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2冊-《和田的維吾爾》-課件_第1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2冊-《和田的維吾爾》-課件_第2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2冊-《和田的維吾爾》-課件_第3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2冊-《和田的維吾爾》-課件_第4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2冊-《和田的維吾爾》-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和田的維吾爾

人教新課標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和田

和田古稱“于闐”,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最南端,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烏壘(今輪臺縣)設置西域都護府,和田正式納入我國版圖,其間,佛教傳入,和田成為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直到公元11世紀,伊斯蘭教以鐵騎、利劍東進,將和田納入其統治之下。清初,“于闐”改名為“和闐”,1959年,“和闐”又改為現名。

和田的古代文明十分輝煌,尼雅遺址、阿克斯皮力古城、買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爾古城、約特干遺址、熱瓦克佛塔、庫克瑪日木石窟等世界知名的古遺址及眾多出土文物,如古木版畫、絲綢地毯殘片、金飾佛像、干尸、最古老的錢幣、各種服飾用具等像一部部光彩照人的史詩,令無數中外游客嘆為觀止。此外,和田神奇多樣的地貌──巍峨的雪山、瑰麗的冰川、幽深的巖洞、神秘的荒漠叢林、遼闊的草原、美麗的綠洲、多姿的湖沼……也吸引著眾多的探險勇士。

教學目標:第一、能夠掌握詞語的正確讀音,在朗讀中體會文字之美。第二、能通過品味文章的語言、尤其是品味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感受維吾爾鄉村的風情,并且理解和田維吾爾的精神。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

一樣的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

一樣的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

一樣的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

一樣的土質樸、粗獷、豪放花美麗、自信謎神秘歌豁達樂觀土一樣的質樸、粗狂和豪放花一樣的美麗和自信謎一樣的神秘歌一樣的豁達與樂觀生活在豁達樂觀、載歌載舞之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土一樣的維吾爾當沙塵暴鋪天蓋地地襲來時,一個漢子迎風引吭;沙塵漫天飛揚,人們長年摘不下“防塵裝”;他們喜食土馕坑、沙土灰里燒制的食物;他們把衣服直接攤鋪在沙漠上晾曬。

馕天山雪蓮小結:行文中的小標題便于將材料分門別類地組織,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材料、表達主題,使行文條理清楚;能吸引讀者,對主要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更快速更準確地理解文章內容和寫作意圖。作業:積累詞語:引吭、撕扯、搖曳、肅然起敬、笨拙、淋漓盡致、載歌載舞。(從其中任選三個詞語造句)根據文章內容,畫一幅關于”維吾爾”風土人情的圖畫,并配上幾十字的文字解說。

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人口882.35萬人(2003年),占新疆總人口的45.62%。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區。維吾爾族的歷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5世紀稱鐵勒。唐初稱“回紇”。貞元4年改稱“回鶻”。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滅回鶻汗國,大部分人西遷至西域,逐步由游牧過渡到定居的農業,同時融合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的于田、疏勒、龜茲等古國的土著居民和兩漢以來移居西域的漢族,還有以后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紀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兒”,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維吾爾民族。課堂拓展維吾爾族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如《突厥語詞典》、《福樂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眾多的樂器,使維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