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考點剖析考點44 非水電池(解析版)_第1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考點剖析考點44 非水電池(解析版)_第2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考點剖析考點44 非水電池(解析版)_第3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考點剖析考點44 非水電池(解析版)_第4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考點剖析考點44 非水電池(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44非水電池1.(2015江蘇)一種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如圖。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轉移12mol電子B.電極A上H2參與的電極反應為:H2+2OH--2e-=2H2OC.電池工作時,CO32-向電極B移動D.電極B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O2+2CO2+4e-=2CO32-【答案】D【解析】A、1molCH4→CO,化合價由-4價→+2上升6價,1molCH4參加反應共轉移6mol電子,故錯誤;B、環境不是堿性,否則不會產生CO2,其電極反應式:CO+H2+2CO32--4e-=3CO2+H2O,故B錯誤;C、根據原電池工作原理,電極A是負極,電極B是正極,陰離子向負極移動,故C錯誤;D、根據電池原理,O2、CO2共同參加反應,其電極反應式:O2+2CO2+4e-=2CO32-,故D正確。不同類型的燃料電池可有不同種類的電解質,其電解質通常有水劑體系(酸性、中性或堿性)電解質、熔融鹽電解質、固體(氧化物或質子交換膜)電解質等。在不同的電解質中,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因此,在書寫燃料電池電極反應式時要特別注意電解質的種類。1、電解質為熔融的碳酸鹽(如Li2CO3和Na2CO3熔融鹽混和物)在熔融的碳酸鹽環境中,O2-離子也不能單獨存在,O2-離子可結合CO2生成CO32-離子,則其正極反應式為O2+2CO2+4e-=2CO32-。2、電解質為固體電解質(如固體氧化鋯—氧化釔)該固體電解質在高溫下可允許O2-離子在其間通過,故其正極反應式應為O2+4e-=2O2-。綜上所述,燃料電池正極反應式本質都是O2+4e-=2O2-,在不同電解質環境中,其正極反應式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在書寫正極反應式時,要特別注意所給電解質的狀態。1、固態金屬氧化物電池典例1(2018廣東省揭陽市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在固態金屬氧化物燃料電池中,以H2—CO混合氣體為燃料,基本原理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Y極是原電池的正極,發生還原反應B.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H2-2eˉ+O2ˉ=H2OCO-2eˉ+O2ˉ=CO2C.總反應可表示為:H2+CO+O2=H2O+CO2D.同溫同壓下兩極消耗的氣體的體積之比是1︰1【答案】D【解析】根據圖示知:與X相連的電極通入H2、CO,所以X是負極,Y是正極,負極上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H2+O2--2e-=H2O、CO+O2--2e-=CO2,正極上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O2-,總反應為:H2+CO+O2=H2O+CO2。A.根據圖示知:與X相連的電極通入H2、CO,所以X是負極,Y是正極,A正確;B.負極上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H2+O2--2e-=H2O、CO+O2--2e-=CO2,B正確;C、根據正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可知,總反應式可以為:H2+CO+O2=H2O+CO2,C正確;D、總反應式可表示為:H2+CO+O2=H2O+CO2,同溫同壓下兩極消耗的氣體體積之比是2:1,D錯誤。2、熔融碳酸鹽電池典例2(2018屆河南省濮陽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氫氧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溫電池(600~700℃),具有效率高、噪音低、無污染、燃料多樣、余熱利用價值高等優點。氫氧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池工作時,熔融碳酸鹽只起到導電的作用B.負極反應式為H2-2e-+CO32-==CO2+H2OC.該電池可利用工廠中排出的CO2,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D.電池工作時,外電路中流過0.2mol電子,消耗3.2gO2【答案】B【解析】根據圖示,在氫氧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中,通入氫氣的電極為負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H2-2e-+CO32-==CO2+H2O,通入氧氣的電極為正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2CO2+4e-=2CO32-,總反應為:2H2+O2=2H2O。A.根據上述分析,電池工作時,熔融碳酸鹽參與了電極反應,A錯誤;B.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H2-2e-+CO32-==CO2+H2O,故B正確;C.根據總反應,該電池工作時沒有消耗二氧化碳,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C錯誤;D.電池工作時,外電路中流過0.2mol電子,消耗0.5mol氧氣,質量為16gO2,D錯誤。3、質子膜電池典例3(2018屆甘肅省蘭州市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科學家設計出質子膜H2S燃料電池,實現了利用H2S廢氣資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單質硫。質子膜H2S燃料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電極a為電池的負極B.電極b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O2+4H++4e﹣===2H2OC.電路中每流過4mol電子,在正極消耗44.8LH2SD.每17gH2S參與反應,有1molH+經質子膜進入正極區【答案】C【解析】A,根據圖示,電極a上H2S失去電子被氧化成S2,電極a為負極,A項正確;B,電極b上O2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H++4e-=2H2O,B項正確;C,H2S在負極被消耗,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H2S-4e-=S2+4H+,電路中流過4mol電子,負極消耗2molH2S,H2S所處溫度和壓強未知,無法計算消耗H2S的體積,C項錯誤;D,n(H2S)=17g34g/mol4、固體氧化物電池典例4如圖所示是一種以液態肼(N2H4)為燃料,氧氣為氧化劑,某固體氧化物為電解質的新型燃料電池。該固體氧化物電解質的工作溫度高達700-900℃時,O2-可在該固體氧化物電解質中自由移動,反應生成物均為無毒無害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極甲發生還原反應B.電池內的O2-由電極乙移向電極甲C.電池總反應為N2H4+2O2=2NO+2H2OD.當甲電極上有lmolN2H4消耗時,乙電極上有22.4LO2參與反應【答案】B【解析】A、通氧氣一極為正極,通N2H4的一極為負極,即電極甲為負極,依據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電極甲上發生氧化反應,A錯誤;B、根據原電池的工作原理,O2-從正極移向負極,B正確;C、因為反應生成無毒無害物質,即N2H4轉化成N2和H2O,C錯誤;D、題目中沒有說明條件是否為標準狀況下,因此無法計算氣體的體積,D錯誤。5、新材料電池典例5(2018屆廣東省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二)新型液態金屬Li-Sb電池具有優良的動力傳輸特性,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該電池的兩極及電解液被分成3層(熔融Li和Sb可互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池放電時Li為正極B.將Li換成Na會提高該電池的比能量C.該電池充電時陽極金屬的總質量不變D.在Sb電極中常摻入Pb,目的是降低該電池工作溫度【答案】D【解析】電池放電時Li為負極,A項錯誤;比能量是指參與電極反應的單位質量的電極材料放出電能的大小,將Li換成Na會降低該電池的比能量,B項錯誤;當電池放電時,上層的鋰金屬失去電子,成為鋰離子,移到中層的鹽層,而鹽層中的鋰離子,則會吸收電子,漸漸跑到鉛銻混合物所在的最下層,若開始充電,最底層的鋰金屬會往上熔回鹽層的過程中,熔融Li和Sb可互溶,故該電池充電時陽極金屬的總質量發生改變,C項錯誤;將正極金屬Sb和低熔點金屬進行合金化來降低熔點,從而降低電池的工作溫度,D項正確。1.(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如圖所示是一種以液態肼(N2H4)為燃料,氧氣為氧化劑,某固體氧化物為電解質的新型燃料電池。該固體氧化物電解質的工作溫度高達700~900℃時,O2-可在該固體氧化物電解質中自由移動,反應生成物均為無毒無害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池總反應為:N2H4+2O2=2NO+2H2OB.電池內的O2-由電極乙移向電極甲C.當甲電極上有lmolN2H4消耗時,乙電極上有22.4LO2參與反應D.電池正極方程式為:O2+4e-+2H2O=4OH-【答案】B【解析】A.反應生成物均為無毒無害的物質,負極上反應生成N2,則電池總反應為:N2H4+O2=N2↑+2H2O,A錯誤;B.放電時,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O2-由電極乙移向電極甲,B正確;C.由電池總反應為:N2H4+O2=N2↑+2H2O可知,當甲電極上有1molN2H4消耗時,乙電極上有1molO2被還原,由于反應條件未知,所以O2的體積不一定是22.4L,C錯誤;D.正極上氧氣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2O2-,D錯誤。2.(衡水金卷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聯合質量測評)一種以肼(N2H4)為燃料的新型環保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極A的電勢比電極B的低B.電極A的電極反應式為N2H4-4e-+4OH-===N2+4H2OC.電極B發生氧化反應D.每消耗11.2L的O2,轉移的電子數為2NA【答案】A【解析】A.電極A為負極,故A的電勢比電極B的低,故A正確;B.由圖示可知,固體電解質中存在陽離子而不是氫氧根,電極A的電極反應式為:N2H4-4e-+2O2-===N2+2H2O,故B錯誤;C.電極B為正極,氧氣得電子生成陽離子,發生還原反應,故C錯誤;D.沒有說明是否在標準狀況下,所以11.2L的O2,轉移的電子數不能確定,故D錯誤。3.(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2020屆高三上學期基礎檢測)如圖所示是一種以液態肼(N2H4)為燃料氧氣為氧化劑,某固體氧化物為電解質的新型燃料電池。該固體氧化物電解質的工作溫度高達700—900℃時,O2—可在該固體氧化物電解質中自由移動,反應生成物均為無毒無害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池內的O2—由電極甲移向電極乙B.電池總反應為N2H4+2O2=2NO+2H2OC.當甲電極上有1molN2H4消耗時,標況下乙電極上有22.4LO2參與反應D.電池外電路的電子由電極乙移向電極甲【答案】C【解析】A.放電時,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O2?由電極乙移向電極甲,A項錯誤;B.反應生成物均為無毒無害的物質,負極上反應生成氮氣,則電池總反應為N2H4+O2=N2↑+2H2O,B項錯誤;C.由電池總反應為N2H4+O2=N2↑+2H2O可知,當甲電極上有1molN2H4消耗時,乙電極上有1molO2被還原,所以標況下乙電極上有22.4LO2參與反應,C項正確;D.電池外電路的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流向正極,即由電極甲移向電極乙,D項錯誤。4.(天津市新華中學2019屆高三下學期第10次統練)某小組設計如圖裝置,利用氫鎳電池為鈉硫電池(總反應為:)充電。已知氫鎳電池放電時的總反應式為SKIPIF1<0,其中M為儲氫合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極為氫鎳電池的正極B.充電時,SKIPIF1<0通過固體SKIPIF1<0陶瓷向M極移動C.氫鎳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SKIPIF1<0D.充電時,外電路中每通過2mol電子,N極上生成1molS單質【答案】B【解析】A.根據以上分析,與a極相連的是鈉硫電池的負極,所以a極為氫鎳電池的負極,故A錯誤;B.電解時陽離子向陰極移動,所以充電時,SKIPIF1<0通過固體Al2O3陶瓷向M極移動,故B正確;C.氫鎳電池的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反應式為MH+OH--e-=M+H2O,故C錯誤;D.充電時,N電極為陽極,反應式為Sx2--2e-=xS,根據電子守恒,外電路中每通過2mol電子,N極上生成xmolS單質,故D錯誤。5.(浙江省臨安市昌化中學2019屆高三上學期期末)鈉-CO2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吸收的CO2轉化為Na2CO3固體和碳,沉積在多壁碳納米管(MWCNT)電極表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負極反應式為Na-e-=Na+B.多壁碳納米管(MWCNT)作電池的正極C.可以用乙醇代替四甘醇二甲醚作有機溶劑D.電池總反應式為4Na+3CO2=2Na2CO3+C【答案】C【解析】A.負極反應為鈉失電子發生的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Na-e-═Na+,故A正確;B.根據分析可知,多壁碳納米管(MWCNT)做電池的正極,故B正確;C.鈉和乙醇發生反應生成氫氣,不可以用乙醇代替四甘醇二甲醚做有機溶劑,故C錯誤;D.根據分析,放電時電池總反應即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碳,總反應是4Na+3CO2=2Na2CO3+C,故D正確。6.(天津部分區聯考2019屆高三上學期一模考試)在混合導體透氧膜反應器中一步同時制備氨合成氣(N2、H2)和液體燃料合成氣(CO、H2),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膜I側反應為:H2O+2e-=H2+O2-O2+4e-=2O2-B.膜II側相當于原電池的負極C.膜II側發生的反應為:CH4+O2--2e-=2H2+COD.膜II側每消耗1molCH4,膜I側一定生成1molH2【答案】D【解析】A.膜I側,H2O和O2在正極均發生還原反應,結合題圖可寫出其電極反應式為:H2O+2e-=H2+O2-、O2+4e-=2O2-,故A正確;B.原電池中陰離子從正極向負極移動結合題圖O2-的移動方向可知,膜I側相當于原電池的正極,膜II側相當于原電池的負極,故B正確;C.膜II側CH4發生氧化反應,其電極反應式為CH4+O2--2e-=2H2+CO,故C正確;D.膜I側發生的反應為:H2O+2e-=H2+O2-、O2+4e-=2O2-,膜II側發生的反應為:CH4+O2--2e-=2H2+CO,膜II側每消耗1molCH4,膜I側生成小于1molH2,故D錯誤。7.(河南省新鄉市2019屆高三第三次模擬測試)熱激活電池可用作火箭、導彈的工作電源。一種熱激活電池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其中作為電解質的無水LiCl-KCl混合物受熱熔融后,電池即可瞬間輸出電能,此時硫酸鉛電極處生成Pb。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輸出電能時,外電路中的電子由硫酸鉛電極流向鈣電極B.放電時電解質LiCl-KCl中的Li+向鈣電極區遷移C.電池總反應為Ca+PbSO4+2LiClPb+Li2SO4+CaCl2D.每轉移0.2mol電子,理論上消耗42.5gLiCl【答案】C【解析】A.輸出電能時,電子由負極經過外電路流向正極,即從鈣電極經外電路流向硫酸鉛電極,A項錯誤;B.Li+帶正電,放電時向正極移動,即向硫酸鉛電極遷移,B項錯誤;C.負極反應方程式為Ca+2Cl??2e?=CaCl2,正極電極反應方程式為:PbSO4+2e?+2Li+=Pb+Li2SO4,則總反應方程式為:PbSO4+Ca+2LiCl=Pb+CaCl2+Li2SO4,C項正確;D.鈣電極為負極,電極反應方程式為Ca+2Cl??2e?=CaCl2,根據正負極電極反應方程式可知2e?~2LiCl,每轉移0.2mol電子,消耗0.2molLiCl,即消耗85g的LiCl,D項錯誤。8.(遼寧省大連市201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以柏林綠Fe[Fe(CN)6]為代表的新型可充電鈉離子電池,其放電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Mo箔上的電勢比Mg箔上的低B.充電時,Mo箔接電源的負極C.放電時,正極反應為Fe[Fe(CN)6]+2Na++2e-=Na2Fe[Fe(CN)6]D.充電時,外電路中通過0.2mol電子時,陰極質量增加3.55g【答案】C【解析】A.放電時,Mg作負極,Mo作正極,所以Mo箔上的電勢比Mg箔上的高,故A錯誤;B.充電時,電池的負極接電源的負極,電池的正極接電源的正極,即Mo箔接電源的正極,故B錯誤;C.根據原電池工作原理,放電時Mg作負極,Mo作正極,正極反應式為Fe[Fe(CN)6]+2Na++2e-=Na2Fe[Fe(CN)6],故C正確;D.放電時負極上應是2Mg-4e-+2C1-=[Mg2Cl2]2+,通過0.2mol電子時,消耗0.1molMg,質量減少2.4g,則充電時質量增加2.4g,故D錯誤。答案:C。9.(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達到80萬輛,LiFePO4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充電時,電極a與電源的負極連接,電極b與電源正極連接B.電池驅動汽車前進時,正極的電極反應為:Li1-xFePO4+xLi++xe-=LiFePO4C.電池驅動汽車后退時,負極材料減重1.4g,轉移0.4mol電子D.電池進水將會大大降低其使用壽命【答案】C【解析】A.放電時Li+向電極b移動,則電極b為正極,電極a為負極,充電時,電極a與電源的負極連接,電極b與電源正極連接,故A正確;B.電池工作時,Li+向正極移動,正極上Li1-xFePO4,發生還原反應:Li1-xFePO4+xLi++xe-==LiFePO4,故B正確;C.電池工作時,負極反應為LixC6–xe-=xLi++C6,負極減重1.4g,說明消耗鋰的物質的量為0.2mol,則外電路中流過0.2mol電子,故C錯誤。D.因為Li的金屬性很強,容易與水發生反應,所以電池進水將會大大降低其使用壽命,故D正確;答案:C。10.(陜西省渭南市2019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最近我國科學家在液流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一種硫/碘體系(KI/K2S2)的液流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電池右側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B.放電時電池左側的電極反應為S22-+2e-==2S2-C.充電時電解質溶液中K經交換膜向右側移動D.充電時電池的總反應為3I-+S22-=I3-+2S2-【答案】D【解析】A項、放電時,右室電極為液流電池的正極,I3-在正極上放電發生還原反應生成I-,故A錯誤;B項、放電時,左室電極為液流電池的負極,S2-在負極放電發生氧化反應生成S22-,電極反應式為2S2-—2e-=S22-,故B錯誤;C項、充電時,陽離子向陰極移動,則電解質溶液中K經交換膜向左側移動,故C錯誤;D項、放電時,電池的總反應為I3-+2S2-=3I-+S22-,則充電時,電池的總反應為3I-+S22-=I3-+2S2-,故D正確。11.(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屆高三理科理綜4月12日考試)—種新型可逆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總反應為Al+3Cn(AlCl4)+4AlCl4-Al2Cl7-+3Cn-(Cn代表石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充電時,石墨電極作陰極B.充電時,熔融鹽中的A1C14-向右移動C.放電時,負極反應為:2A1-6e-+7C1-=A12C17-D.放電時,若電路中轉移3mol電子,則有1molCn(A1C14)被還原【答案】B【解析】A.金屬鋁做原電池的負極,充電時做電解池的陰極,石墨做陽極,故錯誤;B.充電時,陰離子向陽極移動,即向右移動,故正確;C.放電時,負極反應為:A1-3e-+7AlCl4-=4A12C17-,故錯誤;D.放電時,若電路中轉移3mol電子,則有3molCn(A1C14)被還原,故錯誤。12.(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一種新型燃料電池,一極通入空氣,另一極通入丁烷氣體;電解質是摻雜氧化釔(Y2O3)的氧化鋯(ZrO2)晶體,在熔融狀態下能傳導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通入丁烷的一極是負極,電極反應為:C4H10+26e-+13O2-===4CO2↑+5H2OB.在熔融電解質中,O2-向負極定向移動C.電池的總反應是:2C4H10+13O2===8CO2+10H2OD.通入空氣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2O2-【答案】A【解析】A.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電極是負極,負極反應式為C4H10+13O2--26e-=4CO2↑+5H2O,選項A不正確;B.在放電時,熔融電解質中O2-向負極定向移動、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選項B正確;C.電池總反應式和燃料燃燒方程式相同,為2C4H10+13O2=8CO2+10H2O,選項C正確;D.燃料電池中通入氧化劑的電極是正極,所以通入空氣的電極是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4e-═2O2-,選項D正確。13.(山東省聊城市2019屆高三3月份一模考試)以柏林綠Fe[Fe(CN)6]為代表的新型可充電鈉離子電池,其放電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放電時,Na+由右室移向左室B.放電時,Mg箔為負極,該電極發生氧化反應C.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Na2Fe[Fe(CN)6]-2e-=====Fe[Fe(CN)6]+2Na+D.用鉛蓄電池為該電池充電時,當有0.2mol電子轉移時,Pb電極質量減少20.7g【答案】D【解析】A.由圖可知,右室發生氧化反應,Mg箔為負極,則Mo箔為正極,所以放電時,Na+由右室移向左室,故A正確;B.放電時,Mg箔為負極,該電極發生氧化反應,故B正確;C.充電時,Mo(鉬)箔接電源的正極,是電解池的陽極,陽極反應式為Na2Fe[Fe(CN)6]-2e-==Fe[Fe(CN)6]+2Na+,故C正確;D.外電路中通過0.2mol電子的電量時,Pb電極發生的反應為:Pb-2e-+SO42-=PbSO4,質量增加了9.6g,故D錯誤。14.(安徽蚌埠市2019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大陽能路燈蓄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M電極材料是金屬鋰和碳的復合材料(碳作為金屬鋰的載體),電解質為一種能傳導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許Li+通過,電池反應式為LixC6+Li1-xFePO4LiFePO4+6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Li+從左邊移向右邊,PO43-從右邊移向左邊B.放電時,正極反應式為:Li1-xFePO4+xLi++xe-=LiFePO4C.充電時M極連接電源的負極,電極反應為6C+xe-=C6x-D.充電時電路中通過2.0mol電子,產生7.0gLi【答案】B【解析】A.M電極材料是金屬鋰和碳的復合材料(碳作為金屬鋰的載體),含有Li單質。M電極為負極,放電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Li+從左向右移動,隔膜只允許Li+通過,PO43-不能通過,A項錯誤;B.放電時,正極得到電子,Li1-xF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