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復習-詞類 課件27張_第1頁
高考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復習-詞類 課件27張_第2頁
高考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復習-詞類 課件27張_第3頁
高考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復習-詞類 課件27張_第4頁
高考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復習-詞類 課件27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高考第一輪總復習語法基礎知識:詞類虛詞

不表示實在意義而表示語法意義的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等。21.副詞,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的詞。

表程度:很、十分、非常、格外、更加、過于、頂、最、極端、比較、越發、稍微

表情狀:親自、互相、大力、趕緊、陸續、大肆、趕快、盡情、連忙、悄悄、依稀、特意、特地、仿佛、極力、盡量、相繼、私下、暗中

表頻率:再、又、也、還、一再、再三、再次、屢次、重新

表時間:立即、立刻、馬上、已經、才、就、正、在、正在、剛、剛剛、剛才、已經、曾經、經常、常常、依舊、依然、漸漸、永遠、一直、老是、始終、終于、偶爾、忽然、起初、隨即、隨時、一向、歷來、從來、原來

表范圍:只、都、全、共、一共、總共、光、統統、僅、一齊、一概、全都、單

表否定:不、沒、沒有、別、未、莫、勿、甭、未必、不用、不必、休

表語氣:難道、也許、大概、莫非、必、準、必定、必然、的確、當然、其實、卻、公然、居然、竟然、索性、偏偏、偏、簡直、幾乎、幸虧、幸而、反倒、反正、橫豎、究竟、到底、畢竟、決、絕、何嘗、明明、只好、未免、可、斷然副詞的語法特征:(1)能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一般不修飾名詞。如我們可以說“很珍惜、很珍貴”,不能說“很珍珠”,因為“珍惜”是動詞,“珍貴”是形容詞,“珍珠”是名詞。(2)副詞一般不能單說,即單獨成句。只有“不、沒有、也許、有點兒、當然、馬上、何必、剛好、剛剛、的確”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單獨成句。如:“喝水不?”“不!”(3)部分副詞兼有關聯作用,充當關聯詞語。如:就、又、也等“打得贏就打”“越說越快”“又說又笑”

注1:副詞“白、怪、老、凈”與形容詞“白、怪、老、凈”的區別

“白、怪、老、凈”同名詞組合是形容詞,同動詞和形容詞組合是副詞。

白布

白跑一趟

怪事

怪好看

凈水

身上凈是土

老人

老說不完

形容詞副詞注2:有的副詞存在多種語義,使用時要加以區分。A.與不同的詞語組合時語義不同。

都:大家都同意。(表范圍)

一個人都不見了。(“都”輕讀,表語氣)

都二十五了,還象個小孩子。(表時間)

又:他今天又來了。(表頻率)

山又高,路又滑。(表關聯)

心里有千言萬語,嘴里又說不出。(表語氣)

B.在句首和在句中語義不一樣。

就我去看電影。(表范圍)

我就去看電影。(表時間)

偏偏小李休息。(客觀原因)

小李偏偏休息。(主觀原因)

僅僅他有康熙字典。(“別人沒有”,指人的范圍)

他僅僅有康熙字典。(“別的沒有”,指物的范圍)

幸好你來了(不然我們會迷路的)。

(受益的是“你”以外的人)

你幸好來了(不然你會錯過這次機會的)。

(受益的是“你”)

注3:有的形容詞也可以作狀語,它與副詞的區別在于:副詞只作狀語,而形容詞除了作狀語之外,還可以作定語和謂語。如:

特別——格外

特別鮮艷格外鮮艷(狀語)

特別快車(定語)

這事情很特別(謂語)

可以看出“特別”是形容詞,“格外”是副詞。

偶然——偶爾

偶然碰到偶爾碰到(狀語)

偶然事件(定語)

事情的發生也很偶然(謂語)

可以看出“偶然”是形容詞,“偶爾”是副詞。

2.介詞:起轉介作用的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邊,合起來組成介詞結構(介賓短語),以表示處所、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

表時間方所:從、自、自從、于、打、到、往、在、當、朝、向、順著、沿著、隨著

表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著、經過、通過、根據、以、憑

表目的:為、為了、為著

表原因:因、由于、因為

表對象、范圍:對、對于、把、向、跟、與、同、給、關于

表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表被動:被、叫、讓、給

表比較:比、和、同

注:上述介詞中的“著、了、過”是語素,不是動態助詞。介詞的語法特征:(1)表示時間、處所、方式、對象等語法意義。如:

從明天(開始)(表示時間)在家(自修)(表示處所)

按原則(辦事)(表示方式)把作業(做完)(表示對象)

(2)介賓結構主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從車上下來”“比他高”。有的介賓結構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桌子上的書”。少數介賓結構可以充當補語,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賓結構不能做謂語。(3)“在、向、于、到、給、自”等可以直接附著在動詞或其他詞語后邊,構成一個整體,相當于一個動詞。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紀”“取決于你的考試成績”“勇于實踐”“走到了目的地”“獻給人民”“來自紐約”。

注:介詞與動詞的區別

現代漢語的介詞大多數是從古代漢語演變而來的,有些詞還兼有介詞和動詞兩種功能。如“在、為、比、到、給、朝、經過、通過”等。

他為誰?為大家。(動詞)

我們為人民服務。(介詞)

學校的大門朝南。(動詞)

學校的大門朝南開著。(介詞)

今天我們比技巧。(動詞)

你比他強。(介詞)

計劃通過了。(動詞)

通過學習,我們提高了認識。(介詞)

二者的區別在于:

(1)動詞能肯定否定相疊表示疑問,介詞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動詞)他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在”為介詞,不能改為“在不在”)

(2)“X+賓”的前后是否有別的動詞,若有別的動詞,“X”是介詞;若沒有別的動詞,“X”是動詞。如:

火車到站了。(動詞)火車到十一點鐘才進站。(介詞)

他在宿舍。(動詞)

他在宿舍住。(介詞)

他住在宿舍。(介詞)

(3)大部分動詞能帶動態助詞“了”,介詞不能

他和我談過這件事。(以“他”為主)

汽車經過了八一橋。(動詞)

經過認真的考慮,他決定到新疆去。(介詞)

他給了我一本書。(動詞)

他給我買了一本書。(介詞)表并列:和、跟、與、同、及表承接:至于、說到、此外、如、比方表轉折:卻、只是、不料、豈知表因果:因為、由于、因此、以致表選擇:或、抑、非……即、不是……就是表假設: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表讓步:雖然、固然、盡管、縱然、即使

3.連詞,連詞是用來連接詞與詞、短語與短語或句子與句子、表示某種邏輯關系的虛詞。

連詞只能起連接作用,不能起修飾和補充作用。連詞的語法特征:

連詞的作用是連接,沒有修飾作用。從連接的成分看,有的是詞或詞組,有的是分句。從連接的方式看,有的表示聯合關系,有的表示偏正關系。每個連詞必定連接一定的成分并表示一定的關系。如:

討論并通過(“并”連接兩個動詞,表示聯合關系)

因為今天要辦很多事情,所以天剛亮他就出門了。

(“因為...所以”連接的分句,表示偏正關系)

注1:有的連詞既可連接詞或詞組又可以連接分句。

a.并、并且

會議討論并通過了今年的工作計劃。(連接動詞)

教室干凈、明亮并且溫暖。(連接形容詞)

他一九三七年參加革命,并在同年入黨。(連接分句)

b.不但……而且

水庫不但要修,而且要修好。(連接分句)

不但在這個車間,而且在全廠都實行了承包制。(連接介賓詞組)

c.而“而”這個連詞用法不同,則意義不同。既可用作并列連詞又可用作偏正連詞;既可連接詞或詞組,又可連接分句。如:

文筆簡練而生動少而精戰而勝之(順接)

經驗是寶貴的,而經驗的獲得又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順接)

這里已經春暖花開,而北方還是大雪紛飛的季節。(轉接)

這種蘋果大而不甜。(轉接)

注2:同一類型的連詞用法有區別。

“和、跟、同、與”都可以連接詞或詞組,但有一些區別?!案?、同”用于口語,“與”帶有一些文言色彩,口語里用得少,文章里用得最多的是“和”。

“及”和“以及”也有不同的地方,“及”只能連接名詞性成分,不能連接動詞,也不能連接分句。“以及”沒有這些限制,其前面還可以用逗號隔開。注3:有的詞兼屬連詞和介詞兩種功能。

如“因為、由于、和”等。

因為天下大雨,所以沒有出門。(連詞)

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介詞)

可以用如下方法區別:

A、和、跟、同、與

作為連詞,它們表示并列,所連接的各部分平等,不分主次,因此可以互換位置而意思不變。如:

“他和我都去過北京”換成“我和他都去過北京”意思不變。

作為介詞,它們前后兩部分有主次之分,不能互換。若調換位置,意思就變了。如:我和他談過這件事。(以“我”為主)

他和我談過這件事。(以“他”為主)

B、因為、由于

二者作連詞和作介詞的意義相同。區別在于:作連詞用時,連接的是分句;作介詞用時,連接的是名詞性詞語。如:

由于他身體不太好,老師不讓他參加校運會。(連詞)

由于健康原因,老師不讓他參加校運會。(介詞)

注4:有些起關聯作用的副詞也可以用來連接分句,它們與連接分句的連詞的區別是:關聯副詞既有關聯作用,又有修飾動詞的作用,因而只能出現在動詞之前,不能出現在主語之前。連詞只表連接,因而既可出現在主語前,也可以出現在主語后。如:

他雖然沒有聽懂,卻沒有再問。

雖然他沒有聽懂,但他卻沒有再問。

注5:有的連詞還可以連接句子或句群。

如“因此、但是、可是、所以”等。4.助詞,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表示語法意義。結構助詞,如:的、地、得時態助詞,如:著、了、過其他助詞,如:們、所、似的、來、多、把、初、第

助詞的語法特征:

助詞的語法特征是附著在詞或詞組的上邊表示一定的附加意義。如“你見到了新來的老師嗎?”“了”附著在“見到”后面表示完成,“的”附著在“新來”后邊,表示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偏正關系。

5.語氣詞,常在句尾表示種種語氣,也可以用在句中表停頓。只能附著在別的詞語后面。

常用的語氣詞主要有“的、了、么、呢、吧、啊”六個,都念輕聲。這六個語氣詞表達不同的色彩,可分A、B、C三類。

A、“的”表示確實如此,“了”表示已經如此或出現新情況;

B、“么”表示可疑,“呢”表示不容置疑,“吧”表示半信半疑;

“呢”也可用于疑問句,表示深究的意味。用上“呢”的疑問句,總有表示疑問的詞語(如“誰呢?”)或者有表示疑問的結構(如“去不去呢?”)。C、“啊”增加感情色彩

以上三類又可以疊用:

A、和B疊用:真的么?真的呢。真的吧?

吃了么?吃了呢。吃了吧?B、和C疊用:a、么+啊

嘛(表示顯而易見)

他本來就不愿意去嘛!

人多力量大嘛!

b、么+啊

嗎(表示要求證實)

他明天會來嗎?

人多力量就大嗎?A和C疊用:了+啊

啦我可見到你啦!A、B、C疊用:了嗎他去了嗎?語氣詞的語法特征:

語氣詞一般都放在句末,有時也放在句中,有的表示語氣停頓,引起注意,有的表示列舉,等等。如:

我呢,一直就是不贊成。

你這個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

譬如喝茶吧,他最講究。

他愛好體育,排球啊,籃球啊,乒乓球啊,都喜歡打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