接收正確或達到某個發送計數值為止。前向糾錯(FEC)是一種既能夠檢錯發現傳輸錯誤又能夠自動將其糾正的一種差錯控制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實時通信系統中,它不需要存儲信息,也不需要反饋信道,但是所選用的糾錯編碼要復雜得多。(c)混合糾錯(c)混合糾錯1電話交換的概念模型是什么樣的?電話交換機的功能模型是什么樣的?-10-
(b)單個交換機(b)單個交換機(c)多個交換機2電話交換技術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電話交換技術的進步已經經歷了人工交換、機電交換、電子交換和程控數字交換四個主要階段。電話交換機由哪幾部分組成?4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硬件由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1-
至中繼線控制部分至中繼線控制部分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硬件主要由話路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話路部分由數字交換網絡、用戶電路、中繼電路、掃描器、交換網驅動器(網絡驅動器)和信令設備組成。其主要作用是為參與交換的數字信號提供接續通路。控制部分由中央處理機、程序存儲器、數據存儲器、遠端接口以及維護終端組成。其主要作用是根據外部用戶與內部維護管理的要求,執行控制程序,以控制相應硬件實現交換及管理功能。5如何實現時隙交換?要完成時隙交換,需要用到T接線器。SMSM%...咚…叫TSm.TS2Ts1TS0話音存儲需01312(a)時鐘寫入控制讀出控制存儲器M按照則容把TS0SMSM%...咚…叫TSm.TS2Ts1TS0話音存儲需01312(a)時鐘寫入控制讀出控制存儲器M按照則容把TS0-T酒擇寫入SM0話音存儲需0181Ts0Tl控制存儲器8山按照時鐘把內T 容順序讀出CM(b)控制寫入時鐘讀出時分接線器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讀出控制方式,另一種是寫入控制方式。以讀出控制方式為例,從SM讀出話音時隙時對讀出順序進行控制,如圖3.7(a)所示。讀出控制方式首先在定時脈沖控制下按照TS0-TSm的順序把輸入復用線上各個時隙的話音數據寫入到SM單元,與此同時,每一個時隙要與交換去的單元地址寫入到CM單元中。例如,時隙T23要與T11交換,在SM的第23個單元寫入TS23數據的同時,在CM的第23個單元要寫入SM的第11個單元的地址。因為話音時隙讀出時是依CM地址順序讀出的,所以當從上到下依序讀到CM的第23個單元時,得到SM的11單元的地址,從中取出話音數據TSu就完成了TS11交換到TS23的過程。同理,CM的第11單元要寫SM的第23單元的地址,才能把TS23交換到TS]]。因此說,SM內容的讀出受CM中地址的控制。-12-
6如何實現復用線交換?復用線交換完成兩條復用線之間話音信息的交換,因此是通過擴大交換空間實現擴大交換容量的方法,是一種空分交換。空分交換可以通過S型空分接線器來完成。交叉矩陣交叉矩陣輸WCM復用線::??輸出0復用線TS1輸NC腹用線?TS2TS3P叫PCM2PCM1PCM交叉矩陣交叉矩陣輸WCM復用線::??輸出0復用線TS1輸NC腹用線?TS2TS3P叫PCM2PCM1PCM2PCM1PCM2pqPCM2輸入復^線一控制存儲器CM控制存儲器CMPCMnpCMnPCMnPCMn122nnn11n2n1?????????111(a)輸出控制方式用線CMCM ??? CM12nTS12n???nTS211???nTS32n???1???????????????TS.11???1輸出復(b)輸入控制方式 S型空分接線器主要由控制存儲器(CM)和交叉矩陣兩部分組成,如圖所示。S接線器能夠把任一PCM復用線上的任一時隙信息交換至另一PCM復用線上任一時隙,其每條出線和入線都是時分復用的。交叉矩陣是由PCM復用線交叉點陣組成的,交叉點陣中的每一個交叉點是一個高速電子開關,控制交叉點的接通和斷開。這些高速電子開關受控制存儲器CM中存儲的數據控制。根據控制位置的不同,S接線器有輸出和輸入兩種控制方式。以輸出控制方式為例:每一條輸出PCM線都要設置一個固定的CM。圖中共有n條輸出PCM線,所以需要n個CM。一條PCM線上有多少個話路時隙,對應的CM就應該有多少個存儲單元,即每個話路時隙對應一個CM存儲單元。CM存儲單元中存儲的內容是需要接通的輸入PCM線號碼,因此,用二進制表示輸入PCM線號碼時CM要保持足夠的位數。例如,PCM1線上的TS2時隙要交換到PCM2線上去,只需要在CM2的第2個單元寫入1即可。7簡述TST型數字交換網的工作原理。以PCM0線上的時隙TS205(用戶A)與PCM15線上的時隙TS35(用戶B)通話為例,來說明該數字交換網絡的工作過程。(1)AB:把PCM0TS205時隙的話音信號交換到PCM15Ts35時隙中去。為了實現交換,需要由中央處理機運行相關程序,根據用戶撥號號碼通過用戶的忙閑表,在二者之間選擇一條空閑的時隙(路徑),假設選中了TS58,則處理機分別在輸入側T級的CMA0的第205號單元寫入“58”,在S級CMS15的第58號單元寫入“0”,在輸出側T級的CMB15的第35號單元寫入“58”,于是各CM分別控制各級動作。首先,當PCM0的TS205時隙信息來到時,由CMA0控制寫入SMA0的第58號單元;當TS58時隙到來時,該信息被順序讀出到S級的輸入端的0號入線,并由-13-CMS15控制交叉開關點0入/15出閉合接通至輸出側T級的第15個T接線器的入線端,同時寫入到SMB15的第58號單元;最后當TS35到來時,再由CMB15控制從SMB15的第58號單元讀出至接收端B的解碼接收電路中去。(2)BTA:把PCM15Ts35時隙的話音信號交換到PCM0TS205時隙中去。其交換過程與ATB相同。只是此時所尋找到的時隙為TS186(采用反相差半法)。中央處理機運行相關程序分別在輸入側T級的CMA15的第35號單元寫入“186”;在S級CMS0的第186號單元寫入“15;”在輸出側T級的CMB0的第205號寫入“186”。上述內容全部寫完后就開始按照各控制存儲器的數據執行。首先,當PCM15的TS35時隙信息來到時,由CMA15控制寫入SMA15的第186號單元;當TS186時隙到來時,該信息被順序讀出到S級的輸入端的15號入線,并由CMS0控制交叉開關點15入/0出閉合接通至輸出側T級的第0個T接線器的入線端,同時寫入到SMB0的第186號單元;最后當TS205到來時,再由CMB0控制從SMB0的第186號單元讀出至接收端A的解碼接收電路中去。8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標?(1)系統容量(2)呼損率(3)接續時延(4)話務負荷能力(5)呼叫處理能力(6)可靠性和可用性(7)主要業務性能指標-14-9什么是軟交換?從廣義上看,軟交換是以軟交換設備為控制核心的軟交換網絡,包括接入層、傳輸層、控制層和應用層,總稱為軟交換系統。從狹義上看,軟交換特指獨立于傳輸網絡的控制層軟交換設備。用戶可以通過各種接入設備(終端電腦、普通電話機等)連接到分組網,實現其語音、數據、移動業務和多媒體等業務的綜合呼叫控制。10軟交換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軟交換系統的主要組成:11目前軟交換系統主要應用到哪些方面?①分組中繼:在分組中繼網中,通過軟交換技術和媒體網關直接提供高速的分組數據接口,大大減少傳輸網中低速交叉連接設備的數量。再利用語音壓縮和靜音抑制技術來實現可變速率適配??砂央娫拏鬏敵杀竞蛶捫枨蠼档?0%。②分組本地接入:采用軟交換技術實現話音的本地分組接入,不但可以減少甚至淘汰掉老式的電話終端局,而且還可以提供普通電話所沒有的多媒體綜合業務。③多媒體業務:軟交換技術把各種應用服務器上的新業務進行集中呼叫控制,通過各種網關設備提供給廣大終端用戶,不但靈活多變而且快速及時,便于增值。④3代移動無線網:軟交換技術適用于第三代移動通信網中的呼叫控制與媒體承載的分離。因此可以推廣應用到第三代移動網中去。第4章1什么是光纖通信?它有哪些特點?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信號作為載體,以光導纖維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手段。光纖通信的特點如下:(1)傳輸損耗小,中繼距離長(2)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3)抗電磁干擾,保密效果好(4)體積小、重量輕、便于運輸和敷設(5)原材料豐富、節約有色金屬、有利于環保。(6)技術上較復-15-
雜:光纖質地脆弱易斷,需要增加適當保護層加以保護,保證其能承受一定的敷設張力;切斷和連接需要高精度溶接技術和器具。2光纖的結構是怎樣的?光纖通常是多層同軸圓柱體,自內向外為纖芯、包層、涂覆層。如圖所示。(a)裸纖的結構包層纖芯125口m5~10(a)裸纖的結構包層纖芯125口m5~10口m包層纖芯125口m5070口m2b2a-單模光纖 多模光纖⑹光纖的尺寸7簡述光纖通信系統的工作過程。光纖通信系統是以光為載波,以光導纖維為傳輸媒介來傳輸消息的通信系統。光纖通信系統主要由電端機、光端機、光中繼器和光纜組成。圖示出了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框圖。在發送端,電發送端機把信源消息轉換成電數字信號,光發送端機使用該電數字信號來調制光源,產生光脈沖信號并直接送入光纜傳輸,到達遠端的光接收端機后,用光檢測器把光脈沖信號還原成電數字信號,再由電接收端機恢復成原始消息,送達信宿。光中繼器起到放大信號,增大傳輸距離的作用。3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光纖有哪些分類?根據光纖制造材料的成分、折射率的分布、傳輸模式、工作波長以及ITU-T的建議標準可以把光纖按照下表做出分類。-16-
表1.1光纖的分類列表分類方法具體名稱說明用途與特點按照材料的成分全石英系列光合以SiO為主要材料 -長途大容量通信。制造技術復雜、價多組分玻璃纖*多種材料組合成分 ;短距離光信號傳輸、容易制造、價格宜塑料包層石英][線光是SiO2材料,包層:短距離高速數據傳輸,如IEEE1394。徑較粗用易耦合全塑料光纖纖芯和薄層均由塑料制j短距離中速數據傳輸。撓曲性好、易工、易耦合、成本低按照折射率的分階躍型光纖怖纖芯和包層折射率均勻,層的折射率低于纖芯,:產生躍變。但包帶寬較窄,適于小容量短距離通信漸變型光纖從纖芯到包層的折射率二線規律逐漸變小帶寬較寬,適于中容量中距離通信按照傳輸模式單模光纖僅允許與光纖軸平行的二輸,即只有一個基膜傳彳寬帶傳大容量、長途通信多模光纖光波可以以多個特定的:入光纖的端面傳播 ,多為漸變型。漸變型多模光纖主要用局域網按照工作波長短波長光纖長波長光纖超長波長光纖0.8?0.9pm1.0?1.7pm2.0p以上按照TU-建議G.65漸變多模光工作波長為Mm和1.5里:主要用于計算機局域網或接入網。G.65標準單模光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光纖1當工作波長加時,光纖色散很小,系統的傳輸距離只受光纖衰減所限制G.65色散位移單在模光纖處實現最低損耗零色散波長一致。與于超高速率、單信道、長中繼距離與。不利于多信WD傳輸,易發生四波混頻導致信道間發生串擾G.65最佳性能單在模光纖處具有極低損耗(大約15dB/)mG.65非零色散位這單光纖綜合了標準光?散位移光纖最好的傳輸1特別適合于密集波分復用傳輸,所以零色散光纖是新一代光纖通信系統的佳傳輸介質。全波光纖消除了常規光纖85n附近由節糖成的損耗峰,使可利用的波長增加左右處繼廣實用階段4簡述階躍型光纖中光的傳輸原理。-17-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下面兩式成立:e入=e反在階躍型光纖中,光的傳輸是依靠全反射實現的。因為n2/n1是一個常數并且設計成n1>n2,因此,可以通過調整入射角e入的大小來調整折射角e折的大小使之產生全反射。發生全反射現象時,光線基本上在纖芯內縱向傳播,絕大部分光能量被保存在纖芯中,而只有極少部分被折射到包層中去,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光纖的傳輸損耗。如圖所示,為了實現光在光纖中的全反射傳輸,當使用光源與光纖纖芯橫截面進行入射光耦合時,入射光線的角度e不能太大。只有當e小于某個角度時才可以獲得全反射傳輸的條件。我們稱這個角度為光纖的數值孔徑角NA=sine。由于e圍繞著纖芯縱向中心軸形成一個立體圓錐,所以又稱為光錐。5光纖有哪些傳輸特性?光纖的傳輸特性主要包括傳輸損耗、色散和非線性效應。(1)光纖的傳輸損耗:光波在光纖中傳輸時,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光功率逐漸下降。衡量損耗特性的參數稱為光纖的損耗系數cu(7)建cu(7)建dB/km(2)光纖的色散:光源信號難以做到純粹的單色光,所以含有不同波長成分,這些不同波長成分在折射率為n1的傳輸介質中傳輸速度不同,從而導致部分光信號分量產生不同的延遲,這種現象稱為光纖的色散。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多模光纖主要考慮模式色散,可以忽略波導色散。單模光纖沒有模式色散,所以主要考慮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3)非線性效應:隨著光纖中光功率的增大、WDM的應用,光纖非線性效應成為影響系統的主要因素。光纖中的非線性效應分為兩類:非彈性過程和彈性過程。由受激散射引起的非彈性過程主要有受激布里淵散射和受激喇曼散射。由非線性折射率引起的彈性過程主要有自相位調制、交叉相位調制和四波混頻。6導致光纖損耗有哪些原因?光纖損耗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吸收和散射造成的;其次,光纖結構不完善也有可能導致損耗。吸-18-收損耗是由于光纖材料和雜質對光能進行吸收,使得光以熱能的形式消耗于光纖中。散射損耗是由于制造材料的密度和成份不是很均勻,進而使折射率不均勻,當光波通過不均勻媒介時,部分光束將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光纖彎曲到一定程度后,會使光的傳輸途徑改變,使一部分光線滲透到包層或穿過包層成為輻射模向外泄漏損失掉,從而產生輻射損耗。8什么是光波分復用技術?在同一根光纖中同時耦合傳輸n個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稱為光波分復用(WDM),其中每個光載波信號攜帶一路調制后的光脈沖信號。如圖所示。X2-?入1+入廣+tn …合波器分波器光纖人人n,入1f入.+ 2根據波分復用時波長間隔的大小可以將波分復用系統分為三種類型:DWDM和CWDM以及OFDM。9什么是相干光通信?相干光通信要求接收端有一個與發送端同頻同相的本振光源,其基本組成框圖如圖4.13所示。要求本振光源的頻率與相位與發送光源嚴格匹配,否則會產生中頻誤差,導致判斷出錯。10什么是光孤子通信?在光纖通信系統中,光孤子是一種能在光纖中傳輸,并且長時間保持形態、幅度和速度不變的光脈沖。因為它很窄,所以可使鄰近光脈沖間隔很小而不至于發生重疊干擾,從而實現超長距離、超大容量光通信。11全光通信系統有哪些特點?關鍵技術是什么?全光通信系統可使通信網具備更強的可管理性、靈活性和透明性,其主要特點如下:(1)大大提高傳輸速率(2)提供多種協議的業務(3)組網靈活性高(4)可靠性高全光網中的關鍵主要有光交換、光放大和光分插復用等技術。特別是光纖放大器是建立全光通信網的核心技術之一。第5章.什么是微波通信?微波通信具有哪些特點?微波通信指的是以微波頻率作為載波,通過中繼接力方式實現的一種通信方式。微波通信的特點:(1)頻帶寬,傳輸容量大;(2)適于傳送寬頻帶信號;(3)天線增益高,方向性強;(4)外界干擾小,通信線路穩定可靠;(5)投資少,建設快,通信靈活性大;(6)中繼通信方式。.根據所傳基帶信號的不同可將微波通信系統分為幾類?-19-根據所傳基帶信號的不同,可將微波通信系統分為模擬微波通信系統和數字微波通信系統兩大類。.微波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是如何產生的?電波的能量向周圍空間擴散。.地面對電波傳播有何影響?地面對電波傳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傳播路徑上障礙物的阻擋或部分阻擋引起的損耗;(2)電波在平滑地面(如水面、沙漠、草原等)的反射引起的多徑傳播,進而產生接收信號的干涉衰落。.數字微波通信線路是如何構成的?一條數字微波通信線路由兩端的終端站、若干中繼站和顛簸的傳播空間構成。.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由幾個部分組成?數字微波通信系統可以分為用戶終端、交換機、數字終端機、微波站等幾個部分。.數字微波中繼站的中繼方式有幾種?數字微波中繼站的中繼方式有3種:基帶中繼(再生轉接)、外差中繼(中頻轉接)和直接中繼(射頻轉接)。.在對微波通信頻率進行配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在對微波通信頻率進行配置時一般應考慮的因素有以下幾點:①整個頻率的安排要緊湊,使得每個頻段盡可能獲得充分利用;②在同一中繼站中,一個單向傳輸信號的接收和發射必須使用不同的頻率,以避免自調干擾;③在多路微波信號傳輸頻率之間必須留有足夠的頻率間隔以避免不同信道間的相互干擾;④因微波天線和天線塔建設費用很高,多波道系統要設法共用天線,因此選用的頻率配置方案應有利于天線共用,達到既能使天線建設費用低又能滿足技術指標的目的;⑤避免某一傳輸信道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機的鏡像頻率傳輸信號。.如何對單個波道和多波道進行頻率配置?單波道的頻率配置有兩種方案:二頻制和四頻制。多波道的頻率配置也有兩種方案:收發頻率相間排列和收發頻率集中排列。.微波通信系統中的監控系統和勤務聯絡系統各有何作用?監控系統實現對組成微波通信線路的各種設備進行監視和控制,其作用是將各微波站上的通信設備、電源設備的工作狀態、機房環境情況,以及傳輸線路的情況實時地報告給維護工作人員,以便于日常維護和運行管理。勤務聯絡的作用是為線路中各微波站上的維護人員傳遞業務聯絡電話,以及為監控系統提供監控數據的傳輸通道。第6章.什么是衛星通信?衛星通信具有哪些特點?-20-衛星通信是指設置在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層大氣中)的無線電通信站之間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中繼站轉發或反射無線電波,在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進行的通信。衛星通信的特點:具有覆蓋面廣、通信容量大、距離遠、不受地理條件限制、性能穩定可靠、獨特的廣播特性、組網靈活、易于實現多址聯接等優點,同時也存在通信時延較長、易受外部條件影響、星蝕和日凌中斷現象。.什么是日凌中斷和星蝕?每年春分(3月21日或20日)或者秋分(9月23日或24日)前后數日,太陽、地球和衛星三者將運行到一條直線上且衛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站之間時,這是地球站的拋物面接收天線不僅對準衛星,也正好對著太陽,地球站在接收衛星下行信號的同時,也會接收到大量的頻譜很寬的太陽噪聲,造成對衛星信號的干擾,從而使接收信雜比大大下降,嚴重時甚至使信號被太陽噪聲淹沒,信號完全中斷,把這種現象稱為日凌。當衛星、地球和太陽三者處于同一直線時,并且衛星進入地球的陰影區時,會出現星蝕現象。.為何將衛星通信的工作頻段選在微波頻段?衛星通信的頻率范圍應選在微波頻段(300MHz~300GHz),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微波頻段具有很寬的頻譜,頻率高,可以獲得較大的通信容量,天線的增益高,天線尺寸小,而且現有的微波通信設備稍加改造就可以利用。其二是考慮到衛星處于外層空間(即在電離層之外),地面上發射的電磁波必須能穿透電離層才能到達衛星,同樣,從衛星到地面上的電磁波也必須能穿透電離層,不會被電離層所反射,而微波頻段恰好能滿足這一條件。.試說明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及其工作過程。一般的衛星通信系統主要由空間段和地面段兩大部分組成,空間段主要以空中的通信衛星(1顆或多顆),也就是通信裝置為主體,還包括所有用于衛星控制和監測的地面設施,即衛星控制中心(SCC:SatelliteControlCenter),及其跟蹤、遙測和指令站(TT&C,Tracking,TelemetryandCommand),以及能源裝置等,地面段包括所有的地球站,這些地球站通常通過1個地面網絡連接到終端用戶設備,或者直接連接到終端用戶設備。衛星通信系統的工作過程:上行鏈路指的是從發送地球站到衛星之間的鏈路;下行鏈路指的是從衛星到接收地球站之間的鏈路。如果空中有多個通信衛星,則從一個衛星到另一個衛星之間還存在著星間鏈路,利用電磁波或光波將多顆衛星直接連接起來。.通信衛星有幾個部分組成?通信衛星由通信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跟蹤遙測和指令分系統、姿態和軌道控制分系統,以及電源分系統5個部分組成。通信分系統是一個提供衛星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之間鏈路連接的設備,是構成衛星通信的中樞,其功能是使衛星具有接收、處理并重發信號的能力。天線分系統承擔了接收上行鏈路信號和發射下行鏈路信號的雙重任務。跟蹤設備用來為地球站跟蹤衛星發送信標。遙測部分用來對所有的衛星分系統進行監測,獲得有-21-關衛星姿態及星內各部分工作狀態等的數據,經放大、多路復用、編碼、調制等處理后,通過專用的發射機和天線發給地面的TT&C站。指令部分專門用來接收和譯出TT&C站發給衛星的指令,控制衛星的運行。它還產生一個檢驗信號發回地面進行校對,待接收到TT&C站核對無誤后發出的“指令執行”信號后,才將存儲的各種指令送到控制分系統,使有關的執行機構正確地完成控制動作。控制分系統由一系列機械的或電子的可控調整裝置組成,如各種噴氣推進器、驅動裝置、加熱和散熱裝置,以及各種轉換開關等等,在TT&C站的指令控制下完成對衛星軌道位置、姿態、工作狀態等的調整與控制。電源分系統用來給星上設備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源。.按照變頻方式和傳輸信號形式的不同可將轉發器分為幾種?各有何特點?轉發器按照變頻方式和傳輸信號形式的不同可分為3種:單變頻轉發器、雙變頻轉發器和星上處理轉發器。單變頻轉發器是先將輸入信號進行直接放大,然后變頻為下行頻率,經功率放大后,通過天線發給地球站。一次變頻方案適用于載波數量多、通信容量大的多址聯接系統。雙變頻轉發器是先把接收信號變頻為中頻,經限幅后,再變換為下行發射頻率,最后經功放由天線發向地球站。雙變頻方式的優點是轉發增益高(達80?100dB),電路工作穩定;缺點是中頻帶寬窄,不適于多載波工作。雙變頻轉發器適用于通信容量不大、所需帶寬較窄的通信系統。星上處理轉發器除了進行轉發信號外,還具有信號處理的功能。對于接收到的信號,先經過微波放大和下變頻后,變為中頻信號,再進行解調和數據處理后得到基帶數字信號,然后再經調制,上變頻到下行頻率上,經功放后通過天線發回地面。.簡述衛星運動三定律。衛星運動的三定律,即開普勒三定律。(1)開普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衛星運動的軌道一般是一個橢圓,一個橢圓有兩個焦點,雙體系統的質量中心稱為質心,它始終處在其中一個焦點上。質心與地球中心是重合的,即地球的中心始終位于該橢圓的一個焦點上。(2)開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在單位時間內,衛星的地心向徑廠,即地球質心與衛星質心間的距離向量,掃過的面積相等。(3)開普勒第三定律軌道周期定律衛星圍繞地球運動一圈的周期為7,其平方與軌道橢圓半長軸a的立方之比為一常數,而該常量等于地球引力常數GM的倒數。.什么是衛星運行軌道?引起衛星軌道攝動的因素有哪些?衛星圍繞地球運動的軌跡稱為衛星運動軌道。引起衛星軌道發生攝動的力學因素有如下幾個:(1)地球引力場的不均勻性;(2)地球大氣層阻力;(3)太陽、月亮引力的作用;(4)太陽光壓;(5)地磁場對帶電衛星的作用、磁流體力學效應、地球輻射和衛星本身的高速自轉等,這些因素也會對衛星的運動產生一定的影響。.FDMA、TDMA、CDMA和SDMA4種多址方式各有哪些優缺點?各種多址方式的優缺點比較如下:-22-
多址方式主要優缺點FDMA優點:可沿用地面微波通信的成熟技術和設備;設備比較簡單;不需要網同步。缺點:有互調噪聲,不能充分利用衛星功率和頻帶;上行功率、頻率需要監控;FDM/FM/FDMA方式多站運用時效率低,大、小站不易兼容。TDMA優點:沒有互調問題,衛星的功率與頻帶能充分利用;上行功率不需嚴格控制;便于大、小站兼容,站多時通信容量仍較大。缺點:需要精確網同步;低業務量用戶也需相同的EIRP。CDMA優點:抗干擾能力較強;信號功率譜密度低,隱蔽性好;不需要網定時;使用靈活。缺點:頻帶利用率低,通信容量較??;地址碼選擇較難;接收時地址碼的捕獲時間較長。SDMA優點:可以提高衛星頻帶利用率,增加轉發器容量或降低對地球站的要求。缺點:對衛星控制技術要求嚴格;星上設備較復雜,需要交換設備。10.典型的VSAT網有幾部分組成?通常采用哪種網絡結構?典型的VSAT網主要由主站、衛星和大量的遠端小站(VSAT)3部分組成,通常采用星狀網絡結構。簡述GPS系統的組成及其定位原理。GPS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即空間部分(GPS星座)、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和用戶部分(GPS信號接收機)。GPS的空間部分(空間段)是由運行在20,200km高空的24顆GPS工作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其中包括21顆用于導航的衛星和3顆在軌備用衛星??刂撇糠郑刂贫危┯煞植荚谌虻娜舾蓚€跟蹤站組成的監控系統構成,根據跟蹤站作用的不同,又可將其分為主控站、監控站和注入站。GPS用戶部分(用戶段)是所有用戶裝置及其支持設備的集合。典型的用戶設備包括一部GPS接收機/處理器、一部天線、計算機和CDU(控制和顯示單元)四個主要部件。GPS的定位原理就是利用空間分布的衛星以及衛星與地面點的距離交會得出地面點位置,簡言之,GPS定位原理是一種空間的距離交會原理。Galileo系統由幾個部分組成?將Galileo系統與GPS系統進行比較。Galileo系統由全球設施部分、區域設施部分、局域設施部分和用戶接收機及終端組成。全球設施部分是Galileo系統基礎設施的核心,又可分為空間段和地面段兩大部分。Galileo系統與GPS系統的比較如下表所示:系 統GalileoGPS衛星總數2724-23-軌道高度23,61620,230軌道平面數36軌道仰角5655軌道形狀圓軌道圓軌道定位載波L1、L2、L3L1、L2使用頻段1164~1215MHz1260~1300MHz1559~1591MHzf1=1575.42MHzf2=1227.6MHz“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由幾個部分組成?其定位原理與GPS有何不同?“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空間部分、地面中心控制系統和用戶終端??臻g部分由兩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一顆備用衛星組成,衛星不發射導航電文,也不配備高精度的原子鐘,只是用于在地面中心站與用戶之間進行雙向信號中繼。地面中心控制系統是北斗導航系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ED燈具采購協議
-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中考物理一模自編練習試卷(一)(含解析)
- 鐵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發展的新趨勢75課件
- 農村建房實際施工方案
- 鐵路信號與通信設備接發列車工作89課件
- 《GB 14622-2016摩托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四階段)》(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國中醫發展史
- 購房合同書范本
- 民辦萬博科技職業學院《主要英語國家國情》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交易居間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世界近代史專題復習提綱
- 對患者入院評估的系統化方法試題及答案
- 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內蒙古匯能集團筆試題庫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期中押題預測卷(深圳專用)(原卷版)
- 2024年貴州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DB11-T 2397-2025 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數據庫表結構
- 多式聯運模式在跨境電商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中藥學(士)基礎知識押題密卷1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1401-1536題)
- 土壤氡檢測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