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模擬考試(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模擬考試(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模擬考試(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模擬考試(含答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模擬考試(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1870年普魯士大敗法國的戰役是

A.薩拉托加戰役B.馬斯頓荒原戰役C.薩多瓦會戰D.色當會戰

2.

3.關于埃及的敘述,正確的是()A.A.國土跨亞、非兩洲

B.全國都屬熱帶沙漠氣候

C.蘇伊士運河北端的塞得港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D.長絨棉是本國的經濟支柱

4.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事件是()

A.1637年蘇格蘭起義B.1640年議會的召開C.1642年內戰的爆發D.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

5.1825年爆發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國家是()A.A.美國B.英國C.法國D.德意志

6.馬克思說,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給歐洲資產階級敲響了“警鐘”,其含義是指獨立戰爭()A.A.沖垮了歐洲封建統治秩序

B.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

C.促使歐洲殖民者調整政策

D.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統治者

7.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A.A.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完善計劃經濟體制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實現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脫困

8.6.規定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的條約是()

a.《天津條約》

b.《瑗琿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9.關于臺灣地形、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是沿海平原,由濁水溪、淡水河等河流沖積而成

B.臺灣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

C.東北部的火燒寮是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與同緯度大陸相比,臺灣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

10.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是()①生態環境建設②發展出口加工工業③基礎設施建設④發展科技教育⑤保護歷史文化遺產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⑤

11.有“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之稱的科學著作是

A.《授時歷》B.《夢溪筆談》C.《本草綱目》D.《農政全書》

12.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是

A.夏B.秦C.西漢D.隋

13.

14.3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

a.伊朗高原

b.德干高原

c.巴西高原

d.青藏高原

15.圖8—2為美國本土工業分布圖,關于該圖的正確敘述()

A.圖中A工業區中③和④均是新興電子工業中心

B.圖中B工業區鐵礦豐富而缺少煤炭資源

C.圖中①、②和⑥均為石油和農產品輸出港

D.圖中⑤是美國中部的交通與工業中心

16.北宋的主戰派,著名的抗金將領是()

A.岳飛B.王彥C.韓世忠D.李綱

17.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是()

A.1913~1917年B.1913~1918年C.1914~1918年D.1914~1919年

18.青藏高原的農田、村鎮、城市主要分布在

A.藏北高原和昆侖山南麓

B.“三江源”和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

C.雅魯藏布江谷地及湟水、黃河谷地

D.念青唐古拉山山口地區

19.建議實行兩稅法的唐朝宰相是()

A.房玄齡B.魏征C.李林甫D.楊炎

20.

二、簡答題(2題)21.簡述從1953年到1956年我國如何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時期向社會主義時期的過渡。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1955年4月,亞非會議在萬隆舉行。會議呼吁,亞洲和非洲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得到繁榮,如果沒有一個團結的亞洲和非洲,甚至全世界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證。從諒解中將產生彼此間更大的尊重,從尊重中將產生集體的行動。——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簡要說明亞非會議召開的目的和倡導的基本原則。三、圖表題(2題)23.下圖為1992年我國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該圖可知我國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是()。(2)造成我國近海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3)圖中無機磷含量最高的是(),海中無機磷主要來源于()(4)圖中無機氮含量最高的是(),這些無機氮主要來源于()(5)海洋中氮、磷含量過高會造成的不利影響是()

24.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在圖中代碼①②③④⑤⑥中,既代表我國老工業基地又代表我國重工業基地的是(),該基地重要工業中心有()、()、()(2)在圖中代碼①②③④⑤⑥中,代表我國結構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基地的是(),該基地中最大工業中心布局的優勢是()。(3)填出圖中下列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商品糧生產基地名稱:A(),B();C()海港,D()海港。(4)圖中③附近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該地區發展農業有利的自然條件是()四、非選擇題(5題)25.簡述兩漢時期我國醫學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歷史地位。26.圖11示意我國南北方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分布狀況。讀圖11,完成下列要求。(13分)(1)據圖說明我國南北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4分)(2)分析我國南北方水資源空間分布的主要特點及其與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4分)(3)簡述保證我國用水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5分)27.概述明初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政治、軍事措施。28.讀圖3—9,完成以下要求:(12分)

(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氣溫大致呈________趨勢,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年。

(2)造成氣溫的變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按照因果關系將下列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在下圖的方框內。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層出現熱膨脹

C.極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沒

E.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高

F.大量燃燒礦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氣溫上升H.大量森林被破壞和砍伐

(3)圖中各項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性。

(4)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將出現的現象是()。

A.我國的熱帶將向北移

B.山地永久積雪的下界上升

C.一月0℃等溫線將向秦嶺一淮河以南移動

D.臺灣島的面積將增大29.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經過了哪幾次變革和調整?簡述每次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五、問答題(2題)30.讀長江中下游圖和美國五大湖地區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__________;五大湖地區__________。

(2)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的__________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五大湖周圍屬__________農業帶。

(3)兩地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共同之處是(至少四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31.簡述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政治、軍事背景及會議的主要內容,并評述會議召開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

1.D本題考查了1870年普魯士大敗法國的戰役。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色當會戰法軍潰敗,法國皇帝和10萬多名官兵被俘,被稱為“色當慘敗”。

2.D

3.A本題是對埃及地理的考查.蘇伊士運河經過埃及,它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亞洲境內的西奈半島也屬埃及領土,A項正確.

4.B本題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開了國會,這次議會的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5.B

6.B美國獨立戰爭對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原因是它不僅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同時還是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在被歐洲人認為是落后的殖民地美國,新興資產階級能夠取得勝利,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掃除障礙,對歐洲資產階級來說具有極大的激勵和樣板作用,特別是對法國資產階級、.在獨立戰爭中,美國軍民得到了法國等國的援助,這也增加了他們對美國情況的了解,從而增強了發動革命的決心.

7.C

8.A

9.C本題考查我國臺灣地區的地形、氣候等知識點。濁水溪、淡水河流經臺灣西部平原;臺灣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受海洋影響,與同緯度大陸相比,臺灣冬季氣溫較高,夏季氣溫較低。

10.C本題是關于西部大開發的考查。在西部開發建設中,應吸取東部經濟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

11.B本題考查了科學著作《夢溪筆談》的相關知識點。《夢溪筆談》是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著作,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專家李約瑟稱沈括為“中國科技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夢溪筆談》被稱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12.B本題考查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滅六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

13.C

14.C

15.D該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美國工業區和工業中心空間分布、區位優勢及海港的識記。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本土分為三個工業區。在A工業(西部工業區)中④為電子工業中心;B工業區煤炭和鐵礦等資源為工業發展創造了條件;美國是石油進口國,不會有石油出口港;工業中心⑤是芝加哥,為中部的工業和鐵路中心。故D選項正確。

16.D

17.C本題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1918年10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18.C本題考查的是對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及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的認識。作為高寒地區,聚落應該分布于地勢較低、氣候相對溫和、農耕條件稍好的河谷地區。

19.D本題考查提出實行兩稅法建議的唐朝宰相。公元780年,唐朝政府接受了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了兩稅法。

20.A

21.(1)1953年黨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規定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為過渡奠定了經濟基礎。(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4)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確認。至此,我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階段向社會主義階段的過渡,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2.(1)目的:反對殖民主義,保衛和平,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進行友好合作。(4分)(2)倡導的基本原則: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4分)②“求同存異”方針,“同”指共同的歷史遭遇、現實問題、目的等,“異”指不同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建設道路等。(4分)

23.(1)無機氮(2)工業污水排放、海運事故溢油(3)海口灣人們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工業含磷污水和化肥(4)杭州灣農業化肥和工業污水(5)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隨著這些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水中氧氣被大量消耗,導致魚類窒息死亡由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洼地,來自陸地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水,最終都匯集到海洋;還有海上的油井和船舶排放的廢水以及泄漏的石油;大氣污染物通過氣流運行到海洋上空隨雨水降落等,都會造成海洋污染,特別是靠近工業發達的水域,水污染最為嚴重。海水中無機氮含量偏高的原因:一是來自工業排放的污水,二是來自農業施用化肥后產生的後流。海水中無機磷含量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人們使用含磷較高的洗滌劑、工業排放含磷污水、衣業施用化肥和農藥等。24.(1)⑤沈陽大連鞍山(2)③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區內農業發達(3)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青島廈門(4)水稻雨熱同期,熱量充足,降水豐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本題考查我國沿海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海港的分布,以及農業區位因素等知識點。我國老工業基地有多個,其中重工業基地是遼中南重工業基地,即圖示中數字⑤,該工業基地的主要工業中心是:沈陽、鞍山、大連等。我國工業部門結構最完整、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效益最好的是滬寧杭工業基地。該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主要工業中心,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比較高,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多。基地交通便利,陸上、海上、內河航運均發達,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原料及農副產品。長江南岸的兩個商品糧基地分別是緊臨兩大湖的洞庭湖平原和鄱陽湖平原。山東半島南部著名的港口是青島港;圖中位于臺灣海峽南部的海港是福建的廈門港。圖中③所在地區為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應是水稻,農業發展的優勢自然條件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幾方面分別回答,該地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優勢氣候條件是雨熱同期、水熱資源豐富;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從水文角度看,這里河湖眾多,水資源豐富。25.(1)戰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它奠定了我國醫學的理論基礎。(2分(2)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3分)(3)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他在書中全面闡釋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3分)(4)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他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制成一種麻醉藥劑,叫“麻沸散”。華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醫生,他還創制了“五禽戲”。(3分)26.(1)北方陸地面積大,耕地多,人口少,經濟總量小。南方陸地面積小,耕地少,人口多,經濟總量大。(4分)(2)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水資源與土地利用不匹配。(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或南方耕地少,水資源多。)(4分)(3)合理規劃國土利用,優化產業布局;跨流域調水,興修水利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節約水資源;嚴格執行水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等。(5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評分,但本小題總分不超過5分。)27.政治:在中央,罷丞相,設內閣;行政權分屬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4分)在地方,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設立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三司分立,互相牽制。(4分)軍事:將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約。(4分)28.(1)上升1998

(2)

注:F、H的位置可以互換;C、B的位置可以互換

(3)整體

(4)A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有關全球變暖的知識,圍繞全球變暖產生的原因及影響進行考查。要求考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對全球變暖的過程進行梳理,從而完成結構圖及相應問題。

第(1)題,通過讀圖即可得到答案。

第(2)題,考查全球變暖的原因,由于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同時森林的破壞,導致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減少,進一步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從而使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冰川融化、海水膨脹,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區被淹沒,依據此過程,從給出的E和A兩框入手,即可繪出正確的框圖。

第(3)題,這種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現象,體現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點。

第(4)題,全球變暖會導致熱量帶向兩極方向移動的結果,山地因溫度上升,海拔較低的冰雪會融化,導致雪線上升,因而A、B兩項正確;臺灣島的面積會由于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區被淹沒而減少。29.經歷了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四次變動。(1)土地改革的內容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