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新思維 《生態城市規劃》講義課件_第1頁
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新思維 《生態城市規劃》講義課件_第2頁
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新思維 《生態城市規劃》講義課件_第3頁
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新思維 《生態城市規劃》講義課件_第4頁
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新思維 《生態城市規劃》講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生態城市規劃的新思維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姚士謀主要內容全球化、產業化和城市發展所面對的挑戰生態城市是人類理想的未來,也是人類生存的必然選擇重視城市園林建設,應樹立“生態城市”建設之魂的理念“經典性”的生態城市開發模式及其科學規劃全球經濟一體化以來,工業化推動城市化,城市發展迅猛異常,人類生存對居住與工作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優美的城市環境以及生態城市的建設已成為當代城市規劃建設的理想目標,也是我國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的最重要的亮點。世界1900’s與1998年人口與城市化水平對比自60年代后,世界各國自然災害、沙漠化、洪澇災害不斷增加,各國的大都市建筑環境難盡人意,一系列建設性的破壞不僅嚴重制約著人類的發展,而且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2.生態城市是人類理想的未來,也是人類生存的必然選擇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最早出現在1980年發表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戰略”一文中,1987年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世界環發大會上(WCED)的報告,系統地闡明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引起世人的關注。21世紀初,我們所面臨的許多挑戰,實際上,是社會、政治、經濟與全球化發展相互交織的結果。要真正解決問題,就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必須有一個綜合而辯證的考察。當代,無論是國內外,或領導與平民,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其真諦在于具有大地理系統、空間發展、綜合地考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美學與生物學各個方面的協作,建立一個綜合、整合、權威性的解決辦法的平臺,首先是領軍人物(領導)的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滲透到社會經濟各個層面,而首當其沖的還是城市這個“龍頭”(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所以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也應當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新品味。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們生活富裕了,心中最向往的也是現代城市的環境美化、綠化、高素質化(生態城市的哲學思辨)。美國的華盛頓人均綠地29m2、舊金山、西雅圖、波士頓和波特蘭大(美國風光,姚士謀,1987)等城市(人均綠地16-20m2),稱之為美國最美麗的城市(也是生態城市)。生態城市在尋求創造人類住區新模式,建設形態和自然過程在功能上是整合的,并不影響動態生命系統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滿足人類需求(王如松、陳勇,2001)。根據我國眾多的生態城市規劃經驗與問題,其科學規劃的主要觀點與開發原則如下:恢復和充分展示土地的生態健康和發展潛力;平衡開發強度與處理好土地承載力的相互關系;阻止城市過度開發與郊區無序蔓延;實現新型工業化與循環經濟的戰略思想;實行低水平的能量消耗,優化能源結構與效用;建立一個具有活力的城市綠化網架與綠色走廊;在生態環境優美的條件下,在城市建立市民安全、健康的居住、工作與游憩空間,鼓勵社區福利化的建設;講究生態開發策略,尊重歷史,發掘精華,保護有價值的城市斷面,豐富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保持并促進文化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