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37精細油藏描述編寫人:胡罡李參加人:胡罡李鋼審核人:連劉維霞審定人:王勝利油田地質科學20124目1、緒 合同規定內 技術關 技術指 進度安 立項的目的意 國內外現 完成的主要工 2、油藏地質特 地層特 地層層序及特 地層劃分對 構造特 精細構造研究難 精細構造解釋技術方 構造特 儲層特 沉積特 物性特 儲層非均質性特 儲層分布特 油藏特 油層分布特 油水關 油藏控制因素及油藏類 流體性 溫度及壓力系 儲量計 儲量計算單 儲量參數確 儲量計算結 儲量評 儲量對 3、油藏開發效果評 開發簡歷及現 開發簡 開發現 開采特 產液、產油能力分 含水上升規律研 措施效果分析研 注水能力分析研 開發效果評 層系狀況評 井網狀況評 能量狀況評 儲量動用狀況評 水驅效果評 采收率評 油水井利用狀況評 4、剩余油分析研 剩余油潛力分 剩余油分布研 層間剩余油分 平面剩余油分 層內剩余油分 5、技術經濟政策界限研 經濟政策界限研 層系優化研 合理井網井距研 井網優化原 井網形 井 合理生產壓差研 合理注采比研 6、開發調整方案設 調整原 方案部 S3層 S4層 方案指標部 調整工作 新井產能主要開發指標7、方案實施要 附表 曲103-斜7斷塊開發簡歷 附表 曲103-斜7斷塊典型單井生產狀況 附表 曲103-斜7斷塊油藏投產初期產能評價成果 1、緒根據工區內50余口完鉆井資料,進行靜態地質精細研究,包括地層對比、構造解釋、儲層沉積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質特征、油藏特征、儲量復2-(1)20101月-20105(2)20106月-20109月,地質模型研究,包括構造模型、沉積相模(3)201010月-201011月,開發效果評價、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4)2010年12月,成果完善、報告編寫及多制作,匯報驗收立項的目的意103,99104710310479-219又被四級斷層復雜化從東向西9-219-14103-110379-149-112634.5%3um229.4%576×10-3um2,2009年曲103-斜7塊沙三段沙四上段探明含油面積0.58Km2,探明石油質儲量107.06萬噸103-1塊沙三、沙四上探明含油面積0.6Km2,地質儲95.34103202油水平72.7t,單井日液水平12.1m3,單井日油水平3.3t,綜合含水72.6%,累30.2×104t,46.1×104t,0.97%,12.6%。針對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地質和開況不符、注水效果不好的問題,本次研究目的是對曲103塊構造需進一步、完善小層對比劃分、油水關系及測井二次解釋、需進一步本區儲量;同時對區塊開發中出現的井網不完善,采油速國內外現目前國內外對于斷塊油藏進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主導技術主要有以下五、綜合分析等方法,使得低序級斷層描述與組合的準確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五級斷層(落差一般小于10m)的識別、描述上仍存在。、32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基礎。完成的主要工46331應用相干分析技術對研究工區內斷裂系統進行了分析研究,根重點對館三段底、沙一段底、沙三段底、沙四上段3砂層組頂等4個31033110335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其開發狀況,明確了主要2、油藏地質地層層序及特曲103斷塊發育了較厚的新生界河湖相沉積地層,從上而下為:第四系平原200~350m分布穩定。103203m。該層與上下地層為整合接沙四上亞段:該段地層鉆遇厚170~250m,平均地層厚度為195m,巖性以淺沙一段:該段地層鉆遇厚8~50m,平均地層厚度為20m,巖性主要以淺灰色150m段底部發育一組含礫砂巖。館1+2段:該段地層厚度約98m,紫紅色泥巖夾薄層粉砂巖,底部為厚層塊700~900m上以弓形電阻為主要特征,聲波曲線起伏變化大。1,103對曲103塊的地層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和劃分。在開展地質研究期間對工區行了校正,確定了其井深軌跡及深度差,從而達到對比之前有可靠的地面位,2建立對比骨架剖面區分標區分標志輔助標志層沉確觀標結完對油成剖關全骨生區對動塊剖構對建驗比2-1-11033(圖2-1-22-1-21037沙三段二砂組底部發育一組大段灰色砂巖,厚度10-20米左右,自然電位鋸布,向東厚度逐漸變薄(2-1-3。沙三段三砂組底部發育一組灰色、淺灰色多薄層砂巖,砂巖單層厚度2-5米廣泛分布,向東部逐漸超覆缺失(2-1-3。電位曲線平直,感應電導曲線上呈U(2-1-4;2-1-310372-1-41037在沙四上段三砂組底部發育一泥質白云巖,厚度1-2米左右,自然電位曲線對比標志(2-1-5。2-1-510374剖面,確立了本區地層沉積的對比模式(2-1-6。向,頂部剝蝕,底部逐層超覆,沙一段厚度逐漸變薄到全部缺失。在工區構造高部位9-146井以東,一砂組和二砂組不同程度的剝蝕,工區內2-1-610375地質特征進行調整,完成全油田開發層組的劃分和相應的對比原則和方法,砂組和小層進行了精細的劃分和對比,確定了館3段、沙一段、沙三段、沙四上分為4個砂層組。在組段劃分的基礎上,結合前人小層劃分結果以及組段間的接6618108四個砂層組,1146(2-1-1。2-1-11037段16 1、、、、1、 22、2、2、2、2、2 2、2、2、 2、2、11、 3833、3、、、3、3、3、、、 3、33124461、 44、4、4、4、3448718103(2-1-6:
2-1-6103710~20(2-2-122-2-11032-2-2103精細構造解釋技術方1、地質層位標定及反射特地質層位標定是解釋的關鍵利用聲波記錄進行層位的標定是常用的方法,為實現層位及斷層準確解釋,綜合濟陽坳陷時深關系,對該區不同斷塊的10多口井制作聲波記錄,進行了層位標定。其中,為兩點需要盡量避免①需在井旁道的數據中提取盡量避開斷層復雜的部分②應盡量采用目的層附近的數據提取子波(2-2-3應用實際井旁道提取的不同極性子波制作記錄并與實際井旁道對比分析認為用負極性子波制作的記錄與井旁有較2-2-4103-10井旁2-2-4103-10Ng2、Ng3Es44在上述標準層或輔助標志層的控制下進行解釋追蹤(2-2-5圖2-2-5曲103-斜7塊地質層位及其反射特征示意2主要地質層位解在地質分層指導下以反射波特征以及波組特征為基礎對標志層Ng2、Ng3Es1、Es3、Es4進行了解釋追蹤該過程主要通過同相軸的連續性以及連井剖面的控制來實現全區的解釋工作(2-2-62-2-7圖2-2-6曲103-斜7塊主要解釋層 2-2-71037依據反射波(或波組)錯斷、產狀突變、反射同相軸、分叉、合并等情況,對剖面斷面位置及斷層剖面形態進行描述(2-2-82-2-8依據反射波(或波組)相干體技術的就是通過道的相似性分析將三維振幅數據體轉的相似性將破壞,從而影響道的相關性。利用縱向上輔助并驗證斷層的劃分是否合理(2-2-9圖2-2-9曲103-斜7塊斷層相干處理剖面與數據剖面對系統解釋比較合理,對地質構造的認識更加清晰準確(2-2-102-2-101,從整體上看,該構造帶為北受曲1047南受曲103219斷層這三條三級斷層所夾的近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地壘帶又被四、五級斷層復雜化,從東向西依次形成了曲9-21、曲9-14—曲103-1、曲103-斜7三個斷塊,2構造描 沙一5—10°之間(2-2-11圖2-2- 曲103-斜7塊Es1砂層底面構造構造描 沙三段9-1410304103-3它沙四段斷層均已,本層位又發育了兩條沉積小斷層,曲103-斜7斷塊被兩條小斷層切割,分成三個小塊,分別是:1037、1039103-1110321103-122-2-121037Es33構造描 沙四上段9-219-149-210.911-131035103-1—0.89-13西部發育了三條東西向的四級斷層,被南北斷層切割,形成了曲132-2-131037Es44沉積特1②巖性以礫狀巖屑長石砂巖巖屑砂巖為主度最大3.5mm,一般0.13-0.5巖屑37.8%,以變質巖、巖漿巖屑為主,沉積巖次之,成分成熟度較低,反映差;懸浮總體含量在10%,本曲線類型可能出現在沖積扇中扇微相(圖2-3-1C-M圖表現為沖積扇體的沉積特點,圖形具有一定一彎曲,缺少RS段,只有P-QTQ-R段,PQTQ段代表沖積扇河床沉積,QTQR段與C=M大致平行,代表漫流沉積(2-3-1。2、沙四段沉積環境特征8.35mm,0.13-0.5mm,25.2%,44.8%,巖屑為主,沉積巖屑次之,成分成熟度較低。2-3-1C-M物性特103121640.8%31%35.%7700m2272m22455m2,由于所取巖心層位102物性分析結果偏大,因此根據本塊所有井的測井一次解釋,挑選比較有代表性,聲波時差和孔隙度,以及孔隙度和滲透率相關性比較好的井進行了測井二次解(表2-3-12231%,最小24%28.25%901.4m299.52m2,平均值為428.5m2。屬于高孔、中高滲儲層。沙四上段未取心,根據測井二次(2-3-223%25%117m25m2,平16.7m2。屬于中高孔、中高滲儲層。2-3-11037段孔隙度141516172122222422272833333333平2-3-21037段124144434445、儲層非均質性是致剩余油分布、影響滲透率和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一。因此,近幾年來儲層非均質性研究已成為油藏描述及儲層表征的內容。特別是儲層砂體幾何形態、規模非滲透遮擋層及滲透率的非均質性是直接控制流體流動和驅替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儲層非均質性對剩余油分布、油藏、1重,對油水在平面上的運動方向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56-75。26-130%28%600-900μm2左300μm226-2小層儲層全區發育,北部低部位儲層物性高,南部物性低。北部孔隙度在32-34%左右,南部孔隙度22%左600-1000μm210-200μm22730-32%10-200μm2西北滲透率600-1200μm2。8小層儲層相對比較發育,孔隙度和滲透率分布也比較均勻,僅在個別井區物性22-30%100-800μm2。沙三段33-110.5-31.5米,物性相對24-30%200-300μm2。沙三33-12小層儲層厚度比較薄,1-4103-10井區附近μm233-131-4米左右。西部和東北部儲層偏厚,2-4米左右。中間部位儲層厚度薄,1米左右。厚度大24-28%100-300μm2,厚度薄的區域孔隙度0-20%左右,滲透率0-100μm2左右。沙三段3砂層組3-21小層儲層厚度變1-5710315103-12103-13井300-400μm233-221-324-28%100-250μm233-31小層向西北部儲層發育穩定,厚度相對集中,1-3米21-33%200-1200μm233-32小層西北部1-226-30%400μm2左33-330.5-2米之間。自東南向西北,儲層厚度呈逐漸增大的扇形體。孔隙度分布范圍28-30%,滲透率分布300-600μm243小層儲層厚度呈由南向北沉積的扇形體,河道沉積厚度中心分布在沿曲103-斜21井-曲103-13井-曲103-斜31井區,厚度5米左右,孔隙度30-32%左右,滲透率300-500μm2左右,向東儲層122-24%50μm2左右。2根據曲103-斜9井建立的測井解釋模型,對各井的孔滲數據進行了二次解釋,求取了各個小層平均孔隙度和滲透率值(2-3-2,并分層段計算了表征0.930.730.280.5,計算結果表明,沙三段各小層間非均質程度比較強。沙四上段各小層間的滲透率變異系數為1.220.7,滲透率級差在2-3-23砂層組小層之間隔層厚度比較大,平均3-6米左右(附圖76-83。三砂層128隔層比較穩定,厚度比較大,4-102-612-622-72-8小層之間儲層局部連通。2-612-62103-11103-12103-16103-191031810341103-0144-310371、23103712103-1110391039滅。3103-01103-1滅。4103-010.8-96103-465-91-25103-斜62103-1410341103230.8-72沿曲103-14井和曲103-斜41井一線,儲層厚度比較大,在3-7米之間。西北103760190184、5、6、7幾個小層就沒有作深入的研究。4小層剝蝕范圍較大,沿曲103-22井-曲103-11井10350103-斜5井以東全部被剝。儲層厚度變化大,1-8米之間變化。在中部低部位曲10350103一帶,儲層厚度比較大,平均7米16541.5-10103-1410米之間。在曲103-14井和曲10315一線儲層厚度比較大,8米左右。向東北7103-斜6103-10103-1-6103-3-曲103-斜31-曲103-斜9井一線,儲層厚度比較大,平均6米左右,向北部砂210134-81103-011-79.710315,6.5103-31030413,7103507(1-42-1103-11-510316103-125103-22103-3103-064103610351030352-2103-531-51030410310359-32103-209-141901一帶發育兩個尖滅區儲層厚度穩定集中在1-4沿曲103-53井-曲103-01-1035井一帶儲層厚度相對較薄,13-2小層區內剝蝕范圍同3-1小層,在曲9-32井以東10315和曲103039-36井一帶以9-1419011-8103井一帶發育沉積中心,儲層厚度相對較大,7米左右。向兩翼厚度減薄。4小層儲層全區相對發育,在東南角高部位曲9-斜143-曲9-14-曲9-141-曲9-斜15-66-19-斜1433-51-26-291439-14-曲901井一帶發育一個尖滅區。該小層儲層厚度相對較大,南部曲103-14-曲4-67103-13103-06103-19-149143尖滅區。儲層沉積呈現由東北向西南撒開的扇形體,東南薄,1-46-108103-410321有兩個小的尖滅區。儲層沉積呈現由南向北撒開的扇形沉積體,北薄,1-2右,南厚,4-7381-1103-539-145103-12103-17103-3103-4103-0210350-曲1036103-01103-20.5-5-11在曲9-32井-曲103-53井的東南面高部位,尖滅區主要分布在曲103-13103-2290621103-13103-2210341103-西部和東北部儲層偏厚,2-4米左右。中間部位儲層厚度薄,1米左右。2-1小9-329-146103-2103-20103231037103-22103211--曲103-斜03井的東南部高部位超覆。尖滅區分布在西部的曲103-斜23井-曲103-11井-曲103-20井一帶。儲層厚度穩定,集中在1-3米,呈現自南向北撒1030410350103-101036在中間南部曲103-3井區有一小的尖滅區,向西北部儲層發育穩定,厚度相對集中,1-33-23-11030410350103-10103帶儲層厚度相對大一些,在2米左右。3-3小層超覆范圍最大,分布在曲103-3井-曲103-斜50井-曲103-斜6井的東南部尖滅區分布在中部緊鄰超覆區的曲10321井一帶。儲層厚度相對穩定0.5-2米之間。自東南向西北,整合接觸工區沙四上段地層在東南部高部位小范圍的剝蝕剝蝕厚度有限。41241砂層組2小層儲層發育不穩定10303103-2井的東南部高103-1110391037103-410350103-410316103-1234砂層組劃分為6個小層,全部為含油小層。4-1小層儲層分布比較零散,儲層集中發育在中部曲1039井區1031036儲層厚度比較小,0-1米左右。東部曲9-146-曲9-斜145井區,儲層厚度比較大,在1-4米左右,其他部位儲層尖滅。4-21小層儲層相對比較發育,存在三個尖滅區,西南部曲1032310321井區,西北103-1710331井以北,東部曲901103-539-32井以東。儲層厚度比較薄,0.5-1米左右,在西部曲103-斜9井區,儲層厚度比較大,4米左右。4-22小層儲層相對比較發育,存在兩個尖滅區,西南部曲10323井區,北部曲103-171033110304103-52103-29142井以北。儲層厚度比較薄,0.5-14-31035井區9-36井區9-149019142井區以東。儲層厚度呈由南向北沉積的扇形體,河道沉積厚度中心分布在沿曲103-斜21井-曲103-131033151121032310391037103-10-103519-1411036103034-59-141030310310371240-1290m2個含油小層,分別是Es114、Es115。262.1m0.81×104t。各小層油砂體分布特征如:Es1142103910321井區,平均有效厚度1.2m,總含油面積0.023km2,儲量0.37×104t,每Es1152103910321井區,平均有效厚度1.3m,總含油面積0.025km2,儲量0.44×104t,每1033,2、3221205-1454m249m。油層平均厚度9.0m,103-19-321037103-11井區,主要受斷層和巖性和地層不整合控制,油砂體多具有邊水。斷塊中油3.5m,170.45×104t。油層集中分布在各斷塊構造高部位。單103-111541.8m。各砂層組油砂體分布特征如下:4Es314、Es315、Es316、1.2m,0.035km20.6×104t。Es315210321103-2210321103-1310321103-22有一口井控制。平均有效厚度為0.8m,總含油面積為0.095km2,儲量為×104t1.1m,0.061km20.95×104t。1.3m,0.064km21.2×104t。Es3221Es3222Es3231Es3232Es324Es3261Es3262Es32740Es32131037103-110.6-1.75m,1.1m,含油面積0.016-0.063km20.097km22.1×104t。103-111.7-2.2m,1.9m,含油面積0.023-0.054km20.162km24.4×104t103-111.54×104t。Es3222小層有5個含油塊,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曲1037復雜斷塊區,2.0m1.6m0.059km25.3×104t。Es3231小層有5個含油塊,分布零散,曲1037塊和曲103-1塊均有分布,有效厚度1.0-2.5m,平均110.4m,含油面積0.031-0.157km2,總含油面積0.36km27.5×104t。Es3232小層有4個含油塊,分布零散,曲1037塊和曲103-1塊均有分布,有效厚度0.7-2m,平均1.45m,含油面積0.024-0.07km2,總含油面積0.202km24.3×104t。Es32431037103-1有效厚度0.9-1.3m,平均1.1m,含油面積0.032-0.144km2,總含油面積0.237km2,4.3×104t9-322.66×104t。Es326131037103-1塊均有分5.8×104t9-323.7×104t。Es3262小層有2個含油塊,主要分布103-11井區和曲9-32井區,有效厚度平均1.85m,含油面積0.462km2,儲量11.2×104t,其中曲9-32井區油層分0.416km29.6×104t。Es3275103-19-3210370.6-2m1.3m,含油面積0.03-0.331km2,總含油面積0.531km2,儲量10.9×104t。其中曲9-32井區油層布面積比較大,儲量為6.11×104tEs32821037103-11m0.784km217.6×104t。Es3312Es3313Es3321Es3322Es3331Es3332Es3333(41-482.1km22.9m93.2×104t。各小層Es33115103-7103-17塊主要分布在曲103-11井區和曲1037井區。有效厚度0.5-2.3m,平均1.7m,含油面積0.012-0.213km2,總含油面積0.41km2,儲量比較大,為10.2×104t9-325.4×104t。Es33126103-19-井區和曲103-斜03井區,分布相對連片。曲103-斜7塊主要分布在曲103-11井區和曲1037井區和曲10323井區。有效厚度0.9-2.9m,平均1.7m,含油面積0.008-0.598km2,總含油面積0.76km2,儲量比較大,為18.8×104t。其9-3213.68×104t。1037103-110.8-1.5m,1.1m0.01-0.608km20.679km28.1×104t。9-326.9×104t。Es33215103-1構造高部位,連片分布。西部曲1037塊主要分布在曲103-11井區和曲103-斜9井區。有效厚度0.9-2.0m,平均1.37m,含油面積0.008-0.74km2,總含油面積0.918km2,儲量為19.1×104t。其中曲9-146井區油層分布面積比較大,儲量為Es33225103-1103-7塊均有分布。有效厚度0.5-1.0m,平均0.8m,含油面積均比較小,范圍在0.016-0.088km20.206km22.4×104t。0.4-1.3m1.0m0.038-0.331km2,總0.4-1.0m0.8m0.027-0.359km2,總0.783km210.8×104t103165.9×104t103-114.1×104t。該兩呈連片分布。有效厚度平均1.1m0.038-0.333km2,總含油面積0.623km2,儲量為9.1×104t。其中曲103-11井區油層分布面積比較大,儲量為-1642m63m5.0m4主要受巖性控制,油砂體邊水不活躍。油層平面連通差。單層有效厚度最大0.269km21.37km22.1m67.3×104t。各砂11E412(494..1.6m0.0070.01k0.193km2,儲量比較小,為4.7×104t6Es4s41Es4s421Es4s422Es4s43、Es4s44、Es4s45(50-551.19km22.3m,62.6×104t曲103井區和曲103-斜9井區。有效厚度0.3-0.5m,平均0.4m。含油面積0.019-0.165km20.226km2,1.3×104t。Es4s421小層有3個含油塊,平面上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曲103-斜03井10310391-2.2m,1.4m。含油面積0.049-0.108km20.207km24.9×104t。Es4s42221037103-14103-22井區。有效厚度平均0.75m。含油面積0.102km2,儲量2.8×104t。塊均有分布,曲103-06井區和曲103-1井區呈現連片分布。曲9-斜143和曲103-斜03井區呈零散分布有效厚度1-3.1m2.3m含油面積0.05-0.375km21.067km252.7×104t103-06含油塊含油面積0.476km221.47×104t,也是主力含油砂體。Es4s44210371039103-220.78m0.05km20.6×104tEs4s451103-110.65m含油面積0.036km2,儲量0.34×104t1031032造成油水分異不一致,形成油水關系不。生產過程中,為多層合采,由于油層解釋確,射開部分油層或靠一口井控制的斷塊更為突出 2口油水井的構造深度11037236143391044-33(2-4-12-4-1S3S4sS32S33---------------------S4s4------制著曲103塊油氣帶的形成。沙四上4砂組6個含油小層,這些油砂體多數小,橫向變化大,很多小1曲103-斜7斷塊原油性質比較好: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9055g/cm3地面原油粘度52.8mPa.s,地層水礦化度13462mg/l,氯離子濃度7992mg/l,水型為CaCl2103-10.9294g/cm3,地面原油粘136mPa.s。2曲103-斜7斷塊: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8875g/cm327.9mPa.s16718mg/l9895mg/l,水型為CaCl2型。曲103-1斷塊:沙四上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9027g/cm3,地面原油粘度平43.5mPa.s22971-25166mg/l14002-15337mg/l,水型為CaCl2型。溫度及壓力系3.1℃/100m,屬正常溫度系統。0.96,屬正常壓力系統。7個含油小層,213197個計算單元。A該塊油層下限四米梯度電阻率和感應電阻率>2.5,聲波時差大于290μs/m。21/350m~200m(視油層厚度大39(2-5-12-5-11037斷塊儲量計算單儲系數段103-7103-7103-7103-7采用容積法分斷塊計算各小層原始石油地質儲量(如表2-5-2。曲103塊0.025km20.81×104t。沙三段疊合含油面積2.78km2,計算地質儲量170.45×104t,計算儲量豐度為61.3×104t/Km2,屬低豐度儲量。沙四上段疊合含油面積1.37km2,計算地質儲量67.3×104t,計算儲量豐度為49.1×104t/Km2,屬低豐度儲量。曲103塊合計計算地質儲量238.5萬噸4-3本次小層評價原則主要根據含油面積儲量大小進行分類共劃分了4(表3,標準為:一類小層:儲量大于等于10×104t。共9個小層,分別是沙三段二砂層組的2-62、2-7、2-83-11、3-12、3-21、3-31、3-32小層,4-316669.6%。二類小層:儲量介于5×104t-10×104t5個小層,分別是沙三段二砂層組的2-22、2-31、2-61小層,沙三段三砂層組的3-13、3-33小層,儲量為35.8萬15%。三類小層:儲量介于1×104t-5×104t111-5、1-72-1、2-21、2-22、2-32、2-4小層,沙三段三砂層組的3-221-24-14-214-2233.514%Ⅳ類小層:儲量小于1×104t。共6個小層,分別是沙一段的1-4、1-5小層,1-4、1-64-4、4-5小層,儲量為3.261.4%2-5-21037段含油面積平均厚度單儲系數儲量1415141516172112222242227281333333331124144434445總2-5-31037儲量Ⅰ9Ⅱ5ⅢⅣ6103238.520236.59-143、油藏開發效果評初期注水分層系注采完善階Q103-1塊產能建設階段01.09-03.1204.01-95.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勞務分包合同
-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第一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初三第十一模(最后一卷)英語試題含答案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西醫臨床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業技術導論(種植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2025屆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云南省蒙自一中2025屆高三4月模擬考試(一模)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十一校2025年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英語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區綠化造林工程承包合同
- 消費者行為與需求分析-全面剖析
- 【MOOC】工程材料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GB/T 3785.3-2018電聲學聲級計第3部分:周期試驗
- 焦化廠生產工序及工藝流程圖
- 特變電工-財務報表分析課件
- optimact540技術參考手冊
- 第一章電力系統仿真軟件介紹課件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人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
- 電氣平行檢驗用表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DB32∕T 2349-2013 楊樹一元立木材積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