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古代漢語》期末試題及答案一、選擇題1在古漢語中有許多謙詞,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謙詞的有:(A)A不谷B惠C令D陛下2、許慎所謂“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指的是:(B)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3、從古漢語詞匯復音化的語言現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點詞,不屬于聯綿詞的是:(B)A—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B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C凡民有喪,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4下列句中不屬于判斷句式的句子是:(D)A制,嚴邑也。B是皆秦之罪也。C南冥者,天池也。D穎考叔為穎谷封人。5、下列漢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組形聲字是:(A)A然煮烹燒B遵道建造C鄙階陣都D物特牢犧6、《說文解字》的作者是東漢(C)A賈逵B鄭玄C許慎D馬融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之“已”的用法或意義是:(B)A動詞“停止”B同“矣",語氣詞。C副詞“已經”D而已、罷了8下列幾組字中屬于異體字的有:(A)A跡、跡B知、智C詳、佯D沽、酤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屬于意動用法的有:(B)A王者貴乎?士貴乎?B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C天下皆知美之為美。D小國寡民10、下列句子不屬于賓語前置句的是:(B)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D莫之夭閼者。二、填空題1、我國第一部專門解釋詞義的辭典是(《爾雅》),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等等。2、《老子》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所以又稱為(《道德經》)。3、在《北冥有魚》一文里,莊子運用(夸張、輻射式引申)的藝術手法刻畫了鯤鵬的高大形象,使之與渺小的斥鴳形成強烈對比。4詞義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鏈條式引申和()。5、《詩經》的語言以(四言)為主,兼用雜言,顯得參差變化,錯落有致,有一種形式美。6、漢字產生的途徑有記號和(圖畫)。7、“為酒甚美,縣幟甚高”的“縣”與(懸(懸))構成古今字。8、《鄭伯克段于鄢》這篇文章選自(左傳),原書本無題目,這一題目是選者后來加的。9、盡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它仍然是漢字的(流),而不是源。10、“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的“離”與(罹)構成通假字。三、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1x10)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1、城墻2、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2、窘迫或困窘3、寡人有疾,寡人好貨。3、喜歡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4、離開5、宋人有酤酒者。5、賣6、涇以渭濁,湜湜其止。6、水清見底的樣子7、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7、跌到,比喻失敗8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8因發情而狂奔(或狂奔)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9丑10、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10、回旋地向上飛。、指出下列漢字屬于“六書”中的哪種類型(1x10)自:北:眉:上:莫:吠:雲:三:其:霜:象形、會意、象形、指事、會意會意、形聲、指事、象形、形聲。五、名詞解釋1、甲骨文2、六書3、詞的本義4、風騷5、古今字1、甲骨文:商周時期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指出“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2、六書:六書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統的漢字形體構造理論,它包括: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種是“四體”,反映了漢字的四大結構類型。指出“象形……”等六種類型即可得2分。3詞的本義指的是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獻資料可供參證的最初的意義。“文字可考”、“有文獻資料"、“最初的意義”缺一項或兩項都扌扣1分。4、風騷:指《詩經》中的十五“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1分),因為是兩部作品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成為兩部詩歌總集的代稱,后引申指“文學才華”(1分)。5、古今字:上古時代,許多漢字都是一字兼表幾個義項,后來為了將這幾個義項區分清楚,在原字的基礎上添加意符或改換意符,就成了古今字。六、簡答題1、簡要說明關于漢字起源的三種傳說,并加以評價。2、舉例說明通假字與假借字的區別。3舉例說明什么是輻射式詞義引申。4、辨析下列兩組同義詞的詞義(1)領、頸、項(2)畏、懼六、1、在我國歷史上關于漢字起源的傳說主要有三種:結繩說、八卦說、倉頡造字說。古人認為我國上古結繩而治,如《周易?系辭下》、《說文解字?序》等。近世有些學者把結繩這種記事方式和文字聯系在了一起,認為它是文字的源頭。其實文字和結繩畢竟是兩回事,結繩不是文字。但是,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有可能借鑒了古代的結繩。從古到今,有不少人主張文字來源于八卦。其實,八卦不是文字,也不可能演化出成千上萬的文字來。但是,不可否認,漢字的某些構形與八卦有著一些文化方面的聯系。我國古代傳說,黃帝時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漢字。系統的漢字是古代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不可能是一個人創造的。但是,不能排除有個別出色的史官曾經對漢字的整理作出過特殊的貢獻。答出三個起源,共得2分,三個評價各1分。2、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現象,叫通假。所借的字叫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本字。如:早一蚤,本應用“早”而大多數文獻中用的是“蚤”,早為本字,蚤為通假字。借用某個字或某種事物的圖形作為表音符號,來記錄跟這個字或這種事物的名稱同音或音近的詞,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字稱為假借字。假借字利用的是“諧音原則”,這樣很多原來無法造出來的詞就可以造出來了。如:我,原本是一種武器,被借去作為第一人稱代詞。通假是屬于用字上的假借,詞義離開原文不成立。假借是屬于造字上的假借,詞義離開原文依然成立。說明通假字和假借字各2分,舉例1分。3從一個詞的本義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特點出發,朝著不同方向引申,就叫作輻射式引申。(2分)如:引,本義是“開弓",由于開弓這個動作有許多狀態和特點,可從各個方面引申,因而“引”產生了許多引申義。a、開弓需拉弦,所以引申為“拉、牽”義。b、開弓時將弦拉彎了,似乎拉長了,所以引申為“延長、延伸”義。c、開弓需將弦往一個方向拉,所以引申為“引導、率領”義。d、開弓需將弦往后拉,所以引申為“避開、退卻”義。(3分)舉其他例子也可以。4①領、頸、項:都指人的脖子但“頸”特指脖子的前部,“項”指脖子后部,“領”指整個脖子。在所指范圍上有所不同。(3分)②畏、懼:都表示“害怕"。畏,多作及物動詞,可帶賓語,一般不作使動用法。懼,是不及物動詞,帶賓語時是使動用法。“畏”含有敬意,“懼”不含有敬意。兩者在使用條件和使用范圍上有區別。(2分)七、標點翻譯(20)(一)給下面的文章加標點(10)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后敢入臣聞效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于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參考答案: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后敢入。臣聞效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于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每錯1處扌扣0.5分(二)將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秋水時至,百川灌河。(1)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3)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4)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滌綸纖維在防霉地毯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塑料鞋制造過程廢料處理與回收利用考核試卷
- 生物制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考核試卷
- 電視廣播信號加密與解密技術考核試卷
- 玻璃屋頂搭建考核試卷
- 電視芯片原理與系統集成考核試卷
- 皮革護理技能競賽策劃與實施考核試卷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單片機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建設用地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徐州市九里區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刑偵工作調研報告
- 火力發電廠鍋爐智能燃燒控制技術導則
- 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心理學》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現代漢語專題》章節自測參考答案
- 《工程制圖》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防溺水家長會ppt(共34張PPT)
- 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
- 框架結構-畢業設計外文文獻翻譯-外文原文中文翻譯-
- A04044《納稅人稅種認定表》
- 脫鹽水反滲透膜技術協議
- 城市社區建設與管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