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55頁,共=sectionpages55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6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1.六朝時,揚州屢經戰亂,俗稱“蕪(荒蕪)城”。唐中后期,揚州成為江南物產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賈的薈萃之所,繁榮冠天下,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出現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
)A.隋唐制度的變化創新 B.經濟中心實現南移C.開通大運河貫通南北 D.長安和洛陽的衰敗2.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戒奢從簡,重用賢臣,改革經濟,開創了開元盛世,國力達到鼎盛,但是到了天寶年間,他開始沉湎于享樂,怠于政事,朝政趨于腐敗,最終釀成“安史之亂”。對此解讀最合理的是(
)A.唐玄宗是昏庸無道的暴君 B.安史之亂導致了唐朝衰亡C.唐朝中央集權被嚴重削弱 D.統治者行為影響國運興衰3.唐太宗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主要是因為唐太宗(
)A.派兵滅西突厥 B.與吐蕃會盟“患難相恤”C.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D.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4.唐朝初年,在漠北回紇牙帳和漠南之間修筑了一千多里長的“參天可汗道”,沿途設郵驛六十六所,備有房舍、酒肉、馬匹和車輛。路上的商隊、使臣往來不絕。草原上的牧民也“老幼不憚遐遠,悉手持方貢”南下交易。這說明唐代(
)A.鼓勵與邊疆民族的經濟交流 B.各民族文化得到包容和發展C.采用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 D.對外打通了陸海兩個通道5.安史之亂后,地方軍政長官經常以任意名目攤派賦稅,造成雜稅林立。780年,唐朝的糧稅分配,中央提成額為215.7萬貫,而地方留成額為1400萬貫。這表明唐中后期(
)A.基層治理混亂 B.中央集權弱化C.賦稅改革失敗 D.政府財政困難6.隋文帝勵精圖治,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實施多項建設,規模宏大。以下不屬于隋朝取得的重大建設成就的是(
)A.廣設倉庫 B.增設軍鎮 C.興建洛陽城 D.開通大運河7.“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悲劇故事,與這一故事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黃巢起義 B.安史之亂 C.隋末農民起義 D.陳勝吳廣起義8.《舊唐書·西戎傳》對民族政策是這樣描述的:“有唐拓境,遠極安西,弱者德以懷之,強者力以制之.”這一政策(
)A.是造成藩鎮割據的根源 B.提高了邊防的軍事實力C.過分消耗了唐朝的實力 D.利于鞏固大一統局面9.后周世宗柴榮在詔令文武官員舉薦人才的同時,要求被舉薦者必須“強明清慎,公平勤恪”。被舉者受任之日,舉主必須署名。倘若被舉者任官后貪污不公,或怯懦軟弱,不但本人要受到懲處,舉主也要酌情受坐。這一舉措(
)A.加快了社會階層有序流動 B.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C.利于保證選官的公平公正 D.提升了官員文化水平10.隋朝時地下儲糧技術發展到一個高峰。根據史書記載,隋朝官倉儲存的糧食到唐朝貞觀年間還沒吃完,并且依然可以食用。這最能說明隋朝(
)A.社會經濟的發展 B.統治階級窮奢極欲C.百姓生活的富足 D.國家長期統一穩定11.打馬毽作為唐朝的“國球”,是一項流行甚廣的體育活動。據記載,709年,吐蕃使團為迎接金城公主,與唐宮廷馬毽隊在長安舉行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唐皇家馬毽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此外,唐玄宗也曾多次評價打馬毽運動“可以震疊戎狄”。據此可知,唐代馬毽運動(
)A.是農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的融合的產物B.是中外經濟文化頻繁交流的見證C.反映了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趨同D.成為與周邊政權交往的重要形式12.唐初實行府兵制,規定21——60歲的丁男承擔兵役。右仆射封德彝等人建議18歲以上的中男入軍,唐太宗采納并草擬了詔敕,“敕三四出”。魏征時任諫議大夫,“執奏以為不可”“不肯署敕”。唐太宗只好收回意見,還承認自己“過亦深矣”。這反映出在唐代(
)A.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 B.皇權受到一定制約C.大臣專權亂政現象嚴重 D.君主專制空前強化13.唐朝統治者具有較為開明的民族思想,堅持“中國既安,遠人自服”的民族懷柔政策。在強調“華夷之辨”的中國古代,這種開闊包容的氣度更顯不易。對周邊民族不是一味的武力征服,更多時候謀求的是雙方的友好和平。下列關于唐朝“友好和平”的統治方式說法不正確的是(
)A.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藏和親 B.唐穆宗時期與吐蕃進行會盟C.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D.唐高宗冊封韃靼首領俺答汗14.自唐朝中葉以來,南方的經濟實力漸漸超越北方。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這一變化反映出(
)A.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南方 B.門第觀念日漸淡化C.社會成員的身份趨于平等 D.美洲白銀大量流入15.古代某皇帝統治期間,國家出現少有的開明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他還被草原各族尊奉為“天可汗”。該皇帝是(
)A.漢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16.隋煬帝即位后,認為要改變“南服暇遠,東夏殷大”“關河重阻,無自由達”的局面,達到“巡歷淮海”“安輯河北”“協同歸心”的目的而開鑿了大運河。材料強調的是大運河開鑿的(
)A.政治動因 B.經濟因素 C.文化背景 D.工程需要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中央監察機關為御史府,御史大夫為副丞相,佐丞相之職,御史府附從于相府之內。漢初承用秦制,御史大夫既為副丞相,又是監察長官。漢朝中央監察機關由司直、司隸校尉和御史府組成。司直屬于丞相府官員,主要負責行政系統內的監察,集行政與監察于一身。西漢后期至東漢,御史大夫轉為三公之一,御史中丞不再履行相應的行政職責成為獨立的最高監察長官。——摘編自艾永明《中國古代監察體制評析》材料二
漢武帝時期,劃分全國為十三部監察區,每部設刺史一人,負責定期監察工作。漢武帝還親自參與制定適用于刺史的監察法律《刺史六條》。唐初分全國為十道監察區,由監察御史十人定期分巡各道州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全國為十五道,監察御史亦增加至十五人。刺史和監察御史品秩雖低,但有權巡按郡國和州縣長官,百司畏懼,是皇帝的耳目之司。——摘編自張晉藩《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1)根據材料一,指出秦漢時期中央監察體制發生的變化,并分析這一變化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唐地方監察的特點,并簡評漢唐的地方監察制度。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626年,李世民代替李淵成為唐朝皇帝。他就是歷史上的明君唐太宗。從此,一個圍繞唐太宗的中央政府帶領唐朝走向繁榮。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這段歷史后世稱為“貞觀之治”,這是一種至高的評價。在中國古代歷朝帝王中,李世民讓帝王的朽力表現出優雅,表現出了理性,使中國古典政治智慧的優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摘編自孟憲實《貞觀之治與唐代政治文明材料二
人們所說的“盛世”,一般指國家由亂到治,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了政權穩定和社會繁榮。盛世的標志,包括政治開明、經濟發展、民生復蘇、國力強大、文化昌盛等方面。古代盛世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和清代的“康乾盛世”。——摘編自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十五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太宗展示出的“中國古典政治智慧”。(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古代“盛世”局面出現的共同歷史條件。1.C【詳解】根據材料“揚州成為江南物產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賈的薈萃之所,繁榮冠天下,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可知,揚州由六朝時期的“蕪(荒蕪)城”到唐中后期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這得益于經濟重心的南移的交通因素——隨朝大運河的開鑿,C項正確;隋唐制度的變化創新與揚州經濟地位提升無關,排除A項;南宋時經濟中心實現南移,排除B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揚州發展得益于大運河,與長安和洛陽的衰敗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2.D【詳解】根據材料“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戒奢從簡,重用賢臣,改革經濟,開創了開元盛世,國力達到鼎盛,但是到了天寶年間,他開始沉湎于享樂,怠于政事,朝政趨于腐敗”可知,安史之亂是由于唐玄宗統治方式不一樣而導致的,說明唐玄宗的態度影響了統治,D項正確;唐玄宗前期并不是昏庸無道的暴君,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安史之亂的原因,而選項是安史之亂的影響,排除B項;材料內容與唐朝中央集權關系不大,排除C項。故選D項。3.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C項正確;唐太宗時期,打敗了東突厥,排除A項;唐穆宗時唐朝與吐蕃會盟,排除B項;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排除D項。故選C項。4.A【詳解】根據材料,唐朝初年修建一千多里長的“參天可汗道”并設郵驛六十六所,備有房舍、酒肉、馬匹和車輛,保障了交通的暢通,使得“路上的商隊、使臣往來不絕”,草原上的牧民也“老幼不憚遐遠,悉手持方貢”南下交易,因而促進了與邊疆民族的經濟交流,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經濟交流,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民族關系,而不是對外政策,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對外打通了陸海兩個通道”,排除D項。故選A項。5.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安史之亂后,地方軍政長官經常隨意攤派賦稅,在糧稅分配方面,中央提成額遠遠低于地方留成額,這表明唐朝中后期地方勢力膨脹,中央集權弱化,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基層治理的信息,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此時唐朝還沒有開始進行賦稅改革,排除C項;材料無法得出政府財政困難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6.B【詳解】唐朝時期增設軍鎮,不是隋朝時期的措施,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隋朝時,在洛陽廣設倉庫,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隋朝時,興建了洛陽城,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隋煬帝時期,開通了大運河,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7.B【詳解】依據材料“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歷史事件是安史之亂,唐玄宗倉皇逃出長安,在馬嵬坡士兵嘩變,楊貴妃被刺死,B項正確;黃巢起義發生在唐朝末年,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安史之亂,不是隋末農民起義,也不是陳勝吳廣起義,排除CD項。故選B項。8.D【詳解】根據“弱者德以懷之,強者力以制之”可知,這一政策有助干鞏固和發展大一統國家,D項正確;藩鎮割據的根源藩鎮,立足于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性,排除A項;唐朝對于邊疆地區“弱者德以懷之,強者力以制之”的民族政策,與提高邊防的軍事實力無關,排除B項;開拓邊境采取不同的舉措并不一定會過分消耗唐朝的實力,排除C項。故選D項。9.C【詳解】依據材料“被舉者受任之日,舉主必須署名。倘若被舉者任官后貪污不公,或怯懦軟弱,不但本人要受到懲處,舉主也要酌情受坐”可以看出詔令的要求強調了舉主(舉薦人)的責任,這有利于防范舉主以權謀私,保證官員選拔的公平公正,C項正確;材料中的要求不能直接加快社會階層的流動,排除A項;材料中的詔令沒有放寬官員的選拔標準,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對被舉薦者的文化水平要求,排除D項。故選C項。10.A【詳解】依據材料“根據史書記載,隋朝官倉儲存的糧食到唐朝貞觀年間還沒吃完,并且依然可以食用”可以看出隋朝的糧食在唐朝貞觀年間還沒吃完,說明隋朝儲備的糧食有很多,這反映出隋朝社會經濟的發展繁榮,A項正確;政府糧食儲備多并不代表統治者窮奢極欲、百姓生活富足,排除BC項;隋朝時社會實現短期統一,排除D項。故選A項。11.D【詳解】據題意可知,唐朝時期通過打馬毽運動與吐蕃進行交流。唐玄宗也認為打馬毽運動“可以震疊戎狄”,說明打馬毽成為唐朝政府與周邊少數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方式,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交代打馬毽運動產生的背景和原因,排除A項;打馬毽是民族交流的重要方式,而不是中外交流,排除B項;僅根據一個打馬毽運動不能說明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趨同,排除C項。故選D項。12.B【詳解】據題意可知,時任諫議大夫的魏徵不同意唐太宗的詔敕,不肯署敕,迫使唐太宗收回了自己的意見,說明當時皇權受到了一定的制約,B項正確;魏徵是對唐太宗進行諫議,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并不能說明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魏徵也不是專權亂政,排除AC項;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是在清朝,排除D項。故選B項。13.D【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唐朝實行開明懷柔的民族政策。唐朝時期北方沒有韃靼,應該是明朝時期,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藏和親,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唐穆宗時期與吐蕃進行會盟,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14.A【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唐中葉以來,南方經濟逐漸超過北方,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到南方,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門第觀念,排除B項;科舉制有利于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排除C項;明朝中后期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排除D項。故選A項。15.B【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唐太宗統治期間,國家出現少有的開明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他還被草原各族尊奉為“天可汗”。B項正確;漢武帝、宋太祖、康熙帝與材料無關,排除ACD項。故選B項。16.A【詳解】根據材料“巡歷淮海”、“安輯河北”、“協同歸心”,可知開通大運氣的目的是連接南北交通、加強對南方的控制、鞏固國家統一的局面,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經濟、文化、工程需要等因素,排除B項、C項、D項。故選A項。17.(1)變化:中央監察機關從不獨立到逐步獨立(或答“從依附于丞相到發展為獨立的監察機構”);監察官員逐漸走向專職化。影響:有利于監察官員履行監督職責和監察機制的規范化;有利于強化皇權專制。(意思相近即可)(2)特點:監察官員品級不高,權力很大(或答“監察官員成為皇帝的耳目”);依據相應的監察法律進行督查;地方監察定期進行,巡視制度化。(任答兩點即可)簡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監督官員規范行政和防止官員貪腐;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任答一點即可)監察體制實際效能有限,不能杜絕地方貪腐現象。【詳解】(1)變化:結合材料秦漢“御史府附從于相府之內”可知,御史中丞成為獨立的最高監察長官;根據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數字化轉型
- 2025年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數學競賽輔導計劃
- 房屋占用土地協議書
- 廣告外包安全協議書
- 房產過戶分家協議書
- 彩禮經濟和解協議書
- 政府樹木賠償協議書
- 授權劃轉稅款協議書
- 房屋期權回購協議書
- 廣告道閘合同協議書
- 磚砌蓄水池施工方案72698
- 2025年河北承德中考試題及答案
- 白癜風診療共識(2024版)解讀
- T-CCA 035-2024 現制現售飲品添加糖量及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 創業創新大賽職教賽道
- 圍手術期肺部感染預防
- 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育記錄
- 編制QC成果的要點分析
- 2024版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準則課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鋼制螺旋錐齒輪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機電一體化專科畢業論文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