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3044929課程名稱: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LectureofFrontierinChemicalBiology學分:1.5學時:24(課內實驗(踐):上機:課外實踐:)適用專業:化學生物學建議修讀學期:第7學期開課單位: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生物學與制藥工程系先修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等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標準:課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課程考核成績采用平時成績+期終考查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占課程考核成績的30%,包括考勤、課堂提問、課堂討論等;期終成績考核為考查,考查方式為大作業,期終考查成績占課程考核成績的70%。教材與主要參考書目:教材:自編講義。主要參考書目:《化學生物學學科前沿與展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組編,蔣華良,陳擁軍,陳鵬,張禮和主編,科學出版社,2013。內容概述:中文:《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是本專業高年級學生的一門專業選修課,順應化學生物學學科交叉且前沿性的特點,本課程主要圍繞化學生物學專業特色、當前的研究進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綜合擬定了多個化學生物學學科相關的專題講座,內容涵蓋化學、生物學、醫藥學等多個化學生物學相關領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化學生物學各個領域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有助于學生形成較系統的化學生物學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相關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科研思維和創新意識。英文:LectureofFrontierinChemicalBiologyisamajorelectivecourseofseniorstudents.Accordingtothehighlycrossandcuttingedgeofchemicalbiologydiscipline,thecoursefocusesonthespecialfeaturesofchemicalbiology,thecurrentresearchprogress,andthefuturedirectionandsetsuprelevantlecturesonspecialtopicsassociatedwithchemicalbiology,coveringmultiplechemicalbiologicalareasofchemistry,biologyandmedicine.Throughstudyingofthiscourse,studentscanunderstandthepast,thepresentandthefutureofdifferentfieldsofchemicalbiology,helpingthemformsystemicknowledgeofchemicalbiology,improvingthecomprehensiveabilityofsolvingscientificproblemsbasingontheprofessionalknowledge,andcultivatingthescientificthinkingandinnovationconsciousness.
《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教學大綱課程編號:03044929課程名稱: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LectureofFrontierinChemicalBiology學分:1.5學時:24(課內實驗(踐):上機:課外實踐:)建議修讀學期:第7學期開課單位: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生物學與制藥工程系先修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等一、課程性質、目的與任務《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是面向化學生物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開設的選修課程。鑒于化學生物學這一學科具有多學科高度交叉的特點,對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我們在大四上學期才開設《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這門專業選修課程。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對化學生物學這一領域有系統、全面以及深入的了解,為未來從事化學、生命科學等相關的教學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教學目標:1、該課程作為《化學生物學》這門專業必修課的有力補充,使學生對化學生物學這一學科有著更高層次的了解;(對應畢業要:2.1)2、介紹化學生物學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方向以及熱點,開拓學生的視野;(對應畢業要求:2.2)3、在授課的過程中,力求把同學們在大學四年里所學的專業知識串聯起來,鞏固和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特別是教會學生如何靈活的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應畢業要求:3.1、3.2、3.3)課程教學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畢業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2.掌握化學、生物學、藥學等化學生物學交叉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能以及相關的基本工程技術知識,了解國內外化學生物學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指標點2.1: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化學、生物學、藥學等化學生物學交叉領域學科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能、基本工程技術知識及其在人類健康和疾病方面的重要應用,用于解決化學生物學相關的科學問題。教學目標1指標點2.2:了解國內外化學生物學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用于解決化學生物學相關的科學問題。教學目標23.具有從事化學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指標點3.1:掌握化學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從事基本教學的能力。指標點3.2:掌握化學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實驗技術,培養設計實驗、分析處理數據和解決問題等的科學研究能力。指標點3.3:掌握化學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綜合知識和技能,具備從事相關領域的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能力。教學目標3二、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本課程總學時數為2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為24學時,實驗教學為0學時;課程教學共有8章,具體內容及學時安排等如下表所示:課程內容教學要求重點(☆)難點(△)學時安排實驗學時上機學時備注第一講題目:小分子調控蛋白激酶/磷酸酶活性的化學物學研究B△3講授、討論第二講題目:腫瘤的發病機制與靶向治療B△3講授、討論第三講題目:化學生物學與藥物發現A☆△3講授、討論第四講題目:抗糖尿病藥物作用靶標發現及其先導化合物設計B△3講授、討論第五講題目:白血病細胞分化與凋亡相關的化學生物學研究C3講授、討論第六講題目:細胞死亡的化學生物學研究B△3講授、討論第七講題目:化學小分子探針的設計、合成及應用A☆△3講授、討論第八講題目:化學生物學經典文獻詳解C3講授、討論(教學基本要求:A-熟練掌握;B-掌握;C-了解)三、建議實驗(上機)項目及學時分配無實驗(上機)項目。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本課程采用課堂講授以及課下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由于是以講座的形式授課,因此,教學中突出以學生作為主體,注重課堂討論,以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靈活運用本科階段所學專業知識的能力。五、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標準課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課程考核成績采用平時成績+期終考查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占課程考核成績的30%,包括考勤、課堂提問、課堂討論等;期終成績考核為考查,考查方式為大作業,期終考查成績占課程考核成績的70%。六、教材與主要參考書目教材:自編講義。主要參考書目:《化學生物學學科前沿與展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組編,蔣華良,陳擁軍,陳鵬,張禮和主編,科學出版社,2013。《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化學生物學》,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2015。七、大綱編寫的依據與說明《化學生物學前沿講座》是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生物學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本大綱的制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工程中的地下水資源管理與保護考核試卷
- 棉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考核試卷
- 海洋生物制藥臨床研究與評價考核試卷
- 電子商務中的社交購物趨勢考核試卷
- 滑動軸承的靜力學與動力學分析考核試卷
- 影視設備倉儲物流咨詢批發考核試卷
- 光電子器件在太赫茲技術的應用前景考核試卷
- 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普及考核試卷
- 曲阜師范大學《植物造景與庭院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夏津縣2024-2025學年初三質量檢測試題(三)化學試題含解析
- 2021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1.4
- 鐵路局客運段QC小組提高列車旅客滿意度成果匯報
- 14S501-1球墨鑄鐵單層井蓋及踏步施工
- PC材質國家檢驗報告
- 換填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家長會課件:三年級家長會幻燈片
- 加強理解溝通-爭做陽光少年主題班會
- 草籽播種施工方案范本
- 無人機動力系統課件PPT
- 《大學物理課件-電學部分》
- 眼視光器械學-第五章-眼底檢測儀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