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隴縣關山天成大鯢馴養繁殖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項目概述1.1項目名稱、實施單位及實施地點1.1.1項目名稱:隴縣關山天成大鯢馴養繁殖場1.1.2實施單位:隴縣關山天成大鯢馴養繁殖場1.1.3實施地點:隴縣天成鎮掃帚灘木拉石溝1.1.4項目法人:聯系電話:1.2項目建設依據和發展方向1.2.1項目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陜西省實施 <漁業法>辦法》,《陜西省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暫行辦法》。發展方向:通過仿生態規?;B殖、增殖放流等措施使大鯢種群數量明顯增加,最終達到大鯢資源的保護與恢復目的。1.3指導思想及總體思路指導思想: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在不影響環境前提下,通過仿生態馴養繁殖大鯢,最終達到大鯢資源的保護與恢復目的。總體思路:鯢馴養繁殖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在全國已經形成了大鯢的生態、仿生態和全人工馴養繁殖3種基本模式。并對于大鯢種質資源的保護非常有效,基于以上原則,本項目實施的總體思路是按照大鯢的生物習性,根據養殖地生態條件,采用仿生態人工馴養繁殖模式,擴大種群保護物種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資源。1.4項目設計的原則為保護大鯢的種質資源并使其種群數量明顯增加,項目設計主要以大鯢的仿生態人工馴養繁殖模式為基本原則。1.5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建設內容:①仿生大鯢態養殖小溪流與洞穴共600m2100余穴;②建設管護房3間(50m2);③修建引水渠200m;④修建圍墻300m⑤防護壩60m建設規模:建設總規模2.0畝。1.6項目實施進度項目建設從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限為3個月。1.7項目總投資66萬元人民幣,目前已經完成46萬元人民幣的投資(基礎建設和生產資料投入),20萬元的儲備資金(用于今后三年中大鯢馴養經費)。1.8項目資金籌措全部自籌。1.9結論該項目選擇在大鯢的適生地建設,完全滿足大鯢生長與繁殖的基本條件。該項目技術路線正確,技術措施得力,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項目建設資金有保證,建設方案合理,配套設施完善。基于項目建設所具備的以上基本條件,該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項目的實施將會產生明顯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大鯢自然資源的永續增殖和利用??傊?,馴養繁殖大鯢,是一項政策性強,技術要求高的高效養殖產業,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大鯢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合理保護利用,依法繁養,規范管理,確保大鯢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取得理想的社會、經濟效果,才能使大鯢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第二章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項目背景大鯢:Andriasdavidanus(Blanchard)大鯢俗稱娃娃魚,(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兩棲動物,有長達3.5億年的進化史,是與大熊貓、白鰭豚相媲美的活化石。)在我國分布較廣,在黃河、長江、珠江中上游支流的17個省區均有分布,尢以陜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為多;在我省尢以鳳縣、太白、留壩縣等地數量較多。隴縣在歷史上也曾有大鯢分布。由于大鯢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營養、藥用價值極高,受利益驅動,近年來亂捕濫獵大鯢的現象日益猖獗,再之全球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大鯢生動物資源種群數量急劇衰退,分布范圍逐漸縮小,棲息地的減少和破壞,導致野生大鯢生態環境遭受了毀滅性破壞,使得大部分地區大鯢種群瀕臨滅絕。1988年,大鯢被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列為二級保護動物,被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列為I類瀕危物種。因此被列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國際瀕危物種。為了有效拯救和保護這一珍貴自然資源,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我國各地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依法批準建立了一批大鯢馴養繁殖場,開展大鯢的遷地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馴養繁殖是拯救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有效手段,也是繁衍、恢復瀕危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重要途徑,對保障和促進社會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2.1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大鯢馴養繁殖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在全國已經形成了大鯢的原生態、仿生態和全人工馴養繁殖3種基本模式。這兩種馴養繁殖模式技術已經完全成熟,并對于大鯢種質資源的保護非常有效。項目的實施也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中華
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陜西省實施(漁業法)辦法》和《陜西省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暫行辦法》均鼓勵開展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人工馴養繁殖工作,基于以上技術條件與法律依據,該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2.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由于大鯢具有極大的科研、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因此近年來亂捕濫獵大鯢的現象日益猖獗,再加之棲息地的破壞、喪失和減少,導致野生大鯢種群數量銳減、分布范圍縮小,許多原有的分布區已經絕跡,使得大鯢處于瀕臨滅絕的危險境地,我國已經將其列為H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聰明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均將大鯢的受威脅現狀列為極危( CR等級。目前,全球范圍內對瀕危野生動物的有效保護方式有兩種途徑。一是就地保護(in-situzoneconservation),也就是在瀕危野生動物的原棲息地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踐證明,就地保護是目前最有效的野生動物保護方式。二是遷地保護(ex-situzonexonservation ),也是開展瀕危野生動3個方面。3個方面。(1)開展大鯢人工馴養繁殖,有利于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隴縣地處秦嶺北麓,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分布的水生野生動物達40余種,其中魚類18種,被列為國家口類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就有 3種,即秦嶺細鱗鮭、水獺、大鯢;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的有多鱗鏟頜魚、岷縣高原鰍、中國林蛙、中華鱉,還分布有棒華魚、鯰魚等地方土著魚類。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大鯢資源在隴縣關山山區曾有分布,2006年10月在隴縣長溝河與寶雞通關河交界河段發現一條1米多長的大鯢擱淺在河灘,被寶雞市漁政站救護。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隴縣大鯢資源蹤跡難覓,已瀕臨滅絕狀態。故開展大鯢人工馴養繁殖,是拯救大鯢資源衰退的有效舉措,是建立秦嶺山區大鯢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的實施就是對大鯢的遷地保護,對維護秦嶺山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和物種多樣性將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將有利于保護野生動物資源。(2)開展大鯢人工馴養繁殖,將對建立秦嶺山區自然保護區發揮重要作用。為拯救保護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資源,1998年寶雞市環境保護局在《寶雞市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中,已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建設作為重點,市水利局編制完成《寶雞市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計劃沿秦嶺建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大鯢馴養繁育場建設在陜西隴縣秦嶺細鱗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通過大鯢仿生態馴養繁殖模式繁殖大量幼苗,實現人工增殖放流,是擴大大鯢種群數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人工馴養繁殖、人工增殖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相結合,可以使大鯢種群不斷增值,逐漸直向全面恢復階段,不斷增強和完善保護區的功能。(3)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是寶貴的自然財富,開展大鯢人工馴養繁殖,也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態和經濟價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陜西省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暫行辦法》積極鼓勵大鯢馴養繁殖的政策,大鯢繁殖到第三代并達到一定規模,經省漁政業主管部門評估后,在承擔放流增殖任務的前提下,允許一部分繁殖的大鯢仔二代進入市場,實現珍稀物種的經濟價值?;诖篥F在我國的現狀及國際對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方式,我們選擇在大鯢的最佳適生區-秦嶺山地,開展大鯢的保護與馴養繁殖工作。該項目的實施對于大鯢野生資源的保護與恢復不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項目區的基本情況和建設的有利條件項目區的基本情況(1)項目區位置項目區位于隴縣天成鎮掃帚灘村木拉石溝,屬于渭河一級支流千河流域,位于東徑106°39’57〃;北緯34°50',海拔1350m,距離隴縣縣城15kmo(2)項目區社會經濟條件隴縣關山天成大鯢馴養繁殖場所在地為天成鎮掃帚灘村木拉石溝,該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98戶,744人,總耕地面積1914.8畝,歷年退耕還林面積295畝,全村牛存欄402頭,羊存欄1500只,豬1500頭,全村人均收入2360元,場所在地周圍2組共20戶,78人。場地處上游沒有農戶,全部系國有林場森林,森林覆蓋率為 90%。上游沒有礦產,無污染源。(2)項目區地形地貌項目區位于隴山山脈關山腹地,關山既是隴山(六盤山的南脈)的支脈,又是秦嶺的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我國陜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分水嶺,最高海拔 2466m,屬祁連山秦嶺地褶皺帶的秦祁地軸,具有隴山山地和渭北黃土侵蛀地貌。其間峻嶺重疊,河網密布,森林茂密,草原豐美,森林覆蓋率達到85%,石質山地,黃土覆蓋較薄,山地海拔多在2200m左右。項目所在地海拔1350m,森林覆蓋率達到90%o(3)氣候條件項目區地處中緯度北溫帶,受中亞季風氣候影響,具有10.7C,10.7C,自然環境歷史極端最高溫度403C,最低氣溫-19.9C,>10C以上積溫3433.9C,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38.8小時,總輻射量109千卡/m2,歷年平均無霜期198天,地區差異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600.1mm,降雨集中在七、八、九月份,水域冰凍期一般為60?90天。項目所在地立體小氣候特征明顯。寒冷多雨,無明顯的夏季(平均氣溫不足22C),冬季較長(平均氣溫低于10C)o年平均氣溫5.4C,年均降水量650?700mm,無霜期不足150天。(4)項目區水系及水質項目區位于渭河水系一級支流千河流域,是千河的發源地,河道海拔多在1000?2280m,相對落差達1200m以上。河流縱橫交錯,河床比降大,河岸深切,滾石量大;底質多為渾圓狀漂礫及大塊礫石。河水清澈,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流中潭、瀑、泉、澗、溪相間,深潭洞穴密布。河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喬灌木等植物,是典型的亞高山溪流型水生生態系統。項目所在地位于千河一級支流蒲峪河右側支流,河流泥砂含量少,水質優良,礦化度低,無任何污染源;水溫低,溶氧高,年平均水溫8?10C,pH值5.8?6.8,透明度100cm以上,符合人畜飲水的水質標準。(5)適宜的生態環境及餌料來源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該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自然植被良好,有大量的野生禾本科、單子葉草植物和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小型魚類及蟹、蝦、鱉、蛙等動物資源。河床有大量的沙蠶幼體,是魚類生長發育的重要餌料來源。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既涵養了水源,又為魚類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環境,是多種珍稀水生野生動植物適宜的棲息地,生物多樣性和生境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較為完整,在上世紀70—90年代曾發現野生大鯢在此周圍河流棲息生長,秦嶺細鱗鮭資源相對豐富,特別適合大鯢和秦嶺細鱗鮭的生存環境,有利于它們的繁衍。大鯢食物鏈中的動物,主要為蚯蚓、蛙類、魚類,飼養方便,技術含量低、資金投入少、成本低,計劃采用就地發展農戶生產、定額定價收購的方式。采取按大鯢自然生長規律進行飼養,食物供應隨季節變化,原料生產不需要采取溫室種植等技術和設備,因此投入更低。再加上人工飼養或購買一些餌料,完全可以保證馴養繁殖大鯢的餌料需求。(6)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馴養繁殖動物的保護措施隴縣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生物資源較為豐富。集中分布有秦嶺細鱗鮭、川陜哲羅鮭、水獺等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多鱗產頜魚、岷縣高原鰍、中國林蛙、中華鱉等多種省級重點保護水生動物。近來年,我縣漁政部門會同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門,加大對非法破壞國家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案件的打擊力度,建立了陜西隴縣秦嶺細鱗鮭國家級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保護總面積達6559公頃。在每年“水周”和縣上“三會”(河口農貿會、鳳縣交流會)上進行廣泛宣傳《漁業法》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及有關法律,為保護秦嶺地區的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由于保護管理投入不足,手段落后,基礎設施薄弱,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大鯢資源和棲息環境嚴重破環的局面。因此,只有通過人工馴養繁殖、人工增殖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相結合,才能使大鯢種群不斷增值,逐漸走向全面恢復階段,使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盡快步入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目前已形成了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一方面嚴厲打擊了破壞大鯢資源以及捕殺、販賣等一系列非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鼓勵馴養繁殖和合法合理經營。為大鯢的保護、馴繁、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3.2項目的建設條件3.2.1技術支撐本項目法人代表楊虎勤,男,現年40歲,為項目建設所在地人,對該地的自然環境非常了解,一直熱心于大鯢養殖事業,曾多次赴湖北、“大鯢之鄉”漢中等地學習考察,基本掌握了大鯢人工養殖技術,并擬聘請有關專家為技術支撐。項目技術負責人:邢西謀,男,生于 1965年,現任隴縣浩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陜西省秦嶺細鱗鮭增殖放流站負責人。1992年畢業于西南農業大學水產系, 2002年在職攻讀動物遺傳育種碩士學位,主要從事魚類細胞遺傳學研究,碩士論文研究內容為大鯢遺傳多樣性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水產動物養殖和水生生物種質資源研究,發表與本項目相關的科技論文多篇: 《四種藥物對虹鱒魚苗的毒性研究》發表于《動物醫學進展》、《陜西湑水河流域水生生物狀況的初步研究》發表于《 中國水產科學》,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飼料蛋白質水平對俄羅斯鱘幼鱘生長的影響》發表于《淡水漁業》、《漁用飼料中必需氨基酸平衡效果的微機分析方法研究》發表于《淡水漁業》,并多次榮獲獎項。項目技術顧問:張紅星,男,副研究員,出生于1967年10月,西安臨潼人,1992年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特種水產專業。曾在陜西省水產研究所從事特種水產品的引進、養殖試驗研究。1997年5月至今在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從事水生動物保護和養殖技術的科研工作。 2006年起攻讀華中農業大學“漁業資源環境與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長期從事水產養殖第一線工作,有豐富的水產養殖知識及大鯢養殖經驗,有較強的科研技術和組織能力。發表論文 20余篇,參加專著撰寫3部。主持《秦嶺山區大鯢生境及繁育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2007年陜西省科技進步項目三等獎; 參加《大鯢生態繁殖及苗種研究》項目獲2007年西安市科技進步項目二等獎;主持《秦嶺山區大鯢規?;咝斯し庇P鍵技術研究》項目獲2008年度安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現有設施(包括現有設施的相關產權說明)項目區選用仿生態繁養模式,在適生區選擇便于管理的梯田地建造小溪流,人工仿天然造洞穴,人造植被,并用引自來水的方式將小河水和泉水引入小溪流里投放種鯢,定期投入食料,加以人工看管的模式進行繁養。場占地面積共2.0畝,其中魚池面積1.0畝,共建水沉淀池2個,繁養池4個,修建管護房3間,共投種魚20條,60余斤,鯢苗80條,鯢種鯢苗投放款達16多萬元,修建和購買報警等設施共投入資金46萬元,留場資金20萬元,共計投入資金66萬元。詳見資金證明。項目基礎條件項目區森林覆蓋率85%,因此水質清澈,高氧高透明,PH值在6-7之間,上游沒有礦產,無污染源,屬無人居住區,全年平均溫度12度左右,繁養場海拔在1350米之間。鄉村道路已通達項目區,通訊電力條件好, 現已建成:①仿生大鯢態養殖小溪流與洞穴共600m2.100余穴;②建設管護房3間(50m2);③修建引水渠200m;④修建圍墻300m⑤防護壩60m。已完成投資46萬元。環境、防疫、防洪、抗旱及生產安全條件該項目使用的生產技術主要以大鯢的自然繁衍為主,不使用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原材料、燃料;生產經營過程無有毒副產品、無噪音,是真正的“綠色工程”。環保的考慮主要集中在接待中心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處理以及生產流程中形成的富含生物餌料和大鯢排泄物的廢水的處理兩個方面。該項目運營不存在安全隱患和有毒、有害污染物,勞動安全、環境衛生容易保證。項目也不使用易燃易爆的材料、燃料,但周圍有大片林區,應加強防火工作。水源來自天然泉水,終年不斷供水有保證。有60m毛石砼防洪擋墻,可以低擋三十年一遇洪水標準。3.2.5交通條件項目區交通方便,距離隴縣縣城 15km,寶天公路(寶雞-天水,在隴縣也稱隴馬公路既隴縣-天水張家川馬鹿鎮)穿境而過,是通往省級旅游風景名勝區關山草原必經之地,據關山草原30公里,通訊條件好,已開通多種移動電話和寬帶網,使之與外界可保持暢通的信息交流。千河流域樹木蔥郁,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在這里發展大鯢產業,不僅可實現大鯢產業化,而且可帶動地方多種經濟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容易形成產業鏈。3.2.6監管措施項目建設期間以及建成后,主要由隴縣漁政監督管理站進行監督和領導,同時無條件地接受各級漁業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和檢查。第四章項目市場分析大鯢市場競爭力分析大鯢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傳統的食、藥兩用,價值極高的經濟本項目產品是大鯢成品苗種及商品鯢,產品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及經濟價值都很高,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1、食用價值大鯢肉質細白,味清淡而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佳肴,它在香港、臺灣及東南亞市場上被視為珍稀補品,食用能增進食欲,強壯體質,對人體補虛有奇效。每公斤售價約合人民幣3600元。據有關專家分析,娃娃魚肌肉蛋白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總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營養價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大鯢皮膚中含有41%-61.3%的人體最佳祛皺美容物膠原蛋白。2.藥用價值大鯢對貧血、霍亂、痢疾、癲癇、血經等病癥都有顯著療效,還具有補腎、強壯、補血益氣的功效。它能促進細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大鯢的皮可制成治療灼傷的藥物;鯢胃可治療小兒嗝食之類的胃病,膽汁能解熱明目。食用大鯢能有效地防治貧血、血經等癥。據有關文獻報道,娃娃魚機體中可提取超級抗原 PRCA,它被國際衛生組織稱為“誘導癌細胞凋亡反應因子”。民間常以娃娃魚皮膚粉拌桐油治療燙傷。娃娃魚皮膚分泌的粘液可預防麻風病。娃娃魚機體中含有70多種天然活性生物這些生物活性物在食用、藥物、化妝品、健康食品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研發價值這些活性生物它能促進人體生理活性,改善人體細胞代謝水平,促進人體蛋白質合成,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娃娃魚機體中含有一種抗癌因子,它能軟化癌細胞、抑制癌細胞轉移它能激活人體產生抗癌因子,從而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3觀賞價值大鯢是一種奇特觀賞動物,其貌不揚,只產于山區,并且是野生保護動物,所以國內有的城市公園內也飼養有娃娃魚,供游人觀賞。4經濟價值大鯢適應性強,生長快,飼料來源廣,抗病能力強。一般每平方米可飼養8-10尾,每尾體重2-3斤。目前每尾價值可達5000元。大鯢市場現狀分析“大鯢”又名娃娃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和“會游動的活化石”,全世界僅中國獨有,被聯合國列入瀕危動植物保護名錄。近十年來,國內大鯢的馴養繁殖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碩成果。從大鯢苗種繁殖方面,規模從小到大,出現了集約工廠化人工養殖與仿生態繁殖的格局。2006年據不完全統計,大鯢人繁苗種已超過20萬尾,并涌現出幾百家“持證”養殖大鯢的重點企業與個人,尤其可喜的是在政府的主導下,如湖北的房縣、陜西的漢中涌現出了一批利用生態優勢馴養繁殖大鯢的山區農戶,一個保護資源、增殖發展野生資源的熱潮逐步興起。大鯢馴養總量每年以穩步增長的勢頭向前發展,從而在整體上大大緩解了大鯢資源瀕危的局面。大鯢養殖將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山區農戶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和朝陽產業。大鯢市場需求預測大鯢市場開發前景極為廣闊,主要表現是它可形成現代化農業、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和出品創匯型農業的龍頭品種。娃娃魚高附加值在食品、保健品、化妝品、醫藥品等行業中可形成產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經營,成為我國擁有自主權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及競爭力的品牌。其經濟開發價值主要表現在資源概念、生物科學概念、醫藥研究概念、食品加工與環境保護概念等投資領域??蒲袃r值則是表現在動物個體發生和系統發生等生物進化研究方面。同時娃娃魚胚胎誘導是發育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動物模式,以核轉移技術為基礎的動物克隆,把這個技術從低等動物用到高等動物。其娃娃魚克隆研究就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科學研究模式。大鯢自然繁殖率低,加之大量捕捉和環境破壞,致使大鯢物種面臨瀕危。20世紀80年代國家立法,對重點野生水生動物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同時加大了人工馴養繁殖技術的研究力度。20世紀70代年代至21世紀初,人工馴養繁殖技術取得突破。目前我國大鯢資源雖有較大的回復,總量估計大約50萬尾左右,但面臨生態環境建設和龐大的市場,供應仍十分奇缺,供需矛盾突出而尖銳,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目前達到1200?4200元/kg。由于近代工業污染、農業化肥農藥廣泛使用和娃娃魚自身繁殖率低等因素所致,資源存量極少,幾乎瀕臨滅絕。因此,抓住資源銳減,人工繁殖水平低、尚未形成娃娃魚商品化養殖及國內外市場需求巨大這一發展機遇,開發娃娃魚商品化養殖,會有廣闊的市場開發前景,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專家預測十幾年內商品大鯢僅能少量供應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仍呈求大于供的趨勢,而且價格漲勢明顯,不會有大的波動。因此,投資大鯢養殖產業不但市場風險小,而且具有生產成本低、流通費用少、利潤回報率高和社會效益巨大的特點,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產業和十分難得的朝陽產業。第五章建設內容、規模和技術指標建設目標與起止年限5.1.1建設目標為了加快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步伐,開展大鯢人工馴養繁殖,實施人工增殖放流,擴大大鯢自然種群數量,是恢復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和實施保護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項目建成后,項目單位將把大鯢保護作為首要目標。在此前提下,將把大鯢飼養、繁殖、科研及利用有機結合在一起,最終達到大鯢資源的恢復和人類可持續利用的目標。5.1.2起止年限項目建設從2010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限為3個月。5.2建設內容:5.2.1征用(租賃)土地面積已租賃隴縣天成鎮掃帚灘木拉石溝河灘地(非耕地或林地)。租賃土地來源及相關證明文件見附件。5.2.2馴養繁殖動物數量該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在隴縣漁政監督管理站的監督和許可下,從風縣合法馴養繁殖場購買大鯢親體 10對,即10尾雌鯢和10尾雄鯢,共計購買20尾成鯢,和80尾幼鯢,開始大鯢的仿生態人工馴養繁殖工作。親鯢來源的相關證明文件見附件5.2.3建設項目內容和規模建設總規模為2.0畝。依據國家以及省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大鯢發展的指導思想,該項目打算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走小范圍、小規模、分步驟、分階段進行。目前擬建設的主要內容是:①建設大鯢仿生態養殖小溪流與洞穴共600mi100余穴;②建設看護房3間(50m2);③布設引水管道200m;④修建圍墻300m;⑤防護壩60m。以上建設內容的相對位置關系見附件3:項目設計平面布局圖。5.2.4項目建成后達到的技術指標項目建成后,開始養殖20尾大鯢作為親體。依據鄰縣風縣大鯢仿生態養殖模式目前已經達到的技術指標,該項目可以使親鯢的繁殖達到 60%、每尾雌鯢每年產卵 1000-2000粒、受精率50-70%、孵化率60-80%、幼鯢成活率85%。第六章項目實施進度項目建設期為3個月,即2010年6月完成《隴縣關山天成大鯢馴養繁殖場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的撰寫工作,2010年7月為項目申報階段,爭取在2010年9月前完成申報工作并領取馴養繁殖許可證。2010年6-9月為項目施工建設階段,2010年10月進行竣工驗收。并正式投放大鯢并投入使用。第七章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投資估算投資估算依據
該項目投資總估算為 66萬元人民幣。投資估算項目主要包括建設項目 46萬元(已經完成投資)、每年生產運行成本5.0萬元、技術投入成本2.0萬元等。詳細估算明細如下7.1.2建設項目估算序號項目名稱建設性質(新建/改造/現有)單位建設規模單位造價(元)投資額(萬元)備注1防護壩現有M608.42磚混房屋現有2m504.03蓄水池現有Ml50.02.04鯢仿生態養殖現有2m60014.05大鯢種魚現有kg60.02000.012.06大鯢仔魚現有條80700.05.6合計46.07.1.3生產運行成本估算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單價(元)消耗總量費用金額(萬元)備注1餌料Kg10/Kg600Kg/年1.02水電費0.53人工費2.04不可預見費1.5合計5.07.1.4技術投入成本估算序號投向內容簡要工作量投資額(萬元)主要作用備注單位計劃數1技術服務費年2.0技術指導2技術培訓費年1.0業務培訓合計3.07.2資金籌措7.2.1資金來源及數量該項目投資總估算為 66萬元人民幣,全部是養殖場自籌資金。該項目目前已經完成投資共計 46萬元人民幣,報告附件中的資金證明為 20萬元人民幣,主要是生產運行資金的證明。生產運行資金證明見附件 7。第八章組織管理8.1馴養繁殖場行政管理結構該項目在建設過程及投入使用后, 由鳳縣漁政監督管理站進行監督和管理,并隨時無條件地接受各級漁業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在馴養繁殖場內部,實行總經理負責制,下設生產管理組、技術指導組、檔案組和安全保衛組,共計 4人。各組將分別制定切實可行的詳細生產管理制度、技術管理制度、檔案制度及安全保衛管理制度。在各級漁業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和管理下,按照各個管理制度的詳細要求進行生產活動,實現高效率運轉,以實現項目管理預期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目標。8.2馴養繁殖場生產工藝流程購買成覲 k放入仿生態洞穴 ,冬季培育—,春季培育 ,產前培育 .成熟親鯢—.自然產卵—.自然受精—,自然孵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安市2025年初三一輪復習周測(一)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南通市、泰州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端囆g設計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垃圾焚燒飛灰處理技術
- 2025年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中考二模歷史試題 (含答案)
- 醫院遺體接運合同范例
- 化妝與美甲店合作合同樣本
- 醫院合作建設合同標準文本
- 升降貨梯合同范例
- 勞動合同樣本2008
- 外墻外保溫抗裂砂漿抹面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買賣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
- 13-第二課時-陽燧課件
- 陰極保護系統的運行與維護
- 客艙服務概述的資料課件
- 大學生心理健康-廈門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軍事保密協議
- 明代文人《西廂記》重寫接受
- 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圖入庫(技術培訓)
- 鼻骨骨折的影像診斷-課件
-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評價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