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民版)精品+6講課件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民版)精品+6講課件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民版)精品+6講課件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民版)精品+6講課件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民版)精品+6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綱展示考情分析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由近三年新課程省份高考題來看,五四運動是考查的重點,2009年浙江高考第19題考查了五四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2010年高考涉及國民運動和解放戰爭而其他知識點考查的較少,復習時應注意:(1)五四運動的成果及意義。(2)第一次國共合作及國民大革命。(3)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及作用。(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考點一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五四運動對應學生用書19頁

2.中共誕生考點二新民主主義革命1.國民革命國民革命2.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思悟升華:井岡山道路(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標志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形成。思悟升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從社會矛盾的演變出發、從具體的革命形勢出發,制定策略方針。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自主核對考點一:巴黎和會工人階級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義革命1921軍閥國際帝國主義民主共和國反帝反封建考點二:革命統一戰線以俄為師1924國共合作國民革命1926四一二北洋軍閥南昌起義八七會議武裝反抗1927井岡山土地革命蘇維埃遵義會議左傾毛澤東紙老虎土地改革南京2.(2010·撫順模擬)下圖反映了當時中國共產黨(

)A.走“中心城市暴動”道路B.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C.打響了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D.流動作戰,襲擊國民黨后方解析:本題關鍵是讀懂材料圖片的信息,注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井岡山的星火點燃了后來的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答案:B3.2010年是南昌起義83周年,假如你在假期里專程去江西南昌市參觀了“八一起義紀念館”。參觀過程中,你聽到了一些關于南昌起義的說法,請你找出其中不正確的一項(

)A.起義中的部分隊伍后來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隊伍會師B.這次起義是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開始C.它的偉大歷史功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D.起義第一次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解析:第一次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的是秋收起義。答案:D4.遵義會議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其主要依據是(

)A.在危急關頭挽救了中國革命B.中共獨立自主地解決了自己的方針、路線和政策C.確立了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D.結束了“左”傾路線在中央的統治解析: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指的是在政治上的成熟,完全可以獨立地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經辨析可知,A、C、D三項僅是遵義會議的成就,不能作為黨在政治上成熟的標志。答案:B5.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直搗南京。此事件的最大影響是(

)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B.中國人民徹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C.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D.統治中國22年的南京國民政府覆滅了解析:A、B、C三項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革命勝利)歷史意義的表述,而符合題干渡江作戰勝利的“最大影響”之意的是D項。答案:D6.結合正反兩方面的史實,說明中國革命必須堅持走什么樣的道路?答案: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中,創造性地為中國找到了一條“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在毛澤東正確理論的指導下,紅色革命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但是,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利,紅軍被迫長征。正反兩方面的史實說明,只有堅持“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中國革命才能取得勝利。中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兩次扭轉危機歷史性轉變1.兩次扭轉危機的歷史性轉變(1)大革命失敗后到開創農村革命根據地。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后,先進的中共黨人,面對失敗奮起抗爭,通過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等,開始糾正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工作重心轉向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農村,創建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拉開轉變危機的序幕,找到了中國革命正確的道路,到1930年,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迅速發展,標志危機過去,轉變完成。對應學生用書21頁

(2)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被迫進行戰略轉移。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標志著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黨扭轉時局的關鍵。在長征途中制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共合作實現共赴國難,勝利地完成了第二次歷史性轉變。變式訓練

(2011·嘉興模擬)美國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他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說:“從紅軍1934年10月16日在華南渡過淺淺的于都河,直至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長征把中國這段歷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下列能說明長征與這段歷史聯系的是(

)①長征精神對中國人民爭取民主革命的最后勝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②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③長征實現了黨工作重心的轉移④長征撒下了革命火種,成為人民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比較1.表格法區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1)相同點:都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任務都是反帝反封建,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2)不同點: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領導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指導思想以從君主立憲制到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政治目標,主張走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思想武器,以爭取創建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政治目標2.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黨內合作,而不是黨外合作,也不是兩黨合并。第二次國共合作是黨外合作。3.北伐戰爭取得了勝利,而國民革命運動卻失敗了。4.大革命是由國共兩黨共同領導的,而不是由國民黨單獨領導的。追蹤訓練1:(2009·江蘇歷史)根據毛澤東同志的論述,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理解不正確的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終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之間的過渡階段B.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義革命禁止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D.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創造前提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理解,其中從1919年開始我國就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1949年建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完成。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時期從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答案:C追蹤訓練3:(2010·全國文綜Ⅱ)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發展到10000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快速發展主要是由于(

)A.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持B.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興起D.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在國民大革命時期的發展情況,意在考查綜合分析能力。共產國際支持始于1921年,因此A項不是最佳答案;1925年中國共產黨人數大幅度增加時,土地革命和北伐戰爭尚未進行,故B、C兩項錯。1925年,中國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故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數增長迅速,正確答案應為D項。答案:D分析評價型選擇題的一般解法1.特點:此題型加強對歷史概念、歷史觀點和歷史結論的分析、判斷和評價,不著眼于“是什么”,而著眼于“為什么”,而且題干所展現的內容多是教材中未出現的結論,往往以全新的結論(或表述)出現,而選項則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內容。2.解題思路:回答這類選擇題時,主要的不是憑借歷史知識,而是依靠正確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較高的史學理論水平。主要搞清結論和史實的關系,要根據題干的結論,分析與史實的內在聯系,進行綜合辨析,同時用史論結合的方法進行判斷。3.啟示:評價時要采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一分為二,客觀評價。嘗試運用:(2009·遼寧文綜)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在《如何學習中共黨史》講話中說:“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這一評價應主要基于陳獨秀(

)A.引領思想啟蒙運動B.創辦《青年雜志》C.發動學生運動D.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的能力。由陳獨秀發起的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這場運動以民主、科學為旗幟,向腐朽的中國傳統封建文化發起了猛烈的沖擊,由此引發了一場倫理革命、教育革命、文學革命,使中國的思想界特別是青年學生解除了思想的禁錮,進行了一次思想的大解放。五四運動的發生,正是這次思想解放運動的重大成果。答案:A視角一關注新史觀全球史觀,又稱整體史觀。它是把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視為一個有機整體,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的過程。在全球史觀的視野下,五四運動的爆發、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跨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既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又是列強侵華和十月革命影響下的必然產物。對應學生用書22頁

[創新命題1]

外交學院吳建民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講道:弱國當然是沒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國家不是很強的時候,外交官就不能發揮作用。你看顧維鈞在1919年的時候,中國是弱國,五個代表,跑了四個,就他一個,沒有任何指示,他拒簽《凡爾賽條約》,我覺得中國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吳教授要我們研究的是(

)A.吸取弱國無外交的歷史教訓B.強調當今社會發展經濟,增強國力的重要性C.顧維鈞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氣節D.認識近代幻想依靠帝國主義來廢除不平等條約,實現民族獨立是不可能的[解析]

弱國當然是沒有外交的,但顧維鈞在1919年能拒簽損害中國利益的《凡爾賽條約》,完全是其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氣節使然。[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