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五世界近代史第一部分安徽中考考點過關《安徽·中考》歷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時空坐標思維導圖縱橫關聯
世界中國階段特征①經濟: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②思想:自然科學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人類社會創造出輝煌的科技和文化成果①政治: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并發展。③思想: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使資產階級思想和政治觀念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傳播目錄(安徽·中考)考點考點1第二次工業革命考點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考點3近代科學考點4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拓展知識縱橫異同比較分析探究史料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10年5考)考點1通過電的利用,內燃機與汽車、飛機的誕生等史實,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
【2021年是愛迪生逝世90周年】前提①政治前提: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使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普遍確立。②經濟前提: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③理論前提: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步,并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④市場前提: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興起19世紀六七十年代特點①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②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規模更廣,發展更快。③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10年5考)考點1突出國家美國和德國主要標志電力和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新能源電力、石油時代“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10年5考)考點1重大成就
電的應用
理論基礎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應用①人們根據電磁感應現象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到19世紀70年代,不斷完善的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②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他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發電站為電燈提供了能源,促進了電燈的廣泛使用。[2012安徽9]③在各國發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發電機、電動機、電焊機、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
愛迪生(1847—1931)影響電的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10年5考)考點1重大成就
內燃機
發明①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煤氣內燃機。②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③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柴油內燃機應用[2018安徽13(3)]①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②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人類從此實現了飛天的夢想。此后不久,中國人馮如制造出了更先進的飛機,他被譽為“中國始創飛行大家”。[2017安徽13(3);2011安徽17(1)]③1913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汽車的價格大幅下降,汽車開始成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早期汽車影響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關的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2013安徽13(2)]第二次工業革命(10年5考)考點1重大成就
化學工業和新材料①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他又研制出無煙炸藥。諾貝爾的發明在軍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②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③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
諾貝爾(1833—1896)第二次工業革命(10年5考)考點1影響①生產力: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②生產關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③世界局勢: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0年2考)考點2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
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勞動力結構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婦女地位提高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她們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這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0年2考)考點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
大眾教育
原因19世紀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表現①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②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意義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0年2考)考點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城市化
原因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進程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的環境開始得到改善。城市照明日益完善,還出現了有軌電車和馬拉的軌道公共客車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0年2考)考點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
環境污染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2020安徽11;2019安徽13]貧富分化加劇
原因一方面,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影響工業革命開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壞機器以表達自己的憤怒。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強烈認識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但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近代科學(10年3考)考點3通過牛頓、達爾文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學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牛頓
簡介英國科學家,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牛頓(1643—1727)
主要成就①他在天文學、數學、力學等領域都有杰出貢獻。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2018安徽13(1)]②1687年,牛頓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影響他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近代科學(10年3考)考點3達爾文
簡介英國生物學家
達爾文(1809—1882)
主要成就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指出:物種都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生物的發展和進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決定的,而是遺傳變異、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的結果;人類也是進化來的,不是上帝創造的[2014安徽9]影響《物種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是生物科學領域的一次偉大革命[2018安徽13(2)]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10年未考)考點4通過巴爾扎克和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文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巴爾扎克
簡介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作品巴爾扎克將所見所聞融入小說寫作中,完成了一套名為“人間喜劇”的小說集。他的經典之作《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他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10年未考)考點4列夫·托爾斯泰
簡介俄國偉大的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作品特點托爾斯泰在小說中一方面猛烈抨擊了俄國的沙皇專制和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揚道德上的博愛。他的小說反映了在社會轉型時期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所以,托爾斯泰被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作品《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描繪出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場景)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10年未考)考點4貝多芬
簡介德國天才作曲家
貝多芬(1770—1827)
作品《英雄交響曲》是他的代表作。這首交響曲完成于1804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作品,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它氣勢磅礴,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10年未考)考點4梵高簡介荷蘭近代杰出畫家
《向日葵》作品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艷麗的黃色花瓣,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拓展知識縱橫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異同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領先國家英國美國、德國標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電力的廣泛應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新能源煤炭電力、石油異同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動力設備蒸汽機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發明珍妮紡紗機、改良蒸汽機、汽船、火車等發電機、電動機、電燈泡、內燃機、汽車、飛機等特點發明創造依賴工人、技師的經驗,科技含量低科學和生產緊密結合,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影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基本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分析探究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1)洋務運動后期(19世紀80年代),中國學習西方科技,創辦民用工業,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加緊侵略中國,如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民族危機加深,最終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人民救亡運動高漲,掀起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史料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材料呈現
問題設置根據材料,概括1880—1920年世界石油產量的變化趨勢,并分析促使這一時期石油產量變化的原因。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讀設問①作答內容:概括1880—1920年世界石油產量的變化趨勢;分析促使這一時期石油產量變化的原因。②答案來源:材料;所學知識分析材料關鍵信息與設問或知識間的聯系第一小問,由圖中數據變化可知,1880—1920年世界石油產量不斷增長。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內燃機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領域的重大成就。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產量的迅速增長組織答案
三步解法1880—1920年世界石油產量不斷增長且增幅較大。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材料呈現19世紀40年代的一份調查報告這樣描述英國城鎮的衛生狀況:“在城鎮的最熱鬧地區,也正是在商業中心區,堆滿了從肉莊、廁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來的垃圾和爛肉爛魚等等。”美國大城市處理污物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馬車將各個家庭的排泄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厭氧顆粒污泥銷售合同6篇
- 培訓課件房地產合同5篇
- 拆除回收廢鐵合同8篇
- 2025年監控安裝簡易合同5篇
- 司機聘請合同8篇
- 清潔工具采購合同
- 領失業金只有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可以嗎5篇
- 商品車托運合同范本9篇
- 2025年信息信托投資公司貸款合同10篇
- 對公借款合同
- 個人車輛抵押協議書
- 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大數據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八年級英語下學期期中模擬卷(宿遷專用)(原卷版)
- 杭州市市級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真題2024
- 2025年科普知識競賽題及答案(共100題)
-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試驗方案20240401
- 2025年北京衛生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南推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自動化設備應用
- 煙草公司辦公樓物業服務方案
- 口腔保健科普講座(幼兒園)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