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達標檢測卷新版蘇科版_第1頁
2022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達標檢測卷新版蘇科版_第2頁
2022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達標檢測卷新版蘇科版_第3頁
2022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達標檢測卷新版蘇科版_第4頁
2022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達標檢測卷新版蘇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第七章達標檢測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如圖所示,下列實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吸引力的是()A.圖甲中,兩表面光滑的鉛塊緊壓后能粘在一起B.圖乙中,顏色分明的雞尾酒放置兩天后,混合成了棕褐色C.圖丙中,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D.圖丁中,打開醋瓶蓋能嗅到醋味2.如圖所示,四溢的花香引來了長喙天蛾,該現象主要說明()A.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C.分子間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質量3.下列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是()A.擦黑板時,粉筆灰在空中飛舞B.打開一盒香皂,很快就會聞到香味C.粉筆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筆痕跡D.冬天,雪花滿天飛4.下列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距離縮小的是()A.水結冰 B.汽油揮發C.干冰升華 D.石油氣液化5.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擴散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著空隙B.原子中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C.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D.質子的發現說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6.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滿園”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5mL水與5mL食醋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C.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D.水結成冰,說明分子停止了運動7.某節目介紹說,蜜蜂飛行與空氣摩擦產生靜電,因此蜜蜂在飛行中就可以吸引帶正電的花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蜜蜂帶負電 B.蜜蜂帶正電C.空氣不帶電 D.空氣帶負電8.俗話說:破鏡不能重圓,意思是兩塊光滑、干燥的玻璃緊貼在一起不能結合成一塊,其原因是()A.兩塊玻璃分子間不存在作用力B.兩塊玻璃的分子運動緩慢C.兩塊玻璃分子間距離太大作用力太小D.兩塊玻璃分子間距離太小表現為斥力9.在探索微小粒子的歷程中,科學家們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實驗證實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下列微粒按空間尺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是()A.質子、夸克、原子核、電子B.原子、原子核、電子、質子C.原子、原子核、質子、電子D.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10.由于肉眼無法觀察到物質的內部結構,這給人們探究物質結構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科學家們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A.憑自己的想象隨便定義物質的內部結構B.把物質不斷地分割,直到肉眼看不見為止C.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種結構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證據來驗證自己的猜想D.利用公式推理得出物質的內部結構11.兩只相同的集氣瓶中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NO2)氣體,用玻璃板隔開后按圖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兩瓶口緊貼靜置較長時間后,兩瓶中氣體顏色變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氣體的密度比瓶中空氣的密度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現象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此現象與“掃地時灰塵飛揚”的成因相同C.顏色變得相同后,瓶中氣體分子停止運動D.顏色變得相同后,左側瓶中氣體密度變大12.我國已經開展空氣中PM2.5濃度的監測工作.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關于PM2.5的說法:①PM2.5在空氣中受重力作用;②PM2.5的空間尺度大于電子;③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不是分子熱運動;④PM2.5的密度遠大于空氣的密度.其中正確的說法有()A.一個 B.二個C.三個 D.四個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3.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現越梳頭發越蓬松,同時梳子還能吸引碎紙屑.前者是因為頭發帶______(填“同”或“異”)種電荷而相互________;后者是因為帶電體有______________的性質.14.分析推理是我們理解物理現象的常用方法.例如,分子是小得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我們根據擴散現象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實說明了分子之間有斥力;我們通過“物質由分子組成但不會成為散沙”的事實證明分子之間有________;通過“在滿滿一杯水中慢慢加入一勺兒紅糖,水沒有溢出”的事實推理出分子之間有________.15.車載空氣凈化器工作過程如圖所示,受污染的空氣被吸入后,顆粒物進入電離區帶上電荷,然后在集塵器上被帶電金屬捕獲,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細心的小明同學發現教室里的電風扇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扇葉上往往帶有一些灰塵,請你幫他分析此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科學家開發出制作單層硅分子薄膜技術,如圖所示,在硅板表面覆蓋陶瓷薄層,持續加熱一段時間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層從而形成單層硅分子薄膜.加熱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我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王亞平在“天宮一號”授課時,將一個金屬圈插入飲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個水膜,往水膜表面貼上一片畫有中國結圖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圖甲所示,這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內注入少量紅色液體,水球變成了一枚“紅寶石”,如圖乙所示,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小明學習分子動理論后,先在試管底部裝一半紅墨水,再在水面上注滿酒精,加蓋密封后靜置,30日后再觀察,現象如圖所示.小明做的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題(19、20題各12分,21題10分,22題15分,共49分)19.下表是幾位科學家探究摩擦起電得出的物體帶電次序,表格中任何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次序在前的帶正電,次序在后的帶負電.西耳斯資料石棉玻璃云母羊毛貓皮紙木棉赫西·蒙科馬利資料羊毛尼龍粘膠絲木棉酸堿鹽丙烯樹脂聚乙烯醇(1)物理學中把與________摩擦過的________帶的電荷叫正電荷,把與________摩擦過的____________帶的電荷叫負電荷.(2)由表中可知玻璃與石棉摩擦后玻璃帶________電.(3)羊毛對電子的束縛能力要比紙________(填“強”或“弱”).(4)由表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貓皮和尼龍摩擦后兩者帶電情況.20.教室前后有幾棵盛開的桂花,細心的小明發現:陽光充足的晴天桂花的香味比多云的天氣濃,晴朗天氣,中午前后的香味最濃,小明知道人們能夠聞到桂花的芳香油香味是分子運動的緣故,屬于擴散現象.對于桂花中芳香油的擴散快慢和什么因素有關,小明提出兩種猜想:①環境的溫度越高,芳香油分子擴散速度越快.②太陽光照越充足,芳香油分子擴散速度越快.為了驗證猜想,小明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裝有同樣的冷水,一杯放在陽光下,一杯放在黑色的太陽傘下,同時將一滴紅墨水滴進其中,發現兩杯水顏色變化快慢沒有明顯的差異,改變燒杯中水的質量、溫度重復實驗時,兩杯水顏色的變化快慢同樣沒有明顯差異.(1)實驗現象表明,猜想________是________(填“正確的”或“錯誤的”).小明接著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裝有相同質量的冷水和熱水,同時將一滴紅墨水滴進其中,接著改變燒杯中水的質量、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酒精,各進行一次實驗.(2)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確,實驗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題中的信息和相關知識,陽光充足的晴天桂花的香味比多云的天氣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銀河系是由群星和彌漫物質集合成的一個龐大天體系統.銀河系發光部分的直徑約7×104l.y.,最大厚度約為1×104l.y.,像一個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轉鐵餅.銀河系中有大約2×1011顆恒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間相距很遠.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也有4.3l.y.之遙.太陽也是一個發光星體,它實質上是一個熱氣體(嚴格說是等離子體)球,由里向外分別為太陽核反應區、通信衛星對流層、太陽大氣層.(1)l.y.是表示________(填“時間”“溫度”“質量”“密度”或“長度”)的單位.(2)地面上的物質通常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三種狀態存在,而太陽上的物質通常是以________態存在的.(3)若銀河系發光部分的體積約為4×1012(l.y.)3,則銀河系中恒星的密度為________顆/(l.y.)3.22.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雨衣上的學問下雨天,外出的人們不是打傘,就是穿雨衣.雨衣為什么不透水呢?奧妙就在制作材料上.就拿布制雨衣來說吧,它是用防雨布(經過防水劑處理的普通棉布)制成的.防水劑是一種含有鋁鹽的石蠟乳化漿.石蠟乳化以后,變成細小的粒子,均勻地分布在棉布的纖維上.石蠟和水是合不來的,水碰見石蠟,就形成橢圓形水珠,在石蠟上面滾來滾去.可見,是石蠟起了防雨的作用.物理學上把這種不透水的現象,叫“不浸潤現象”.而水一旦遇到普通棉布,就通過纖維間的毛細管滲透進去,這就叫“浸潤現象”.物體是由分子組成的.同一種物質的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叫內聚力;而不同物質的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叫附著力.在內聚力小于附著力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浸潤現象”;反之,則會出現“不浸潤現象”.雨衣不透水,正是由于水的內聚力大于水對雨衣的附著力的緣故.(1)________物質的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叫內聚力,不同物質的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叫________.當內聚力________附著力時產生“浸潤現象”,當內聚力________附著力時產生“不浸潤現象”.(2)雨衣不透水屬于__________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當把水銀倒入玻璃量筒中,液面會向上凸起;而把水倒入玻璃量筒中,水面是________的.利用上面的知識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4)如圖所示,是由微顆粒(1~50nm)制備得到的新型防菌“納米紙”.在“納米紙”的表面,細菌無法停留且油水不沾.與此現象有關的判斷正確的是()A.構成“納米紙”的分子間沒有間隙B.油與“納米紙”分子間有斥力沒有引力C.“納米紙”內聚力大于附著力D.“納米紙”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大,牢牢固定不動

答案一、1.A點撥:雞尾酒混合和醋味飄散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是帶電體的性質;鉛塊緊壓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間引力的作用.2.A3.B點撥:粉筆灰、雪花都是肉眼能看見的宏觀物體;香皂的香味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分子運動.4.D點撥: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體積變小,分子間距離變小.5.D點撥:電子的發現說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質子的發現說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在此很多同學會片面地認為擴散現象僅能說明分子是運動的,而不知道擴散現象同時說明了分子間有空隙.6.D7.A點撥:蜜蜂吸引帶正電的花粉,根據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說明蜜蜂本身帶負電荷,蜜蜂與空氣摩擦得到電子帶負電,因而空氣失去電子帶正電.8.C9.C10.C點撥:提出猜想,加以驗證是科學探究的方法.11.D12.C點撥:PM2.5顆粒物懸浮在空中,密度接近空氣的密度,④說法錯誤.二、13.同;排斥;吸引輕小物體14.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的;引力;空隙15.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16.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17.引力;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18.分子間有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三、19.(1)絲綢;玻璃棒;毛皮;橡膠棒(2)負(3)弱(4)不能20.(1)②;錯誤的(2)熱水的顏色變化比冷水快(3)陽光充足,照射后使得空氣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21.(1)長度(2)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