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論教養 公開課一等獎教案_第1頁
8論教養 公開課一等獎教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68論教養公開課一等獎教案8論教養

1.理解本文的論證思路、論證方法,理解教養的內涵及教養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的語言風格,揣摩重要詞語的含義。

一、導入新課

教養,是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關于“教養”,中國古時《三字經》就提到了,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習得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今天我們學習利哈喬夫的《論教養》,進一步理解教養的核心內涵以及學習如何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教學提示】

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關注,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本文奠定基礎。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朗讀指導:抓住議論性的句子,把握的觀點,理解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

2.小組討論。

給課文劃分層次,理清思路,理解議論文結構的一般特點。

明確:第一部分(1—2):開門見山,引入論題——良好的教養。

第二部分(3—12):把有無教養的表現進行對比,指出教養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優雅風度,指出一切優雅風度的基礎其實是一種關照態度。

第四部分(18):總結全文,點明我們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

目標導學二:再讀課文,理解內容和段落之間的關系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把握段落之間的關系,句子的含義,本文的語言風格。

1.細讀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確:直接引入論題——教養,用遞進復句強調,“良好的教養”的養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為下文的論述張本。

2.速讀3—12段,思考以下問題。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說一說第4段與5—10段之間的關系。

明確:總說與分說的關系。

(3)有無教養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明確:是否從心里愿意尊重別人,也善于尊重別人。

(4)列舉了有教養的人的哪些具體表現?

明確:不自吹自擂;珍惜別人的時間;重承諾;穩重隨和。

(5)4—10段先談“無教養”的例子,11—12段再談“有教養”的表現,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把有無教養進行對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啟迪了人們在生活中應如何做到有教養。

3.速讀13—17段,思考以下問題。

(1)第13段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么?

明確:優雅風度就是矯揉造作,是出于無聊,是附庸風雅,是毫無意義的扭捏作態。

(2)是如何批駁這一錯誤觀點的?

明確:提出了一個正確的觀點:一切優雅風度的基礎其實是一種關照態度。并對這一態度進行闡述:一個人不應該妨礙他人的生活,要讓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并以吃飯和日常生活中的舉止為例論述如何關照他人,具有優雅風度。最后得出結論:優雅是重視行為舉止的內涵,是以慎重的態度對待世界。這樣上述的錯誤觀點就不攻自破了。

(3)請你結合4—10段,分析“優雅”和“有教養”是怎樣的關系。

明確:二者的本質是相同的,一個是從內心“尊重別人”,一個是“關照的態度”,其實都是“尊重”。教養是優雅的基礎,優雅風度是教養的重要表現,一個人處處時時有教養,就會形成優雅的風度。

4.讀第18段,思考:這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確: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強調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再加上隨機應變的智慧就會具有優雅的風度,給人以啟迪。

目標導學三:品味重點句子,理解語言特色

說一說下面兩個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

(1)我不敢貿然提供有關教養的“處方

..”,因為我不認為自己是教養完美的典范。

(2)有教養的人對別人一律

..接觸的人年長還是年幼,是社會賢達還是平

..謙讓和禮讓,無論

民百姓。

明確:(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處方”比喻讓人們擁有教養的獨特的方法,用語生動形象。

(2)“一律”和“無論”強調了有教養的人從內心深處尊重別人,對人們的謙讓和禮讓是無條件的。

目標導學四:小結整合

本文透過眾多“有教養”及“無教養”的現象,探究“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的本質。思路清晰,從討論教養本身,到剖析教養的重要表現——優雅風度。又運用了許多格言式的句子,論述充分,引人深思。

目標導學五:學以致用

1.結合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請你舉出我們身邊的“無教養”的表現。

2.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談一談如何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三、板書設計

論教養

利哈喬夫

(1—2)提出問題:“良好的教養”的養成“得之于自身”

(3—12)分析教養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13—17)闡述一切優雅風度的基礎其實是一種關照

態度

(18)強調優雅風度的獲得方法

1.這篇議論文文字淺近,說理透徹,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22范進中舉

1.把握小說故事情節,認識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2.感知藝術形象,學習運用對比、夸張、諷刺等手法刻畫人物形象。

3.品味小說語言,領會諷刺藝術的魅力。

4.了解吳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關文學常識。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標題,分析課文題目中所流露出來的信息。

明確:人物—范進;事件—中舉。

2.課文題目反映了我們古代何種現象?

明確: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作科舉。范進中舉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務員了呢?欲知究竟,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了解,了解作品

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出生于一個科甲鼎盛的縉紳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中,共出了六名進士。受家族的影響,他少時熱衷科舉,早年入學為秀才,二十九歲時參加鄉試,卻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不過,讀書生活使他顯露出孤標脫俗的叛逆個性。特別是在他的父親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覬覦遺產,使他得以認清科甲世家的虛偽和卑劣。吳敬梓性情豁達,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將遺產消耗一空。經歷了由富到貧之變后,他飽嘗了世態炎涼,體察到士大夫階層的種種墮落與無恥,看清了清王朝統治下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的污濁。正因為其個人經歷,使他對當時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寫下了著名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全書故事情節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卑劣的社會習氣,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

【教學提示】

可參考光盤教學素材做詳細補充說明。

目標導學二:掌握故事情節,初步感知形象

1.快速瀏覽課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節結構,并簡要概括內容。

明確:本文可分為范進中舉前與中舉后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2):中舉前貧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

第二部分(3—11):中舉后喜極而瘋及社會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

2.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眾鄉鄰和張鄉紳對他的態度可謂是截然不同的,請同學制作

明確:通過范進中舉前后的對比,各色人物嫌貧愛富、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丑態躍然紙上。他們對權貴阿諛奉承,對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見,讀書人中舉后便可享富貴,受尊敬,不中舉則被人看不起。深刻反映了當時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

3.簡要說說范進中舉前后又有哪些變化。

明確:中舉前,每日少飯食,鄉試無盤纏,家貧不得已要賣雞換米煮粥;畏懼岳父大人,對胡屠戶唯唯諾諾。中舉后,高興發瘋,清醒后,對張鄉紳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對胡屠戶是勢利虛偽。

目標導學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分析胡屠戶】

1.分別找出在范進中舉前后,有關胡屠戶語言、行為描寫的語句。

示例:中舉前,范進去向胡屠戶借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兇神似的樣子簡直令人發指。中舉后,“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

2.胡屠戶的言行,表現了胡屠戶怎樣的性格特點?請做簡要概括。

明確:欺貧愛富,粗俗勢利,蠻橫倨傲(前);阿諛奉承,趨炎附勢(后)的市儈形象。

【分析范進】

采用分析胡屠戶的方法,說說范進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地方看得出來。

示例:①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②虛偽。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

師總結:范進是一個猥瑣懦弱而又圓滑世故,熱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中舉前唯唯諾諾,中舉后則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張鄉紳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會的新貴,特權階級的人員。

【分析眾鄉鄰(包括張鄉紳)】

中舉前,范進的生活非常窮苦,但文章并沒有寫到眾鄉鄰(張鄉紳)的身影,當范進中舉的消息傳出后,眾鄉鄰(張鄉紳)有送錢的,有送雞蛋的,張鄉紳還直接送銀攀親,當范進發瘋時,大家都很著急,并且積極地想方設法,這些反映了什么?

明確:反映了當時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對無錢無勢的人冷漠無情的世風。

目標導學四:研讀文本,探究文本諷刺藝術

1.文中有很多情節,看似非常可笑,請試著畫下來,并想一想,笑的背后隱含什么?

示例:(1)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丑態。(2)挨了一個巴掌之后,范進才從瘋態中清醒過來。

(3)胡屠戶前倨后恭的丑態……

明確:這些語言在可笑的背后是對人物丑惡靈魂無情的嘲諷,用笑的方式去表現人物的

可悲之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這就叫作諷刺。

【教學提示】

范進中舉的悲喜變化及影響,不是一個個案,應該推而廣之,通過范進一個人去解讀一類人,所以教師可以多找幾個古代讀書人的例子,以求學生對范進喜極而瘋的故事有一個更深層的理解。

2.結合下面幾句話,說說文章是如何達到這種諷刺的效果的。

(1)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明確:將范進中舉后的瘋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表現出對文人半生蹉跎只為求取功名的悲哀,瘋是“喜極而瘋”,而正是用這喜極的狀態表現當時士人的悲哀。

(2)“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你不看見城里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胡屠戶道:“我那里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后半世靠不著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明確:用了前后對比的手法,前寫胡屠戶的刻薄,后寫胡屠戶的諂媚,前后嘴臉截然不同表現出世風之庸俗。

(3)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確:“攥在手里緊緊的”“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表現了胡屠戶不是真的想要歸還銀子,這一細節就與他的退銀之辭形成對比,構成矛盾,引人發笑,從而達到諷刺效果。

目標導學五:主旨思考

范進中舉,喜極而瘋,是喜劇還是悲劇?結合課文的具體描寫,談談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