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上冊第13課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課時作業_第1頁
高二歷史上冊第13課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課時作業_第2頁
高二歷史上冊第13課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課時作業_第3頁
高二歷史上冊第13課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課時作業_第4頁
高二歷史上冊第13課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課時作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一、選擇題:1.(2021春?肇慶期末)周恩來指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與區域自治的正確結合,是經濟因素與政治因素的有機結合,使聚居和雜居的民族都享受到了自治權利。這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豐富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內涵

B.與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狀況相適應

C.拓寬了少數民族政治協商的途徑

D.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民族地區的表現2.(2021春?臺州期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保證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列對應表述正確的是()A.順治帝時期派漢滿工匠進藏擴建布達拉宮

B.新中國成立以后設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區

C.唐朝時期在該地設立安西都護府加強控制

D.漢朝時期重修長城并向西延伸至該地鹽澤3.(2021春?浙江期末)國務院新聞辦于今年5月21日發表《西藏和平解放與繁榮發展》白皮書指出:“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能為西藏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提供根本保證?!标P于西藏自治區敘述正確的是()A.該自治區于1955年正式成立

B.促進了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

C.其設立標志著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D.其自治機關行使高度自治權4.(2021春?徐州期末)新中國成立之初,新疆庫爾勒只是一個邊陲小鎮,經濟十分落后。1979年庫爾勒大刀闊斧的進行農村和城市經濟改革,人民生活日益提高;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戰略,庫爾勒加快了國際物流園的建設,成為新疆第二大城市。庫爾勒取得輝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

B.邊陲城鎮的區位優勢

C.國家發展戰略的引領

D.中外經貿繁榮的刺激5.(2021?河東區學業考試)周恩來說:“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睋牧峡芍覈鴮嵭忻褡鍏^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團結與平等的歷史傳統

B.民族共同繁榮的經濟任務

C.民族雜居交融的現實國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6.(2021?湖南學業考試)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為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而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民族選舉制度7.(2021?大通縣三模)70年前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地區的生產總值由1951年的1.2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902億元,增長1400余倍,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西藏地區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得益于()A.政治協商制度的完善

B.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保障

D.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8.(2021?諸暨市模擬)某文件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劃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各級自治機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外,還享有各項自治權利。這一內容最早應出現在哪一文件中()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D.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9.(2021???谀M)我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人口超過100萬的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各少數民族與漢族以平等地位參與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管理。以上史實主要說明()A.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水平提高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少數民族地區治理關乎國家前途命運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10.(2021?蕪湖模擬)據統計,西藏的少數民族干部由1965年的7600多名,到1986年底,發展到3.1萬名,2014年底,少數民族干部已有11萬多人,約是1965年的14倍多,占全區干部總量的70%以上。材料體現了()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以踐行

B.政治協商制度得以貫徹實施

C.基層民主建設得到巨大發展

D.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成績斐然11.(2021?天津二模)20世紀中葉,西藏發生了如圖的三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社會變革。其中,對西藏的“第一次社會變革”的理解最為確切的是()A.標志著祖國大陸實現統一

B.實現了西藏人民當家作主

C.廢除了封建落后農奴制度

D.創民族區域自治的先例12.(2021?山西模擬)1941年5月,陜甘寧邊區政府頒布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指出“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實行蒙回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權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這一政策()A.是中共處理民族關系的有益探索

B.宣告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正式建立

C.打破了日偽軍對邊區的嚴密封鎖

D.表明邊區政府屬于工農民主政權13.(2021春?興隆臺區校級月考)民族區域自治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新時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的重點是()A.全面貫徹“三個離不開”“兩個共同”“五個認同”,實現民族平等

B.健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規體系

C.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D.努力創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14.(2021?寶雞模擬)清朝理藩院負責少數民族事務,元朝在西南實行土司制度,新中國建立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上述材料說明()A.中國具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傳統

B.中國社會治理模式具有傳承性

C.中國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

D.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當家作主15.(2020秋?西城區期末)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問題,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以下對相關史實梳理的時間軸,空白處應填入()A.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

C.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頒布實施16.(2020秋?如皋市期末)“(它)汲取了傳統中國‘從俗從宜’的治邊經驗,根據不同的習俗、文化、制度和歷史狀態以形成多樣性的中央﹣﹣地方關系,但這一制度不是歷史的復制,而是全新的創造”。新中國的這一“創造”()A.團結了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

B.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C.成為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D.是基層民主制度的成功實踐17.(2021?浙江模擬)1949年周恩來向第一屆政協代表解釋,“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國和蘇聯的民族國情不同。歷史的發展使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與蘇聯不同的另一種形式。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發展情況,不能照抄別人的?!睘榇?,我國實行()A.民主共和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政治協商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8.(2020秋?葫蘆島期末)歷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少數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數民族人口比例。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人口超過100萬的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在155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中,都有實行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該材料最能體現()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層群眾性自治制度

B.各少數民族與漢族相比可以更多地參與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管理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各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重點是保證少數民族代表參政議政19.(2020秋?葫蘆島期末)習近平曾說:“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毕铝袑τ谖覈褡鍏^域自治制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共同綱領》中已明確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建國后成立的首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于我國國情而實施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以國家統一領導為前提的20.(2021?湖北模擬)青藏鐵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1958年后,中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復論證、勘測,克服高原凍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態保護和生命安全等技術難題,終于在2006年全線開通了青藏鐵路。從政治角度分析,克服萬難建設青藏鐵路的意義在于()A.利于西藏地區脫貧攻堅共同富裕

B.利于沿線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C.利于沿途地區的信息交流和溝通

D.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統一21.(2020秋?北海期末)如圖為內蒙古日報記述的內蒙古自治區70年發展歷程的宣傳畫。這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利于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B.集中反映了各階級的根本利益

C.使各民族實現了共同繁榮

D.保證了內蒙古地區的長期穩定22.(2020秋?錦州期末)新中國實行既體現民族平等,又鞏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C.政治協商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3.(2021?二模擬)1949年9月7日,周恩來向政協代表作解釋說:放棄聯邦制,除了防止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考慮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國和蘇聯的民族國情不同?!皻v史的發展使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與蘇聯不同的另一種形式。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發展情況,不能照抄別人的。”據此可知,周恩來()A.認為聯邦制是國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張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反對照搬照抄蘇聯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國兩制”偉大構想24.(2021春?懷仁市期末)如圖是1953年版人民幣10元券背面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①民族團結原則

②民族平等原則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創立

④黨和政府尊重少數民族文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題(共3小題52分)25.(2021?泰安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貴州巡撫趙廷臣升任云貴總督,開云貴督府設置之端,拉開全面治理云南的帷幕。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軍占領昆明,平定南明政權;康熙六年(1667年),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長官司地為開化府”,并下設永平、東安等八里。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重置綠營兵,形成3標、7鎮、6協、7營的軍事建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云南總督、巡撫同駐云南府城,確立了云南的督、撫同城體制。雍正四年(1726年),鄂爾泰作為云貴總督辦理邊界事務并建關立界;中法戰爭后,清政府派內閣學士周德潤為勘界大臣前往云南,簽訂中法《續議界務專條》,收回部分失地。﹣﹣摘編自聶迅《清代滇東南邊疆民族地區國家治理的區域演進與歷史進程研究》材料二:1952年9月,云南省委邊疆工作委員會做出了《關于黨對邊疆民族聚居區統一領導的決定》,從1953年中期開始,組織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各民族地方人民政府。20世紀50年代初期,昆明軍區3.14萬名官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屯墾戍邊”戰略,1952年,中共云南省委組織3000多人的工作隊深入邊疆民族地區,積極與各階層人士聯系,開展“做好事,交朋友”活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批準云南畹町、瑞麗等作為首批邊境開放城市、云南邊境地區開啟了沿邊開放的新時期。1991年,瑞麗市邊境貿易額達7.5億元,貨物吞吐量超過80萬噸,瑞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邊境貿易口岸。﹣﹣摘編自李邦偉《建國以來我國邊疆治理模式的變遷及重構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代治理云南邊疆地區的措施及其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后云南邊疆治理的特點。26.(2020?鄭州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儒家論述的“天下”,其實往往關鍵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隨著核心區域逐漸擴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漸漸融入中國,而漸漸膨脹的中國擁有了更遙遠的四夷,人們口中的“天下”,有時候指的是“中國”,有時候則包括了“中國”和“四夷”。漢代之后特別是到了隋唐,“天下”越來越兼帶“中國”與“四夷”。此后,在“天下”觀念里始終有“內…‘外”的區別,有“華”“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異。﹣﹣據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材料二鴉片戰爭后,對殖民侵略的反抗過程,也是從“華夷之辯”到中華民族的建構過程,正是同仇敵愾的反抗侵略斗爭,成就了中華民族;對滿族王權的反抗過程,同時也是“新民”的建構過程,將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為中華民國的國民。因此正如“民族國家”這個合成詞所表達的那樣,“民”標示著這個新國家的政治屬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國家,而是人民之國家;“族”標示著這個新國家的文化屬性,她是中華民族之國家。﹣﹣據翟志勇《中華民族與中國認同﹣﹣論憲法愛國主義》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一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天下觀”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近代前期推動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背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義。27.(2020秋?浙江月考)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長期以來漢藏兩族人民進行了頻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宣政院由國師八思巴統領,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領袖……在吐蕃有重大事變時,設行宣政院前往處置,但重大軍事行動需與中央主管軍事的樞密院商議……宣政院長官由帝師或宣政院推薦當地僧俗首領擔任,軍民通攝,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職。﹣﹣摘自《人民版必修一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平等訴求是徹底的,始終堅持處理國內民族問題的初心即民族平等的原則,中共在全國執政后,通過全國政協會議確定,采用民族區域自治處理國內的民族問題。1954年之后,民族區域自治更是載入歷次修改的憲法之中。黨把新時期民族工作的主題概括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摘編自胡巖《中國共產黨處理國內民族問題的初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宣政院管轄的區域和職責。(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寫出西藏自治區成立的時間,指出我們黨為實現“處理國內民族問題的初心”的制度保障是什么?并簡述這一制度最初的法律依據及該制度對西藏發展的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4小題)1.【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使聚居和雜居的民族都享受到了自治權利”?!窘獯稹扛鶕鶎W知識可知,中國的民族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聚居和雜居的民族都享受到了自治權利”,與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狀況相適應,故B正確;A項說法與材料內容主旨不符,故排除;政治協商是在政黨之間,而不是民族之間,故排除C;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故選:B。2.【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民族關系,考生需要熟知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民族關系發展成果。【解答】根據所學,漢代河西長城的第一段是漢武帝時期第二次較大規模地修筑,這座長城東起遼東,西至鹽澤,D項正確;A是西藏,康熙帝時期派遣漢滿工匠進藏擴建布達拉宮,故A錯誤;B是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排除B;安西都護府是在D處設立,排除C。故選:D。3.【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能為西藏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提供根本保證”?!窘獯稹棵褡鍏^域自治制度有助于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B正確;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排除A;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排除C;港澳地區行使高度自治,排除D。故選:B。4.【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題的關鍵信息是“1979年庫爾勒大刀闊斧的進行農村和城市經濟改革”“絲綢之路經濟帶”。【解答】從“1979年庫爾勒大刀闊斧的進行農村和城市經濟改革”的改革開放,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戰略,反映出國家發展戰略的引領推動了庫爾勒的發展,C項正確;A項材料沒有涉及,排除A;

BD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選:C。5.【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窘獯稹繌摹皻v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可以看出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于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來制定的,故C正確;A選項材料沒有體現出這一點,排除;B選項材料沒有涉及到經濟問題,排除;

D選項與材料描述無關,排除。故選:C。6.【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窘獯稹扛鶕牧闲畔ⅰ皩崿F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故C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確;A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政權的組織形式,排除;B是政黨制度,排除;D是基層制度,排除。故選:C。7.【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題的關鍵信息是“70年來,西藏地區的生產總值由1951年的1.2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902億元,增長1400余倍,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可知,從1951到2021年的七十年間,西藏地區的生產總值得到大幅度增長,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在西藏自治區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故C項正確;改革開放開始于1978年,B項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A、D兩項與題意無關,排除。故選:C。8.【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劃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各級自治機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外,還享有各項自治權利”?!窘獯稹扛鶕牧喜⒔Y合所學可知,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確認民族區域自治是新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憲法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劃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各級自治機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外,還享有各項自治權利,故B項正確;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只是規定了“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未制定具體的舉措,故A項錯誤;《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與民族區域自治無關,故C項錯誤;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重申、健全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D項錯誤。故選:B。9.【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都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以平等地位參與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管理”?!窘獯稹坎牧媳砻?,新中國通過各種方式來保證少數民族參政議政,這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故D正確;A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B、C兩項與材料內容主旨不符,均排除。故選:D。10.【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演變情況,依據材料“約是1965年的14倍多,占全區干部總量的70%以上”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窘獯稹款}干“約是1965年的14倍多,占全區干部總量的70%以上”顯示西藏地區少數民族干部人數大量增加,說明參與管理的少數民族人員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族自治的特點,故A正確;B屬于無關項,排除;基層民主建設涉全國,題干主旨并非強調基層民主建設,故排除C;題干沒有涉及西藏濟社會發展情況,故排除D。故選:A。11.【分析】本題考查考查民族自治區建立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第一次社會變革”?!窘獯稹扛鶕牧峡芍?,20世紀中葉西藏西藏的“第一次社會變革是指1951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實現了西藏人民當家作主,故B項正確;臺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祖國尚未實現最終統一,排除A;西藏進行民主改革運動時,封建農奴制被徹底廢除,與設問不符,故排除C;1947年創建內蒙古民族自治區,開創民族區域自治的先例,故排除D。故選:B。12.【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實行蒙回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權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解答】根據“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可知這一政策探索了民族之間的關系,為后來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是中共處理民族關系的有益探索,故A正確;此時尚未建立少數民族自治區,排除B;中共對民族關系的探索并沒有打破日偽軍對邊區的嚴密封鎖,排除C;D項內容無法體現,排除。故選:A。1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求學生結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窘獯稹扛鶕鶎W可知,新時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的重點是健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主旨題意,可排除。故選:B。14.【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關鍵句“清朝理藩院負責少數民族事務,元朝在西南實行土司制度,新中國建立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窘獯稹緼.從題干信息中的時間“元朝“、“清朝“和“新中國建立后”,再根據具體的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不同政策,可見中國具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傳統,中央政府比較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故A正確;B.題干主旨并不是在強調地方的社會治理模式,而僅是中央政府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故B錯誤;C.此項說法本身正確,但與題干主旨不符合,故C錯誤;D.此項僅是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后的概況,但無法揭示題干信息中的時間“元朝“和“清朝”,故D錯誤。故選:A。15.【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題的關鍵是扎實掌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過程?!窘獯稹繉幭幕刈遄灾螀^于1958年10月25日成立,排除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排除B;廣西壯族自治區于1958年3月5日成立,排除C;結合所學可知,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頒布實施,故D正確。故選:D。16.【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根據不同的習俗、文化、制度和歷史狀態以形成多樣性的中央﹣﹣地方關系,但這一制度不是歷史的復制,而是全新的創造。【解答】“團結了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排除A;材料中的“汲取了傳統中國'從俗從宜'的治邊經驗,根據不同的習俗、文化、制度和歷史狀態以形成多樣性的中央﹣﹣地方關系“可知,該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該制度有利于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故B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與題干不符,排除C;選項與題干“治邊經驗”、“中央﹣﹣地方關系”不符,排除D。故選:B。17.【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民主政治,要求學生結合我國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窘獯稹繌牟牧现小斑€有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國和蘇聯的民族國情不同。歷史的發展使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與蘇聯不同的另一種形式”可以看出是關于新中國的民族政策,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我國實行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是正確的;ABC選項中的制度都不是民主制度,排除。故選:D。18.【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求學生結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窘獯稹緼.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是我國的基層自治制度;B.材料能夠反映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少數民族代表比例比較高,并不能說明少數民族能更多的參與地方事務的管理;C.從材料可以看出少數民族代表在全國人大代表比例中比較高,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權利;D.材料看不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重點。故選:C。19.【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的民主政治,考生需要熟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中國的實施情況。【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于1955年,是建國后成立的首個省級民族區域區,但不是首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故B項不正確,符合題意。A、C、D三項說法均符合史實,不合題意,故排除。故選:B。20.【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政治角度”?!窘獯稹拷Y合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鐵路通往西藏腹地,從政治角度分析,建設青藏鐵路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統一,故D正確。A、B兩項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C項是從交通通訊的角度,均不符合。故選:D。21.【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窘獯稹拷Y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的文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故A正確。B項在材料中體現不出來,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D項說法太絕對,均不符合。故選:A。22.【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題的關鍵是“新中國實行既體現民族平等,又鞏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政治制度”?!窘獯稹拷Y合所學知識,新中國實行既體現民族平等,又鞏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D正確;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3.【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演變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有:歷史的發展使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與蘇聯不同的另一種形式。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發展情況,不能照抄別人的?!窘獯稹扛鶕牧稀皻v史的發展使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與蘇聯不同的另一種形式。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發展情況,不能照抄別人的?!笨芍芏鱽碚J為少數民族區域制度適合中國國情,B選項符合題意。周恩來強調的是政策制定要適合中國國情,A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強調的是民族政策與國情的適應性,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C選項排除。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系統的闡述了一國兩制的構想,D選項排除。故選:B。24.【分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具體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窘獯稹扛鶕牧稀叭鐖D是1953年版人民幣10元券背面圖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0元券背面有各民族的文字。①民族團結原則,正確;②民族平等原則正確;③材料無法體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創立,錯誤;④黨和政府尊重少數民族文化,正確;①②④正確。故選:D。二.材料題(共3小題)25.【分析】本題考查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的奠定和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第(1)題,清代治理云南邊疆地區的措施,考生主要根據材料一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概括;其作用,則主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第(2)題,新中國成立后云南邊疆治理的特點,考生可根據材料二中的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窘獯稹浚?)措施:根據“平定三藩之亂,重置綠營兵,形成3標、7鎮、6協、7營的軍事建制”得出進行軍事平叛,穩定邊疆局勢;根據“云南總督、巡撫同駐云南府城,確立了云南的督、撫同城體制”得出設置督撫機構,規劃行政建制;根據“鄂爾泰作為云貴總督辦理邊界事務并建關立界;中法戰爭后,清政府派內閣學士周德潤為勘界大臣前往云南,簽訂中法《續議界務專條》,收回部分失地”得出構筑軍事體系,明確邊界范圍;簽訂專門條約,收回部分失地。作用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主要是穩定了云南邊疆局勢,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規范了邊疆治理模式,填補了邊境管理的制度空缺;為后世邊疆管理奠定了基礎。(2)特點:根據“組織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各民族地方人民政府。20世紀50年代初期,昆明軍區3.14萬名官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屯墾戍邊’戰略”得出突出地方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政治建設與經濟開發相結合;根據“中共云南省委組織3000多人的工作隊深入邊疆民族地區,積極與各階層人士聯系”得出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注重群眾參與;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批準云南畹町、瑞麗等作為首批邊境開放城市,云南邊境地區開啟了沿邊開放的新時期”得出治理模式與時俱進,正確科學;充分發揮地方優勢。故答案為:(1)措施:進行軍事平叛,穩定邊疆局勢;設置督撫機構,規劃行政建制;構筑軍事體系,明確邊界范圍;簽訂專門條約,收回部分失地。作用:穩定了云南邊疆局勢,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規范了邊疆治理模式,填補了邊境管理的制度空缺;為后世邊疆管理奠定了基礎。(2)特點:突出地方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政治建設與經濟開發相結合;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注重群眾參與;治理模式與時俱進,正確科學;充分發揮地方優勢。26.【分析】(1)本題考查考生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古代中國“天下觀”的特點,考生要根據材料一中的相關信息來概括;其形成的原因,則要根據所學知識來分析。(2)本題考查考生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