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_第1頁
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_第2頁
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_第3頁
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_第4頁
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產業供應鏈管理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第二章產業供應鏈管理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何謂供應鏈管理(SCM)?供應鏈管理(SCM)與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的作法與程序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供應鏈管理的效益e化供應鏈管理之績效指標供應鏈績效衡量綱要何謂供應鏈管理(SCM)?綱要第一節何謂供應鏈管理第一節

第一節何謂供應鏈管理(SCM)?1.1供應鏈管理的定義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1.4供應鏈管理的功能1.5供應鏈管理的特色

1.6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1.7夥伴關係創造的效益第一節何謂供應鏈管理(SCM)?1.1供應鏈管理的1.1供應鏈管理的定義狹義: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於提供從原料到商品配送的全體通路成員管理,突破單一企業的限制,整個通路成員應整體來考量,進行從生產、配送、行銷等活動的整合決策。

廣義:供應鏈管理必須做到將供應商、客戶、物流商、通路等提供彼此必要的資訊來分享,如此才會使整體通路更有效率與競爭力,同時緊密彼此的關係。1.1供應鏈管理的定義狹義:資訊流演進過程

資料來源:唐澤豐.”物流情報系統設計”

資訊流演進過程資料來源:唐澤豐.”物流情報系統設計”資訊與整合

供應鏈管理的兩大重要議題,一為"資訊(information)”;一為”整合(integration)”。

資訊與整合供應鏈管理的兩大重要議題,一為"資訊(infor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第一階段夥伴/關係第二階段後勤管理第三階段供應鏈管理強調與供應商,配銷商建立良好關係執行控制由始點到消費者的資訊與物流。焦點在以速度,彈性重設企業流程。牽涉的成員只有2或3個成員如供應商、買主、客戶服務及配銷商批發商及零售商。由供應商到配銷商到消費點整個供應鏈所有成員。由供應商至最終消費者全部鏈上的成員。利益1.降低成員的成本。2.好的品質。3.高庫存週轉率。1.降低成本。2.週期短。3.更高的庫存週轉。1.顯著地降低成本。2.更有效率地再造流程。3.廣泛地改住供應鏈產出。4.改善對顧客服務及彈性。關係採購商&賣方行銷商&配銷商由生產到服務,焦點在由材料到成品至配銷的後勤功能。所有成員均由材料至最終客戶及流程有關。最主要利益好的關係,才能降低成本。關係及資訊流向產生後勤節省價格、品質、庫存。有效率的企業流程對生產及客戶服務反應很快??焖佟椥韵到y使成本降低,並且創造學習型組織而持續創造知識又得到更多改善。資料來源:Stevens,Graham,”IntegratingtheSupplyChain,”InternatoinalJournalof

PhysicalDistributionandMaterialsManagement,Vol.19,NO.8,1989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強調與供應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

傳統與供應鏈管理方式比較比較項目傳統供應鏈存貨管理方式獨自努力共同消除供應鏈的存貨整體成本方式企業成本最小化供應鏈的成本效率時間水平短期長期資訊分享與監視程度限制於目前交易所需要求於規劃與監視流程通路階層間的協調程度通路間交易的單一接觸同層級與不同層級間的多重接觸共同規劃以交易為基礎持續進行公司哲學的相容度不相關至少在關鍵關係上相容供應商數目多,增加競爭與分散風險少,增加協調通路領導不需要需要,具協調功用分享風險與報酬的程度獨自享有長期的風險與報酬分享作業、資訊與存貨流動的速度倉庫導向(儲存、安全存量)發貨中心導向(存貨速度),跨供應鏈的快速回應Sourcefrom:”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

Management”,Vol.4,No.2,p.16.

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

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未來產業趨勢資料來源:電子時報,88.5.4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廠商競爭力的影響力速度是近年來左右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供應鏈管理的推動使企業界從財務、備料、運輸、存貨管理等環節均能有效掌控,達到快速的目的,將是未來企業生存必要的手段及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以出口為導向的紡織業國內廠商國際大廠供應商代工客戶充分掌握原物料供應,以及代工客戶的產品銷售狀況電腦系統、網路連線資訊流資訊流資訊流資訊流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1.4供應鏈管理的功能?供應商選擇?存貨管理?配送管理?通路管理?付款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1.4供應鏈管理的功能?供應商選擇?付款管理1.5供應鏈管理的特色夥伴關係(Collaboration)資訊科技(ITTechnology)資訊共享(Informationsharing)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ition)1.5供應鏈管理的特色夥伴關係資訊科技資訊共享核心競爭力1.6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供應鏈流程的演進

資料來源:Stevens,Graham,”IntegratingtheSupplyChain,”Internatoi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andMaterialsManagement,Vol.19,NO.8,19891.6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1.7夥伴關係創造的效益?不確定性的降低?成本的節省?合作開發產品及流程?溝通的改進?分享的風險及報酬1.7夥伴關係創造的效益?不確定性的降低第二節SCM&ERP第二節第二節供應鏈管理(SCM)與

企業資源規劃(ERP)

ERP

系統的重點在於系統整合,將複雜的企業流程及交易資料,如配銷、製造、財務、倉庫管理、人力資源等,整合在一個系統內。SCM著重於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透過同步化、及時性的規劃,以資訊網路整合接單程序、原物料取得、產能情況、生產流程、存貨管理、倉儲、客戶服務等相關活動,並將上述流程加以管理。第二節供應鏈管理(SCM)與

企業第三節SCM作法與程序第三節第三節供應鏈管理的作法與程序3.1

SCM作法與程序3.2供應鏈管理工具3.3供應鏈分析工具第三節供應鏈管理的作法與程序3.1SCM作法與程序3.1

SCM作法與程序整合採購、生產、運送及客戶服務供應鏈管理流程導向原物料的取得、組裝製造、生產排程、庫存管理、倉儲、配銷資訊系統3.1SCM作法與程序整合採購、生產、運送及客戶服務供應鏈3.2供應鏈管理工具

?供應鏈管理工具供應鏈管理利用資訊科技整合企業資源,以加速產品/服務在供應鏈中的速度,以達快速反應顧客需求。?

最常出現之二項管理工具1.QR(快速回應)。2.ECR(有效顧客回應)。3.2供應鏈管理工具?供應鏈管理工具OR快速回應(QuickResponse)

?

QR是供應商與零售商之間的合作。

?

QR系統通常須利用現代化通訊與資訊技術。

?

QR系統最典型的例子是零售商與供應商間的訂單透過EDI連線傳送。OR快速回應(QuickResponse)?QR是ECR有效消費者回應

(EfficiencyConsumerResponse)ECR的實施策略

?有效率的商品管理。

?有效率的補貨。

?有效率的促銷。

?有效率的新品上市。ECR實施重點

?供給面

?需求面

?工具面ECR有效消費者回應

(EfficiencyConsu企業實施QR/ECR須具備要素簡單化合理化彼此資料互相快速交換企業流程改造(BPR)互信(Trust)條碼化(Barcoding)企業實施QR/ECR須具備要素簡單化合理化彼此資料互相快速交3.3供應鏈分析工具分析工具應用範圍1迴歸分析銷售預測2指數平滑法銷售預測3計畫評核術(PERT)工程設計4線性規劃法生產排程5經濟訂購量(EOQ)模式存貨控制6供應商評估模式對外採購7運輸模式實體配送8生產成本效益(P-C)分析成本分析9預算模式會計控制10人力規劃模式人力規劃3.3供應鏈分析工具分析工具應用範圍1迴歸分析銷售預測2第四節SCM對企業的影響第四節第四節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

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影響

4.2供應鏈管理對組織流程的影響4.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交易關係的影響

第四節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影響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可以區分為四大類型: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基礎架構者可以利用電子方式傳遞者可補充所有商業者因電子資料普及化而受惠者物流影響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影響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可以區分

4.2供應鏈管理對組織流程的影響

供應鏈管理應包含下列功能:財務管理銷售部門效率庫存的管理(InventoryManagement)付款的管理(PaymentManagement)配送的管理(DistributionManagement)供應商管理(SupplierManagement)通路的管理(ChannelManagement)

4.2供應鏈管理對組織流程的影響供應鏈管理應包含下列功

4.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交易關係的影響

供應鏈管理流程

4.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交易關係的影響供應鏈管理流程第五節SCM效益第五節第五節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就總體面而言?就個別產業而言?就個別廠商而言第五節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就總體面而言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siness帶給企業的效益

跨企業間的Order-to-Cash循環超過75%的訂單是透過電子的方式取得上述95%的接單過程沒有人工介入訂單處理錯誤比例由20%降至2%將訂單處理週期由6至8週降至1至3週客戶採購效率提升25%虛擬工廠將製造週期由105天降至55天因存貨減少的成本節省達200萬美元運送成本節省達40萬美元確定產品可取得性(Availability)的時間由6天降至幾個小時互動式的需求預測與供應處理排程循理時間由10天降至24小時通路上的存貨減少80%對需求預測的準確性由30至50%提高至70%資料來源:電子時報(89.7.6,11版)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siness對各企業流程遭遇問題的解決資料來源:電子時報(89.7.6,11版)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siness對各企第六節e-SCM之績效指標第六節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第七節SCM之績效評量第七節第七節供應鏈績效衡量7.1定性績效衡量7.2定量績效衡量

第七節供應鏈績效衡量7.1定性績效衡量供應鏈績效衡量

顧客滿意度構面

構面定義規劃規劃雙方將繼續維持關係的流程。分享利益及負擔雙方為了長期利益接受短期負擔的意願。資產的特殊性資產可做為其他用途的程度。相依性雙方瞭解自主性的損失將因為預期利益而獲得補償的程度。作業資訊交換建立系統以提供具時效性、正確的、效率的資訊交換。延伸建立持續的、長期的、開放的關係。供應鏈績效衡量

供應鏈績效衡量

New(1995)將分析供應鏈績效改進的構面

活動及投資改進的範圍主要在於供應商或買方一般性或特定性主要的獲益者是買方或賣方供應鏈績效衡量

New(1995)將分析供應鏈績7.1定性績效衡量定性供應鏈績效衡量指標:

1、顧客

2、彈性

3、資訊流與物流之整合

4、供應商績效7.1定性績效衡量定性供應鏈績效衡量指標:供應商績效7.1定性績效衡量

衡量供應商績效

可接受物料的比例(物料品質)

準時遞送(on-timedelivery)供應商的數量

Tan(1998)的研究指出:供應商績效7.1定性績效衡量

7.2定量績效衡量

1、以成本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2、以顧客回應程度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3、EDI績效評估的主要構面7.2定量績效衡量1、以成本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7.2定量績效衡量

以成本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

衡量(Measures)說明文獻成本最小化

(CostMinimization)這是最為廣泛使用的衡量,用於供應鏈整體或特有的商業單位、階段。Beamon,1996銷售最大化

(SalesMaximization)使銷售金額或單位銷售量最大化Hammel&Laura,1993利潤最大化

(ProfitMaximization)收益扣除成本後之最大化Beamon,1996庫存投資最小化

(InventoryInvestmentMinimization)將庫存成本最小化Lee&Billington,1993過期存貨最小化

(InventoryObsolescenceMinimization)將過期存貨最小化;在業界,存貨過期之成本佔總庫存成本相當高的比例,因此,不可輕忽。Ishii,Takahashi&Muramatsu,1988資料來源:蕭志銘(1999)

7.2定量績效衡量

以成7.2定量績效衡量

以顧客回應程度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

衡量(Measures)說明訂單完成率最大化(FillRateMaximization)及時完成顧客訂單佔全部訂單的比例目標完成率之達成(TargetFillRateAchievement)達成一目標服務水準或完成率(Lee&Billington,1993)產品延遲最小化(ProductLatenessMinimization)承諾產品遞送日與實際產品遞送日之間的時間最小化顧客回應時間最小化(CustomerResponseTimeMinimization)從顧客下訂單到顧客收到產品,將這之間所花費的時間最小化。前置時間最小化(LeasTimeMinimization)從一產品開始製造到完成的時間為前置時間,將其最小化缺貨機率最小化(StockoutProbabilityMinimization)將缺貨機率最小化(Ishii,Takahashi&Muramatsu,1988)7.2定量績效衡量

以顧客回應程度為考7.2定量績效衡量

EDI績效評估的主要構面資料來源:MassettiandZmud(1996)

構面衡星的層級衡量指標解釋數量功能性功能部門文件經由EDI交換的百分比EDI活動在功能部門內的強度組織性組織文件經由EDI交換的百分比EDI活動在組織內的強度多樣性功能性貿易夥伴中其功能部門有經由EDI連結的百分比功能部門和貿易夥伴間EDI關係的開放性組織性貿易夥伴中組織經由EDI連結的百分比組織和貿易夥伴間EDI關係的開放性寬度功能性經由EDI交換的文件種類數量;特定標準的使用功能部門內電子文件整合及交換的範圍組織性使用EDI的功能部門數量;經由EDI交換的文件種類及數量在組織內電子文件整合及交換的範圍深度功能性在各種深度層級下EDI連結的百分比和貿易夥伴間電子關係的本質組織性在各種深度層級下EDI連結的百分比組織邊界的滲透性7.2定量績效衡量

資訊最前線:各產業電子商務輔導現況(二)資訊最前線:產業供應鏈管理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第二章產業供應鏈管理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何謂供應鏈管理(SCM)?供應鏈管理(SCM)與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的作法與程序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供應鏈管理的效益e化供應鏈管理之績效指標供應鏈績效衡量綱要何謂供應鏈管理(SCM)?綱要第一節何謂供應鏈管理第一節

第一節何謂供應鏈管理(SCM)?1.1供應鏈管理的定義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1.4供應鏈管理的功能1.5供應鏈管理的特色

1.6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1.7夥伴關係創造的效益第一節何謂供應鏈管理(SCM)?1.1供應鏈管理的1.1供應鏈管理的定義狹義: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於提供從原料到商品配送的全體通路成員管理,突破單一企業的限制,整個通路成員應整體來考量,進行從生產、配送、行銷等活動的整合決策。

廣義:供應鏈管理必須做到將供應商、客戶、物流商、通路等提供彼此必要的資訊來分享,如此才會使整體通路更有效率與競爭力,同時緊密彼此的關係。1.1供應鏈管理的定義狹義:資訊流演進過程

資料來源:唐澤豐.”物流情報系統設計”

資訊流演進過程資料來源:唐澤豐.”物流情報系統設計”資訊與整合

供應鏈管理的兩大重要議題,一為"資訊(information)”;一為”整合(integration)”。

資訊與整合供應鏈管理的兩大重要議題,一為"資訊(infor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第一階段夥伴/關係第二階段後勤管理第三階段供應鏈管理強調與供應商,配銷商建立良好關係執行控制由始點到消費者的資訊與物流。焦點在以速度,彈性重設企業流程。牽涉的成員只有2或3個成員如供應商、買主、客戶服務及配銷商批發商及零售商。由供應商到配銷商到消費點整個供應鏈所有成員。由供應商至最終消費者全部鏈上的成員。利益1.降低成員的成本。2.好的品質。3.高庫存週轉率。1.降低成本。2.週期短。3.更高的庫存週轉。1.顯著地降低成本。2.更有效率地再造流程。3.廣泛地改住供應鏈產出。4.改善對顧客服務及彈性。關係採購商&賣方行銷商&配銷商由生產到服務,焦點在由材料到成品至配銷的後勤功能。所有成員均由材料至最終客戶及流程有關。最主要利益好的關係,才能降低成本。關係及資訊流向產生後勤節省價格、品質、庫存。有效率的企業流程對生產及客戶服務反應很快??焖?、彈性系統使成本降低,並且創造學習型組織而持續創造知識又得到更多改善。資料來源:Stevens,Graham,”IntegratingtheSupplyChain,”InternatoinalJournalof

PhysicalDistributionandMaterialsManagement,Vol.19,NO.8,1989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強調與供應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

傳統與供應鏈管理方式比較比較項目傳統供應鏈存貨管理方式獨自努力共同消除供應鏈的存貨整體成本方式企業成本最小化供應鏈的成本效率時間水平短期長期資訊分享與監視程度限制於目前交易所需要求於規劃與監視流程通路階層間的協調程度通路間交易的單一接觸同層級與不同層級間的多重接觸共同規劃以交易為基礎持續進行公司哲學的相容度不相關至少在關鍵關係上相容供應商數目多,增加競爭與分散風險少,增加協調通路領導不需要需要,具協調功用分享風險與報酬的程度獨自享有長期的風險與報酬分享作業、資訊與存貨流動的速度倉庫導向(儲存、安全存量)發貨中心導向(存貨速度),跨供應鏈的快速回應Sourcefrom:”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

Management”,Vol.4,No.2,p.16.

1.2供應鏈管理的演進

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未來產業趨勢資料來源:電子時報,88.5.4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廠商競爭力的影響力速度是近年來左右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供應鏈管理的推動使企業界從財務、備料、運輸、存貨管理等環節均能有效掌控,達到快速的目的,將是未來企業生存必要的手段及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以出口為導向的紡織業國內廠商國際大廠供應商代工客戶充分掌握原物料供應,以及代工客戶的產品銷售狀況電腦系統、網路連線資訊流資訊流資訊流資訊流1.3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1.4供應鏈管理的功能?供應商選擇?存貨管理?配送管理?通路管理?付款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1.4供應鏈管理的功能?供應商選擇?付款管理1.5供應鏈管理的特色夥伴關係(Collaboration)資訊科技(ITTechnology)資訊共享(Informationsharing)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ition)1.5供應鏈管理的特色夥伴關係資訊科技資訊共享核心競爭力1.6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供應鏈流程的演進

資料來源:Stevens,Graham,”IntegratingtheSupplyChain,”Internatoi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andMaterialsManagement,Vol.19,NO.8,19891.6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1.7夥伴關係創造的效益?不確定性的降低?成本的節省?合作開發產品及流程?溝通的改進?分享的風險及報酬1.7夥伴關係創造的效益?不確定性的降低第二節SCM&ERP第二節第二節供應鏈管理(SCM)與

企業資源規劃(ERP)

ERP

系統的重點在於系統整合,將複雜的企業流程及交易資料,如配銷、製造、財務、倉庫管理、人力資源等,整合在一個系統內。SCM著重於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透過同步化、及時性的規劃,以資訊網路整合接單程序、原物料取得、產能情況、生產流程、存貨管理、倉儲、客戶服務等相關活動,並將上述流程加以管理。第二節供應鏈管理(SCM)與

企業第三節SCM作法與程序第三節第三節供應鏈管理的作法與程序3.1

SCM作法與程序3.2供應鏈管理工具3.3供應鏈分析工具第三節供應鏈管理的作法與程序3.1SCM作法與程序3.1

SCM作法與程序整合採購、生產、運送及客戶服務供應鏈管理流程導向原物料的取得、組裝製造、生產排程、庫存管理、倉儲、配銷資訊系統3.1SCM作法與程序整合採購、生產、運送及客戶服務供應鏈3.2供應鏈管理工具

?供應鏈管理工具供應鏈管理利用資訊科技整合企業資源,以加速產品/服務在供應鏈中的速度,以達快速反應顧客需求。?

最常出現之二項管理工具1.QR(快速回應)。2.ECR(有效顧客回應)。3.2供應鏈管理工具?供應鏈管理工具OR快速回應(QuickResponse)

?

QR是供應商與零售商之間的合作。

?

QR系統通常須利用現代化通訊與資訊技術。

?

QR系統最典型的例子是零售商與供應商間的訂單透過EDI連線傳送。OR快速回應(QuickResponse)?QR是ECR有效消費者回應

(EfficiencyConsumerResponse)ECR的實施策略

?有效率的商品管理。

?有效率的補貨。

?有效率的促銷。

?有效率的新品上市。ECR實施重點

?供給面

?需求面

?工具面ECR有效消費者回應

(EfficiencyConsu企業實施QR/ECR須具備要素簡單化合理化彼此資料互相快速交換企業流程改造(BPR)互信(Trust)條碼化(Barcoding)企業實施QR/ECR須具備要素簡單化合理化彼此資料互相快速交3.3供應鏈分析工具分析工具應用範圍1迴歸分析銷售預測2指數平滑法銷售預測3計畫評核術(PERT)工程設計4線性規劃法生產排程5經濟訂購量(EOQ)模式存貨控制6供應商評估模式對外採購7運輸模式實體配送8生產成本效益(P-C)分析成本分析9預算模式會計控制10人力規劃模式人力規劃3.3供應鏈分析工具分析工具應用範圍1迴歸分析銷售預測2第四節SCM對企業的影響第四節第四節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

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影響

4.2供應鏈管理對組織流程的影響4.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交易關係的影響

第四節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影響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可以區分為四大類型: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基礎架構者可以利用電子方式傳遞者可補充所有商業者因電子資料普及化而受惠者物流影響4.1供應鏈管理對物流之影響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可以區分

4.2供應鏈管理對組織流程的影響

供應鏈管理應包含下列功能:財務管理銷售部門效率庫存的管理(InventoryManagement)付款的管理(PaymentManagement)配送的管理(DistributionManagement)供應商管理(SupplierManagement)通路的管理(ChannelManagement)

4.2供應鏈管理對組織流程的影響供應鏈管理應包含下列功

4.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交易關係的影響

供應鏈管理流程

4.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交易關係的影響供應鏈管理流程第五節SCM效益第五節第五節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就總體面而言?就個別產業而言?就個別廠商而言第五節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就總體面而言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siness帶給企業的效益

跨企業間的Order-to-Cash循環超過75%的訂單是透過電子的方式取得上述95%的接單過程沒有人工介入訂單處理錯誤比例由20%降至2%將訂單處理週期由6至8週降至1至3週客戶採購效率提升25%虛擬工廠將製造週期由105天降至55天因存貨減少的成本節省達200萬美元運送成本節省達40萬美元確定產品可取得性(Availability)的時間由6天降至幾個小時互動式的需求預測與供應處理排程循理時間由10天降至24小時通路上的存貨減少80%對需求預測的準確性由30至50%提高至70%資料來源:電子時報(89.7.6,11版)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siness對各企業流程遭遇問題的解決資料來源:電子時報(89.7.6,11版)供應鏈管理的效益

e-business對各企第六節e-SCM之績效指標第六節產業供應鏈管理之紡織供應鏈管理教材課件第七節SCM之績效評量第七節第七節供應鏈績效衡量7.1定性績效衡量7.2定量績效衡量

第七節供應鏈績效衡量7.1定性績效衡量供應鏈績效衡量

顧客滿意度構面

構面定義規劃規劃雙方將繼續維持關係的流程。分享利益及負擔雙方為了長期利益接受短期負擔的意願。資產的特殊性資產可做為其他用途的程度。相依性雙方瞭解自主性的損失將因為預期利益而獲得補償的程度。作業資訊交換建立系統以提供具時效性、正確的、效率的資訊交換。延伸建立持續的、長期的、開放的關係。供應鏈績效衡量

供應鏈績效衡量

New(1995)將分析供應鏈績效改進的構面

活動及投資改進的範圍主要在於供應商或買方一般性或特定性主要的獲益者是買方或賣方供應鏈績效衡量

New(1995)將分析供應鏈績7.1定性績效衡量定性供應鏈績效衡量指標:

1、顧客

2、彈性

3、資訊流與物流之整合

4、供應商績效7.1定性績效衡量定性供應鏈績效衡量指標:供應商績效7.1定性績效衡量

衡量供應商績效

可接受物料的比例(物料品質)

準時遞送(on-timedelivery)供應商的數量

Tan(1998)的研究指出:供應商績效7.1定性績效衡量

7.2定量績效衡量

1、以成本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2、以顧客回應程度為考量之定量績效衡量指標3、EDI績效評估的主要構面7.2定量績效衡量1、以成本為考量之定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