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血液學檢驗練習試卷1-真題-無答案_第1頁
臨床血液學檢驗練習試卷1-真題-無答案_第2頁
臨床血液學檢驗練習試卷1-真題-無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0分鐘)1.A2型題一貧血患者RBC2.7×1012/L,Hb75g/L,MCV80fl,MCH27.4pg,MCHC347g/L反甲、異食癖,手、足有襪套樣感覺。該患者貧血的類型為大細胞高色素貧血 B.正細胞正色素貧血C.不一定 D.單純大細胞貧血E.單純小細胞貧血個月后網織紅細胞計數為7.5%個紅細胞指數仍低于正常參考值低限。可認為缺鐵非常嚴重,貧血短時間內難于糾正患有鐵粒幼細胞貧血并非缺鐵性貧血,而是巨幼細胞貧血治療效果不明顯,尚未糾正病因治療根本無效一幼兒長期挑食、偏食而貧血,紅細胞明顯減低,血紅蛋白減低,可見大紅細胞、H-J小體和卡波環,醫師還發現其鞏膜輕微黃疸,肝脾輕度腫大,最好的解釋為病人合并了肝炎 B.病人有溶血性貧血C.病人脾功能亢進 D.病人有原位溶血、髓外造血E.造血功能障礙某男嬰出生三天后嚴重黃疸、貧血,血清總膽紅素及非結合膽紅素均明顯升高,直接Coomb試驗陽性,產婦為O型血,患兒血型為B型。患兒黃疸的原因很可能是屬生理性黃疸 B.母嬰血型不合、溶血C.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D.先天性肝、膽功能障礙E.G-6PD缺乏、溶血感冒后發熱,扁桃體腫大,面部及周身紅色皮疹,楊梅舌。白細胞檢查結果為:WBC13乘以十的九次方/L,N74%,E12%,L14%。初步診斷為麻疹,麻疹病毒感染 B.慢性扁桃腺炎,肺炎鏈球菌感染C.猩紅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D.急性扁桃腺炎,葡萄球菌感染E.流腦,腦膜炎雙球菌感染XHb,108g/L;WBCl6×109/L,中性粒細胞75%,單核細胞18%,淋巴細胞7%80mm/h。可初步診斷為肺結核B.肺炎C.肺癌D.縱隔腫瘤E.AML-M4某成年男性,突發右下腹壓痛、反跳痛,體溫3993%7%。其白細胞還可能伴有核左移 B.嗜堿點彩顆粒C.異型淋巴細胞 D.核右移E.Auer小體一病人,外周血中有大量球性紅細胞,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確證試驗為血紅蛋白一級結構分析 B.紅細胞膜結構分析C.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 D.自身溶血試驗及糾正試驗E.酸溶血試驗N:42%;L:43%;M:15%。建議其做血沉并拍胸片,最為可能的理由是懷疑大葉性肺炎 B.肺結核C.肺癌 D.SARSE.肺氣腫5SCR90%。直方圖在SCRMCR之間有異常峰,預期鏡檢復查結果為淋巴細胞百分比增加,有幼稚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百分比增加單核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增加淋巴細胞百分比增加,有異型淋巴細胞嗜酸、嗜堿性粒細胞增加25×109/L,MPV5.5fl,其治療結果為無任何療效 B.是正常現象C.骨髓功能已經衰竭 D.骨髓開始衰竭E.治療開始有效,但療效不佳某病人心慌、乏力、肢體麻木,血常規檢查部分結果為:Hb85g/L,BBC2.6×1012/L,WBC41×109/L,核右移,紅細胞大小不一,大紅細胞、巨紅細胞多見。該患者的其他紅細胞參數可能為MCV、MCHRDW均增高,MCHC正常MCV、MCH、MCHCRDW均增高MCV、MCH、MCHC均減低,RDW增高MCVMCHC正常,RDW減低MCV、MCH、MCHCRDW均減低雷米封3周后開始心慌、乏力、鞏膜黃染。,中性粒細胞81%,淋巴細胞RousCoomb其貧血、黃疸的原因為A.遺傳性球性細胞增多癥B.G-6-PD缺乏C.脾功能亢進D.藥物性肝損害E.藥物性溶貧主側管凝集,其原因為A.患者感染產生了類抗原B.血庫血血型鑒定有誤C.患者體內產生了冷凝集素 D.患者血型鑒定有誤E.獻血員體內存在類抗原一病人手術前需要配血,其紅細胞同抗A、抗B和抗D輸入的血液血型O型血,需輸O型血ORh陰性,需輸ORh陰性血AB型血,需輸O型血ORh陽性,需輸同型血AB型血,也可以輸O型血年前確診為L31感冒癥狀。體檢:頸項強直,扁桃體無腫大。血常規:中性粒細胞比例正常,最可能的診斷是A.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B.結核性腦膜炎C.腦膜白血病 D.病毒性腦炎E.L3復發一A型血患者常因貧血而多次接受輸血治療反復核對血型,確實所輸為同型血,其黃疸的原因為A.病人體內產生了冷凝集素 B.病人體內產生了免疫性抗體C.病人患了輸血后肝炎 D.病人體內產生了冷溶血素E.病人為A2亞型,輸入了A1型血MCV82fl,MCH29.4pg,MCHC357g/L,RDW14%,該血象提示血象是妊?期的生理表現,但應動態觀察Hb的變化正細胞均一性貧血完全正常,可不加理會淋巴細胞減少,肯定有免疫缺陷中性粒細胞增加,體內肯定有感染35%65%。該血象異常的指標及原因為A.淋巴細胞增加,淋巴結核B.淋巴細胞增加,病毒感染C.中性粒細胞減少,骨髓衰竭D.白細胞減少,脾功能亢進E.中性粒細胞減少,他巴唑過量一面色萎黃、偏食、拒食的幼兒,其血常規化驗結果顯示:Hb70g/L,血涂片上多見大紅細胞及Howell-Jolly但其家長不合作。可達到早期診斷目的措施是補鐵,2~3d后觀察網織紅細胞的變化補葉酸或B12,2~3d后觀察網織紅細胞的變化補葉酸或B12,2~3d后觀察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變化輸血,2~3d后觀察網織紅細胞的變化補鐵,2~3d后觀察紅細胞直方圖的變化Plt80×109/L。/紅比值,早幼粒細胞60%,中幼粒細胞3%,晚幼粒細胞10%20%,單核細A.ALL-L4 B.AML-M3C.ITP D.CMLE.AML-M7一中年女性,心慌、乏力、貧血貌,RBC3.5×1012/L,Hb70g/L,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正常,問診得知月經過多,醫師給予鐵劑治療,一周后網織紅細胞計數達9.5%較就診時略有升高。這說明該患者診斷錯誤,治療無效該患者診斷正確,但治療無效該患者必須做骨髓穿刺,否則病因不明無法治愈該患者診斷非常明確,治療開始顯效該患者診斷尚未明確,但治療有效HCT0.28;MCV103fl;MCH33Pg;MCHC321g/L,正確的分析為A.標本有溶血 B.標本有凝血C.紅細胞稀釋液過量 D.病人采血量不足E.病人有大細胞貧血一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體檢時面色萎黃,鞏膜輕度黃疸,鏡面舌。血液檢驗結果為MCH類大致正常,但血涂片上大紅細胞、巨大桿狀核中A.藥物溶血 B.藥葉酸代謝障礙C.藥鐵吸收不良 D.長期感貧血E.感染-核左移日內在同一個實驗室進行血小板檢查,結果分別為20×109/L和80×109/L20×109/L次血小板計數偏高的原因為A.采血不順利,導致血小板聚集 B.紅細胞破壞不完全C.有大量紅細胞碎片 D.病人精神緊張E.血小板假性凝集一患者皮膚大面積紫癜,連續血常規檢查結果為RBC2.0×1012/LHb62g/L;WBC3.×109/L55×109/L,最有助于診斷的是A.血小板抗體 B.KPTTC.vWF活性 D.骨髓細胞學檢查E.血清補體及免疫球蛋白天后出現疲勞、頭痛、寒戰和腰痛,排醬油幼時有類似發作史。進一步篩查方法為-C-6-PD缺乏-HS海洋性貧血-PNHCoomb試驗-AIHA2016mm/h(血沉儀法白均低于正常。她前一天在另一實驗室用手工魏氏法檢驗結果為45mm/hA.病人開始康復 B.病人病情正處于穩定期C.兩種不同結果屬于日間差異,無臨床意義 D.兩種方法之間有誤差,但臨床意義同E.病人正處于活動期某內地患者,因受"風寒"兩天來咳嗽、頭疼、胸痛、高熱(39.5℃)。查血象為WBC2.1×109/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占8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占10%,淋巴細胞占線檢查肺部大片陰影,數天后其陪護家屬也出現同樣癥A.禽流感B.肺結核C.SARS D.大葉性肺炎E.肺膿腫N55%,E10%,B1%,L30%,M4%1",之后經常皮膚瘙癢,并有大面積皮疹。該病人不正常的指標及原因可能是過敏性紫癜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可能有維生素C缺乏導致皮膚瘙癢花卉過敏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可能有糖尿病導致導致皮膚瘙癢歲,午后發熱伴咳嗽痰中帶血110.01cm×lcmA.浸潤型肺結核 B.支原體肺炎C.肺炎球菌肺炎 D.肺真菌病E.支氣管肺癌原始淋巴細胞"70%,為大細胞型,視野中易見染色斷為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l型B.急性髓細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l型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l型E.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6型某男,發熱、劇烈腹瀉203.9×109/L85%15%。該血象提示病人感染了SARS,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加,淋巴細胞相對減少病人患有自身免疫病,抗淋巴細胞抗體使淋巴細胞計數降低病人感染了HIV,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正常,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病人感染了霍亂,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加,淋巴細胞相對減少病人患有細菌性痢疾,中性粒細胞增加,淋巴細胞相對減少/L,N24%,E2%,M12%,L62%。初步診斷為A.支原體肺炎B.流感C.麻疹D.猩紅熱E.流腦試驗陰性。該病人可高度懷疑為A.HS B.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C.PCH D.PNHE.AIHA前也有過類似癥狀。血常規:RBC3.7×1012/L,Hb112g/L,WBC10.2×109/L,LCR72%,MCR8%,SCR20%。應高度懷疑A.脾破裂 B.膽管結石、膽絞痛C.闌尾炎穿孔 D.急性胰腺炎E.胃穿孔6歲男孩皮膚大面積出血點,壓迫不褪色,并有腹痛癥狀。血常規:血紅蛋白125g/L,WBC:11.0×109/L,白細胞分類N63%,E15%,B2%,L20%。血小板45×109/L。可解釋為過敏性紫癜,嗜酸粒細胞增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癜,嗜酸粒細胞增加消化道感染,嗜酸、嗜堿粒細胞增加鉤蟲病,嗜酸粒細胞增加過敏性皮炎,嗜堿粒細胞增加中性粒細胞71%,淋巴細胞29%,血片上多見低色素小紅細胞。病人無不適感覺。其原因為A.營養不良一缺鐵性貧血 B.結腸腫瘤一慢性失血C.結腸手術并發感染 D.結腸手術一鐵吸收不良E.腫瘤壞死一中性粒細胞增多MCHC303g/L,RDW17%,WBC8.2×109/L,LCR62%,MCR8%,SCR30%。血涂片上紅細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區擴大。提示受檢者患有A.巨幼細胞貧血 B.感染性貧血C.地中海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E.缺鐵性貧血某病人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后,醫師囑其定期進行白細胞檢驗,最應關心的是A.嗜酸性粒細胞是否增加 B.嗜堿性粒細胞是否增加C.淋巴細胞是否增加 D.單核細胞是否增加E.中性粒細胞是否增加原因為可能有胃腸道疾病導致鐵吸收不良可能有腸道寄生蟲感染導致失血、缺鐵可能有VB12或葉酸缺乏可能有維生素C缺乏導致鐵吸收不良月經過多導致鐵丟失歲,"感冒T:3815%3%1%81%,其中含Ⅰ型異型淋巴32%5%3%。可診斷為A.急性扁桃體炎B.急性淋巴結炎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E.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一患者因關節炎長期服用"消炎痛",近期出現貧血、乏力、皮膚紫癜。檢查結果為:Hb85g/L;WBC3.341%59%101/L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該結果可解釋為A.患者有病毒感染 B.藥物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C.藥物性貧血 D.藥物導致貧血、血小板功能抑制E.藥物導致再生障礙貧血某患者常于清晨感到惡心、腰痛、寒戰,貧血貌。偶而發現清晨排醬油色尿,如懷疑PNH,能明確診斷的是+Ret+Rous試驗Rous++酸溶血試驗蔗糖水溶血試驗+Ret+RBC滲透脆性試驗+Coomb試驗某病人行闌尾炎手術后,體溫你認為是完全正常,可不予理會是正常的術后反應,但應密切觀察術后并發感染,需大量應用抗生素手術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手術不成功,感染沒有得到控制WBC6.8×109/L;RBC3.2×1012/L;Hb90g/L;Ret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