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中東及其他國家的關系-----伊朗與中東及其他國家的關系-----伊朗中東地區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猶太民族什葉派遜尼派伊斯蘭教猶太教一、伊朗與阿拉伯民族的關系中東阿拉伯民族波斯猶太什葉派遜尼派伊斯蘭教猶太教一、伊背景:伊朗是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歷史上阿拉伯侵略的時候,穿入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主要的是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別,其中遜尼派是統治階級,是社會主流,而什葉派則常以反對派的面目存在。作為被征服、被統治者,波斯人更傾向于接受與阿拉伯王朝的遜尼派統治者相對立的什葉派伊斯蘭教,因此,兩大民族在歷史、宗教文化上便存在矛盾。背景:伊朗是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歷史上阿拉伯侵略的時候,穿入了(一)波斯民族與阿拉伯民族猜忌與不信任原因:第二,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在種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歧較大第三,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存在著領土糾紛第一,由于歷史上的交惡(一)波斯民族與阿拉伯民族猜忌與不信任原因:第二,波斯人與阿領土糾紛:1、胡齊斯坦問題2、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及小通布島的問題3、阿拉伯河的問題4、庫爾德民族問題領土糾紛:胡齊斯坦省前稱“阿拉伯斯坦”,境內主要是阿拉伯少數民族,后遷入部分波斯人。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伊朗政府頒布命令,沒收阿拉伯人的土地,分配給從外地遷來的波斯人耕種。該省的波斯人雖然不多,卻占據各部門的要職,這就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尋求伊拉克的支持,并多次舉行武裝起義,一直為爭取民族平等和自治而斗爭。胡齊斯坦問題胡齊斯坦省前稱“阿拉伯斯坦”,境內主要是阿拉伯少數民族,后遷
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及小通布島。這三個島嶼屬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但它們卻在伊朗軍隊的控制之下。
該島19世紀以后一直處于英國控制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伊朗原本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但當1971年英國人從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及小通布島撤軍后,伊朗國王巴列維指揮海軍占領了這三個島嶼。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及小通布島問題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及小通布島。這三個島嶼屬于阿拉伯聯合朗的少數民族。他們長期以來一直進行著爭取民族自治的斗爭。兩伊戰爭中,庫爾德反政府游擊隊與伊拉克軍隊里應外合,攻占了伊朗北部的一些城鎮。引起了伊朗與伊拉克之間更大的矛盾,要徹底解決伊朗的庫爾德民族問題,需要雙方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才能實現。庫爾德人民族問題庫爾德地區分屬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敘利亞。庫爾德人是伊朗的少數民族。他們長期以來一直進行著爭取民族自治的斗爭。兩伊兩伊戰爭(1980-1988)伊斯蘭革命(1978-1979)巴列維時期1945-1978霍梅尼時期1979-1989拉夫桑賈尼時期1989-1997(二)二戰后伊朗重要時期與阿拉伯國家關系兩伊戰爭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時期1945-1978霍梅尼時期19巴列維時期(緊張但無大的沖突):主要實行親美政策,同時,采取平衡外交政策,加強了伊朗與蘇聯的關系,還改善了伊朗與周圍阿拉伯國家的關系,減少了雙方的沖突。巴列維時期(緊張但無大的沖突):主要實行親美政主要實行激進政策,霍梅尼執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激進外交路線,它既反對西方的“自由”、“民主”及資本主義制度,也反對東方的無神論及社會主義制度。霍梅尼是一位泛伊斯蘭主義者,他向周邊阿拉伯國家輸出革命思想,企圖建立伊斯蘭世界秩序,爭奪中東霸主地位。此思想與同樣具有稱霸之心的伊拉克產生矛盾,由此爆發了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霍梅尼時期(緊張):主要實行激進政策,霍梅尼執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拉夫桑賈尼政府采取務實政策,緩和伊朗與中東國家關系。為了加速戰后的經濟重建步伐,改變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況,在國際關系上力求務實。逐步調整了伊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尤其是與海灣國家的關系。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開始重返國際社會,改變了相當不利的國際環境。拉夫桑賈尼時期(緩和):拉夫桑賈尼政府采取務實政策,緩和伊朗與中東國家關系。拉夫桑賈二、伊朗與其他國家關系2、與俄羅斯3、與歐盟4、與美國1、與以色列二、伊朗與其他國家關系2、與俄羅斯3、與歐盟4、與美國1、與伊朗友好(巴列維時)和睦(巴列維時)中立(巴列維時)對立(兩伊戰爭時期)緊張不和諧(霍梅尼時期至今)惡劣僵持(伊斯蘭革命至今)和諧發展(蘇聯解體之后)和諧(20世紀90年代后)意識形態、民族獨立國家利益需要與以色列與美國與俄國與歐盟緩和
(兩伊戰爭之后)
緊張(霍梅尼時)惡劣(霍梅尼時)伊朗友好和睦中立對立緊張不和諧惡劣僵持和諧發展(一)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1、巴列維時期,關系友好二戰后以色列建國,但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孤立,伊朗作為非阿拉伯國家,對同為非阿拉伯民族的以色列抱有同情。此外,伊朗希望與以色列保持友好關系,來獲取以色列先進的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來實現波斯民族的復興;而以色列也希望與以色列友好共處,擺脫在中東的政治孤立,同時從伊朗獲得必需的石油。2、霍梅尼時期,關系緊張伊斯蘭革命后,霍梅尼上臺,霍梅尼是一位泛伊斯蘭主義者,他企圖在中東建立伊斯蘭秩序,因此,反對屬于猶太教的以色列,同時,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兩國關系緊張。3、兩伊戰爭至今,關系不和諧雖然以色列在兩伊戰爭中對伊朗提供了軍事援助,但伊朗由于意識形態差異,一直對以色列持反對態度,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采取暴力行動,打亂美國中東戰略。
(一)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1、巴列維時期,關系友好(二)伊朗與美國的關系1、巴列維時期,關系友好
伊朗一直以來受到北部蘇聯的威脅,而鑒于二戰后美蘇爭霸的局勢,伊朗選擇親近美國,來謀求自身發展;另一方面,伊朗企圖通過效仿美國的政治經濟改革來實現波斯民族的復興。因此,選擇親美政策。2、霍梅尼時期,關系惡劣
伊斯蘭革命后,伊朗力圖發展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堅持反殖反帝反西方化,全力反對美國的中東戰略;而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和兩伊戰爭的戰況,威脅到美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美國對伊朗也采取打壓和制裁,兩國關系惡劣。3、兩伊戰爭至今,關系不和諧
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支持伊拉克。戰后,美曾表示愿同伊方緩和關系,但遭到伊朗的拒絕。此后,美國仍以伊朗“支持國際恐怖活動”為由,對伊采取政治孤立、經濟制裁和軍事施壓的政策。此后,美一直以恐怖活動和核問題繼續對伊實行制裁。(二)伊朗與美國的關系1、巴列維時期,關系友好1、巴列維時期,無沖突
巴列維時,伊朗雖然采取親美政策,但仍與蘇聯保持聯系,期間巴列維多次訪問蘇聯,與蘇聯達成經濟和軍事聯系,兩國較好相處,無沖突。2、兩伊戰爭之后,緩和
伊斯蘭革命時,伊美關系破裂后,蘇聯試圖與伊朗發展關系,但遭到拒絕,兩伊戰爭后,伊朗在政治經濟多種困難下,改善同蘇關系,蘇聯也因全球戰略需要,對伊提供援助。3、蘇聯解體后,發展
蘇聯解體后,伊朗借助俄羅斯對自己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的需要,發展與俄羅斯的關系,兩國在軍事、能源、核技術等方面進行有效合作。(三)伊朗與俄羅斯的關系1、巴列維時期,無沖突(三)伊朗與俄羅斯的關系1、兩伊戰爭時期,關系對立
在兩伊戰爭中,因伊朗的反西方政策及西方支持伊拉克,對伊朗實施制裁,并對伊拉克提供軍援,這使得雙方關系惡化。2、20世紀90年代,關系和諧發展兩伊戰爭后,為國家利益與發展,伊朗積極尋求改善與歐盟國家關系,擺脫美國對伊朗的孤立與制裁;歐盟國家也想得到伊朗的石油出口。伊朗與英國就“拉什迪事件”達成共識,并于1999年恢復與英國的外交關系;1998年伊朗提出“文明間對話”思想,隨后訪問意大利;同時,加強與歐盟其他國家的聯系與合作,伊與德、意、英、法成為重要貿易伙伴(四)伊朗與歐盟的關系1、兩伊戰爭時期,關系對立(四)伊朗與歐盟的關系結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商場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兒童節活動方案策劃
- 2025年畢業工作方案
- 我的設計才華-個人競聘簡歷
- 護理學導論與跨文化理論
- 202x工作總結暨新年計劃模板2
- 物業主任述職報告
- 法律法規與標準知識
- 個性化課程總結匯報
- 浙江省普通高校2025屆高三4月調研測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口腔科2024年工作計劃
- 成人大專工商管理畢業論文范文
- 220KV變電站電氣設計(220KV變電站電氣施工組織設計)完整版
- DLT596-2021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 2024年網絡安全培訓課件:保護企業信息安全
- 2024北京初三一模語文匯編:議論文閱讀
- 鍍鋅鋼管理論重量表
- 醫療物聯網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 三年級安全教育教案(山東省地方課程)
- 2024版《中醫基礎理論經絡》課件完整版
- 【青島海爾公司基于杜邦分析的盈利能力淺析(14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