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南大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及點睛_第1頁
南昌市南大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及點睛_第2頁
南昌市南大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及點睛_第3頁
南昌市南大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及點睛_第4頁
南昌市南大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及點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積累1.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組()A.擷取(xié)鐫刻(juàn)啜泣(chuò)忡忡(chōng)B.碑帖(tiè)熾痛(chì)藩籬(fān)引吭(háng)C.星宿(xiù)翌日(yì)稽首(qǐ)通霄(xiāo)D.吮吸(shǔn)劫難(jié)叱咤(zhà)捫心(mēn)2.下列加點字注音全正確的一項是()A.炫耀(xuàn)涉獵(shē)怪癖(pǐ)迷惘(mǎng)B.商榷(què)屏窒(bǐng)纖巧(xiān)蓬萊(péng)C.橫蠻(héng)感觸(chǔ)茁壯(zhuó)枝椏(yā)D.鎖匙(chí)不諱(wěi)甫健(fǔ)引吭試啼(kàng)3.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良好的家風是弘揚家庭美德、傳播社會正能量的德育良方。B.讀者深受喜愛的魯迅先生,在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風質樸,寓意深刻的作品。C.學生能夠熟練而規范地書寫正楷字,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語文課程標準》對漢字書寫的要求。D.“智能高鐵”列車具備工作狀態自感知、運行故障自診斷、導向安全自決策,便捷高效,科技感十足。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A.撲救涼山州森林火災過程中有30人不幸遇難,獲知此消息,很多網友不能自已,紛紛在網上發帖表示悼念,愿30位英雄一路走好。B.亞洲文化嘉年華整體舞臺設計上采用的“天地矩陣”格局精美絕倫地呈現,融匯著主創人員著力創新、精益求精的可貴“匠心”。C.“一帶一路”搭起了一個規模龐大、極具創新性和包容性的平臺,讓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蓬勃生機,人們將看到基礎設施的改善、經濟貿易的發展以及旅游業的繁榮。D.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一旦產生小的靈感,就要相信它的價值,并鍥而不舍地把它發展下去。如果能做到這些,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5.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詩經·關雎》)__________。鬢微霜,又何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__________,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張岱《湖心亭看雪》)劉禹錫《陋室銘》中,表現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學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請把辛棄疾的《破陣子》補充完整。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__________,__________。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__________,__________。可憐白發生!6.閱讀名著,完成下列各題。(甲)當那個可憐的蝗蟲移動到螳螂剛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時,螳螂就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留情地立刻動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擊那個可憐蟲,再用那兩條鋸子用力地把它壓緊。于是,那個小俘虜無論怎樣頑強抵抗,也無濟于事了。(乙)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甲段選自名著《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為我們展現大自然的小生靈們鮮為人知的生活和習性;乙段字里行間流淌著愛子深情,語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孩子是___________。二、閱讀7.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后面小題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曾與印持①諸兄弟,醉后泛小艇,從西泠②而歸。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蕩③,如鏡中,復如畫中。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橋名。古時原是西湖從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蕩:蕩漾。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庭下如積水空明/晦明變化者(《醉翁亭記》)B.相與步于中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C.欣然起行/性行淑均(《出師表》)D.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向所志(《桃花源記》)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語段(一)中作者稱自己為“閑人”請結合文章內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說說作者“閑”“在何處?背景材料:蘇軾才華橫溢,有濟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對王安石變法的激進之處持有不冋悲見,后被貶為黃州因練副使,實際如同流放。《記承天寺夜游》即寫于此時。4.同樣是描繪月色之美,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語段(一)(二)在表現手法上有何共同之處。(寫出一種即可)8.漢元年十月,沛公①兵遂先諸侯至霸上②。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③,封皇帝璽符節④,降軹道⑤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⑥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⑦者棄巿。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⑧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⑨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⑩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①沛公:指劉邦。②霸上:在今陜西西安。③組:絲帶。④璽、符、節:分別是天子印、發兵符、使節信物。⑤軹道:軹道亭,在今陜西西安。⑥屬:委托。⑦偶語:聚在一起說。偶,相聚。⑧抵:判處。⑨諸吏人:各官吏和百姓。⑩獻饗:即犒勞。饗,用酒食招待。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諸將或言誅秦王(____)(2)吾當王關中(____)馀悉除去秦法(____)(4)人又益喜(____)2.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只限兩處。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4.這段文字是成語“約法三章”的出處。劉邦在什么情況下與咸陽百姓約法三章的?根據你的理解,簡要說說他為什么要這么做。9.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各題。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王子猷居山陰①,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②。忽憶戴安道③。時戴在剡④,即便夜棹小舟尋之。經宿方至,造門⑤不前

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注解]①[山陰]今浙江紹興。②[左思《招隱詩》]表現隱居的樂趣。③[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④[剡(shàn)]指剡縣,古縣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縣。⑤[造]到、至。1.解釋加點詞。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2)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積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4)因起彷徨________________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 B.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C.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 D.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時戴在剡,即便夜棹小舟尋之。4.甲、乙、丙三個文段中,主人公出行的原因各是什么?各體現了怎樣的心境?請簡要概括。10.閱讀《火山噴冰》,回答后面小題火山噴冰①伴著陣陣“轟隆轟隆”的巨響聲,地動山搖,構成山體的冰塊與巖石大面積滾落,那是阿胡那火山在爆發噴射。這個龐然的山峰高約4千米,底部直徑約為30千米,體積相當于半座珠穆朗瑪峰。奇妙的是,阿胡那火山噴射的不是熱浪滾滾、灼人赤紅的巖漿,而是白色的、冷氣逼人的冰巖漿。這種含水、氨、冰、甲烷和氯化物的混合物,被強大的能量推向高空,形成數百米乃至數萬米的白色噴流。瀑布似的落到地表時,冰巖漿呈液態四下流淌,當遇到溫度較低的時候,便凝結成了形態各異的固體。②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火山噴出的都是巖漿,為什么這座火山偏偏與眾不同,噴出的卻是冰呢?原來,這座火山不屬于地球,阿胡那火山是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上最龐大的山峰,而谷神星則是圍繞著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主帶運行。可是,阿胡那火山與人類先前見過的所有山峰全然不同,它的山體并沒有古老的撞擊坑,而是布滿了年輕垂直的條狀結構。③冰火山是在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類型,通常出現在冰凍衛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溫度低于-150℃的天體上。在形態上,冰火山與地球上的火山很相似,它們在地表凸起,頂端有一個巨大的凹陷,當噴發時,會爆發出四處流淌的液體。但與地球火山的主要區別在于,地球火山主要由巖石和重金屬組成,冰火山主要由堅固的冰殼構成,冰火山的巖漿也是冰凍的沉積物,所以噴發時,會出現大量冰塊被噴出的奇異景觀。④據資料顯示,地球火山噴發是因為壓力和密度差造成的。當巖漿溫度比周圍巖石更高時,密度就會更低,這種壓力差會使得巖漿做上升運動,當巖漿上升時,巖漿釋放的氣體會形成氣泡,釋放大量壓力,這一壓力使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⑤可阿胡那火山是一座冰火山,它又是如何噴發的呢?冰火山的噴發原理和地球火山十分相似。由于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導致熱能聚集,或由于潮汐摩擦而生熱,致使深部冰層熔融。如果這時,上部冰層破裂,深部融化了的冰水就會像地球內部的巖漿一樣,在周圍壓力的擠迫下,沿裂縫噴發,這就是冰火山爆發的過程。而如果冰巖漿跟周圍的環境溫度相差不大,冰火山就會處于休眠狀態,也可能成為永遠的死火山。⑥不過,雖然阿胡那冰火山的名字聽上去似乎是火山的一種類型,噴發過程又跟地球火山類似,但嚴格意義上說,它只是有與地球火山相似的地貌,并不是真正的火山。⑦無獨有偶,在冰島北部的格里姆斯維特火山,曾有過一次十分壯觀的冰火山爆發場面:從火山口噴射出來的不是灰、礫,也不是巖漿,而是大量透明潔凈的冰塊。那次爆發持續了兩周,每秒鐘噴射出的冰塊約有420立方米,在火山特大爆發時可達2000立方米。那次爆發拋出的冰塊約有1.3萬立方千米。據記載,冰島的火山噴發冰塊現象,古代也有過類似的情況,這是高緯度冰層廣布地區火山爆發所特有的現象。1.文章采用了何種說明順序?請簡要說明。2.文章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結合具體事例做簡要說明。3.文章第③段中的加點詞語“通常”能否去掉?為什么?4.文章第①段文字有什么表達作用?11.閱讀《一個人和一座博物館》,完成后面小題一個人和一座博物館舒晉瑜雨后的莒縣博物館,巍峨的氣勢中又有幾分清新素樸。80歲的老館長蘇兆慶正給參觀者講解。這座20000平米的博物館,留下蘇兆慶幾十年不停歇的腳印。我說,待在這里,看著一件件展品,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他笑了,說:“成就感覺不到,文物好比是自己的孩子。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館支撐著。”蘇兆慶從文化館的一名職員,成長為一名文物專家,見證了莒縣博物館從無到有的艱辛歷程。20平米·200平米·2000平米·20000平米1976年春天,蘇兆慶在莒縣文化館負責文物征集工作。有一回,他收集了4件文物,給了人家60元錢。可是這一行為卻被文化館長批評“亂花錢”。蘇兆慶坐不住了。他一氣之下找到了縣委書記,說想成立文物管理所。書記問他,經費怎么辦?他說:“我自己想辦法!”聽上去,只有20平方米的莒縣文管所,是蘇兆慶一時負氣的行為。但實際上,他自打走街串巷收集文物的時候起,就愛上了這一行。他收集文物,有好幾招。一是守。在莒縣,老蘇幾乎是個婦孺皆知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喜歡文物,懂行,有“好東西”都愿意拿來給他看。1980年,有人拿來一件文物,蘇兆慶一看,是玉琮,中間有圓孔,四邊圓滑,是原始氏族部落禮地神時使用的禮器。蘇兆慶說,“入了賬,可就是國家的了。你為國家貢獻了文物,應該獎勵你。”二是勸。蘇兆慶聽說莒縣的趙明祿家里有“好東西”,蘇兆慶就經常去找他聊天,有一次聊到得意處,趙明祿搬出了董其昌的行書中堂讓老蘇看。蘇兆慶勸他捐給國家,趙明祿就是不松口。后來,蘇兆慶聽說趙明祿要蓋房子,手頭有些緊,就又來勸他捐給國家,并答應獎勵他25元。這一次,趙明祿沒再堅持。他不但捐出了清代董其昌的行書,還捐出黃慎的水墨寫意畫《漁家樂》。三是磨。80年代初,一個熟人說鄰居有個壺,蘇兆慶趕緊去看,壺盤口細短頸,圓鼓腹,假圈足,腹上塑一龍,龍身鉆入壺內,又從壺腹對側伸出頭來,整個器物構思獨特,制作精美。蘇兆慶知道遇見了好文物,多次上門,終于成交。后來經鑒定,這把壺屬國家一級文物。1979年,隨著文物的增多,20平米的小房子漸無蘇兆慶立足之地。在經過多重努力之后,“博物館”從20平米的小屋變成了200平米的獨立小院;1989年,莒縣博物館在縣城建起陳列樓,建筑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新世紀以后,文物還在不斷地增加,2009年,莒州博物館開館,總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蘇兆慶說,他喜歡到處跑,搶救發掘,好多文物就是這么一件件積累起來的,幾乎每一件背后都藏著故事。他自豪地說,齊魯文化用文獻可以擺出來,莒文化可以用文物擺出來。5000年的文明之路,竟然通過蘇兆慶的考古人生將其一步步擺在博物館的玻璃櫥窗里。大炮彈·日月山·大口尊1960年夏季的一天,莒縣普降暴雨,山洪暴發。蘇兆慶接到電話:“河崖里沖出3個大陶器,看起來像三個大炮彈!”他不顧土路泥濘,蹬上自行車就趕到現場。他發現每件器物胸部都刻有圖畫,便以圖畫稱這三件文物為:“日月山”“錛”和“斧”的“大炮彈”。1969年,蘇兆慶帶著這三個“炮彈”進京參加展覽。他將重約200斤的3個“大炮彈”裝箱,其中兩個用繩子拴著,掛在胸前和后背,左手再拎一個,右手還拿著隨身物品,就這么上下汽車和火車。后來提及此事,學界都驚出一身冷汗。“我當時的情景就像個逃難的一樣。”蘇兆慶回憶說,自己當時敢這么干,是因為確實不知道這三個“炮彈”是改寫中國文明史的無價之寶。原來“大炮彈”是大口尊,被古文字學界稱之為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物證。隨著“陶文大口尊”在國內外的展覽,它就像當年發現的“甲骨文”一樣,為考古、歷史、古文字、天文學界所矚目。有專家指出,大口尊外部刻畫的“日月山”圖形是一個會意字“旦”,“山上的云氣承托著初出的太陽,其為早晨旦明的景象,宛然如繪。”蘇兆慶受到啟發,他想,先人在陶文上刻的圖形,不可能是為了創造文字,而是生產生活的需要。在查閱了大量資料之后,他大膽設想如果在聚落居住的地方有突出的山峰,只要觀測點選擇得當,就能看到陶文所示的景象。為了驗證這個判斷,蘇兆慶曾在春分、秋分季節,先后十次騎著自行車去陵陽河遺址發掘點中央觀察日出現象。“春分時太陽升到山之巔,就能出現陶文的圖景,它可能是東夷民族一個部落天文觀象臺的遺址。”蘇兆慶說。遺址東方也有一個高聳的孤峰,從前高峰處有一個塔,被稱為莒城八景“屋樓春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已用日出方向確定春分,用測量日影確定二至。我國天文歷法產生的年代,當追溯到5000年前。拂去歷史的塵埃,古老的莒地文明終于在她的后代面前露出了真容。金點子·()·文物之外的功夫1957年接觸文物時,蘇兆慶幾乎是一竅不通。他完全是在實踐中學習,家里的十幾架書,都是和文物考古歷史有關。無論是文獻資料、實物資料,還是民間資料,蘇兆慶都“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經常對學生們說,研究文物要在文物之外下功夫,“歷史是一個大課題,我們怎能一下子明白?所以要扎扎實實一步步來。這是對文化和歷史本身的負責,也是對祖先、民族和未來的負責。”最初在陵陽河發現的三口大尊皆是洪水沖出來的,學界一直有人懷疑是否真是莒地出土,要解決這一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陵陽河再挖出一個來。1979年,在蘇兆慶的多方努力下,新一輪的挖掘工作開啟。但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幾無收獲,失望的挖掘負責人因與蘇兆慶觀點不合憤而離去。現場只剩蘇兆慶與支持他點的萬良三人人手不足,蘇兆慶以每120元的價格從附近村子里雇用60位民工,沿陵陽河溝深挖。一天,一直挖到中午仍然一無所獲。挖掘隊放工,蘇兆慶到河溝中洗手,忽然發現不遠處有一角陶片,憑直覺,蘇兆慶興奮地高呼:“大口尊。”幾人高興得顧不上吃飯顧不得找工具,直接用手扒了起來。直到把它扒出來,蘇兆慶才感覺到磨出血的兩手生疼。考古界稱,老蘇和賴非“洗手得寶”。2012年,蘇兆慶聽說有人發現石頭上有字,第二天他就帶著宣紙和拓片工具去了,先后考證了14次,確定是巖畫,上有圓,下有方,中間是人。這一大發現,填補了山東沒有原始巖畫的空白。有人對蘇兆慶說,這個老頭真有福!蘇兆慶就樂了,他說,挖不著是正常,挖著了是僥幸。恰恰他挖到的都是精品,這是福分和勤奮努力結合的結果。博物館中的每一件藏品,蘇兆慶都能講出一段故事,他們有的來自蘇兆慶的慧眼識珠,有的來自四里八鄉慕名人的無私奉送。在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里,蘇兆慶將她們一一收藏進館,無一私藏,也正是蘇兆慶這份公心,讓今天的莒州博物館成為國內學界知名的文物藏館,更成就了今天莒縣的文化高度,讓沉積千年的莒文化重放光彩。1.閱讀文章開頭兩個自然段,你想探究的問題是什么?并說說探究這個問題的原因。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第三個小標題下面的內容,補全這個小標題。下面最恰當的項是(_____)有才氣(乙)笨力氣(丙)憑運氣3.蘇兆慶“從文化館的一名職員,成長為一名文物專家”,你從他的經歷中獲得了哪些啟示?請結合“大炮彈·日月山·大口尊”的內容進行簡要說明。4.這篇紀實文學講述了蘇兆慶與莒縣博物館之間真實的故事。閱讀文章,談談你對題目“一個人和一座博物館”的理解。三、應用12.某校初三(1)班舉行了一次“校級三好學生”評比推薦討論會,以下是討論內容節選:同學甲:我建議推薦我們的班長黃燁,他是連續三年的班級三好學生,成績也一直是班上的前三名,而且他還樂于助人,一直是學校“志愿服務社”的成員。同學乙:我也同意,黃燁體育也不錯,他是我班排球隊主攻手,帶領我們獲得過學校排球賽的亞軍。同學丙: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黃燁有責任心和奉獻精神,他擔任我班班長,花費了好多時間和精力,但從來沒有怨言。……班主任:我同意大家的意見!我還公布一個結果:這次候選人的無記名投票推選,黃燁的得票數是全班最高的。請你根據討論內容,完成下面這封推薦信。要求:①信息全面、準確、有效;②語言簡練得體;③符合文體要求;④只需寫推薦信的正文內容,字數不超過180字。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13.“城池”在古代指城墻和護城河,它是古代的軍事防御建筑。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它可能是一種信仰,也可能是為人處世的原則。在你的“城池”中,有你無比珍重的、堅持的、保護的……你的“城池”,別人是很難攻破的。主持人董卿說:“在長街短巷,市井煙火里,愿我們用最質樸的靈魂守住心底的城池。”守住“城池”,也就守住了我們的精神家園。請以《守住自己的“城池”》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真實人名等相關信息,不可抄襲和套作。

參考答案一、積累1、B【解析】

A.鐫刻(juān)。C.通霄——通宵。D.捫心(mén)。2、B【解析】

試題分析:A.涉獵(shē)-(shè)、迷惘(mǎng)-(wǎng);B.正確;C.橫蠻(héng)-(hèng)、感觸(chǔ)-(chù);D.不諱(wěi)-(huì)、引吭試啼(kàng)-(háng)。據此,答案為B。3、A【解析】

A項,正確;B項,語序不當,“讀者深受喜愛”改為“深受讀者喜愛”的后面;C項,兩面對一面,把“是否”去掉;D項,在句末加“等功能”。【點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前后矛盾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可用壓縮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4、D【解析】

A.不能自已:指無法控制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符合語境。B.精美絕倫:精致美妙得沒有東西可以比得上。符合語境。C.蓬勃生機: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符合語境。D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這是說“一旦產生小的靈感”就“鍥而不舍”,很明顯是不正確的。5、(1)寤寐思服輾轉反側(2)酒酣胸膽尚開張(3)霧凇沆碭(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解析】

“寤寐”“沆碭”“麾”“炙”“翻”“贏”是此題中的易錯字,作答時要注意字形。6、《昆蟲記》法布爾傅雷傅聰【解析】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難度不大。甲文選自法布爾的《昆蟲記》,乙文選自傅雷的《傅雷家書》,知道這兩個選段出處之后,再去做題就很簡單了。二、閱讀7、1.D2.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織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3.①蘇軾滿腹才華卻被貶黃州,有職無權,才能無以施展,可謂職閑;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賞月,醉心空明月色,可謂情閑;③作者以閑人自稱,既有被貶的惆悵苦悶,也有賞月中自我排遣的曠達樂觀,可謂心閑。4.示例一:都運用了側面描寫。語段(一)(二)分別通過描寫竹柏的影子、堤上柳枝來表現月光的明亮。示例二: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語段(一)將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語段(二)將湖面比作鏡子,將美景比作畫。【解析】1.A透明/明朗。B散步/步。C出行/品德。D都是“尋找”。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交橫:交錯縱橫。3.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在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作者對月光的愛慕抒發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欣賞和用與“閑人”相對的“忙人”(朝廷官員小人)的鄙夷與諷刺。4.考查對寫景手法的理解。“庭下如積水室明,水中蓮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更體現出了月光清涼明凈的特點。“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蕩,如鏡中,復如畫中。”同樣也運用比喻修辭手法,通過描寫堤上柳枝來表現月光的明亮。【點睛】譯文甲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乙文,曾經和印持等諸位兄弟朋友在喝酒后乘小船游覽,從孤山回來.當時是初月照耀的在新修的堤上,柳樹枝都倒影在湖面上,很是空曠,好像鏡子一般,又像是在畫中一般。8、1.有人稱王全部更加2.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3.(1)(劉邦)于是向西進入咸陽,想要留在宮殿中休息。(2)父老們苦于秦朝的嚴刑峻法已經很久了。4.劉邦率先攻入咸陽,有入住秦宮的野心,但是在樊噲張良的勸說下,退出咸陽,駐軍霸上。他與咸陽百姓約法三章,是為了籠絡人心,為他以后稱王以及建立漢王朝贏得百姓的支持。【解析】1.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近幾年考試有加大難度的趨勢,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以今釋古的現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此題多古今異義,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釋古。如“王”在這里是“稱王”之意。2.試題分析: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較容易,根據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3.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遂”“西”“苦”“苛”等詞語,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詞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后一定要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4.試題分析:文言文要點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在聯系,要做到心中有數。此題要依據原文內容,按著題干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談原因。譯文: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枳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后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9、1.(1)寒冷(2)同“徹”,穿過,透(3)清澈透明(4)于是2.B3.(1)青翠的樹枝和藤蔓,覆蓋、纏繞、搖晃、聯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2)當時戴逵遠在剡縣,王子猷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尋找他。4.原因:甲文是因被貶永州,心情抑郁,出游散心;乙文因“月色入戶”,又被貶黃州;丙文因月色皎潔,后詠左思《招隱詩》,憶起戴逵。心境:甲文主人公由樂到悲;乙文主人公樂觀、豁達;丙文主人公隨性、放達。【解析】1.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澈”通“徹”,穿過,透;“空明”是“清澈透明”的意思。2.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破句”的現象。語句“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的意思是:一天夜里大雪紛飛,他一覺醒來,推開臥室門命仆人斟上酒。據此,正確的句讀為: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故答案為B。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1)句中的“翠蔓(翠綠的藤蔓)、蒙(覆蓋)、絡(纏繞)、綴(聯結)”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時(當時)、棹小舟(乘小船)、尋(尋找)”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4.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小石潭記》中的柳宗元是因被貶永州,心情抑郁,出游散心,其心境是由“樂”到“悲”;《記承天寺夜游》中的蘇軾被貶黃州而見美好的月色而出行,其心境是復雜的,但總體上表現了作者公樂觀、豁達的;丙文中的王子猷因月色皎潔,后詠左思《招隱詩》,回憶起戴逵而出行。通過回顧往事,從“經宿方至,造門不前

而返”可以看出王子猷隨性、放達的性格特點。【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參考譯文:【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砍伐竹子,開辟(一條)道路,順勢往下走可以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條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樣曲折,像蛇爬行一樣彎曲,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小潭的岸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我坐在潭邊,四周竹林和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冷落、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真是寂靜極了,幽深極了。因為這里的環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就離開了。【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丙】王子猷住在會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紛飛,他一覺醒來,推開臥室門,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潔白。于是他感到猶豫不決,吟詠起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懷念起戴安道。當時戴安道在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去拜訪他。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門前沒進去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沒了自然返回,為什么一定要見戴安道呢?“10、1.文章采用了邏輯順序,作者依次介紹了冰火山與活火山的成分構成、地表形態、噴發原理。2.做比較。將冰火山與地球上的活火山做比較,通過二者的成分構成、地表形態、噴發原理的異同點的比較,說明冰火山的特點。3.不能去掉。“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冰火山出現在冰凍衛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溫度低于-150℃的天體上是一般情況,還會有特殊或例外的情況。如果去掉,就沒有特殊或例外的情況了,與事實不符。“通常”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4.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說明對象及對其噴發原理的介紹。【解析】1.本題考查說明順序的判斷。說明文有三大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文章作者依次介紹了冰火山與活火山的成分構成、地表形態、噴發原理。可見使用的是邏輯順序。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作引用等。解答時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文字信息來判斷,根據文段內容從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達其作用。如第③段將“冰火山與地球火山進行比較,運用的是作比較。結合整個句子來看,作者通過舉兩者的比較,突出說明冰火山的特點。3.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特點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類題要抓住說明文語言準確這一特點。先說明詞語的意思,再說明用了該詞句子的意思,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強調這個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本句中的“通常”意思是“一般”情況下,起限制作用,但不包括特殊情況,如果刪去,過于絕對化,與事實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強調: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4.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賞析能力,在說明文中,開頭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激發讀者的興趣。引出說明對象。然后結合具體文章分析即可。此文開頭以阿胡那火山噴發的例子,引出本文要說明對象,引出對其噴發原理的解釋說明,同時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11、1.問題:蘇兆慶為什么說“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館支撐著”?原因:我想知道為什么博物館對蘇兆慶如此重要2.乙3.示例:我獲得的啟示是: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勤奮執著,才能獲得成功蘇兆慶熱愛文物事業,他親自到發現“大炮彈”的現場,又不辭辛苦帶文物參展,他多次到遺址觀察日出現象,求證“旦”字的學術價值,使古老的莒地文明展露了真容,同時自己也成長為一名文物專家。4.示例:題目表明了蘇兆慶和博物館的關系,正是靠著蘇兆慶的勤奮努力,博物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國內學界知名的文物藏館,題目體現了蘇兆慶對博物館發展的重大貢獻。【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我們需要結合一、二兩段的內容提出你所要探究的問題,可從“他笑了,說:“成就感覺不到,文物好比是自己的孩子。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館支撐著。””這句話中提取出你要探究的問題,然后再將原因說明一下即可。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應用之補寫能力。本題難度不大,通過文中“1979年,在蘇兆慶的多方努力下,新一輪的挖掘工作開啟。但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幾無收獲,失望的挖掘負責人因與蘇兆慶觀點不合憤而離去。現場只剩蘇兆慶與支持他點的萬良三人人手不足,蘇兆慶以每120元的價格從附近村子里雇用60位民工,沿陵陽河溝深挖。”這幾句話可知,蘇兆慶挖掘文物完全是靠人力,并沒有采取一些先進的技術,踏踏實實地做好挖掘工作,所以在甲乙丙三項中,乙最符合。3.本題是啟示題,考查對段落主題的理解。啟示,其實就是這一人物有哪些方面對你造成了影響,是需要你去學習的或者自己去改正的。從文中“大炮彈·日月山·大口尊”這段內容中的為了驗證這個判斷,蘇兆慶曾在春分、秋分季節,先后十次騎著自行車去陵陽河遺址發掘點中央觀察日出現象。可以知道,蘇兆慶為了能夠驗證他的判斷,不辭辛勞,終于成功,體現了他對于文物工作的執著與熱愛,這就可以作為你獲得的啟示。4.本題考查對標題的理解,需要從表層義和深層義兩方面去回答。從表層義來看,“一個人和一座博物館”表現出了蘇兆慶與博物館之間的關系,正是因為他的努力——采取多種措施征集文物,不惜一切挖掘文物,才慢慢地讓博物館由小變大----1979年,隨著文物的增多,20平米的小房子漸無蘇兆慶立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