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傳統節日習俗春節春節代表著新的開始與新的希望,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中最為隆重和盛大的節日。歷朝歷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所有的中國人都有把春節看作是喜慶團聚的好日子。春節,古稱元旦。據民間習俗,從臘月二十四起到新年正月十五鬧元宵止都稱春節。現在春節的慶祝活動一般從大年三十(二十九)開始。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清掃一新,貼春聯、貼年畫、守歲、放鞭炮、拜年等活動豐富多彩。掃塵: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每逢春節來臨,家家產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辦年貨:一到臘月,人們都要上街采辦過年的物品,買年畫,準備過年的春聯。吃團年飯:團年飯意為一家團圓。臘月的最后一天要全家團聚吃一頓豐富的年飯。凡家中在外地工作或學習的家人都會盡可能趕回家團聚。這頓飯要吃得歡歡樂樂,菜肴吃食也具有吉利的象征意義,如魚(年年有余)、整雞(大吉大利)、青菜(清潔平安)、年糕(年年高)等。吃飯時,不要說喪氣的、不吉利的話,不能失手打破碗碟杯盞,不要碰翻椅凳,因為這些會被視為不吉利的征兆。
守歲:除夕之夜,燈火通明,家人圍坐一起暢談,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除夕之夜,在我國北方家家都要包餃子。鞭炮迎新:“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古代燃放鞭炮是為了驅鬼祛邪,而如今則表示節慶歡樂,鞭炮越響,來年家庭財源會越興旺。拜年:新年伊始,人們走親訪友,登門拜年互致節日祝賀,聯絡感情。拜年的習俗各地并不相同,但一般初一上午不走親訪友。出去拜年要穿戴整潔。出門遇到熟人、朋友要恭賀新年,說些吉利話,即使是遇見平時與之開慣了玩笑的人也不能隨便開玩笑。見到長輩要行拱手禮。走親訪友要攜帶禮物。過年時,招待賓客的食物有講究,通常以諧音討口彩,比如吃柿子蘋果,喻意事事平安;吃年糕則意味著年年高升。春節期間,人們還經常走上街頭,參加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逛花會等娛樂項目。春節期間也要注意喜慶有度。這一期間熱鬧的時候比較多,不應為了自己開心而打擾了鄰居們休息。春節不僅要拜年,有時候也要恭喜人家喜遷新居。看看新房的格局,參謀一下嶄新的家具,如果您是訪客,也會有這樣的“獵奇”心理。但參觀前應該征得主人的同意,等待主人的邀請,而不要主動直接提出參觀請求,令主人不好拒絕。如果受到主人邀請參觀,也要跟在主人身后,不要自己去打開房間門,尤其是臥室和主衛的門。因為有很多城市都不允許燃放煙花,有的人也沒有放鞭炮的喜好,所以過年送禮最好不要送鞭炮。
清明節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懷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兩岸百姓知道后,紛紛劃船打撈他的尸體,并向江中投放粽子,使魚蝦飽食后不吃他的尸體。此傳說歷代沿襲下來,演變成如今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節日的習俗禮儀有:掛菖蒲、艾葉:民間特別是農村家庭,門窗上要掛菖蒲、艾葉,用以驅鬼辟邪保平安。雖然這是迷信,但因艾葉、菖蒲具有殺蟲、驅寒、消毒之用,故這一習俗一直保持下來,城鄉許多家庭都在這一日采集艾葉,以備常年家用。吃大蒜頭、喝雄黃酒:端午節,家庭要備一桌豐盛于平日的飯菜,全家共享。這一餐習慣上要吃大蒜頭煮肉,喝雄黃酒。大人會在不能喝酒的孩子額頭上沾上雄黃,或畫一個“王字”,去病消災。這種習俗在現代城市已逐漸被人遺忘。吃粽子:端午節吃粽是我國民間長久盛行的習俗。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吃粽已經流行。在湖南岳陽、益陽一帶,端午還興吃麻花,當地把它稱“油絞”,女婿去丈母娘家拜節,也要提一串麻花。據說,吃麻花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賽龍舟:當時楚人因合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中秋節農歷八月正好在秋季的中間,古人謂“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恰逢此日又與月有關的“中秋節”就有了許多別稱:“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繼而引申為以圓月為象征的“團圓節”。人們邀請親朋好友,夜飲玩月,連回娘家的媳婦這天都必須返還夫家。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亮的小餅子,即“月餅”。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闔家團圓。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我國古代把九定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摩托車發動機燃油噴射器清洗方法考核試卷
- 職業中介服務在解決就業問題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森林改培對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考核試卷
- 水產品市場的消費者行為與購買習慣分析考核試卷
- 山東省武城縣2025年初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化學試題含解析
-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英語語言能力與測試(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培黎職業學院《健身健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中文工具書使用與社科信息檢索》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廣告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中考英語試題分類匯編:非謂語(含解析)
- 第七屆江西省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知識競賽單選題題庫附有答案
- 第9課++友好相處++學會合作+第2課時 【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效課堂 (高教版基礎模塊)
- 四年級美術國考測試題附有答案
- 專題八 概率與統計(2020-2024)五年高考《數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
- 供貨保證措施以及應急保障措施
- 任務6-2 機場安檢崗位的設置課件講解
- 倫理與社會責任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物聯網技術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鋼制壓力容器材料選用規范
- 幼兒園大班語言《睡睡鎮》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