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章成本報表的編制和分析第13章成本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學習要點】
成本報表的概念和作用
成本報表的種類和特點
成本報表的編制
成本報表的分析【學習要點】教學案例興遠機械制造廠本年生產開槽機、裁膜機和開孔鉆床三種產品,其中開孔鉆床是本年新投產的產品,屬不可比產品。本月商品產值2338750元。原始憑證4.1(1)成本有關資料200×年12月產品名稱產量(臺)單位成本(元)上年實際本期計劃本月實際本年累計上年實際本期計劃本月實際本年累計開槽機500400504501400136014001300裁膜機650700806801800170018001750開孔鉆床10020120820900800教學案例原始憑證4.1(1)成本有關資料產量(臺)單位13.1成本報表概述
成本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根據成本管理的需要,根據成本核算及其他有關成本資料編制的,用來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水平、結構及其升降變動情況,分析和考核企業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和結果的報告文件。13.1成本報表概述成本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13.1.1成本報表的作用
1.綜合反映報告期產品生產耗費和產品成本水平成本報表綜合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成本費用水平、構成及升降情況,揭示產品成本升降趨勢及原因。
2.評價和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利用報表資料,經過相關指標的計算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成本管理情況,檢查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考核企業成本工作績效,總結經驗教訓,提高管理水平。
3.成本分析的依據通過成本報表分析,可以揭示影響產品成本指標和費用項目變動的因素和原因,從生產技術、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挖掘和動員節約費用支出和降低產品成本的潛力,提高企業生產耗費的經濟效益。
4.成本預測、決策和編制成本計劃的依據成本報表提供的實際產品(或經營業務)成本和費用支出的資料,不僅可以滿足日常成本、費用管理的需要,而且是預測、決策,編制計劃,制定產品價格的重要依據。
13.1.1成本報表的作用1.綜合反映報告期產品生產耗費(一)反映內容分1、反映成本計劃完成的報表1)商品產品成本報表2)主要產品單位成本報表3)制造費用明細表2、反映費用支出情況的報表1)財務費用明細表2)管理費用明細表
3)銷售費用明細表13.1.2成本報表的種類13.1.2成本報表的種類
3、反映生產經營情況的報表1)生產情況表2)材料消耗表3)材料差異分析表(二)按報表編制的時間分年報、季報、月報、周報、日報等。
3、反映生產經營情況的報表13.1.3
編制報表的要求
數字準確。帳實、帳帳、帳表、表表相符
內容完整。表內各項目,包括補充資料都應全面填列,需要由文字說明的應附送文字說明;
報送及時。成本報表屬內部管理報表,只有及時報送給有關管理部門和人員,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13.1.3編制報表的要求
13.1.4報表設置的要求1、報表的專題性;2、報表指標內容的實用性;3報表格式的針對性。
13.1.4報表設置的要求13.1.5成本報表的特點
1.具有滿足企業內部需要的特點成本報表被視為企業的商業秘密,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管理當局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對費用預算執行情況的控制,確保成本費用目標的實現的需要,同時為企業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修訂成本計劃提供重要依據。
3.具有及時性的特點成本報表作為對內報表,其編報時間相對靈活,既可定期編報(通常為年報、月報、旬報,甚至日報、班報),為成本費用控制提供及時急需的信息資料;又可不定期編報,以便在充分滿足日常成本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適應一些臨時性、偶然性事務的處理需要。2.具有靈活性的特點成本報表作為企業的一種內部管理報表,它的種類、項目、格式和編制方法,都是由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和內部管理的需要自行確定,或者會同企業得上級主管部門共同商定,并根據客觀因素的變化,進行適時的修改、調整。13.1.5成本報表的特點1.具有滿足企業內部需要的特點3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1成本報表編制的一般方法
成本報表中的實際成本、費用,應根據有關的產品成本或費用明細賬的實際發生額填列;表中的累計實際成本、費用,應根據本期報表的本期實際成本、費用,加上上期報表的累計實際成本、費用計算填列。如果有關的明細賬簿中記有期末累計實際成本、費用,可以直接根據有關明細賬相應數據填列。成本報表中的計劃數,應根據有關的計劃或預算填列;表中其他資料和補充資料,應按報表編制規定填列。
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1成本報表編制的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一、商品產品成本報表的編制
1、商品產品成本表的結構
該表分為基本報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
基本報表部分:反映可比產品、不可比產品和全部產品的本月總成本和本年累計總成本。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
補充資料部分:主要反映可比產品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表中的指標及關系1)實際產量:本月、本年累計;2)單位成本(1)上年實際平均(2)本年計劃(3)本月實際(4)本年累計實際平均3)本月總成本(按什么口徑計算的?)4)本年累計總成本(按什么口徑計算的?)見表!補充資料部分:主要反映可比產品成本的
補充資料: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
=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可比產品總成本
本年可比產品實際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
=
補充資料:可比產品成本=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
案例一某企業某年產品生產成本如下:產品名稱實際產量單位成本總成本上年實際平均本年計劃本期實際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期實際可比產品合計甲30700690680乙35900850830不可比產品丙20400460全部產品21000
207001×231500
1×32975020400
1×429050525005045049450800092005845058650案例一某企業某年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52500-49450=3050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3050/52500=5.8%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52500-49450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2.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結構和編制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各種主要產品單位成本的報表。主要產品:指企業經常生產,在企業全部產品中所占比重比較大,能概括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面貌的那些產品。利用該表可以了解成本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執行情況,從而分析各項消耗定額的變化情況和單位產品成本升降的原因,以便進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結構
產量部分:反映報告期計劃、實際產量、以及本年累計的計劃、實際產量,還反映產品的銷售單價。
單位成本部分:按成本項目反映歷史先進、上年度實際平均、本年計劃、本年實際和本年累計實際平均的單位成本。
技術經濟指標部分:主要反映原料,主要材料,燃料和動力的消耗數量。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結構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3.制造費用明細表的結構和編制制造費用明細表是反映企業報告期內制造費用發生總額及各項費用明細數額的一種成本報表。通過此表,可以了解制造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構成及其增減變動情況,分析和考核制造費用預算的執行情況及其結果,充分揭示差異及產生的原因。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4.期間費用明細表的編制銷售費用明細表、管理費用明細表和財務費用明細表統稱為期間費用明細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發生的經營管理費用及其構成情況的報表。編制期間費用明細表是為了反映、分析和考核期間費用的計劃執行情況及其執行結果;分析期間費用內部各項費用的構成情況和上年同期相比增減變化情況及其升降變化的主要原因。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實際產量單位成本本月本年累計上年實際平均本年計劃本月實際本年累計實際平均可比產品合計其中:開槽機臺504501400136014001300裁膜機臺806801800170018001750不可比產品合計臺20120820900800全部商品產品1501250
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產品名稱本月總成本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月實際可比產品合計214000204000214000其中:開槽機700006800070000裁膜機144000136000144000不可比產品合計1640018000全部商品產品220400232000商品產品
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產品名稱本年累計總成本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年實際可比產品合計185400017680001775000其中:開槽機630000612000585000裁膜機122400011560001190000不可比產品合計9840096000全部商品產品18664001871000商品產品
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補充資料:1.按現行價格計算的商品產值:2238750元2.可比產品降低額:790003.可比產品降低率:4.26%4.產值成本率:83.57%
13.3成本報表的分析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成本分析是指利用成本核算及相關資料,按照一定的程序,運用專門的方法,對成本水平及其構成情況進行分析與評價,對成本計劃的執行過程及結果進行研究,揭示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動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提高企業成本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13.3成本報表的分析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
(一)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也稱比較法,是通過對不同時間或不同情況下的成本指標數據的對比,揭示客觀存在的差異,從而進一步分析產生差異原因的方法。常用的指標對比形式如下:(1)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或上年同期或歷史最好水平)實際指標對比。(3)本期企業際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型企業先進指標(或平均指標)對比。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一)比較分析法(二)比率分析法1、相關比率分析法:通過計算兩個性質不完全相同而又相關的指標的比率進行分析的方法。1)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2)收入成本率=(成本/收入)×100%3)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4)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占用額)×100%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二)比率分析法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
2、結構比率分析法:計算某項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占總體的比重,即部分與總體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一種方法。(三)因素分析法1、定量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是根據因素之間的內在依存關系,依次測定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差異影響的一種分析方法。
2、結構比率分析法:計算某項指標的各個因素分析法企業的各項成本指標中有些指標是綜合性指標,其結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具體測定各個因素對綜合指標的不同影響。其計算程序如下:
(4)計算各因素變動影響數額的代數和。這個代數和應等于該指標的實際指標值與標準指標值的差異總數,否則,計算過程中就有錯誤。
(3)將每次替換后計算的新數據與替換前的數據進行比較,其差額即表示該替換因素變動對綜合指標的影響程度。
(1)將某項經濟指標分解成若干原始因素,按一定順序列出數學關系式,并計算出所有因素都按比較標準(本期計劃或前期實際)數值計算的總值。
(2)以標準指標的數學關系式為基礎,依次以各因素的本期實際數值替換該因素的標準數值,每次替換一個因素,并計算出替換后的數據,有幾個因素就替換幾次,直至將所有因素逐一替換為止。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4)計算各因素變動影響數額的代數和。這個代數和
基本替代方法:假設某項指標N是由A、B、C三個因素的乘積(構成),各因素與經濟指標的關系為:基期:A0B0C0=N0---(1)
報告期:A1B1C1=N1---(2)
第1次替代:A1B0C0---(3)
第2次替代:A1B1C0---(4)
第3次替代:A1B1C1---(5)
基本替代方法:
分析:總的變動:(報告期比基期增、減)
N1-N0=A1B1C1-A0B0C0=N(一)由于A因素從A0變化到A1的摸型(即:只有A因素變動,其他因素下標不變)為(3)-(1)A1B0C0-A0B0C0=(A1-A0)B0C0=N2(二)由于B因素變動(B0變化到B1)(4)-(3)A1B1C0-A1B0C0=(B1-B0)A1C0=N3(三)由于C因素變動(C0變化到C1)(2)-(4)A1B1C1-A1B1C0=(C1-C0)A1B1=N4可以看出:N=N2+N3+N4
分析:例12.1某企業生產甲產品有關產量和耗用材料的資料如下:項目單位計劃數實際數產品產量材料單耗材料單價(件)(kg/件)(元)90745材料費用總額(元)252030001006要求:(1)計算甲產品耗用材料費用實際與計劃的差異;(2)分析產品產量、材料單耗、材料單價三個因素變動對甲產品耗用材料費用的影響程度。例12.1某企業生產甲產品有關產量和耗用材料的資料如下:項
解:設產量、單耗、單價分別為A、B、C
則:AOB0C0=2520A1B1C1=3000
實際比計劃超過480元而A1B0C0=100×7×4=2800A1B1C0=100×6×4=2400
其中:產量變動影響額=2800-2520=280單耗變動影響額=2400-2800=-400單價變動影響額=3000-2400=600三者共同影響額=280-400+600=480
解:設產量、單耗、單價分別為A、B、C運用因素分析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注意構成因素的相關性。確定構成經濟指標的因素,必須是客觀存在著因果關系,每個因素的變動,都將直接影響綜合經濟指標發生變化。
第二,要注意替換計算的順序性。替換因素時,必須按照各因素的依存關系,排列成一定的順序并依次替換,不可隨意加以顛倒,否則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第三,要注意計算條件的假定性。即計算某一因素變動的影響是在某種假定條件下進行的。如假定其他因素不變、規定替換順序,都會造成計算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的假定性。
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運用因素分析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注意構成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分析
可比產品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的完成情況,查明影響可比產品成本升降的因素及其影響程度,進一步弄清成本升降的原因。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分析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分析。由于成本計劃中規定了可比產品本年成本比上年成本降低的任務,即計劃降低額和計劃降低率,因此,可比產品成本分析,首先要計算出實際完成的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以便與計劃降低額和降低率進行比較,從而了解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的完成情況。計劃降低額和降低率、實際低額和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分
基本公式:(一)總的實際比計劃降低額=實際降低額-計劃降低額其中;實際降低額==∑(實際產量×上年實單位成本)-∑(實產量×本年實單位成本)=上年實際總成本-本年實際總成本基本公式:
實際降低率=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單成本)-∑(計劃產量×本年計劃單成本)計劃降低率=實際降低率
分析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要從降低額和降低率兩方面進行:
降低額方面實際降低額-計劃降低額降低率方面實際降低率-計劃降低率(P191例)這兩方面僅僅是從總體上看計劃完成情況,而具體影響因素我們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要從降低額和降低
影響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1、產量變動影響1)影響額
=[∑(實產×上年實單成本)
-∑(計產×上年實單成本)]×計劃降低=∑(實際產量×上年實單成本)×計劃降低率-計劃降低額影響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因
2)影響率:產量變動不影響降低率
2、品種結構影響額1)影響額
=[∑(實際產量×上年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
-∑(實產×上年實單成本)×計劃降低率2)影響率=×2)影響率:產量變動不影響降低率×
3、產品單位成本影響
1)影響額=∑[實產×(計劃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總成本
2)影響率=3、產品單位成本影響例12.2
某企業2004年產品生產成本有關資料如下: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產量單位成本計劃(1)實際(2)上年實際(3)本年計劃(4)本年實際(5)甲產品件10094乙產品件200200504544試分析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及各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并作簡要說明。40010095產量提高
例12.2產品計量產量單位成本計劃實際上年本年計劃本年甲產品
(一)實際降低額的計算=∑(實際產量×上年實單位成本)-∑(實產量×本年實單位成本=[∑(2)×(3)]-[∑(2)×(5)]=(400×100+200×50)-(400×94+200×44)=50000-46400=3600元降低率=3600÷50000=7.2%(一)實際降低額的計算
(二)計劃降低額的計算
=∑(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單成本)-∑(計劃產量×本年計劃單成本)=∑[(1)×(3)]-∑[(1)×(4)]=(100×100+200×50)-(100×95+200×45)=20000-18500=1500元計劃降低率=1500÷20000=7.5%
回品種結構分析
(二)計劃降低額的計算
(三)計劃完成情況:降低額完成情況=3600-1500=2100元降低率完成情況=7.2%-7.5%=-0.3%(四)因素分析1、產量變動影響額=∑(實際產量×上年實單成本)×計劃降低率-計劃降低額=50000×7.5%-1500=2250元不影響降低率(三)計劃完成情況:
2、品種結構變動1)影響額=[∑(實際產量×上年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上年單成本)]×計降率=[50000-∑(2)×(4)]-50000×7.5%=50000-(400×95+200×45)-3750=50000-47000-3750=-7502)影響率=-750÷50000=-1.5%2、品種結構變動
3、單位成本變動的影響1)影響額=∑[實產×(計劃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2)×[(4)-(5)]=400(95-94)+200(45-44)=6002)影響率=600÷50000=1.2%3、單位成本變動的影響
分析:
從相對數看,該企業產品成本實際比計劃降低(超計劃降低)了2100元,是由于產量提高使得成本降低2250元、品種結構變化使得成本使得提高750元和由于單位成本降低使得總成本降低600元三者共同影響的結果;即;2100=2250-750+600分析:
從相對數方面看:該企業沒有完成計劃降低任務,與計劃相差0.3%。其主要原因是品種結構變動使得降低率沒有完成(-1.5%),而單位產品成本降低,使得降低率超計劃完成1.2%,而產量變動對降低率沒有影響,這幾個因素共同影響使得降低率沒有完成。即:-0.3%=0-1.5%+1.2%從相對數方面看:思考題1.成本報表在整個會計報表體系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特點?2.你認為編制成本報表應注意些什么問題?3.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主要說明什么問題?4.說明成本分析的意義、作用和內容。5.在成本分析中,經常用到的方法有幾種?這些方法的特點是什么?6.可比產品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進行可比產品成本分析?思考題1.成本報表在整個會計報表體系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特點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第13章成本報表的編制和分析第13章成本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學習要點】
成本報表的概念和作用
成本報表的種類和特點
成本報表的編制
成本報表的分析【學習要點】教學案例興遠機械制造廠本年生產開槽機、裁膜機和開孔鉆床三種產品,其中開孔鉆床是本年新投產的產品,屬不可比產品。本月商品產值2338750元。原始憑證4.1(1)成本有關資料200×年12月產品名稱產量(臺)單位成本(元)上年實際本期計劃本月實際本年累計上年實際本期計劃本月實際本年累計開槽機500400504501400136014001300裁膜機650700806801800170018001750開孔鉆床10020120820900800教學案例原始憑證4.1(1)成本有關資料產量(臺)單位13.1成本報表概述
成本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根據成本管理的需要,根據成本核算及其他有關成本資料編制的,用來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水平、結構及其升降變動情況,分析和考核企業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和結果的報告文件。13.1成本報表概述成本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13.1.1成本報表的作用
1.綜合反映報告期產品生產耗費和產品成本水平成本報表綜合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成本費用水平、構成及升降情況,揭示產品成本升降趨勢及原因。
2.評價和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利用報表資料,經過相關指標的計算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成本管理情況,檢查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考核企業成本工作績效,總結經驗教訓,提高管理水平。
3.成本分析的依據通過成本報表分析,可以揭示影響產品成本指標和費用項目變動的因素和原因,從生產技術、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挖掘和動員節約費用支出和降低產品成本的潛力,提高企業生產耗費的經濟效益。
4.成本預測、決策和編制成本計劃的依據成本報表提供的實際產品(或經營業務)成本和費用支出的資料,不僅可以滿足日常成本、費用管理的需要,而且是預測、決策,編制計劃,制定產品價格的重要依據。
13.1.1成本報表的作用1.綜合反映報告期產品生產耗費(一)反映內容分1、反映成本計劃完成的報表1)商品產品成本報表2)主要產品單位成本報表3)制造費用明細表2、反映費用支出情況的報表1)財務費用明細表2)管理費用明細表
3)銷售費用明細表13.1.2成本報表的種類13.1.2成本報表的種類
3、反映生產經營情況的報表1)生產情況表2)材料消耗表3)材料差異分析表(二)按報表編制的時間分年報、季報、月報、周報、日報等。
3、反映生產經營情況的報表13.1.3
編制報表的要求
數字準確。帳實、帳帳、帳表、表表相符
內容完整。表內各項目,包括補充資料都應全面填列,需要由文字說明的應附送文字說明;
報送及時。成本報表屬內部管理報表,只有及時報送給有關管理部門和人員,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13.1.3編制報表的要求
13.1.4報表設置的要求1、報表的專題性;2、報表指標內容的實用性;3報表格式的針對性。
13.1.4報表設置的要求13.1.5成本報表的特點
1.具有滿足企業內部需要的特點成本報表被視為企業的商業秘密,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管理當局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對費用預算執行情況的控制,確保成本費用目標的實現的需要,同時為企業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修訂成本計劃提供重要依據。
3.具有及時性的特點成本報表作為對內報表,其編報時間相對靈活,既可定期編報(通常為年報、月報、旬報,甚至日報、班報),為成本費用控制提供及時急需的信息資料;又可不定期編報,以便在充分滿足日常成本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適應一些臨時性、偶然性事務的處理需要。2.具有靈活性的特點成本報表作為企業的一種內部管理報表,它的種類、項目、格式和編制方法,都是由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和內部管理的需要自行確定,或者會同企業得上級主管部門共同商定,并根據客觀因素的變化,進行適時的修改、調整。13.1.5成本報表的特點1.具有滿足企業內部需要的特點3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1成本報表編制的一般方法
成本報表中的實際成本、費用,應根據有關的產品成本或費用明細賬的實際發生額填列;表中的累計實際成本、費用,應根據本期報表的本期實際成本、費用,加上上期報表的累計實際成本、費用計算填列。如果有關的明細賬簿中記有期末累計實際成本、費用,可以直接根據有關明細賬相應數據填列。成本報表中的計劃數,應根據有關的計劃或預算填列;表中其他資料和補充資料,應按報表編制規定填列。
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1成本報表編制的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一、商品產品成本報表的編制
1、商品產品成本表的結構
該表分為基本報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
基本報表部分:反映可比產品、不可比產品和全部產品的本月總成本和本年累計總成本。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
補充資料部分:主要反映可比產品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表中的指標及關系1)實際產量:本月、本年累計;2)單位成本(1)上年實際平均(2)本年計劃(3)本月實際(4)本年累計實際平均3)本月總成本(按什么口徑計算的?)4)本年累計總成本(按什么口徑計算的?)見表!補充資料部分:主要反映可比產品成本的
補充資料: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
=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可比產品總成本
本年可比產品實際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
=
補充資料:可比產品成本=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
案例一某企業某年產品生產成本如下:產品名稱實際產量單位成本總成本上年實際平均本年計劃本期實際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期實際可比產品合計甲30700690680乙35900850830不可比產品丙20400460全部產品21000
207001×231500
1×32975020400
1×429050525005045049450800092005845058650案例一某企業某年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52500-49450=3050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3050/52500=5.8%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52500-49450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2.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結構和編制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各種主要產品單位成本的報表。主要產品:指企業經常生產,在企業全部產品中所占比重比較大,能概括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面貌的那些產品。利用該表可以了解成本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執行情況,從而分析各項消耗定額的變化情況和單位產品成本升降的原因,以便進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結構
產量部分:反映報告期計劃、實際產量、以及本年累計的計劃、實際產量,還反映產品的銷售單價。
單位成本部分:按成本項目反映歷史先進、上年度實際平均、本年計劃、本年實際和本年累計實際平均的單位成本。
技術經濟指標部分:主要反映原料,主要材料,燃料和動力的消耗數量。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結構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3.制造費用明細表的結構和編制制造費用明細表是反映企業報告期內制造費用發生總額及各項費用明細數額的一種成本報表。通過此表,可以了解制造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構成及其增減變動情況,分析和考核制造費用預算的執行情況及其結果,充分揭示差異及產生的原因。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4.期間費用明細表的編制銷售費用明細表、管理費用明細表和財務費用明細表統稱為期間費用明細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發生的經營管理費用及其構成情況的報表。編制期間費用明細表是為了反映、分析和考核期間費用的計劃執行情況及其執行結果;分析期間費用內部各項費用的構成情況和上年同期相比增減變化情況及其升降變化的主要原因。13.2成本報表的編制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實際產量單位成本本月本年累計上年實際平均本年計劃本月實際本年累計實際平均可比產品合計其中:開槽機臺504501400136014001300裁膜機臺806801800170018001750不可比產品合計臺20120820900800全部商品產品1501250
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產品名稱本月總成本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月實際可比產品合計214000204000214000其中:開槽機700006800070000裁膜機144000136000144000不可比產品合計1640018000全部商品產品220400232000商品產品
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產品名稱本年累計總成本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年實際可比產品合計185400017680001775000其中:開槽機630000612000585000裁膜機122400011560001190000不可比產品合計9840096000全部商品產品18664001871000商品產品
商品產品成本表編制單位:興遠機械制造廠200×年12月金額單位:元
補充資料:1.按現行價格計算的商品產值:2238750元2.可比產品降低額:790003.可比產品降低率:4.26%4.產值成本率:83.57%
13.3成本報表的分析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編制
成本分析是指利用成本核算及相關資料,按照一定的程序,運用專門的方法,對成本水平及其構成情況進行分析與評價,對成本計劃的執行過程及結果進行研究,揭示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動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提高企業成本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13.3成本報表的分析
13.2.2常見成本報表的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
(一)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也稱比較法,是通過對不同時間或不同情況下的成本指標數據的對比,揭示客觀存在的差異,從而進一步分析產生差異原因的方法。常用的指標對比形式如下:(1)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或上年同期或歷史最好水平)實際指標對比。(3)本期企業際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型企業先進指標(或平均指標)對比。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一)比較分析法(二)比率分析法1、相關比率分析法:通過計算兩個性質不完全相同而又相關的指標的比率進行分析的方法。1)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2)收入成本率=(成本/收入)×100%3)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4)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占用額)×100%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二)比率分析法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
2、結構比率分析法:計算某項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占總體的比重,即部分與總體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一種方法。(三)因素分析法1、定量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是根據因素之間的內在依存關系,依次測定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差異影響的一種分析方法。
2、結構比率分析法:計算某項指標的各個因素分析法企業的各項成本指標中有些指標是綜合性指標,其結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具體測定各個因素對綜合指標的不同影響。其計算程序如下:
(4)計算各因素變動影響數額的代數和。這個代數和應等于該指標的實際指標值與標準指標值的差異總數,否則,計算過程中就有錯誤。
(3)將每次替換后計算的新數據與替換前的數據進行比較,其差額即表示該替換因素變動對綜合指標的影響程度。
(1)將某項經濟指標分解成若干原始因素,按一定順序列出數學關系式,并計算出所有因素都按比較標準(本期計劃或前期實際)數值計算的總值。
(2)以標準指標的數學關系式為基礎,依次以各因素的本期實際數值替換該因素的標準數值,每次替換一個因素,并計算出替換后的數據,有幾個因素就替換幾次,直至將所有因素逐一替換為止。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4)計算各因素變動影響數額的代數和。這個代數和
基本替代方法:假設某項指標N是由A、B、C三個因素的乘積(構成),各因素與經濟指標的關系為:基期:A0B0C0=N0---(1)
報告期:A1B1C1=N1---(2)
第1次替代:A1B0C0---(3)
第2次替代:A1B1C0---(4)
第3次替代:A1B1C1---(5)
基本替代方法:
分析:總的變動:(報告期比基期增、減)
N1-N0=A1B1C1-A0B0C0=N(一)由于A因素從A0變化到A1的摸型(即:只有A因素變動,其他因素下標不變)為(3)-(1)A1B0C0-A0B0C0=(A1-A0)B0C0=N2(二)由于B因素變動(B0變化到B1)(4)-(3)A1B1C0-A1B0C0=(B1-B0)A1C0=N3(三)由于C因素變動(C0變化到C1)(2)-(4)A1B1C1-A1B1C0=(C1-C0)A1B1=N4可以看出:N=N2+N3+N4
分析:例12.1某企業生產甲產品有關產量和耗用材料的資料如下:項目單位計劃數實際數產品產量材料單耗材料單價(件)(kg/件)(元)90745材料費用總額(元)252030001006要求:(1)計算甲產品耗用材料費用實際與計劃的差異;(2)分析產品產量、材料單耗、材料單價三個因素變動對甲產品耗用材料費用的影響程度。例12.1某企業生產甲產品有關產量和耗用材料的資料如下:項
解:設產量、單耗、單價分別為A、B、C
則:AOB0C0=2520A1B1C1=3000
實際比計劃超過480元而A1B0C0=100×7×4=2800A1B1C0=100×6×4=2400
其中:產量變動影響額=2800-2520=280單耗變動影響額=2400-2800=-400單價變動影響額=3000-2400=600三者共同影響額=280-400+600=480
解:設產量、單耗、單價分別為A、B、C運用因素分析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注意構成因素的相關性。確定構成經濟指標的因素,必須是客觀存在著因果關系,每個因素的變動,都將直接影響綜合經濟指標發生變化。
第二,要注意替換計算的順序性。替換因素時,必須按照各因素的依存關系,排列成一定的順序并依次替換,不可隨意加以顛倒,否則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第三,要注意計算條件的假定性。即計算某一因素變動的影響是在某種假定條件下進行的。如假定其他因素不變、規定替換順序,都會造成計算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的假定性。
13.3.1成本報表的分析方法運用因素分析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注意構成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分析
可比產品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的完成情況,查明影響可比產品成本升降的因素及其影響程度,進一步弄清成本升降的原因。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分析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分析。由于成本計劃中規定了可比產品本年成本比上年成本降低的任務,即計劃降低額和計劃降低率,因此,可比產品成本分析,首先要計算出實際完成的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以便與計劃降低額和降低率進行比較,從而了解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的完成情況。計劃降低額和降低率、實際低額和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分
基本公式:(一)總的實際比計劃降低額=實際降低額-計劃降低額其中;實際降低額==∑(實際產量×上年實單位成本)-∑(實產量×本年實單位成本)=上年實際總成本-本年實際總成本基本公式:
實際降低率=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單成本)-∑(計劃產量×本年計劃單成本)計劃降低率=實際降低率
分析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要從降低額和降低率兩方面進行:
降低額方面實際降低額-計劃降低額降低率方面實際降低率-計劃降低率(P191例)這兩方面僅僅是從總體上看計劃完成情況,而具體影響因素我們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要從降低額和降低
影響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1、產量變動影響1)影響額
=[∑(實產×上年實單成本)
-∑(計產×上年實單成本)]×計劃降低=∑(實際產量×上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市紅橋區第二學區部分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費縣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教輔資料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成功案例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職業發展規劃與資格考試的互動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職業發展的新方向與資格考試關聯試題及答案
- 掌握農業植保員職業生涯試題及答案助力
- 2024農業植保員資格考試關注細節試題與答案
- 電儀安全培訓課件
- 游泳救生員職業發展中的自我堅持的試題及答案
- 信訪工作培訓課件
- 髕骨脫位學習課件
- 康復醫學科病歷模板
- 陳皮促銷主題活動方案
- 街道零星勞務外包投標方案技術標
- 省級課題結題報告范本
- 鑄件外觀缺陷圖
- 冰箱溫度監測登記表
- 什么叫干槽癥課件
- 電纜敷設勞務分包合同(通用)
-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詳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