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領域_第1頁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_第2頁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_第3頁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_第4頁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濱海新區淺層地下咸水儲能技術綜合利用1\o"CurrentDocument"濱海新區抗旱耐鹽堿單向滲透綠化材料2\o"CurrentDocument"環境礦物多功能生態水凝膠材料3\o"CurrentDocument"氯化鎂熱解生產高純氧化鎂工藝技術4\o"CurrentDocument"鹽石膏激發轉晶生產建筑石膏工藝技術5\o"CurrentDocument"白云石為原料萬噸級活性氧化鎂節能新工藝6\o"CurrentDocument"人工死海及固體漂浮晶的配制方法7\o"CurrentDocument"鉻鞣廢液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8\o"CurrentDocument"可食性復合膜的應用9抗菌劑10\o"CurrentDocument"木質空氣凈化裝飾單板11\o"CurrentDocument"磷酸鹽玻璃陶瓷發光粉12\o"CurrentDocument"吸附樹脂13\o"CurrentDocument"以環糊精為主體化合物的分子識別與組裝研究14\o"CurrentDocument"納米二氧化鈦微球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5濱海新區淺層地下咸水儲能技術綜合利用該技術可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地下咸水資源,解決咸水儲能回灌控制技術,探明咸水儲能與地面沉降的關系,研制出空調熱能轉化系統和設備。該項目若能在濱海新區大面積推廣,可節能30%,這將對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起到積極作用,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濱海新區抗旱耐鹽堿單向滲透綠化材料該項目特點:環境礦物材料與高分子材料接枝共聚符合原子經濟反應理論(AtomiceconomicTrost(1991)StanfordUniversity)o參與化學反應的所有原料的原子都全部結合到目標產物的分子中,使原料全部轉化成產品,從而實現零排放。而且,反應過程無“三廢”、常溫、常壓、節能、節電、節水。該技術前期獲得天津市農委資助。本項目研發的抗旱耐鹽堿綠化材料,為天津市農村改造鹽堿地、節水綠化提供技術支撐。對促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建設、社會和諧、環境友好的建設,對提高農業競爭力、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授權專利:“一種抗旱耐鹽堿草坪”,專利號ZL02238394.8;“保濕生態磚”,專利號ZL200820075075.6;環境礦物多功能生態水凝膠材料該技術成熟,可直接用于工業化生產。環境礦物材料(含多種金屬氧化物和微量稀土元素的紅土原土、硅藻土、膨潤土等)與高分子材料進行原位聚合、兩次接枝成的共聚物多孔狀環境礦物水凝膠,環境礦物材料水凝膠中的環境礦物材料為含多種金屬氧化物和微量稀土元素的紅土原土,添加量〉60%。該環境礦物水凝膠為吸水快、吸水倍率為100?1000倍可以調節、釋放慢、保濕性強的生態材料,可以吸附雨水,涵養水分,可以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相關授權專利:“一種抗旱耐鹽堿草坪”,專利號ZL02238394.8;“保濕生態磚”,專利號ZL200820075075.6;“屋頂植物蓋層卷材”,專利號ZL02202885.4相關申請專利:“一種環境礦物為主的水凝膠及其合成方法”,申請號200910068461.1;“一種農用保水劑連續生產裝置”,申請號200910068460.7氯化鎂熱解生產高純氧化鎂工藝技術該成果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利用氯化鎂直接熱解生產高純氧化鎂系列產品的工藝;并在國內首次利用噴霧干燥、動態煅燒技術及設備進行氧化鎂的連續化工業生產;該技術具有煅燒時間短、熱量利用充分、投資少、產品成本低等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優點,且無需研磨直接做到超細粉體,生產過程清潔環保,做到綠色生產。該工藝技術成熟,所用原料來源廣泛,可利用海鹵水、含鎂地下鹵水的提漠廢液、鹵片、鹵粉等,尤其適合于我國內陸鹽湖生產氯化鉀的廢料(氯化鎂)資源。利用該技術建廠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即可在沿海也可在內陸及西部地區,所用能源為電及天然氣(或煤、重油)。建廠規模年1500?10000噸,基建及設備投資1000萬元至680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9000元/噸,目前市場售價2萬元/噸以上,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粗氯化鎂為原料年產3000噸高純氧化鎂聯產20000鹽酸為例:總投資3200萬元(不包括土地費)。占地面積13000m2。能源消耗為:電,總裝機容量1000kW;燃料,天然氣用量360m3/h;白水消耗量10m3/h,循環水量200m3/h。年產值為6000萬元(產品售價按2.0萬元計);年利稅為3300萬元。投資回收期為1.2年(不包括建設期)。鹽石膏激發轉晶生產建筑石膏工藝技術主要技術創新點:(1)石膏的轉晶時間短,轉晶率高。通常無水石膏轉化為二水石膏轉晶時間很長,一般需要60天,且轉晶率低,僅為20%左右。本工藝通過在鹽石膏中加入復合轉晶激發劑,使轉晶時間縮短為24小時,且無水石膏的一次轉晶率達80%左右。(2)添加的石膏轉晶劑,不含現有鹵水中已有成分以外的其他物質,因此返回礦井后,不會影響鹵水的組成,當然不會影響鹽質和制鹽設備。(3)通過轉晶,使無水石膏(無水硫酸鈣)轉化為二水石膏,同時石膏顆粒長大(粒度增大),使其的平均粒徑從原來的4?6pm增大至20?50pm,從而大大改善分離、洗滌的條件。(4)降低了石膏中的含鹽量和游離水含量。通過離心甩干機洗滌,使石膏的含鹽量降低至0.5%以下,含游離水量低于10%,可以直接作為水泥緩凝劑出售。(5)石膏產品質量高。產品石膏中除含有少量可溶性的氯化鈉外,幾乎不含其他不溶性雜質,洗滌除去氯化鈉后,石膏的純度和白度均高于用天然石膏加工的建筑石膏產品,且粒度均勻。以年產20000噸建筑石膏為例:(1)總投資480萬元(不包括土地費);(2)占地面積2600m2,廠房建筑面積600m2;(3)能源及動力要求:(a)電,最大總裝機容量320kW;(b)燃料,對自備電廠企業,可使用壓力為2.5?4.0MPa的蒸汽,也可采用熱風爐系統,折合標煤消耗量800噸/年;(c)白水(自來水或地下水)消耗量15m3/h。白云石為原料萬噸級活性氧化鎂節能新工藝主要創新點:(1)通過結晶動力學優化控制,強化碳化過程,并采用新型噴霧塔和鼓泡塔,與傳統技術相比氧化鎂的提取率提高10%左右;(2)在熱解過程中,使用新型能量回收技術,使熱解過程的能耗降低20%?30%;(3)碳酸鎂煅燒采用旋流動態煅燒技術,并利用尾氣熱能回用技術,節約能源;(4)本工藝可將目前單套年產活性氧化鎂3000噸以下直接擴大到萬噸級水平。因此,該工藝技術與傳統工藝相比熱能消耗降低15%?20%,生產成本降低15%左右。該技術適用于有豐富優質白云石資源的地區,技術成熟,可直接用于工業化生產。以年產10000噸工業氧化鎂為例:總投資8000萬元(不包括土地費)。占地面積26680m2(40畝)。原料白云石:6.6萬噸/年。能源及動力要求:電:800萬度/年;燃料:白煤(焦炭),6000噸/年;普通煙煤5.5噸/年;水:白水(自來水或地下水)消耗量60萬噸/年。產品銷售成本:6500元/噸。年產值:6500萬元(產品售價按10000元計)。年利稅:3500萬元。投資回收期:2.9年(不包括建設期)。人工死海及固體漂浮晶的配制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漂浮浴(人工死海)中漂浮液及固體漂晶的配制方法,屬于海洋鹵水化工技術領域。溶液中的K+、Na+、Ca2+、Mg2+、SO42-.Br-、CI-及各種有益身體的微量元素,在合適的濃度下,能通過人體的皮膚進行吸收,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及微循環,并對人們的過度疲勞、失眠健忘、平衡失調、以及皮膚病等有明顯的緩解作用。而且,用它們可以配制成無色透明的液體,使人體自然漂浮,比天然的死海更具優越性。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漂浮浴(人工死海)中漂浮液及固體漂浮晶的配制方法。用此漂浮液可以在室內外建設大型人工死海或娛樂、療養場所的小型漂浮浴池,且一次配制后通過本發明的附帶凈化技術即可以長期循環使用。天津科技大學具有本技術的獨立知識產權,授權專利號:ZL200410019476.6。本技術成熟,已有室內實驗示范裝置,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可行性。本技術適用于室內外建設大型人工死海或娛樂、療養、健身場所的小型漂浮浴池。并可根據場所大小自主安排,投資少、見效快,適應性強。利用本技術可配制不同檔次和用途的漂浮液,費用為260?400元/ma,且經凈化后可循環利用,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鉻鞣廢液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本成果屬于應用技術,用于處理制革廠的銘鞣廢液,并做到循環利用,無銘排放。該方法的要點如圖所示:軟化裸皮;浸酸鉻糅卜鉻鞣劑1r鉻鞣廢液t中性鹽水鉻離子捕集劑鉻聚合體該技術已列為2008年國家發改委重大技術產業化項目,成熟度較高。該技術主要適用于制革工業,也可適用于重金屬離子工業廢水的處理與循環利用,如電鍍工業、電廠煙道氣洗滌、電子工業、蓄電池廠、金屬加工業、石化工業、化學工業、有色金屬、鋼鐵冶煉業、照相實驗室、膠片洗印廠、垃圾焚燒處理等。該成果具有投資少、效果好、易操作等特點。用于制革工業銘鞣廢液的處理,可不增加生產成本,并能使制革污泥達到做肥料的要求,做到污泥的無害化和資源化,社會效益突出。可食性復合膜的應用本項目以殼聚糖和改性淀粉為主要成膜物質,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通過流延方式自然干燥成膜。該膜具有良好的阻氧性、阻油性、熱水速溶性,并能夠達到一定的力學強度,可以作為食品塑料包裝袋的內層或方便速食食品的內包裝,是一種方便、衛生、環保的包裝材料。創新方面取代普通的聚酯薄膜袋,具有綠色衛生環保、無廢棄物的特點,大大減少了白色污染。投資方面可以采用普通的塑料流延設備改造成本材料生產設備。半導體光催化劑引發的光化學反應被廣泛地應用到有毒有機污染物的深度處理、光有機合成、能量的轉化與存儲等研究領域。其中,利用半導體二氧化鈦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通過摻雜和負載重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等方法來改性二氧化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但是沒有徹底解決催化劑回收和重復使用的問題。本項目通過溶液浸漬和高溫處理的方法合成了含Sr納米晶粒二氧化鈦多孔微球,在保證了二氧化鈦微球粒徑較大、易于回收和重復使用等優點的同時,使其降解活性艷藍的活性提高了2倍,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木質空氣凈化裝飾單板本項目利用TiO2的光催化性以及木材多孔性結構,將二者有機結合,并通過對了TiO2的改性處理,開發設計出能夠進行室內空氣凈化和殺菌的裝飾單板。已經在實驗室進行初試,甲醛降解率可達90%項目創新點:將空氣凈化與裝飾材料合二為一,并實現全天侯、可見光下殺菌,除甲醛,凈化室內空氣。投資點、投資情況:設備簡單、工藝技術難度較低,生產周期較短,成本較低,市場應用前景廣泛。磷酸鹽玻璃陶瓷發光粉研制的白光LED粉是先采用高溫熔融方法制備摻稀土和過渡族的磷酸鹽玻璃,在藍光的激發下使樣品能同時發射紅綠兩種顏色的光,利用三基色原理,通過調配三種顏色光的強度比例最后得到白光的發射。關鍵技術在于基質材料和發光離子的選擇,以及摻雜的濃度。在得到發白光的磷酸鹽玻璃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再對前驅玻璃材料進行進一步的熱處理工藝,在玻璃內部生長出一定數量和大小的晶體顆粒來改善材料的發光性能。關鍵技術在于找到合理的熱處理溫度和熱處理時間。我們制備的固體磷酸鹽玻璃陶瓷材料具有好物理化學性能,無論在使用期間還是廢棄后都不會帶來環境的污染,而且材料的制備工藝簡單、成本很低。現在用于照明的燈具多是傳統的熒光燈和白熾燈,他們的缺點是體積大、耗能多、壽命短、效率低和對環境污染較大,而白光LED恰恰克服了這些缺點,必將會逐步取代傳統的照明燈具。現在應用于照明的白光LED多為藍光的芯片+黃光的熒光粉,這種白光LED由于紅光的不足會導致顯色指數較低,發光的色彩不夠穩定,而且發光的效率也有待于提高。我們研制的藍光芯片+紅綠磷酸鹽玻璃陶瓷粉的白光LED具有顯色性能好,發光色彩穩定,色溫可控只在適用于室內照明的3000-5000K,發光效率可達到100lm/W以上。這種白光LED必將會取代藍光的芯片+黃光的熒光粉的白光LED,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們科研小組能制備出摻稀土和過渡族的磷酸鹽玻璃陶瓷,在藍光的激發下,樣品能夠發射很強的白光,經過光譜分析,其發光的量子效率可達到80%左右,色溫在3000-7000K可調,色坐標可控制在標準白光(0.333,0.333)左右,發光效率能夠達到90lm/W。如果進一步對產品的制備工藝進行探索,如改變材料的基質成分、控制微晶的類型和尺寸、克服無輻射躍遷帶來的能量損耗等等,材料的發光效率還會提高進一步提高,突破100lm/W是完全可能的。吸附樹脂由于酚類化合物是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從水溶液中吸附酚類物質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同時酚類化合物也是一類重要的天然產物,它們中的許多具有生物活性,可作為潛在的藥物治療多種疾病。因此人們越來越關注天然酚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和純化,如茶多酚、花青素、丹寧、黃酮甙等等。本項成果是根據多重弱相互作用的協同作用的原理,研究出具有多重氫鍵及疏水作用的吸附樹脂,可用來清除污染物中的酚類化合物,也可用于天然產物中含酚單元的有效物質的提取。這類吸附樹脂對酚類化合物具有高選擇性。創新點:開發的吸附樹脂具有多個氫鍵吸附位點,同時有強的疏水基團。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