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區域發展差異_第1頁
必修-區域發展差異_第2頁
必修-區域發展差異_第3頁
必修-區域發展差異_第4頁
必修-區域發展差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區域發展差異一、東、中、西差異■(一)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劃分依據:……第14頁“探究活動”1.2.河北省屬于東部經濟地帶。3.工業升級、第三產業繼續發展。觀念。技術。■(二)東、中、西部發展差異1.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圖1-13,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經濟發展比較該圖反映出三個經濟地帶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差異:三個經濟地帶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近幾年三個地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都較快,但發展速度也存在差異。東部地區經濟水平高,增長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經濟水平低,增長也最慢。2.產業結構差異圖1-14,2002年東、中、西部地帶產業結構比較產業結構的差異是導致三大地帶經濟發展差距的重要原因。第15頁“思考活動”1.我國三個地帶三次產業結構的差異:……形成的原因:自然條件、經濟條件、歷史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改進對策: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促進各地經濟的發展。西部經濟地帶中部經濟地帶東部經濟地帶產業結構工業結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還占有較大的比重加工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以重型產業為主以輕型或輕重混合型產業為主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征“南輕北重,東輕西重”2.(1)該市第一產業的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基本穩定,第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從工業結構來看,輕工業的比重上升很快。這對于促進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2)加工制造業比較發達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工業以輕工業為主。說明該市經濟較發達,產業結構較合理。3.工業化與城市化差異圖1-17,2002年東、中、西部地帶工業增加值結構

從圖中可以看出,東部地帶的工業增加值明顯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帶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相當于東部地帶的1/3,而西部地帶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僅相當于東部的1/6,這說明東、中、西部地帶的工業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第17頁表格,2002年東、中、西部地帶城市的分布

從表中可以看出,東、中、西部地帶的城市數量、規模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東、中、西部地帶工業化與城市化差異4.對外開放的區域差異對外開放程度直接影響到區域經濟增長。主要原因是:……。圖1-18,我國改革開放的時空發展

時間上看,開放起步于1980年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至1984年邁出第二步,開放14個沿海城市;以后開放步伐不斷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空間上看,開放首先從沿海開始,從沿海的點(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再向中西部推進;但目前中西部的開放城鎮仍是點狀分布(長江沿岸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省會開放城市),在開放程度上不及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帶東部地帶對外開放時間對外開放程度外資吸收能力較晚較早較低較高較弱較強小結:我國東、中、西部地帶的差異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速度、產業結構、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外開放等許多方面,這些差異是一系列自然、社會和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影響因素中、西部地帶東部地帶自然因素地形海拔較高,地形復雜,對工農業生產和交通建設極為不利屬于我國地勢最低的第三級階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開發利用氣候多屬于半干旱、干旱區和高寒區,對農業發展極為不利基本上位于東部季風區內,氣候濕潤,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自然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資源短缺社會因素城市化水平低高科技、教育和文化低高對外開放程度低高影響因素中、西部地帶東部地帶經濟因素發展基礎發展基礎薄弱,20世紀30年代后才一度出現工業向西推移的趨勢歷史上形成的社會經濟基礎較好,19世紀40年代后,近代工業首先出現在沿海產業結構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大,鄉鎮企業不發達,生產力水平較低,經濟發展相對遲緩產業結構相對較優,第二、三產業比重都在35%以上,遠大于第一產業,農村工業化程度較高,生產力水平較高交通運輸狀況交通線路較少,運輸條件較差交通設施齊全,網絡稠密影響因素中、西部地帶東部地帶其他因素地理區位距海較遠,長期處于較封閉的狀態,缺少東部地帶的區位優勢面向大海,具有開放性,海運的便利為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了優越的區位條件民族心理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經濟競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較差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開放,在經濟競爭面前有較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國際化程度內部聯系和對外交流較少,社會經濟比較封閉國際化程度高,與外界保持著密切的社會、經濟和技術聯系例4.分析析下列資料料,回答有有關問題材料一三三個地帶帶的GDP、人均GDP和人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二三三個地帶帶國內生產產總值所占占比重的變變化(%))(1)材料料一中的指指標可以反反映三個地地帶________________的差異異,這種差差異表現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料二中的指指標可以反反映三個地地帶____________的差異異,這種差差異表現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帶國內生產總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東部58.841.27594中部27.435.74426西部13.823.13456年份19801985199019951999比重增減東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231.129.927.627.4-3.8西部16.516.016.414.113.8-2.7社會經濟發發展水平東部經濟最最發達,中中部次之,,西部較落落后經濟發展速速度東部最快,,中部次之之,西部較較慢材料一三三個地帶帶的GDP、人均GDP和人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二三三個地帶帶國內生產產總值所占占比重的變變化(%))(3)從材材料一中可可以看出,,東部與中中、西部GDP的人人均差異要要比總量差差異__((大、小))一些。材材料二中說說明我國各各地帶GDP所占比比重只有____在在逐年增加加,而____和____都都在減少,,這使得三三個地帶____________的的差異在進進一步拉大大。地帶國內生產總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東部58.841.27594中部27.435.74426西部13.823.13456年份19801985199019951999比重增減東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231.129.927.627.4-3.8西部16.516.016.414.113.8-2.7小東部中部西部經濟發展水水平材料一三三個地帶帶的GDP、人均GDP和人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二三三個地帶帶國內生產產總值所占占比重的變變化(%))(4)下列列反映我國國地帶性經經濟差異的的指標,按按重要性由由大到小排排列合理的的是A..經濟發展展速度、人人均GDP、GDPB.經濟發發展水平、、人均GDP、GDPC.人均GDP、經經濟發展水水平、GDPD.GDP、人均GDP、經經濟發展速速度地帶國內生產總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東部58.841.27594中部27.435.74426西部13.823.13456年份19801985199019951999比重增減東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231.129.927.627.4-3.8西部16.516.016.414.113.8-2.7A二、南方與與北方通常是針對對____地區而言言,以__________一線作為為分界線。。閱讀第20、21頁頁內容,理理解南方和和北方在以以下幾個方方面的差別別:氣候、地形形、自然資資源、限制制性因素、、面臨問題題等方面。。例5.讀下下圖,完成成下列問題題(1)一般般情況下,,河流RA.只有春春汛B.只有夏夏汛C.只有秋秋汛D.春季和和夏秋季各有一個個汛期東部秦嶺-淮河河D(2)城市市P是在大大型能源基基地基礎上上發展起來來的。該能能源基地是是A.水電站站B.油油田C..天然氣田田D.煤煤礦(3)與太太湖平原、、珠江三角角洲等地區區相比,圖圖示平原地地區作為商商品糧生產產基地的優優勢條件是是A.單位面面積產量高高B.人人均耕地面面積大C.交通發發達D..水熱條件件好BB(4)城市Q某家具廠廠生產的實實木家具銷銷往全國許許多地方。。影響該廠廠布局的主主導因素是是A.原料產產地B..消費市場場C.廉價勞勞動力D.高素質質的技術開開發人A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自然條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植被常綠闊葉林及熱帶季雨林土壤紅壤、磚紅壤亞熱帶、熱熱帶季風氣氣候溫帶落葉闊闊葉林棕壤、鈣質質土、黑土土第21頁““探究活動動”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社會經濟條件農業生產以旱作為主,東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工業生產產業結構以水田為主主,長江中中下游地區區是我國重重要的商品品糧和商品品棉基地重工業發達達,遼中南南、京津唐唐是我國重重要的工業業基地輕工業發達達,滬寧杭杭、珠江三三角洲是我我國重要的的工業基地地第一產業比比重相對較較高第一產業比比重相對較較低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社會經濟條件農業工業產業交通運輸對外開放以公路、鐵鐵路為主水運、公路路、鐵路運運輸都很便便利對外開放較較晚,開放放程度低對外開放較較早,開發發程度高優勢:熱量量、水分充充足有色金屬、、生物、2、南方水水力資源豐豐富限制:洪澇災害、、環境污染染、山地丘陵地地形破碎、、人地關系日日趨緊張,,注重生態態保護小結:這節節課我們主主要比較了了南方地區區和北方地地區的差異異、重點關關注兩個地地區的優勢勢、限制條條件、發展展方向。內蒙古新藏甘青陜川云貴渝寧桂三、西部大大開發10+273°E53°N135°E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地.眾多山山脈秦嶺阿爾泰山、、喜馬拉雅山山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地準噶爾盆地地柴達木盆地地四川盆地天山昆侖山橫斷山脈祁連山內蒙古高原原西部地區大大多位于我我國地形的的第一、二二級階梯上上。本區內內地貌類型型復雜多樣樣,有青藏藏高原、黃黃土高原和和云貴高原原,有塔里里木盆地、、準噶爾盆盆地、柴達達木盆地和和四川盆地地,以及眾眾多的山脈脈,如喜馬馬拉雅山、、昆侖山、、天山、祁祁連山、秦秦嶺、橫斷斷山脈等。。眾多的地地貌類型是是形成中國國西部自然然環境復雜多樣和自然資源豐豐富多樣的基礎礎。西部地區優優勢:自然資源豐豐富,礦產產資源、油油氣資源、、水能資源源、土地資資源等有突突出優勢,,具有巨大大的發展潛潛力。西部地區不不足:基礎設施落落后,人才才、技術、、資金匱乏乏。實施西部大大開發的意意義:縮小我國東部部與西部地帶帶之間的發展展差距,推動動區域經濟的的協調發展,實現全全國各族人民民的共同富裕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穩定與邊疆安安全,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實施可可持續發展戰戰略。通過西部大開開發,可將西西部地帶的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將潛在優勢勢變為現實優優勢。東、中、西部部三大經濟地地帶東中西部發展展差異經濟水平差異異工業化與城市市化差異對外開放的區區域差異南方與北方西部大開發自然條件的差差異社會經濟條件件的差異目的.優勢.劣勢.意義義區域發發展展的的差差異東中西部差異異產業結構差異異三、西部大開開發閱讀第22、、23頁內容容,理解西部部大開發的………背景、目的、、范圍、優勢勢、劣勢、意意義。第23頁“探探究活動”1.西部的絕絕大部分地區區深居內陸,,是少數民族族聚居的地區區,社會經濟濟比較落后,,因此,……。。2.改革開放放以來,集中力量發展展我國沿海地地區,主要是強調一一定時期的經經濟高速增長長,取得良好的的經濟效益,,但是,隨著沿沿海地區的加加速發展,東東、西部地帶帶之間的發展展差距進一步步擴大,西部大開發,,主要是為了縮縮小地區差距距、加速西部部地區的社會會經濟發展。因此,在一一定意義上講講,前者側重重于發展,后后者強調公平平。例6.與西部部地帶今后社社會經濟發展展方向不一致致的是A.改善生態態環境,加強強草原牧區建建設,發展林林牧業B.發揮三線線建設形成的的基礎和能力力,加快軍工工技術向民用用工業的轉化化和擴散C.大力發展展第三產業和和集約化的農農業生產,以以緩解能源、、交通、運輸輸緊張等問題題D.有步驟、、有重點地開開發能源、礦礦產和水力資資源,使其成成為全國動力力基地C練習:1.秦嶺-淮淮河一線是我我國(雙選))A.冬小麥與與春小麥主要要產區的分界界線B.農區畜牧牧業與牧區畜畜牧業的分界界線C.濕潤去與與半濕潤區的的分界D.亞熱帶常常綠闊葉林與與暖溫帶落葉葉闊葉林的分分界線CD2.下列關于于東部經濟地地帶與中、西西部地帶的比比較,正確的的是A.東部較中中、西部經濟濟發展水平高高B.中、西部部較東部經濟濟發展速度快快C.東部較中中、西部具有有資源優勢D.中、西部部較東部具有有區位優勢3.關于我國國三個經濟地地帶的敘述,,正確的是A.東部經濟濟地帶與東部部季風區的范范圍基本吻合合B.西部經濟濟地帶位于青青藏高原上C.重慶市位位于東部經濟濟地帶D.三個經濟濟地帶的劃分分是依據各省省、市、區經經濟社會發展展水平AD4.目前,我我國三個經濟濟地帶的產業業結構是A.東部地帶帶的產業結構構相對較優,,二、三產業業比重較大B.中部地帶帶的產業結構構較優,一、、二、三產業業比例均衡C.西部地帶帶的產業結構構最優,一、、二、三產業業均在27%~41%之之間D.中、西部部地帶的第二二產業比重大大,生產力水水平較低5.西部地區區經濟發展的的優勢是A.生態環境境良好,草原原廣布B..資源豐富,,交通運輸比比較方便C.國境線長長,鄰國較多多,沿邊經貿貿有較大優勢勢D.水資源豐豐富,農業基基礎較好,勞勞動力資源豐豐富CA25、下圖是是“沿北緯40°中國境境內年降水量量和年太陽輻輻射總量分布布圖”,讀圖圖回答下列問問題:(16分)(1)(6分分)圖中年降水量和和年太陽輻射總量量之間存在的相關關性是,由東到西降水量變化化產生的原因因是。甲地年降水量量與太陽輻射射量之間關系系產生的主要要原因是。負相關海陸分布的差差異氣候干燥,對對太陽輻射的的削弱少(2)(5分分)圖中年降降水量和年太太陽輻射量曲曲線相交點的的年降水量為為mm,該等降降水量線在農農業生產類型型上是區和區的分界線,,在植被發展類型上是植被和植被的分界線。。(3)(4分分)限制甲地農業業發展的主要自自然因素是,該地種植業業發展類型為為農業。400農業畜牧業森林草原水源灌溉農業(綠綠洲農業)(4)(1分分)甲地年降降水量和年太太陽輻射量對對農業生產的的有利影響是是())①光照強,農農作物可一年年兩熟②小小麥顆粒飽滿滿③瓜果甜甜度高④水水稻種植面積積廣A.①②B.②②③C.③③④D①④B再見我國三大經濟濟地帶經濟地帶西部中部東部范圍(省級行政單位,暫不含港澳臺)劃分依據遼、冀、京、、津、魯、蘇蘇、滬、浙、、閩、粵、桂桂、瓊等12個川(蜀)、渝渝、貴(黔))、云(滇))、藏、陜((秦)、甘((隴)、寧、、青、新等10個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度較差薄弱低較低黑、吉、內蒙蒙古、晉、豫豫、鄂、湘、、皖、贛等9個較優越較薄弱較低較低優越雄厚較高高我國三大經濟濟地帶經濟發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