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免疫學題庫醫學免疫學第一章免疫學概論一、選擇題A型題1.免疫監視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發生腫瘤B.易發生超敏反應C.易發生感染D.易發生自身免疫病E.易發生免疫耐受2.用無毒力牛痘苗接種來預防天花的第一個醫師是A.KochB.JennerC.PasteurD.VonBehringE.Bordet3.機體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的功能稱為A.免疫監視B.免疫自穩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識別4.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稱為A.免疫監視B.免疫自穩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識別5.既參與固有性免疫應答又參與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成分有A.巨噬細胞B.B細胞C.T細胞D.中性粒細胞E.漿細胞6.最早提出克隆選擇學說的科學家是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7.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機體易發生A.腫瘤B.超敏反應C.移植排斥反應D.反復感染E.免疫增生病8.最早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的國家是A.中國B.美國C.日本D.俄羅斯E.英國X型題9.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是A.多為生后獲得的功能表現B.有針對性C.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強D.出生時就具有E.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10.免疫防御功能是指A.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體內繁殖、擴散C.清除體內變性、損傷及衰老的細胞D.從體內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E.識別、殺傷與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11.免疫防御功能異常可發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應C.腫瘤D.免疫缺陷E.免疫增生病12.免疫監視功能是指A.識別、殺傷與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B.防止病毒的持續感染C.清除體內變性、損傷及衰老的細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發生D.從體內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E.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二、填空題1.免疫應答過程大概分為三階段,分別是()、()、()。2.免疫應答可分為B細胞介導的()和T細胞介導的()兩種類型。三、名詞解釋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監視(immunologicsurveillance)四、問答題1.簡述固有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ABADAADA9.ABC10.ABD11.BD12.AB二、填空題1.識別階段、增殖分化階段、效應階段2.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二、名詞解釋1.免疫:機體對“自己”或“非己”的識別,并排除“非己”以保持體內環境穩定的一種生理反應。2.免疫防御:機體防御外來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異常情況下免疫反應過分強烈可引起超敏反應,或免疫功能過低則表現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3.免疫監視:體內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總有極少數由于種種原因而發生突變,這種突變的或異常的有害細胞可能成為腫瘤,機體的免疫功能可識別并清除這些有害細胞。三、問答題1.根據作用方式及其特點的不同,機體存在兩類免疫:1)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個體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過遺傳獲得,是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主要針對入侵病原體的天然防御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反應迅速,針對外來異物的范圍較廣,不針對某個特定異物抗原,也稱非特異性免疫。2)適應性免疫,是個體出生后,接觸到生活環境中的多種異物抗原,并在不斷刺激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免疫,也稱獲得性免疫。其主要特征是針對某個特定的異物抗原而產生免疫應答,開始的應答過程比較緩慢,一旦建立清除該抗原的效率很高,特異性很強,也稱特異性免疫。第二章免疫組織與器官一、選擇題A型題1.中樞免疫器官與外周免疫器官的區別是:A.中樞免疫器官是T細胞分化成熟的部位B.外周免疫器官是B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C.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分布、定居及發生免疫應答的場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E.中樞免疫器官是B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2.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是A.淋巴結和脾臟B.胸腺和骨髓C.淋巴結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關淋巴組織E.淋巴結和骨髓3.T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A.骨髓B.法氏囊C.脾臟D.胸腺E.淋巴結4.人類B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A.骨髓B.腔上囊C.脾臟D.胸腺E.淋巴結5.人類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骨髓B.胰腺C.脾臟D.胸腺E.淋巴結6.實驗動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細胞免疫功能正常,體液免疫功能受損B.細胞免疫功能受損,體液免疫功能正常C.細胞免疫功能受損,體液免疫功能缺乏D.細胞免疫功能正常,體液免疫功能正常E.細胞免疫功能缺乏,體液免疫功能受損7.脾臟和淋巴結生發中心主要由哪類細胞聚積形成?A.T淋巴細胞B.B淋巴細胞C.粒細胞D.巨噬細胞E.NK細胞8.免疫系統的組成是:A.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B.中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黏膜免疫系統C.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D.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E.胸腺和骨髓9.淋巴結的功能不包括:A.T細胞進行陰性選擇的場所B.免疫細胞定居的場所C.產生初次免疫應答的場所D.清除異物E.參與淋巴細胞的再循環X型題10.胸腺基質細胞包括:A.胸腺細胞B.胸腺上皮細胞C.巨噬細胞D.成纖維細胞E.樹突狀細胞11.人類的外周免疫器官有:A.脾臟B.胸腺C.骨髓D.淋巴結E.黏膜相關淋巴組織12.免疫細胞包括:A.T細胞B.巨噬細胞C.紅細胞D.抗原遞呈細胞E.B細胞二、填空題1.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結、()和()。2.人類中樞免疫器官由()和()組成。3.B細胞和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分別是()和()。三、名詞解釋1.淋巴細胞歸巢2.淋巴細胞再循環四、問答題1.簡述免疫器官的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B3.D4.A5.C6.E7.B8.D9.A10.BCDE11.ADE12.ABCDE二、填空題1.脾臟、黏膜相關免疫組織2.骨髓、胸腺3.骨髓、胸腺二、名詞解釋1.淋巴細胞歸巢:成熟淋巴細胞的不同亞群從中樞免疫器官進入外周淋巴組織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區域,稱為淋巴細胞歸巢。2.淋巴細胞再循環:淋巴細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間反復循環,淋巴細胞在機體內的遷移和流動是發揮免疫功能的重要條件。三、問答題1.免疫器官的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根據功能分中樞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成熟的場所,哺乳動物的中樞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細胞定居和發生免疫應答的場所,主要包括淋巴結、脾臟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第三章抗原一、選擇題A型題1.下列哪種物質沒有免疫原性A.異嗜性抗原B.抗體C.補體D.半抗原E.細菌多糖2.交叉反應是由于二種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A.構象決定簇B.不同的抗原決定簇C.功能性決定簇D.共同抗原決定簇E.連續性決定簇3.有的抗原稱為TI-Ag,這是因為A.抗原來源于非胸腺組織B.它誘生的抗體是在骨髓中產生的C.它誘生的抗體屬于IgG類抗體D.抗原往往具有復雜和不相同的抗原決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無需T細胞輔助4.存在于不同種屬之間的共同抗原稱為A.異種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異嗜性抗原E.類屬抗原5.動物來源的破傷風抗毒素對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體C.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抗體E.超抗原6.僅有反應原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是A.超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異嗜性抗原E.類屬抗原7.免疫原性最強的物質是A.蛋白質B.脂質C.多糖D.核酸E.脂多糖8.許多抗原稱為胸腺依賴性抗原,是因為A.在胸腺中產生的B.相應抗體是在胸腺中產生C.對此抗原不產生體液性免疫D.僅在于T細胞上E.只有在T細胞輔助下才能產生針對這種抗原的抗體9.屬于自身抗原的是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莢膜多糖C.類脂D.眼晶體蛋白E.破傷風類毒素10.屬于同種異型抗原的是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莢膜多糖C.類脂D.眼晶體蛋白E.破傷風類毒素11.屬于異嗜性抗原的是A.Rh抗原與人的RBCB.AFP與乙肝病毒C.馬血清與破傷風桿菌D.大腸桿菌O14型的多糖抗原與人結腸粘膜E.類毒素12.抗原的特異性取決于A.抗原的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狀C.抗原結構的復雜性D.抗原的種類E.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學基團13.半抗原A.是大分子物質B.通常是蛋白質C.只有免疫原性D.只有反應原性E.只有與載體結合后才能和相應抗體結合14.下列關于抗原的說法,哪一種是錯誤的A.大分子蛋白質抗原常含有多種不同的抗原決定簇B.抗原誘導免疫應答必須有T細胞輔助C.不同的抗原之間可以有相同的抗原決定簇D.抗原不一定只誘導正免疫應答E.半抗原雖無免疫原性,但可與相應抗體結合15.超抗原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細胞或B細胞B.須經抗原呈遞細胞加工處理C.與自身免疫病無關D.有嚴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個相應的T細胞克隆16.下列哪種物質不是TD-AgA.血清蛋白B.細菌外毒素C.類毒素D.IgME.細菌脂多糖X型題17.TD抗原A.通常是蛋白B.引起強的IgG應答C.能產生記憶和二次應答D.引起抗體產生需T細胞的參與E.既有T細胞決定簇又有B細胞決定簇18.屬于同種異型抗原的是A.ABO系統B.HLAC.Rh系統D.補體系統E.AFP19.屬于異嗜性抗原的是A.青霉素B.HLAC.Fossman抗原D.溶血性鏈球菌細胞壁多糖抗原與人的心肌E.大腸桿菌O14型多糖抗原與人的結腸粘膜20.佐劑的生物學作用A.增強抗原的免疫原性B.改變產生抗體的類型C.誘導免疫耐受D.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E.增加抗體效價21.抗原的免疫原性與何相關A.抗原的分子大小B.抗原的異己性程度C.抗原的化學組成D.抗原的分子構象E.抗原的進入機體的途徑22.屬于TD-Ag的物質是A.細菌脂多糖B.破傷風抗毒素C.牛丙種球蛋白D.聚合鞭毛素E.抗狂犬病毒血清23.以下關于抗原免疫原性的描述,正確的是A.抗原與機體的親緣關系越遠,免疫原性越強B.抗原對機體免疫系統來說必須是異物C.自身成分不具有免疫原性D.是異物的物質一定是抗原E.只有化學結構與宿主自身成分不同的物質才具有免疫原性24.T細胞表位和B細胞表位的特點分別是A.T細胞表位只位于抗原分子表面B.B細胞識別的表位往往是天然的C.T細胞表位有構象表位和線性表位兩種類型D.B細胞表位有構象表位和線性表位兩種類型E.T細胞表位需MHC分子的遞呈25.關于TD-Ag和TI-Ag的特點錯誤的是A.TI-2抗原僅含有B細胞絲裂原B.TD-Ag由T細胞表位和B細胞表位組成C.TI-1抗原含有B細胞絲裂原和重復B細胞表位D.TD抗原僅能刺激細胞免疫E.絕大多數的蛋白質抗原是TI抗原26.TI-AgA.在胸腺中加工處理的抗原B.可直接激活B細胞產生抗體C.易于誘導細胞免疫應答D.不能誘導產生再次應答E.能被T細胞抗原受體直接識別二、填空題1.完全抗原指既有()又有()的物質;半抗原僅具備()而沒有()。2.根據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是否需要Th細胞協助,可將抗原分為()和()。3.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質是()。4.常見的人類同種異型抗原有()、()、()等。5.與種屬無關,存在于人、動物及微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叫()。6.根據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細胞內合成可將抗原分為()和()兩大類;根據其物理性狀的不同異可將抗原分為()和()兩大類。三、名詞解釋1.抗原決定簇(表位)2.TD-Ag3.異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4.TI-Ag5.交叉反應6.佐劑(adjuvant)7.超抗原8.抗原9.半抗原(hapten)10.類毒素四、問答題1.簡述T細胞表位和B細胞表位主要特點。2.TD-Ag與TI-Ag引起的免疫應答有何特點。3.超抗原和常規抗原有何區別。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D3.E4.D5.D6.B7.A8.E9.D10.A11.D12.E13.D14.B15.A16.E17.ABCDE18.ABC19.CDE20.ABDE21.ABCDE22.BCE23.AB24.BDE25.ADE26.BD二、填空題1.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2.胸腺依賴性抗原(TD-Ag),胸腺非依賴性抗原(TI-Ag)3.異物性4.ABO血型,Rh血型,HLA5.異嗜性抗原或Forssman抗原6.外源性抗原,內源性抗原;顆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三、名詞解釋1.抗原決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2.TD-Ag:胸腺依賴性抗原,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過程中需T細胞的協助,既有T細胞決定簇又有B細胞決定簇,絕大多數蛋白質抗原屬于此。3.異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在與不同種系生物間的共同抗原。4.TI-Ag:胸腺非依賴性抗原,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時不需要T細胞的協助,而且產生的抗體主要是IgM,不引起細胞免疫應答,也無免疫記憶。5.交叉反應:抗體與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間出現的反應。6.佐劑: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預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機體,能增強機體對該抗原的免疫應答或改變免疫應答的類型。7.超抗原:一類可直接結合抗原受體,激活大量(2%—20%)T細胞或B細胞克隆,并誘導強烈免疫應答的物質,主要包括細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產物等。8.抗原: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的免疫應答產物在體內或體外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9.半抗原:能與相應的抗體結合而具有免疫反應性,但不能誘導免疫應答,即無免疫原性。10.類毒素:外毒素經0.3%—0.4%甲醛處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四、問答題1.T細胞決定簇與B細胞決定簇的主要特點T細胞決定簇B細胞決定簇受體TCRBCRMHC遞呈必需不需決定簇構型順序決定簇構象決定簇,順序決定簇決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決定簇性質多為加工變性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2.TD-Ag與TI-Ag的主要特性比較TD-AgTI-Ag組成B和T細胞表位重復B細胞表位T細胞輔助必需無需免疫應答體液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抗體類型多種IgM免疫記憶有無3.超抗原與常規抗原的區別在于:1)常規抗原僅能激活極少數具有抗原特異性受體的T細胞或B細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極低濃度即可激活多個克隆的T細胞或B細胞。2)常規抗原與TCR超變區的抗原結合槽結合。超抗原的一端能與TCRVβ的外側結合,另一端與MHC-Ⅱ類分子結合3)T細胞識別常規抗原是特異性的;識別超抗原是非特異性的。4)T細胞識別常規抗原受MHC限制;識別超抗原不受MHC限制。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一.選擇題A型題(單選題)1.Ig分子的基本結構是A.由2條不同的重鏈和2條不同的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B.由1條重鏈和1條輕鏈組成的二肽鏈結構C.由2條相同的重鏈和2條相同的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D.由1條重鏈和2條輕鏈組成的三肽鏈結構E.由4條相同的肽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2.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獲片段中,能與抗原特異結合的是A.Fab段B.Fc段C.F(ab)2段D.pFc’段E.以上均不對3.IgM的重鏈是A.α鏈B.γ鏈C.δ鏈D.ε鏈E.μ鏈4.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Ig是A.IgGB.sIgAC.IgDD.IgEE.血清型IgA5.Ig的絞鏈區位于A.VL與CH1之間B.VH與CH1之間C.CH1與CH2之間D.CH2與CH3之間E.CH3與CH4之間6.以下關于IgG生物學特性的錯誤敘述是A.能通過胎盤B.能激活補體C.是參與I型超敏反應的主要IgD.能發揮調理作用E.能發揮ADCC作用7.產婦初乳中含量最高的Ig是A.sIgAB.IgGC.IgMD.IgEE.IgD8.機體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時,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DE.IgE9.免疫球蛋白的Fab片段的功能A.激活補體B.結合抗原C.結合細胞D.通過胎盤E.通過黏膜10.下列五類Ig的特性哪項是錯誤的A.IgG是唯一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B.SIgA多為雙聚體C.IgM分子量最大D.免疫應答過程中產生最早的是IgGE.正常血清中IgE含量最少11.Ig分成五類的依據是A.VL抗原特異性的不同B.VH抗原特異性的不同C.CL抗原特異性的不同D.CH抗原特異性的不同E.CL及CH抗原特異性的不同12.Ig分成各種型及亞型的依據是A.VL抗原特異性的不同B.VH抗原特異性的不同C.CL抗原特異性的不同D.CH抗原特異性的不同E.CL及CH抗原特異性的不同13.結合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的Ig是A.IgMB.IgGC.IgAD.IgDE.IgE14.下列哪些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異性A.AbB.IL-1C.IL-2D.IFNE.TNF15.半衰期最長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16.胎兒在子宮腔內感染,臍帶血或新生兒外周血中何種Ig水平升高A.IgMB.IgGC.IgED.IgAE.IgD17.關于Ig分泌片的特性哪項是錯誤的A.由上皮細胞合成和分泌B.能連接兩個IgA分子單體C.分泌片的功能是保護IgAD.分泌片與IgA的形成無密切關系E.主要存在于血清中18.免疫球蛋白的超變區位于A.VH和CHB.VL和VHC.Fc段D.VH和CLE.CL和CH19.在局部黏膜抗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ED.SIgAE.IgD20.新生兒通過自然被動免疫從母體獲得的主要Ig是A.IgG和IgMB.IgD和SIgAC.SIgA和IgGD.IgM和IgEE.IgE和IgD21.能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的Ig是A.IgG1、IgG2、IgG4、IgMB.IgG1、IgG2、IgG3、IgMC.IgG、IgA、IgE、IgMD.聚集的IgG4、IgA、IgEE.IgG4、IgA、IgE、IgD22.關于IgG的特性,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C區有4個結構域B.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體C.是唯一通過胎盤的抗體D.是天然的血型抗體E.是分子量最大的抗體23.3~6個月嬰兒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為哪類Ig不足A.IgMB.IgGC.IgED.SIgAE.IgD24.決定抗體的特異性,與抗原表位結合的Ig的部位為A.Fab段B.Fc段C.CD分子的受體D.Fd段E.HVR(CDR)25.發揮調理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26.未成熟B淋巴細胞的mIg類別是A.mIgMB.mIgGC.mIgED.mIgAE.mIgD27.關于ADCC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IgM可介導ADCCB.Mφ不具有ADCCC.CTL可通過ADCC殺傷靶細胞D.ADCC的殺傷作用是非特異性的E.ADCC需要補體參與28.關于抗體,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抗體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B.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液、體液、粘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C.抗體是能和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D.抗體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體都是體內產生的29.各種Ig單體分子共有的特性是A.與靶細胞結合后能介導ADCC作用B.具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抗原結合部位C.輕鏈與重鏈以非共價鍵結合D.與抗原結合后能激活補體E.與顆粒性抗原結合后能介導調理吞噬作用30.下列哪種物質不是抗體A.抗毒素血清B.胎盤球蛋白C.淋巴細胞抗血清D.白喉抗毒素E.本-周蛋白X型題31.IgE對哪些細胞具有親嗜性A.嗜酸性粒細胞B.嗜堿性粒細胞C.肥大細胞D.B細胞E.單核細胞32.含有CH4區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33.單克隆抗體的特點是A.特異性強,極少或不發生交叉反應B.質地均一,有效成分含量高C.為鼠源性抗體D.針對抗原分子上的多個抗原決定簇E.由B細胞雜交瘤產生34.關于IgG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B.介導ADCC作用C.引起Ⅱ、Ⅲ型超敏反應D.有4個亞類E.是再次免疫應答產生的主要抗體35.IgG經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A.1個F(ab’)2段B.2個Fab段C.1個SCD.1個PFc'E.1個Fc段36.Ig的生物學功能包括A.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B.IgE介導Ⅰ型超敏反應C.IgG、IgE能與細胞膜上FcR結合D.IgG1、IgG2、IgG3、IgM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E.IgG能通過胎盤37.IgM的特性包括A.激活補體的能力比IgG強B.是分子量最大的Ig,稱巨球蛋白C.是最早合成的IgD.無鉸鏈區E.主要在血液中發揮抗感染作用38.關于IgE特性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IgE在五類Ig中含量最低B.IgE有CH4區C.IgE可介導Ⅰ型超敏反應D.IgE有親細胞性E.IgE在種系發育過程中最早產生39.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抗體都是免疫球蛋白B.Ig單體分子一般是二價C.每種漿細胞產生的抗體分子與其表面抗原受體(mIg)具有不同的抗原結合特性D.絞鏈區連接免疫球蛋白的H鏈和L鏈E.高變區位于免疫球蛋白的可變區內40.關于Ig的可變區,下列敘述哪些是正確的A.是L鏈靠近N端的1/2及H鏈靠近N端的1/5或1/4B.由高變區和骨架區組成C.不同Ig的高變區氨基酸組成和排列順序不同,抗體特異性也不同D.是Ig分子獨特型決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E.可變區又稱互補決定區二、填空題4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含量最低的Ig是。42.在五類Ig中,分子量最大的是;參與粘膜免疫的主要是。43.機體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時,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4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兩個相同的片段和一個片段。45.人工制備的抗體可分為多克隆抗體、和三類。46.ABO天然血型抗體屬類抗體。47.在五類Ig中,沒有絞鏈區的是和。48.發揮調理作用和ADCC作用的的Ig是,介導Ⅰ型超敏反應的Ig是。49.根據抗原特異性的不同將Ig分成五類,根據抗原特異性的不同將Ig分成兩型。50.Ig的輕鏈有兩個結構域(功能區),即和。三、名詞解釋51.免疫球蛋白52.抗體53.單克隆抗體54.抗體的調理作用55.ADCC作用56.獨特型四、簡答題57.試述Ig的生物學功能。58.為什么血清中檢出病原體特異性IgM類抗體,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59.人IgG免疫羊,可獲得哪幾種抗體?60.何為單克隆抗體,有何特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A型題1.C2.A3.E4.D5.C6.C7.A8.C9.B10.D11.D12.B13.E14.A15.B16.A17.E18.B19.D20.C21.B22.C23.D24.E25.B26.A27.C28.E29.B30.EX型題31.BCE32.AC33.ABCE34.ABCDE35.AD36.ABCDE37.ABCDE38.ABCD39.ABE40.ABCD二、填空題41.IgGIgE42.IgMSIgA43.IgM44.FabFc45.單克隆抗體基因工程抗體46.IgM47.IgMIgE48.IgGIgE49.CHVH50.VLVH三、名詞解釋5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52.抗體:B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通過與與相應抗原生特異性結合,發揮體液免疫功能。53.單克隆抗體:由一個B細胞雜交瘤克隆產生的、只針對于單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異性抗體。54.抗體的調理作用:IgG的Fc段與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上的FcγR結合,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55.ADCC作用: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指具有殺傷活性的細胞如NK、Mφ通過其表面表達的FcγR識別包被于靶抗原上抗體的Fc,直接殺傷靶細胞。56.獨特型:同一個體體內不同B細胞克隆產生的IgV區的免疫原性亦不盡相同,稱為獨特型,是每個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異性標志。四、簡答題57.試述Ig的生物學功能。(1)特異性結合抗原:抗體的CDR(HVR)能與抗原表位特異性結合。Ig與抗原結合,可產生中和效應,并激發體液免疫應答,還也進行抗原抗體檢測。(2)激活補體:IgG1、IgG2、IgG3、IgM可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過替代途徑激活補體。(3)通過與細胞Fc受體結合發揮生物效應:①調理作用:IgG的Fc段與吞噬細胞表面的FcγR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作用。②ADCC作用: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IgG與靶抗原結合后,其Fc段可與NK、Mφ的FcγR結合,直接殺傷靶細胞。③IgE介導Ⅰ型超敏反應。(4)通過胎盤與黏膜:IgG能借助Fc段選擇性與胎盤微血管內皮細胞結合,主動穿過胎盤。SIgA可經黏膜上皮細胞進入消化道及呼吸道發揮局部免疫作用。58.為什么血清中檢出病原體特異性IgM類抗體,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1)初次受病原體感染時,機體體液免疫應答最早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IgM。(2)IgM的半衰期為5天,很短。由于IgM受抗原刺激產生早,消失快,所以血清檢出病原體特異性IgM類抗體,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59.人IgG免疫羊,可獲得哪幾種抗體?人IgG免疫羊,可獲得:(1)羊抗人IgG同種型抗體,包括①抗γ重鏈的同種型抗體,②抗κ型輕鏈的同種型抗體,③抗λ型輕鏈的同種型抗體;(2)羊抗人IgG同種異型抗體(3)羊抗人IgG獨特型抗體60.何為單克隆抗體,有何特點?由一個B細胞雜交瘤克隆產生的、只針對于單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異性抗體稱為單克隆抗體(mAb)。mAb的特點:(1)結構均一,一種mAb分子的重鏈、輕鏈及獨特型結構完全相同,特異性強,避免(或減少)血清學的交叉反應。(2)mAb純度高,效價高。(3)mAb可經雜交瘤傳代大量制備,制備成本低。第五章補體系統一.選擇題【A型題】1.補體系統是:A.正常血清中的單一組分,可被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組對熱穩定的組分C.正常血清中的單一組分,隨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D.由30多種蛋白組成的多分子系統,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調節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單一組分,其含量很不穩定2.關于補體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參與凝集反應B.對熱穩定C.在免疫病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D.有免疫調節作用,無炎癥介質作用E.補體只在特異性免疫效應階段發揮作用3.關于補體三條激活途徑的敘述,下列哪項敘述是錯誤的?A.三條途徑的膜攻擊復合物相同B.旁路途徑在感染后期發揮作用C.經典途徑從C1激活開始D.旁路途徑從C3激活開始E.經典途徑中形成的C3轉化酶是C4b2a4.補體系統3條激活途徑均必須有哪種成分參加?A.C1qB.C4和C2C.C5~9D.B因子E.D因子5.補體替代(旁路)途徑的“激活物”是A.免疫復合物B.細菌脂多糖C.病原體甘露糖殘基D.MBLE.以上均不對6.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補體成分是A.C1B.C4C.C3D.C5E.C27.與抗原結合后,可激活補體經典途徑的Ig是A.IgM和IgEB.IgD和IgMC.IgA和IgGD.SIgA和IgGE.IgG和IgM8.具有調理作用的補體活性片段是A.C3b和C4bB.C2b和C4bC.C3b和C5bD.C3a和C3bE.C3a和C5a9.補體經典激活途徑中形成的C3轉化酶是A.C4b2aB.C3bBbC.C4b2a3bD.C3bnBbE.C3bBbp10.同時參與經典、旁路及MBL三條激活途徑的補體成分是A.C1B.C2C.C3D.C4E.B因子11.經典途徑中,激活補體能力最強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EC.IgAD.IgME.IgD12.既有趨化作用又可激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補體裂解產物是:A.C3bB.C4bC.C4aD.C2aE.C5a13.下列哪種成分是旁路激活途徑的C5轉化酶?A.C3bBbPB.C4b2aC.C3bBbD.C3bBb3bE.C5b~914.三條補體激活途徑的共同點是:A.參與的補體成分相同B.所需離子相同C.C3轉化酶的組成相同D.激活物質相同E.膜攻擊復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細胞效應相同15.關于補體經典激活途徑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抗原抗體復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B.C1q分子有六個結合部位,必須與Ig結合后才能激活后續的補體成分C.C4和C2是C1s的底物D.激活順序為C1,2,3,4,5,6,7,8,9E.是三條激活途徑中發揮作用最晚的。16.下列哪種補體成分與C5轉化酶形成無關?A.C3B.C2C.C4D.C5E.B因子17.能協助清除免疫復合物的補體裂解片段是:A.C3aB.C3bC.C5aD.iC3bE.C3d18.C1q能與哪些Ig的Fc段結合?A.IgG1、IgG2、IgG3、IgMB.IgG1、IgG2、IgG3、IgAC.IgG1、IgG2、IgD、IgMD.IgG2、IgG3、IgG4、IgME.IgG、IgA、IgM、IgG419.參與溶細胞效應的補體成分是:A.C3bB.C4b2bC.C5b~9D.C5b67E.C4b2b3b20.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質是:A.C8bpB.DAFC.C1INHD.S蛋白E.C4bp21.可協助I因子裂解C3b作用的是:A.H因子B.DAFC.C4bpD.P因子E.HRF22.在抗感染過程中,補體發揮作用依次出現的途徑是:A.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B.旁路途徑→經典途徑→MBL途徑C.旁路途徑→MBL途徑→經典途徑D.經典途徑→旁路途徑→MBL途徑E.MBL途徑→經典途徑→旁路途徑23.補體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被稱為補體的:A.炎癥介質作用B.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C.免疫粘附作用D.溶菌和細胞毒作用E.調理作用【X型題】24.關于補體系統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補體成分大多數以非活性的酶前體存在于血清中B.補體系統激活的三條途徑均是酶的級聯反應C.補體系統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D.補體系統的激活具有放大效應E.激活的補體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25.能通過旁路途徑激活補體的物質包括:A.細菌脂多糖B.酵母多糖C.葡聚糖D.凝聚的IgAE.IgM26.能裂解C3的復合物包括:A.C5b~9B.MACC.C3bBb3bD.C3bBbPE.C4b2a27.C5a的生物學效應包括:A.介導細胞溶解B.趨化作用C.ADCCD.調理作用E.過敏毒素28.補體系統的組成包括:A.參與經典途徑的C1~C9B.參與旁路途徑的B、D、P因子C.參與MBL途徑的MBL、絲氨酸蛋白酶、C反應蛋白D.補體調節蛋白I因子、H因子、C4bp等E.CR1、CR2、CR3等補體受體29.補體的生物學作用包括:A.溶細胞效應B.調理作用C.引起炎癥作用D.免疫粘附作用E.ADCC30.補體系統的調節因子包括:A.I因子B.D因子C.B因子D.H因子E.衰變加速因子(DAF)31.能裂解C5的復合物包括:A.C4b2aB.C4b2a3bC.C3bBb3bD.C3bBbE.MAC32.關于旁路激活途徑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激活物質是細菌的內毒素B.可以識別自己與非己C.旁路激活途徑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D.旁路激活途徑發揮效應比經典途徑晚E.是補體系統重要的放大機制二.填空題33.補體的主要產生細胞是和。34.補體的激活過程有_____、和三條途徑。35.補體系統由、和三大部分組成。36.具有調理作用的補體活性片段有、和。37.被稱為過敏毒素的補體活性片段有和。38.經典激活途徑的C3轉化酶是,C5轉化酶是。39.旁路激活途徑的C3轉化酶是,C5轉化酶是。40.經典激活途徑的激活物是。41.經典激活途徑的激活是從補體系統的成分開始,旁路激活途徑的激活是從補體系統的成分開始。42.在補體的三條激活途徑中,不依賴于抗體的是和。三.名詞解釋43.補體系統44.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classicalpathway)45.補體活化的MBL途徑(MBLpathway)46.補體活化的旁路途經(alternativepathway)47.過敏毒素四.問答題48.試述補體系統的組成。49.試比較三條補體激活途徑的主要差異。50.簡述補體的生物學作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A型題1.D2.C3.B4.C5.B6.C7.E8.A9.A10.D11.D12.E13.D14.E15.D16.D17.B18.A19.C20.C21.A22.C23.EX型題24.ABCDE25.ABCD26.DE27.BE28.ABCDE29.ABCD30.ADE31.BC32.ABCE二.填空題33.肝細胞巨噬細胞34.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經35.固有成分補體調節蛋白補體受體36.C3bC4biC3b37.C3aC5a38.C4b2aC4b2a3b39.C3bBbC3bBb3b40.抗原抗體復合物(或免疫復合物IC)41.C1C342.MBL途徑旁路途經三.名詞解釋43.補體系統:補體系統包括30余種組分,是廣泛存在于血清、組織液和細胞膜表面,是一個具有精密調控機制的蛋白質反應系統。44.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classicalpathway):由IgM和IgG1,2,3與抗原形成的復合物結合C1q啟動激活的途徑,依次活化C1q、C1r、C1s、C4、C2、C3,形成C3與C5轉化酶,這一途徑最先被人們所認識,故稱為經典途徑。45.補體活化的MBL途徑(MBLpathway):MBL與細菌的甘露糖殘基結合,然后與絲氨酸蛋白酶結合,形成MBL相關的絲氨酸蛋白酶(MASP1,MASP2)。MASP2具有與活化的C1s同樣的生物學活性;MASP1能直接裂解C3生成C3b,形成旁路途徑C3轉化酶。這種補體激活途徑被稱為MBL途徑46.補體活化的旁路途經(alternativepathway):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觸表面,不經C1、C4、C2激活過程,而直接由C3、B因子、D因子參與的激活過程,稱為補體活化的旁路途徑47.過敏毒素:C3a和C5a被稱為過敏毒素,它們作為配體與細胞表面相應受體結合后,激發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之類的血管活性物質,介導局部炎癥反應。四.問答題48.試述補體系統的組成。(1)補體的固有成分:包括經典激活途徑的C1q、C1r、C1s、C4、C2;MBL激活途徑的MBL(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絲氨酸蛋白酶;旁路激活途徑的B因子、D因子;三條途徑的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2)以可溶性或膜結合形式存在的補體調節蛋白:包括備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結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變因子、膜輔助因子蛋白、同種限制因子、膜反應溶解抑制因子等。(3)介導補體活性片段或調節蛋白生物學效應的受體:包括CR1~CR5、C3aR、C2aR、C4aR等。49.試比較三條補體激活途徑的主要差異。區別點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激活物抗原抗體復合物炎癥期產生的蛋白某些細菌、革蘭氏與病原體的結合陰性菌的內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凝聚的IgA和IgG4等參與的補C1~C9、C2~C9、絲氨酸C3、C5~C9體成分蛋白酶、MBLB因子、D因子C3轉化酶C4b2aC4b2a,C3bBbC3bBbC5轉化酶C4b2a3bC4b2a3b,C3bnBbC3bnBb作用參與特異性體液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免疫的效應階段在感染早期發揮作用在感染早期發揮作用50.簡述補體的生物學功能。(1)溶菌、溶解病毒和細胞的細胞毒作用。(2)調理作用:C3b(或C4b、iC3b)一端附著于細菌或其他顆粒表面,另一端與吞噬細胞表面CR1(或CR3、CR4)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細菌。(3)免疫粘附:可溶性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補體,產生的C3b一端與IC結合,另一端與表達于數量巨大的紅細胞、血小板表面的相應受體CR1結合(粘附),通過運輸轉移給肝脾,被其中巨噬細胞等吞噬而清除免疫復合物(IC),以維護內環境穩定。(4)炎癥介質作用:①C3a、C5a稱為過敏毒素;②C5a有趨化作用第六章細胞因子一.選擇題【A型題】1.關于細胞因子的共性,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無MHC限制性B.特異性C.高效性D.網絡性E.作用多向性2.細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B.過敏毒素C.IL-2D.集落刺激因子E.干擾素3.關于IL-2的生物學作用,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發揮作用B.能促進T、B淋巴細胞增殖與分化C.能增強NK細胞活性D.抑制Th1細胞的分化E.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殺傷功能4.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是:A.TNF-αB.IFN-γC.IL-2D.IL-3E.IL-45.直接能殺傷靶細胞的細胞因子有:A.IL-1B.IL-2C.IL-4D.IFN-γE.TNF-α6.IFN-γ主要由下列那種細胞產生?A.活化的T細胞B.巨噬細胞C.樹突狀細胞D.成纖維細胞E.B淋巴細胞7.能增強MHC-I/II類分子表達、促進APC提呈抗原作用的細胞因子是:A.IFN-γB.TGFC.CSFD.IL-1E.IL-28.促進Th0細胞分化成Th1細胞的主要細胞因子是:A.IL-1,IL-8B.IL-3,GM-SCFC.IL-4,IL-5D.IL-5,IL-6E.IL-12,IFN-γ9.促進Th0細胞分化成Th2細胞的主要細胞因子是:A.IL-3B.IL-5C.IL-2D.IL-4E.IL-1210.對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細胞因子是:A.IL-1B.IL-2C.IL-12D.TGF-βE.GM-CSF11.刺激B細胞產生IgG2a的細胞因子是:A.TNFB.IL-4C.IL-2D.TGF-βE.IFN-γ12.下列哪組細胞因子具有趨化作用?A.IL-1,IL-8B.IFN,MCP-1C.IL-8,MCP-1D.TNF,IL-4E.IL-1,IL-613.Th1細胞與Th2細胞之間主要分別通過分泌什么細胞因子而相互抑制?A.IFN-γ,IL-4B.IL-4,IFN-γC.TNF,IL-1D.IL-4,IL-5E.GM-SCF,TNF14.刺激多種造血細胞分化成熟的細胞因子是:A.TNFB.SCFC.ILD.TGFE.IFN15.可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細胞因子是:A.IL-2B.IL-11C.IFN-γD.EPOE.M-CSF16.可刺激NK細胞、增強其殺傷活性的IL是:A.IL-3,IL-5B.IL-2,IFN-γC.EPO,M-CSFD.IL-1,IL-4E.IL-4,IL-717.在Ig類別轉換中,能促進IgM轉換為IgE和IgG1的細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6E.TNF18.促進肝細胞產生急性期蛋白的細胞因子是:A.IL-2,IL-3B.IL-1,IL-6C.IL-4,IL-5D.IL-7,IL-10E.IL-8,IL-13【X型題】1.巨噬細胞的活化因子包括:A.IL-2B.IFN-γC.GM-SCFD.MCPE.IL-102.Th2細胞主要通過分泌哪些細胞因子輔助B細胞的體液免疫應答?A.IL-4B.IL-5C.IL-6D.IL-10E.IL-133.Th1細胞主要通過分泌哪些細胞因子介導細胞免疫應答?A.IL-2B.TNFC.IFN-γD.IL-10E.IL-134.對NK細胞的活化、分化具有正調節作用的CK是:A.IL-2B.IL-12C.IFN-γD.IL-18E.CSF5.促炎癥細胞因子包括:A.TNFB.IL-1C.IL-8D.IL-6E.IFN-γ二.填空題1.細胞因子按結構和功能可被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類。2.I型干擾素主要由______、_____和_____細胞產生,II型干擾素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細胞產生。3.細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學活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細胞因子通常以__________或_____形式作用于鄰近細胞或細胞因子產生細胞本身,也可通過_____方式作用于遠處的細胞。5.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或病毒感染細胞的細胞因子有_____和_____。6.介導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三.名詞解釋1.細胞因子(cytokine,CK)2.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3.干擾素(interferon,IFN)4.腫瘤壞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5.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四.問答題1.細胞因子有哪些共同特性?2.細胞因子的分類及生物學活性有哪些?3.試述細胞因子是如何調節B細胞和T細胞的?4.試舉出細胞因子及其相關制劑對其有治療或預防價值的六類疾病。參考答案一.選擇題【A型題】1.B2.B3.D4.A5.E6.A7.A8.E9.D10.D11.E12.C13.A14.B15.E16.B17.C18.B【X型題】1.ABC2.ABCDE3.ABC4.ABCD5.ABCD二、填空題1.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2.白細胞、成纖維細胞、病毒感染的組織細胞、活化T細胞、NK細胞3.調節固有免疫應答、適應性免疫應答、刺激造血、誘導細胞凋亡、直接殺傷靶細胞、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4.旁分泌、自分泌、內分泌5.TNF-α、LT-α6.IL-1、IL-6、TNF、趨化性細胞因子三、名詞解釋1.是由免疫原、絲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質,具有調節免疫應答、刺激造血、殺傷靶細胞和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等生物學活性。2.主要由白細胞分泌及介導白細胞及其它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細胞因子,主要作用是調節細胞生長分化、參與免疫應答及介導炎癥反應。3.由Mo-MΦ、成纖維細胞、病毒感染細胞及活化的T細胞和NK細胞等產生的細胞因子,具有干擾病毒感染和復制的能力而得名,此外還具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干擾素可分為α、β和γ三種類型。IFN-α/β也稱為I型干擾素,IFN-γ也稱為II型干擾素。4.是一種能使腫瘤發生出血壞死的細胞因子,分為TNF-α和TNF-β(LT)兩種,前者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生,TNF-β主要由活化的T細胞產生。主要有抗腫瘤、抗病毒、免疫調節、促炎作用及致熱等作用。5.指能夠刺激多能造血干細胞和不同發育分化階段的造血干細胞進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體培養基中形成相應細胞集落的細胞因子。主要有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單核-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細胞因子(SCF)等。四、問答題1.①多為小分子多肽。②高效性:微量(pM)就可對靶細胞產生顯著的生物學作用。③須與相應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④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內分泌的方式發揮作用。⑤多效性、重疊性、拮抗效應和協同效應。⑥網絡性:相互促進或制約。⑦以非特異方式發揮作用,即細胞因子對靶細胞作用無抗原特異性,也不受MHC限制。2.按照結構與功能,細胞因子可被分為六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和趨化性細胞因子。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調節固有免疫應答、適應性免疫應答、刺激造血、誘導細胞凋亡、直接殺傷靶細胞、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3.細胞因子調控B細胞和αβT細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效應。對B細胞的作用:主要為Th2細胞分泌的IL-4,5,6,10,13可促進B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調控B細胞分泌Ig的類別轉換,如IL-4可誘導IgG1和IgE產生,IFN-γ誘導產生IgG2a和IgG3,TGF-β可誘導IgA的產生。對T細胞的作用:IL-2,7,18等可活化T細胞并促其增殖。IL-12和IFN-γ誘導Th0分化為Th1,IL-4誘導Th0分化為Th2,IL-1,6促進分化為Th17,TGF-β促進分化為Treg。IL-2,6和IFN—γ明顯促進CTL的分化并增強其殺傷功能。4.感染性疾病;腫瘤;移植物的排斥;血細胞減少癥;超敏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七章白細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一、單選題1.T細胞所不具備的CD分子是:A.CD2B.CD3C.D4D.D8E.CD192.B細胞不表達以下哪種CD分子?A.CD19B.CD154(CD40L)C.CD79a/CD79bD.CD80/CD86E.CD403.通過E花結形成實驗可分離T、B淋巴細胞是因為前者表達:A.CD2B.CD3C.CD4D.CD8E.CD284.CD4分子主要表達在哪種細胞上?A.輔助性T細胞(Th)B.細胞毒T細胞(CTL或Tc)C.NK細胞D.B細胞E.E.中性粒細胞5.CD8分子主要表達在哪種細胞上?A.單核細胞B.巨噬細胞(MΦ)C.Th細胞D.Tc細胞E.B細胞6.CD28分子主要表達在哪種細胞上?A.T細胞B.單核細胞C.NK細胞D.MΦE.肥大細胞7.CD28分子和CTLA—4的共同配體是:A.LFA—1B.LFA—2C.B7—1(CD80)/B7—2(CD86)D.Igα/IgβE.ICAM—18.與配體結合后,對T細胞活化有負調節作用的CD分子是:A.CD2B.CD4C.CD8D.CD152(CTLA-4)E.CD289.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體是:A.CD2B.CD3C.CD4D.CD8E.CD2810.關于CD21分子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表達于成熟的B細胞上,是B細胞重要的膜分子B.又稱CR2,能與iC3b和C3d(或C3dg)結合C.與BCR構成復合物,參與B細胞對抗原的識別D.是EB病毒的受體E.與CD19、CD81等共同構成B細胞的輔助受體11.介導NK細胞發揮ADCC的分子是:A.CD16B.CD32C.CD64D.CD23E.CD8912.CD分子與下列哪項作用無關?A.免疫應答B.T、B細胞的活化C.補體攻膜復合體的形成D.AIDS的發生E.EB病毒對B細胞的感染13.以下所列IgSF成員的配受體關系,哪組是正確的?A.LFA—2/LFA—3B.CD4/MHC—Ⅰ類分子C.CD8/MHC—Ⅱ類分子D.ICAM—1/ICAM—2E.VCAM—1/VCAM—214.介導血流中的中性粒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初始粘附的是:A.整合素家族B.IgSFC.選擇素家族D.鈣粘蛋白家族E.Ⅰ型細胞因子受體家族15.E—選擇素主要表達在哪種細胞上?A.中性粒細胞B.紅細胞C.單核細胞D.淋巴細胞E.活化內皮細胞16.選擇素分子識別的配體主要是:A.CD21B.CD31C.鈣粘蛋白D.CD15s(sLex)E.CD4417.既作為淋巴細胞歸巢受體,又與腫瘤轉移有關的是:A.CD2B.CD3C.CD16D.CD32E.CD4418.在T細胞的活化中,最重要的協同刺激信號是通過下列哪組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所提供?A.CD4/MHCⅡ類分子B.CD8/MHCⅠ類分子C.CD28/CD80或CD86D.CD2/CD58E.LFA—1/ICAM—119.參與淋巴細胞歸巢的粘附分子不包括:A.L—選擇素B.CD28C.CLAD.VLA—4E.CD4420.下列哪項不是粘附分子的作用?A.參與淋巴細胞歸巢B.參與免疫應答C.參與炎癥的形成D.參與補體系統的激活E.參與血栓的形成二、多選題1.CD分子分布于下列哪些細胞表面?A.T細胞B.B細胞C.NK細胞D.髓系細胞E.血小板2.人T細胞均具有的CD分子是:A.CD2B.CD3C.CD4D.CD8E.CD163.B細胞表達的CD分子包括:A.CD79a/CD79bB.CD19C.CD21D.CD80/CD86E.CD404.粘附分子參與下列哪些生理和病理過程?A.細胞的識別、信號轉導與活化B.細胞的增殖與分化C.炎癥發生D.創傷愈合E.腫瘤轉移5.參與淋巴細胞歸巢的粘附分子是:A.CD44B.L—選擇素C.CLAD.LFA—1E.VLA—46.在免疫應答中,APC與T細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包括:A.MHCⅡ類分子/CD4B.MHCⅠ類分子/CD8C.CD80(或CD86)/CD28D.ICAM—1/LFA—1E.LFA—3/LFA—2三、填空題1.MHCⅠ類分子的配體是_______;MHCⅡ類分子的配體是_______。2.在TCR和BCR識別抗原的信號轉導過程中起作用關鍵的CD分子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3.輔助TCR識別抗原的CD分子是______或_______;B細胞的輔助受體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子構成。其中________是EB病毒的受體。4.在T細胞活化過程中,所需協同刺激信號主要是通過T細胞表面的________分子與APC表面的_______分子結合而提供;在B細胞活化過程中,所需協同刺激信號主要是通過B細胞表面的________分子與Th細胞表面的_______分子結合而提供。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體是_______;EB病毒的受體是______。6.屬于FcγR(IgGFc受體)的CD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7.可作為LFA—1的配體的粘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8.淋巴細胞歸巢的分子基礎是表達在________細胞上的歸巢受體與表達在________細胞上的地址素配體分子的相互作用。9.粘附分子根據其結構特點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尚未歸類的粘附分子等六類。10.選擇素家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成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發揮重要作用。四、名詞解釋1.白細胞分化抗原(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2.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3.粘附分子(adhersionmolecules)4.整合素家族(intergrinfamily)5.選擇素家族(Selctionfamily)五、問答題1.簡述與T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相應配體及主要功能。2.簡述與B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相應配體及主要功能。3.IgFc受體可分為哪幾類?主要有哪些功能?4.粘附分子可分為哪幾類?主要有哪些功能?5.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在臨床中有何應用性?第七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A型題】1.E2.B3.A4.A5.D6.A7.C8.D9.C10.C11.A12.C13.A14.C15.E16.D17.E18.C19.B20.D【X型題】1.ABCDE2.ABCD3.ABCDE4.ABCDE5.ABCDE6.ABCDE二、填空題1.CD8CD42.CD3CD79a/CD79b(Igα/Igβ)3.CD4或CD8CD19/CD21/CD81CD214.CD28B7-1/B7-2(CD80/CD86)CD40CD40L5.CD4CD21(CR2)6.CD64CD32CD167.ICAM—1ICAM—2ICAM—38.淋巴內皮9.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整合素家族選擇素家族粘蛋白樣血管地址素鈣粘蛋白家族10.L—選擇素P—選擇素E—選擇素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粘附炎癥發生淋巴細胞歸巢三、名詞解釋1.白細胞分化抗原(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是指造血干細胞在分化成熟為不同譜系、譜系分化的不同階段及成熟細胞活化過程中,出現或消失的細胞表面分子,廣泛表達在白細胞、紅系和巨核細胞/血小板譜系及許多非造血細胞上。2.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應用以單克隆抗體鑒定為主的方法,將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單克隆抗體所識別的同一分化抗原稱CD。CD具有參與細胞的識別、粘附和活化等功能。3.粘附分子(adhersionmolecules):介導細胞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接觸和結合(或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分布于細胞表面或細胞外基質中,以配體-受體相對應的形式發揮作用。4.整合素家族(intergrinfamily):為一組細胞表面糖蛋白受體,因主要介導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粘附,使細胞得以附著而形成整體而得名,此外還介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粘附。5.選擇素家族(Selctionfamily):為一類跨膜分子,胞外區由C型凝集素(CL)結構域、表皮生長因子(EGF)樣和補體調控蛋白(CCP)結構域組成,識別的配體主要是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或類似結構分子,在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粘附、炎癥發生及淋巴細胞歸巢中發揮重要作用。四、問答題1.與T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相應配體及主要功能:1)CD2(LFA-2):配體主要是CD58(LFA-3),結合后能促進T細胞與APC或靶細胞的粘附,并為T細胞提供活化信號。2)CD3:轉導TCR識別抗原后產生的第一活化信號。3)CD4/CD8:分別與配體MHC-Ⅱ類分子和MHC-Ⅰ類分子結合,輔助TCR識別抗原及參與信號轉導。4)CD28:與配體B7-1(CD80)和B7-2(CD86)結合,提供T細胞活化最重要的協同刺激信號(第二活化信號)。5)CD58(LFA-3):與配體LFA-2結合后,可參與T細胞信號的轉導。6)CD152(CTLA-4):與配體CD80/CD86結合后,抑制T細胞活化信號的轉導。7)CD154(CD40L):與B細胞表面的配體CD40結合,提供B細胞活化最重要的協同刺激信號(第二活化信號)。2.與B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相應配體及主要功能:1)CD79a/CD79b:轉導BCR識別抗原后產生的第一活化信號。2)CD19:是CD19/CD21/CD81信號復合物中的一個成分,可與多種激酶結合,促進B細胞激活。3)CD21(CR2或EB病毒受體):與配體iC3b和C3d相結合,能增強B細胞對抗原的應答,也參與免疫記憶過程。4)CD80/CD86:與配體CD28或CD152(CTLA-4)結合,為T細胞的活化途經提供重要的協同刺激信號或抑制活化信號的轉導。5)CD40:CD40與T細胞上的CD40L結合能提供B細胞所需的最重要的協同刺激信號。3.IgFc受體的類型及其功能如下:1〉FcγR:⑴FcγRI:又稱CD64,是高親和力IgGFc受體。功能:介導ADCC,清除免疫復合物,促進吞噬作用,促進吞噬細胞釋放IL-1、IL-6和TNF-α等介質。⑵FcγRⅡ:又稱CD32,是低親和力IgGFc受體。功能:介導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發。CD32中的FcγRⅡ-B介導免疫抑制作用。⑶FcγRⅢ:又稱CD16,是低親和力IgGFc受體。功能:傳遞活化信號,介導吞噬和ADCC作用。2〉FcαR:又稱CD89。功能:介導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超氧產生、釋放炎癥介質以及發揮ADCC作用。3〉FcεR:⑴FcεRⅠ:是高親和力IgEFc受體。功能:介導Ⅰ型超敏反應。⑵FcεRⅡ:又稱CD23,是低親和力IgEFc受體。功能:參與IgE合成的調節。4.粘附分子的類型及其功能如下:1〉粘附分子可分為五類:⑴免疫球蛋白超家族;⑵整合素家族;⑶選擇素家族;⑷粘蛋白樣血管地址素;⑸鈣粘附素家族;⑹其它粘附分子。2〉粘附分子的主要功能為:⑴作為免疫細胞識別中的輔助受體和協同活化或抑制信號;⑵介導炎癥過程中的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粘附;⑶參與淋巴細胞歸巢。5.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在臨床中應用是:⑴闡明某些疾病的發生機制:例如HIV通過與CD4結合選擇性感染CD4+細胞(主要為Th細胞),從而導致AIDS。CD18基因缺乏導致LFA-1和Mac-1等整合素功能不全,引起靶細胞粘附缺陷癥(LAD)。⑵在疾病診斷中的作用:例如應用抗CD的單克隆抗體檢測外周血CD4+/CD8+細胞比值和CD4+細胞的絕對值,對AIDS的輔助診斷和判斷病情有重要作用。此外,抗CD的mAb也可用于白血病、淋巴瘤的免疫學分型及輔助診斷。⑶疾病治療和預防中的應用:如抗CD3的mAb可與T細胞CD3結合激活補體而溶解T細胞,用于防治移植排斥反應;抗CD20的mAb與毒素交聯形成的免疫毒素,可用于淋巴瘤的治療。第八章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一.選擇題1.不是由HLA基因編碼的產物是:A.β2微球蛋白(β2m)B.HLA-Ⅰ類分子α鏈C.HLA-Ⅱ類分子α鏈D.HLA-Ⅱ類分子β鏈E.低分子量多肽(LMP)2.HLA-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主要分布于:A.所有白細胞胞表面B.專職性APC、胸腺上皮細胞和活化T細胞表面C.所有有核細胞和血小板表面D.淋巴細胞表面E.所有血細胞表面3.不表達HLA-I類分子的細胞是:A.T淋巴細胞B.B淋巴細胞C.非專職性APCD.中性粒細胞E.成熟紅細胞4.構成HLA-I類分子抗原肽結合槽的部位是:A.α1結構域和β2mB.α1和α2結構域C.α2和α3結構域D.α3結構域和β2mE.β2m5.關于HLA-I類分子的敘述,哪項是錯的?A.幾乎分布于所有有核細胞表面B.由α鏈和β2m組成,分別由第6號和15號染色體編碼C.是提呈內源性抗原肽的關鍵性分子D.能與輔助受體CD8分子結合E.對Th的識別起限制作用6.專職性APC提呈外原性抗原的關鍵性分子是:A.MHC-I類分子B.MHC-II類分子C.MHC-III類分子D.CD1分子E.粘附分子7.關于HLA-II類分子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主要分布于專職性APC和活化T細胞等細胞表面B.是提呈外源性抗原的關鍵性分子C.由α.β兩條肽鏈組成,分別由不同染色體編碼D.對Th的識別起限制作用E.能與輔助受體CD4分子結合8.不表達HLA-II類分子的細胞是:A.正常胰島β細胞B.B淋巴細胞C.活化的Th細胞D.MΦE.樹突狀細胞9.決定HLA分子多態性的因素是:A.HLA復合體基因易發生隨機組合B.HLA基因連鎖不平衡C.HLA復合體以單元型遺傳D.HLA基因具有人種和地理族特點E.HLA基因是復等位基因,均為共顯性10.HLA的單體型是指:A.同一條染色體上HLA復合體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組合B.兩條染色體上HLA等位基因的組合C.一條染色體上基因的組合D.兩條染色體上基因的組合E.某一個體HLA分子的特異性型別11.下列哪種HLA分子能與NK細胞的殺傷抑制受體(KIR)結合?A.HLA-DRB.HLA-DPC.HLA-DQD.HLA-GE.HLA-DM12.下列哪種細胞的作用受MHC-I類分子限制?A.B細胞對非己抗原的特異性識別B.Th細胞對非己抗原的特異性識別C.Tc(CTL)細胞對靶細胞的特異性識別和殺傷D.MΦ對靶細胞的吞噬與殺傷E.NK細胞殺傷腫瘤細胞13.下列哪種細胞的作用受MHC-II類分子限制?A.NK細胞殺傷病毒感染細胞B.APC提呈抗原給Th細胞C.B細胞對非己抗原的特異識別D.Tc細胞殺傷腫瘤細胞E.MΦ吞噬靶細胞14.MHC分子最重要的功能是:A.提呈抗原肽,激活T細胞,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B.誘導T細胞分化C.引起移植排斥反應D.限制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E.誘導免疫耐受15.MHC限制性表現于:A.NK細胞的殺傷作用B.ADCC作用C.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D.B細胞對TI-Ag的識別E.補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16.腫瘤細胞HLA-I類分子的表達減弱或缺失時,不能有效地激活下列哪種細胞?A.CD4+Th細胞B.CD8+CTL細胞C.B細胞D.NK細胞E.MΦ細胞17.與強直性脊柱炎相關聯的HLA分子是:A.HLA-A4B.HLA-B27C.HLA-B17D.HLA-DR2E.HLA-DR318.器官移植中的最佳供者是:A.受者父母B.受者同胞兄弟姐妹C.受者妻子D.受者單卵孿生同胞兄弟姐妹E.受者子女19.下列哪種疾病與HLA分子無關聯性?A.強直性脊柱炎B.重癥肌無力C.血清病D.類風濕性關節炎E.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0.HLA抗原所不具備的功能是:A.誘導移植排斥反應B.參與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C.參與抗原提呈D.參與T細胞分化發育E.參與調理吞噬X型題1.HLA-II類分子分布于:A.活化T細胞B.B細胞C.巨噬細胞D.胸腺上皮細胞E.樹突狀細胞2.MHC的特點是:A.由多基因組成B.以單體型遺傳C.MHC的各座位等位基因在群體中具有多態性D.MHC各座位等位基因在群體中均遵循隨機分配的規律E.基因產物的表達具有共顯性3.抗原加工提呈相關基因包括:A.LMP基因B.TAP基因C.HLA-DM基因D.HLA-DO基因E.TAP相關蛋白基因4.MHC-I、II類分子的共同作用是:A.參與同種移植排斥反應B.參與T細胞在胸腺內的發育C.參與APC提呈抗原D.限制APC-Th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存包柜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組合印刷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循環水及乏汽余熱回收大型熱泵裝置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畜力拖曳車輛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傘類制品零件和裝飾件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單相電子式電能表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不銹鋼救生衣箱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硫化輪胎用囊式模具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沖壓件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數控組合機床合作協議書
-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安裝施工作業指導書
- 年處理12萬噸焦油焦油車間蒸餾工段初步設計
- 包裝飲用水行業研究報告
- 2025年碼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5篇)
- 《汽車用改性聚丙烯車門外板編制說明》
- 【政治】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機電傳動與控制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 2023-2024網絡文學閱讀平臺價值研究報告
- GB/T 5534-2024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養老院消防預案和應急預案
- 2024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18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