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絡腧穴學總論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康復醫學教研室牛亞利經絡腧穴學總論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目的和要求經絡學總論1、掌握經絡的概念及經絡系統的組成。2、了解經絡的發現及形成發展。3、熟悉十二經脈的命名及分布規律、表里絡屬。4、掌握十二經脈的走向及相接規律。5、熟悉奇經八脈的概念及作用。6、掌握經絡的生理作用,熟悉經絡學說的應用。7、了解經絡學說的現代研究。
目的和要求經絡學總論1、經絡
(TheChannelsandCollaterals)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1、經絡
(TheChannelsandCollat2、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經脈和絡脈相互聯接的體系。通過經氣運行氣血、協調陰陽,使機體保持協調平衡。2、經絡系統經絡系統:經脈和絡脈相互聯接的體系。通過3、經絡學說
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臟腑相互關系的學說,使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靈樞.經脈》云:“經絡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3、經絡學說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4、經絡的發現A、體表反應點和針刺感應現象的歸納B、穴位主治性能的總結C、解剖生理知識的綜合D、氣功鍛煉中“行氣”現象的總結E、病候診斷和治療的綜合4、經絡的發現A、體表反應點和針刺感應現象的歸納B、穴位主治
體表反應點
指前人在臨床實踐中診察到某一內臟或某一部位有病時,有時會在體表的一定部位出現壓痛等感覺,或在皮膚上出現結節以及色澤變化等表現。體表反應點指前人在臨床實踐中診察到某一內臟針刺感應現象當針刺一定部位時,會有酸脹的感覺沿著一定的徑路放散,溫灸時也會有熱感由施灸部位向遠處擴散,推拿時也會產生溫熱、酸麻等感覺沿一定的經路傳導?!暗脷狻薄ⅰ靶袣狻?、“針感”
“為針之要,氣至而有效。”針刺感應現象當針刺一定部位時,會有酸脹的感覺沿著一定氣功古稱“導引”、按蹺、行氣。“恬淡虛無,真氣從之?!薄皻庑畹ぬ铩薄靶≈芴臁薄按笾芴臁睔夤欧Q“導引”、按蹺、行氣。第一節:經絡系統的組成第一節:經絡系統的組成經脈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經脈十二經脈(1)十二經脈(十二正經)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1)十二經脈(十二正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1內為陰,外為陽
2臟為陰,腑為陽
3上為手,下為足A、十二經脈命名原則1內為陰,外為陽
2臟為陰,腑為陽
3上為手,下為足A陰經(屬臟)陽經(屬腑)循行部位(陰經行于內側,陽經行于外側)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上肢前部厥陰心包經少陽三焦經中部少陰心經太陽小腸經后部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下肢前部厥陰肝經少陽膽經中部少陰腎經太陽膀胱經后部B、十二經脈名稱分類陰經(屬臟)陽經(屬腑)循行部位(陰經行于內側,陽經行于外側1四肢
陰經(臟)陽經(腑)
循行部位手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上肢前線中線后線足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下肢前線中線后線十二經脈分布規律-----四肢部1四肢
陰經(臟)陽經(腑)
循行部位手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
手三陰經均起自胸部,手三陽經經過肩部,頸部而上達頭面胸腹部第一側線……足少陰腎經胸腹部第二側線……足陽明胃經胸腹部第三側線……足太陰脾經脅、腰側面………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分布規律--軀干部手三陰經均起自胸部,十二經脈分布規律--軀干部六條陽經經脈,皆上循頭面手足陽明經脈……頭面部手足少陽經脈……側頭部足太陽經脈……頭頂部,手太陽經脈……頭頰部十二經脈分布規律--頭面部六條陽經經脈,皆上循頭面十二經脈分布規律--頭面部C、十二經脈走向交接規律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C、十二經脈走向交接規律手之三陰,從臟走手,頭
胸手
腹足手足陰陽經脈走向交接規律示意圖頭手足陰陽經脈走向交接規律示意圖D、十二經脈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鄉。D、十二經脈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鄉。E、十二經脈表里關系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E、十二經脈表里關系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周流全身,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功能十二經脈氣血循環流注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周流全身,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功能十二經脈(2)十二經別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起于四肢,循行體內臟腑深部,上出頸項淺部。作用:加強十二經脈中表里聯系的兩經之間的聯系,并能通過達到某些正經未能達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來補充正經之不足。(2)十二經別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3)奇經八脈
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3)奇經八脈任脈奇經八脈的作用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其中督脈、任脈、沖脈皆起于胞中,同出會陰而后分三路循行,故稱“一源三歧”。
奇經八脈的作用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4)絡脈十五絡脈:十二經脈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絡,加之軀干部的任脈(身前)督脈(身后)各一條絡脈,及脾之大絡(身側),總稱十五絡脈。
概念:
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
功用:
加強表里陰陽兩經的聯系與調節。(4)絡脈十五絡脈:概念:功用:十五絡穴手太陰肺經之絡列缺手陽明大腸經之絡偏歷手少陰心經之絡通里手太陽小腸經之絡支正手厥陰心包經之絡內關手少陽三焦之絡外關足太陰脾經之絡公孫足陽明胃經之絡豐隆足少陰腎經大鐘足太陽膀胱經之絡飛揚足厥陰肝經之絡蠡溝足少陽膽經之絡光明任脈之絡鳩尾督脈之絡長強脾之大絡大包十五絡穴手太陰肺經之絡列缺手陽明大腸經之絡偏歷手少陰心經之絡(5)經筋與皮部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循行分布于筋肉關節的體系。其作用是約束骨骼,維護關節的運動的功能。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皮膚的一定部位的分區,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5)經筋與皮部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循行分布于筋肉關節的體系經絡的生理功能1、聯絡臟腑、溝通肢竅2、運行氣血、濡養周身3、抗御外邪、保衛機體
經絡的生理功能1、聯絡臟腑、溝通肢竅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一)說明病理變化1.說明病邪傳注途徑和疾病發展規律。
2.說明臟腑之間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和傳變途徑。
3.闡明體表各種病理變化的發生機理。
(二)指導辨證歸經
(三)指導針灸治療1.指導循經取穴2.皮部取穴3.刺絡治療
4.經筋治療5.按時取穴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一)說明病理變化經絡的現代研究
1、經絡與生物電2、經絡與脈管3、經絡與神經節段4、經絡與神經…體液系統5、經絡與中樞神經
6、經絡與控制論
經絡的現代研究1、經絡與生物電(二)腧穴學總論1.掌握腧穴的定義和分類。2.掌握腧穴的治療作用。3.掌握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4.了解腧穴的命名原則。(二)腧穴學總論1.掌握腧穴的定義和分類。1、腧穴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所在,也是針灸推拿及其它一些外治法的部位。1、腧穴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所在,也是針灸推拿
2、腧穴的分類
(1)十四經穴(2)經外奇穴(3)阿是穴2、腧穴的分類(1)十四經穴(2)經外奇穴(3)阿指分布于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上的腧穴。(1)十四經穴指分布于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上的腧穴。(1)十四經穴(2)經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和位置,但不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2)經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和位置,但不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3)阿是穴又稱“天應穴”,是指患病時,在身體上暫時出現的壓痛點或反應點。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保ㄌ啤O思邈《千金要方》)
(3)阿是穴又稱“天應穴”,是指患病時,在身3、腧穴的命名3、腧穴的命名4、腧穴的作用近治作用遠治作用特殊作用4、腧穴的作用近治作用(1)近治作用
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這些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的部位及臨近組織、器官的病證。
如眼區的睛明、承泣能治療眼??;耳區的聽宮、聽會、耳門能治療耳??;胃部的中脘能治療胃病等。
(1)近治作用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這(2)遠治作用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則不僅能治局部病癥,而且還可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病癥,有的甚至具有影響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僅能治療手腕部病癥,而且還能治療頸部和頭面部病癥,同時,還能治療外感病的發熱,足三里穴不僅能治療下肢病癥,而且對調整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甚至對人體防衛、免疫反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2)遠治作用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在十四經腧穴(3)特殊作用
臨床實踐證明,針刺某些腧穴,對機體的不同狀態,可起著雙向的良性調節作用。例如,泄瀉時,針刺天樞能止瀉,便秘時,針刺天樞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療作用還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大椎退熱,至陰矯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療作用。(3)特殊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針刺某些腧穴,對機體的不同狀態特定穴
指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腧穴。因其作用不同,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特定穴(一)五輸穴(首見于《靈樞》)
1、含義:十二經中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滎、輸、經、合五個穴位。古人以自然界水流現象比喻氣血在經脈中運行的情況運行的動向是:由小→大由淺→深(一)五輸穴(首見于《靈樞》)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內庭歷兌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隨;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合并陰陵泉。少沖少府屬于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后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牽。至陰通骨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經傳。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曲澤連;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然。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于肝。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靈樞》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經氣所出之處,如水的源頭-----------------------井經氣流過之處,如剛出的泉水微流--------------滎經氣所灌注之處,如水流由淺入深--------------輸經氣所行經的部位,象水在通暢的河中流過--經經氣充盛,由此匯入臟腑,如百川匯合入海--合《靈樞》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2、分布規律: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2、分布規律:
3、特點及應用:⑴井穴—所出為井—指經氣所出的地方特點:經氣淺小,十二經各有一井穴分布:手足之末端應用:有泄熱、開竅、通閉之功有急救作用,治療神志昏迷《靈樞》病在臟取之井《難經》井主心下滿(肝木?。?/p>
3、特點及應用:⑴井穴—所出為井—指經氣所出的地方⑵滎穴—所溜為滎—指經氣開始流動特點:經氣稍大,經氣開始流動的部位分布:掌指、跖趾關節前應用:治療熱病
《靈樞》病變于色者取之滎
《難經》滎主身熱(心火?。?/p>
⑵滎穴—所溜為滎—指經氣開始流動⑷經穴—所行為經—指經氣暢通無阻,經氣正盛運行經過的部位特點:經氣較盛較大分布:腕踝關節附近應用:治喘咳、寒熱、咽喉病變《靈樞》病變于音取之經《難經》經主喘咳、寒熱(肺金?。冉浹ā袨榻洝附洑鈺惩o阻,⑶輸穴—所注為輸—指經氣灌注的地方特點:經氣漸盛分布:掌指、跖趾關節后應用:用于關節病變《靈樞》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難經》輸主體重節痛(脾土?。禽斞ā檩敗附洑夤嘧⒌牡胤舰珊涎ā霝楹稀附洑鈺现幪攸c:經氣深大,由此深入,會合于臟腑。分布:肘膝關節附近應用:臟腑病《內經》合治內腑《靈樞》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于合。《難經》合主逆氣而泄(腎水?。珊涎ā霝楹稀附洑鈺现?/p>
⑴五輸穴配五行:井滎輸經合陽經金水木火土陰經木火土金水4、五輸穴與五行關系
⑴五輸穴配五行:4、五輸穴與五行關系⑵臨床應用“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①本經子母補瀉配穴法:如肺虛證—肺經屬金,補土穴太淵肺實證—瀉水穴尺澤
②他經子母補瀉配穴法如肺虛證—補脾經之土穴太白肺實證—瀉腎經之水穴陰谷
③子午流注按時開穴法⑵臨床應用(二)原穴(首見于《靈樞》)1.含義: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共十二原。陰經以輸代原,陽經排列在輸穴后2.分布:腕踝關節附近3.應用:①幫助診察疾病臟腑有病可反映到原穴上②治療臟腑病變?!鹅`樞》五臟有病當取十二原(二)原穴(首見于《靈樞》)(三)絡穴(首見于《靈樞》)1.含義: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有溝通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共十五絡:十二經絡穴、任脈絡穴鳩尾、督脈絡穴長強、脾之大絡大包(三)絡穴(首見于《靈樞》)十二原穴歌太沖原肝丘墟膽,心包大陵胃沖陽,太淵肺而太溪腎,京骨之原本膀胱。神門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腸。三焦要從陽池取,十二原穴仔細詳。十五絡穴歌膽絡光明肝蠡溝,心絡通里掌后搜,大腸偏歷肺列缺,胃絡豐隆脛外溜。包絡三焦內外關。腎絡大鐘踵上參,膀胱絡在飛揚穴,小腸支正臂中觀。脾有二絡獨為異,公孫大包兩穴寄,奇經絡穴有二名,督脈長強任尾翳。十二原穴歌2.分布:十二經絡穴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任脈位于腹部的絡穴鳩尾散于腹部督脈位于尾骨下的長強穴散于背部脾之大絡大包穴分布于胸脅2.分布:3.應用:十二經絡穴治療相表里兩經的病變任督絡穴、脾之大絡治軀干前后病變;脾之大絡還可治全身的關節痛、四肢無力3.應用:
原絡穴可配合應用,稱“原絡配穴法”、“主客配穴法”例:先肝?。ㄏ炔≌邽橹鳎?/p>
—取肝經原穴太沖(主穴)后膽?。ê蟛≌邽榭停?/p>
—取膽經絡穴光明(客穴)原絡穴可配合應用,稱“原絡配穴法”、“主客配穴法”(四)俞穴(首見于《靈樞》)
1.含義: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十二俞穴。2.分布:背腰部,均在膀胱經第一側線上3.應用:治臟腑病變以及與臟腑相關的五官、皮肉、筋脈病變多用于臟?。◤年栆帲ㄋ模┯嵫ǎㄊ滓娪凇鹅`樞》)
1.含義: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五)募穴(首見于《素問》)1.含義:臟腑經氣匯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十二募穴。2.分布:胸腹部,與其所屬的臟腑部位基本相一致,分布于本經,也有分布于他經。3.應用:治療臟腑病變多用于腑?。◤年幰枺ㄎ澹┠佳ǎㄊ滓娪凇端貑枴罚┯嵫ǜ栊厝斡崴呢赎?,心五肝九膽十臨;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腎;腰四骶一大小腸,膀胱骶二椎外尋募穴歌天樞大腸肺中府,小腸關元巨闕心;膀胱中極腎京門,肝膽日月期門尋;脾募章門胃中脘,心包膻中焦石門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難經》陰病行陽……俞在陽?!端貑枴逢幉≈侮栍嵫ǚ植荚诒巢?,屬陽,為陰病行陽的位置臟屬陰,多以背俞穴治臟病
—以陽治陰、從陽引陰《難經》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素問》陽病治陰募穴分布在胸腹部屬陰,為陽病行陰的位置腑屬陽,多用募穴治腑病
—以陰治陽、從陰引陽《難經》陰病行陽……俞在陽。俞、募穴配合應用,稱俞募配穴法。如胃痛—中脘配胃俞俞、募穴配合應用,稱俞募配穴法。(六)八會穴首載于《難經》)1.含義: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會聚的八個腧穴。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杼,髓會懸鐘2.分布:軀干部和四肢部3.應用:治療八種精氣有關的病變(六)八會穴首載于《難經》)1.含義:臟、腑、氣、血、筋、(七)郄穴(首載于《甲乙經》)
1.含義:各經經氣深聚的部位。共十六郄穴(十二經、陰陽蹺脈、陰陽維脈各有一郄穴)。2.分布:肘膝關節以下3.應用:治療本經、本臟腑的重癥、急癥陽經郄穴多治痛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七)郄穴(首載于《甲乙經》)
1.含義:各經經氣深聚的部
郗有空隙意,本是氣血集;
癥狀反應點,臨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腸溫溜別;
胃經取梁丘,脾屬地機宜;
心經取陰郗,小腸養老列;
膀胱金門守,腎向水泉覓;
心包郗門刺,三焦會宗列;
膽郗在外丘,肝經中都立;
陽蹺跗陽走,陰蹺交信期;
陽維系陽交,陰維筑賓抵。郗有空隙意,本是氣血集;
癥狀反應點,臨(八)下合穴(始見于《靈樞》)1.含義: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于足三陽經的六個穴位(六腑經氣在下肢足三陽經匯合的部位)。2.分布:膝關節附近3.應用:治療六腑病變(八)下合穴(始見于《靈樞》)
(九)八脈交會穴1.含義: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交會的八個腧穴。2.分布:肘膝關節以下3.應用:治本經及奇經八脈的病變。
(九)八脈交會穴1.含義: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交會的八下合穴歌胃經下合三里鄉,上下巨虛大小腸,膀胱當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屬委陽,膽經之合陽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八脈交會穴歌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后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下合穴歌并可根據兩脈相合的腧穴配合應用:公孫通沖脈}合于心、胸、胃內關通陰維脈后溪通督脈}合于目內眥,頸項、耳、肩申脈通陽蹺脈臨泣通帶脈}合于目銳眥,耳后、頰、頸、肩外關通陽維脈列缺通任脈}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照海通陰蹺脈并可根據兩脈相合的腧穴配合應用:(十)交會穴始見于《甲乙經》)1.含義:兩經及兩經以上的經脈相交或會合的腧穴。2.分布:頭面、軀干部3.應用:治本經及相交經脈的病變。
(十)交會穴始見于《甲乙經》)5、腧穴的定位(1)體表標志法(2)骨度分寸法(3)手指比量法(4)簡便取穴法
5、腧穴的定位(1)體表標志法A固定標志
人體五官、毛發、爪甲、乳頭、臍窩、骨骼等皆有一定的位置,可以作為取穴的標志。
(1)體表標志法A固定標志
人體五官、毛發、爪甲、乳頭、臍窩、骨骼
B活動標志
指各部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患者活動而出現的空隙、凹陷、皺紋、尖端等。B活動標志
指各部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患者活動而出(2)骨度分寸法(骨度折量定位法)
以骨節為主要標志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為定穴的標準。(2)骨度分寸法(骨度折量定位法)以骨節為主要標志測量周身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3)手指同身寸法(3)手指同身寸法足三里(S36)足陽明胃經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足三里(S36)足陽明胃經犢鼻屈膝,在髕骨下方,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取穴犢鼻屈膝,在髕骨下方,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取穴(4)簡便取穴法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取穴合谷(4)簡便取穴法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取經絡腧穴學總論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康復醫學教研室牛亞利經絡腧穴學總論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目的和要求經絡學總論1、掌握經絡的概念及經絡系統的組成。2、了解經絡的發現及形成發展。3、熟悉十二經脈的命名及分布規律、表里絡屬。4、掌握十二經脈的走向及相接規律。5、熟悉奇經八脈的概念及作用。6、掌握經絡的生理作用,熟悉經絡學說的應用。7、了解經絡學說的現代研究。
目的和要求經絡學總論1、經絡
(TheChannelsandCollaterals)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1、經絡
(TheChannelsandCollat2、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經脈和絡脈相互聯接的體系。通過經氣運行氣血、協調陰陽,使機體保持協調平衡。2、經絡系統經絡系統:經脈和絡脈相互聯接的體系。通過3、經絡學說
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臟腑相互關系的學說,使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靈樞.經脈》云:“經絡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3、經絡學說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4、經絡的發現A、體表反應點和針刺感應現象的歸納B、穴位主治性能的總結C、解剖生理知識的綜合D、氣功鍛煉中“行氣”現象的總結E、病候診斷和治療的綜合4、經絡的發現A、體表反應點和針刺感應現象的歸納B、穴位主治
體表反應點
指前人在臨床實踐中診察到某一內臟或某一部位有病時,有時會在體表的一定部位出現壓痛等感覺,或在皮膚上出現結節以及色澤變化等表現。體表反應點指前人在臨床實踐中診察到某一內臟針刺感應現象當針刺一定部位時,會有酸脹的感覺沿著一定的徑路放散,溫灸時也會有熱感由施灸部位向遠處擴散,推拿時也會產生溫熱、酸麻等感覺沿一定的經路傳導。“得氣”、“行氣”、“針感”
“為針之要,氣至而有效?!贬槾谈袘F象當針刺一定部位時,會有酸脹的感覺沿著一定氣功古稱“導引”、按蹺、行氣。“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氣蓄丹田”“小周天”“大周天”氣功古稱“導引”、按蹺、行氣。第一節:經絡系統的組成第一節:經絡系統的組成經脈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經脈十二經脈(1)十二經脈(十二正經)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1)十二經脈(十二正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1內為陰,外為陽
2臟為陰,腑為陽
3上為手,下為足A、十二經脈命名原則1內為陰,外為陽
2臟為陰,腑為陽
3上為手,下為足A陰經(屬臟)陽經(屬腑)循行部位(陰經行于內側,陽經行于外側)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上肢前部厥陰心包經少陽三焦經中部少陰心經太陽小腸經后部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下肢前部厥陰肝經少陽膽經中部少陰腎經太陽膀胱經后部B、十二經脈名稱分類陰經(屬臟)陽經(屬腑)循行部位(陰經行于內側,陽經行于外側1四肢
陰經(臟)陽經(腑)
循行部位手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上肢前線中線后線足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下肢前線中線后線十二經脈分布規律-----四肢部1四肢
陰經(臟)陽經(腑)
循行部位手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
手三陰經均起自胸部,手三陽經經過肩部,頸部而上達頭面胸腹部第一側線……足少陰腎經胸腹部第二側線……足陽明胃經胸腹部第三側線……足太陰脾經脅、腰側面………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分布規律--軀干部手三陰經均起自胸部,十二經脈分布規律--軀干部六條陽經經脈,皆上循頭面手足陽明經脈……頭面部手足少陽經脈……側頭部足太陽經脈……頭頂部,手太陽經脈……頭頰部十二經脈分布規律--頭面部六條陽經經脈,皆上循頭面十二經脈分布規律--頭面部C、十二經脈走向交接規律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C、十二經脈走向交接規律手之三陰,從臟走手,頭
胸手
腹足手足陰陽經脈走向交接規律示意圖頭手足陰陽經脈走向交接規律示意圖D、十二經脈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鄉。D、十二經脈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鄉。E、十二經脈表里關系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E、十二經脈表里關系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周流全身,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功能十二經脈氣血循環流注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周流全身,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功能十二經脈(2)十二經別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起于四肢,循行體內臟腑深部,上出頸項淺部。作用:加強十二經脈中表里聯系的兩經之間的聯系,并能通過達到某些正經未能達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來補充正經之不足。(2)十二經別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3)奇經八脈
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3)奇經八脈任脈奇經八脈的作用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其中督脈、任脈、沖脈皆起于胞中,同出會陰而后分三路循行,故稱“一源三歧”。
奇經八脈的作用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4)絡脈十五絡脈:十二經脈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絡,加之軀干部的任脈(身前)督脈(身后)各一條絡脈,及脾之大絡(身側),總稱十五絡脈。
概念:
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
功用:
加強表里陰陽兩經的聯系與調節。(4)絡脈十五絡脈:概念:功用:十五絡穴手太陰肺經之絡列缺手陽明大腸經之絡偏歷手少陰心經之絡通里手太陽小腸經之絡支正手厥陰心包經之絡內關手少陽三焦之絡外關足太陰脾經之絡公孫足陽明胃經之絡豐隆足少陰腎經大鐘足太陽膀胱經之絡飛揚足厥陰肝經之絡蠡溝足少陽膽經之絡光明任脈之絡鳩尾督脈之絡長強脾之大絡大包十五絡穴手太陰肺經之絡列缺手陽明大腸經之絡偏歷手少陰心經之絡(5)經筋與皮部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循行分布于筋肉關節的體系。其作用是約束骨骼,維護關節的運動的功能。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皮膚的一定部位的分區,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5)經筋與皮部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循行分布于筋肉關節的體系經絡的生理功能1、聯絡臟腑、溝通肢竅2、運行氣血、濡養周身3、抗御外邪、保衛機體
經絡的生理功能1、聯絡臟腑、溝通肢竅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一)說明病理變化1.說明病邪傳注途徑和疾病發展規律。
2.說明臟腑之間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和傳變途徑。
3.闡明體表各種病理變化的發生機理。
(二)指導辨證歸經
(三)指導針灸治療1.指導循經取穴2.皮部取穴3.刺絡治療
4.經筋治療5.按時取穴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一)說明病理變化經絡的現代研究
1、經絡與生物電2、經絡與脈管3、經絡與神經節段4、經絡與神經…體液系統5、經絡與中樞神經
6、經絡與控制論
經絡的現代研究1、經絡與生物電(二)腧穴學總論1.掌握腧穴的定義和分類。2.掌握腧穴的治療作用。3.掌握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4.了解腧穴的命名原則。(二)腧穴學總論1.掌握腧穴的定義和分類。1、腧穴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所在,也是針灸推拿及其它一些外治法的部位。1、腧穴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所在,也是針灸推拿
2、腧穴的分類
(1)十四經穴(2)經外奇穴(3)阿是穴2、腧穴的分類(1)十四經穴(2)經外奇穴(3)阿指分布于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上的腧穴。(1)十四經穴指分布于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上的腧穴。(1)十四經穴(2)經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和位置,但不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2)經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和位置,但不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3)阿是穴又稱“天應穴”,是指患病時,在身體上暫時出現的壓痛點或反應點。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保ㄌ啤O思邈《千金要方》)
(3)阿是穴又稱“天應穴”,是指患病時,在身3、腧穴的命名3、腧穴的命名4、腧穴的作用近治作用遠治作用特殊作用4、腧穴的作用近治作用(1)近治作用
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這些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的部位及臨近組織、器官的病證。
如眼區的睛明、承泣能治療眼病;耳區的聽宮、聽會、耳門能治療耳??;胃部的中脘能治療胃病等。
(1)近治作用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這(2)遠治作用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則不僅能治局部病癥,而且還可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病癥,有的甚至具有影響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僅能治療手腕部病癥,而且還能治療頸部和頭面部病癥,同時,還能治療外感病的發熱,足三里穴不僅能治療下肢病癥,而且對調整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甚至對人體防衛、免疫反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2)遠治作用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在十四經腧穴(3)特殊作用
臨床實踐證明,針刺某些腧穴,對機體的不同狀態,可起著雙向的良性調節作用。例如,泄瀉時,針刺天樞能止瀉,便秘時,針刺天樞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療作用還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大椎退熱,至陰矯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療作用。(3)特殊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針刺某些腧穴,對機體的不同狀態特定穴
指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腧穴。因其作用不同,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特定穴(一)五輸穴(首見于《靈樞》)
1、含義:十二經中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滎、輸、經、合五個穴位。古人以自然界水流現象比喻氣血在經脈中運行的情況運行的動向是:由小→大由淺→深(一)五輸穴(首見于《靈樞》)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內庭歷兌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隨;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合并陰陵泉。少沖少府屬于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后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牽。至陰通骨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經傳。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曲澤連;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然。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于肝。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靈樞》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經氣所出之處,如水的源頭-----------------------井經氣流過之處,如剛出的泉水微流--------------滎經氣所灌注之處,如水流由淺入深--------------輸經氣所行經的部位,象水在通暢的河中流過--經經氣充盛,由此匯入臟腑,如百川匯合入海--合《靈樞》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2、分布規律: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2、分布規律:
3、特點及應用:⑴井穴—所出為井—指經氣所出的地方特點:經氣淺小,十二經各有一井穴分布:手足之末端應用:有泄熱、開竅、通閉之功有急救作用,治療神志昏迷《靈樞》病在臟取之井《難經》井主心下滿(肝木?。?/p>
3、特點及應用:⑴井穴—所出為井—指經氣所出的地方⑵滎穴—所溜為滎—指經氣開始流動特點:經氣稍大,經氣開始流動的部位分布:掌指、跖趾關節前應用:治療熱病
《靈樞》病變于色者取之滎
《難經》滎主身熱(心火?。?/p>
⑵滎穴—所溜為滎—指經氣開始流動⑷經穴—所行為經—指經氣暢通無阻,經氣正盛運行經過的部位特點:經氣較盛較大分布:腕踝關節附近應用:治喘咳、寒熱、咽喉病變《靈樞》病變于音取之經《難經》經主喘咳、寒熱(肺金?。冉浹ā袨榻洝附洑鈺惩o阻,⑶輸穴—所注為輸—指經氣灌注的地方特點:經氣漸盛分布:掌指、跖趾關節后應用:用于關節病變《靈樞》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難經》輸主體重節痛(脾土病)⑶輸穴—所注為輸—指經氣灌注的地方⑸合穴—所入為合—指經氣會合之處特點:經氣深大,由此深入,會合于臟腑。分布:肘膝關節附近應用:臟腑病《內經》合治內腑《靈樞》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于合。《難經》合主逆氣而泄(腎水?。珊涎ā霝楹稀附洑鈺现?/p>
⑴五輸穴配五行:井滎輸經合陽經金水木火土陰經木火土金水4、五輸穴與五行關系
⑴五輸穴配五行:4、五輸穴與五行關系⑵臨床應用“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①本經子母補瀉配穴法:如肺虛證—肺經屬金,補土穴太淵肺實證—瀉水穴尺澤
②他經子母補瀉配穴法如肺虛證—補脾經之土穴太白肺實證—瀉腎經之水穴陰谷
③子午流注按時開穴法⑵臨床應用(二)原穴(首見于《靈樞》)1.含義: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共十二原。陰經以輸代原,陽經排列在輸穴后2.分布:腕踝關節附近3.應用:①幫助診察疾病臟腑有病可反映到原穴上②治療臟腑病變。《靈樞》五臟有病當取十二原(二)原穴(首見于《靈樞》)(三)絡穴(首見于《靈樞》)1.含義: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有溝通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共十五絡:十二經絡穴、任脈絡穴鳩尾、督脈絡穴長強、脾之大絡大包(三)絡穴(首見于《靈樞》)十二原穴歌太沖原肝丘墟膽,心包大陵胃沖陽,太淵肺而太溪腎,京骨之原本膀胱。神門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腸。三焦要從陽池取,十二原穴仔細詳。十五絡穴歌膽絡光明肝蠡溝,心絡通里掌后搜,大腸偏歷肺列缺,胃絡豐隆脛外溜。包絡三焦內外關。腎絡大鐘踵上參,膀胱絡在飛揚穴,小腸支正臂中觀。脾有二絡獨為異,公孫大包兩穴寄,奇經絡穴有二名,督脈長強任尾翳。十二原穴歌2.分布:十二經絡穴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任脈位于腹部的絡穴鳩尾散于腹部督脈位于尾骨下的長強穴散于背部脾之大絡大包穴分布于胸脅2.分布:3.應用:十二經絡穴治療相表里兩經的病變任督絡穴、脾之大絡治軀干前后病變;脾之大絡還可治全身的關節痛、四肢無力3.應用:
原絡穴可配合應用,稱“原絡配穴法”、“主客配穴法”例:先肝?。ㄏ炔≌邽橹鳎?/p>
—取肝經原穴太沖(主穴)后膽?。ê蟛≌邽榭停?/p>
—取膽經絡穴光明(客穴)原絡穴可配合應用,稱“原絡配穴法”、“主客配穴法”(四)俞穴(首見于《靈樞》)
1.含義: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十二俞穴。2.分布:背腰部,均在膀胱經第一側線上3.應用:治臟腑病變以及與臟腑相關的五官、皮肉、筋脈病變多用于臟?。◤年栆帲ㄋ模┯嵫ǎㄊ滓娪凇鹅`樞》)
1.含義: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五)募穴(首見于《素問》)1.含義:臟腑經氣匯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十二募穴。2.分布:胸腹部,與其所屬的臟腑部位基本相一致,分布于本經,也有分布于他經。3.應用:治療臟腑病變多用于腑?。◤年幰枺ㄎ澹┠佳ǎㄊ滓娪凇端貑枴罚┯嵫ǜ栊厝斡崴呢赎?,心五肝九膽十臨;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腎;腰四骶一大小腸,膀胱骶二椎外尋募穴歌天樞大腸肺中府,小腸關元巨闕心;膀胱中極腎京門,肝膽日月期門尋;脾募章門胃中脘,心包膻中焦石門經絡腧穴學總論課件《難經》陰病行陽……俞在陽?!端貑枴逢幉≈侮栍嵫ǚ植荚诒巢?,屬陽,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宅基地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 合伙人退伙契約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擔保換期權協議書范文
- 二零二五借款連帶責任擔保協議
- 分期付款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職工食堂廚師協議范例
- 二零二五高級顧問聘用協議書范文
- 發起人設立公司協議書
- 三方委托貸款合同
- 知識產權保險培訓課件
- 《三只松鼠公司基于哈佛框架的財務探析(13000字論文)》
- 某連鎖公司工資方案
- 國家安全概論
- 2024年計算機軟考(中級)網絡工程師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
- 舊房改造施工成品保護措施方案
- 臨床成人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與護理團體標準解讀
- 醫療器械公司組織機構圖和部門設置說明
- 單位職工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組建方案
- 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題及答案
- 物 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報告+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
- 《海南省安居房建設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