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360-2021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_第1頁
DB42T360-2021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_第2頁
DB42T360-2021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_第3頁
DB42T360-2021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_第4頁
DB42T360-2021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140.10CCSX55

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標 準DB42/T360—2021代替DB42/T360-2006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Technologicalcodeofpracticeofmechanizedprocessingforneedle-shapedgreentea20212021030320210503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目 次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鮮葉要求 2鮮葉原料 2采摘要求 25加工技術 2松針形綠茶加工技術 2針芽形綠茶加工技術 46揀選 56.1揀選方法 56.2篩分 56.3風選 57產品包裝、標簽、貯藏 67.1包裝 7產品包裝、標簽、貯藏 67.1包裝 67.2標簽 67.3貯藏 68廢棄物處理 69質量控制 6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42/T360-2006《機制針形優質綠茶》。與DB42/T360-2006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部分GB2762、GB2763、GB14881(2章)GB/T5009(20062)GH/T1070GH/T1071()。更改了術語部分,刪除機制針形優質綠茶(20063)3)。(4.1)B(2006AB)。刪除“產品要求”(20065)。刪除“試驗方法”(20066)。5.15.2)更改了“加工技術”一些內容,增加了“提香”加工技術要求(5.1.8、5.2.6)。GB11680GB/T191GB4806.8GB11680GB/T191GB4806.8GH/T1070GH/T1071(7.1、7.3,20068.1.1)。增加了“廢棄物處理”一章(8)。增加“質量控制”一直(9)。本文件由華中農業大學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歸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單位: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果茶辦公室、宣恩縣伍臺昌臣茶業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德江、曾維超、陳玉瓊、余志、王耀民、鄭時兵、黃宗虎、郭承君。本文件的歷次發布版本情況為:——DB42/T360-2006。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可咨詢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聯系電話郵箱:hbsnab@126.com。對本文件的有關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華中農業大學,聯系電話郵箱:xysh@。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技術規程范圍廢棄物處理和質量控制。本標準適用于湖北省境內生產的機制針形綠茶。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T500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T8302茶取樣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GB/T8310茶粗纖維測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通用方法GH/T1070茶葉包裝通則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T500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T8302茶取樣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GB/T8310茶粗纖維測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通用方法GH/T1070茶葉包裝通則GH/T1071茶葉貯存通則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針形綠茶 needle-shapedgreentea以茶樹[Camelliasinensis(L.)Kuntze]鮮葉為原料,經過機械加工工序加工制成的外形條索緊直的茶葉,分為松針形綠茶和針芽形綠茶。3.2松針形綠茶 pineneedle-shapedgreentea針狀的茶葉。3.3針芽形綠茶 budneedle-shapedgreentea鮮葉經過殺青—做形—干燥等機械加工基本工序制成的外形緊直的茶葉。鮮葉要求鮮葉原料松針形綠茶鮮葉原料的劃分見表1,針芽形綠茶鮮葉原料的劃分見表2。表1 松針形綠茶各級別鮮葉要求項目茶葉級別特級一級二級鮮葉原料單芽≥85%,一芽一葉初展葉≤15%一芽一葉≥85%,一芽二葉初展葉≤15%一芽二葉初展葉≥85%,一芽三葉及嫩度在其之下的鮮葉≤15%表2 針芽形綠茶各級別鮮葉要求項目茶葉級別特級一級二級鮮葉原料單芽≥95%,一芽一葉初展葉≤5%單芽≥85%,一芽一葉初展葉≤15%≥55%≤454.2 采摘要求4.2 采摘要求雜質。盛葉用具采用透氣性好的器具,不擠壓、暴曬、雨淋,及時運到茶廠。5 加工技術松針形綠茶加工技術工藝流程鮮葉攤放5?cm。晴天葉、下午葉攤放可稍厚。攤放場所要求清潔衛生、陰涼通風。5?h-8?h,2?h-3?h169%-71%為宜,此時手捏芽葉感覺較柔軟,青草氣基本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鮮葉分選采回的鮮葉用鮮葉分選機分出單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和一芽三葉等大小不同的鮮葉。殺青殺青原則高溫殺青,先高后低;抖悶結合,多抖少悶;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殺青設備殺青機械選擇如下:6CST-506CST-606CST-606CST-70、6CST-80蒸汽殺青:6CSZ-150熱風殺青:6CSR-80殺青方法殺青方法如下:、6CST-60270?℃~320?℃,6CST-70、6CST-80型75?kg/h150?℃~165?25?s~40?s,熱風脫水150?℃~160?30?s~60?s;熱風殺青:6CSR-80殺青機,殺青熱風進口溫度300?℃~350?℃、滾筒轉速2?min殺青程度殺青葉含水量控制在58%~60%。殺青葉出機后應去除焦片、黃片,并及時攤涼回潮30?min以上。揉捻揉捻設備揉捻采用6CR—356CR—456CR—556CR—656CR—356CR—45其余級別原料選用6CR—55、6CR—65型揉捻機。揉捻方法6CR-35、6CR—45、6CR—55、6CR—65型揉捻機,投葉量分別為8?kg~10?kg、12?kg~15?kg、50?kg~90?kg殺青葉,加壓方式為:不加壓5?min~10?min,輕壓10?min,重壓5?min~10?min,輕壓5?min~10?min,最后松壓,中途輕重交替進行。揉捻時間特級原料控制在20?min~30?min,其余級別原料控制在30?min~50?min,揉捻葉進行解塊。揉捻程度芽葉卷緊成條,成條率在90%以上。初干在復干機或烘干機上進行初干,掌握初干葉含水量50%左右,攤涼回潮后做形。做形理條理條采用6CZZ-600120?℃~150?℃,每鍋槽葉量100?g~150?g,電機轉速0?min~5?min內600?r/min,15?min后510?r/min,即鍋槽轉速184?r/min~192?r/min;加制茶棒時掌握前期用輕棒,后期重棒;做形時間20?min左右,做形葉含水量約15%。固形200?℃~220?℃,時間15?min~30?min機后攤涼,并回潮1?h以上。割末在做形結束后用分篩去掉末茶。足干6CH-3、6CH-4、6CH-10、6CH-20m26CHP6CH-36CH-46CH-106CH-20m26CHP80?℃~90?10?min7%,30?min提香6CHP6CH-3、6CH-4、6CH-10、6CH-20m26CHP100?℃~110?10?min~20?min;在100?℃~120?10?min~15?min6CH-36CH-46CH-10-20m2型名茶烘干機上增香,溫度90?℃~105?℃。提香程度茶葉香氣顯露,茶葉含水量小于等于6.5%。針芽形綠茶加工技術工藝流程(拋光香。鮮葉攤放同5.1.2。鮮葉分選同5.1.3。殺青殺青原則同。殺青設備同。殺青方法同。殺青程度殺青葉含水量控制在片,回潮時間30?min以上。理條6CL-600 600?r/min左右,茶葉含水量23%~25%,理條葉下機攤涼,回潮1?h。 600?r/min左右,茶葉含水量15%~17%,理條葉下機攤涼,回潮1?h。拋光與干燥6CBG-10015?kg~20?kg3?h~6?h210?℃左20?min~40?min。1?h。提香同5.1.9。揀選揀選方法增香后的茶葉經冷卻后,用圓篩機、風選機或色選機進行揀選,除去片、末、梗等及其它夾雜物。篩分采用圓篩機,抖篩機對茶葉按照外形條索大小,長短進行篩選分級。風選采用分選機對茶葉按照重量大小進行分選。色選采用色選機對茶葉按照色澤差異進行揀選。產品包裝、標簽、貯藏包裝包裝材料應符合GB4806.8、GH/T1070要求。標簽產品應有標簽,標簽應包含產地,加工日期,等級,數量等內容。成品茶標簽應符合GB7718的規定。貯藏經包裝的優質綠茶按品類、等級、生產日期分別存放在冷藏庫,貯存應符合GH/T1071的規定,并建立包裝檔案記錄。廢棄物處理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和包裝貯藏過程中廢棄物應妥善處理,不污染環境。采用新技術減少針形綠茶機械化加工過程中的燃料廢渣與廢氣排放。求,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條件下,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包裝廢棄物總量。9 質量控制關鍵工藝應有操作要求和檢驗方法,衛生管理、操作規程等關鍵內容長期公示,并記錄執行情況,求,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條件下,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