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復習課件(四)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1目錄當堂檢測0201作品梳理目錄當堂檢測0201作品梳理201作品梳理·第82首
南安軍·第83首
別云間·第84首
山坡羊?驪山懷古·第85首
朝天子?詠喇叭01作品梳理·第82首南安軍·第83首別云間·第84首3南安軍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①,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②。第82首南安軍第82首4重點注釋①梅花南北路:指經過梅嶺。梅嶺,即大庾嶺,山上多梅樹,是廣東和江西的分界嶺。②采薇:周武王伐紂滅商,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來餓死。薇,一種野菜。文天祥到了南安軍曾絕食八天。重點注釋5背景知識文天祥堅持數年抗元斗爭,但終于無力回天,不得不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被俘后他自殺未成,被元軍押解北行,路過南安軍時寫下了此詩。背景知識6重點賞析(1)表現手法“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運用對比手法,以祖國山河萬世永存與城郭一時淪陷進行對比,突出詩人的亡國之痛。“一時”表現詩人對恢復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對元人的蔑視。重點賞析7(2)煉字“濕”字既寫出征衣被雨淋濕,也表明被捕后的凄苦。“出”“歸”二字反復使用,聲情激蕩,抒寫了詩人行程中的悲苦心情。(3)典故“夢中行采薇”引用伯夷、叔齊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即使餓死殉國,也不與元軍合作。(2)煉字8作品主旨這首詩表現詩人被捕后的悲苦孤獨之情,對恢復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對侵略者的蔑視,抒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之情,顯示出凜然的民族正氣。作品主旨9參考譯文經過梅嶺,一路風雨把征衣濕透。越過梅嶺我與誰同路?回到家鄉(xiāng)卻身為囚徒。祖國的河山千年萬世永存,城郭只是暫時落入敵手。絕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夢中采薇在首陽山頭。參考譯文10別云間明夏完淳三年羈旅①客,今日又南冠②。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③近,欲別故鄉(xiāng)難。毅魄④歸來日,靈旗⑤空際看。第83首別云間第83首11重點注釋①羈旅:寄居他鄉(xiāng),生活漂泊不定。羈,客居在外。②南冠:《左傳?成公九年》載,楚國人鍾儀被俘,仍戴著“南冠”(楚國的冠)。后世遂以“南冠”為俘虜的代稱。③泉路:地下。指陰間。④毅魄:英魂。⑤靈旗:戰(zhàn)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禱之,以求旗開得勝,故稱。重點注釋12背景知識這首詩是夏完淳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臨別家鄉(xiāng)松江時所作。背景知識13重點賞析(1)煉字“羈旅”一詞寫出了詩人三年間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斗爭的情景;“又”字抒發(fā)了詩人因被俘而壯志未酬的悲傷之情。(2)典故“今日又南冠”借用楚國人鍾儀被俘后,仍戴著“南冠”的重點賞析14典故,表現詩人堅貞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和精忠報國的情懷。(3)寫作方法首聯(lián)于平靜的敘事中深含著詩人的滿腔辛酸與無限沉痛;頷聯(lián)抒發(fā)詩人對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頸聯(lián)抒發(fā)詩人眷念故土、親人的依戀不舍之情;尾聯(lián)既表達了詩人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也表達了詩人對堅持抗清義士的希望之心。典故,表現詩人堅貞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和精忠報國的情懷。15作品主旨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山河淪喪的極度悲憤,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依戀,對抗清斗爭的堅定信念和熾熱的愛國情感。作品主旨16參考譯文三年為抗擊清兵輾轉飄零,今天兵敗被俘成為階下囚。山河破碎,感傷的淚水流不斷,國土淪喪,誰還能說天地寬?已經知道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想到永別故鄉(xiāng)實在心中犯難。等到我英魂歸來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繼者的隊伍抵抗清軍。參考譯文17山坡羊?驪山懷古元張養(yǎng)浩驪山四顧,阿房一炬①,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②。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第84首山坡羊?驪山懷古第84首18重點注釋①一炬:一把火。②縈紆(yū):回環(huán)曲折。重點注釋19背景知識公元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后,放火將阿房宮焚毀。張養(yǎng)浩途徑驪山有所感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散曲。背景知識20重點賞析(1)表現手法“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贏”“輸”的對比,指出封建王朝社會變遷的規(guī)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警世醒世的意義。重點賞析21(2)表現手法借景抒情。登上驪山,阿房宮早已被燒毀,當年的繁華一概無存,通過寫景抒發(fā)了作者對古今變遷的無限感慨之情。(2)表現手法22作品主旨這首散曲批判了封建統(tǒng)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焚燒及奪得政權后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也表達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作品主旨23參考譯文站在驪山上環(huán)望四周,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付之一炬,當年奢侈的場面現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現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環(huán)曲折的水流。到現在那些遺恨已消失在煙霧彌漫的樹林中了。自周、齊、秦、漢、楚等國至今。戰(zhàn)勝了的國家,都化作了土;戰(zhàn)敗了的國家,都化作了土!參考譯文24朝天子?詠喇叭明王磐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①。官船②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③。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④!第85首朝天子?詠喇叭第85首25重點注釋①曲兒小腔兒大:曲子短小,聲音響亮。②官船:官府的船。這里指擾民的宦官船只。③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④水盡鵝飛罷:水干了,鵝也飛光了。比喻民窮財盡。重點注釋26背景知識這首散曲創(chuàng)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間,當時宦官當權,他們在運河上往來頻繁,每到一處就耀武揚威、魚肉百姓。作者目睹宦官的種種惡行,寫了這首《朝天子?詠喇叭》。背景知識27重點賞析(1)修辭手法①小令第一層說喇叭、嗩吶的特征是“曲兒小腔兒大”,道出了與宦官的共同之處:“曲兒小”比喻宦官本事很小;“腔兒大”比喻宦官官腔十足。這六個字把宦官裝腔作勢的丑態(tài)揭示得淋漓盡致。重點賞析28②“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運用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軍和民聽了喇叭聲、嗩吶聲都又愁又怕,寫出了宦官在精神上給軍民造成的痛苦和壓力。(2)煉字“亂如麻”極言官船之多,形象地表現了這些官船來來往往、到處擾民的情景。②“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運用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軍和民29(3)表現手法“曲兒小腔兒大”的“小”和“大”采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是對宦官的嘲諷和蔑視。(4)表現手法借物抒懷。作者借詠喇叭,活畫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運河沿岸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社會現實。(3)表現手法30作品主旨這首散曲表面上寫喇叭和嗩吶,實際上借物抒懷,諷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人民對宦官的痛恨之情。作品主旨31參考譯文喇叭和嗩吶,吹的曲子雖短,聲音卻很響亮。擾民的宦官船只來往頻繁亂如麻,全憑借你抬高聲望和社會地位。軍人和百姓聽了都又發(fā)愁又害怕。到哪里去辨別什么真和假?眼看著使有的人家傾家蕩產,有的人家元氣大傷,直吹得水干了,鵝也飛光了!參考譯文32當堂檢測021234當堂檢測02123433閱讀夏完淳的《別云間》,回答下列問題。1.【2020?龍巖質檢?3分】對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此詩表現詩人誓死不屈的報國決心以及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念之情。B.首聯(lián)敘事,“三年”與“又”聯(lián)用,暗示詩人離鄉(xiāng)之久,永別之憾。閱讀夏完淳的《別云間》,回答下列問題。1.【2020?龍巖質34C.尾聯(lián)抒悲憤之情,表達了詩人死后仍要為抗清戰(zhàn)士搖旗吶喊的決心。D.全詩悲壯動人,塑造了一位充滿熱血、忠肝義膽、英勇奮斗的英雄形象。【答案】CC.尾聯(lián)抒悲憤之情,表達了詩人死后仍要為抗清戰(zhàn)士搖旗吶喊的決352.(核心素養(yǎng)?思維發(fā)展和提升)【2020?龍巖質檢?3分】“無限山河淚”包含了詩人流下的哪些“淚”?請簡述。見祖國山河破碎、飽受踐踏、滿目瘡痍而流的悲憤之淚;為永別故鄉(xiāng)、愧對親人而流的傷心之淚;為自己身落敵手、壯志未酬、收復河山宏愿落空而流的遺恨之淚。2.(核心素養(yǎng)?思維發(fā)展和提升)【2020?龍巖質檢?3分】363.(核心素養(yǎng)?思維發(fā)展和提升)詩人為什么“欲別故鄉(xiāng)難”?請簡要分析。詩人離鄉(xiāng)之際,涌上心頭的除了國恨,更有對故土的眷念、對家人深深的愧疚與無限依戀之情。3.(核心素養(yǎng)?思維發(fā)展和提升)詩人為什么“欲別故鄉(xiāng)難”?請374.(核心素養(yǎng)?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作)這首詩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都是詩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兩首詩在思想感情上有何異同?相同方面:都表達了詩人將生死置之度外,以死殉國明志的堅定決心。不同方面:文天祥的詩表達了詩人對抗元的艱辛和無功的慨嘆與無奈,以及視死如歸的豁達情懷。夏完淳的詩表達了詩人對山河淪喪的極度悲憤,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依戀,對抗清斗爭的堅定信念。4.(核心素養(yǎng)?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作)這首詩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38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復習課件(四)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39目錄當堂檢測0201作品梳理目錄當堂檢測0201作品梳理4001作品梳理·第82首
南安軍·第83首
別云間·第84首
山坡羊?驪山懷古·第85首
朝天子?詠喇叭01作品梳理·第82首南安軍·第83首別云間·第84首41南安軍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①,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②。第82首南安軍第82首42重點注釋①梅花南北路:指經過梅嶺。梅嶺,即大庾嶺,山上多梅樹,是廣東和江西的分界嶺。②采薇:周武王伐紂滅商,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來餓死。薇,一種野菜。文天祥到了南安軍曾絕食八天。重點注釋43背景知識文天祥堅持數年抗元斗爭,但終于無力回天,不得不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被俘后他自殺未成,被元軍押解北行,路過南安軍時寫下了此詩。背景知識44重點賞析(1)表現手法“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運用對比手法,以祖國山河萬世永存與城郭一時淪陷進行對比,突出詩人的亡國之痛。“一時”表現詩人對恢復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對元人的蔑視。重點賞析45(2)煉字“濕”字既寫出征衣被雨淋濕,也表明被捕后的凄苦。“出”“歸”二字反復使用,聲情激蕩,抒寫了詩人行程中的悲苦心情。(3)典故“夢中行采薇”引用伯夷、叔齊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即使餓死殉國,也不與元軍合作。(2)煉字46作品主旨這首詩表現詩人被捕后的悲苦孤獨之情,對恢復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對侵略者的蔑視,抒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之情,顯示出凜然的民族正氣。作品主旨47參考譯文經過梅嶺,一路風雨把征衣濕透。越過梅嶺我與誰同路?回到家鄉(xiāng)卻身為囚徒。祖國的河山千年萬世永存,城郭只是暫時落入敵手。絕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夢中采薇在首陽山頭。參考譯文48別云間明夏完淳三年羈旅①客,今日又南冠②。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③近,欲別故鄉(xiāng)難。毅魄④歸來日,靈旗⑤空際看。第83首別云間第83首49重點注釋①羈旅:寄居他鄉(xiāng),生活漂泊不定。羈,客居在外。②南冠:《左傳?成公九年》載,楚國人鍾儀被俘,仍戴著“南冠”(楚國的冠)。后世遂以“南冠”為俘虜的代稱。③泉路:地下。指陰間。④毅魄:英魂。⑤靈旗:戰(zhàn)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禱之,以求旗開得勝,故稱。重點注釋50背景知識這首詩是夏完淳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臨別家鄉(xiāng)松江時所作。背景知識51重點賞析(1)煉字“羈旅”一詞寫出了詩人三年間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斗爭的情景;“又”字抒發(fā)了詩人因被俘而壯志未酬的悲傷之情。(2)典故“今日又南冠”借用楚國人鍾儀被俘后,仍戴著“南冠”的重點賞析52典故,表現詩人堅貞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和精忠報國的情懷。(3)寫作方法首聯(lián)于平靜的敘事中深含著詩人的滿腔辛酸與無限沉痛;頷聯(lián)抒發(fā)詩人對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頸聯(lián)抒發(fā)詩人眷念故土、親人的依戀不舍之情;尾聯(lián)既表達了詩人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也表達了詩人對堅持抗清義士的希望之心。典故,表現詩人堅貞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和精忠報國的情懷。53作品主旨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山河淪喪的極度悲憤,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依戀,對抗清斗爭的堅定信念和熾熱的愛國情感。作品主旨54參考譯文三年為抗擊清兵輾轉飄零,今天兵敗被俘成為階下囚。山河破碎,感傷的淚水流不斷,國土淪喪,誰還能說天地寬?已經知道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想到永別故鄉(xiāng)實在心中犯難。等到我英魂歸來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繼者的隊伍抵抗清軍。參考譯文55山坡羊?驪山懷古元張養(yǎng)浩驪山四顧,阿房一炬①,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②。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第84首山坡羊?驪山懷古第84首56重點注釋①一炬:一把火。②縈紆(yū):回環(huán)曲折。重點注釋57背景知識公元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后,放火將阿房宮焚毀。張養(yǎng)浩途徑驪山有所感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散曲。背景知識58重點賞析(1)表現手法“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贏”“輸”的對比,指出封建王朝社會變遷的規(guī)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警世醒世的意義。重點賞析59(2)表現手法借景抒情。登上驪山,阿房宮早已被燒毀,當年的繁華一概無存,通過寫景抒發(fā)了作者對古今變遷的無限感慨之情。(2)表現手法60作品主旨這首散曲批判了封建統(tǒng)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焚燒及奪得政權后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也表達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作品主旨61參考譯文站在驪山上環(huán)望四周,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付之一炬,當年奢侈的場面現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現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環(huán)曲折的水流。到現在那些遺恨已消失在煙霧彌漫的樹林中了。自周、齊、秦、漢、楚等國至今。戰(zhàn)勝了的國家,都化作了土;戰(zhàn)敗了的國家,都化作了土!參考譯文62朝天子?詠喇叭明王磐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①。官船②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③。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④!第85首朝天子?詠喇叭第85首63重點注釋①曲兒小腔兒大:曲子短小,聲音響亮。②官船:官府的船。這里指擾民的宦官船只。③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④水盡鵝飛罷:水干了,鵝也飛光了。比喻民窮財盡。重點注釋64背景知識這首散曲創(chuàng)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間,當時宦官當權,他們在運河上往來頻繁,每到一處就耀武揚威、魚肉百姓。作者目睹宦官的種種惡行,寫了這首《朝天子?詠喇叭》。背景知識65重點賞析(1)修辭手法①小令第一層說喇叭、嗩吶的特征是“曲兒小腔兒大”,道出了與宦官的共同之處:“曲兒小”比喻宦官本事很小;“腔兒大”比喻宦官官腔十足。這六個字把宦官裝腔作勢的丑態(tài)揭示得淋漓盡致。重點賞析66②“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運用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軍和民聽了喇叭聲、嗩吶聲都又愁又怕,寫出了宦官在精神上給軍民造成的痛苦和壓力。(2)煉字“亂如麻”極言官船之多,形象地表現了這些官船來來往往、到處擾民的情景。②“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運用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軍和民67(3)表現手法“曲兒小腔兒大”的“小”和“大”采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是對宦官的嘲諷和蔑視。(4)表現手法借物抒懷。作者借詠喇叭,活畫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運河沿岸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社會現實。(3)表現手法68作品主旨這首散曲表面上寫喇叭和嗩吶,實際上借物抒懷,諷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人民對宦官的痛恨之情。作品主旨69參考譯文喇叭和嗩吶,吹的曲子雖短,聲音卻很響亮。擾民的宦官船只來往頻繁亂如麻,全憑借你抬高聲望和社會地位。軍人和百姓聽了都又發(fā)愁又害怕。到哪里去辨別什么真和假?眼看著使有的人家傾家蕩產,有的人家元氣大傷,直吹得水干了,鵝也飛光了!參考譯文70當堂檢測021234當堂檢測02123471閱讀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診病人護理健康教育
- 淚液排出系統(tǒng)疾病的護理
- 山西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第二外語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數字通信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航空學院《計算思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財經職業(yè)學院《外科學(含外科手術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3月聯(lián)合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武漢學院《計算流體力學與傳熱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牡丹江醫(yī)學院《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傳媒學院《地下工程施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數據開放與共享平臺建設合同
- 《汽車用改性聚丙烯車門外板編制說明》
- 2025年貨車從業(yè)資格證答題題庫
- 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自薦信范文
- 【政治】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2024-2030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通信工程安全知識培訓
- 中建臨時用電施工方案范本
- 企業(yè)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模版(2篇)
- 養(yǎng)老院消防預案和應急預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