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水不見了: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水不見了: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一、設計意圖:
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四周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覺其中的有趣和奇異,有益于保持孩子們的新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忱,使他們從小就擅長觀測和發覺,并使他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老師應成為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合、引導者,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行為,擅長發覺幼兒感愛好的事物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抓住教育的契機,為幼兒的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制造寬松的探究環境。
給花兒澆水是小伙伴很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這天,我發覺一個小伙伴在給花兒澆水時澆了一遍又一遍,我趕忙過去制止他:"澆這么多水,花兒會死的'。可他卻說:"我一倒下去,水就不見了,我怕花兒沒喝夠,所以多澆一點'。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可愛呀!他這一句"水不見了'引發了我的思索,"水為什么會不見呢?'這不正是一個引導幼兒去探究、去發覺的切入點嗎?
于是老師緊緊抓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通過試驗、操作自己探究"水不見了'的緣由。在活動中老師除了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外,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變魔術的情景,通過一個奇妙的寶瓶,不僅吸引住了幼兒的留意力,更激發了幼兒的探究欲望。新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兒探究和學習的原動力和內驅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認知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知活動成為一件歡樂的事情。幼兒在劇烈探究欲望的趨使下,主動地去探究"水不見了'的緣由,并將獲得的閱歷遷移到生活中,通過試驗、操作來發覺生活中有些東西是簡單吸水的。活動中幼兒不僅充分體驗到了發覺的樂趣,而且使幼兒形成了擅長觀測生活中的現象并樂于探究現象緣由的探究精神。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覺生活中有些東西是簡單吸水的。
2、激發幼兒的探究愛好,使幼兒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三、活動預備:
1、老師閱歷預備:
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東西簡單吸水
了解幼兒對物品吸水性的理解
2、幼兒閱歷預備:
感知水的流淌性
在生活活動中引導幼兒認識一些操作材料
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盡量不灑出來
3、材料的預備: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里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里面有毛巾)和一個杯子;每組一盆水;實物投影儀一臺;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餐巾紙、毛線等材料假設干;圖表一張。
海綿(實物)
毛線(實物)
布(實物)
棉花(實物)
水果網(實物)
泡沫(實物)
石頭(實物)
沙(實物)
積木(實物)
餐巾紙(實物)
四、活動流程圖:
以變魔術的形式
引起幼兒探究的愛好,引導幼兒發覺問題(水不見了)并探究緣由
試驗、操作發覺生活中有些東西簡單吸水
將試驗結果進行溝通并用圖表的形式表示出來
五、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愛好。
老師今日要給你們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想)
1、出示一個一杯水和一個空八寶粥瓶子,將杯子里的水倒進瓶子,請幼兒猜猜水還能倒回杯子嗎?出處(結果是將水倒回來)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瓶子,請幼兒看看兩個瓶子是不是一樣?(是一樣的)
再將一杯水倒進另一個瓶子里,請幼兒猜猜這一次還能倒回來嗎?(能)結果水倒不出來了,老師把水變不見了?
3、請幼兒猜猜水到哪里去了?
二〕請幼兒自己變魔術,找出水不見了的緣由。
1、老師為每個小伙伴都預備了一個八寶粥瓶子和一個杯子,請幼兒象老師一樣變魔術,(做試驗)看看水是不是也會不見。
2、幼兒試驗后發覺水真的變不見了,請幼兒把瓶蓋子打開找出緣由。(原來里面有一條毛巾.)
3、比一比原來放進去的毛巾和現在的毛巾有什么不同。(一條是干的,一條是濕的)得出結論:水被干毛巾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
4、請幼兒想想,生活中除了毛巾以外還有哪些東西簡單吸水,可以幫我們來變魔術.
三〕為幼兒提供一些材料,請幼兒再次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
每位幼兒選擇一至兩種材料進行試驗。
四〕溝通試驗結果,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請幼兒說出自己是用什么材料變的魔術,水變不見了沒有?
水變不見了用表示,水沒有變不見用表示。
海綿(實物)
毛線(實物)
布(實物)
棉花(實物)
水果網(實物)
泡沫(實物)
石頭(實物)
沙(實物)
積木(實物)
餐巾紙(實物)
五〕請幼兒說說這些簡單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棉花做成棉簽,打針的時候用等等。
六、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材料,引導幼兒探究還有哪些東西簡單吸水。
2、活動過程中,有兩個小伙伴是用水果網做的試驗,一個說水果網不能變魔術(不簡單吸水),另一個說水果網可以變魔術(簡單吸水)。通過再次驗證發覺水果網的確不能變魔術(不簡單吸水)。而那個小伙伴由于水果網塞太滿,水倒得太少,所以使試驗涌現偏差。由此使我想到可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究物體吸水飽和度的問題。
七、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之所以勝利的地方在于活動一開始就以變魔術的形式涌現,不僅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而且也吸引了聽課老師的留意力,師生都對自己親眼所見的情景產生了深厚的愛好。明明看見一杯水倒進了空八寶粥瓶里,再想把水倒回杯子時,水卻倒不回來了,水到哪里去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請幼兒自己變魔術來驗證老師的試驗結果,和老師一樣,他們也將水變不見了,這時幼兒的探究欲望更加劇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水不見了的緣由,此時再請幼兒打開瓶蓋找出瓶子里藏著的奧秘,原來瓶子里藏的是毛巾,水就是被毛巾吸掉的。
發覺緣由后,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幼兒將剛剛獲得的閱歷擴散到生活中,為幼兒提供了生活中常見的、豐富的可操作材料,讓幼兒繼續在變魔術的情景中去探究、發覺生活中有些東西是簡單吸水的;然后再引導幼兒將試驗結果進行溝通并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整節活動過程中幼兒完全融入到魔術師的角色中,處于一種積極的探究的狀態中,自覺的去查找"水不見了'的緣由,表現得很專注、很投入;而老師始終以一個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涌現,自始自終保證了幼兒在探究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活動中還有些值得老師反思的地方,如:幼兒選擇多種材料進行試驗、操作后,老師引導幼兒用圖表的形式溝通試驗結果。老師的設想是以變魔術的形式貫穿活動的始終,于是在溝通試驗結果時,依據創設的情景提出問題:"你用的什么材料變魔術,它能幫你把水變不見了嗎'?并在記錄圖表時將能變魔術(即簡單吸水)的物品設置為來表示;將不能變魔術(即不簡單吸水)的物品設置為來表示。然而幼兒的表達方式是很徑直的,在試驗中看到能倒出水來,第一反應是用點頭來表示,點頭即表示,看到不能倒出水來,就用搖頭來表示,搖頭即表示,幼兒的表達與老師提問中預設的答案(能變魔術即不能倒出水來用來表示)剛好相反。
依據皮亞杰的觀點,幼兒相信真真實切擺在面前的實物,他們還不能將自己看到的事實與老師的提問聯系在一起,因此幼兒就用自己的問題問自己,他們正確的回答了自己的提問。假如老師在活動中能以幼兒的視角徑直提出問題,那么幼兒就能對試驗中的現象做出精確的判斷。看來在設計活動中過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4月開學英語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龍陵一中2025年高三《天府大聯考》(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蒙古族民間文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醫學影像信息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個人述職與未來規劃
-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軟件測試綜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肋骨骨折并血胸護理查房
- 廣東省廣州市三元里中學2025屆中考預測密卷: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人類遺傳病》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肋骨骨折的護理
- 國旗下講話第三周校長講話稿:以習慣鑄舟楫 以品格揚云帆-讓成長在堅守中綻放華章
- 三門峽水庫實習報告
- 文化產業項目風險管理及應對措施
- 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照(CAAC)考試復習重點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3年小學科學實驗知識競賽試題庫含答案
- 價值共創理論形成路徑探析與未來研究展望
- 破釜沉舟成語故事課件全
- 《實驗室生物安全》課件
- 技術總監聘用合同協議書(2025年)
- 【MOOC】民事訴訟法學-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種常見喬木介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