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4章 物質的特性_第1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4章 物質的特性_第2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4章 物質的特性_第3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4章 物質的特性_第4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4章 物質的特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4章物質的特性第1節(jié)物質的構成

A.物質由分子構成

我們所能(包括使用光學顯微鏡)看見的物體,都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如陽光下看到空氣中的一粒灰塵、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一個細胞,其中所含的分子數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分子數量極大。

B.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1.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2.實驗:證明分子間有空隙

實驗現象與結論: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比水與酒精的體積之和小),這是因為分子間有空隙。

C.分子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

1.擴散現象:由于分子的運動而使物質從一處進入另一處的現象。

2.擴散現象表明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

動越劇烈,擴散越快。

3.由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我們把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熱運

動。

D.分子之間的引力和斥力

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使分子能夠聚集在一起,不會分散開來;斥力使物質內部的分子很難靠得很近,這也是固體、液體難壓縮的原因。

第2節(jié)質量的測量

A.質量

1.質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

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質量的單位:國際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

換算關系:1t=103kg1kg=103g1g=103mg

水和酒精的混合液

3.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以及溫度的變化而變

化。

4.質量的測量工具:生活中常用秤測量質量,常見的如桿秤、磅秤、電子秤等。實驗

室中,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測量質量。

B.托盤天平

1.托盤天平的構造:由底座、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橫梁、標尺和游碼組成,

每臺天平配有一套砝碼,通常砝碼盒中帶有鑷子。

2.

1)

a)放平:天平放在水平面上。

b)歸零: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

c)調螺母:調節(jié)橫梁兩端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為止(或左右擺動的

幅度相同)。

螺母的調節(jié)方法

①如果看橫梁,用“走高端”法,橫梁哪端高就向哪端調。

②如果看指針,指針靜止時指在中央刻度線左邊,螺母向右調;

指針靜止時指在中央刻度線右邊,螺母向左調

2)

a)先估后稱:先估計物體大概質量,避免物體質量超過天平的稱量而損壞天平。

b)左物右碼: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先大后小)并調

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復平衡。

3)讀數:讀取數據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的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就是被測

物體的質量,即

m

=m

+m

4)

桿秤電子秤磅秤

附:注意事項

1.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使用前要估測物體的質量,選擇量程合適的天平),

也不能小于天平標尺的分度值(否則天平不能精確測量物體的質量)。

2.向盤中加減砝碼時不能用手直接接觸砝碼,要用鑷子夾取,并且要輕拿輕放,防止天平

震動過大而損壞天平。

3.保持天平和砝碼清潔、干燥,避免生銹和被腐蝕,有腐蝕性的物體不能直接放入天平托

盤中。

第3節(jié)物質的密度

A.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ρ=

mV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

的單位是kg/m3(千克每立方米);常用的單位還有g/cm3(克每立方厘米)。

1g/cm3=1000kg/m3

B.測量物質的密度1.原理:ρ=mV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2.測量固體的密度(以鐵塊為例)

1)用天平測出鐵塊的質量m,然后用細線栓好鐵塊。2)將量筒內倒入適量水,讀出此時水的體積V1。3)將拴好的鐵塊慢慢放入盛水的量筒,使鐵塊全部浸入水

中,讀出此時量筒中水和鐵塊的體積V2,那么鐵塊的體積為V=V2-V1。4)根據ρ=mV算出鐵塊的密度。

3.測量液體的密度(以鹽水為例)

1)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圖甲)。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如圖丙)。

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

物體的體積

3)算出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m1-m2。4)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如圖乙)。5)根據ρ=

mV

算出鹽水的密度。

第4節(jié)物質的比熱

A.熱量

1.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熱量,用符

號Q表示。

2.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其他常用單位

有kJ(千焦),1kJ=103J。

3.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發(fā)生熱傳遞時,高溫物體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B.比熱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

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2.單位: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3.對比熱的理解

1)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由物質本身決定。2)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tài)時比熱不同,如水和

冰的比熱不同,水的比熱大。

第5節(jié)熔化與凝固

m1m2

V

A.物質的三態(tài)

物質存在的狀態(tài)通常有三種: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態(tài)。物質的三種狀態(tài)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變化叫物態(tài)變化。

B.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2.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3.晶體和非晶體

1)晶體: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如冰、海波、各種金屬。這類固體叫晶體。

物質熔化時的溫度變化曲線

2)非晶體: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只要不斷吸熱,溫度就不斷上升,沒有固定的

熔化溫度,如蠟、松香、玻璃、瀝青、橡膠(非晶體口訣:青椒辣椒板栗雞,挺

香的)。這類固體叫非晶體

4.熔點與凝固點

1)

2)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晶體的凝固點。同一晶體的凝

物質凝固時的溫度變化曲線

5.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特性

1)熔化特性

a)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熔點)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

b)晶體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同時不斷從外界吸熱。兩個條件要同時具備

2)

a)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凝固點)不變。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

熱,溫度不斷降低

b)晶體凝固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同時不斷向外界放熱。兩個條件要同時具

第6節(jié)汽化與液化

A.汽化與液化

1.汽化: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蒸發(fā)和沸騰時汽化的兩種方式

2.液化: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B.蒸發(fā)

1.概念: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叫蒸發(fā)

2.特點:蒸發(fā)是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3.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1)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溫度越高,液體蒸發(fā)越快。例如:濕衣服在陽光下干得快

2)液體的表面積大小:液體的表面積越大,液體蒸發(fā)越快。例如:碟子中的水比放

在瓶子中的水干得快

3)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得越快,液體蒸發(fā)得越快。例

如:濕衣服在有風的地方干得快

4.蒸發(fā)的作用

1)蒸發(fā)有致冷的作用

a)液體蒸發(fā)時,要從自身(或周圍的物體)吸收熱量,使自身或周圍物體的溫度

降低,即蒸發(fā)時吸熱的過程,所以蒸發(fā)有制冷作用。例如:在皮膚上擦一點酒

精就會感到涼爽,這是因為酒精在蒸發(fā)時,從人體吸收了熱量,使皮膚的溫度

降低的緣故

b)液體蒸發(fā)致冷的實際應用:醫(yī)生常用蒸發(fā)得很快的氯乙烷作麻醉劑,使病人的

皮膚冷卻到失去疼痛感覺的程度,從而進行手術

2)人能利用汗液的蒸發(fā)來調節(jié)體溫

C.沸騰

1.概念: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沸點

1)液體的沸騰只有在一定的溫度下才能進行,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

的沸點不同

2)低沸點物質的特殊應用:冷凍治療法。它是將低沸點的液態(tài)氨等物質涂在身上的

治療部位,利用液態(tài)氨汽化吸收大量熱,使局

部組織冷凍,從而破壞或切除病變的活組織

3.沸騰的條件

1)達到沸點

2)繼續(xù)吸熱

4.沸騰現象: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D.水的沸騰實驗

1.實驗裝置

2.

1)沸騰前,在水中出現小的氣泡(水蒸氣),隨水溫升高而變大,上升過程中溫度

降低,體積收縮變小;同時,水溫持續(xù)上升

2)沸騰時,水中形成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fā)

到空氣中;同時,水繼續(xù)吸收熱量,但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蒸發(fā)沸騰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能使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都吸收熱量

不同點

發(fā)生部位液面內部、液面同時進行劇烈程度緩慢劇烈

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一定溫度(沸點)影響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

②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③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

液面氣壓的高低

現象蒸發(fā)能使液體溫度下降沸騰時,液體溫度不變

F.液化

1.液化的兩種方法液體沸騰曲線

。實驗中盡可能取較少的溫水進行試驗,且最好在燒杯上加一個蓋,這樣可以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加熱時間

蓋子上留一個小孔,這樣可以使燒杯內外氣壓平衡,使測量結果更準確

石棉網可以使燒杯受熱均勻

1)降低溫度:所有氣體,在溫度降低到足夠低的時候都可以液化

2)壓縮體積: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例如: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壓

縮體積的方法使其成為液體

2.液化放熱:液化過程是汽化過程的逆過程,汽化過程要吸熱,液化過程要放熱

第7節(jié)升華與凝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