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課件_第1頁
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課件_第2頁
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課件_第3頁
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課件_第4頁
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六盤水市第六中學八(7)班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六盤水市第六中學八(比一比賽一賽你知道中國境內居住著多少民族嗎?你能說出哪些少數民族的名稱?比一比賽一賽你知道中國境內居住著多少民族嗎?你認識下列民族嗎?比一比,賽一賽你認識下列民族嗎?比一比,賽一賽傣族苗族傣族苗族滿族蒙古族滿族蒙古族壯族黎族壯族黎族瑤族藏族瑤族藏族你知道這些節日分別是哪些民族的嗎?1、潑水節2、火把節3、古爾邦節4、雪頓節比一比,賽一賽你知道這些節日分別是哪些民族的嗎?1、潑水節比一比,賽一賽維吾爾族朝鮮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潑水節是傣族的節日,于傣歷6月15日舉行,相傳為紀念十二個姑娘殺死魔王,輪流抱著滾燙的魔頭潑水降溫直到魔頭死去,后發展為辭舊迎新的節日。被潑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就越多。傣族、阿昌族、潑水節是傣族的節日,于傣歷6月15日舉行,相傳哈尼族、拉祜族納西族、傈僳族白族、彝族等火把節白天飲酒,并舉行摔跤,賽馬,斗牛等慶祝活動,入夜點起篙火,燃起火把在田間林邊游行,以祈愿除蟲害,祝福健康快樂!哈尼族、拉祜族火把節白天飲酒,并舉行摔跤,賽馬,斗牛等慶祝活雪頓節意思是吃酸奶子的節日起源于17世紀前,時間從藏歷的6月29日到7月5日結束。藏族雪頓節意思是吃酸奶子的藏族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在每年回歷的12月10日,節前人們清掃庭院,準備節日的食品,清晨沐浴焚香,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圖為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回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撒拉族、維吾爾族等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在每年回歷的12月10日

講講各民族的見面禮說一說議一議講講各民族的見面禮說一說議一議民族知識知多少民族知識知多少詩朗誦民族團結之歌

五十六朵鮮花共栽一個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連一條根。

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條心,

就能把祖國建設得繁花似錦。

五十六窯磚瓦筑成一棟房,

五十六車礦石煉成一爐鋼。

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條心,

就能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詩朗誦民族團結之歌

五十六朵鮮花共栽一個盆,

五才藝大比拼民族歌曲聯唱才藝大比拼民族歌曲聯唱《翻身農奴把歌唱》(藏族)《紅太陽照邊疆》(朝鮮族)《天堂》(蒙古族)《阿里山的姑娘》(高山族)《翻身農奴把歌唱》(藏族)《紅太陽照邊疆》(朝鮮族)《天堂》才藝大比拼民族歌舞欣賞才藝大比拼民族歌舞欣賞故事欣賞故事欣賞

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民兄弟為主組成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

39年前的夏天,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從揚州醫專畢業,來到了“萬山之祖”帕米爾高原。這個揚州小伙名叫吳登云。39年來,吳登云如一株堅韌的胡楊扎根在戈壁荒灘,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愛獻給了這里的人民。帕米爾之子吳登云帕米爾之子吳登云孔繁森同志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他深入群眾,關心群眾,時刻把藏族同胞的冷暖掛在心上,為了救濟生活困難的群眾,他三次賣血,多次慷慨解囊,主動收養兩個藏族孤兒,與藏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深受西藏干部群眾的愛戴,表現出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公仆的高度政治覺悟。孔繁森同志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

新疆十大杰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共養育了19個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個孩子是他們收養的漢、回、維、哈4個民族的孤兒,加上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的女婿、兒媳,全家共由6個民族組成。阿尼帕夫婦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創造了人間至真至純的曠世奇愛。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獲得新疆首屆十大杰出母親稱號。新疆十大杰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共養育了1大家談對于生活在多民族地區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大家談對于生活在多民族地區的我們,應該怎樣做?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心連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運”,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象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用我們心中那超越血緣、超越親情、超越民族的無上崇高的大愛,來描繪我們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未來!我的承諾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愛我中華愛我中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六盤水市第六中學八(7)班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六盤水市第六中學八(比一比賽一賽你知道中國境內居住著多少民族嗎?你能說出哪些少數民族的名稱?比一比賽一賽你知道中國境內居住著多少民族嗎?你認識下列民族嗎?比一比,賽一賽你認識下列民族嗎?比一比,賽一賽傣族苗族傣族苗族滿族蒙古族滿族蒙古族壯族黎族壯族黎族瑤族藏族瑤族藏族你知道這些節日分別是哪些民族的嗎?1、潑水節2、火把節3、古爾邦節4、雪頓節比一比,賽一賽你知道這些節日分別是哪些民族的嗎?1、潑水節比一比,賽一賽維吾爾族朝鮮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潑水節是傣族的節日,于傣歷6月15日舉行,相傳為紀念十二個姑娘殺死魔王,輪流抱著滾燙的魔頭潑水降溫直到魔頭死去,后發展為辭舊迎新的節日。被潑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就越多。傣族、阿昌族、潑水節是傣族的節日,于傣歷6月15日舉行,相傳哈尼族、拉祜族納西族、傈僳族白族、彝族等火把節白天飲酒,并舉行摔跤,賽馬,斗牛等慶祝活動,入夜點起篙火,燃起火把在田間林邊游行,以祈愿除蟲害,祝福健康快樂!哈尼族、拉祜族火把節白天飲酒,并舉行摔跤,賽馬,斗牛等慶祝活雪頓節意思是吃酸奶子的節日起源于17世紀前,時間從藏歷的6月29日到7月5日結束。藏族雪頓節意思是吃酸奶子的藏族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在每年回歷的12月10日,節前人們清掃庭院,準備節日的食品,清晨沐浴焚香,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圖為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回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撒拉族、維吾爾族等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在每年回歷的12月10日

講講各民族的見面禮說一說議一議講講各民族的見面禮說一說議一議民族知識知多少民族知識知多少詩朗誦民族團結之歌

五十六朵鮮花共栽一個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連一條根。

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條心,

就能把祖國建設得繁花似錦。

五十六窯磚瓦筑成一棟房,

五十六車礦石煉成一爐鋼。

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條心,

就能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詩朗誦民族團結之歌

五十六朵鮮花共栽一個盆,

五才藝大比拼民族歌曲聯唱才藝大比拼民族歌曲聯唱《翻身農奴把歌唱》(藏族)《紅太陽照邊疆》(朝鮮族)《天堂》(蒙古族)《阿里山的姑娘》(高山族)《翻身農奴把歌唱》(藏族)《紅太陽照邊疆》(朝鮮族)《天堂》才藝大比拼民族歌舞欣賞才藝大比拼民族歌舞欣賞故事欣賞故事欣賞

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民兄弟為主組成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

39年前的夏天,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從揚州醫專畢業,來到了“萬山之祖”帕米爾高原。這個揚州小伙名叫吳登云。39年來,吳登云如一株堅韌的胡楊扎根在戈壁荒灘,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愛獻給了這里的人民。帕米爾之子吳登云帕米爾之子吳登云孔繁森同志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他深入群眾,關心群眾,時刻把藏族同胞的冷暖掛在心上,為了救濟生活困難的群眾,他三次賣血,多次慷慨解囊,主動收養兩個藏族孤兒,與藏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深受西藏干部群眾的愛戴,表現出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公仆的高度政治覺悟。孔繁森同志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

新疆十大杰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共養育了19個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個孩子是他們收養的漢、回、維、哈4個民族的孤兒,加上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的女婿、兒媳,全家共由6個民族組成。阿尼帕夫婦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創造了人間至真至純的曠世奇愛。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獲得新疆首屆十大杰出母親稱號。新疆十大杰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共養育了1大家談對于生活在多民族地區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