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原文及賞析_第1頁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原文及賞析_第2頁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原文及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頁共3頁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原文及賞析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曹松朝代:南北朝澤國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譯文富饒的水域都已繪入戰圖,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請你別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將功成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傳說一旦開戰連眾神靈都發愁,兩岸軍隊連年混戰一直不停休。誰還說滄江總是太平沒有禍事,近來江水混著鮮血爭先向東流。注釋⑴己亥:為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⑵澤國: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澤星羅棋布,故稱。⑶樵蘇:一作“樵漁”。⑷傳聞:一作“波間”。賞析:此詩題作《己亥歲》,題下注:“僖宗廣明元年。”按“己亥”為廣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安史之亂后,戰爭先在河北,后來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唐王朝進展窮兇極惡的鎮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所謂“澤國入戰圖”。詩句不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澤國〕,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圖”,想象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一個成功例子。隨戰亂而來的是生靈涂炭。打柴為“樵”,割草為“蘇”。樵蘇生計本來艱辛,無樂可言。然而,“寧為太平犬,勿為亂世民”,在流離失所、掙扎于生死線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樂了。只可惜這種樵蘇之樂,今亦不可復得。用“樂”字反襯“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尋味。古代戰爭以取首級之數計功,戰爭造成了殘酷的殺戮,人民的大量死亡。這是血淋淋的'現實。詩的前兩句雖然筆調輕描淡寫,字里行間卻有斑斑血淚。這就自然逼出后兩句沉痛的呼告。“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里“封侯”之事,是有現實針對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歲”〕鎮海節度使高駢就以在淮南鎮壓黃巢起義軍的“功績”,受到封賞,無非“功在殺人多”而已。令人聞之發指,言之齒冷。無怪詩人閉目搖手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了。一個“憑”字,意在“請”與“求”之間,語調比言“請”更軟,意謂:行行好吧,可別提封侯的話啦。詞苦聲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來。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將功成萬骨枯”。它詞約而義豐。與“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張?《吊萬人冢》〕之句相比,字數減半而意味倍添。它不僅同樣含有“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劉商《行營即事》〕的現實內容;還更多一層“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李白《戰城南》〕的意味,即言將軍封侯是用士卒犧牲的高昂代價換取的。其次,一句之中運用了強烈比照手法:“一”與“萬”、“榮”與“枯”的對照,令人觸目驚心。“骨”字極形象駭目。這里的比照手法和“骨”字的運用,都很接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驚人之句。它們從不同側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