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誓詞稱:“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晨星。”誓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是A.武昌起義B.南昌起義C.抗日戰爭D.北伐戰爭2.上海師范大學蕭功秦教授指出:“中國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并不是人權自由的啟蒙意識,而是這種為民族生存而激發的以務實地擺脫危機為目標的避害趨利的意識。”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識 B.“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主張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3.在當今保存的青銅器皿中,商代青銅器經常刻以夸張變形的獸面或原始圖騰作為紋飾;周代青銅器皿則大多遵從固有的規格,在裝飾上具有顯著的秩序感。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術進步 B.法家思想影響 C.政治倫理規范 D.審美觀念變化4.梁啟超說:“我國蚩蚩四億之眾,數千年受制于民賊政體之下,如盲魚生長黑壑,不知天地間有□□二字。”省略的兩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權 C.西學 D.科學5.新聞圖片和文字說明構成的有機整體,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請為下列一組新聞圖片選擇一個最貼切的主題A.二戰后世界經濟的區域化 B.二戰后世界經濟的一體化C.二戰后世界經濟的制度化 D.二戰后世界經濟的多極化6.“番薯是在‘從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建立的大帆船貿易’后才走向世界”。下列組合與之相關的是A.絲綢之路與《史記食貨志》B.開通京杭大運河與《本草綱目》C.發現新大陸與《農政全書》D.歐美實現工業化與《物種起源》7.春秋戰國屬社會轉型時期,當時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社會的方案。儒家方案的主要特點是A.以法律制度規范社會B.以倫理道德規范社會C.以強權政治規范社會D.以道法自然規范社會8.《司徒雷登回憶錄》中寫到:“由西方人創辦和資助的許多文化事業都給取消了。燕京大學最近也給關閉了,燕大的外國教員全部被迫離開了。”這體現新中國的外交方針是A.“一邊倒” B.“另起爐灶”C.“求同存異” 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9.“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該現象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10.下圖是各種器物開始在人類生活中出現的過程,對照歷史發展,圖中(丁)最可能出現在A.夏代 B.商朝 C.西周 D.東周11.“熱情奔放、極具沖突感,場面混亂但亂中有序。視覺上會給人造成強烈不安的感覺表現了追求個性解放,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強調個人情感的真實表達。”下列繪畫作品體現上述繪畫風格的是()A.《鏡中的少女》 B.《拾穗者》 C.《自由引導人民》 D.《日出·印象》12.1916年,陳獨秀撰文稱:“民主國家,真國家也,國民之公產也。以人民為主人,以執政為公仆者也……個人之自由權利,載諸憲章,國法不得剝奪之,所謂人權是也”。陳獨秀意在A.主張發展科學 B.弘揚民主權利 C.進行文學革命 D.傳播馬克思主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西方的人文主義通常表現為“古今之爭”,它最初表現為一種復古主義﹣﹣人文主義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試圖用古代的權威來取代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到了17世紀以后,隨著理性的振興和科學的崛起,它在18世紀的法國思想界表現為一種用理性來顛覆信仰的激進姿態。啟蒙思想家們把眼光投向了未來,明確地以一個先進的新時代來與落后的舊社會相抗衡。﹣﹣摘編自趙林《理性與信仰在西方啟蒙運動中的張力》(1)依據材料一,概括作者關于近代西方的人文主義“古今之爭”的觀點,并結合史實對觀點進行說明。材料二:法國大革命對英國產生了深刻影響,英國各界對法國大革命的研究持續了多年。19世紀中后期,許多英國學者認為,法國大革命的暴力把一切美好的傳統都摧毀了,使得各種不同的利益再也無法互相調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與法國相比,英國則訴諸自己古老的憲政傳統,自1688﹣1689年那場溫和得多的革命以來,通過和平、務實和漸進的手段取得了廣泛的公民自由,逐步地建立起了一個更民主的政治制度。﹣﹣摘編自迪金森《伯克之后的思考》(2)概括材料二中英國學者有關法國大革命的看法,結合材料和所學,簡要分析這種看法形成的原因。材料三:1903年,為了加強革命輿論工作,蔡鍔與黃興創辦的《游學編譯》稱:“法國大革命,實平民確認其自有之權利之時代也。夫法蘭西社會革命者,實一切社會革命之母也。明于法民權利思想之所由以成立者,乃可以提挈民族而立于20世紀之人群。”1913年,北洋政府頒布的歷史教科書在描述法國大革命時,稱其為“巴黎亂民起襲巴斯底獄,燒獄舍,殺獄官,揭其首于竿,狂走市街,蹂躪貴族富人之家。”斥共和派“過激”,稱拿破侖“超群英武”,“因人民奉戴而為帝”。﹣﹣摘編自《改良還是革命》等(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指出清末民初國人對法國大革命的認識產生不同的原因。14.(20分)祖國統一一直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夙愿。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國太平洋學會召集舉辦,《浮生六記(卷五)冊封琉球國記略<海國記>》原件專家認證會11日在此間召開。經海峽兩岸學者研討,認為《海國記》一文為古典名著《浮生六記》缺失之佚文。因文中內容明確表示古釣魚島歸屬中國,為中國確認釣魚島主權又添鐵證。——中國新聞網(1)依據材料一,指出釣魚島引發的問題及其影響。材料二澳門回歸祖國10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先生和特區政府帶領澳門各界人士團結奮斗、務實進取,積極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等來的嚴峻挑戰,努力克服澳門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保持澳門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使澳門這座歷史悠久的商埠名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胡錦濤在澳門回歸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澳門回歸的原因。材料三據報道,1993年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144億美元,2萬家臺灣企業在大陸的投資約在150—300億美元之間。臺灣越來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陸,一位臺灣官員于1993年說:“1980年以前,臺灣最重要的市場是美國,但到了90年代,我們認識到,臺灣經濟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大陸。”——(美)薩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海峽兩岸關系得以進一步發展的因素。材料四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拉薩召開,西藏自治區宣布正式成立。周恩來總理本來要到拉薩參加慶祝大會,到了成都后因故未能成行。由中央代表團團長謝富治在大會上講話,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祝賀。張國華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作報告,總結了在西藏15年來的工作。阿沛·阿旺晉美做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工作報告。——百度網(4)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四中所描述的政治制度有何異同?(5)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適當的主題并進行簡要的論證。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中的“土匪軍閥;帝國主義。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由此可以看出此次革命運動的目標是打到列強,除軍閥。結合所學知識,為國民大革命運動中北伐戰爭時期。故選D。武昌起義主要推翻清政府,A錯誤;南昌起義針對的是國民黨,B錯誤;抗日戰爭主要是針對日本的侵略,C錯誤。2、B【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中“為民族生存而激發的以務實地擺脫危機為目標的避害趨利的意識。”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這指的是鴉片戰爭后,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中的世俗理性的覺醒,而“最初覺醒”指的是鴉片戰爭后,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明末清初尚未出現近代民族危機;C、D選項錯誤,“中體西用”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的出現在時間上都晚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不符合“最初覺醒”的條件。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3、C【答案解析】
周代的青銅器紋飾更多的體現了秩序和規整,而青銅器在商周時期多為禮器,商周青銅器的紋飾風格變化反映了周代政治倫理相對于商代更加規范,C正確;青銅制造技術的變化不能構成紋飾風格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現,排除B;審美觀念變化不是紋飾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4、B【答案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民主改革相關知識的把握。根據題干材料“民賊政體”,可知省略的應是與君主專制相對立的政體,那便是民主,且這正是梁啟超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所倡導的,所以B符合題意。而A明顯不符合題意。西學不屬于政體,科學也與政體無關。綜上,本題選B.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維新變法·改革內容5、C【答案解析】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貨幣體系,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是貿易體系,這些組織的建立都有利于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發展,故C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國際貨幣體系,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也是國際性的貿易組織,都不是區域集團,故A錯誤;布雷頓森林體系、關貿總協定以及后來的世貿組織都有利于世界經濟一體化,但世界經濟一體化至今未實現,故B錯誤;材料中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并不能反映出世界經濟的多級化,故D錯誤。6、C【答案解析】
據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各大陸間物種的交流,如美州的高產農作物玉米、番薯等傳入中國,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就有記載,C與材料相符;《史記食貨志》是司馬遷記述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與材料不符,A錯誤;《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的醫學著作,與材料不符,B錯誤;《物種起源》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著作,與材料不符,D錯誤。7、B【答案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強調倫理道德,以倫理道德規范社會,故B項正確;AC項是法家思想,排除;D項是道家思想,排除。8、D【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取消西方列強的侵略特權,體現了“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方針,故選D;“一邊倒”指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這一邊,“另起爐灶”指不承認國民黨的屈辱外交,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外交關系,AB不符合題意,排除;“求同存異”是周恩來在萬隆會議提出的,“同”就是共用的利益,“異”就是意識形態的差異,不符合題意,排除C。9、D【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天子的印稱為璽,用玉來制作,禁止民間使用玉來制印,這反映君主為了突出“天子至尊,皇權至上”,嚴禁老百姓僭越。皇帝制度從秦朝開始,故答案為D;ABC都是奴隸社會,還沒有皇帝制度,排除。10、D【答案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出現,鐵器開始使用,故D項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1、C【答案解析】
由材料信息“熱情奔放、極具沖突感,場面混亂但亂中有序。……追求個性解放,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強調個人情感的真實表達”可知,這是浪漫主義繪畫風格。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自由引導人民》是浪漫主義作品,故C正確;《鏡中的少女》是立體派繪畫,《拾穗者》是現實主義繪畫,《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繪畫,故ABD錯誤。12、B【答案解析】
據材料“民主國家,真國家也,國民之公產也。以人民為主人,以執政為公仆者也……個人之自由權利,載諸憲章,國法不得剝奪之,所謂人權是也”可知,陳獨秀強烈追求資產階級民主,認為資產階級民主中人民是國家主人,人權獲得了保障,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科學”、“文學革命”、“馬克思主義”等內容,A、C、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觀點:17世紀前人文主義表現為一種復古主義;17世紀以后理性主義顛覆宗教信仰的傾向,關注未來。說明:文藝復興借助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宣揚新興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宗教改革借助上帝和圣經的權威否定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啟蒙思想強調理性,質疑權威,沖擊天主教會的統治,提出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等進步觀念,構建新時代的理性王國來反對舊時代。(2)看法:法國大革命以暴力摧毀了法國社會的傳統政治秩序,造成了社會動蕩。分析:一方面,法國的暴力革命,推翻君主專制。但共和制和君主制反復斗爭,造成法國的社會動蕩。另一方面:英國認同本國的憲政制度。英國繼承和發展其憲政傳統,以和平漸進的改良建立民主制度。1688年的光榮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實現了政權的和平轉移,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1832年的議會改革,以和平方式完善了民主制度。(3)原因:政治立場不同(政治主張不同)。【答案解析】
(1)一問根據材料一“它最初表現為一種復古主義﹣﹣人文主義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試圖用古代的權威來取代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可以得出17世紀前人文主義表現為一種復古主義;根據材料一“思想界表現為一種用理性來顛覆信仰的激進姿態。啟蒙思想家們把眼光投向了未來,明確地以一個先進的新時代來與落后的舊社會相抗衡”可以得出17世紀以后理性主義顛覆宗教信仰的傾向,關注未來;二問結合所學知識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內容分析即可。(2)一問根據材料二“法國大革命的暴力把一切美好的傳統都摧毀了,使得各種不同的利益再也無法互相調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可以得出法國大革命以暴力摧毀了法國社會的傳統政治秩序,造成了社會動蕩;二問原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法國大革命的積極和消極影響、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和發展完善的影響進行分析闡述。(3)結合所學可知,蔡鍔與黃興為革命派,北洋政府為專制獨裁政府,故可從政治立場因素分析清末民初國人對法國大革命的認識產生不同的原因。14、(1)問題: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影響:深刻的影響著中日關系的發展和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2)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一國兩制的正確方針;各界人士的努力;黨的正確領導等。(3)因素:兩岸關系有血濃于水的親情;兩岸經濟聯系日益緊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TS 21361:2025 EN Nanotechnologies - Method to quantify air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black and amorphous silica in the nanoparticle size range in a mixed dust manufacturi
- 園區供餐合同范本
- 音樂培訓機構家長會
- 2023年湖南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40題)
- 西游記每回知識點
- 指揮中心應急指揮調度解決方案
- 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建筑工程信息建模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含荷載與可靠度)》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隆師中學高三5月月考(歷史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安徽省安慶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二調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鎮村信訪矛盾糾紛實施方案及計劃信訪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實施方案
- 2024年燃氣報警器市場分析:燃氣報警器年均增長率保持在約6.5%
-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測報調查規范
- DB34T 4824-2024 地質標本登記著錄規范
- 人教精通版四年級英語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電位的計算》教案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橋梁塔柱施工平臺及通道安全技術要求
- 幕墻施工技術交底
- 《民宿文化與運營》課件-第八章 民宿經營與推廣
- 能譜成像技術在放射治療中的應用
- 2023石淋臨床路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