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二知識點總結_第1頁
高一生物二知識點總結_第2頁
高一生物二知識點總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高一生物二知識點總結高一生物二學問點總結(通用3篇)

高一生物二學問點總結篇1第一章

一.從生物圈到細胞

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2.除病毒外,生物體都以細胞作為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單位)→組織→器官→系統(玉米等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和群落(在肯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是一個種群,全部的種群組成一個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DNA。

二.細胞學說

(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一性)建立的過程:1665年英國科學家虎克發覺細胞19世紀(1838/1839)

德國科學家:施旺、施萊登

內容: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核細胞產物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自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三.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對光:轉轉換器→調大光圈→轉反光鏡

觀看:對光→放標本至孔政府→降物鏡至片上方→升鏡筒認真看

2.高倍物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看→移動視野政府(偏哪移哪)→轉動轉換器

注:用高倍鏡觀看,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調整光圈,凹面鏡。

4.高倍物鏡的操作步驟留意事項:

①必需先用低倍鏡觀看后再用高倍鏡

②低倍鏡觀看時,粗、細準焦螺旋都可調整,用高倍鏡觀看,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③物象與實際材料,左右都是相反的。

④放大倍數,目鏡長度與其放大倍數成反比;物鏡為正比。

⑤由低倍鏡換高倍鏡,視野變小,視野內細胞數目變少,每個細胞體積比大。

例: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x;物鏡為10x時,在視野范圍內由8個細胞若目鏡變為40x,物鏡不變,則只有2個細胞。課P4

其次章

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常見元素:C,H,O(糖類元素),N,P,S,K,Ca,Mg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

3.主要元素:C,H,O,N,P,S

4.基本元素:C,H,O,N5.最基本元素:C

6.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鮮重:O、干重:C;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脂肪

二、氨基酸

1.氨基酸是組成蛋白的基本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多種

2.每種氨基酸至少分子有:一個氨基(—NH2)一個羧基(—COOH),它們3.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大分子

4.氨基酸分子相互結合方式:一個氨基(—NH2)一個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這種方式為脫水縮合

5.氨基酸數肽鍵數的轉換

6.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7.細胞中蛋白質種類繁多的緣由:不同種類氨基酸的排列挨次千差萬別

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8.蛋白質的功能:結構蛋白:構成細胞核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羽毛、肌肉、頭發、蛛絲)

催化: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運輸載體:血紅蛋白,運輸氧

信息傳遞:具有調整功能,胰島素,生長激素(性激素為固醇,非蛋白質)免疫功能:抗體

例:

1.血紅蛋白是由574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含四條多肽鏈,那么在形成肽鏈的過程中,其肽鍵的數目和脫下水分子的數目分別是

A573573B570570C572572D571571

2.一條含9個肽鍵的多肽,至少應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

A99B1010C88D11

3.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由1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其分子量約為

A12800B11000C11018D7800

4.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現有一條蛋白質分子由兩條多肽鏈組成,共有肽鍵98個,問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接近

A11036B12544C12288D12800

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數—x水分子數18

三.核酸——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A528B448C442D522

2.藍藻、煙草、病毒的核酸中具有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依次是

A484和484B554和884C454和484D484和454

四.細胞中的糖類(主要能源物、被稱為碳水化合物)和脂質

1.單糖(依據水解分類)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脫氧核糖

2.二糖(有甜味、由兩個單糖脫水縮合而成)蔗糖(甘蔗、甜菜和大多數水果蔬菜)、紅糖、白糖、冰糖、麥芽糖(發芽的小麥等谷粒中)、乳糖(人和動物的乳汁)

3.多糖淀粉(植物的儲能物質)、糖原(動物的儲能物質)、纖維素(棉、棕櫚、麻類植物、全部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組成多糖的基本單位為葡萄糖

4.脂肪存在于全部細胞中,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很好的絕熱體,每克完全釋放能量最多

5.磷脂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分布: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大豆種子)

6.固醇包括膽固醇(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參加血液中的脂質運輸)、性激素、VD(脂溶性、有效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汲取、VC水溶性)

7.多聚體由每一個單體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多糖單體為單糖、蛋白質單體為氨基酸、核酸的單體為核苷酸

五.無機物

陽離子Na+K+Ca+(抽搐、骨骼)Mg2+(葉綠素)Fe2+(血紅蛋白)Fe3+Cl-SO42-PO43-HCO3-

I甲狀腺激素Zn蘋果

功能:①是細胞中默寫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②很多無機鹽對維持細胞核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③維持細胞酸堿平衡

總結:CHON等化學元素是構成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礎。以肽鏈為骨架的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構成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糖類和脂質供應生

命活動的重要能源;水合無機鹽與其他物質一起共同擔當起構建、參加細胞生命活動的功能。

第三章

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1.制備細胞膜用豬(人、牛、羊)的新奇的紅細胞(無核膜、線粒體膜等結構)稀釋液,放在清水里,水進入細胞,吧細胞漲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來,得到細胞膜。

2.細胞膜由脂質(主要為磷脂)50%、蛋白質40%、糖類2%-10%組成。功能越簡單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3.細胞膜的功能:“長城”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保障了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海關”掌握物質進出細胞“外交部”進行細胞間的物質溝通

4.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果膠,有支持愛護作用。全透二細胞器——細胞體內的分工和合作

5.分別各種細胞器的方法:差速離心法細胞器、其他物質→勻漿→離心管→高速離心機不同轉速離心→分開各種細胞

x1000細胞核x10000葉綠體x100000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

高一生物二學問點總結篇2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

→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全部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看→移動視野政府(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看:①只能調整細準焦螺旋;②調整大光圈、凹面鏡

3、細胞種類:依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①、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②、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肯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補:病毒的相關學問: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需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潔,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依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依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虎克既是細胞的發覺者也是細胞的命名者;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內容:1、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一個相對自立的單位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產生。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進展的過程,布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①大量無素:C、H、O、N、P、S、K、Ca、Mg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

⑤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統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為蛋白質。

10、(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與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淀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鑒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需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質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含有P、S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分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約20種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

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13、有關計算:

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的個數=形成的肽鍵個數=氨基酸個數n–肽鏈條數m

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個數-水的個數╳188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數(—NH2)=肽鏈數

14、蛋白質多樣性緣由: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挨次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15、蛋白質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動的主要擔當者):

①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即結構蛋白,如羽毛、頭發、蛛絲、肌動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

;③傳遞信息,即調整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體)

;⑤運輸作用: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高一生物二學問點總結篇3這一年來在學校領導、班級領導及本教研組全體老師的大力支持下,我總是能夠與同事精誠團結,共同應對各種問題。正是這些使得我所擔當的工作得以順當、圓滿完成。現將我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以供日后開展工作供應閱歷。

一、在崗校本研修方面

校本研修本身就是一門嶄新的科研活動,只能逐步探究才能走向成熟,為了提高對生物校本研修的熟悉,探究研修方法和知道生物教學實踐活動,我們生物組對本學科的校本研修進行思索,堅持“面對世界,面對將來,面對現代化”的策略方針,樹立以師生進展為本的培訓理念,圍繞學校辦學目標和辦學特色,構建基于網絡的自主、開放的校本培訓模式。以提高老師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教育的力量和水平為重點,全面貫徹落實區教育局關于加強中學校老師隊伍建設的的精神,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布滿活動,具有科技力量和創新精神的老師隊伍,促進老師專業化進展。詳細思路匯報如下:

(一)開展以校為本的專題討論

我們的生物校本研修力爭真正做到,以解決我校生物更為薄弱學科為主要動身點,我們生物組通過分析我校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選定課題,在研修過程中漸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再用研修成果來指導教學實踐,使生物教學走上一條良性進展之路,以此促進老師專業進展,同學自主進展,學校良性進展。

生物“集體備課”內容的選定要克服隨便性,增加目的性。在學期初,就要讓各班級組確定好“集體備課”的內容,不宜過多,最多不能超過整冊教材內容的一半。在確定哪些為“集體備課”的內容前,班級組的全部老師要把整冊教材內容進行學習疏通,了解各個學問領域在本冊教材中的作用與地位,乃至與其他班級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一般來說,所選“集體備課”的內容應是老師們共同認為在教法上較難處理的、別人討論過但又上不出新意的、他人從未討論過或是目前教材中的生物綜合實踐內容等。班級組的全部老師要把整冊教材內容進行學習疏通,了解各個學問領域在本冊教材中的作用與地位,乃至與其他班級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一般來說,所選“

(二)研修專題草擬

教學中抓同學學習習慣,轉變同學被動學習,使同學成為學習的仆人,作為研修重點。采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其基本結構如下:

1.課前列出問題,提出預習目標

2.課前自主預習,嘗試解決列出的問題

3.課內師生溝通,爭論問題

4.課內變式訓練,提高力量

5.課內歸納總結,鞏固提高

6.課后完成練習,比較課前解決問題力量

7.階段總結,討論解決上述教學困惑。

二、課題討論方面

根據學校的要求,我在20xx年十月份確立了這一年的討論專題《如何做好生物課程的初高中連接》,并且在20xx年六月份完成了專題的討論。專題討論的詳細內容如下:

高中生物快節奏、大容量的學習,對基礎較差、接受力量較弱、學習進度慢的同學來說是一大挑戰。所以我建議同學可以從四個方面解決課程的連接問題:一、做好相關學問與技能的連接,如細胞的結構;動物的重要系統;技能方面,如顯微鏡使用、試驗技能和分析等。二、適應從慢節奏向快節奏過渡。高中生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