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黏膜內PH監測課件_第1頁
胃腸黏膜內PH監測課件_第2頁
胃腸黏膜內PH監測課件_第3頁
胃腸黏膜內PH監測課件_第4頁
胃腸黏膜內PH監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胃腸黏膜內PH監測孫向東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目標:實施PHi監測的臨床意義PHi測壓方法、注意環節PHi的正常值PHi的臨床應用

胃腸黏膜內PH(PHi)監測

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正式用于臨

床的一項新的循環監測技術。

是組織供氧的重要指標

Swan-Ganz導管和血流動力學監測循環系統監測整體監測反映機體在循環和代謝方面的概貌不能反映胃腸缺血的監測問題

實施PHi監測的臨床意義

人們很早知道,在伴有缺血、缺氧的病理狀態下,機體為維持心腦等所謂“生命器官”的灌注和氧供,而發生選擇性血管收縮,胃腸道即是受到這種影響的最重要的內臟器官之一。

胃腸道缺血食物的傳輸、消化和吸收功能黏膜炎癥、潰瘍、出血和壞死引起腸壁壞死穿孔膿毒癥和MODS

胃腸道黏膜是一道分隔內外環境、抵御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侵襲的重要免疫學屏障。診斷胃黏膜損傷最可靠的依據纖維胃鏡直視下看到胃黏膜潰爛并發出血應激出血指標嘔血嘔咖啡色胃液、血性胃液潛血試驗(+)出血量的多少與胃黏膜損傷呈正相關PHi測壓管的種類:放置胃腔內放置乙狀結腸內放置胃內測壓管的方法排空囊內氣體按插入胃管的常規方法插入測壓管至胃腔,并經X線拍片確認向囊內注入4mlNS,關閉導管,準確記錄注入時間30-90min后抽出囊內NS,前1.5ml被認為是死腔內液體應棄去,保留后2..5ml作血氣檢測同時抽取動脈血氣將NS中PCO2值和動脈血中HCO-3代入Henderson—Hassbalch公式進行計算Phi=6.1+㏒(Hco-3a/0.03xPCO2ss)(注:PCO2ss為校正值,與NS在胃腸中的平衡時間有關測壓時注意幾個環節:操作過程需注意避免與空氣接觸,排氣排液過程應充分利用三通開關,不需將注射器取下.在抽吸囊內氣體和液體時,在形成負壓后要立即關閉開口,在完成一次檢測后,必須保證囊內無氣體進入,以便進行后續檢測可進食的病人應在檢測前90min前禁食,胃內出血控制前不宜檢測生理鹽水與動脈血氣必須同時送檢測壓應注意的問題任何引起胃內壓增加的活動,如翻身、坐起均會影響Phi測量結果,所以測量過程中應保持患者休息、仰臥位。返流的堿性腸液與胃酸中和后所產生的額外的CO2對檢測結果影響不大,但檢測過程中禁止用抗酸劑。應使用相同型號和品牌的血氣機檢測動脈血氣,以減少誤差。實驗方法:

本組觀察了28例嚴重腹部創傷、感染患者PHi的變化及胃黏膜損傷的情況。結果表明在術后的2d中,患者PHi值總的呈下降趨勢,第3天雖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正常。另外,從時間方面看,胃黏膜損傷的發生率在術后3d內并無明顯差異,但明顯出血率在第2天明顯較第1天增高,第3天較第2天略有降低;以Phi值高低于胃黏膜損傷情況進行比較時,亦發現Phi愈低、胃黏膜損傷情況嚴重。實驗結果:

分別以PHi7.35及7.30為界,比較患者明顯出血的發生情況

界限(PHi)大于小于或等于7.3514%52.5%(P<0.05)7.3027.3%68.6%(P<0.01)兩組病人治療效果比較PHi監測結果:PHi<7.30患者其并發癥、MODS、死亡率明顯高于PHi>7.30患者。PHi持續監測,臨床意義較早期監測意義大一直正常或升高趨勢病死率低。隱性代償休克胃腸黏膜屏障損害細菌、內毒素移位誘發膿毒癥、MODSPHi監測的臨床應用:進一步評價PHi的敏感性:PHi監測與病人預后關系進行較:Alarik報告30例膿毒癥病人,15例發生MODS,15例死亡病人中12例為MODS。由此可見PHi可以獨立預測MODS的發生和病人死亡,其敏感性88%。作為危重病人預后早期預測指標和指導治療指標:入科是PHi值低的病人37%在72小時內死亡;PHi>7.32,病人全部存活。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