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分析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分析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分析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分析日期:20xx年X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材分析一、本冊教材的特點1、寓教學于活動之中,探究性實驗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根據各教學目標、內容、資源的不同,為學生創設了豐富多樣的活動機會。如觀察、實驗、設計與制作、收集資料;又如搭建充分展現學生的看法和建議的學習活動平臺:保護礦產資源的建議書、耕地問題辯論會、克隆人的討論會、改進工具的建議。這些活動還延續到課外,學生課后仍然保持濃厚地探究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2、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年齡特點,開展專題研究。以往的教材中因為學生年齡小,沒有按排專題研究,而從五年級開始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在上冊課本中增加了三個專題研究(生物的生活環境、關于山地的研究、做個環保小衛士)。這一學期開展“我的機器”一項專題研究和五項(齒輪的作用、自行車某組成部分研究報告、同種植物個體間差異、蘑菇石形成的原因實驗報告、設計機器人)小探究小調查活動。“我的機器”專題研究提出了多個參考選題供學生選擇,學生可以根據選題設計研究計劃、實施探究活動、撰寫研究報告等等。也可以不完全依照教材的樣子,而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適當調整。這樣做專題研究有很多好處:有利于學生系統地研究某項內容,培養了他們深入研究事物的能力,學會了寫研究報告等等,注重了學生動手能力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3、介紹科學家、了解科技前沿的新技術。通過講介科學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布朗、威爾莫特、弗朗西斯、雷第、米勒、達爾文、李四光,使學生產生對科學家的敬畏之情;本冊增設學習科技前沿方面的新技術知識內容,如試管嬰兒、克隆技術、生產機器人技術、植物組織培養的繁殖技術,讓學生感受現代科技給人類社會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內容、概念上不必要求學生精確把握、但又不能出錯,比如煉鐵的過程、結合簡圖來講解將原料輸送到高溫爐中煉出生鐵就可以了,其他什么溫度、添加劑等就不細講。因為小學階段是啟蒙教育,主要培養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這一點我們小學科學老師要特別注意。4、突出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系。本冊教材中二、三、四、五單元與環境有直接的或間接的聯系。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因此,通過大量的事實和活動,從小幫助學生發現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密切關系,引導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發展給社會、環境帶來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重視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是很重要的。二、本冊總目標1、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掌握知識技能。能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滑輪、斜面、齒輪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過觀察、分析資料發現動物、植物有著多種繁殖方式;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迸化做出有根據的假設;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變化;設計、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務的工具(包括簡單機器、"機器人等)。2、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愛好,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思。能始終保持對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達到平衡狀態的興趣以及對未解之謎和生物技術的好奇,并積極關注相關研究的迸展;感受生命延續過程的復雜多樣,進一步樹立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意識;能通過科學家的故事學會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3、通過科學實驗和列舉大量事例并會用語言描述科學現象。能通過收集資料、親歷科學實驗列舉簡單機械的的運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舉例說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發現生物的許多特征是遺傳的,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實例找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系;能描述溫度、風、流水、植物對地表改變的作用,能說出巖石主要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4、培養學生敢于發表建議和看法的理性思維。能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生物技術,并能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技術的運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弊;能提出保護環境、保護礦產資源的建議;能講述科學家(如達爾文)的故事,關注工具發明和使用的發展史;能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積極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三、內容概述及教學建議本冊圍繞"作用與平衡"統整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內容等教學內容,共設計6個單元、22個課題和1個專題研究活動。目的是激發學生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系。同時,著重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以控制實驗、模擬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提出假設等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1、"巧妙的用力"是本冊書的第一個單元。組織學生探究簡單機械的作用及簡單的原理,通過學生的探究過程和對實驗現象觀察的分析,感受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現象,并認識到當兩種作用力相等時,物體間將達到平衡狀態。“怎樣才能省力”-----抓住使用工具可以省時、省力、提高效率為學習主線;學生要問:為什么簡單機械可以省力?不要急于幫助分析,因為,沒有具體研究各種簡單機械的結構和特征,待到學生研究到與問題相對應的一課時組織學生解決。“撬棍的學問”----“把重物抬起來”和“杠桿平衡”兩個活動可以設計為完整的探究活動。“輪子的妙用”----通過杠桿來切入認識輪軸;用拔河比賽的形式研究各種滑輪的特點;讓學生設計新“輪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斜坡的學問”----把書中的教學內容做一下調整,先講活動三“斜面的應用”事例,再來研究斜面的作用,然后再用斜面知識分析前面提到的事例。“自行車”----學生分四個大組,每個組分別研究自行車的一個機械部分(動力、傳動、工作、控制);每個組讓學生自己帶一抬自行車到現場進行研究。這個單元主要采用對比的實驗方法,運用實物讓學生實際操作進行探究活動。2、"生命的延續"單元引領學生探究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及平衡關系,通過收集和整理各類相關資料,觀察、比較并描述相關的現象等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了解生物不同的生殖方式,找出生物間存在的遺傳和變異特征,進一步感悟生命過程的復雜多樣,珍愛生命,關注與繁殖、遺傳和變異有關的生物技術新成果。“小鳥和小貓”----課件出示水螅、小鳥、小貓繁殖過程,然后結合書中圖示,說一說魚、青蛙、牛是怎樣產生下一代的,小組展開討論:產生下一代的方式有哪些?科學探究目標:3.能通過比較找出各種動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舉兩個實例說出動物生殖方式的不同)“落地生根”----在校園內,組織學生分小組選擇一種繁殖方式的植物培植,做好觀察記錄,兩周后集中匯報。“相似與差異”----課前開展小調查:自己和家人在舌、額頭、耳垂、手指四方面的特征;堂上開展找“朋友”活動,不用豌豆莢改用幾頭大蒜比較差異。“克隆羊----多莉”------最好運用克隆羊課件講解。這個單元對有關的比較前沿的生物技術盡可能的多介紹一下,使學生心理產生一種對科技的信賴和向往;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效果很好。3、"生物的進化"單元通過指導學生查閱、分析和整理資料、討論、撰寫科學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動,組織學生討論生物的起源和進化問題,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著重引導學生的學法指導,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對生命的起源、生物進化進行研究,提出假設,尋找科學證據。首先讓學生分析討論長頸鹿的有關進化過程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不對教師不做評價,然后是通過達爾文的故事了解“進化論”。4、"地表緩慢變化"單元繼續組織學生探究風化、侵蝕、沖刷、搬運等自然力量和人類活動給地球表面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從而體會自然界物質、能量之間相互作用與平衡的方式及關系,樹立保護自然界的意識。學習“山脈的變化”、“沙洲的形成”、“溶洞里的鐘乳石”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模擬實驗來探究,得出結論;學習“人類改變地表”這課,有針對性地放一些人類活動改變地表的視頻或動畫,選擇一些話題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充分讓學生發表建議和看法,教師不參與評判或下結論。5、"礦產資源"單元通過對礦物、金屬、煤、石油等的研究,引導學生了解礦產資源、保護礦產資源。“常見礦物”---引導學生提出想了解礦石標本什么怎樣研究,再試著自己的想法(方法)進行研究并匯報結果。
“金屬的來歷”---重點放在模擬開采“礦”的實驗活動。STSE目標:能舉3個以上實例說明常見金屬的用途。“煤與石油”、“礦產資源”---教育學生明白對礦產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走科技創新之路。6、"工具與技術"單元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從常用的工具入手,引領學生運用本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探究日常生活中人們是如何運用科學原理設計和制造工具、機器、機器人的,同時人們又是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和技術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的,進一步理解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相互促迸、相互作用的關系。本冊重點是"作用與平衡"中的"平衡",通過研究生命世界、物質世界以及地球與宇宙世界之間的復雜關系,向學生初步滲透自然界的物體無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體間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達到平衡,而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又可以產生一次新的平衡現象。因此,自然界的物質永遠都處在相互作用之中。四、本冊中的實驗(一)撬棍的學問實驗目的:研究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實驗材料:杠桿尺、鉤碼實驗步驟:1.確定杠桿尺一側的一個點為阻力點,掛一定數量的鉤碼。2.在另一側確定動力點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掛多少鉤碼才能使杠桿保持平衡,將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3.改變阻力點的位置,重復第二步。實驗記錄:阻力點動力點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鉤碼(個)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鉤碼(個)方法14141方法24122方法34114方法44242方法54224方法64218實驗結論: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鉤碼數=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鉤碼數(二)、天平的使用實驗題目:怎樣使用天平實驗器材:天平操作步驟: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盤中各放上一張大小相同的紙,旋轉調節螺絲使指針指向0位。2、在左側盤中紙上放上所要稱的物體。3、用鑷子夾出砝碼放右側盤的紙上。4、增減砝碼的數量,直至天平平衡。(還可以使用游碼調節)5、計算砝碼及游碼總量并記錄。6、依次取下天平盤中的砝碼和物體。整理好天平。將天平和砝碼放回盒中。(三)、滑輪實驗定滑輪實驗:實驗材料:支架滑輪繩鉤碼測力計記錄表實驗過程:1.組裝定滑輪裝置。2.用測力計垂直提起一個鉤碼,讀出、記錄拉力的讀數。3.通過定滑輪用測力計提起一個鉤碼,記錄拉力的讀數。實驗記錄:用測力計垂直(向上)提起一個鉤碼用的力是0.5牛,通過定滑輪用測力計(向下)提起一個鉤碼用的力是0.5牛。實驗結論: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方向。注意:做定滑輪能不能省力的實驗時,要用鉤碼,最好不用彈簧稱。2.動滑輪實驗實驗材料:支架滑輪繩鉤碼測力計記錄表實驗過程:1.組裝動滑輪裝置。2.用測力計垂直提起一個鉤碼,讀出、記錄拉力的讀數。3.通過動滑輪用測力計提起一個鉤碼,記錄拉力的讀數。實驗記錄:用測力計垂直(向上)提起一個鉤碼用的力是0.5牛,通過動滑輪用測力計(向上)提起一個鉤碼用的力是0.3牛。實驗結論: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注意:A、實驗時手應垂直上提。B、可設法減小動滑輪阻力。C、盡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3.滑輪組實驗實驗材料:支架滑輪繩鉤碼測力計記錄表實驗過程:1.組裝滑輪組裝置。2.用測力計垂直提起一個鉤碼,讀出、記錄拉力的讀數。3.通過滑輪組用測力計提起一個鉤碼,記錄拉力的讀數。實驗記錄:用測力計垂直(向上)提起一個鉤碼用的力是0.5牛,通過滑輪組用測力計(向下)提起一個鉤碼用的力是0.3牛。實驗結論:滑輪組既能改變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注意:A、可設法減少滑輪組的阻力。B、測力時,彈簧稱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側面水平拉出,上列各個方向,都不會影響測試結果。C、實驗時,彈簧秤應倒用,即掛鉤在上,提環在下。(四)斜坡實驗實驗1:驗證斜面有省力作用。實驗材料:測力計重物木塊木板實驗步驟、記錄:不使用斜面抬高重物使用斜面抬高重物用力的大小(單位牛頓)0.450.23實驗結論: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實驗2:證明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實驗材料:測力計重物木塊木板實驗步驟和記錄:斜面長16厘米斜面長23厘米斜面長35厘米用力的大小(單位牛頓)0.360.250.18用力的大小(單位牛頓)0.410.320.23用力的大小(單位牛頓)0.390.280.19實驗結論: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五)溫度變化對巖石的影響實驗實驗目的:證明溫度變化對巖石有破壞作用。實驗材料:玻璃、酒精燈、火柴、試管夾、護目鏡、一盆冷水實驗步驟:1.取一塊玻璃,仔細觀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2.用試管夾夾住玻璃,放在酒精燈上加熱。3.加熱一段時間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4.重復以上過程3次,看看會發生什么現象?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實驗前玻璃片完好第一次有兩條裂縫第二次有三條裂縫第三次玻璃裂開實驗結論:溫度變化對巖石有破壞作用。注意:將玻璃放入冷水中時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傷著。(六)沙洲的形成實驗實驗目的:證明洪水對土壤、沙石有搬運作用。實驗材料:噴壺沙土各種大小的石子兩個托盤報紙實驗步驟:1.按書中62頁裝置擺放好實驗用品。2.用噴水壺模擬“下雨”,看看會有什么現象?
實驗現象:泥沙被“雨水”沖走了一些。實驗結論:洪水對土壤沙石有搬運作用。(七)鵝卵石的形成實驗實驗目的:證明巖石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受到河水的沖刷以及巖石間的相互磨擦碰撞,形成鵝卵石。實驗材料:2至3塊有棱角的小磚塊沙水玻璃瓶。實驗步驟:1.找到2-3塊有棱角的小磚塊,將其形狀記錄在下表中。2.將小磚塊放入玻璃瓶中,并加入適量沙和水,擰緊瓶蓋。3.每位同學依次快速用力搖動玻璃瓶1分鐘,觀察搖動后小磚塊的變化,并觀察結果記錄在下表中。實驗記錄:小磚塊的形狀放入玻璃瓶前棱角明顯第一位同學搖動結果棱角變小些第二位同學搖動結果棱角變得更小第三位同學搖動結果棱角被磨圓實驗結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掌握項目時間管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專題試題及答案
- 真人圖書執行方案范本
- 2024項目管理項目實施方案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實踐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溝通與反饋機制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評估的標準題目及答案
- 地鐵拱蓋法施工方案
- 知識點全面覆蓋園藝師試題及答案
- 園林金屬工具生產工藝流程優化考核試卷
- 社區便利店計劃書
- 人工智能的風險與挑戰
- 基層紀檢委員培訓課件
- 信息論與編碼期末考試題(全套)
- 肺癌麻醉科教學查房
- 氣體檢測系統中英文對照外文翻譯文獻
- 死亡病例監測報告督導記錄表
- 綠化自動滴灌系統施工方案
- 車站信號自動控制教案-TYJL-ADX型計算機聯鎖系統組成及功能
- 爐壁溫度計算詳解
- 綠色建筑驗收自評報告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