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學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1頁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學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2頁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學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3頁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學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4頁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學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2.3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目標導航目標導航課程標準素養目標任務設定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義。2.理解地域文化對鄉村景觀的影響。3.掌握地域文化對城市景觀的影響。1.結合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理解地域文化的含義和特點及影響。。2.結合實例,理解不同區域地域文化的差異及成因。3.通過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知識精講知識精講知識點01地域文化(1)概念:在特定的內形成,可以是的,如建筑、服飾、飲食等,也可以是方面的,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范圍內與相融合而形成的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特點:、、、。[點撥]地域文化的特點◆獨特性: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粝鄬Ψ€定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限時思考限時思考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利用自然物質,通過長期的生產生活加以創造的結果。下圖左是重慶市的過江索道景觀圖,下圖右是江蘇昆山周莊的水鄉景觀圖。完成兩圖中能體現地域文化的景觀是()①天然河道②天然植被③過江索道④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識點02景觀自然景觀:行云飛瀑、高山流水人文景觀:農田、村落、礦山、建筑、道路等。歸納提升歸納提升一、鄉村景觀的地域文化內涵舉例二、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1.城鎮景觀的文化內涵舉例限時思考限時思考“一顆印”為中國民間的一種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兩側的小房子)和入口門墻圍合成正方如印的狹窄天井,俗稱“一顆印”?!耙活w印”建筑外墻多采用厚厚的夯土結構,高墻小窗或無窗,中間有小天井,布局緊湊,空間小巧。下圖為典型的“一顆印”民居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一顆印”民居說法錯誤的是()A.建筑外墻厚厚的夯土結構可以保暖隔熱B.耳房向內坡面面積大,主要作用收集雨水C.布局緊湊,反映出當地用地緊張D.高墻小窗或無窗,利于防風和防火防盜2.與安徽山區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顆印”民居往往天井更小,主要是()A.緯度更低,太陽高度更大 B.雨水較多,有利于防澇漬C.夏季高溫,有利通風散熱 D.地勢崎嶇,建筑用地有限3.昆明市區的“一顆印”古建筑近年來迅速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質災害頻發 B.城市化的發展C.古建筑自身破舊 D.居住習慣改變知識點03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城鄉景觀既包括整體,又包括聚落內的建筑、道路等。(1)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云貴高原文化區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稻梯田層層疊疊,村寨則多修筑在山上東北黑土文化區黑龍江商品糧生產基地,平整的水稻田一望無垠,附近的屯子居民可達數千戶(2)地域文化與城市建筑城市建筑表現原因建設布局美國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樓,四周建筑物錯落有致發展歷史短歐洲城市中心少摩天大樓,多廣場、教堂發展歷史悠久,保存歷史建筑建筑結構中國城市建筑有圍墻,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漏、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如中國的四合院中國文化具有內向性、封閉性美國城市建筑很少設圍墻,園林強調整齊如一、均衡對稱、線條簡潔、直率開朗,如花園、洋房美國文化具有外向性、開放性建筑風格中國宮殿紅墻、黃瓦、飛檐、斗拱、樓臺、殿閣皇權至高無上西方宮廷噴泉、雕塑教堂占優勢地位限時思考限時思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以上兩圖建筑物的差異體現在()A.建筑結構 B.空間布局形式 C.地域組合 D.以上三個方面2.以上建筑物差異形成的原因是()A.自然環境的差異 B.地域文化的差異C.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D.科技發展水平的差異歸納提升歸納提升地域文化對城鎮建筑的影響地域文化對城鎮的影響非常廣泛,尤其以對城鎮建筑的影響最為突出,城鎮建筑的布局、結構、風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記。如下表所示:城市建筑表現原因建筑布局美國城市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樓,建筑高度向郊區遞減美國發展歷史短,雖然早期移民大量來自歐洲,接受了歐洲居民自由的精神傳統,但在后來的發展中形成了有別于歐洲的現代文化特征發展歷史不同歐洲城市歐洲城市中心多為廣場、教堂等建筑,高層建筑在中心以外歐洲發展歷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們不愿意讓現代化建筑奪去其歷史建筑的風采傳統建筑結構中國建筑圍墻是主要景觀,城有城墻,園有園墻,宅有宅墻,廟有廟墻;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中國傳統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中西傳統地域文化的美國建筑差異美國建筑缺少圍墻;園林強調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直率敞朗、和盤托出城市建筑表現原因建筑風格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紅墻、黃瓦、飛檐、斗拱,宮廷中的樓、臺、亭、閣與西方宮廷中的噴泉、雕塑等明顯不同;中國民居“四合院”與西方的花園、洋房、綠籬、草地明顯不同東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權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城市建筑表現出教堂占優勢地位中西統治權力的不同限時思考限時思考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為提升城市國際形象、增強社會經濟發展活力,1998年以來成都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確立了建設全國民辦博物館發展示范城市和博物館之都的目標。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登記備案博物館150座,其中國有博物館48家、民辦博物館102家。值得強調的是,成都民辦博物館數占同期全國民辦博物館總數的11%,國家級民辦博物館占全國國家級民辦博物館總數的42%,是中國博物館總數和民辦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城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成都能成為我國博物館之都的先決條件是()①國家政策②多樣環境③歷史底蘊④經濟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成都博物館以民辦博物館增加最顯著,博物館類型日漸豐富,這些多樣的民辦博物館一般具有()A.眾多的古跡 B.雄厚的資金 C.便利的交通 D.獨特的收藏3.為了使博物館得到更好的發展,成都的不少博物館都進行了空間遷移與重組,一批博物館遷移至洛帶古鎮、安仁古鎮,這種遷移與重組更有利于()A.市場與資源的結合 B.經濟與政策的結合C.經濟與資源的結合 D.市場與政策的結合課堂速記一、地域文化1.文化起源:文化源于人類對自身和世界的感悟與認知。2.地域文化:在特定地域范圍內形成的文化。3.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直接影響或未受人類影響的景觀。4.人文景觀:人類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記,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的結果。二、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1.體現人地和諧理念。如我國一些丘陵地區“宅高田低”的空間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2.體現當地社會組織形態、精神追求。如南方土樓,適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敵的要求,體現了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三、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1.城鎮的色彩、色調體現文化底蘊。如我國江南城鎮的粉墻黛瓦、意大利佛羅倫薩黃橙交織、智利瓦爾帕萊索老城區住房五彩繽紛。2.城鎮建筑反映某種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如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上遵循嚴格的禮制。3.城鎮空間格局反映某種價值追求。如我國古代都城突出以君主為中心的思想,強調城廓方正、對稱,宮城居中。隨堂測試隨堂測試胡同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開放型街區,其道路轉折距離一般不超過30米;胡同兩側主要建筑為四合院,以居住功能為主,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鮮明的古都特點,在全國各地的矩形院落中獨樹一幟(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胡同雖開放但能保持較為安靜的居住氛圍,其主要原因是()A.住宅分散 B.鄰里來往少 C.道路分級 D.居民素質高2.北京四合院結構布局體現出的文化意蘊是()A.崇尚耕讀文化 B.遵循嚴格禮制 C.尊重自然和諧 D.追求御外凝內3.城市作為一種聚落景觀,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并行,建筑臨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讀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蘇州古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類似C.法國巴黎市中心也為“前巷后河”景觀 D.蘇州的建筑格局與北京類似下列四種房屋建筑圖,反映了四種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國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地域景觀所呈現的文化對應正確的是()A.甲—江南文化 B.乙—中西融合 C.丙—順應自然 D.丁—御外凝內5.這些傳統民居的數量越來越少,其原因是()A.氣候的變化 B.城鎮化的發展 C.人口數量的減少 D.傳統建筑技術的喪失下圖為“我國嶺南地區的“鑊耳屋””。該類民居具有“三間兩廊”格局,平面呈對稱的三合院布局,主座建筑三開間,前帶兩間廊屋和天井。廊屋是連通的巷道,有風時,高大山墻可擋風入巷道。天井較小,多以青磚石鋪地。“鑊耳屋”以獨特的采光、通風性能成為我國傳統“綠色建筑”的代表。據此,回答下面小題。6.夏季里無風的日子,人們在“鑊耳屋”的廳堂里也能感受到涼爽的“穿堂風”。在白天,“穿堂風”近地面的運動方向是()A.由天井流向廳堂和廊屋 B.由廳堂和廊屋流向天井C.在主屋各房間內部流動 D.由南向北在主屋間流動7.“鑊耳屋”的建筑構造順應了當地自然特征中的()A.多風多雨,氣候濕潤 B.地勢崎嶇,光熱不足C.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 D.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文化景觀。8.下列關于①②③④文化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景觀所在地區是古文明中心,為非洲文化圈B.②景觀所在地區是東亞文化圈,是佛教發源地,季風造就了稻米生產文化C.③景觀所在地區是以歐洲移民為主的國家,具有濃郁的西方文化風情D.④景觀所在地區是西方文化的發源地,經濟發達,信奉伊斯蘭教9.下列四地所屬地域中,與上圖四種文化景觀有正確對應關系的是()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1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方圓的人文觀,是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在傳統人文思想領域的真實寫照,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價值取向。在建筑領域,這一思想也有深刻的體現: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壇公園,在古代它是“天子”與“天”對話的地方。方形圍墻設東、西、南、北四門,象征地方;園內主體建筑祈年殿,設計成圓形,象征天圓,是天圓地方思想的匠心設計。材料二:下圖為法國巴黎街景和美國芝加哥街景圖片。(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什么方面?(2)材料二中法國巴黎街景與美國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道寧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內的一座狹長山間盆地,地處湖南、廣東、廣西三省區交界處,有近500個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圍高山阻隔,對外交通不便,道寧盆地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材料二:道寧盆地先輩們在建造住宅時,選擇了“靠山而處,擇術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進深、多天井的做法來適應當地的氣候,是人們世代賴以生存的寶地。材料三:道寧盆地位置圖、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圖、古宅天井景觀圖。(1)道寧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對較完整的原因。(2)試從通風、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調節局地小氣候。(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簡述古村落的保護措施。12.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響一方經濟,造就一方社會。地域文化對城鄉建設的影響非常廣泛。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不同地區民居的類型材料二:下圖為“巴黎凱旋門一帶路網格局”和“北京故宮一帶路網格局”圖(1)甲類民居分布在地區_______(填高緯、中緯或低緯),它所反映建筑材料的選用具有鮮明的______。(2)乙類民居反映居住者的生產、生活方式以______為主?,F在,該地區也出現了定居現象,這說明地域文化是______。(3)材料二體現了地域文化影響城市的______和______。(4)北京市的中心為故宮、人民大會堂等為代表的行政用地,影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因素。古北京以宮殿為中心,體現了______的思想。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四合院建筑是我國傳統的文化象征?!八摹敝笘|西南北四面都有圍墻,“合”指合在一起,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北京的四合院建筑雅致,結構巧妙,數量眾多。四合院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老人住北房,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房,小姐住后院。(1)根據圖文材料提取信息,說明北京四合院反映了怎樣的地域文化。①信息:____結論:____②信息:____結論:____(2)仔細觀察圖片,說出這兩種民居的建筑結構反映了各自怎樣的地理環境特點,列表說明。民居民居結構特點民居反映的地理環境特點竹樓建筑材料以____為主,便于就地取材;一層____(住,不?。┤说貏萜鸱黖___氣溫____,降水____,空氣濕度____蒙古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