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中學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習_第1頁
安徽六安中學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習_第2頁
安徽六安中學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習_第3頁
安徽六安中學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習_第4頁
安徽六安中學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六安中學2022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人教版高三總復習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時間:150分鐘分值: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近些年,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全球史觀逐漸被人們接受,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歷史文化的認知方式。全球史觀強調的是各民族文明之間的交流、碰撞、互動與融合,是文明的互鑒。文明互鑒是認識歷史文化的新角度,但文明互鑒本身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經驗。幾乎可以說從文明的原生時代開始,至少在歐亞大陸上,就有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涓涓細流。比如在殷墟的考古文化中,就發現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交流的痕跡,更不用說漢唐時代那種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了。從這種觀點來看,源遠流長的對外文化交流,不僅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創新發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也是獲得自身的世界性、獲得在世界文明格局中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對于中華傳統文明的認識,除了強調原生性、獨創性之外,還要從世界文化的眼光,從文明互鑒的角度來解讀。

中華文明的傳播,對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發明”,其意義已遠遠超出其自身的技術領域,對文化的傳承、人類征服世界能力的提高,對世界歷史的演變,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影響。對于這種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有很高的評價,西方許多思想家也給予了高度重視,比如近代英國哲學家培根就說它們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并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技術成果,反映和代表了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

不僅僅是四大發明,中國的制度文明、藝術形態和學術思想乃至生活方式,都對世界文明有很大的貢獻。在近代的大航海時代以后,歐洲與中國有了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在歐洲各國出現了兩個世紀的“中國熱”,中國風成為流行一時的時尚風潮,涉及藝術、建筑、造園乃至日常生活領域,中國儒家思想則成為啟蒙運動的一個重要思想資源。

如果我們從世界文明格局的變遷中考察中華文明在其中的地位,可以得知,從世界文明的初創時期開始,歷經時代變遷,直到現代的世界文明體系,在各個歷史階段上,中華文明始終占有很顯著、很突出、很重要的位置,始終是世界文明總體對話中很重要的一極。在全部世界文明史上,在所有的發展階段上,中華文明都充當著主要的、不可忽略的和具有重大影響的文明之源。究其原因,是中華文明的豐富性和先進性。在幾千年歷史發展和演進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無論是在器物文化的層面,還是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層面,都取得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巨大成就。中華文化以其歷史悠久,更主要的是以其豐富性和博大恢宏,在世界文化史上獲得了持久的魅力和風采,直接參與和影響了世界文明的歷史進程。

了解歷史上中華文明對于世界文明的貢獻,了解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不是發思古之幽情,也不是為了說“當年老子也闊過”,更主要的是從這樣一種“文明互鑒”的角度,更深刻地認識自己,更全面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文明和傳統,增加對于文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節選自《文明互鑒的歷史樣本-讀<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認識中華傳統文明,強調它的原生性、獨創性固然重要,但文明互鑒的視野更為重要。

B.文明互鑒并非新生事物,在文明的原生時代就已經出現,殷墟的考古文化中有其痕跡。

C.文明互鑒是全球史觀的重要內容,是各民族文明之間的交流、碰撞、互動與融合。

D.文明互鑒的最根本的意義在于以自己的眼光觀照他人,取長補短,分享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由全球史觀引入文明互鑒的概念,論述了從文明互鑒的角度來解讀中華傳統文明的原因。

B..文章以“四大發明”為例,論述了中華文明的傳播對于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C.文章指出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變遷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因為中華文明的豐富性和先進性。

D.末段運用對比論證,論述了用“文明互鑒”的方法有利于了解中華文明對于世界文明的貢獻。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華文明的創新發展,獲取自身的世界性,推動世界文明發展。

B.在歐洲曾出現兩個世紀的“中國熱”,中國儒家思想成為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資源之一。

C.中華文明的豐富性和先進性決定了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總體對話中的決定權。

D.正確運用“文明互鑒”的視角審視中華文明,可以幫助中華民族牢固樹立文化自信。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遞包裝盒所需的瓦楞紙箱原紙就多達4600萬噸,相當于消耗了7200萬棵樹。

據了解,目前中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包裝物總體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膠帶等最難降解,這些包裝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遞紙箱在經過一次使用后被丟棄,能夠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費者對于包裝的分類處理意識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難度。為了保證貨物能夠完好無損地被送到消費者手中,多數商家選擇用塑料膠帶對包裝進行加固。

纏上塑料膠帶的紙板箱被送到造紙廠打紙漿時,膠帶的黏膠會影響過濾器工作,從而造成機器損壞,所以回收時,纏有過多膠帶的紙板箱會被全部丟棄。紙盒等可回收的快遞包裝,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無法再回收。消費者則表示,在快遞站點或社區內,沒有快遞包裝的回收點,導致快遞包裝大多進了垃圾箱。

(摘編自《快遞包裝垃圾成災》,《中國青年報》)

材料二

為解決快遞包裝產生的污染,近年來各方都開始積極行動。國家層面,《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出臺,引導快遞業的綠色發展,規范快遞包裝的使用。菜鳥、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也積極響應,從推行“無紙化”電子面單,到推行共享快遞盒、可循環快遞袋等,都在力爭減少快遞包裝污染的產生。但記者在走訪北京多家快遞站點后發現,大多數商家尚未使用這樣的綠色包裝。對于全國上千萬小電商賣家來說,成本較高是他們不愿使用綠色包裝的主要原因。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總工程師曲睿晶指出,包裝物材料替代、點對點回收、建立綠色賬戶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裝物的回收率,但對于電商平臺、快遞公司及消費者來講僅僅是開始,其示范性遠遠大于實際可操作性,離成為趨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摘編自新華網)

材料三

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早已建立了相關法律法規。如德國1991年、1997年先后出臺《包裝廢棄物管理辦法》和《包裝回收再生利用法》,強化對快遞“綠色化”監管。在日本,由消費者負責將包裝廢棄物分類,政府部門負責收集已分類的包裝廢棄物,私有企業獲政府批準后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再處理,逐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既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也減少環境污染,還可利用再生資源創收,可謂是一舉多得。我國現有標準只是行業規范性標準,缺乏強制性,難以對各市場主體形成有效約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快遞包裝問題確實到了必須立法予以解決的時候了”,足見快遞綠色包裝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編自《推行快遞綠色包裝刻不容緩》,河北新聞網)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快遞業中目前普遍存在包裝物回收率低下的問題,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

B.快遞業用來包裝的塑料和膠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們在自然界中極難降解。

C.紙盒等可回收的快遞包裝不能與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響回收。

D.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消耗的快遞包裝盒所需要的瓦楞紙箱原紙多達4600萬噸,相當于消耗了7200萬棵樹。浪費極其嚴重。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2013年到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急劇增加,由91.9億件增長至312.8億件,但逐年增長速度持續下降。

B.2016年全國快遞業使用了3.3億卷膠帶,膠帶的黏膠會影響過濾器工作,造成機器損壞。

C.菜鳥、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響應國家政策,推行“無紙化”電子面單、共享快遞盒、可循環快遞袋等,以減少污染。

D.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對快遞“綠色化”監管,而我國現有標準只是行業規范性標準,缺乏強制性。

6、怎樣才能有效減少快遞業包裝污染?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書匠楊岳黃

凱歌

張老實給一瓢涼水嗆死后,張家女人哭了個稀里嘩啦。好心人勸她說:“你還年輕,路長呢,尋思找個人家嫁了吧。”又說,崖畔上那個說書藝人叫憨憨兒的就好著呢!

憨憨兒其實并不憨,是多年前從陜北逃難過來的。那年河西大旱,一個說書的老藝人領著一個孩子來到小山村。剛進村,老藝人的頭一歪,就不行了。大伙兒唏噓著將老人埋在村西的半峁上。孩子哭天搶地。收拾起老人的一副行頭,留在這個臨近黃河的小山村。跟了老藝人的緣故,孩子會說些零散的段子,在這黃土縱橫梁峁起伏的小山村,漸漸地成了一個角兒。

角兒憨憨兒說書真不含糊。

憨憨兒說楊家將,先喊聲:“走――起――”一撥三弦琴,放開喉嚨唱:“楊家兒郎今在此,千軍萬馬殺上前――”那個氣勢,有萬夫不當之勇,足將臺下眾人唬住。

又說岳家將。激越高亢處,起身離座,雙目圓睜:“呔,兀術太子你聽真,岳家將士數不清,爾敢擾我邊疆欺我民,管叫你有來無回化煙云――”

臺下一片叫好聲。

這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不嫁他,嫁誰?

憨憨兒自從混上個媳婦,精神大振,每天晚上從田里一回來,就在門前擺開了陣勢。懷里抱穩三弦琴、腿肚子上綁好甩板,再在琴頭上拴一條一尺長的紅綢帶,山風一來,呼呼作響,引得鄉親們這兒圪蹴一片,那兒圪蹴一片,美滋滋的足可以勝過一大碗豬油拌高粱飯。

時間久了,大伙兒聽出了一些眉眉眼眼,連張家女人也聽出了一些眉眉眼眼。

憨憨兒說書有點兒不地道。

憨憨兒常常將書中的人物張冠李戴,要么就是朝代混淆,再要么,干脆胡說。

有聽過城里梆子戲的,說,憨憨兒你瞎說哩,這段子不是這個樣子的――

虎目圓睜,憨憨兒一撇手中的三弦說:“不是這個樣子,你說是甚樣子,你說――”

大伙兒不作聲了。再說下去,胡侃的書也聽不到了。

老人們心里明白:憨憨兒的爹離開的時候,憨憨兒還小,一個十來歲的娃子,能學來而今這個本事,已經很不錯了!

地主少爺高茂財來聽憨憨兒說書。高茂財進過省城的大學堂,聽說還留過東洋。

“走――起――”憨憨兒一撥三弦琴,亮開嗓門說起了“楊家將”“岳家將”。

高茂財閉著眼睛,搖頭晃腦地品咂起來。

聽著聽著,高茂財忽然睜開眼睛說:“不對,金國四太子怎么變成了宋朝皇帝的孫子?宋朝皇帝打仗不行,可是一直給金國人稱孫子的!”

憨憨兒不理不睬,依舊說自己的書。

再聽。高茂財忽然破口大罵:“滿嘴胡言!”

話音未落,那說書的甩板早被憨憨兒捋下,“嗖”的一聲,愣愣地砸在了高茂財的嘴巴上。少爺的嘴立刻變成了一根猩紅的大肥腸。

再看憨憨兒,橫眉豎眼,倒握琴柄,隨時準備撲過來。

真是個憨貨!少爺疼得眼淚直流,大叫一聲,與一群隨從作猢猻散。

身后,憨憨兒的聲音霸道又硬氣:“傷天害理的鳥人,爺就讓他們做孫子,咋個?”

1943年,鬼子兵占據了縣城,燒殺搶掠。漢奸翻譯高茂財宣讀完《告良民書》,隨即請鎮上唯一的說書藝人憨憨兒上臺助興。高茂財咬著憨憨兒耳根子,惡狠狠地說,不能說你那狗屁“楊家將”“岳家將”,除非找死。

戲臺上的憨憨兒一身干干凈凈的青色長衫,低著頭笑瞇瞇地回應:咱只會說“楊家將”“岳家將”!

那就等死吧!高茂財瞥著憨憨兒的眼神又驚又怕,匆匆地下了臺。

憨憨兒一聲“走一一起一一”三弦琴輕輕一撥,一聲鏗鏘又悠揚的陜北說書便向遠處的溝溝峁峁飄去。行云流水,叫好聲此起彼伏。一段《楊家將》說得人熱血沸騰,激情高漲。當說到“楊家兒郎今在此,千軍萬馬殺上前”的時候,前排的保長、偽軍司令漸漸變了臉色。

高茂財上臺喊:“夠了,快下去!”

《楊家將》又起:“呔,兀術太子你聽真,岳家將士數不清,爾敢擾我邊疆欺我民,管叫你有來無回化煙云一一”

在眾人的沸騰聲中,高茂財與憨憨兒撕扯在一起。

日本人不傻,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鬼子隊長哈哈大笑,竟然指著高茂財對憨憨兒說:“揍他!”

好咧!憨憨兒緊握三弦,鼓足力氣,大喝一聲,朝高茂財頭上很勁砸去。

鬼子隊長指著憨憨兒說:“你的,勇敢的,只要做皇軍的良民,皇軍讓你天天說書!”

憨憨兒搖搖頭,說:“咱可以跟著楊家將姓楊,也可以跟著岳家將姓岳,就是不能姓皇!”頓一頓又說:“要是真姓了皇,那也得是喝了半輩子的黃河水的黃!”

憨憨兒掄起剩下的一截琴桿,狠狠地甩向鬼子隊長。這一擊,驚濤駭浪。

鬼子的刺刀圍了上來。哈哈大笑聲中,憨憨兒喊:“能不能上一碗斷頭酒再死!哪兒有酒啊!”憨憨兒的女人跌跌撞撞地從人群里擠出來,遞上一瓢涼水。憨憨兒深情又歉疚地看了一眼女人,悶頭就喝,沒想一口氣上不來,嗆死了。

鬼子投降后,村人集資為憨憨兒重新筑墓立碑。一切停當,卻不知道碑上刻上什么名字好。憨憨兒的女人說:“就刻-書匠楊岳黃吧!”

憨憨兒的女人哭了個稀里嘩啦。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說書藝人憨憨兒無名無姓,自小逃荒到了小山村,因跟隨老藝人會說些零散的段子,后來成為角兒,擅長說楊家將、岳家將,說書不含糊,有氣勢,有氣場。

B.憨憨兒說書“不地道”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憨憨兒的爹離開人世時,憨憨兒還小,沒學到多少說書本事;其二是憨憨兒依照自己的價值標準有意改動了劇本。

C.小說描寫眼睛生動傳神。寫憨憨兒“雙目圓睜”“虎目圓睜”“橫眉豎眼”,表現了他剛強、倔強的性格;寫高茂財“眼神又驚又怕”,表現了漢奸的色厲內荏。

D.小說語言質樸,多用口語,如“半峁”“這兒圪蹴一片,那兒圪蹴一片”,地域色彩鮮明。小說多用短句,讀起來鏗鏘有力,有利于表現憨憨兒大義凜然的形象。

8.小說為什么反復敘寫張家女人?(6分)

9.小說以“說書”為中心布局謀篇,這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余,不為稿,一揮而就。帝親拔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尋丁父憂,歸。咸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贛州。德佑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郡中豪杰并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盡以家貲為軍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張弘范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過零丁洋》詩與之。厓山破,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天祥臨刑殊從容,南鄉拜而死,年四十七。

(節選自《宋史·文天祥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郡中/豪杰并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有眾萬人

B.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郡中豪杰/并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有眾萬人

C.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郡中豪杰/并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有眾萬人

D.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周發郡中/豪杰并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杰皆應/有眾萬人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士,指科舉時代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舉進士,指參加進士考試。

B.對策,古時就政事、經義等設問,由應試者對答,自漢起為取士考試的一種形式。

C.勤王,盡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統治受到威脅而動搖時,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后來用社稷代指國家。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天祥才華出眾。他二十歲時參加進士考試,應對時不打草稿,一揮而就,考中狀元,考官王應麟對他大為贊賞。

B.文天祥堪當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時,與舊相江萬里談及國家大事,江萬里為之動容,認為他有治理國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愛國。長江上游告急時,他積極應詔勤王;被捕之后,拒絕張世杰的勸降并書寫《過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節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將張弘范送往京師,元朝廷勸降,他堅決不屈服,視死如歸,最后從容就義。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4~15題。

送湖南部曲①

辛棄疾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負君赤手縛於菟④。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

(注)①部曲:即部屬,屬官。②符:這里指軍中移文。③薏苡(yìyǐ):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米,形似珍珠,可入藥。“薏苡明珠”語出《后漢書·馬援傳》,后世用以指因涉嫌而受誹謗的人。④於菟(wūtú):虎的別稱。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詩人當年接到緊急軍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駿馬,在萬眾歡呼聲中騰躍向前,表現出驚人的勇毅。

B.頷聯用典言事,表明詩人自己因為遭受他人的誣謗而離職,并為有功部屬未能得到應有的獎賞而深感愧疚。

C.頸聯表明詩人自己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論事之膽,點明他受讒被謗的原因,暗含對湖南部曲的贊賞和勉勵。

D.全詩既申明己志,又慰勉友人,襟懷坦蕩,層次井然,詩中充滿豪宕不平之氣,顯得悲壯蒼涼、雄健沉郁。

15.本詩尾聯化用了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詩句“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二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寫男子變化無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歐陽修在《醉翁亭記》里,用對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山間對比鮮明的朝暮畫面。

(3)曹操在《觀滄海》中描寫了水波洶涌澎湃,島嶼高高聳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小時候,每年秋收后,生產隊里總有一方幾十畝的地塊,翻耕后就閑在那里,而且一直“晾”到開春。農人說這是讓地歇歇。幾千年來的農耕實踐,讓一代代農人懂得,種莊稼不僅消耗人力、畜力,還消耗地力。只有地力得到了恢復,農業生產才能。地力一旦衰竭,我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就了。祖先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保住了地力,養活了一代代人——這就是我們的農耕文明。

對于土地,不僅要耕,還要養。正如《呂氏春秋》中《任地》篇所云:“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勞,勞者欲息。”今天,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保住18億畝的耕地紅線,不僅是要保住面積,更要保住地力。我們再也不能以所謂的“現代化”農業增產增收手段,透支地力,否則,就是。

讓早已疲憊不堪的耕地喘口氣,為她卸載減負,讓她休養生息,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如今,這樣的道理。不過,“讓地歇歇”,喚起了我欽佩先輩農耕智慧,也讓我為作出國家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第一處(文中加重字體)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賣———西瓜———啦!”夏天的大街小巷總會傳來這樣的吆喝聲。

B.“畫得真好。———你為什么這樣勇敢,不怕他?”

C.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內山老板走了過來。

D.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生生不息岌岌可危竭澤而漁不言而喻

B.生生不息岌岌可危緣木求魚不可理喻

C.馳而不息危在旦夕緣木求魚不可理喻

D.馳而不息危在旦夕竭澤而漁不言而喻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項是()(3分)

A.“讓地歇歇”,我喚起了對先輩農耕智慧的欽佩,也為國家制定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B.“讓地歇歇”,我喚起了對先輩農耕智慧的欽佩,也為作出國家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C.“讓地歇歇”,讓我為國家制定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也喚起了我對先輩農耕智慧的欽佩

D.“讓地歇歇”,喚起了我對先輩農耕智慧的欽佩,也讓我為國家作出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