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科學專業計量地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摘要:在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中,計量地理學擔負著方法論的任務,將數學方法應用于地理問題的認識、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地理學由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定位的分析.針對教材難度偏大、課程結構失衡、學生匯報形式單一等問題,以及嶺南師范學院文科生占大多數情況下的計量地理學教學,提出通過教材講授+計量地理學相關軟件上機操作+個人PPT展示的組合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理科生可以通過教材講授深化理解更深層次的計量地理學教學內容.關鍵詞:計量地理學;組合教學方式;教學改革StudyonteachingreformofquantitativegeographycourseingeographyscienceAbstract:Inthedisciplinarysystemofgeography,quantitativegeographybearsthetaskofmethodology.Applyingmathematicalmethodstotheunderstanding,analysisandresearchofgeographicalproblemsisconducivetothequalitativedescriptionofgeographytoquantitativeandlocalizedanalysis.Aimingatthedifficultyofteachingmaterials,imbalanceinthestructureofcourses,students'reportformsingle,andquantitativegeographyteachinginLingnanNormalUniversitywhenliberalartsstudentsaccountforthemajority,putforwardbybeingtaughtandmeasurementgeographyteachingmaterialrelatedcomputersoftwareoperationandpersonalPPTshowacombinationofteachingmethods,fromacertainextent,improvetheteachingeffectandstudentsinterestedinlearning.Atthesametime,sciencestudentscandeepentheirunderstandingoftheteachingcontentofquantitativegeography.Keywords:quantitativegeography;combinationteachingmethod;teachingreform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地理科學專業都開設了計量地理學[1課程.由于計量地理學涉及到的理論、公式、模型較多,且需要一些繁雜公式的推演和抽象概念的理解,具有多學科高度交叉、以專業軟件(如SPSS,GEODA,Matlab等)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理論知識和應用實際密切結合的特點12-61,要求學生學習該門課程前最好具有一定的地理學、數學與統計學、計算機基礎,否則學習難度會比較大.另外,由于該門課是選修課,學生不重視等原因,導致了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17-121.因此,針對嶺南師范學院計量地理學課程現狀,結合當今計量地理學的發展形勢,從教材難度偏大、課程結構失衡、學生匯報形式單一等3方面探討了現階段計量地理學教學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革措施.1存在的問題1.1教材難度偏大目前,嶺南師范學院采用徐建華主編的《計量地理學》[']為教材.計量地理學課程中涉及的數學統計公式等內容往往跟大一大二時學習的高等數學與線性代數相聯系,因此高等數學及線性代數的學習程度直接影響該門課程的學習.而地理科學專業1/4的學生為理科生,3/4的學生為文科生,普遍存在數學基礎薄弱,抽象思維能力欠佳等問題,導致計量地理學中涉及公式講解時,大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出現聽懂一部分、聽不懂另一部分的情況,學生普遍感覺該課程的學習難度略大,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即使理科生也存在此現象.1.2課程結構失衡2019-2020學年第1學期計量地理學課程共計32學時,作業主要根據授課內容進行課前匯報及把匯報內容整理成報告2項內容.課程內容為理論基礎以及上機實操2部分,前4周基本能保證每次上課都上機練習SPSS軟件,從第5周開始,學生結合計量地理學課本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結合實例及軟件應用進行匯報,導致SPSS軟件操作較少.課程課時安排方面,理論基礎講解時間所占比例遠大于上機操作的時間,學生普遍覺得安排不合理.1.3學生匯報形式單一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程采用個人匯報的考察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因小組合作出現有些學生偷懶的情況,而且可以從看書、理解公式、找文獻、操作軟件到最終的上臺匯報,鍛煉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因為是單獨承擔任務,所以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他們必須主動承擔,完成任務.由于學生能積極參與課程,普遍反響較好.以某學生匯報“馬爾可夫預測”一節為例,該生開始看了一遍課本,對里面的公式推導過程幾乎不理解,最后通過在期刊網上查找論文、看《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課本、Bilibili教學視頻以及請教同學才明白,最終收獲很大.而且在匯報過程中,有很多學生介紹了較好的網站和軟件,如地理空間數據云、geoda軟件等,為學生以后找數據、分析數據提供了方向.但是,這種匯報形式也存在缺陷.如學生單獨匯報容易造成匯報都集中在簡單的章節,匯報重復率較高.此外,個人匯報時間限制為5min,難以對復雜問題展開講述,很難加入互動等較為有趣的匯報方法,導致匯報單一、無趣.2教學改革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針對計量地理學中教材難度偏大、課程結構失衡、學生匯報形式單一等3方面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問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選題,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其對課程教學改革的看法.以授課2個班級的84名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星軟件,共發放問卷84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有效回收率為100%.2.1教材講授的內容選取及講解方式80.95%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學習效果一般,只有14.28%的學生認為學習效果很好,還有4.77%的學生(都是文科生)認為學習效果不好.而影響學生此門課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為:67.86%的學生認為是自身基礎不好,有57.14%的學生認為教材難度偏大,32.14%的學生認為課程結構失衡,38.10%的學生認為匯報形式單一,47.62%的學生認為自己沒用功,還有5.95%的學生認為存在其它原因,82.14%的學生認為是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阻礙了學習進度.針對課程內容偏難且課時有限,對于教材的內容講授,51.19%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勾選重難點,有側重點地講授,45.24%的學生希望教師能選取常用的知識點講授,可放棄生僻類型的知識點;在講解公式和模型時,91.67%的學生希望教師引入實例,結合實際問題講解,65.48%的學生希望教師能介紹該公式或模型可在哪方面應用.由此可見,教材講授的內容選取和講解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于該課程難度大對學生造成的壓力.2.2相關軟件上機操作,理論結合實踐計量地理學課程實施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上機練習SPSS等相關軟件,調查中發現,94.05%的學生認為這對學習有幫助,58.33%的學生認為上機操作減緩了理論學習的頭腦負荷,50.00%的學生認為理解了公式的運用,使自己豁然開朗,只有1.19%的學生覺得上機操作減少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說明學生對上機操作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較高.針對課程結構失衡的情況,對于課堂中的上機操作時間,有77.38%的學生覺得上機時間太少,21.43%的學生認為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都沒掌握好.對于課堂上實在無法進行的上機操作,以“操作練習”形式布置作業,有75.00%的學生贊同且會認真完成,但還有小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在上機操作過程中,66.67%的學生覺得教師講課速度合適,26.19%的學生覺得教師講得略慢.由此可見,可以適當增加上機操作的時間,平衡理論知識與上機操作學習,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上機操作的應用,且在上機過程中,教師可以多講操作或軟件,更好地達到理論結合實際的要求.2.3課前匯報的內容選取及組合方式計量地理學課程還采用了個人匯報的考察方式,97.62%的學生認為這對學習該課程有一定的幫助,67.86%的學生認為課前匯報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拓寬知識面,同時也了解到一些有用的軟件和網站,52.38%的學生認為有助于理解、學習公式和模型.可見,學生對課前匯報這種考察模式的認可度較高,但也有38.10%的學生認為課前匯報減少了上機操作的時間,8.33%的學生認為嚴重影響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課程結構有一定的失衡,需要妥善安排課程各部分內容的分配時間,并且嚴格控制每個人的匯報時間,否則會影響課程教學計劃.針對課前匯報的內容和組合方式,對其他學生的課前匯報,有71.43%的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才聽,9.52%的學生覺得毫無興趣,59.52%的學生希望布置的課前匯報內容實際一點.對于獨立完成課前匯報的困難程度,有17.86%的學生覺得非常困難,78.57%的學生覺得一般,而準備課前匯報的時間普遍在一周之內.可見個人匯報的考察方式對學生有一定的壓力,所花費的課堂時間也較多,因此提出了小組合作形式,抽到相同匯報題目的學生進行小組合作.83.34%的學生持贊同的態度,拒絕的學生除了想要挑戰獨自完成的(5.95%),還有小部分學生擔心出現小組分工的問題(10.71%).由此可見,課前匯報可在內容的選取和組合方式上進行改革,內容注重實用化,小組合作注重署名各自完成的部分等.問卷調查中還發現,有71.43%的學生希望匯報完畢后,教師進行簡要的點評補充,讓學生知道匯報效果如何,下次能有所改進.2.4考核方式對于計量地理學課程的考核方式,28.57%的學生希望沿用傳統的課程考核,即平時分(40%)+期末考試(60%),有34.52%的學生希望課前匯報能計入平時成績中,還有36.91%的學生希望筆試與上機考試并重.學生預期這門課的總評成績在80~89分的占58.33%,90~100分的占33.33%.由此可見,學生想在傳統的考核方式中增加一些新的評判標準,也能讓學生更重視上機操作和課前匯報,且學生對該課程的成績期望值較高.3教學改革建議3.1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教師在第一節課講授理論知識,第二節課利用SPSS,Matlab等相關軟件進行相應內容的上機操作.這種授課方式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因為對數理概念沒有深刻理解的文科生,在第一節課講授部分感覺學習內容吃力,長時間進行理論授課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通過第二節課的軟件學習,即學完理論后進行相關上機操作,能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停留在公式層面上,同時也能減輕頭腦負荷,因為長時間學習理論公式,會導致大腦疲勞,學習效果不理想.通過利用軟件進行輔助計算,學生理解了公式的用途以及如何應用,也理解了軟件內部的計算過程,讓學生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并且在上機操作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氛圍較好.通過對全體學生進行課后調研發現,在計量地理學課程中,上機操作這部分內容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計量地理學課程的教學,如果出現重教材理論輕實踐應用的情況,學生很容易出現剛學理論知識,很快就忘掉的情況,因此,需要平衡理論學習與上機操作的關系.如果課堂上實在無法進行實機操作,可以“操作練習”的形式布置作業,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總之,學習計量地理學課程,實踐操作一定要有,并且可以適度增加實踐應用方面的練習或作業.3.2課前匯報需要嚴格控制時間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因為有些學生沒有控制好匯報時間,打亂了教學計劃,無法在學完理論后進行上機操作,所以后期的學習效果不太理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嚴格控制學生課前匯報的時間.因此,建議盡早把學生的匯報日程安排好,讓他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充分準備匯報內容,提高匯報的質量和效率.在匯報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將匯報時間控制在5min內,避免因課時限制出現前期學生匯報時間長,后期學生匯報時間短的情況.3.3規劃好課前匯報的內容和形式匯報要求理論與操作相結合,在匯報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幾乎是把書本的概念放上PPT,再照著PPT讀概念,當教師對他們提問公式中的一些參數的意義時,他們便無法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粒粒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立式磨機減速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歷年考題)
- 2024-2025公司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a4版打印
- 2025年硬質合金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盛清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烤箱內配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醫藥企業戰略規劃的心得體會
- 二年級美術學習評價與反饋方案
- 物流行業效率提升網絡研修計劃
- 小學創建“五好”學校關工委實施方案
- 2022可調節負荷并網運行與控制技術規范+第4部分-數據模型與存儲
- 一年級數學20以內三個數加減混合運算競賽考核例題大全附答案
- 2025屆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聯考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統編版2024~2025學年度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中測試卷(有答案)
- 2025-2030中國內聯pH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荊州學院輔導員考試題庫
- 靜配中心與臨床科室溝通
- 《2B-3型谷物播種機的結構設計》12000字
- 教學設計: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
- 交通設計(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同濟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