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絕句》教學設計_第1頁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_第2頁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_第3頁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_第4頁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學習李清照崇高宏大的愛國精神,培育學生喜愛祖國、奮勉圖強的精神。

2、在古詩教學中將簡單的歷史背景運用多媒體加以介紹,使學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

3、鼓舞學生查資料,爭論,自讀自悟,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

課前預備

通過閱讀、上網查資料,了解有關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項羽的有關資料,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溝通。

教學流程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了解歷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傳》片段

(蕩氣回腸的音樂,劇烈殘酷的戰斗場面給學生以劇烈的震撼)

2、師導入:剛剛,同學們看到的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片段,雖然是武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熾熱之中,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飽受戰斗之苦,這其中就有一位聞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已經了解了一些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3、學生將收集的資料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出來并向大家介紹。

如學生介紹不完整,可補充:

李清照:(1084~約1151)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聞名女詞人。她出身于一個具有文化傳統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學者,十八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恥南下,建炎三年,趙明誠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難,幾年后轉寓臨安,孤苦伶仃地度過孤獨的晚年。

靖康恥: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北宋王朝在統治一百多年后宣告滅亡,歷史上稱這次事變為“靖康之變”百姓覺得這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所以又稱“靖康恥”。

之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作了皇帝,定都臨安(今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

(由于本課涉及的歷史背景較簡單,事先布置學生收集資料,并利用多媒體加以介紹,對學生理解全詩大有幫忙,同時也培育了學生的自學力量。)

二、用多媒體出示全詩內容,指導朗讀。

1、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熾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了她痛國傷時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聞名的《夏日絕句》。

2、用多媒體出示全詩。

(在激揚的琵琶聲中,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消失,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3、提問:同學們聽出教師帶著怎樣的感情讀這首詩嗎?(悲憤、激揚)

誰來試著讀一讀?

4、請三、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5、全班同學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用多媒體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學生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學生讀得特別有感情。)

三、分小組爭論,理解詩句含義。

1、理解第一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學生爭論后發言: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愿過江東。”

學生爭論后發言:至今人們還思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愿逃回江東。

3、思索爭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統治者的殘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戰中原,毀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愿過江逃命,便下馬步戰,殺敵數百,負傷十余處,最終沉著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愿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多媒體放一段有關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

師小結: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肯定會痛罵當時的統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詩的根底上,對學生進展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不能像項羽那樣……”生接著說“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

(詩句內容較簡潔,學生通過自學爭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思索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五、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1、師總結:是啊!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勢,實在令人佩服。

2、爭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喜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抱負,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立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仰慕,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4、配樂朗讀全詩,讓學生的思想境地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在激揚的琵琶曲中,同學們對著大屏幕上的詩句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久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六、作業

1、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2、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在古詩教學中注意“情境交融”,不僅能促進學生理解詩意,更能幫忙他們體會的感情和詩中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感知詩歌的大意。

2.結合寫作背景及相關典故,理解的創作意圖,解讀詩歌的主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感知詩歌的大意。

難點:結合寫作背景及相關典故,理解的創作意圖,解讀詩歌中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聽——誰在吟唱?

【師吟誦詩歌,引出課題、】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閬苑中,有這樣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電影,演繹著屬于她自己的悲歡離合。“婉約詞宗”“千古第一才女”等美稱向我們證明著她的滿腹才情。今日,讓我們和她一起駐足烏江河畔,傾聽她在亂世里的吟唱。(PPT出示課題,播放錄音,學生傾聽)

同學們,李清照為何會在烏江河畔有這么膚淺的感慨呢?是誰觸發了她心中的情思呢?讓我們從詩歌中查找答案。

二、問——為誰而歌?

1.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接下來請用你最喜愛的方式讀一讀詩歌,了解一下詩歌的大意。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愿過江東。

【詩歌大意】在生時應當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直到今日人們還在思念項羽,由于他不愿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過渡語:詩人為誰而歌?項羽。

最終兩句提到了項羽的故事,這是歷史上出名的典故——烏江自刎。大家都聽過吧?項羽本是西楚霸王,但在楚漢之爭中輸給了劉邦,了解這個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有時機翻盤的,但是他的自尊和氣節不允許他這樣做,所以他寧死不降,最終在烏江自刎。就這一點以及項羽本人來說,世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傻,認為他不該放棄......

三、探----為何而歌

2.同學們:這首詩中對項羽的情感態度是怎樣的呢?(高度贊揚?贊揚他什么?請從詩歌中找到答案(前兩句)

確定:在詩人眼中,項羽乃人中豪杰、頂天立地英雄男兒。前兩句就已經定下感情基調;贊揚/鄙視、思念。

同學們知道前兩句詩中的“人杰”和“鬼雄”最初的意思嗎?

引出典故

【請看典故】:漢高祖劉邦曾贊揚張良、蕭何、韓信等三人為“人杰”,自愧在謀略運籌,政治經濟治理,率兵作戰等方面不及他們,但同時指出自己能夠使用這些人材,因而取得政權。后因用為詠人杰之典。

鬼雄:指鬼中的剛毅有力者。楚.屈原《九歌?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后用以指死而不滅的剛毅精神。

【明確】詩的開頭兩句石破天驚,如千鈞之力,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杰的氣勢呈現在讀者面前,可見,詩人心中有著厚重的英雄情結,而項羽正是這樣的英雄人物,詩人是崇拜的`。詩人更是渴慕英雄已久:為什么呢?

請同學們看完下邊的材料,或許能明白詩人的心境。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再看整個南宋朝廷,一片投降聲。(補充背景)

明確: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此刻路過烏江,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心潮澎湃,壓抑在心中的情感最終噴薄而出:生當作人杰。教師起個頭,同學們再齊讀詩歌)

四、悟--

同學們;能體會出詩人借憑吊項羽抒發了。什么情感嗎?

明確:氣壯山河英雄豪情。濃濃的報國壯志,讓人肅然起敬。(板書:贊英雄,言己志,抒豪情)

小結:對于詩人來說,項羽用生命換來的選擇之筆,書寫著一種忠貞:他忠貞于英雄之名,忠貞于大丈夫之氣。有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方氣節、悲壯正氣。在當時的背景下,項羽的這種氣節與昏君及無能之輩的懦夫行為形成鮮亮的比照,在這里詩人在贊美歷史名將不朽氣節的同時,也挖苦了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這是創作此詩歌的意圖之一。(板書:贊名將,諷昏君)

四、小結:

今日這節課,我們在李清照引領下,閑逛烏江河畔,悄悄地傾聽了這位婉約凄美、嬌峙文壇的女子生命里的吟唱,何謂做人風骨,何謂做人氣節。我想這節課大家應當找到了答案。接下來讓我們在朗讀中再次體會一下我們這位文壇大腕的豪情壯志吧!(在朗讀中完畢課堂)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了解李清照和項羽,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喜愛聽歌曲嗎?今日教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月滿西樓》,可要仔細聽哦!

課件播放歌曲。

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你的感受?指生溝通。

2、這首歌優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詞是誰寫的嗎?

這首詞的就是堪稱“婉約詞宗”的李清照。課前教師讓大家搜集了李清照的資料,誰來說一說你對她的了解?

指名溝通后,依據學生答復適時出示資料: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市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詞成就最高,多是離愁別緒,婉約纏綿。她也寫詩,今日,讓我們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這首千古絕唱:夏日絕句(板書課題)

二、誦讀古詩,悟情入境

課件展現: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愿過江東。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留意讀準字音,讀出詩的節奏和停頓。

生自由練讀,指生展現讀。

讀得流暢,字正腔圓,也讀出了節奏和美感。她之所以讀得這樣美,原來他留意了停頓。

課件展現: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愿/過/江東。

指生展讀。

2、讀著讀著,在這首詩中有沒有一個人物躍入你的眼簾?

生溝通:項羽

知道項羽這個人嗎?誰來談一談你的了解?指生溝通。

課件展現:

項羽:秦朝末年聞名的農夫起義首領,曾領導起義軍毀滅秦軍主力,獨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戰勝,不愿屈服投降、茍且偷生,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3、在詩中,李清照用了一個字直接表達對項羽情感,我們看誰的眼睛最亮能找出來,究竟是哪一個字呢?

生:思

李清照為什么“思”項羽?指生溝通。

誰能用詩句來答復?

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4、項羽這位亂世英雄,一生有許多傳奇的故事呢?其中《霸王別姬》被拍成了電影,下面我們一起觀賞!

課件播放:《霸王別姬》片段

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指生溝通。

好一個“不愿過江東”!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命的,可是他不愿茍且偷生,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盼望,“不愿”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行辱”的英雄氣概,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贊頌他。來,咱們一起來贊頌項羽:齊讀古詩。

5、楚漢戰斗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李清照,一個柔弱的女子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她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直接的關系。下面我們回到民不聊生的南宋!

課件展現: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正值國家危亡的時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為知府,沒有奮勇抗敵,卻臨陣逃跑。李清照為丈夫的行為感到恥辱,同時腐敗無能的宋統治者也使李清照憤慨,于是在行至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寫下了這首詩。

國破家亡,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熾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大聲呼喊:齊誦《夏日絕句》!

短短的這么一首五言絕句,里面卻藏著三個典故呢?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以后再講。

三、融會貫穿感情升華

看到北方大好河山淪落敵手,哪位愛國志士不想收復?陸游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心系國家,他這樣寫:示兒(課件展現《示兒》,生齊讀);林升看到南宋統治者醉生夢死,他特別憤慨地寫道:題臨安邸(課件展現《題臨安邸》,生齊讀);抗金名將岳飛,一天之內收到13道金牌未改精忠報國初衷,他寫道:滿江紅(課件展現《滿江紅》,生齊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標準,那就是:有正氣、有骨氣、有氣節。讓我們讀出她豪邁的情懷吧!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了解古詩中項羽這個人物,體會其性格特點

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解讀,使學生體會詩人所確定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了解宋代的詞派(婉約與豪放),把握此詩的婉約風格。

2、能夠理解全詩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且背誦

3、對項羽、李清照有肯定的了解

教學難點:結合時代背景,把握詩人簡單情感,提高鑒賞詩歌的力量。

教學預備

1、搜集有關李清照、項羽和南宋的歷史資料。2、預備《月光》這首歌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1)音像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有聽過《月光》這首歌嗎?(課堂假設,沒有聽過嗎,那讓我們來細細傾聽,聽過了是嗎?那讓我們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師:正如這首歌詞中所唱得‘這紅塵的戰場,千軍萬馬,有誰能稱王’,秦末漢初這是一個諸侯爭霸,戰火充滿的年月,這是一個爾虞我詐,兒女情長被無情割裂的年月。

同學們,喜不喜愛看《秦時明月》?《月光》正是《秦時明月》的片頭曲,這個動漫正是以秦末漢初那個戰火紛飛的年月為背景的,那么可以說說你們最喜愛的人物嗎?為什么喜愛他呢?

學生答復

(2)人物介紹,深入感悟

師:教師喜愛的是其中的項羽,就是歷史上出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他是一位具有創奇性顏色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學了解項羽的傳奇故事。

學:答復

師:項羽是一位悲劇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簡單沖突性,他具備亂世梟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同時又帶著末世后主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既有著武林俠客的豪氣干云的偉男子性格,同時也有著細膩溫順,為情所困的情種性格,正是多種的簡單性,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項羽形象,為后人所詩頌。

項羽在年少時便力量能扛鼎,擁有超人般的壯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儀威嚴凜凜,便對項梁說:“我可以取代他!“的確,他最終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語拓展,導入深入

師:同學們知道“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嗎?有哪位同學可以可以講一下

學生答復

師:就是項羽率領全部的軍隊度過黃河,去營救趙國以拯救巨鹿之圍,楚軍渡過漳河以后,項羽讓全部士兵飽飽地吃一頓飯,每個人吃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后傳令,破釜沉舟,就是說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底,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以此來說明他有進無退,肯定要取得成功的決心,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展現以一當十,最終戰勝了秦國的軍隊。

從這里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項羽作為一名亂世梟雄的殺伐決斷的勇敢。然而從鴻門宴,我們又能看到他的剛愎自用,婦人之仁。正是由于他沒有聽謀士范增的話,從而錯失了借鴻門宴殺劉邦的時機,最終導致了項羽的悲劇命運。

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備用,俠骨柔情)

總的一句話,項羽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傳奇性英雄,就連他的死都是那樣的悲劇,在被敵軍追逐到烏江邊時,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命的,可是他不茍且偷生,無臉見江東父老,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有對英雄不同的解讀方法,有不一樣的看法。幾百年前,有一位女詩人,寫了一首詩,對項羽的評價也很高。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女詩人是怎樣評價項羽的,是否與我們的觀點全都呢?

2、朗讀全詩,把握古詩的節奏

先由教師朗讀,再請同學來朗讀,隨后教師在黑板上

劃分全詩朗讀的節奏。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愿/過/江東。

全體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讀出豪放之氣。

3、疏通字詞,解釋全詩

先有教師解釋重點詞語,再由學生自由爭論詩的意思,最終抽學生來嘗試解釋每一句的意思,教師最終說出正確的意思。

生當作人杰。句意:人活著要做人中豪杰。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項羽,句意:到現在仍舊思念項羽思:思念不愿過江東句意:思念他不情愿回老家不愿:不情愿

江東:江南的東部(項羽的老家)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5

古詩二首——夏日絕句

1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熟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愛讀古詩。

重點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讀家(背誦古詩,提醒課題)

1、背誦自己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讀家、

2、提醒課題,簡介詩人

二、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學生自由讀

(2)同桌讀,你讀我仔細聽,留意訂正字音

(3)請生讀,其余學生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考考同桌

(3)匯報學習狀況,嬉戲:讓漂亮的星星出來吧

3、我想問學生自由質疑,感知古詩

三、讀中感悟

1、學生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溝通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潔介紹四周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合項羽的故事以及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聽課件朗讀

2、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父母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古詩二首——示兒

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根底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3、體會兩位宏大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

重點難點:

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體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難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并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在指導學生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容,適當調換詞語的挨次。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渲染氣氛: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絢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人們都說:胸有詩書氣志華。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以前同學們學過不少好詩,今日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燴炙人口的好詩。(提醒詩:示兒)

2、師配樂誦讀《示兒》;學生在教師渲染的氣氛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陸游)

說說你對陸游的了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拿出來與大家溝通一下。

4、簡介:(課件展現)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作了許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理想,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喜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示兒》這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叮囑。現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壓卷之作”嗎?

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

二、自由讀這首詩

1、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指名讀詩句;再齊讀詩句。

三、學習這首古詩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還應當怎樣學?

1、回憶學法。

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提醒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

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句、背詩文。)

2、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解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學習。

(生合作學習,師巡察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索。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經過你剛剛的自學,你肯定有許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忙你解決剛剛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匯報溝通。

告知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容。(結合課后的解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準確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訂正)。

①學生溝通讀懂的內容,教師鼓舞、點拔讀詩方法。

②結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5、剛剛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