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抒情手法(教師)_第1頁
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抒情手法(教師)_第2頁
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抒情手法(教師)_第3頁
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抒情手法(教師)_第4頁
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抒情手法(教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藝術手法第一課時抒情手法教學目標:1、了解古代詩歌常見的抒情手法2、學會分析古代詩歌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3、規(guī)范答題步驟重點難點:學會分析古代詩歌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此類題常見出題模式:這首詩是如何抒情的這首詩抒發(fā)情感用了哪些手法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間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結②托物言志、借物抒懷、③用典抒情④即事感懷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章筆法。如:陸游《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李白《夢游天姥呤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例題: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金陵懷古王硅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一鳥帶煙來別渚,數(shù)帆和雨下歸舟。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故國凄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注)王硅:時任北宋左相,寫作此詩時北宋在與西夏的兩次戰(zhàn)爭中均遭失敗。(3)作者在詩中是怎樣表達“凄涼”的。(3分)①選擇“一鳥”“數(shù)帆”等意象,融情于景,營造了凄涼的意境;②以“誰與問”對應“獨上江城”,直抒胸臆,表達凄涼心境。二、間接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分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結悲秋南宋·黃公度萬里西風入曉扉,高齋悵望獨移時。迢迢別浦帆雙去,漠漠平蕪天四垂。雨意欲睛山鳥樂。寒聲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關時事.不學楚人兒女悲。【注】詩人黃公度因反對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譏謗”國事的罪名.貶為肇慶府通判。⑴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4分)答:頷聯(lián)融情于景(1分),詩句描寫了遠處的別浦、遠去的行舟,廣漠而靜謐的荒野,寥廓蒼茫的天空等蕭瑟落寞的景象(2分),寄寓了詩人的悵惘、孤獨的情感(1分)。(2)以景作結:是詩歌結句的一種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詩句,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的意境,產(chǎn)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例1:王昌齡《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析]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么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來表現(xiàn)“不盡”呢詩人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歡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xiàn)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是無限的鄉(xiāng)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于現(xiàn)實的憂怨例2: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析]上句極寫別后酒醒的悵惘空寂,結句卻并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這種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直抒別情更富感染力,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課堂鞏固】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黃庭堅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1】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酒船漁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當時詩人在平輿,其地屬蔡州,汝河流過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類的小官。“青袍”是低級官吏的服飾。(2)尾聯(lián)寫漁船載酒、水漲花落,有什么作用(3分)漁船載酒,水漲花落,構成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閑居生活圖(1分),以景作結,寓情于景(1分),含蓄蘊藉地表現(xiàn)出詩人理想中的隱逸生活(1分)。景與情的關系:情景交融,其實不需要這么復雜,我們只需要記住:詩歌中只要有景語,就一定與作者的情感有關,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關于情景交融的鑒賞,關鍵在于情是何情,事實上也就是要求我們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樂景1、以樂景寫樂情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表現(xiàn)了詩人對初春時節(jié)自然界一派生機之景的愉悅之情。也表現(xiàn)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樂景2、以哀景寫哀情:小重山(陳亮)碧幕霞綃一縷紅。槐枝啼宿鳥,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蓼昏月,一笛碧云風。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江南闊,無處覓征鴻。這首詞的上片寫景,一縷紅、啼鳥、冷煙、黃昏月、一笛風,創(chuàng)造出濃重的凄冷的氣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與下片曲折抒發(fā)的忠憤相呼應,構成了全詞的悲切婉轉的情調(diào)——哀景。3、以樂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析】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濃厚。4、以哀景寫樂情:暮春歸故山草堂錢起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一二兩句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跡的凋零空寂的氣氛,反襯出三四句詩人對幽竹“不改清陰待我歸”的欣喜之情。王夫之《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可見,反襯手法用得好,效果更為強烈。(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托物抒懷,常常借助于所詠事物的一些特性,來寄托、傳達作者的志向、抱負和操守等。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區(qū)別: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本詩表現(xiàn)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從詩中能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借物詠懷。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手法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課堂鞏固】小孤山①[宋]謝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無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1)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身處末世,也要勇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4)用典抒情:1、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2、或者是運用一些神話、典故3、或者是化用前人詩句例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蝶戀花暮春蘇軾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路盡河回千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注釋]①憑杖飛魂招楚些:語出《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辭?招魂》召喚屈原那樣召喚離去的友人。2.本篇是詞人送別友人之作。詞的下片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的(3分)虛寫(或“想象”)朋友路途遙遠,孤獨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詩句)表達與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1分)。(5)即事感懷:是詩人就某件事發(fā)表自己的議論,抒發(fā)自己的感慨。例如懷親、送友、思鄉(xiāng)、贈人、人生感悟、閑情逸趣等等,籠而統(tǒng)之稱為“即事感懷詩”。天末懷李白①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②。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③。

①天末:天盡頭。這里指夜郎。當時李白因永王磷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②過:經(jīng)過。此句說山林鬼怪喜歡有人經(jīng)過成為它們的食物。③汨羅:汨羅江。屈原投汨羅江而死。

首句以“涼風”開頭,作用是什么前四句怎樣具體表現(xiàn)懷念李白的殷切情意以“涼風”起興,自然引出對李白的懷念.“涼風”為全詩奠定了凄涼,悲苦的感情基調(diào).涼風乍起,急切地問遠方友人“君子意如何”,表現(xiàn)出關切的心情.友人遇赦,急盼音訊,所以問“鴻雁幾時到”;遠涉江湖,風波險阻,所以憂慮“江湖秋水多”.這幾句詩即事感懷,結合眼前景物和李白的處境,具體表現(xiàn)對友人的關切之情。綜合訓練:淇上送趙仙舟王維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1)本詩在表達離別之情時使用了哪些手法試結合具體詩句分析。(3分)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凈山、暮日、長河等凄清景象,傳達了作者感傷之情;②直抒胸臆,頷聯(lián)直接點出“傷離”、“愁”的情感;③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以佇立河邊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作者對友人的不舍。(本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技巧的分析。每點1分。沒有具體分析不得分。)(2)詩中作者感情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3分)相逢時的歡愉,分別時的愁苦,分別后的惆悵。(3分)(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理解與把握。每點1分。)江神子①蘇軾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筵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②。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注:①蘇軾在游覽西湖時,一名少婦慕名拜見并為其彈奏了一首古箏曲,蘇軾由此為她寫下了此詞。②湘靈,古代神話:帝堯的兩個女兒,一個名叫娥皇,一個名叫女嬰,她們死后成為湘水之神,故稱為湘靈。唐代詩人錢起寫有《省試湘靈鼓瑟》詩,內(nèi)有名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清峰”。(2)下片寫音樂,寫出了怎樣的樂曲特點是怎樣寫出這種特點的(4分)哀傷、悲苦。(1分)直接抒發(fā)感受,寫自己聽到了哀怨的箏曲,但又不忍心去聽;擬人手法,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用典故,用娥皇、女英之典故,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個要點1分)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07年江蘇卷)鷓鴣天?送人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答: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