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指導與培優(yōu)訓練 必修2_第1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指導與培優(yōu)訓練 必修2_第2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指導與培優(yōu)訓練 必修2_第3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指導與培優(yōu)訓練 必修2_第4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指導與培優(yōu)訓練 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修2遺傳與進化第五單元孟德爾定律和伴性遺傳第14講基因的分離定律考情研讀備考定位課標要求核心素養(yǎng).闡明用豌豆做遺傳實驗材料的原因并掌握相關的基本操作。.掌握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理解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做出的假設,理解對分離定律的驗證過程。.模擬植物或動物性狀分離的雜交實驗。.利用結構功能觀解釋用豌豆做遺傳實驗的優(yōu)點。.通過對比分析、繪制圖解和舉例等方式掌握本節(jié)相關遺傳學概念及遺傳圖譜的規(guī)范書寫。.從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出發(fā),體會假說一演繹的思路,并學會利用這一思路進行相關遺傳實驗的探究分析。必備知識?夯實基礎畫畫回畫.實驗材料與實驗方法(1)豌豆作為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①傳粉: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為純種。②性狀:具有穩(wěn)定遺傳且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③操作:花大、易去雄蕊和人工授粉。(2)用豌豆做雜交實驗的操作要點

.遺傳學研究中常用的交配類型、含義及其應用交配類型含義應用舉例雜交基因型不同的個體之間相互交配①將不同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種②用于顯隱性的判斷自交一般指植物的自花(或同株異花)傳粉,基因型相同的動物個體間的交酉己①連續(xù)自交并篩選,提高純合子比例②用于顯隱性的判斷測交待測個體(F0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用于測定待測個體(B)的基因型正交和反交正交中父本和母本分別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判斷基因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假說一演繹”分析觀現(xiàn)提問察象出題實驗過程觀現(xiàn)提問察象出題實驗過程說明P(親本) 高莖X矮莖1F1(R) 耳莖1?F式子二代)高莖:矮莖比例 3:1①P具有相對性狀②E全部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③F2出現(xiàn)幽會離現(xiàn)象,分離比為顯性:隱性=3:1①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莖而沒有矮莖的呢?②為什么子二代中矮莖性狀又出現(xiàn)了呢?③F2中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是偶然的嗎?分間提假遺傳圖解 解釋(假說)高茗X播茗 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分間提假遺傳圖解 解釋(假說)高茗X播茗 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P DD dd——也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或?qū)Υ嬖谂渥覦 d——配子中遺傳因子蚯/ 存在F, 高莖 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Dd 時,成對的遺傳因F? |0 王彼此分離1/2Dl/2d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結合方式看&種1/2D1/4DD建l/4Dd總莖l/2dl/4Dd高莖l/4dd矮莖析題出說演繹推理、險證假說高莖矮莖Fi Ddx/\dd1配子 Dd 一d測交后代Dd高莖:dd矮莖=1:1演絳析果出論分結得結析果出論分結得結驗證一實際結果:后代中高莖植株與矮莖植株的比例接近1:1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一致,假說正確.得出基因的分離定律.科學的研究方法——假說一演繹法析實分事客觀重T實際結果P析實分事客觀重T實際結果P提出黨量知假研究對象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 "一對研究對象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 "一對等位基因減數(shù)分裂I后期(有性生殖形成威子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加暨,蠹核內(nèi)整住上的

" L進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一由圖可知,基因型為Aa的精(卵)原細胞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能產(chǎn)生A和a兩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分離定律的應用(1)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指導雜交育種。①選育純種a.優(yōu)良性狀為顯性性狀:利用雜合子選育顯性純合子時,可進行連續(xù)自交,直到不再發(fā)生性狀分離為止,即可留種推廣使用。b.優(yōu)良性狀為隱性性狀:一旦出現(xiàn)就能穩(wěn)定遺傳,便可留種推廣。②選育雜種:兩個純合的不同性狀個體雜交的后代就是雜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種。(2)醫(yī)學實踐:分析單基因遺傳病的基因型和發(fā)病率;為禁止近親結婚和進行遺傳咨詢提供理論依據(jù)。圜國畫畫易錯整合,判斷正誤。.雜交實驗過程中運用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辛)X矮莖(&)和矮莖(辛)X高莖(4)(V).兩親本雜交所得出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這一結果既否定了融合遺傳又支持了孟德爾的遺傳方式(X).F2的表型比為3 1的結果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X).H產(chǎn)生的雌配子數(shù)和雄配子數(shù)的比例為1 1(X).“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屬于假說內(nèi)容(V).肺炎鏈球菌的遺傳規(guī)律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V).基因分離定律中“分離”指的是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V).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shù)分裂I時染色單體分開(X).大麥的耐旱對非耐旱是完全顯性,雜合的耐旱大麥自交,符合基因分離定律是不是后代一定就會出現(xiàn)3 1的性狀分離比?[提示](1)后代中3 1的結果必須在統(tǒng)計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若子代數(shù)目較少,不一定符合預期的分離比。(2)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導致性狀分離比變化,如隱性致死、純合致死、顯性致死等。.已知玉米高莖對矮莖為顯性。某小組為了探究純合高莖玉米植株所結果穗的所有籽粒全為純合、全為雜合還是既有純合又有雜合,他們選取了該玉米果穗上的兩粒種子作為親本,單獨隔離種植,結果發(fā)現(xiàn)子代植株全為高莖,由此他們判斷該玉米果穗所有籽粒為純種。(1)老師認為結論不科學,原因是什么?[提示]選擇樣本太少,實驗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籽粒的基因型。(2)應如何完善實驗?請寫出你的實驗設計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提示]增加樣本數(shù)量,盡量減少實臉偶然性帶來的誤差。實驗設計思路:用高莖玉米果穗上的全部籽粒作親本,單獨隔離種植(或自交):分別觀察記錄子代植株的高矮情況。預測可能結果及結論:①所有籽粒的后代全為高莖,說明該玉米果穗上的籽粒全為純合子:②所有籽粒的后代既有高莖又有矮莖,說明該玉米果穗上的籽粒全為雜合子;③若部分籽粒的后代全為高莖,部分籽粒的后代既有高莖又有矮莖,說明該玉米果穗上的籽粒既有純合子又有雜合子。關鍵能力?考點突破(P99)知識點一孟德爾遺傳實驗科學方法的應用*■例1孟德爾利用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得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學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C)A.豌豆為閉花傳粉植物,在雜交時應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處理等B.雜交實驗過程中運用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辛)X矮莖(白)和矮莖(辛)X高莖(&)C.兩親本雜交所得Fi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這一結果既否定了融合遺傳又支持了孟德爾的遺傳方式D.實驗中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演繹”過程指的是對測交過程的演繹[解析]由于豌豆為閉花傳粉植物,進行人工雜交實驗時,對母本去雄、套袋應該在花蕾期即花粉成熟前進行,如果雄蕊成熟了,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自交,干擾實驗結果,A正確;雜交實驗過程中運用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早)X矮莖(&)和矮莖(辛)X高莖(&),B正確;兩親本雜交所得Fi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B自交,F(xiàn)2出現(xiàn)3 1的性狀分離比,否定了融合遺傳并且支持了孟德爾的遺傳方式,C錯誤;“演繹”過程指的是對測交過程的演繹,D正確。〔變式訓練〕.若用玉米為實驗材料,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下列因素對得出正確實驗結論,影響最小的是(A)A.所選實驗材料是否為純合子B.所選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是否易于區(qū)分C.所選相對性狀是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嚴格遵守實驗操作流程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解析]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一般用測交法,即雜合子(Fi)與隱性個體雜交,A正確;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統(tǒng)計方法,例如母本去雄后不套袋,可能使實驗結果就不準確,D錯誤;所選相對性狀必須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否則不遵循分離定律,C錯誤;若相對性狀的顯隱性不容易區(qū)分,則容易導致統(tǒng)計錯誤,進而影響實驗結果,B錯誤。知識點二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過程?■例2如圖表示孟德爾雜交實驗過程操作及理論解釋,下列選項中描述錯誤的是(B)圖1 圖2 圖3A.圖1中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②操作后要對母本進行套袋處理B.圖2揭示了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孟德爾提出的分離定律的核心內(nèi)容C.圖3為測交實驗遺傳圖譜D.圖2揭示了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伴隨同源染色體1、2的分離,等位基因D、d也隨之分離,進入不同的配子[解析]圖1中①(去雄)和②(傳粉)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花未成熟時去雄并套袋,待雌蕊成熟后再進行②(傳粉),②(傳粉)操作后要對母本繼續(xù)進行套袋處理,A正確;圖2中D和d是同源染色體1和2上的等位基因,揭示了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但孟德爾只是揭示了分離現(xiàn)象,并未有此觀點,B錯誤;圖3為測交實驗遺傳圖譜,C正確;圖2揭示了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伴隨同源染色體1、2的分離,等位基因D、d也隨之分離,進入不同的配子中,D正確。II歸納提示》澄清對分離定律理解及應用的兩個易錯點(1)雜合子(Aa)產(chǎn)生雌雄配子數(shù)量不相等。一般來說,生物產(chǎn)生的雄配子數(shù)遠遠多于雌配子數(shù)。(2)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并不一定就會出現(xiàn)特定性狀分離比(針對完全顯性)。原因如下:①F2中31的結果必須在統(tǒng)計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數(shù)目較少,不一定符合該比例。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導致遺傳分離比變化,如隱性致死、純合致死、顯性致死等。〔變式訓練〕.孟德爾驗證分離定律時,讓純合高莖和矮莖豌豆雜交,將得到的F2進一步自交產(chǎn)生F3植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D)F2一半的植株自交時能夠穩(wěn)定遺傳F2高莖植株中2/3的個體不能穩(wěn)定遺傳F2雜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 1F3植株中的高莖與矮莖均為純合子[解析]設控制豌豆莖高矮的基因為D和d,則純合高莖和矮莖豌豆雜交得Fi(Dd),Fi自交得F2(DDDddd=l2 1),F2自交得F3。F2中DD和dd占子代的一半,故一半的植株自交時能夠穩(wěn)定遺傳,A正確;F2高莖植株中DDDd=l2,Dd(占高莖個體的2/3)自交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不能穩(wěn)定遺傳,故F2高莖植株中2/3的個體不能穩(wěn)定遺傳,B正確;F2雜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 1,C正確;F3植株的高莖中有雜合子,D錯誤。知識點三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與驗證*■例3玉米中因含支鏈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變藍;含直鏈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變藍色。W對w完全顯性。把WW和ww雜交得到的種子播種下去,先后獲取花粉和籽粒,分別滴加碘液觀察統(tǒng)計,結果應為(C)A.花粉1/2變藍、籽粒3/4變藍B.花粉、籽粒各3/4變藍C.花粉1/2變藍、籽粒1/4變藍D.花粉、籽粒全部變藍[解析]把WW和ww雜交得到的種子即Fi(Ww)播種下去,獲取的花粉的基因型為W、w,比例是11,分別滴加碘液觀察統(tǒng)計,藍色占1/2;獲取的籽粒即F2的基因型為WW、Ww、ww,其比例是1 21,滴加碘液觀察統(tǒng)計,藍色占1/4OII歸納提示》“四法”驗證分離定律(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 1,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2)測交法:若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 1,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3)花粉鑒定法:取雜合子的花粉,對花粉進行特殊處理后,用顯微鏡觀察并計數(shù),若花粉粒類型比例為1 1,則可直接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4)單倍體育種法:取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兩種表型且比例為1 1,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變式訓練〕3.請回答下列有關基因分離定律的驗證思路與方法:秀麗線蟲只有雄性(性染色體只有1條X,表示為XO且產(chǎn)生的精子都能完成受精作用)和雌雄同體(性

染色體為XX)兩種類型。雄性可使雌雄同體受精,雌雄同體可自體受精,但雌雄同體之間不能雜交。秀麗線蟲某性狀的野生型(由基因D控制)對突變型(由基因d控制)為顯性。現(xiàn)有基因型為XdXd與XD0的兩種個體,請設計實驗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含預期結果):實驗設計:將雌雄同體(XdXd)與雄性個體(XD。)混合培養(yǎng),選出Fl中表現(xiàn)為野生型的個體另行培養(yǎng),觀察、記錄F2的表現(xiàn)類型及其比例。預期結果:野生型(雌雄同體)突變型(雌雄同體)=31。知識點四親代與子代基因型和表型的相互推導降■例4(不定項)已知某種植物的高產(chǎn)與低產(chǎn)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將300對親本均分為2組進行了如下表的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CD)組別雜交方案雜交結果甲組高產(chǎn)X低產(chǎn)高產(chǎn)低產(chǎn)=7 1乙組低產(chǎn)X低產(chǎn)全為低產(chǎn)A.高產(chǎn)為顯性性狀,低產(chǎn)為隱性性狀B.控制高產(chǎn)和低產(chǎn)的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不同C.甲組高產(chǎn)親本中雜合子的比例是1/3D.甲組中高產(chǎn)親本自交產(chǎn)生的低產(chǎn)子代個體的比例為1/8[解析]由甲組和乙組的雜交結果判斷高產(chǎn)為顯性性狀,低產(chǎn)為隱性性狀,A正確;控制高產(chǎn)和低產(chǎn)的基因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堿基序列不同,B正確;假設高產(chǎn)基因為A,低產(chǎn)基因為a,甲組雜交子代高產(chǎn)低產(chǎn)=7 1,即低產(chǎn)占1/8,說明甲組中高產(chǎn)親本中AA占3/4,Aa占1/4,因此甲組中高產(chǎn)親本自交產(chǎn)生的低產(chǎn)子代個體的比例為1/4X1/4=1/16,C、D錯誤。II歸納提示A顯、隱性性狀的判斷.根據(jù)子代性狀判斷(1)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今子代只出現(xiàn)一種性狀今子代所出現(xiàn)的性狀為顯性性狀。(2)具有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今子代出現(xiàn)不同性狀今子代所出現(xiàn)的新性狀為隱性性狀。.根據(jù)子代性狀分離比判斷具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OF2具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OF2性狀分離比為310分離比為“3”的性狀為顯性性狀。雙親表現(xiàn)患病,后代出現(xiàn)“正常”,則致病性狀為顯性□O正常男女%雙親表現(xiàn)患病,后代出現(xiàn)“正常”,則致病性狀為顯性□O正常男女%③患病男女□tO.根據(jù)遺傳系譜圖進行判斷雙親表現(xiàn)正常.后代出現(xiàn)“患者二則致病性狀為隱性〔變式訓練〕.已知毛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觀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遺傳圖解如下,有關分析錯誤的是(C)

DDA.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白毛B.圖中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圖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HI2與一只黑羊交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1/3[解析]H2和H3的后代中出現(xiàn)黑羊,可判斷白毛是顯性性狀(用基因B表示);黑羊的基因型均為bb;圖中【、H中白羊均為雜合子(Bb),HI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為1/3BB或2/3Bb;HI2與一只黑羊(bb)交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2/3x1/2=l/3。知識點五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計算*■例5已知果蠅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純種的灰身和黑身果蠅雜交,B全為灰身。Fi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蠅相互交配)產(chǎn)生F2,下列針對F2個體間雜交所獲得的結果的預測,錯誤的是(C)選項雜交范圍雜交方式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蠅的比例A取F2中的雌雄果蠅自由交配31B取F2中的雌雄果蠅自交5 3C取F2中的灰身果蠅自由交配91D取F2中的灰身果蠅自交51[解析I解題的關鍵是區(qū)分''自由交配'’和“自交”,且要注意題中設置的雜交范圍。依據(jù)題意分析,將純種的灰身果蠅和黑身果蠅雜交,H全為灰身,說明灰身相對于黑身為顯性性狀。親本中灰身果蠅的基因型為AA,黑身果蠅的基因型為aa,Fi的基因型為Aa,Fi自交產(chǎn)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l2 1,由此求得F2產(chǎn)生A和a兩種配子的概率都是1/2。取F2中的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后代中黑身果蠅占1/2Xl/2=1/4,灰身果蠅占1—1/4=3/4,則灰身和黑身果蠅的比例為3 1,A正確;取F?中的雌雄果蠅自交,由于AAAaaa=l21,所以自交后代中黑身果蠅占1/2x1/4+1/4=3/8,灰身果蠅占1—3/8=5/8,因此,灰身和黑身果蠅的比例為5 3,B正確;F?中灰身果蠅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AAAa=l2,由此計算出F2中灰身果蠅產(chǎn)生A配子的概率是2/3、a配子的概率是1/3,若自由交配,則子代黑身果蠅(aa)占l/3x1/3=l/9,灰身果蠅占1—1/9=8/9,所以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蠅的比例為8

1,C錯誤;若讓F2的灰身果蠅自交,則后代中黑身果蠅占2/3Xl/4=1/6,灰身果蠅占1—1/6=5/6,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蠅的比例為5 1,D正確。II歸納提示A1.用經(jīng)典公式或分離比計算⑴概率=某性狀或基因型數(shù)⑴概率=某性狀或基因型數(shù)

總組合數(shù)X100%.(2)根據(jù)分離比計算如Aa--—>1AA:2Aa:laaJ -3顯性性狀:1隱性性狀I 1 3 1AA、aa出現(xiàn)的概率各是:,Aa出現(xiàn)的概率是點顯性性狀出現(xiàn)的概率是本隱性性狀出現(xiàn)的概率是:,2顯性性狀中雜合子的概率是京.根據(jù)配子概率計算(1)先計算親本產(chǎn)生每種配子的概率。(2)根據(jù)題目要求用相關的兩種(宇、3)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個體的概率。(3)計算表型概率時,再將相同表型的個體的概率相加即可。.自交的概率計算⑴雜合子Dd連續(xù)自交〃代(如圖1),雜合子比例為&)",純合子比例為1一Q)",顯性純合子比例=隱性純合子比例=[l-g)"]x表純合子、雜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標曲線如圖2所示:F,1/4DD l/2Dd l/4dd|?F21/4DD1/8DD(l/2)2DdV8ddl/4dd

悒R (1/2)30dF. (l/2)"Dd圖1F. (l/2)"Dd圖1(2)雜合子Aa連續(xù)自交,且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如圖3),自交〃代后,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罰,口jLL1/0zj?°P:Aa10Fi:*AA-j-Aa[■aa(淘汰)taa,TAaO 9F,中Aa=^=如10|0f2:1AA-i-Aa-i-aa)4aaDV9ao(淘汰)AAV-|-AaR中Aa千島1?J0f3:yAA5(4AA1A1\爹Aa 彳aa)擊AA72A10Aa^aa(淘汰)卷AAVvAaF,中Aa4=^即F.中雜合子的概率為島?圖34.自由交配的概率計算(1)若雜合子Aa連續(xù)自由交配〃代,雜合子比例為:,顯性純合子比例為方隱性純合子比例為:;若雜〃 2合子Aa連續(xù)自由交配〃代,且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號,雜合子比例為日。(2)自由交配問題的兩種分析方法:如某種生物基因型AA占;,Aa占多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AA的比例。①棋盤法: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列出雌雄個體可能的基因型,分別分析每種雜交類型后代的基因型,然后綜合分析所有后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tAAjAa;AAlAAgAA、^Aa2.3Aa§AA、gAa1 2 1§AA、§Aa、gaaTOC\o"1-5"\h\z、■… ? ? ,? , 1122由表可知,雜交類型有AAXAA^AaXAa^AAXAa>AaXAA共4種,后代中AA的比例為gX1+1又3X-+2XtXtX^=to1 2 1②配子比例法:3AA個體產(chǎn)生一種配子A;1Aa個體產(chǎn)生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配子A和a,所占比例均為水2 1則A配子所占比例為東a配子所占比例為水- 一一-_?(配子)8(配子) - 2人3A13a2A3A49AA孤13a2A§Aa1嚴441 R1由表可知,F(xiàn)|基因型的比例為AAAaaa=§g§=4 4 1;Fi表型的比例為A_aa=gg〔變式訓練〕5.(不定項)兔的相對性狀白毛和黑毛分別由基因A、a控制,白毛為顯性。將雜合白毛個體雜交得R,Fi中白毛個體隨機交配得F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D)Fi中無性狀分離F2中黑毛個體占1/9F2中純合子與雜合子之比是4 5D.將F2中黑毛個體與白毛個體雜交,可推斷白毛個體的基因組成[解析]雜合白毛個體Aa雜交得Fi,Fi中白毛黑毛=3l,Fi中白毛個體的基因型為l/3AA、2/3Aa,產(chǎn)生A基因配子的概率是2/3、a基因配子的概率是1/3,所以Fi中白毛個體隨機交配得F2中AA占4/9、Aa占4/9、aa占1/9、純合子與雜合子之比是5 4。F?中黑毛個體的基因型是aa,白毛個體的基因型是AA或Aa,因此,將F2中黑毛個體與白毛個體雜交,可推斷白毛個體的基因組成。知識點六基因分離定律中的特殊情況*■例6某種昆蟲的翅型有長翅、正常翅、小翅3種類型,依次由常染色體上的C+、C、c基因控制。正常翅的雌雄個體雜交,子代全為正常翅或出現(xiàn)小翅個體;基因型相同的長翅個體雜交,子代總出現(xiàn)長翅與正常翅或出現(xiàn)長翅與小翅個體,比例總接近2lo下列分析錯誤的是(C)A.該昆蟲種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5種B.基因C+、C與c的產(chǎn)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C.長翅個體與正常翅個體雜交,子代中不會出現(xiàn)小翅個體D.長翅個體與小翅個體雜交,理論上子代的性狀比例為1 1[解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昆蟲的翅型由常染色體上一對復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正常翅的雌雄個體雜交,子代全為正常翅或出現(xiàn)小翅個體,說明C對c為顯性;基因型相同的長翅個體雜交,子代總出現(xiàn)長翅與正常翅或出現(xiàn)長翅與小翅個體,說明C+對C、c為顯性;又由于比例總接近2 1,說明C+C+純合致死。該昆蟲種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C+C、c+c、CC、Cc、cc共5種,A正確;基因C+,C與c屬于復等位基因,它們的產(chǎn)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正確;長翅個體(C+c)與正常翅個體(Cc)雜交時,子代中會出現(xiàn)小翅個體,C錯誤;長翅個體(C+C或C+c)與小翅個體(cc)雜交,理論上子代的性狀比例為長翅正常翅=1 1或長翅小翅=1 1,D正確。II歸納提示A基因分離定律的特殊形式類型親本組合子代的基因型比子代的表型比一般形式AaXAaAAAaaa=1 2 1顯性隱性=3 1特殊形式相對顯性AaXAaAAAaaa=1 2 1顯性相對顯性隱性=1 2 1顯性純合致死AaXAaAaaa=21顯性隱性=2 1隱性純合致死AaXAaAAAa=l2顯性單性隱性配子致死AaXAaAAAa=l1顯性單性顯性配子致死AaXAaAaaa=l1顯性隱性=1 1〔變式訓練〕6.果蠅缺失1條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n號染色體上的翻翅對正常翅為顯性。缺失1條H號染色體的翻翅果蠅與缺失1條H號染色體的正常翅果蠅雜交,關于Fl的判斷錯誤的是(C)A.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果蠅占;B.翻翅果蠅占:2C.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正常翅果蠅占?D.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翻翅果蠅占g[解析】假設翻翅基因用A表示,正常翅基因用a表示,缺失1條I【號染色體的翻翅果蠅的基因型為AO,缺失1條1【號染色體的正常翅果蠅的基因型為aO,則子代基因型為AO、aO、Aa、00(致死)。其中1 2A0和Aa為翻翅果蠅,aO為正常翅果蠅,其比例為1 11,故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果蠅占木翻翅果蠅占宗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翻翅果蠅占去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正常翅果蠅為0,ABD項正確,C項錯誤。素養(yǎng)提升強化思維(P102)回畫畫囿國畫畫畫(2021?浙江1月選考)某種小鼠的毛色受人丫(黃色)、A(鼠色)、a(黑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人丫對A、a為完全顯性,A對a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人丫人丫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shù))。下列敘述錯誤的是(C)A.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則B有3種基因型B.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則R有3種表型C.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黑色雌鼠雜交,則R可同時出現(xiàn)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D.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純合鼠色雌鼠雜交,則Fi可同時出現(xiàn)黃色個體與鼠色個體[解析]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后代基因型為人丫人丫、NA、AYa.Aa,由于人丫人丫胚胎致死,故后代有3種基因型,A正確;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后代基因型為人丫人、AYa,Aa和aa,表型分別為黃色、鼠色和黑色,B正確;若1只黃色雄鼠(基因型為AYA或AYa)與若干只黑色雌鼠(aa)雜交,則Fi可同時出現(xiàn)黃色個體和鼠色個體或同時出現(xiàn)黃色個體和黑色個體,不會同時出現(xiàn)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C錯誤;若1只黃色雄鼠(基因型為AYA或AYa)與若干只純合鼠色雌鼠(AA)雜交,則Fi可同時出現(xiàn)黃色個體與鼠色個體,D正確。(2020?江蘇卷)有一觀賞魚品系體色為桔紅帶黑斑,野生型為橄欖綠帶黃斑,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養(yǎng)殖者在繁殖桔紅帶黑斑品系時發(fā)現(xiàn),后代中2/3為桔紅帶黑斑,1/3為野生型性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D)A.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該品系為雜合子B.突變形成的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C.自然繁育條件下,桔紅帶黑斑性狀容易被淘汰D.通過多次回交,可獲得性狀不再分離的桔紅帶黑斑品系[解析]由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該品系均為雜合子,A正確;桔紅帶黑斑為顯性性狀,則突變形成的桔紅帶黑斑基因為顯性基因,雜合桔紅帶黑斑魚(Aa)相互交配,子代表型比例為2 1,可推得基因型為AA的個體死亡,即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B正確;由于楮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自然繁育條件下,該顯性基因的頻率會逐漸下降,則桔紅帶黑斑性狀容易被淘汰,C正確;桔紅帶黑斑基因顯性純合致死,則無論回交多少次,所得桔紅帶黑斑品系均為雜合子,D錯誤。(2019?海南卷)以豌豆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二倍體植物B.進行豌豆雜交時,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C.雜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時分離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均能夠自由組合[解析]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二倍體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A正確;因豌豆雌雄同花,在進行豌豆雜交時,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進行套袋處理,B正確;雜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C正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能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D錯誤。(2019?全國H卷)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①讓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TOC\o"1-5"\h\z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 1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 1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B)A.①或② B.①或④C.②或③ D.③或④[解析]實驗①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現(xiàn)了性狀分離,說明作為親本的植株甲為雜合子;實驗④中植株甲與另一具有相同性狀的個體雜交,后代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親本均為雜合子;在相對性狀的顯隱性不確定的情況下,無法依據(jù)實驗②、③判定植株甲是否為雜合子,故選B。(2018?江蘇卷)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會導致子二代不符合3 1性狀分離比的情況是(C)A.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B.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雌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數(shù)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雌配子無差異D.統(tǒng)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解析]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會使2種類型配子比例偏離1 1,從而導致子二代不符合3 1的性狀分離比,故選C。(2019?全國卷III)玉米是一種二倍體異花傳粉作物,可作為研究遺傳規(guī)律的實驗材料。玉米子粒的飽滿與凹陷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問題:(1)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雜合子通常表現(xiàn)的性狀是顯性性狀。(2)現(xiàn)有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一些飽滿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寫出兩種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答案]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xiàn)3 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合子進行雜交,R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xiàn)3 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③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B都表現(xiàn)一種性狀,則用Fi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xiàn)3 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④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B表現(xiàn)兩種性狀,且表型之比為1 1,則可驗證分離定律。[解析](1)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雜合子通常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2)欲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可采用自交法和測交法。根據(jù)題意,現(xiàn)有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玉米子粒若干,其顯隱性未知,若要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可讓兩種性狀的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親本自交后,子代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若子代沒有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親本均為純合子,在子代中選擇兩種性狀的玉米雜交得F”B自交得F2,若F2出現(xiàn)3 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也可讓兩種性狀的玉米雜交,若Fi只表現(xiàn)一種性狀,說明親本均為純合子,B自交得F2,若F2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若Fi表現(xiàn)兩種性狀,且表型之比為11,說明該親本分別為雜合子和純合子,則可驗證分離定律。7.分析下列有關性狀顯隱性的兩個典型問題。(1)(2019?海南,28節(jié)選)某自花傳粉植物的矮莖/高莖、腋花/頂花這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現(xiàn)有該種植物的甲、乙兩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為矮莖,但有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乙自交后,子代均為頂花,但有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根據(jù)所學的遺傳學知識,可推斷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僅通過對甲、乙自交實驗結果的分析進行推斷的思路是若甲為腋花,則腋花為顯性性狀,頂花為隱性性狀,若甲為頂花,則腋花為隱性性狀,頂花為顯性性狀;若乙為高莖,則高莖是顯性性狀,矮莖是隱性性狀,若乙為矮莖,則矮莖為顯性性狀,高莖為隱性性狀。(2)(2018?全國I,32節(jié)選)某小組用一只無眼灰體長翅雌蠅與一只有眼灰體長翅雄蠅雜交,雜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別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黑檀體長翅黑檀體殘翅揄艮9 3 3 1

93313無眼規(guī)93319331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用表中雜交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的顯隱性(要求: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雜交組合無眼X無眼。預期結果:若子代中無眼有眼=3 1,則無眼為顯性性狀;若子代全部為無眼,則無眼為隱性性狀。[解析](1)根據(jù)甲自交后代出現(xiàn)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可以確定這對性狀的顯隱性,若甲為腋花,則腋花為顯性性狀,頂花為隱性性狀,若甲為頂花,則腋花為隱性性狀,頂花為顯性性狀;根據(jù)乙自交后代出現(xiàn)高莖和矮莖的性狀分離可確定該性狀的顯隱性,若乙為高莖,則高莖是顯性性狀,矮莖是隱性性狀,若乙為矮莖,則矮莖為顯性性狀,高莖為隱性性狀。(2)若控制無眼/有眼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雜交子代無眼有眼=1 1,則說明親本為顯性雜合子和隱性純合子測交,根據(jù)測交結果,子代兩種性狀中,一種為顯性雜合子,一種為隱性純合子,所以可選擇均為無眼的雌雄個體進行雜交,觀察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若子代中無眼有眼=3 1,則無眼為顯性性狀;若子代全部為無眼,則無眼為隱性性狀。第15講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考情研讀備考定位(P104)課標要求核心素養(yǎng).分析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闡明自由組合定律.明確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闡述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培養(yǎng)結構與功能觀。.運用歸納演繹的方法解釋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總結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設計實驗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并探究不同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解釋、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遺傳問題。

必備知識夯實基礎(P104)必備知識夯實基礎(P104)畫畫國圓.發(fā)現(xiàn)問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1)實驗過程正交反交P 黃色圓粒x綠色皺粒!(2)結果分析F,(2)結果分析結果結論R全為黃色圓粒說明黃色和圓粒為顯性性狀F2中圓粒皺粒=3 1說明種子粒形的遺傳遵循9離_定律F2中黃色綠色=3 1說明種子粒色的遺傳遵循上離_定律F2中出現(xiàn)兩種親本類型(黃色圓粒、綠色皺粒),出現(xiàn)兩種新性狀(綠色圓粒、黃色皺粒)說明不同性狀之間進行了自由組合F,黃色圓粒黃色—矗萱比例 9:3:3 : 1.提出假說——對自由組合現(xiàn)象的解釋(1)理論解釋(提出假說)①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控制。②B在產(chǎn)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③H產(chǎn)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上正,且數(shù)量相等。④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2)遺傳圖解P(黃色圓粒)P(黃色圓粒)YYRRxyyrr(綠色皺粒)①純合子共有工種,每一種純合子在F2中所占比例均為」3。②一對基因純合、一對基因雜合的單雜合子共有工一種,每一種單雜合子在F,中所占比例均為1合。③兩對基因均雜合的雙雜合子有」一種,在F,中所占比例為1/4。.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對自由組合現(xiàn)象解釋的驗證(1)演繹推理:設計測交實驗,預測后代4種表型比例為1111。(2)遺傳圖解雜種子一代隱性純合子(黃色圓粒)(綠色皺粒)PYyRr xyyir//\、]配子YRYrvRyr.yr基因型YyRr Yyir yyRryyir耳表型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比例1:1:1:1(3)實驗驗證:進行測交實驗,不論正交還是反交,結果都與預測相符。.得出結論——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_&由組全。.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1)細胞學基礎(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①實質(zhì):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②時間:減數(shù)分裂I后期。適③范圍:》朝鐘真核生物遵循,原核生物與病毒均不遵循圍適照四,式適用于細胞核遺傳,不適用于細胞質(zhì)遺傳.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1)指導雜交育種:把優(yōu)良性狀結合在一起。一同優(yōu)良雜交「自交F2(選育符 自交人7性狀親本—"F1—"合要求個體)一"純口子(2)指導醫(yī)學實踐:為遺傳病的預測和診斷提供理論依據(jù)。分析兩種或兩種以上遺傳病的傳遞規(guī)律,推測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及群體發(fā)病率。.孟德爾成功的原因分析回圃回園易錯整合,判斷正誤。.F2的933 1性狀分離比一定依賴于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V).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表型比例為3 1或1 21,則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X).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X).若兩株豌豆雜交后子代表型之比為1 1 1 1,則兩株親本基因型一定為YyRrXyyrr(X).在B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chǎn)生的F?中,與B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個體占/V).F2的黃色圓粒中,只有基因型為YyRr的個體是雜合子,其他的都是純合子(X).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普遍適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藍細菌、各種有細胞結構的生物(X).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細胞學基礎(X)國畫圈園1.實驗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純種灰體紫眼和純種黑體紅眼果蠅,每種果蠅雌雄個體都有。已知上述兩對相對性狀均屬完全顯性遺傳,灰體和黑體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位于第1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蠅都能正常生活。如果控制果蠅紫眼和紅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體上,請設計一個雜交方案,以確定控制紫眼和紅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1號同源染色體上,并寫出預期結果及相應的結論。[提示]方案讓純種灰體紫眼果蠅和純種黑體紅眼果蠅交配得Fi,再讓Fi雌雄果蠅雜交得F2,觀察并記錄F2的性狀分離比。預期結果和結論①如果F2出現(xiàn)四種性狀,其分離比為9 3 3 1(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說明控制紫眼和紅眼的這對基因不位于第1號同源染色體上。②如果F2不出現(xiàn)9 3 3 1的分離比(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說明控制紫眼和紅眼的這對基因位于第1號同源染色體上。配子AaAa配子AaAa 配子:ABAbaBabABAbaBab③以孫子代AAAaAaaa 子代:A_R_A_bbaaB_乙圖(1)甲圖表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中哪些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為什么?[提示]A、a與D、d和B、B與C、c分別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該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其遺傳時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乙圖中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哪些過程中?為什么?[提示]④⑤。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于產(chǎn)生配子的減數(shù)分裂I過程中,而且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的重組,故①?⑤過程中僅④⑤過程發(fā)生基因自由組合,①②過程僅發(fā)生了等位基因分離,未發(fā)生基因自由組合。s~,關鍵能力?考點突破(P106)知識點一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現(xiàn)的相關實驗辨析?■例1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B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chǎn)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Fi產(chǎn)生4種精子,比例為1 1 1 1Fi可產(chǎn)生基因型為Yy的卵細胞C.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指B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D.F2中黃色圓粒豌豆約占京[解析]Fi(YyRr)產(chǎn)生4種配子,配子類型及比例為YRYryRyr=l1 1 1,A正確;Y和y屬于等位基因,在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應該分離,產(chǎn)生的配子中只有其中的一個,B錯誤;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i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C錯誤;F29中黃色圓粒豌豆(Y_R_)約占諱,D錯誤。

II歸納提示AMWYYRR、YYrr、II歸納提示AMW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YrRR、YYRr、Yyrr、yyRr各占2/16|雙雜合子I~>|YyRr|4/16雙顯一I—9/16單顯 「—?Y_rr+yyR_(^6/16與親本關系雙隱p,與親本關系 ?yyrr占1/16親本類型“ J八,—>Y_R_+yyrr占10/16一重組類型 「 >Y_rr+yyR_占6/16〔變式訓練〕.(不定項)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中,用純種黃色圓粒豌豆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F(xiàn)2出現(xiàn)4種性狀類型,數(shù)量比為9331。產(chǎn)生上述結果的必要條件包括(ABD)TOC\o"1-5"\h\zB雌雄配子各有4種,數(shù)量比均為1 1 1 1B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B雌雄配子的數(shù)量比為1 1F2的個體數(shù)量足夠多[解析]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雄配子的數(shù)量遠遠超過雌配子的數(shù)量,R雌雄配子數(shù)量相等不是實現(xiàn)自由組合定律的必要條件,C錯誤;R雌雄配子各有4種且數(shù)量比為1 11 1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必要條件,另外還要滿足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F(xiàn)2的個體數(shù)量應足夠多,才能避免實驗的偶然性,A、B,D正確。知識點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驗證??例2最能正確表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zhì)的是(D)DdI?1DD:DdI?1DD:2Dd:IddA減數(shù)|分裂①①①①1:1:1:1CI?9B_D_:3B_dd:3bbD_:lbbdd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1:1:1:1D[解析]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在減數(shù)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

因自由組合,D符合題意。II歸納提示A“實驗法”驗證遺傳定律驗證方法結論自交法B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 1,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9 3 3 1,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測交法R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 1,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H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 1 1 1,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花粉鑒定法若有2種花粉,比例為1 1,則符合分離定律若有4種花粉,比例為1 1 1 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單倍體育種法取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2種表型,比例為1 1,則符合分離定律取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4種表型,比例為1 1 1 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變式訓練〕.甲和乙都是某種開兩性花的植物,甲、乙體細胞中的有關基因組成如圖。若通過一代交配達成目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B)A.甲、乙雜交,驗證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B.乙自交,驗證A、a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C.甲自交,驗證A、a與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甲、乙雜交,驗證A、a與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解析]據(jù)圖分析可知,要驗證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應該先將甲(DD)與乙(dd)雜交獲得子一代(Dd),再將子一代與乙測交或?qū)⒆右淮越唬珹錯誤;甲自交、乙自交或甲和乙雜交都可以驗證A、a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B正確;甲的基因組成中,A、a與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能驗證A、a與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錯誤;甲、乙雜交,可以驗證A、a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但不能驗證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所以也不能驗證A、a與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錯誤。知識點三由親本基因型推斷配子及子代相關種類及比例(拆分組合法)?■例3某二倍體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為AA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瓣,Aa為小花瓣,aa為無花瓣。花瓣顏色(紅色和黃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R對r為完全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B)A.若基因型為AaRr的個體測交,則子代表型有3種,基因型有4種B.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6種表型C.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約為點而所有植株中純合子約占:3D.若基因型為AaRr與Aarr的親本雜交,則子代中紅色花瓣的植株占后[解析]若基因型為AaRr的個體測交,則子代基因型有AaRr、Aarr、aaRr、aarr4種,表型有3種,分別為小花瓣紅色、小花瓣黃色、無花瓣,A正確;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由于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根據(jù)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子代共有3X3=9(種)基因型,而Aa自交子代表型有3種,Rr自交子代表型有2種,但由于aa表現(xiàn)為無花瓣,故aaR_與aarr的表型相同,所以子代表型共有5種,B錯誤;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約為,戶點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純合子所1 , . 3占比例約為&C正確;若基因型為AaRr與Aarr的親本雜交,則子代中紅色花瓣(A_Rr)的植株所占比例為號13X-=~,D正確。ZoII歸納提示A1.思路將多對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分解為若干分離定律分別分析,再運用乘法原理進行組合。2方法題型分類解題規(guī)律示例種類問題配子類型(配子種類數(shù))2"(n為等位基因?qū)?shù))AaBbCCDd產(chǎn)生配子種類數(shù)為23=8(種)配子間結合方式配子間結合方式種類數(shù)等于配子種類數(shù)的乘積AABbCcXaaBbCC,配子間結合方式種類數(shù)=4X2=8(種)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種類雙親雜交(已知雙親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種類等于各性狀按分離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型)種類的乘積AaBbCcXAabbcc,子代中,基因型為3X2X2=12(種),表型為2X2X2=8(種)概率問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按分離定律求出相應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進行組合AABbDdXaaBbdd,Fi中AaBbDd所占比例為IX5X5題=4純合子或雜合子出現(xiàn)的比例按分離定律求出純合子的概率的乘積為純合子出現(xiàn)的比例,雜合子概率=1一純合子概率AABbDdXAaBBdd,Fi中,AABBdd所占比例為-8〔變式訓練〕3.某植物個體的基因型為Aa(高莖)Bb(紅花)Cc(灰種皮)dd(小花瓣),請思考如下問題:(1)若某基因型為AaBbCcdd個體的體細胞中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如圖1所示,則其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數(shù)為8種,基因型為AbCd的配子所占比例為1,其自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有27種,其中AABbccdd1 — — 27所占比例為一玄其子代的表型有上種,其中高莖紅花灰種皮小花瓣個體所占比例為舄二(2)若某基因型為AaBbCcdd個體的體細胞中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如圖2所示(不發(fā)生互換),則其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數(shù)為工_種,基因型為AbCd的配子所占比例為,>其自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有2種,其中AaBbccdd所占比例為,其子代的表型有6種,其中高莖紅花灰種皮小花瓣個體所占比例為i。[解析](1)如圖1所示,四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同源染色體上,則各自獨立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先分開單獨分析,每對基因中只有dd產(chǎn)生1種d配子,其他都產(chǎn)生2種配子,因此共產(chǎn)生2X2X2X1=8(種)配子;基因型為AbCd的配子所占比例為白X/x:xi=g;自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有3X3X3X1=27(種),其中AABbccdd所占比例為:X;X:X1=圭;其子代的表型有2X2X2X1=8(種),其中高莖紅花333 27灰種皮小花瓣(A_B_C_dd)所占比例為wX1X4X1=訶。(2)如圖2所示,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其他基因位于不同對同源染色體上,則AaBb可產(chǎn)生Ab和aB2種配子,而Cc可產(chǎn)生2種配子,dd可產(chǎn)生1種配子,因此共產(chǎn)生2X2X1=4(種)配子;基因型為AbCd的配子所占比例為:X^XI=7;自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有3X3X1=9(種),其中AaBbccdd所占比例為:X:X1=(,其中子代的表型13 3有3X2X1=6(種),其中高莖紅花灰種皮小花瓣(A_B_C_dd)個體所占比例為5X4X1="

知識點四根據(jù)子代表型及比例推斷親本基因型(逆向組合法)?■例4在家蠶遺傳中,黑色(A)與淡赤色(a)是有關蟻蠶(剛孵化的蠶)體色的相對性狀,黃繭(B)與白繭(b)是有關繭色的相對性狀,假設這兩對相對性狀自由組合,有三對親本組合,雜交后得到的數(shù)量比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組別黑蟻黃繭黑蟻白繭淡赤蟻黃繭淡赤蟻白繭組合一9331組合二0101組合三3010A.組合一親本基因型一定是AaBbXAaBbB.組合三親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XAaBBC.若組合一和組合三親本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與組合三的相同D.組合二親本基因型一定是AabbXaabb[解析]組合一的雜交后代比例為9 3 31,[解析]組合一的雜交后代比例為9 3 3合二雜交后代只有白繭,且黑蟻與淡赤蟻比例為1 1,所以親本基因型一定為AabbXaabb,D正確;組合三雜交后代只有黃繭,且黑蟻與淡赤蟻比例為3合三雜交后代只有黃繭,且黑蟻與淡赤蟻比例為31,所以親本基因型為AaBBXAaBB或AaBBXAaBb或AaBBXAabb,B正確;只有組合一中基因型AaBb和組合三中基因型AaBB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才與組合三的相同,C錯誤。II歸納提示A.基因填充法根據(jù)親代表型可大概寫出其基因型,如A_B_、aaB一等,再根據(jù)子代表型將所缺處補充完整,特別要學會利用后代中的隱性性狀,后代中一旦存在雙隱性個體,親代基因型中一定存在a、b等隱性基因。.分解組合法根據(jù)子代表型比例拆分為分離定律的分離比,確定每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基因型,再組合。如:(1)9 3 3 If(3 1)(3 l)f(AaXAa)(BbXBb)fAaBbXAaBb;(2)1 1 1 1f(l 1)(1 l)f(AaXaa)(BbXbb)fAaBbXaabb或AabbXaaBb;(3)3 3 1 1-(3 1)(1 1 (AaXAa)(BbXbb)gg(AaXaa)(BbXBb)-*AaBbXAabb或AaBbXaaBbo〔變式訓練〕4.某植物的花色有黃色和白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葉形有圓形和橢圓形,由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親本黃花圓形葉植株與黃花橢圓形葉植株雜交,F(xiàn),的表型及比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C)A.花色中黃色為顯性性狀,葉形中顯性性狀不能確定B.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C.只考慮花色這一對相對性狀,R黃花植株中純合子與雜合子之比為1 3D.Fi中與葉形有關的基因型只有雜合子和隱性純合子[解析]兩親本均為黃花,后代出現(xiàn)了白花,說明黃花為顯性性狀;親本圓形葉植株和橢圓形葉植株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圓形葉橢圓形葉=11,故葉形中的顯性性狀不能確定,A正確;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B正確;只考慮花色這一對相對性狀,F(xiàn)i黃花植株中純合子與雜合子之比為12,C錯誤;由以上分析可知,R中與葉形有關的基因型只有雜合子和隱性純合子,D正確。知識點五利用概率法計算基因型、表型的問題??例5基因型為AaBbDdEeGgHhKk個體自交,假定這7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下列有關其子代敘述正確的是(B)1對等位基因雜合、6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5/643對等位基因雜合、4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35/1285對等位基因雜合、2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67/2566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與6對等位基因雜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不同[解析]1對等位基因雜合、6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C1X1/2x(1/2)6=7/128,A錯誤;3對等位基因雜合、4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C^X(1/2)3x(1/2)4=35/128,B正確;5對等位基因雜合、2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1/2)5x(1/2)2xG=21/128,C錯誤;6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與6對等位基因雜合的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相等,D錯誤。II歸納提示》表型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問題舉例計算方法AaBbCcXAabbCc,求其雜交后代可能的表型種類數(shù)可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AaXAa-后代有2種表型(3A_laa);BbXbbf后代有2種表型(IBbIbb);CcXCcf后代有2種表型(3C_lee);所以,AaBbCcXAabbCc的后代中有2X2X2=8(種)表型AaBbCcXAabbCc,后代中表型A_bbcc出現(xiàn)的概率計算AaXAaBbXbbCcXCcI I I1(A_)x1(bb)x|(cc)=專AaBbCcXAabbCc,求子代中不同于親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不同于親本的表型=1一親本的表型=1一(A_B_C_+A_bbC_),不同于親本的基因型=1一親本的基因型=l-(AaBbCc+AabbCc)〔變式訓練〕5.假如某兩性花植物莖卷須的長短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單雜合植株的莖卷須中等長度,雙雜合植株的莖卷須最長,其他純合植株的莖卷須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對等位基因C、c控制,含有C基因的花粉可育,含有c基因的花粉敗育。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B)A.莖卷須最長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莖卷須中等長度的個體占3/4B.莖卷須最長的植株與一莖卷須最短的植株雜交,子代中莖卷須最長的個體占1/4C.基因型為Cc的個體連續(xù)自交2次,子代中CC個體占1/4D.如果三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該植物種群內(nèi)對應的基因型最多有27種[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莖卷須中等長度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莖卷須最長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莖卷須最短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莖卷須最長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其自交后代中,中等長度的個體(AaBB、Aabb,AABb、aaBb)所占的比例為172x1/4+1/2x1/4+1/2x1/44-1/2x1/4=1/2,A錯誤;莖卷須最長的植株(AaBb)與一莖卷須最短的植株(AABB、AAbb,aaBB,aabb)雜交,子代中莖卷須最長的個體(AaBb)占1/2Xl/2=1/4,B正確;基因型為Cc的個體自交1次,由于父本只能產(chǎn)生含C的花粉,子一代中CC個體占1/2,Cc個體占1/2,子一代自交,由于父本只能產(chǎn)生含有C的花粉,子二代中CC占l/2+1/2Xl/2=3/4,C錯誤;莖卷須的長短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相關基因型最多有3X3=9(種);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對等位基因C、c控制,含有C基因的花粉可育、含有c基因的花粉敗育,相關基因型只有CC和Cc兩種,若三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該植物種群內(nèi)對應的基因型最多有9X2=18(種),D錯誤。知識點六自由組合中的自交、測交和自由交配問題??■例6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用純合的黃色圓粒豌豆(YYRR)和綠色皺粒豌豆(yyrr)作親本雜交得F”R全為黃色圓粒,R自交得F2。在F2中,①用綠色皺粒人工傳粉給黃色圓粒豌豆,②用綠色圓粒人工傳粉給黃色圓粒豌豆,③讓黃色圓粒自交,三種情況獨立進行實驗,則子代的表型比例分別為(D)A.①4 2 2 1 ②15 8 3 1 ③64 8 8 1B.①3 3 1 1 ②4 2 2 1 ③25 5 5 1TOC\o"1-5"\h\zC.①1 1 1 1 ②6 3 2 1 ③16 8 2 1D.①4 2 2 1 ②16 8 2 1 ③25 5 5 11 2 2[解析]將兩對相對性狀分開考慮,F(xiàn)2中圓粒植株的基因型為?丫丫、§Yy,則丫的基因頻率為余y的基因頻率為點同理,R的基因頻率為右r的基因頻率為左在Fz中①若用綠色皺粒人工傳粉給黃色圓粒豌豆,F2中綠色植株的基因型為yy,雜交后代會發(fā)生21的性狀分離比;F2中皺粒植株的基因型為rr,雜交后代會發(fā)生21的性狀分離比,綜合分析兩對性狀,雜交子代表型比例為(21)(21)=422lo②用綠色圓粒人工傳粉給黃色圓粒豌豆,F(xiàn)2中綠色植株的基因型為yy,雜交后代會發(fā)生21的性狀分離比,F(xiàn)2中圓粒植株的基因型為;RR、|Rr,后代中rr=?X?X;=],R_=l-雜交后代會發(fā)生8 1的性狀分離比,綜合分析兩對性狀,雜交子代表型比例為(2 1)(8 1)=16 8 2 1?③讓黃色圓粒TOC\o"1-5"\h\z1 ? 一.21 1 15自交,F(xiàn)2中圓粒(]RR、守Rr)植株自交,后代中rr=QXw=&,R_=l一不=不子代表型分離比為5 1,同理,1?F2中黃色(§YY、§Yy)植株自交,子代表型分離比為5 1,綜合分析兩對性狀,子代表型比例為(5 1)(51)=25 5 5 1?II歸納提示》純合黃色圓粒豌豆(YYRR)和純合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后得F”R再自交得F2,若F?中黃色圓粒豌豆個體和綠色圓粒豌豆個體分別進行自交、測交和自由交配,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別如下表所示:項目表型及比例Y_R_(黃圓)自交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2555 1測交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4 22 1自由交配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6488 1yyR_(綠圓)自交綠色圓粒綠色皺粒=5 1測交綠色圓粒綠色皺粒=2 1自由交配綠色圓粒綠色皺粒=8 1〔變式訓練〕6.某種蝴蝶紫翅(P)對黃翅(p)是顯性,綠眼(G)對白眼(g)為顯性,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生物小組同學用紫翅綠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進行雜交,F(xiàn)i出現(xiàn)的性狀類型及比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A.上述親本的基因型是PpGgXPpggTOC\o"1-5"\h\zFi中紫翅綠眼個體自交(基因型相同個體間的交配),相應性狀之比是15 5 32Fi中紫翅白眼個體自交(基因型相同個體間的交配),其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JFi中紫翅綠眼個體與黃翅白眼個體交配,則F2相應性狀之比是3 3 1 1[解析]根據(jù)Fi中紫翅黃翅=3 1,說明雙親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型都為Pp;綠眼白眼=1 1,說明雙親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型為Gg和gg,因此雙親的基因型為PpGgXPpgg,A正確;基因型為Gg的個21 1體自交,R中綠眼白眼=31,B中基因型為P_的個體自交,子代出現(xiàn)黃翅的概率為 出現(xiàn)紫翅的概率為1一卷=亮,即紫翅黃翅=5 1,故Fi的紫翅綠眼(P_Gg)個體自交后代表型的比例為15 52123 1,B正確;同理日的紫翅白眼(P_gg)自交,純合子的概率為正確;Fi的紫翅綠眼(P_Gg)1.GgXgg-綠個體與黃翅白眼(ppgg)個體雜交,P_Xpp-pp=|x1=|,則紫翅黃翅=(11.GgXgg-綠眼白眼=1 1,則F2表型之比為22 1 1,D錯誤。素養(yǎng)提升強化思維(P109)畫畫畫國Ml后期時間非同源染色體Ml后期時間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條件 基礎 適用范圍兩位同基對分離定律;進行有性生殖的真兩位同基對分離定律;核生物細胞核內(nèi)的.染色體上的基因1.(2021?全國乙卷)某種二倍體植物的n個不同性狀由n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雜合子表現(xiàn)顯性性狀)。己知植株A的n對基因均雜合。理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種不同表型的個體B.〃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不同表型個體數(shù)目彼此之間的差異越大C.植株A測交子代中〃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和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相等D.”2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解析]每對等位基因測交后會出現(xiàn)2種表型,故n對等位基因雜合的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種不同表型的個體,A正確;不管〃有多大,植株A測交子代比為(11)"=1111……(共2"個1),即不同表型個體數(shù)目均相等,B錯誤;植株A測交子代中〃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為1/2",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也是1/2",兩者相等,C正確;〃》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是I/2",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為1-(1/2"),故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D正確。(2020?浙江卷)若某哺乳動物毛發(fā)顏色由基因D,(褐色)、D『(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和D,分別對d完全顯性。毛發(fā)形狀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兩種性狀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基因型為D,dHh和D,dHh的雌雄個體交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若De對Df共顯性、H對h完全顯性,則B有6種表型B.若D,對共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則R有12種表型C.若D,對不完全顯性、H對h完全顯性,則Fi有9種表型D.若D。對D,完全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則Fi有8種表型[解析]若De對Df共顯性,H對h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dHh和D'd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fā)顏色基因型有DCD'\Dcd,Drd和dd四種,表型4種,毛發(fā)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型2種,則Fi有4X2=8種表型,A錯誤;若De對D,共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dHh和D*d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fā)顏色基因型有DeD]Ded,Dfd和dd四種,表型4種,毛發(fā)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型3種,則Fi有4X3=12種表型,B正確;若D。對D,不完全顯性,H對h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PHh和D^ct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fā)顏色基因型有D,Df、D,d、D'd和dd四種,表型4種,毛發(fā)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型2種,則Fi有4X2=8種表型,C錯誤;若De對D「完全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lHh和DH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fā)顏色基因型有DeD.、DP、D’d和dd四種,表型3種,毛發(fā)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型3種,則Fi有3X3=9種表型,D錯誤。(2020?浙江7月選考)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過誘變等技術獲得3個無成分R的穩(wěn)定遺傳突變體(甲、乙和丙)。突變體之間相互雜交,B均無成分R。然后選其中一組雜交的R(AaBbCc)作為親本,分別與3個突變體進行雜交,結果見下表:雜交編號雜交組合子代表型(株數(shù))IRX甲有(199),無(602)IIFiX乙有(101),無(699)IIIBX丙無(795)注:“有”表示有成分R,“無”表示無成分R用雜交1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與雜交n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雜交,理論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為(A)A.21/32 B.9/16C.3/8 D.3/4[解析]分析題意可知,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表現(xiàn)為有成分R,又知無成分R的純合子甲、乙、丙之間相互雜交,其中一組雜交的Fi基因型為AaBbCc且無成分R,推測同時含有A、B基因才表現(xiàn)為有成分R,C基因的存在可能抑制A、B基因的表達,即基因型為A_B_cc的個體表現(xiàn)為有成分R,其余基因型均表現(xiàn)為無成分R。根據(jù)Fi與甲雜交,后代有成分R無成分R、l3,有成分R所占比例為1/4,可以將1/8分解為1/2X1/2,則可推知甲的基因型可能為AAbbcc或aaBBcc;H與乙雜交,后代有成分R無成分R^l7,可以將1/4分解為1/2Xl/2x1/2,則可推知乙的基因型為aabbcc;R與丙雜交,后代均無成分R,可推知丙的基因型可能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雜交I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比例為1 1,或(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比例為1 1,)雜交H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為AaBbcc,故雜交I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與雜交II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相互雜交,后代中有成分R所占比例為1/2x1x3/4X1+1/2x3/4X3/4x1=21/32,A正確。(2020?山東卷)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利用玉米純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變品系,該突變品系的產(chǎn)生原因是2號染色體上的基因Ts突變?yōu)閠s,Ts對ts為完全顯性。將抗玉米螟的基因A轉入該雌株品系中獲得甲、乙兩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現(xiàn)正常,乙植株矮小。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TOC\o"1-5"\h\z實驗一:品系M(TsTs)X甲(Atsts)-Fi中抗螟非抗螟約為1 1實驗二:品系M(TsTs)X乙(Atsts)fR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約為1 1⑴實驗一中作為母本的是甲,實驗二的F,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別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選取實驗一的R抗螟植株自交,F(xiàn)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約為2 1lo由此可知,甲中轉入的A基因與ts基因是(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AAtsts。若將F2中抗螟雌雄同株與抗螟雌株雜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 1。(3)選取實驗二的Fi抗螟矮株自交,F(xiàn)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約為3 1 3 1,由此可知,乙中轉入的A基因不位于(填“位于”或“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理由是抗螟性狀與性別性狀間是自由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號染色體上。(4)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預期值,說明A基因除導致植株矮小外,還對Fi的繁殖造成影響,結合實驗二的結果推斷這一影響最可能是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F,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頻率為1/2,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種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隨機受粉,并僅在雌株上收獲籽粒,籽粒種植后發(fā)育形成的植株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為」紇。[解析](1)據(jù)題干信息可知,品系M為雌雄同株,甲為雌株突變品系,因此實驗一中作為母本的是甲。實驗二的Fi中非抗螟植株的基因型為Tsts,Ts對ts為顯性,因此該植株為雌雄同株。(2)實驗一中Fi抗螟植株的基因型為ATsts,F2抗螟中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七2 1 1,說明甲中轉入的A基因與ts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B抗螟植株中A和ts位于一條染色體上,另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為Ts,Fi抗螟植株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為AAtsts,其產(chǎn)生的配子為Ats,抗螟雌雄同株的基因型為ATsts,其產(chǎn)生的配子為l/2Ats、1/2Ts,兩者雜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tstsATsts=l1,表型及比例為抗螟雌株抗螟雌雄同株=1 1。(3)實驗二中Fi抗螟矮株基因型為ATsts,F?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七3 1 3 1,是(1 1)(3 1)的組合,說明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乙中轉入的A基因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分析F2中性狀表現(xiàn)可知,抗螟非抗螟1,雌雄同株雌株七3 1,由此可判斷含A基因的雌配子或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再結合實驗二信息(乙可產(chǎn)生正常配子)可推斷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F2抗螟矮株的基因型為1/4ATSTS、2/4ATsts,l/4Atsts,ts基因的頻率為1/2。F2抗螟矮株雌株的基因型為A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為l/3ATsTs、2/3ATsts,又因為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因此能受粉的雄配子的基因型為2/3Ts、1/3ts,因此F3中抗螟矮株雌株占l/6o(2019?全國0卷)某種甘藍的葉色有綠色和紫色。已知葉色受2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xiàn)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xiàn)顯性性狀。某小組用綠葉甘藍和紫葉甘藍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實驗①:讓綠葉甘藍(甲)的植株進行自交,子代都是綠葉實驗②:讓甲植株與紫葉甘藍(乙)植株進行雜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