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流域壩系干壩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某流域壩系干壩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某流域壩系干壩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某流域壩系干壩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某流域壩系干壩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某流域壩系目錄第一章概述 1第一種基本情況 1第2節 社會經濟狀況 1第三節綜合管理現狀與規劃 1第四節項目建設的目的和作用 2第五節建筑材料 2第六節水文氣象 2第二章水文計算 4第一節設計依據和設計標準 4第二節水文計算 4第三章工程設計 8第一部分的組成 8第二節土壩設計 8第三節泄水建筑物的設計計算 13第四章工程量計算 27第5章項目估算 29第1節.預計預算編制說明 29第二節基本單價編制 30第三節建設工程單價編制 32第4節獨立收費 32第五節基本儲備費 34第六節投資總額 34第六章效益分析 34第一節經濟效益 34第二節生態效益 38第三節社會福利 38第七章建筑設計 39第一節建設條件 39第二節施工質量要求 40第三節施工組織設計 44第四節施工進度表 47第5節防洪計劃 49第八章建設運營管理 50第一節工期管理 50第二節運行時管理 52第三節項目監控 53日程: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2、總預算表3.子項目概算4.獨立成本估算表5、項目單價匯總表6、項目單價計算表七、主要材料預算及價格匯總表8、工程機械工時費匯總表9、主要工程量、工時、材料量匯總表隨附的:壩高(H)~蓄水量(V)~面積(F)曲線1.集線器布局2.壩體剖面圖3、水平管結構圖4、蓋板加固示意圖5.涵洞結構圖6、水平管開挖剖面圖7、涵洞開挖剖面圖第一章概述_第一種基本情況xx2#主干壩位于xx縣東北17.5公里的xx鎮xx村。屬于xx的小流域。屬黃河二級支流——關江三級河道,壩控面積6.19km2。本區屬黃土丘陵溝壑分區Ⅰ,境內植被稀疏,地勢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水土流失較為嚴重。侵蝕模數為10000t/km2,相當于7407.407m3/km2。壩址所在溝渠主溝長2000m,有大小分溝5條,溝壑密度3.5km/km2,溝渠比1.0%,平均溝深76m,平均溝寬68m,溝岸坡度1.0%。右岸為1:1.35,左岸為1:1.7。渠道底部為裸露的基巖,兩岸邊坡均在10m以下,土壤夾雜卵石,上部為黃土覆蓋。社會經濟狀況xx2#大壩控制區6.19km2,涉及新關鎮2個自然村,共84戶353人,勞動力88人,人口密度57人/km2,耕地261hm2,人均耕地0.74hm2人均,2004年糧食總產量14.8萬公斤,人均糧食產量420公斤,人均純收入644元。第三節綜合管理現狀與規劃xx2#壩控面積6.19km2,水土流失面積5.7km2。經過多年努力,當地群眾已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78hm2,其中基本農田26hm2,水源涵養林52hm2。13.7%。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計劃新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區320hm2,其中基本農田30hm2,水土保持林275hm2,經濟林5hm2,10hm2種草,累計處理度達到70%。根據《離海溝小流域壩系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骨干壩內計劃新建1座骨干壩(即xx2#壩)、2座中型攔河壩、2座中型攔河壩在這個控制范圍內。在控制范圍內。第四節項目建設的目的和作用本項目的建設,將對流域內溝壩用地的開發利用,防止溝岸擴張,切斷溝底,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起到巨大的作用。.為周邊村莊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發展交通、改變生產條件奠定基礎。第五節建筑材料項目所需的石料、沙子、水泥、鋼材、木材、柴油、汽油等均在縣內采購,平均運輸距離在17.5公里以內。第六節水文氣象流域內無水文氣象觀測站,流域距離縣城較近。氣象資料指片關縣氣象站的觀測資料,水文和泥沙資料指片關河水文站的數據。該盆地處于季風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受蒙古高壓氣流控制,寒冷多雪;春季溫暖、干燥、多風;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高溫多雨;秋天涼爽而短暫。年平均氣溫5℃~8℃,年太陽輻射量135~144kcal/cm2,年平均積溫≥10℃為3290℃。年日照2600~3700h,年平均風速2.0m/s。該地區每年11月中旬結冰,次年3月中旬解凍。本區年平均降水量419.20mm,最大降雨量571mm(1969年),最小降雨量275mm(1971年)。全年降雨量分布為1月至3月。在大陸氣團的控制下,空氣干燥,降水很少,僅占年降水量的3.3%。帶內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1.6%;7-9月,受季風影響,降水歷時短,強度高,占全年降水量的76%;10-12月,受北方干冷空氣影響,降水量減少,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1%。第二章水文計算第一節設計依據和設計標準壩址地形圖是通過實地勘測繪制的。水位-庫容-面積曲線是通過庫區實地調查和斷面得到的。工程設計參考資料:《離海溝小流域大壩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水利部SL289─2003《水土保持骨干工程技術規范》,山西省企業標準晉Q834-85《翹曲壩工程技術規范》、《忻州地區水文水利計算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6453.1~1996《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及溝壑治理技術技術規范》“,ETc、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1─1996和水利部《水土保持與治理骨干工程技術規范》溝壑”SL175─2003,洪水重現期確定為30年一次,設計每300年校核一次,設計沉降期為20年。第二節水文計算1、設計暴雨計算使用公式:H24P=KP×24進Q834-85《規范》其中:H24P─24小時暴雨頻率為P(mm);KP——皮膚Ⅲ曲線與頻率P的模態比系數;24──最大24小時平均暴雨(mm)。查閱《忻州地區水文水利計算手冊》得到:24=51mm,由Cv=0.50,Cs=3.5Cv,查金Q834-85《規范》表顯示:當P=3.3%時,KP=2.22;當P=0.33%時,KP=3.24,但是:H24,3.3%=2.22×51=113.22(mm)H24,0.33%=3.24×51=165.24(mm)2、設計峰值流量的計算使用公式:QP=C1×H24P×F2/3金Q834-85《規格書》式中:QP─頻率為P的洪水峰值流量(m3/s)C1──宏豐地理參數F——流產面積(km2)查金Q834-85《規范》顯示:C1=0.17,F=6.19km2,則:Q3.3%=0.17×113.22×6.192/3=64.89(m3/s)Q0.33%=0.17×165.24×6.192/3=94.7(m3/s)3.設計總洪水計算采用公式:WP=K×RP×FJinQ834-85《規范》式中:WP──頻率為P的洪水總量(萬米3)K——小面積防洪系數RP——設計暴雨的一次洪水模數(10,000m3/km2)根據晉Q834-85《規范》表:K=0.9,P=3.3%,RP=29900m3/km2;P=0.33%,RP=68,200m3/km2,但是:W3.3%=0.9×2.99×6.19=16.66(萬米3)W0.33%=0.9×6.82×6.19=37.99(萬米3)4.設計洪水過程線的計算1.洪水總持續時間的計算使用公式:T=12JinQ834-85《規范》式中:T——設計洪水總持續時間(h)Wp──總設計洪水(10,000m3)Qp──設計峰值流量(m3/s)代入相關數據可得:設計情況:T=12×=3.08(h)檢查情況:T=12×=4.81(h)2.洪水過程線計算使用公式:Qi=y·QpTi=x·TJinQ834-85《規范》根據晉Q834-85《規范》,相關數據表計算如下:設計情況:部分012345678910111213鈦_(H)00.150.310.460.620.770.921.231.541.852.162.462.773.08我_(米3/s)00.655.1917.5244.1364.8950.6124.0111.685.842.601.300.650.00檢查情況:部分012345678910111213鈦_(H)00.240.480.720.961.201.441.922.412.893.373.854.334.81我_(米3/s)00.957.5825.5764.4094.7073.8735.0417.058.523.791.890.950.00五、歷年沙量計算使用公式:Vs=(1-Ks)×S×FJinQ834-85《規格書》式中:Vs——年含沙量(m3);F——壩控區(km2);Ks——邊坡治理措施的年平均截獲率,因邊坡截獲率較差,不予考慮洪水水泥和沙子的減量,即:Ks=0;S——年平均侵蝕模數:S=7407.407m3/km2。則:Vs=(1-0)×7407.407×6.19=4.585(萬米3)第三章工程設計第一部分的組成根據當地地形條件和經濟原則,大壩宜選擇兩大塊,即工程由土壩和泄水構筑物(涵洞和水平管)組成。壩址附近有適宜建壩的土質,其儲量足以滿足壩體填筑的需要,故壩型選擇均質滾動土壩。,下游壩腳設置棱柱形排水。第二節土壩設計1、水位-蓄水-面積曲線的計算通過對壩址地形和庫區地形圖的實地調查,計算出各層等高線的面積。使用公式:Vn=Hn=·Hn該列表計算如下:水位-蓄水量-面積曲線計算表水位(男)水面面積(米2)水層厚度(男)層間體積(10,000米3)累計存儲容量(10,000米3)公里2嗯29270.0040.40.0013399.3556.709320.0262.66.7038707.14519.359370.0535.326.0564155.51532.089420.0767.658.13102719.96551.369470.13213.2109.49162008.33581.009520.19419.4190.502、壩高的確定使用公式:H=Hblock+H滯后+hamp式中:H——壩高(m)H塊——大壩的高度(米)H滯——滯留壩高度(m)h安——安全超高(m)一、壩高的確定根據歷年泥沙量Vs=45,850m3和設計沉積期N=20年的計算結果,計算得出:V塊=Vs×N=4.585×20=91.7(萬米3)面積F沉降=11hm2.2、設計洪水位的確定根據水文計算結果可知:Wset=WPset+Vblock=16.66+91.7=108.36(萬米3)檢查H~V曲線,設計洪水位為:H=946.9m。3.檢查洪水位的確定根據水文計算結果可知:W校=WP校+V塊=37.99+91.7=129.69(萬米3)檢查H~V曲線,檢查洪水位為:H=948.4m。4、壩高的確定根據以上計算結果:H學校=948.4m,Hbar=945.5m,因此:H滯后=H學校-Hbar=948.4-945.5=2.9(m)。根據金Q834-85《規范》表4-1,安全性超高,hAn=1.5~2.0m,取1.6m。但:高=18.5+2.9+1.6=23(m)3、施工期防洪壩高度的確定根據水文計算,綜合考慮下游壩地產量等多種因素,確定涵洞出口標高為928.0m。以此為基礎計算出泄水樓各部分標高為:涵洞進水口標高928.94m,消力池蓋頂標高928.94m。930.46m,水平管第一個排水孔標高為930.74m,即死水位為:H=930.74m,查看HV曲線,對應的死水庫容為:V死=42,700m3。為保證大壩施工期的汛期安全穿越,汛期需要計算防洪壩的高度。防洪壩的高度為壩高與汛期防洪庫容對應的安全超高(可容納20年洪水的最低泄水孔以上的洪水總量)之和,即:H防御=H防御'+Δh式中:H抗洪壩高(m);H-proof'——防洪等級(m);Δh——安全超高(m)。根據水文計算結果,防洪庫容為:V防御=V死+WP設置=4.27+16.66=20.93(萬米3)。從中查看H~V曲線,可以得到:Hanti'=936m,對應的高度為:936.0-927.0=9.0(m)。安全超高取Δh=1.0m,則防洪壩高度為:H防御=9.0+1.0=10.0m。4、壩體斷面尺寸的確定1、壩頂寬度的確定由于大壩的建設考慮到農業生產道路,壩頂寬度b=4m參照晉Q834-85《規范》選取。2、壩坡確定根據水利部《規范》,綜合考慮施工條件等因素,選型如下:上游壩坡為1:2.25、1:2.5,下游壩坡為1:1.75,1:2。在壩高12m處,上、下游兩側設置寬1.5m的馬道。由此可以計算出土壩的最大底寬為:105m。3.排水設計為防止暴雨沖刷壩肩,在壩體與岸坡交界處及馬路內側設置排水溝,將水流排出壩趾。為防止壩肩兩側排水匯合,壩頂形成溶洞,危及壩體安全,必須在壩肩上設置排水溝,并與排水溝相連。壩坡上的縱向排水溝。排水溝有一個矩形截面。排水溝尺寸為20×20厘米(寬×深),側壁和底板厚度為30厘米,用M7.5砂漿砌塊石和M10水泥砂漿砌筑。4、壩基及岸坡處理壩址溝底為裸露基巖,兩側10m以下坡面為夾雜卵石的土質。壩體填筑前,必須對壩基及兩側邊坡進行處理。參考相關資料,處理方法如下:(1)壩基處理:均質土壩與基巖連接時,在靠近上游部位設置若干砌體齒墻,以增加滲流直徑,使壩體與基礎緊密結合。沿節理面滲流直徑增加約為壩底寬度的5~10%。由此,可將要增加的滲透率直徑計算為:105×(5~10%)=5.25~10.5m。設置3個高1m、頂寬0.5m的砌體牙墻,其增加的滲流直徑為7.5m,可以滿足要求,安裝位置及結構形式見附圖。(2)岸坡處理:填筑壩體前,需對兩岸山坡進行清理。清掃范圍應比壩趾線寬0.5~0.6m。樹根、腐殖質等應清除,不得留在壩內回填。對山洞、洞窟、墓葬等隱患進行分層挖掘和回填。兩岸邊坡應挖成坡面,土坡坡度不宜大于1:1.5,不宜削成階梯狀,不內容倒坡,以保證土坡的良好結合。壩肩。5.組合槽設計為增加壩體穩定性,防止土壩與岸坡結合面滲水,沿壩體軸線由溝底至頂開挖梯形斷面接縫槽。大壩的。結合溝底寬2m,深2m,坡度比1:1,對回填土進行壓實,回填透水性較差的粘土。6、壩體排水設計溝內溝渠為基巖,底部潮濕,需設置排水濾體,排水宜采用棱柱形排水。具體截面結構型式和尺寸參照晉Q834~85《規范》選擇,詳見附圖。7.護坡設計為防止壩坡和壩頂被洪水沖刷,上游壩坡淤泥面以上和下游壩坡進行草皮生物防護,壩頂鋪設10cm厚的沙子和卵石。以防止擦傷。8壩高及壩體特征標高經計算,xx2#骨干壩壩高及壩體特征標高見下表:xx2#骨干壩高壩體特征標高表壩高淤積高的防洪壩高淤積區域壩底海拔設計沉降抬高設計洪水位查看洪水位壩頂海拔米米米嗯2米米米米米2318.51011927.0945.5946.9948.4950.0第三節泄水建筑物的設計計算一、泄水建筑物的構成排水樓由水平管道和涵洞兩部分組成。水平管與消力池相連。水平管為長方形,涵洞為拱形。兩者均采用M7.5水泥砂漿砌體和M10水泥砂漿接縫建造。2.水平管設計1.形式和布局根據當地地形,宜在左岸鋪設水平管道。根據晉Q834-85《規范》,水平管垂直坡度為1:2,每級高差0.4m,水平管總高差18.46m。布置46級臺階,第一排水孔高0.28m(標高930.74m),通風孔高0.56m(標高948.9m),頂部高于止水位0.5m。2.確定排放流量根據水利部《規范》要求和山西省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翹曲壩工程初步設計要求,泄洪流量按設計洪水總量計算出院后5天,出院流量為:q==0.386(m3/s)3、排水孔徑的計算每步設置一個孔,設計水位以下三步的水頭計算如下:H1=0.4m,H2=0.8m,H3=1.2m。那么放電孔徑為:d=0.68×=0.68×=0.26(m)4、水平管斷面尺寸的確定根據水利部《規范》計算要求,水平管和消力池內水位變化引起的放水孔調整量應比正常增加20%。操作,即:Q加=0.386×1.2=0.463(m3/s)據此,金Q834-85《規范》表D-12中選擇水平管的截面尺寸如下:寬×高×水深=50×50×16.5cm5、橫管尺寸的確定根據壩內設計水深和橫管截面尺寸,對應的橫管結構尺寸見晉Q834-85《規范》表,如下:側壁頂部寬度40cm,側壁底部寬度70cm,基礎厚度40m,基礎延伸15cm,搭接長度20cm。另外,為了增加水平管的穩定性,在水平管的底部設置了4個寬0.5m、深0.5m的齒壁,詳見附圖。6、消力池斷面尺寸的確定根據排放流量,除力池的截面尺寸選用晉Q834-85《規范》表D-12如下:池寬×池長×池深=90×540×70cm7、消力池結構尺寸的確定根據壩內設計水深和消力池凈寬,消力池相應結構尺寸見晉Q834-85《規范》表,如下:側壁頂部寬度60cm,側壁底部寬度125cm,側壁高度190cm,基礎厚度50cm,基礎延伸20cm,圈長為30厘米。8、蓋板配筋計算1)水平管蓋板的配筋計算設計公式采用《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的公式,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抗壓強度fc=10N/mm2,鋼筋抗拉強度fy=210N/mm2。假設蓋板的厚度為20cm,根據前面的計算,蓋板上的淤泥厚度為:h淤泥=945.5-930.74=14.76(m);水深為:h水=H停滯=H學校-H酒吧=948.4-945.5=2.9(m)。⑴、載荷計算①、負荷標準值的計算重量荷載gk1=γ混凝土·b·h污泥壓力負荷gk2=γ淤泥·b·h淤泥水壓載荷qk=γ水·b·h水式中:γ混凝土——混凝土容重,取25KN/m3;γ淤泥——淤泥容重,取20KN/m3;γwater——水的容重,取10KN/m3;h——板高(即厚度),h=0.2m;b——板寬,沿水平管長度的板寬為1.05m。但:gk1=γ混凝土·b·h=25×1.05×0.2=5.25(KN/m);gk2=γ淤泥·b·h淤泥=20×1.05×14.76=309.96(KN/m);qk=γwater·b·hwater=10×1.05×2.9=30.45(KN/m)。②、負荷設計值計算g=γG1·gk1+γG2·gk2q=γθ·qk式中:γG1——自重載荷偏系數,取1.05;γG2——污泥壓力分項系數,取1.2;γθ——水壓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0。則:g=γG1·gk1+γG2·gk2=1.05×5.25+1.2×309.96=377.4645(KN/m)q=γθ·qk=1.0×30.45=30.45(KN/m)⑵、內力計算骨干工程為五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三級。《水利工程規范》規定結構重要性系數為:γ0=0.9,設計工況系數ψ=1.0(即骨干工程正常使用年限為永久設計工況)。計算的樓板跨度取最小值如下:L=L0+aL=1.1L0式中:L0──樓板凈跨度,0.5m;a——搭接長度為0.2m。L=0.5+0.2=0.7mL=1.1×0.5=0.55m取L=0.55m。跨中彎矩設計值:M=γ0·ψ·(g+q)L2=×0.9×1.0×(377.4645+30.45)×0.552=13.882(KN·m)支座剪力設計值:V=γ0·ψ·(g+q)L0=×0.9×1.0×(377.4645+30.45)×0.5=91.781(KN)3.鋼筋計算①、求個s一個s=式中:h0──蓋板的有效厚度,h0=ha,a為保護層的厚度,取2.5cm,h0=20-2.5cm=17.5cm。γd──結構系數,γd=1.2,則:as==0.052根據as計算壓縮區的相對高度ξξ=1-=1-=0.053ξ<ξb=0.614(ξb:因項目采用熱軋Ⅰ級鋼,為0.614)截面滿足設計要求。③計算鋼筋的橫截面積As=ξ·b·h0·fc/fy=0.053×1050×17.5×10×10/210=463.75(mm2)ρ≥ρmin的條件ρ=ξ·fc/fy=0.053×10/210=0.0025ρmin=0.15%=0.0015則ρ>ρmin,配筋滿足要求。⑤、查表選擇鋼筋選用6Ф10(As=471mm2),并選用4Ф6.5附加筋,以滿足設計要求。此外,排水孔處裝有Ф6.5鋼箍。⑷、斜截面剪切校核h0/b=17.5/100=0.175<4斜斷面的抗剪力應滿足下式:V≤(1/γd)·0.07·fc·b·h0V=91.781KN=91781N,(1/γd)·0.07·fc·b·h0=(1/1.2)×0.07×10×1050×175=107187.5(N)所以V<(1/γd)·0.07·fc·b·h0因此,抗剪強度滿足要求。2)消力池蓋板配筋計算設計公式采用《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的公式,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抗壓強度fc=10N/mm2,鋼筋抗拉強度fy=210N/mm2。假設蓋板的厚度為32cm,根據前面的計算,蓋板上的淤泥厚度為:h淤泥=945.5-930.46=15.04(m);水深為:h水=H停滯=H學校-H酒吧=948.4-945.5=2.9(m)。⑴、載荷計算①、負荷標準值的計算自重荷載gk1=γ混凝土·b·h污泥壓力負荷gk2=γ淤泥·b·h淤泥水壓載荷qk=γ水·b·h水式中:γ混凝土——混凝土容重,取25KN/m3;γ淤泥——淤泥容重,取20KN/m3;γwater——水的容重,取10KN/m3;h——板高(即厚度),h=0.32m;b——板寬,單位寬度為1.0m。但:gk1=γ混凝土·b·h=25×1.0×0.32=8(KN/m);gk2=γ淤泥·b·h淤泥=20×1.0×15.04=300.8(KN/m);qk=γwater·b·hwater=10×1.0×2.9=29(KN/m)。②、負荷設計值計算g=γG1·gk1+γG2·gk2q=γθ·qk式中:γG1——自重載荷偏系數,取1.05;γG2——污泥壓力分項系數,取1.2;γθ——水壓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0。則:g=γG1·gk1+γG2·gk2=1.05×8+1.2×300.8=369.36(KN/m)q=γθ·qk=1.0×29=29(KN/m)⑵、內力計算骨干工程為五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三級。《水利工程規范》規定結構重要性系數為:γ0=0.9,設計工況系數ψ=1.0(即骨干工程正常使用年限為永久設計工況)。計算的樓板跨度取最小值如下:L=L0+aL=1.1L0式中:L0──樓板凈跨度,0.9m;a——搭接長度為0.3m。L=0.9+0.3=1.2mL=1.1×0.9=0.99m取L=0.99m。跨中彎矩設計值:M=γ0·ψ·(g+q)L2=×0.9×1.0×(369.36+29)×0.992=43.92(KN·m)支座剪力設計值:V=γ0·ψ·(g+q)L0=×0.9×1.0×(369.36+29)×0.9=161.336(KN)3.鋼筋計算①、求個s一個s=式中:h0──蓋板有效厚度,h0=ha,a為保護層厚度,取2.5cm,h0=32-2.5cm=29.5cm。γd──結構系數,γd=1.2,則:as==0.0606②、根據a計算壓縮區的相對高度ξξ=1-=1-=0.0625ξ<ξb=0.614(ξb:因項目采用熱軋Ⅰ級鋼,為0.614)截面滿足設計要求。③計算鋼筋的橫截面積As=ξ·b·h0·fc/fy=0.0625×1000×29.5×10×10/210=878.2(mm2)ρ≥ρmin的條件ρ=ξ·fc/fy=0.0625×10/210=0.003ρmin=0.15%=0.0015則ρ>ρmin,配筋滿足要求。⑤、查表選擇鋼筋選用Ф12@12.61(As=905mm2),加筋選用Ф6.5@29,可滿足設計要求。⑷、斜截面剪切校核h0/b=29.5/100=0.295<4斜斷面的抗剪力應滿足下式:V≤(1/γd)·0.07·fc·b·h0V=161.336KN=161336N,(1/γd)·0.07·fc·b·h0=(1/1.2)×0.07×10×1000×295=172083(N)所以V<(1/γd)·0.07·fc·b·h0因此,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輸水涵洞設計1.形式和布局輸水涵洞采用砂漿砌筑拱涵,布置在壩底左端,與水平管底部相連。2、涵洞斷面尺寸的確定按增加流量Q加=0.463m3/s,參照晉Q834-85《規范》,制定涵洞坡度i=1/100,考慮維護等因素,選定涵洞斷面尺寸為:0.8×1.2m,根據壩體橫斷面和涵洞標高位置計算得到涵洞長度為94m。3.涵洞結構尺寸的確定根據晉Q834-85《規范》,選用涵洞結構尺寸為:涵洞凈寬80cm、洞凈高120cm、基礎寬105cm、基礎延伸10cm、邊墻底寬85cm、墩高80cm、拱寬50cm、基礎厚度60cm,底板厚度40cm,拱石厚度40cm,最大內容水深90cm。為保持涵體穩定性,使涵體與土壩回填緊密,根據涵洞長度設置11道擋水,長度為8×10+2×7m,防水層的間隙為2厘米寬。刀止水填縫劑。為防止漏水,在涵洞擋水和拱圈上修建了100cm厚的紅土涵洞。4、涵洞出口明渠段設計根據工程結構的相對位置,為防止水流沖刷下游壩體,涵洞出口處宜設陡坡,下方應接消力池。陡坡采用M7.5砌筑矩形截面,底寬0.8m,縱坡1:3,陡坡落差1.0m,則陡坡段水平長度3m,坡長是:L==3.16m。⑴臨界水深計算使用公式:hk=中:hk——臨界水深(m)α——系數,α=1.1q——單幅寬流量(m3/sm),q=0.463/0.8=0.58m3/smg——重力加速度(m/s2)代入相關數據可得:hk==0.4(m)⑵臨界斜率計算使用公式:ik=式中:ik——臨界斜率Q──排水流量(m3/s)Kk──對應于hk(m3/s)的流量模量,Kk=ωkCkωk──hk對應的過水面積(m2),ωk=Bk·hk;Bk─水面寬度(m)Ck──謝才系數,Ck=Rk1/6Rk——hk對應的過水斷面水力半徑(m),Rk=ωk/XkXk——hk對應的過水段濕周長(m),Xk=Bk+2hn——粗糙度,取0.025代入相關數據可得:ωk=0.8×0.4=0.32(m2)Xk=0.8+2×0.4=1.6(m)Rk=0.32/1.6=0.2(m)Ck=Rk1/6=×0.21/6=30.59Kk=0.32×30.59×=4.38ik=()2=0.011<.說明設計的坡度比為1:3是陡坡。(3)陡坡進水深度h1的計算:涵洞出口直接與陡坡相連。此時陡坡的初始水深即為臨界水深,即:h1=0.4m陡坡末端水深h2的計算使用公式:E1+iL=E2+hfE1+iL=h1++iL=0.4++×3.16=1.57假設h2=0.149mω2=bh2=0.8×0.149=0.1192(m2)υ2=Q/ω2=0.463/0.1192=3.884(m/s)hf=X2=b+2h2=0.8+2×0.149=1.098(m)R2=ω2/X2=0.1192/1.098=0.1086(m)C=R1/6=×0.10861/6=27.627hf===0.575那么:E2+hf=h2++hf=0.149++0.575=1.571相位穩定且合相,說明假設成立,即:h2=0.149(m)。5、陡坡結構尺寸的選擇:由以上計算結果可知,陡坡進水深度為0.32m,出水深度為0.149m,均較小。從工程外觀上看,陡坡結構尺寸確定如下:側壁頂部寬度0.3m,入口側壁高度1.2m,底部寬度0.7m,出口側壁高度0.5m,底部寬度0.7m,底部厚度0.6m,底板厚度0.4m,底座加長0.10m。為保證工程安全,在陡坡底板的出入口處設置了齒形墻。齒壁尺寸為:0.5×1.0m。伸縮縫由瀝青割麻機止水。6、陡坡盡頭消力池設計(1)靜水池跳水后水深計算:(2)消力池長度的確定:使用公式:Lk=(4.8~5.5)(h2′-h2)金Q834─85《規范》代入已知數據得到:Lk=(4.8~5.5)×(0.5-0.149)=(1.7~1.9)m取Lk=2.0m。(3)消力池深度的確定:采用公式:d=σ(h2′-hs)金Q834─85《規范》式中:d——消力池深度(m);σ——浸沒安全系數,σ=1.25;h2′——躍遷后消力池的水深(m);hs──消力池出口后下游河道水深0.1m。代入相關數據可得:d=1.25×(0.5-0.1)=0.5(m)。取池深d=0.5m。⑷消力池結構尺寸的確定: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力池結構尺寸選擇如下:池長2.0m,池深0.5m,池壁高1.0m,邊墻底寬0.7m,頂寬0.3m,基礎加長0.10m,基礎厚度0.6m,底板厚度0.4m。具體尺寸見附圖。第四章工程量計算工程量計算采用分項計算的方法。清理基礎和邊坡的土方量應根據實測地形圖和清理基礎和邊坡范圍的要求計算;挖填量根據實測地形圖和工程斷面大小計算;干砌體、砂漿砌體和混凝土的體積按工程設計斷面和長度計算;壩體土體體積計算如下:壩址地形圖,按等高線計算方法。層間平均面積:,,;將各層的平均面積乘以各層的高度,得到各層的土方量,再累加整個壩體的土方量。計算結果如下:壩體土方量計算結果表壩高(男)區域(米2)平均面積(米2)土壤高度(男)層間體積(米3)累積土方(米3)0712.420.001138.6111138.6111626.851138.611792.4711792.4721963.352931.082108.6612108.6632257.395039.742390.5912390.5942526.327430.332675.1112675.1152826.7110105.442971.9712971.9763119.6313077.413234.8513234.8573351.4516312.263398.1313398.1383445.0219710.393456.2413456.2493467.4723166.623457.9813457.98103448.4926624.603424.5413424.54113400.6530049.143330.8413330.84123261.5233379.983168.7400.00123076.8533379.983002.5913002.59132928.9336382.572851.7512851.75142775.2739234.332670.3312670.33152566.7441904.652449.5412449.54162334.1844354.192213.2912213.29172094.5746567.491964.7611964.76181837.7548532.251697.7511697.75191561.550230.001421.0711421.07201285.1251651.071136.8711136.87二十一994.852787.93828.091828.09二十二671.9153616.03498.561498.5623343.4254114.59xx1#骨干壩工程量計算結果如下:工量計算結果表物品目標全部的土壩躺管s涵洞和明渠暫時的項目結合米(m3)59832.356228.22541.61062.5地球

廣場小的數數58677.655554.62425.0698.0清集(m2)4905.04905.0土方開挖(m3)3750.0720.02400.0630.0土方回填(m3)813.0720.025.068.0壩體推土(m3)63855.263855.2壩體滾動土方(m3)54114.654114.6干燥石工石頭(m3)438.9438.9反濾層鋪設(m3)136.5136.5石工

(米3)小的數數567.398.2104.5364.5在根據177.336.8140.6側壁199.732.053.0114.8底板104.866.214.823.8拱85.485.4混凝土(m3)12.112.1砌體抹灰(m2)112.828.184.6第5章項目估算第1節.預計預算編制說明一、項目概況xx2#骨干壩位于偏關縣城東北17.5公里處新關鎮彩嶺村,屬李海溝小流域。該溝為黃河二級支流,灌河三級溝。壩控區6.19km2。洪水重現期設計為30年一次,300年檢查一次,設計沉降期為20年。工程由土壩、涵洞和水平管組成,最大壩高23m,總庫容129.69萬m3,其中持泥量91.7萬m3,淤積面積11hm2。2.編譯依據1、水利部發布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總(概算)概算編制規定》;2、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概算定額》3.展開初步設計的相關資料和圖紙4.當地材料價格5、其他相關信息三、投資主要指標工程由土壩和涵洞、臥管兩部分組成。此外,建有標志碑1座、臨時工棚3座、道路3公里。工程總施工量581097m3,其中:土方56728m3,砂漿砌體535m3,干砌體439m3,反濾層137m3,混凝土12.1m3。主要耗材為:鋼筋0.38t、水泥70.5t、柴油6.81t、木材5.5m3、巨石1150m3、碎石78m3、砂285m3。第二節基本單價編制一、人工預算單價勞動工資為1.5元/小時。2、材料預算價格包括應納入配額工作內容的未計價材料和有價材料。1.水泥、鋼鐵、木材、柴油、汽油、沙子和礫石材料應進行預算。材料預算價格包括進貨價和倉儲費五項。計算公式為:材料預估價=(材料原市場價+包裝費+運輸及雜費+運輸保險費)×(1+進貨率)。采購入庫率為2%。2、其他材料(如種子、種苗、引線等)的預算價格以項目所在地市場價格為準。3、建設電價施工電價按當地供電部門規定為0.5元/kwh。4.機械使用費根據《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概算定額》中的工程機械班次定額及相關規定計算,缺少的工程機械定額參照《山西省建設工程概算定額》計算。5、砂漿和混凝土材料的單價根據設計確定的砂漿和混凝土等級,分別計算每立方米砂漿和混凝土材料的水泥、砂石和水的單價,并計入相應的砂漿和混凝土工程單價。砂漿與混凝土配合比的材料用量參照《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定額估算》中的砂漿與混凝土配合比表計算,計算結果如下:砂漿和混凝土材料價目表單位:m3費用名稱單元單價(元)M7.5迫擊炮M10迫擊炮C20混凝土米3米3米3配額重估配額重估配額重估水泥公斤0.2927429285.48372108.9027079.04沙米3114.241.11126.811.08123.380.4955.98結石米3540.8646.44水米322.40.2896.470.2916.520.153.36全部的218.76238.80184.82第三節建設工程單價編制一、建設工程單價建設項目的單價由直接工程成本、間接成本、計劃利潤和稅金組成。(1)直接工程費用:包括基本直接費用和其他直接費用。基本直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機器使用成本,按人工和材料的定額和預算價格計算。其他直接費用為基本直接費用的3.5%。(2)間接成本為直接成本的7%。(3)企業利潤直接和間接成本之和的3.5%。(4)稅收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企業利潤之和的3.22%。第4節獨立收費1、施工管理費1、工程經常性費用為工程措施費的1.6%;2、技術支持培訓費為工程措施費的0.6%。2、工程建設監理費收取工程測量費的2.5%。3、研究、勘察、設計費1、科研、實驗費用暫不計入;2.勘察設計費(1)、調查費工程勘察費=工程勘察費底價×(1±浮動區間值)工程勘察費底價=基礎勘察費+其他勘察費基礎勘察費=工程勘察費底價×專業調整系數×工程復雜度調整系數×附加調整系數。其中:浮動范圍值暫不計入其他調查費用暫不計入專業調整系數為0.55工程復雜度調整系數為1.0附加調整因子取0.7(2)設計費工程設計費=工程設計費底價×(1±浮動范圍值)工程設計費底價=基本設計費+其他設計費基本設計費=工程設計費底價×專業調整系數×工程復雜性調整系數×附加調整系數。其中:浮動范圍值暫不計入其他設計費暫不計入專業調整系數取0.8工程復雜度調整系數為0.85附加調整因子取0.74、征地補償及淹沒設計征地補償費和淹沒設計補償費暫不計入。5、工程質量監督費收取工程測量費的0.25%。第五節基本儲備費基本儲備費按工程措施和獨立成本之和的6%計算。第六節投資總額項目總投資120.01萬元,包括國家補助水土保持攔河壩建設專項資金、地方配套和群眾自籌三部分。第六章效益分析效益計算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水土保持綜合管理計算方法》GB/T15774-1995進行。本標準規定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包括四類:基本效益(水源保持、水土保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第一節經濟效益一、基本福利大壩建成后,總淤泥量91.7萬米3,蓄水量37.99萬米3,可解決鄰村人畜飲水問題。擴建對改善當地自然條件、減少黃河泥沙起到了積極作用。2、經濟效益1、直接經濟效益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地上種植的植物產品與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地上種植的植物產品進行比較,增加產量和產值如下:(1)單位面積年增產計算(處理前后種植同種作物)使用公式:△P=Pa-Pb式中:△P——本措施實施后單位面積年產量增加量,kg/hm2。Pa——措施實施后的單位面積年產量,kg/hm2。Pb——措施實施前的單位面積年產量,kg/hm2。加壩,Pa=6000kg/hm2,Pb=0kg/hm2。代入公式計算:ΔP=6000-0=6000kg/hm2。⑵計算單位面積年總產值使用公式:Z=y×△P式中:Z——單位面積年總產值,元/hm2。y——作物單價,元/公斤。按目前玉米價格1元/公斤計算。△P——本措施實施后單位面積年產量增加值,kg/hm2。代入公式計算:Z=1×6000=6000元/hm2.(3)單位面積年凈產值的計算使用公式:j=Zu式中:j——單位面積年產值凈增加值,元/hm2。u——單位面積年生產成本,元/hm2。壩地種植:u=2700元/hm2。代入公式計算:j=6000-2700=3300元/hm2.⑷計算上年增產和淤積后有效面積年增產值場地面積:F=11hm2。年增產:Pt=F×△P=11×6000=66000kg。總產值:Zt=F×Z=11×6000=66000元。凈產值:jt=F×j=11×3300=36300元。⑸水土保持減沙效益計算年減沙量計算,采用公式:△Sc=△S1-△S2式中:△Sc──筑壩前河床年均疏浚量,m3。△S1──大壩建成后年均減沙量,即年截沙量,m3。△S2──泥沙作業沖淤量,m3。計算:ΔSc=45850?22925=22925m3。減沙效益按以下公式計算:js=△Sc×us式中:js──年減沙效益,元。us——河床疏浚單價,15元/m3。計算:js=22925×15=343875元。⑹計算產投比使用公式:K=jc/d式中:jc──年產值,jc=36300+343875=380175元。d——基本建設投資,d=123.71萬元。K=380175/1237100=0.307⑺計算基本建設回收期使用公式:H=m+1/K式中:H──基本建設投資回收期,年。m——本措施生效需要時間,大壩為一年。計算:H=1+1/0.307=4.3年。2、間接經濟效益的計算基本農田增加了單位面積耕地的產量,增加了因增產而節省的土地和勞動力,應計算其間接經濟效益。(1)計算節省的土地面積使用公式:△F=Fb-Fa=V/Pb-V/Pa式中:△F——節約用地面積,hm2。V——所需糧食總產量,V=11×6000=66000kg。Fb——坡耕地面積,hm2。Fa——所需基本農田面積,hm2。Pb——坡耕地單位面積糧食產量,取Pb=960kg/hm2。Pa——基本農田單位面積糧食產量,取Pa=6000kg/hm2。計算:ΔF=66000/960-66000/6000=68.75-11=57.75hm2。(2)計算節省的勞動力公式:ΔE=Eb-Ea=Fb×eb-Fa×ea。式中:eb──坡耕地單位面積所需人工,取eb=120個工作日/hm2。ea─基本農田單位面積需求量對于勞動力,取ea=180個工作日/hm2。Eb——耕種坡地總是需要人工,人日。Ea──種植基本農田所需的總勞動力,人天。計算:△E=68.75×120-11×180=6270個工作日。第二節生態效益項目實施后,可有效蓄積地表徑流,調節河流徑流,提高項目區抗旱能力,合理利用水資源,減少水土流失,減輕水土流失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并提高土壤肥力。據測算,壩地土壤養分含量明顯高于坡耕地。平均有機質含量相差3.22%,總氮含量相差0.1525%,快磷含量相差11ppm。含水量的差異約為8%。還可以提高地層的溫度和濕度,降低地層的風力,減少霜凍和干熱風的危害,改善項目區的小氣候,增加農業產量和森林覆蓋率。地上的草會繼續增加。的繁殖。總之,通過項目的建設,項目區水圈、地圈、大氣圈、生物圈的生態環境將實現良性循環。第三節社會福利1.自然減災項目實施后,將提高溝槽侵蝕基準面,防止溝槽底切、溝槽擴張和溝槽頭部延伸,減少溝槽侵蝕和重力侵蝕。截洪,減少洪峰,減少黃沙流入,減少河道洪水和泥沙的破壞,減少水土流失對土地的破壞,減少干旱對農業生產的破壞,改善當地交通條件,保護下游村莊的道路安全。2.促進社會進步項目實施后,可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土地生產力,農民逐步由傳統封閉向改革開放轉變,為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大生產奠定了基礎。布局規模農業,有效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村生產結構,使農村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良性循環,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增加環境容量,緩解人地矛盾,提高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改善農村社會風氣,提高勞動者素質,才能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第七章建筑設計施工設計不僅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組織工程建設不可缺少的基礎。做好施工組織設計,選擇合理的工程設計方案,做好施工。前期工作、加強施工規劃、建立正常的施工秩序、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一節建設條件一、交通、水、電、通訊情況項目建設區交通道路總則。進入壩址的道路約5公里需要修復完善。壩址附近無法保證施工,有時需要運到縣城。使用起來很方便。項目區內除溝底外,移動、聯通信號均覆蓋,通訊快捷方便。2、建筑材料1、土壤材料:壩址兩側土壤資源極為豐富,可就地利用。2、石料:距壩址10公里的采石場內有巨石和碎石。3、沙子:離壩址10公里的沙廠有沙子。4、縣城可以買到水泥、鋼材、木材、柴油。3.建設能力資源攔河壩建設得到政府積極支持,群眾需求迫切。全縣擁有大中型農業機械150臺,富余勞動力1.5萬人,機械和勞動力保障充足。縣水利局水利技術人員和項目區群眾在攔河壩建設方面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此外,由于該項目將實行招投標制,一些專業的工程公司將參與骨干大壩的建設。這些公司設備性能優良,管理技術先進,施工進度快,質量有保障。項目建設將形成多方建設格局。土壩以機械施工為主,輔助人工不多。項目區現有勞動力足以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第二節施工質量要求一、土壩施工質量要求1、清理基礎,挖好組合槽壩體填筑前,必須對壩基和兩岸山坡進行清理。清理范圍比壩腳寬0.5m,基礎平均深度0.3m。清潔基礎范圍內的任何表面土壤、巖石、草皮和樹木。、腐殖質等應清除,不得留在壩內回填。兩岸邊坡應挖成坡面,土坡坡度不宜大于1:1.5,不宜削成階梯狀,不內容倒坡,以保證土坡的良好結合。壩肩。基礎清理完畢后,應開挖組合槽,開挖應沿壩軸線從溝底至壩頂進行。綁槽挖好后立即回填壩土。對于鵝卵石地基和土-混凝土地基,最好使用透水性較差的紅粘土進行回填。壩基再結合或加入清掃工作。2.壩體填充土壩的填筑程序包括開挖、運土、鋪土、平整土、壓實、切坡、刨毛、澆水等作業。這些作業應根據充填施工的具體情況,分工段進行,并進行平行流作業,部分作業可合并進行。幾個主要任務的要求描述如下:⑴挖土。常見的挖土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裝載機挖土裝載,自卸車將土運到壩上;另一種是推土機開挖,直接將土壤運到壩上。前者適合長距離,后者常用于短距離。(2)鋪路土。鋪設土壤時,應沿壩體軸線向上游方向延伸。不內容將泥土滑到壩上。機械碾壓時土層厚度不超過25cm,人工壓實時土體厚度不超過20cm。對于均質土壩,宜鋪成中間凸起,向上和向下游傾斜。2~4%的坡度,以排除雨后積水。⑶平坦的土壤。找平應按設計厚度分層進行,找平后的厚度應均勻,便于壓實,保證質量。⑷壓實。壩面土料的壓實應按土的設計厚度進行。必須嚴格控制壓實質量,壓實合格后方可重新鋪土。履帶拖拉機滾動時,采用“進退錯距法”,兩條錯開的履帶重疊10-15cm。人工壓實應使用石料壓實機,重量為40-50kg,采用梅花組法,壓實軌道重疊1/3,壓實干容重不能低于1.55t/m3。為保證上下土層的良好結合,在鋪土前應將壓實土層表面灑水潤濕,總則耙平1-2厘米。壓實應按一定順序進行,防止漏壓或壓力過大,影響壓實質量。4、土壤壓實質量檢驗土壤壓實質量是土壩建設的關鍵。土壤壓實質量檢測的主要內容:⑴施工。主要檢查土的厚度,土塊的大小,土壤含水率、澆水情況、層數組合、碾壓次數、壩頭接縫、土砂接縫、接縫處理等是否符合設計施工規范要求,應特別注意滲漏壓力和沉重的壓力。如有漏壓,補壓。黏土重壓次數過多會造成土層間的“剪切破壞”,形成裂縫面時應返工。如果土壤含水量過大,就會出現春土和裂縫,要及時分析原因進行處理。必須防止冰、草皮、樹根、巖石、覆蓋土等不理想的土壤材料被筑壩。⑵壓實土層技術指標的測定。這主要是測量壓實的干容重和含水量,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土壤物質的含水量是指單位土壤中的水分重量與土壤顆粒重量的比值。它是直接影響土壤材料壓實度的重要因素,必須嚴格控制。土壩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應壓實具有最少的通過次數和最大的干容重的值。總則黃土的最佳含水率為12%~15%,內容誤差在2%左右。壓實土材料的干容重,對于壓實質量有問題,或人工壓實的接縫位置和位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取樣量。采樣位置相互錯開,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灌裝質量。壓實干容重不合格的試樣不得超過全部試樣的10%,采樣部位不得集中,干容重與設計干容重之差不大于0.05t/m3.2、排水建筑施工質量要求排水結構的涵洞最好在土壩填筑之前做好,這樣在建壩時可以作為施工導流。涵洞施工過程中,若涵洞位置有較長的流水,可在施工前在涵洞位置周圍建圍堰。1.涵洞放樣首先根據選定的涵洞位置確定中心,在中心線上每隔10m打一個中心樁(在地形變化較大的地方加樁),測量中心樁的標高。然后,根據涵洞入口的基礎標高和涵洞的設計比例,計算出每個中心樁的設計標高和開挖深度。根據開挖深度、地基寬度和開挖坡度(視土質而定),即可確定坡樁。,用白灰或繩索連接所有坡樁,得到涵洞位置。2、涵洞的基礎處理為防止涵洞因不均勻沉降而破裂,涵洞基礎應選擇在土壩兩側的老土或基巖上,嚴禁放置在軟土地基上。開挖后應檢查底部標高和坡度,達到設計要求后修筑涵洞。3、涵洞砌筑石材:砌筑的石材必須質地堅硬,方正,無裂縫。砌筑前應將表面刷洗干凈并用水潤濕。砌筑用的砂漿要充分攪拌均勻,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石材應填滿砂漿,不得留有空隙,以防縫隙漏水。注漿要均勻,宜將石材壓出注漿,再注漿。灌漿時,用瓷磚刀搗碎,用砂漿填滿孔隙;鋪設石塊時,將石塊一字排開,小端朝外,大端朝內。然后鋪設“面石”,最后鋪設“腰帶石”;砂漿砌筑的外露砂漿接縫應在砂漿凝固前挖出,然后用水泥砂漿點接縫。弄濕關節;砌體必須澆水并養護至少一周。在砌體未達到規定強度前,不得在其上堆放重物或石塊,以防止砌體因振動而損壞。總則需要28天才能修復。回填。4.回填涵洞砌筑完成后,界面和覆面砂漿達到標志,即可開始回填。填土前應清除所有雜物、碎石等,并用水潤濕洞壁。回填土應適當干濕,每層土長15cm,夯實壓實,以保證土壩與洞壁結合緊密,不易滲漏。夯實時,注意不要振動涵洞砂漿或壓壞涵洞本身。兩側及洞頂1m以內填土時,嚴禁重搗。可以使用單打或雙打。5、水平管施工水平管可以晚于涵洞施工,也可以同時施工。施工時注意排水孔的尺寸要符合標準,關閉時不要漏水。水平管消力池承受較大的水流沖擊力,基礎必須特別牢固,尤其是涵洞、水平管和消力池的接縫處。水平管采用砂漿砌筑和鋼筋混凝土的現澆結構。要求鋼筋必須為Ⅰ級圓鋼3號,有產品合格證,條件內容時可做拉伸試驗。混凝土的配合比嚴格按照設計砂漿配料,水泥要足量,必要時配料稱重。由于大壩工地離村子較遠,沒有電源,混凝土往往是人工攪拌,攪拌總則在灰盤和鋼板上進行。攪拌時先倒入沙子和水泥,干拌三遍攪拌均勻,從中間向四邊刮,擋水。然后將石塊倒入圓圈內,倒入2/3定量的水,用鏟子將灰漿從灰盤的一側翻到另一側(至少三遍),灑上剩余的1/3與混合物的定量水。攪拌過程中不要隨意加水,直至攪拌均勻。人工振搗時,攤鋪層厚度不超過20cm,夯實時要小心,要壓實水,達到密實。澆注后可用麻袋、草袋、鋸末、沙子等覆蓋注射體,并澆水保養。維護期不得少于14天。第三節施工組織設計1、施工導流施工導流是治溝工程建設中的關鍵問題。它不僅影響工程造價、施工進度、工地布局、安全施工,而且是工程建設的全局,與樞紐布局密切相關。一、導流法夏季在溝內進行治溝工程施工時,施工導流總則采用先開渠后使用放水樓的二期導流方式。向上,使渠道內的水沿河床另一側向下游排放,然后進行泄水結構的施工。同時在圍堰內清理壩底,并結合溝渠開挖、回填和部分壩體回填。泄水構筑物建成后,利用泄水構筑物泄水導流,利用圍堰圍住河床的另一側,進行整個壩體的施工。在沒有恒流水渠的治溝工程的引水方法中,排水構筑物的施工在旱季進行。同時清理壩底,結合溝渠開挖、回填和部分壩體回填。泄水結構建成后,現成的蓄水量可用于滯洪,泄水結構可用于泄水。引水。2.導流通道中的水流是不斷變化的。在施工過程中,渠道的流量對導流建筑物的大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根據水文分析,引水在引水期間采用一定的標準渠道流量。導流標準主要取決于渠道的水文特征、導流周期的長短等因素,并結合導流建筑物的運行條件。治溝工程施工中的導流流量總則按設計流量計算,確定導流結構的洪水量和設計壩高。2、建設方案一、施工現場布置布置施工場地時,根據材料的分布、土料的數量和種類、土料場的標高和位置等,綜合考慮各期壩體及各填筑部位的需要,并盡量做到高料、高利用率、低料。使用率低,合理利用上下游及左右岸料場,盡量避免土料攀爬、跨壩跨運,避免土料干擾道路等建筑物,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渠道流量的變化,防止上游水位因施工導流等原因上升,淹沒料場,影響施工。2、施工過程合理的施工程序,既可以避免施工混亂,保證按期完成施工,又可以均衡地進行施工,大大節省人力物力,從而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推土機用于滾動項目。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地基開挖、土料開挖運輸、壩體填筑、土料壓實、刨平等。排水建筑施工工序包括:地基開挖、地基搬運、砌筑、回填等。.這些操作要根據構建過程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有的為并行流操作,有的可以組合操作。泄水樓涵洞宜入土大壩填筑前,水平管道工程可與涵洞同時進行,也可與土壩填筑同時進行。三、施工組織與管理一、施工組織該縣成立了“沃廷壩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并在水利局設立了實施項目辦公室。辦公室下設設施工作組、監督組和財務組。辦公室設有專線電話和專人值守,使項目具有強大的組織運營機構。縣水利局與鄉政府共同成立翹曲壩工程指揮部,與村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分工,相互配合。水利局主要負責勘察設計、技術指導、工程質量檢查和資金撥付,村負責勞動組織安排,確保工程按時完成。2、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研究和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在保證工程和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安全。.根據《關于落實水利建設工程法人責任的若干意見》,實施工程法人負責制、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工程質量監督制的新型施工管理模式,并投入生產,并充分發揮其優勢。工程建設的管理,其范圍包括規劃、技術、財務等。他們在工作內容和范圍上存在差異和聯系。在實際實施中,既要分工明確,又要相互配合,相互配合。(1)計劃管理是各項管理工作的核心。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的工程進度要求,合理布局,綜合平衡,制定施工措施計劃和工作計劃。圍繞這些計劃要求,通過調整管理、組織和發展各項工作。⑵技術管理包括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建立工程質量監督體系,加強質量檢查,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實施工程質量監督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建立安全施工質量管理機構,執行國家有關安全法規,監督檢查制定安全施工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開展安全檢查、宣傳教育。(3)財務管理是管理的重中之重。項目建設要制定詳細的財務管理實施細則,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年度項目財務計劃,積極落實配套資金,確保項目建設資金及時到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按會計核算,各級合同執行,確保到位、不挪用。各級審計部門要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施工管理要連貫一致。施工前期,重點抓好施工準備;主體工程開工后,要從技術和組織措施上確保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并及時做好建設總結;在建設的后期,我們必須啟動整個項目。該項目的建設總結將為未來的建設和科技進步提供信息。第四節施工進度表治溝工程建設工期普遍較短。為保證工程按時完工,需要對施工所需的各種人工工具、設備、臨時設施等材料,以及整個工程和單個工程的施工順序,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及開始和完成日期。計劃。一、編譯原則1、嚴格遵守規定工期,綜合考慮,合理安排,確保工程按期或提前完成,效益盡快發揮。2.分清項目主次,統籌兼顧,集中力量,確保重點項目按時完成,其他二級項目按照重點項目開展,為重點項目創造條件。3、組織平行流作業,加快施工進度,盡量做到平衡、連續施工。4、注意各項準備項目的合理安排,使施工進度計劃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優越的。5、所有工程應盡可能在最有利的條件下施工,避免洪水威脅和冬雨季的不利影響。6、密切配合勘察設計文件和設備可能的供貨時間安排施工進度。7、合理使用國家資金,盡量減少臨時工程費用。8、保證施工安全,防止各種施工相互干擾。2.準備步驟1.收集數據。(一)建設場地的水文、地形、地質、氣候和自然條件;(二)、項目規劃設計及預算、投資、定額、投資;(三)勞動力、材料、設備等的供應情況;(4)、受益部門的要求。2、列出工程項目,計算工程量。3、擬定各項目進展情況。三、施工進度項目計劃于2006年4月上旬組織實施,同年8月底全面竣工并交付受益村管理使用。第5節防洪計劃工程應在主汛期到來前的施工期達到汛期防洪壩高度,確保工程汛期安全。同時,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汛前準備工作1、做好思想動員、勞動組織、物資設備、交通通訊、應急保護措施等工作安排。工作。2、準備好防汛搶險物資和設備,如土、石、夯、麻袋、編織袋、鉛絲、木頭等。3、做好檢查工作。除了經常檢查土壩和排水結構外,還應檢查和掌握工程內外的地形。2.掌握水情應特別關注水庫水位和工程上游降雨兩個水情動態。有條件的,應建設水位雨量觀測站,按時觀測,并將結果上報工程指揮部。3.建筑物檢查汛期要加強對建筑物運行狀況的檢查。檢查項目包括:1、大壩是否有裂縫、塌方、滑坡等;2、壩坡、兩岸山坡是否有松散淋溶現象,壩體是否有管道、流土等現象。3、放水樓是否有滲水、漏水現象.4.救援觀察中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以保證正常運行和安全施工。第八章建設運營管理第一節工期管理一、項目建設管理的組織形式和制度設置根據國家計委、財政部、水利部、建設部《關于開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2000]20號)精神)、黃委全面改革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根據要求,結合xx2#骨干大壩工程實際情況,xx2#骨干大壩建設將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和完善工程建設監理制度,積極推行工程招投標制度。以工程質量為核心,完善施工管理組織,規范施工管理程序,確保工程順利實施。該項目將由黃河委員會統一領導,黃河上游和中游管理局作為流域的具體主管部門,行使管理大壩體系建設的行政職能。偏關縣水利局作為項目建設單位,履行項目法人職責,嚴格按照基建程序進行施工管理,完成項目建設實施任務。作為壩系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偏關縣水利局成立了壩系工程項目建設項目部,專門負責項目的建設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項目初步立項后,縣水利局成立xx2#骨干壩工程辦,作為建設單位委托的現場施工管理機構,承擔縣水利部門授權的部分法人責任。局以合同的形式。同時,縣水利局沃德大壩項目部選派代表入駐現場項目辦。現場項目辦按照委托合同組織、實施和管理項目。縣水利局對工程建設全過程負責,對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資金管理全面負責,對工程監理單位負責。縣水利局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具有合同關系,全面實行合同管理。其中,設計監理單位由縣水利局項目部門通過招標或直接委托的方式選定確定,負責與設計監理方簽訂合同。2.財務和資本管理縣水利局已為大壩系統工程開立專戶,工程中央資金合同支付采用追溯核算制度。現場項目辦、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合同付款,根據與偏關縣水利局簽訂的合同、工作進度和任務完成情況,報上級財政部門報銷付款。與縣水利局簽訂建設合同的建設單位的資金支付,由建設單位填寫進度支付報告表,主管單位審批簽證。開票后,資金將直接撥付給建設單位。3.質量管理xx2#骨干壩工程質量將受到多層次控制。在對項目法人進行綜合管理的前提下,通過設計、施工單位質量保證、監理單位質量控制、行政質量監督等手段,達到保證項目質量的目的。:1、設計單位的質量保證設計單位受項目法人委托,按照合同及行業相關技術規范進行工程設計,對合同委托的設計任務對項目法人負責,確保設計質量。2、施工單位首先應具備相應資質,并具有豐富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經驗,嚴格按照合同、工程設計文件和相關國家標準進行工程施工,建立健全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結束。在施工過程中,將接受縣水利局、現場項目辦、監理單位和質監機構的檢查和監督。建設單位的選擇,有條件的,可參照溝渠控制骨干大壩的建設模式,選擇重點工程或進行分項、分站點的試標。3、監理單位質量控制監理單位必須具備相應資質,按照合同規定和國家有關規定、技術規范、法規和質量標準對建設項目進行監理,并負責工程的質量控制。負責單位和分公司項目的審核,參與隱蔽項目的驗收,對項目法人負責,接受主管單位和質監部門的檢查監督。4、質量監督流域組織及其下屬質量監督站負責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定期、不定期對工程建設質量、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或抽樣,對參與單位進行檢查和監督,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質量管理體系。第二節運行時管理xx2#作為公益性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骨干大壩可極大改善當地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其運行安全和性能與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項目竣工驗收后,將移交當地政府負責項目的運行管理,項目防汛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管理責任和管理責任。保護。根據項目運營特點和效益,結合當地實際,按照“以田養壩”的原則,制定管護制度,對項目進行管理。壩型。政府直接管理確保下游洪水的安全。明確項目經營管理職責后,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任務有目標、人盡有責。工作有檢查,有功有過,有獎有罰。并且在條件內容的情況下,通過對攔河壩產權制度的改革,采取拍賣、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明確管護任務和責任、權益、轉讓和轉讓。營業收入可用于項目維護管理費用補償。,形成良性的項目運行管護機制,縣水利局負責項目的行業管理和技術指導,確保項目的安全運行和長遠效益。第三節項目監控一、監控內容1.計劃執行和項目質量監控主要監控各項工程建設內容的實施進度、質量標準和技術服務工作,與工程規劃設計要求進行對比,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2、經濟效益監測主要根據經濟效益評價的需要,改變不同條件下各種措施的實際投入(資金、物資、人力)和產出(主要產品、副產品)的數量和價值,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對輸入輸出、管理運行和消耗進行監控。3、環境效益監測主要監測氣候(風沙、暴雨)、水源(地下水徑流調節徑流和降雨等級變化)、下墊面(植物群落演化、土壤生態系統變化)、水質(有害元素含量、鹽度)等。4、水沙動態監測主要監測區域內水土流失、泥沙運淤、水沙動態變化,為防洪減沙效益提供依據。2、監測站(點)建設項目區內應設立徑沙觀測站,觀測降雨徑流和泥沙,掌握項目實施前后水沙變化情況。在固定點測量氣候、水資源、下墊面和水質的變化。定性定量監測項目實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學依據。3.監控操作一、加強組織領導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涉及因素廣泛,影響因素較多。要成立專門的監測領導機構,協調有關部門制定監測計劃,開展技術培訓總結,推廣監測經驗,落實監測工作。2.增加科技含量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和設備,將各監測站的監測工作和數據處理網絡聯網,使現有氣象水文監測機構和設施人員面貌煥然一新。三、加強技術培訓水土保持監測是水土保持的一項新內容。把握規劃實施的動態和新的科學依據,要謀劃培育一批骨干力量,抓好基層車站人員培養,解決知識更新問題。表一總預算表序列號

項目或費用名稱建設和安裝費用林草工程費設備成本獨立成本全部的種植費林業和種子費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06.48106.48一攔河壩工程92.5292.52二放水樓11.5311.531涵洞和明渠8.338.332睡管靜水池3.203.20三其他的項目2.432.431管理室1.601.602標志紀念碑0.200.203施工道路0.630.63第二部分林草措施第三部分圍欄管理措施第四部分獨立費用10.0410.04一施工管理費2.342.34二研究勘察設計費4.134.13三水土保持監理費2.662.66四征地及淹沒設計補償費五施工期水土保持監測費0.640.64六工程質量監督費0.270.27第一至第四部分和106.4810.04116.51預約費3.50基本準備金(3%)3.50點差保留費靜態總投資120.01總投資額120.01表二部門工程估算序列號項目或費用名稱單元數字數量單價(元)重估(元)一土壩925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