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邏輯
和
語文學習
邏輯
和
語文學習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邏輯的一般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培養(yǎng)學生準確、嚴密、清晰地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辨析概念和運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的習慣,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邏輯的一般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2有一個殘暴的國王,統(tǒng)治著一個奇怪的國家。這個殘暴的國王頒布了一條奇怪的法令,所有從前線抓回來的俘虜都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你來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話,就得用火燒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話,就得絞死。看起來,任何俘虜都難逃噩運。有一天前線送來了一個俘虜,執(zhí)法官按照慣例問他:你來這里干什么?聰明的俘虜回答:……執(zhí)法官不好處理,只好上報國王裁決。國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辦法,最后只好把這個俘虜放了。聰明的俘虜回答:我來這里是為了被絞死。因為如果真的絞死這個俘虜,那么這個俘虜說的是真話,而說了真話是要被燒死的。可是如果把這人燒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話,而說假話的是要被絞死的。
這個聰明的俘虜利用真話假話,絞死、燒死之間的邏輯推理關系,救了自己一命。有一個殘暴的國王,統(tǒng)治著一個奇怪的國家。這個殘3什么是邏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邏輯”是個多義詞,大致有四種詞義:第一,指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第二,泛指思維的規(guī)律;第三,在扁義上指某種特殊的理論、觀點和看問題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門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guī)律和方法的科學。我們所說的“邏輯”一般指邏輯規(guī)律,即關于思維形式結構最基本、最一般的規(guī)律。什么是邏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邏輯”是個多義詞,大致有四種詞義:4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應該了解幾方面的邏輯知識1、概念2、命題3、推理4、邏輯規(guī)律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應該了解幾方面的邏輯知識1、概念5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維對象的本質屬性和分子范圍的思維形式。屬性包括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所謂本質屬性,是決定該對象之所以成為該對象并區(qū)別于其他對象的屬性;所謂非本質屬性,是對該對象不具有決定意義的屬性。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維對象的本質屬性和分子范圍的思維形6ab全同關系a包含關系bbaabab交叉關系矛盾關系反對關系概念的外延之間的關系有以下五種關系:
做練習ab全同關系a包含關系bbaabab交叉關系矛盾關7概念和詞語的關系概念和詞語呈現(xiàn)非常復雜的關系。①一個概念可以由多個詞語表示。“父親”是“有子女的男子”,這是“父親”的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嚴”“阿大”也可以表示這個概念,甚至“老爺子”“老頭子”等在特定的場合也可以表示這個概念。又如死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中國人有上百種說法,一個字的有“亡”“故”“薨”;兩個字的有“斷氣”“長眠”“物化”;三個字的“回老家”“上西天”“見閻王”;四個字的有“與世長辭”“百年之后”“騎鶴西去”;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獄”;共產(chǎn)主義者把它幽默地說成“去見馬克思”。這些是同義詞、近義詞,詞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卻是一樣的。概念和詞語的關系概念和詞語呈現(xiàn)非常復雜的關系。8②一個詞語也可以表示多個概念。如北京是個內陸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稱為海,“中南海”“北海”“什剎海”等,在這里,“海”是蒙古語“海子”的簡稱,意思是花園,這是元代沿襲下來的名稱。語言當中的多義詞常常表示了不止一個概念。②一個詞語也可以表示多個概念。9寫作中的運用選詞貼切和概念的明確性:
概念是詞語的思想內容,詞語是概念的表現(xiàn)形式。詞語運用得貼切、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概念的表達是否明確的問題。例:1.班長工作很模范。2.我做過一度家庭教師。
“模范”是名詞,此處誤用動詞。“模范”可以做定語,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級”等,但它不是形容詞,不能受“很”修飾。因此“模范”應改為“積極”“認真”。
“一度”副詞誤用為形容詞,“一度”與“一次”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動詞之后,“一度”用在動詞之前。應改為“一度做過”。寫作中的運用“模范”是名詞,此處誤用動詞。“模范”10二.詞語搭配恰當性
要避免用詞的錯誤,不僅要了解每個詞的意義所表示的概念,還要注意詞與詞之間要有一定的搭配關系。詞語搭配不得當,往往會造成判斷表達的不準確,使人不明其意。二.詞語搭配恰當性11例:1.老師留給我們的印象是良好而又深厚的。2.他的病狀一直沒完全康復。3.不能把中學生培養(yǎng)成理論脫離實際的現(xiàn)象。“良好”能跟主語“印象”搭配,但“深厚”不行,應改為“深刻”。“病狀”和“康復”配不攏,沒有康復的是“身體”不是“病狀”。
“學生”不會成為“現(xiàn)象”,應改為“人”。例:“良好”能跟主語“印象”搭配,但“深厚”不行,應改為“深12命題
命題,是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語言形式,是斷定或陳述事物情況的思維單位。語句“人是動物”就表達了一個命題。
(1)我們看下列語句:①紅豆生南國,②春來發(fā)幾枝?③愿君多采擷,④此物最相思!思考這些句子哪些是命題?這里的語句②是疑問句,它僅僅提出問題。語句③是祈使句,它表達一種要求、愿望。語句④是感嘆句,它只是抒發(fā)情感。這幾類語句都沒有直接描述事件,也這就無所謂真假,因此它們不表達命題。語句①則不同,它作為陳述句,描述了紅豆生長的客觀情況。這個描述是符合事實的,因此它是一個真的陳述句,語句①有所描述并且可區(qū)分真假,它表達了命題。命題
命題,是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語言形式,是斷定或陳述事物13
一個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個命題,這就是多義句。
如:王小剛在飛機上寫字我們煤氣廠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氣。
一個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個命題,這就是多義句。如:王小剛在14判斷是表情達意的基本形式,判斷中所用的詞語前后不能出現(xiàn)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1.中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2.工人師傅張大爺是苦水里長大的窮孩子。3.他是多少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中國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說世界上沒有呢?“張大爺”怎么會是“窮孩子”呢?“死難者”與“幸免者”不能同存。判斷是表情達意的基本形式,判斷中所用的詞語前后不能出現(xiàn)自相矛15潛臺詞就是深藏在話語中的真正含意。
這種含意沒有直接寫出來、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語言流露、表達出來。俗話說“說話聽聲,鑼鼓聽音”,指的就是話中有話,有潛臺詞。潛臺詞表現(xiàn)出說話者的真正意圖、真正動機。練習
潛臺詞就是深藏在話語中的真正含意。這16推理推理的特點推理是從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由前提、結論、推理聯(lián)項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前提是作為推理根據(jù)的已知判斷;結論是根據(jù)已知判斷所推出的新判斷;推理的聯(lián)項是前提與結論之間的邏輯聯(lián)結項,是推理的邏輯常項。推理推理的特點17《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華生與福爾摩斯第一次見面福爾摩斯,說:“我看得出來,您到過阿富汗。”令華生吃驚不已。之后他分析說:這一位先生,具有醫(yī)務工作者的風度,但卻是一副軍人氣概。那么,顯見他是個軍醫(yī)。他是剛從熱帶回來,因為他臉色黝黑,但是,從他手腕的皮膚黑白分明看來,這并不是他原來的膚色。他面容憔悴,這就清楚地說明他是久病初愈而又歷盡了艱苦。他左臂受過傷,現(xiàn)在動作起來還有些僵硬不便。試問,一個英國的軍醫(yī)在熱帶地方歷盡艱苦,并且臂部負過傷,這能在什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華生與福爾摩斯第一次見面福爾摩斯,說:“18推理中常見的有三段論推理和二難推理等⑴三段論推理是由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前提,推出另一個性質判斷為結論的間接推理。這個定義注意三點:一是三段論全由性質判斷組成;二是兩個前提必須有一個共同項(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論是間接推理,因為它的前提是兩個判斷組成。例如:凡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搶劫行為是犯罪行為,所以,搶劫行為是違法行為。推理中常見的有三段論推理和二難推理等⑴三段論推理是由兩個19有一天,華生醫(yī)生出去辦了一件事回來剛坐下(他坐在福爾摩斯對面辦公),福爾摩斯便說:“你剛才到郵局發(fā)了一封電報。”華生很奇怪,問:“你怎么知道的?”福爾摩斯說:“你剛才到郵局去了一趟,因為你的靴子上有黃泥,本城之內只有郵局門口在挖溝,有黃泥。”“你桌子上的信封和信紙均未動用,你肯定是去發(fā)電報了。”華生對福氏的判斷十分佩服。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福爾摩斯之所以堅信自己的結論,是因為他的看法是通過思維與想象得出來的。思考:古時候,有兩人同時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兩個母親為此告到官府。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論智斷孩子。有一天,華生醫(yī)生出去辦了一件事回來剛坐下(他20⑵二難推理在前提中提出兩種可能,然后由這種可能推理出兩種結論,對方無論選擇其中的哪一種結論,都會陷入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境地。⑵二難推理在前提中提出兩種可能,然后由這種可能推理出兩種結論21想一想:《皇帝的新裝》孫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時,實際上就面臨了二難,因為根據(jù)前面兩次的經(jīng)驗,如果孫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師傅趕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師父就會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兩種后果,或者孫悟空被師父趕走,或者師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孫悟空所不愿接受的。想一想:《皇帝的新裝》孫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時,實際上就面臨22邏輯規(guī)律普通邏輯基本規(guī)律是關于思維的邏輯形式的規(guī)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邏輯基本規(guī)律對人的思維有強制性,違背了它,思維就會發(fā)生混亂,人們就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和準確地表達思想。邏輯規(guī)律普通邏輯基本規(guī)律是關于思維的邏輯形式的規(guī)律。23同一律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都與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維過程”,是指同一時間、同一關系、同一思維對象三個方面的“三同一”思維過程。違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錯誤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概念、判斷的內容不確定。具體表現(xiàn)為:偷換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換論題或混淆論題(或轉移論題)。例如:一旅行者又饑又渴,來到一酒店。他問:“老板,夾肉面包多少錢一份?”“五先令。”“給我來兩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餓更厲害。可用兩份面包換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嗎?”“當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還沒付錢呢?”“我不是用面包換的酒嗎?”“可你面包未付錢啊。”“我沒吃你的面包,為何要付錢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時找不出問題出在哪里,只好讓他走了。大家想一想問題出在哪里呢?同一律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都與其自身保持同24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時都是真的。如果違反這一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一個對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通常人們說“出爾反爾”、“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對這種錯誤的形象說明。例如: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25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具有矛盾或下反對關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不能對兩個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對關系的思想同時予以否定,而必須承認其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簡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維的明確性。例如:“說世界上有鬼,這不對,這是迷信;但要說世界上沒鬼,也未免武斷,因為有些現(xiàn)象還真不好解釋。”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具有矛盾或262、據(jù)說有一次,鄰人偷了華盛頓家里的一匹馬。華盛頓同一位警官到鄰人的農場里去討索,但那人拒絕歸還,并聲稱那是他自己的馬。華盛頓用雙手蒙住馬的兩眼,對鄰人說:“如果這馬是你的,那么,請你告訴我們,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華盛頓放開蒙右眼的手,馬的右眼并不瞎。
“我說錯了,馬的左眼才是瞎的。”鄰人急著爭辯說。
華盛頓放開蒙左眼的手,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說錯了……”鄰人還想狡辯。
“是的,你錯了,”警官說,“證明這馬不是你的,立即把馬交還給華盛頓先生吧!”
2、據(jù)說有一次,鄰人偷了華盛頓家里的一匹馬。華盛頓同一位警官273、《莊子》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3、《莊子》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28作業(yè):1.A、B、C、D四個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戶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可是當房主人問他們是誰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們誰也不承認是自己打碎的。房主人問A,A說:“是C打的。”C則說:“A說的不是事實。”房主人又問B,B說:“不是我打的。”再問D,D說是:“A打的。”已經(jīng)知道他們中有一個很老實,不會說假話;其余三個說的是假話。你能否分析一下,說真話的是誰,玻璃又是誰打破的?作業(yè):292.一位病人要做手術,外科有A、B、C、D四位醫(yī)生,請誰做好呢?他問了幾位知情人。甲說:“C的手術成功率比其他三位都低。”乙說:“C、D比A、B的手術高明。”丙說:“D的手術不是最好的”。丁說:“A、B的手術比C差。”戊說:“B的手術也不是最好的。”己說:“B、C的手術比A好,也比D安全可靠。”一位老醫(yī)生聽了這些后,悄悄對他說:“這六句話中只有一句是錯誤的”。請你幫助病人分析一下哪位醫(yī)生是最好的。2.一位病人要做手術,外科有A、B、C、D四位醫(yī)生,請誰303.甲、乙、丙三隊互相比賽,每兩隊之間都比賽了同樣多的場數(shù),然后根據(jù)得分的多少,決定哪一隊是最后的勝利者。規(guī)則是每場比賽,勝者得3分,負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甲隊在全部比賽結束之后,得意洋洋的說:“我們隊贏的場數(shù)比你們兩隊中的任何一隊都多。”乙隊反唇相擊,道:“我們隊輸?shù)膱鰯?shù)比你們兩隊中的任何一隊都少。”唯有丙隊發(fā)言人一聲不吭。你認為丙隊會排名第一嗎?注意:甲、乙、丙三隊,每兩隊之間的比賽場數(shù)可以不止一場。3.甲、乙、丙三隊互相比賽,每兩隊之間都比賽了同樣多的場314.游戲公平嗎?有10個洞穴,排成一個圓形,編上號碼0,1,2,……9,狐貍在0的位置,走1步到1號洞,然后走2步到3號洞,再走3步到6號洞,又走4步回到0號洞,然后繼續(xù)走5步,6步……。兔子只在2、4、7、9號洞中任選一個,躲在那里一動不動。若狐貍走進了兔子躲藏的洞穴,那兔子就要被狐貍吃掉了。試試看,狐貍能吃到兔子嗎?4.游戲公平嗎?32課外延伸下面的故事運用了什么邏輯規(guī)律?請簡要分析1.數(shù)學家斯摩林,根據(jù)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中的情節(jié)編成一道邏輯推理題:女主人公鮑西亞對求婚者說:“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銀盒子,一只是鉛盒子,每只盒子的銘牌上各寫有一句話。三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話。誰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誰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寫的是“肖像在這里”,銀盒上寫的是“肖像不在這盒里”,鉛盒上寫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課外延伸下面的故事運用了什么邏輯規(guī)律?請簡要分析33四.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與推理的邏輯性推理要有邏輯性,首先要注意遵守邏輯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遵守各種推理的規(guī)則;其次要注意表達推理的句子之間的關聯(lián)詞語的正確運用。推理是用具有因果關系的復句或句群來表達的。語言表達中不要用虛假的判斷作為前提進行推理,也不要濫用關聯(lián)詞語,強加因果關系,把本無推理關系的語句硬連在一起,構成錯誤的推理。在辯論中,如果推理不正確,論證就沒有說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四.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與推理的邏輯性34例:1.他的普通話說得很好,看來一定是個北京人。2.如果我重視了語文,數(shù)學成績就會下降。3.他沒有評上先進,所以他肯定是個落后分子。4.金屬都能導電,所以導電的肯定是金屬。
推理的大前提“普通話說得好的都是北京人”不對,因此這個判斷是不正確的。屬強加條件關系。
“先進”和“落后”之外還有“中等”一類,選言前提虛假。
“金屬”和“導電的”二者外延不同,“導電的”不一定是金屬,不能把二者重疊。例:推理的大前提“普通話說得好的都是北京人”不對35
推理中所用的關聯(lián)詞語經(jīng)常是“因為……所以”,“由于……因此”等,即使沒有關聯(lián)詞也是因果關系的意合法語言表達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將原因和目的相混的錯句。如:1.他因為捍衛(wèi)大家的利益,勇敢的同歹徒搏斗。2.本來今天要去聽課,現(xiàn)在為了以別的事沒有去成。例1是目的句,應用“為了”。例2是原因句,因應用“因為”。推理中所用的關聯(lián)詞語經(jīng)常是“因為……所以”,“由36
閱讀中的運用運用邏輯知識指導詞語、語段學習
▲語境分析法語句和詞語都是思維的載體,所以文段組成部分的詞語和組成句子的詞語要合乎語境。以此方法分析下列訓練題:句中括號內的表述,恰當?shù)囊豁検牵?/p>
還是數(shù)只白鷺,守著那一方寒塘,不肯離去,想是見過劫難,也見過復興,故而徘徊不已,把一雙鋼翅(A.合了又張,張了又合B.張了又合,合了又張)。A強調“合”,和上文的“不肯離去,也不忍離去”一致,能以白鷺的動作表現(xiàn)白鷺的思維過程。B則強調“張”,最終還是要飛走,這不合乎語境。閱讀中的運用37▲推理判定法運用推理,通過排除其他各種可能的情況,從而判定某個句子屬于某個語段。例如高考題:從ABCD四句話中,選出一句填入括號與下文銜接。()崖壁下又幾處墳地,墳前立著有石碑,許多已經(jīng)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jié),伏在江里的石頭有的已經(jīng)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A.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聳,被夕陽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冷,藤蘿葉子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陽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塊巨大的屏障,聳立在江對岸。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在對岸的峭崖上。色調距離▲推理判定法38
根據(jù)原文中“墳地”“石碑”“破碎”“枯水”“寂靜”這些冷色調的詞語可知,原文的基本色調是其凄冷的,所以選項也應是冷色調的,故可以排除具有暖色調詞語“五彩”和“陽光”的A、D兩項。那么,答案或是C或是B。C項中有“聳立在江對岸”,可見景物距作者觀察點很遠,和后句中的(石碑)“字跡模糊”相矛盾。而B項中的“沒有太陽”,“萎落”“瘦削”更符合文段的冷色調,且有“這”——近指代詞,故排除C而選B。
39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shù)詩人和畫家,成為我國詩畫的傳統(tǒng)題材。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詩“----甲”。到了唐代,竹詩竹畫極為盛行,蕭悅工畫竹,有雅趣,白居易曾為之題《畫竹歌》:“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寫竹子的詩,名篇佳句頗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乙”。韓翃的《秋齋》:“----丙”等,都生動地表達了竹子的聲音和動態(tài)。……明代的竹畫家蜂起。王紱畫竹名馳天下,邵二泉題他的《竹墨》詩說:“----丁”。道出了他畫竹的高超技藝。考察運用辯證邏輯思維方法,把下列詩句還原在甲乙丙丁四處。A.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香。B.蕭蕭數(shù)竹不勝看,到此方知畫竹難。難信中書曾放筆,片時行盡楚江干。C.隔牖風吹竹,開門雪滿山。D.山月皎如晝,霜風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前人獨宿。E.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shù)詩人和畫40依據(jù)詩體特點分析判定為:甲處:根據(jù)詩經(jīng)以四言詩為主的語體特點,選E。乙處:選A。因為A項是工整的對仗句具備唐朝近體詩的格律特點,且A詩作者孟浩然是唐朝詩人。丙處:選D。D項符合語境和題目,寫出了秋竹的聲音和動態(tài)。丁處:根據(jù)詩句描寫的情境和文章語境選B。依據(jù)詩體特點分析判定為:41
邏輯
和
語文學習
邏輯
和
語文學習4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邏輯的一般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培養(yǎng)學生準確、嚴密、清晰地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辨析概念和運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的習慣,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邏輯的一般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43有一個殘暴的國王,統(tǒng)治著一個奇怪的國家。這個殘暴的國王頒布了一條奇怪的法令,所有從前線抓回來的俘虜都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你來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話,就得用火燒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話,就得絞死。看起來,任何俘虜都難逃噩運。有一天前線送來了一個俘虜,執(zhí)法官按照慣例問他:你來這里干什么?聰明的俘虜回答:……執(zhí)法官不好處理,只好上報國王裁決。國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辦法,最后只好把這個俘虜放了。聰明的俘虜回答:我來這里是為了被絞死。因為如果真的絞死這個俘虜,那么這個俘虜說的是真話,而說了真話是要被燒死的。可是如果把這人燒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話,而說假話的是要被絞死的。
這個聰明的俘虜利用真話假話,絞死、燒死之間的邏輯推理關系,救了自己一命。有一個殘暴的國王,統(tǒng)治著一個奇怪的國家。這個殘44什么是邏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邏輯”是個多義詞,大致有四種詞義:第一,指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第二,泛指思維的規(guī)律;第三,在扁義上指某種特殊的理論、觀點和看問題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門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guī)律和方法的科學。我們所說的“邏輯”一般指邏輯規(guī)律,即關于思維形式結構最基本、最一般的規(guī)律。什么是邏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邏輯”是個多義詞,大致有四種詞義:45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應該了解幾方面的邏輯知識1、概念2、命題3、推理4、邏輯規(guī)律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應該了解幾方面的邏輯知識1、概念46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維對象的本質屬性和分子范圍的思維形式。屬性包括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所謂本質屬性,是決定該對象之所以成為該對象并區(qū)別于其他對象的屬性;所謂非本質屬性,是對該對象不具有決定意義的屬性。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維對象的本質屬性和分子范圍的思維形47ab全同關系a包含關系bbaabab交叉關系矛盾關系反對關系概念的外延之間的關系有以下五種關系:
做練習ab全同關系a包含關系bbaabab交叉關系矛盾關48概念和詞語的關系概念和詞語呈現(xiàn)非常復雜的關系。①一個概念可以由多個詞語表示。“父親”是“有子女的男子”,這是“父親”的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嚴”“阿大”也可以表示這個概念,甚至“老爺子”“老頭子”等在特定的場合也可以表示這個概念。又如死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中國人有上百種說法,一個字的有“亡”“故”“薨”;兩個字的有“斷氣”“長眠”“物化”;三個字的“回老家”“上西天”“見閻王”;四個字的有“與世長辭”“百年之后”“騎鶴西去”;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獄”;共產(chǎn)主義者把它幽默地說成“去見馬克思”。這些是同義詞、近義詞,詞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卻是一樣的。概念和詞語的關系概念和詞語呈現(xiàn)非常復雜的關系。49②一個詞語也可以表示多個概念。如北京是個內陸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稱為海,“中南海”“北海”“什剎海”等,在這里,“海”是蒙古語“海子”的簡稱,意思是花園,這是元代沿襲下來的名稱。語言當中的多義詞常常表示了不止一個概念。②一個詞語也可以表示多個概念。50寫作中的運用選詞貼切和概念的明確性:
概念是詞語的思想內容,詞語是概念的表現(xiàn)形式。詞語運用得貼切、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概念的表達是否明確的問題。例:1.班長工作很模范。2.我做過一度家庭教師。
“模范”是名詞,此處誤用動詞。“模范”可以做定語,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級”等,但它不是形容詞,不能受“很”修飾。因此“模范”應改為“積極”“認真”。
“一度”副詞誤用為形容詞,“一度”與“一次”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動詞之后,“一度”用在動詞之前。應改為“一度做過”。寫作中的運用“模范”是名詞,此處誤用動詞。“模范”51二.詞語搭配恰當性
要避免用詞的錯誤,不僅要了解每個詞的意義所表示的概念,還要注意詞與詞之間要有一定的搭配關系。詞語搭配不得當,往往會造成判斷表達的不準確,使人不明其意。二.詞語搭配恰當性52例:1.老師留給我們的印象是良好而又深厚的。2.他的病狀一直沒完全康復。3.不能把中學生培養(yǎng)成理論脫離實際的現(xiàn)象。“良好”能跟主語“印象”搭配,但“深厚”不行,應改為“深刻”。“病狀”和“康復”配不攏,沒有康復的是“身體”不是“病狀”。
“學生”不會成為“現(xiàn)象”,應改為“人”。例:“良好”能跟主語“印象”搭配,但“深厚”不行,應改為“深53命題
命題,是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語言形式,是斷定或陳述事物情況的思維單位。語句“人是動物”就表達了一個命題。
(1)我們看下列語句:①紅豆生南國,②春來發(fā)幾枝?③愿君多采擷,④此物最相思!思考這些句子哪些是命題?這里的語句②是疑問句,它僅僅提出問題。語句③是祈使句,它表達一種要求、愿望。語句④是感嘆句,它只是抒發(fā)情感。這幾類語句都沒有直接描述事件,也這就無所謂真假,因此它們不表達命題。語句①則不同,它作為陳述句,描述了紅豆生長的客觀情況。這個描述是符合事實的,因此它是一個真的陳述句,語句①有所描述并且可區(qū)分真假,它表達了命題。命題
命題,是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語言形式,是斷定或陳述事物54
一個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個命題,這就是多義句。
如:王小剛在飛機上寫字我們煤氣廠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氣。
一個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個命題,這就是多義句。如:王小剛在55判斷是表情達意的基本形式,判斷中所用的詞語前后不能出現(xiàn)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1.中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2.工人師傅張大爺是苦水里長大的窮孩子。3.他是多少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中國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說世界上沒有呢?“張大爺”怎么會是“窮孩子”呢?“死難者”與“幸免者”不能同存。判斷是表情達意的基本形式,判斷中所用的詞語前后不能出現(xiàn)自相矛56潛臺詞就是深藏在話語中的真正含意。
這種含意沒有直接寫出來、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語言流露、表達出來。俗話說“說話聽聲,鑼鼓聽音”,指的就是話中有話,有潛臺詞。潛臺詞表現(xiàn)出說話者的真正意圖、真正動機。練習
潛臺詞就是深藏在話語中的真正含意。這57推理推理的特點推理是從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由前提、結論、推理聯(lián)項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前提是作為推理根據(jù)的已知判斷;結論是根據(jù)已知判斷所推出的新判斷;推理的聯(lián)項是前提與結論之間的邏輯聯(lián)結項,是推理的邏輯常項。推理推理的特點58《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華生與福爾摩斯第一次見面福爾摩斯,說:“我看得出來,您到過阿富汗。”令華生吃驚不已。之后他分析說:這一位先生,具有醫(yī)務工作者的風度,但卻是一副軍人氣概。那么,顯見他是個軍醫(yī)。他是剛從熱帶回來,因為他臉色黝黑,但是,從他手腕的皮膚黑白分明看來,這并不是他原來的膚色。他面容憔悴,這就清楚地說明他是久病初愈而又歷盡了艱苦。他左臂受過傷,現(xiàn)在動作起來還有些僵硬不便。試問,一個英國的軍醫(yī)在熱帶地方歷盡艱苦,并且臂部負過傷,這能在什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華生與福爾摩斯第一次見面福爾摩斯,說:“59推理中常見的有三段論推理和二難推理等⑴三段論推理是由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前提,推出另一個性質判斷為結論的間接推理。這個定義注意三點:一是三段論全由性質判斷組成;二是兩個前提必須有一個共同項(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論是間接推理,因為它的前提是兩個判斷組成。例如:凡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搶劫行為是犯罪行為,所以,搶劫行為是違法行為。推理中常見的有三段論推理和二難推理等⑴三段論推理是由兩個60有一天,華生醫(yī)生出去辦了一件事回來剛坐下(他坐在福爾摩斯對面辦公),福爾摩斯便說:“你剛才到郵局發(fā)了一封電報。”華生很奇怪,問:“你怎么知道的?”福爾摩斯說:“你剛才到郵局去了一趟,因為你的靴子上有黃泥,本城之內只有郵局門口在挖溝,有黃泥。”“你桌子上的信封和信紙均未動用,你肯定是去發(fā)電報了。”華生對福氏的判斷十分佩服。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福爾摩斯之所以堅信自己的結論,是因為他的看法是通過思維與想象得出來的。思考:古時候,有兩人同時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兩個母親為此告到官府。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論智斷孩子。有一天,華生醫(yī)生出去辦了一件事回來剛坐下(他61⑵二難推理在前提中提出兩種可能,然后由這種可能推理出兩種結論,對方無論選擇其中的哪一種結論,都會陷入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境地。⑵二難推理在前提中提出兩種可能,然后由這種可能推理出兩種結論62想一想:《皇帝的新裝》孫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時,實際上就面臨了二難,因為根據(jù)前面兩次的經(jīng)驗,如果孫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師傅趕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師父就會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兩種后果,或者孫悟空被師父趕走,或者師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孫悟空所不愿接受的。想一想:《皇帝的新裝》孫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時,實際上就面臨63邏輯規(guī)律普通邏輯基本規(guī)律是關于思維的邏輯形式的規(guī)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邏輯基本規(guī)律對人的思維有強制性,違背了它,思維就會發(fā)生混亂,人們就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和準確地表達思想。邏輯規(guī)律普通邏輯基本規(guī)律是關于思維的邏輯形式的規(guī)律。64同一律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都與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維過程”,是指同一時間、同一關系、同一思維對象三個方面的“三同一”思維過程。違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錯誤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概念、判斷的內容不確定。具體表現(xiàn)為:偷換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換論題或混淆論題(或轉移論題)。例如:一旅行者又饑又渴,來到一酒店。他問:“老板,夾肉面包多少錢一份?”“五先令。”“給我來兩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餓更厲害。可用兩份面包換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嗎?”“當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還沒付錢呢?”“我不是用面包換的酒嗎?”“可你面包未付錢啊。”“我沒吃你的面包,為何要付錢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時找不出問題出在哪里,只好讓他走了。大家想一想問題出在哪里呢?同一律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都與其自身保持同65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時都是真的。如果違反這一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一個對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通常人們說“出爾反爾”、“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對這種錯誤的形象說明。例如: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66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具有矛盾或下反對關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不能對兩個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對關系的思想同時予以否定,而必須承認其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簡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維的明確性。例如:“說世界上有鬼,這不對,這是迷信;但要說世界上沒鬼,也未免武斷,因為有些現(xiàn)象還真不好解釋。”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具有矛盾或672、據(jù)說有一次,鄰人偷了華盛頓家里的一匹馬。華盛頓同一位警官到鄰人的農場里去討索,但那人拒絕歸還,并聲稱那是他自己的馬。華盛頓用雙手蒙住馬的兩眼,對鄰人說:“如果這馬是你的,那么,請你告訴我們,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華盛頓放開蒙右眼的手,馬的右眼并不瞎。
“我說錯了,馬的左眼才是瞎的。”鄰人急著爭辯說。
華盛頓放開蒙左眼的手,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說錯了……”鄰人還想狡辯。
“是的,你錯了,”警官說,“證明這馬不是你的,立即把馬交還給華盛頓先生吧!”
2、據(jù)說有一次,鄰人偷了華盛頓家里的一匹馬。華盛頓同一位警官683、《莊子》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3、《莊子》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69作業(yè):1.A、B、C、D四個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戶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可是當房主人問他們是誰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們誰也不承認是自己打碎的。房主人問A,A說:“是C打的。”C則說:“A說的不是事實。”房主人又問B,B說:“不是我打的。”再問D,D說是:“A打的。”已經(jīng)知道他們中有一個很老實,不會說假話;其余三個說的是假話。你能否分析一下,說真話的是誰,玻璃又是誰打破的?作業(yè):702.一位病人要做手術,外科有A、B、C、D四位醫(yī)生,請誰做好呢?他問了幾位知情人。甲說:“C的手術成功率比其他三位都低。”乙說:“C、D比A、B的手術高明。”丙說:“D的手術不是最好的”。丁說:“A、B的手術比C差。”戊說:“B的手術也不是最好的。”己說:“B、C的手術比A好,也比D安全可靠。”一位老醫(yī)生聽了這些后,悄悄對他說:“這六句話中只有一句是錯誤的”。請你幫助病人分析一下哪位醫(yī)生是最好的。2.一位病人要做手術,外科有A、B、C、D四位醫(yī)生,請誰713.甲、乙、丙三隊互相比賽,每兩隊之間都比賽了同樣多的場數(shù),然后根據(jù)得分的多少,決定哪一隊是最后的勝利者。規(guī)則是每場比賽,勝者得3分,負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甲隊在全部比賽結束之后,得意洋洋的說:“我們隊贏的場數(shù)比你們兩隊中的任何一隊都多。”乙隊反唇相擊,道:“我們隊輸?shù)膱鰯?shù)比你們兩隊中的任何一隊都少。”唯有丙隊發(fā)言人一聲不吭。你認為丙隊會排名第一嗎?注意:甲、乙、丙三隊,每兩隊之間的比賽場數(shù)可以不止一場。3.甲、乙、丙三隊互相比賽,每兩隊之間都比賽了同樣多的場724.游戲公平嗎?有10個洞穴,排成一個圓形,編上號碼0,1,2,……9,狐貍在0的位置,走1步到1號洞,然后走2步到3號洞,再走3步到6號洞,又走4步回到0號洞,然后繼續(xù)走5步,6步……。兔子只在2、4、7、9號洞中任選一個,躲在那里一動不動。若狐貍走進了兔子躲藏的洞穴,那兔子就要被狐貍吃掉了。試試看,狐貍能吃到兔子嗎?4.游戲公平嗎?73課外延伸下面的故事運用了什么邏輯規(guī)律?請簡要分析1.數(shù)學家斯摩林,根據(jù)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中的情節(jié)編成一道邏輯推理題:女主人公鮑西亞對求婚者說:“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銀盒子,一只是鉛盒子,每只盒子的銘牌上各寫有一句話。三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話。誰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誰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寫的是“肖像在這里”,銀盒上寫的是“肖像不在這盒里”,鉛盒上寫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課外延伸下面的故事運用了什么邏輯規(guī)律?請簡要分析74四.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與推理的邏輯性推理要有邏輯性,首先要注意遵守邏輯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遵守各種推理的規(guī)則;其次要注意表達推理的句子之間的關聯(lián)詞語的正確運用。推理是用具有因果關系的復句或句群來表達的。語言表達中不要用虛假的判斷作為前提進行推理,也不要濫用關聯(lián)詞語,強加因果關系,把本無推理關系的語句硬連在一起,構成錯誤的推理。在辯論中,如果推理不正確,論證就沒有說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四.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與推理的邏輯性75例:1.他的普通話說得很好,看來一定是個北京人。2.如果我重視了語文,數(shù)學成績就會下降。3.他沒有評上先進,所以他肯定是個落后分子。4.金屬都能導電,所以導電的肯定是金屬。
推理的大前提“普通話說得好的都是北京人”不對,因此這個判斷是不正確的。屬強加條件關系。
“先進”和“落后”之外還有“中等”一類,選言前提虛假。
“金屬”和“導電的”二者外延不同,“導電的”不一定是金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院內低血糖的防治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三數(shù)學下學期三模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泗洪縣2025年高中畢業(yè)生班階段性測試(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職業(yè)大學《中國民族樂器發(fā)展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運城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路橋檢測》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如東縣2025年初三年級模擬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南昌職業(yè)大學《家畜環(huán)境衛(wèi)生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錦州醫(yī)科大學醫(yī)療學院《電信專業(yè)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泰興市分界鎮(zhèn)初級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3月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基于模糊控制的移動機器人的外文翻譯
- 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第三單元1.《春夏秋冬》 大象版
- 低壓電工安全培訓課件-
- Oracle ERP系統(tǒng)建設實施方案
- TSG-R0005-2022《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2022版)
- 廣東省教育廳關于規(guī)范化城市幼兒園的辦園標準
- 【推薦】大華“智慧消防”物聯(lián)網(wǎng)綜合管理解決方案
- 分層總和法計算地基沉降excel
- 2020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 2022年CASEAR2簡易操作手冊
- 中醫(yī)方劑學歌訣大全(最全收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