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與分布系統培訓教材(Part4網絡參數在維護中的應用)_第1頁
直放站與分布系統培訓教材(Part4網絡參數在維護中的應用)_第2頁
直放站與分布系統培訓教材(Part4網絡參數在維護中的應用)_第3頁
直放站與分布系統培訓教材(Part4網絡參數在維護中的應用)_第4頁
直放站與分布系統培訓教材(Part4網絡參數在維護中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RT4

網絡參數應用GSM網絡參數的優化

-小區選擇小區選擇過程描述小區選擇:移動臺開機進入空閑模式時優先選擇服務小區的過程選擇小區后首先調諧到該小區的BCCH上,接收尋呼信息和系統消息小區選擇一般是指開機或脫網時選擇服務區的過程移動臺駐留小區的條件MS解碼正確,小區是PLMN的一部分小區未被罷止C1>0C1=RxLev-RxLev_Access_Min-MAX((MS_TXPWR_CCH-P),0)BSICBSIC:由NCC、BCC組成NCC、BCC取值:0~7BSIC在SCH信道上傳送作用:用以識別不同的基站每個城市分配給不同的NCC,BCC可以任意使用NCC對基站的判別BCC=1NCC=1NCC=2BCC=1小區接入禁止--CBA定義:Cell_Bar_Access用以表示小區是否允許移動臺接入格式:0:表示允許接入1:表示不允許接入設置及影響:該參數僅用于一些特殊場合,一般情況下設為0

當希望小區只用于切換業務時將該值設為1Cell_Bar_Access使用說明雙層網結構:微蜂窩用于用戶覆蓋,基站用于支持高速移動用戶或切換業務,對于慢速用戶不接入。定義:Cell_Bar_Qualify用于優先選擇某些小區CBQ=0,優先級為正常;CBQ=1,優先級為較低當優先級為正常的小區不存在時才轉入較低級的小區小區禁止限制--CBQCBQ的應用ABA、B小區話務量較大,此時可將其它小區設為正常,A、B小區設為較低,以均衡話務量CBQ的應用A微蜂窩B為了讓B更多的吸收話務量,B優先級設為正常,A為較低,這樣B范圍內只要符合小區選擇門限,MS將選B小區優先級設置CBQ=0,CBA=1:此時小區只允許做切換業務,不允許MS直接接入。這種方法適用于雙層網或微蜂窩環境下。一般下層小區用以吸收話務量而上層網絡保證覆蓋CBQ僅影響小區選擇,對小區重選不起作用,優化時必須結合CBQ、C2一起使用Rxlev_Access_Min傳送:該電平在系統消息中周期傳送設置及影響:該值可改變覆蓋有效范圍設置太高,接入困難,覆蓋范圍變小;設置太低,可擴大覆蓋范圍,但小區邊緣通話質量將下降,且會導致上行信號弱,導致功率控制下MS以最大功率發射,從而增加上行干擾案例:Rxlev_Access_Min的應用案例:寧波東港大酒店室內分布系統施主天線對墻接收信號信源基站Rxlev_Access_Min為-92dBm經查該基站為室內微蜂窩選擇該信源有可能導致該站的進一步擁塞信源的擁塞導致用戶服務質量的下降小區選擇圖例AB優先級相同C1=15C1=8GSM網絡參數的優化

-小區重選小區重選信道質量參數C2C2=C1+Cell_Reselct_Offset-TO×H(PT-T)CRO:小區重選偏置TO:臨時重選偏置,為C2增加一個負偏置取值范圍:20~620秒,編碼11111保留用于更改CRO的值微蜂窩越大,PT應越大小區重選偏置---CROCRO是為了鼓勵或阻礙MS優先進入某些小區取值:0~126(STEP:2)當小區業務量很大,一般可設置較小,使得MS重選到該小區的困難性增大業務量較小的區域,可設置較高,鼓勵MS進入小區業務量一般,建議設置為0,C2=C1,即不對小區施加影響對于雙頻網,一般設為20~30,使MS盡量選擇優先的頻段對公式的解釋快速用戶C2=C1+Cell_Reselct_Offset-TO×H(PT-T)慢速用戶C2=C1+Cell_Reselct_Offset對慢速用戶而言,CRO的設置可以影響小區重選難易程度或者通過CRO的設置可以引導MS重選到希望的小區示例:ABUser最小接入電平:-100dBm接收電平A:--75dBmB:--85dBmCROA:0dBB:15dB計算可得:C1A:25dBB:15dBC2A:25dBB:30dB此時,A小區信號強于B小區,但MS選擇了B作為服務小區臨時偏置---TO當一個小區的BCCH頻點進入MS的鄰小區表后,在計時器T之內將計算C2所要加入的負偏移量取值:0~60(STEP:10)取編碼111時為無窮大該參數的設置主要針對于微蜂窩小區,防止快速移動的MS進入該小區避免MS進入微蜂窩小區又快速離開導致切換不及而掉話懲罰時間---PTMS計算C2時用到的定時計時器取值:20~620,取值31時CRO反號微蜂窩越大,PT也應設置越大T的計時MS接收到該基站的信號并成為最強的六個鄰頻之一開始計時該基站信號強度退出六個鄰頻表時計時結束懲罰時間---PT對于快速用戶而言:T很小,一般小于PTC2=C1+CRO-TO對于慢速用戶而言:T很大,一般遠大于PT

C2=C1+CROC2(A)C1(A)C1(B)C2(B)AB慢速用戶快速用戶C1(B)懲罰時間結束C1(B)案例一:小區重選慢工程情況:蜂窩+室內分布系統故障現象:用戶在空閑狀態下由室外走向室內時很慢(甚至脫網)才能占到室內系統上故障原因:CRO設置不當/室內天線功率不當/室內天線位置不當案例二:快速用戶無法接入工程情況:直放站+天饋系統覆蓋隧道故障現象:車載用戶進入隧道后脫網,雙向測試情況均如此銀城東路隧道測試情況:隧道內電平很強隧道內小區選擇正常占上隧道內載頻后RxQual很好銀城東路隧道故障分析:通過測試發現,該載頻最小接入電平較高PT=400TO=20dB

銀城東路隧道故障原因:

猜測該載頻可能是一個室內系統的外泄信號,由于信號泄漏嚴重,為了防止室外用戶占上該載頻,故將該載頻PT設得較大。但若采用該載頻覆蓋快速用戶通過的隧道,顯然不合理。經詢問排查,證實猜想正確,重新選擇信源,故障排除。GSM網絡參數的優化

-切換分析BA分配表切換過程涉及到二個BA分配表:BA(BCCH)分配表:包含PLMN某個區域使用的BCCH載波,最多64個載頻BA(SACCH)分配表:在SACCH信道上通過系統消息5發送,它向移動臺指示哪個BCCH用于切換,最多32個鄰小區當只有BA(BCCH)沒有BA(SACCH),小區不參與切換判決切換關系—鄰小區的設置室內分布系統的鄰小區設置一般遵循以下原則:切入關系:與室內分布相關的宏、微小區都應列入室內分布的鄰小區表,盡量增加切入的可能性切出關系:為了讓室內分布系統盡可能吸收話務量,減輕大網的壓力,應該讓用戶盡量留在室內分布系統中,因此可以選擇質量較好的2-3個室外宏微蜂窩作為切出通道從優化或吸收話務量的角度出發,有時應設置單向切換關系:為了讓室內微蜂窩盡量吸收話務量,可做單向切換關系為了控制繁忙小區的用戶量,可做單向切換關系單向切換關系可通過設置BA(BCCH)、BA(SACCH)來實現切換關系—單向切換關系的設置焦作移動:小區覆蓋案例分析ANT1-1F接收東方紅基站信號/6載頻ANT1-2F接收文化宮基站信號/6載頻R-9122AC1/6CHR-9122AC1/6CHANT2-2FANT3-2F1/2饋線8dB/100米0.8dB/10米M-4000APANT2-1FANT3-1FANT4-1F10dB5dB1/2饋線8dB/100米5.2dB/130米7/8饋線7/8饋線6dB/150米1.6dB/20米上海移動:小區覆蓋案例分析MS列入鄰小區表的小區應滿足的條件當BS收到MS關于其鄰小區的報告后,會根據其參數定義情況來檢查該鄰小區是否滿足條件,其公式如下:RxLev_NCell(n)>RxLevMinCell(n)+MAX(0,Pa)Pa=msTxPwrMaxCell(n)-msTxPwrMaxRxLev_NCell(n):鄰小區的接收電平RxLevMinCell(n):

鄰小區的最小接入電平,msTxPwrMaxCell(n):允許鄰小區專用信道上發射的最大功率msTxPwrMax:MS在該小區專用信道上的最大發射功率條件說明只有RxLev_NCell(n)>RxLevMinCell(n)+MAX(0,Pa)滿足時才將鄰小區列入切換候選小區表RxLevMinCell(n)、msTxPwrMaxCell(n)由小區切換參數定義定義RxLevMinCell(n)時一定要保證它比服務小區的最小接入電平要大出一些,以使切換的成功率提高,同時該參數設置時也應考慮MS的靈敏度,一般GSM900中設為-99~-98dBm,GSM1800設為-97~-96dBm觸發切換的原因觸發切換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基于功率預算的切換基于接收電平的切換(救援性電平切換)基于接收質量的切換(救援性質量切換)基于距離的切換基于話務量的切換基于功率預算的切換根據規范,MS應工作在接收電平最高的小區上,當穿越二個小區時MS根據接收電平決定是否觸發功率預算切換:PBGT-HO_Margin>0PBGT=RxLev_NCell-(RxLev_DL+Pb)+PaPb=bsTxPwrMax-bsCurrentTxPwrPa=Min(msTxPwrMax,MSTxPwr)-Min(msTxPwrMaxCell,MSTxPwr)RxLev_NCell:MS測得的鄰小區的接收電平RxLev_DL:MS測得的服務小區的下行接收電平bsTxPwrMax

:BS允許的最大發射功率bsCurrentTxPwr:BS當前的發射功率MSTxPwr:MS的額定最大發射功率HO_Margin:切換門限HO_Margin對切換的影響:PBGT-HO_Margin>0PBGT=RxLev_NCell-RxLev_DLHO_Margin對切換有很大的影響分別以HO_Margin=10、0、-10dB為例說明切換門限分析改變切換門限值可以相應增大或減小切換半徑,達到均衡話務量的目的切換門限是針對鄰小區的,可以按每一個小區獨立設置切入邊界小區選擇邊界切出半徑切換門限分析假設:A小區話務量較高,B小區話務很小為解決擁塞及均衡話務量,此時可降低A至B的切換門限,提高B至A的切換門限這種優化方法實際效果就相當于將服務區邊界向A小區推移,即縮小了A的范圍,增大了B的范圍例如A到B的切換門限由HO_Margin=15降低至HO_Margin=8,則B的功率預算只要比A大8就可以觸發切換,相當于B的切入半徑變大,服務范圍變大;同理B到A的HO_Margin由0變到8,則B的功率預算必須比A大8才能切入到A,相當于A的切入半徑變小。由此可以把A的話務量分流給B,同時控制B的話務量不流入A基于接收電平的切換在小區切換參數中定義了上下行電平切換門限值下行鏈路電平切換門限L_RxLev_DL_H上行鏈路電平切換門限L_RxLev_UL_H當BSC從測量報告中發現上下行電平值低于設定的門限值,BSC將從測量報告中選一個最合適的小區作為目標小區觸發切換在郊區,要降低該值以使切換及時發生;在市區等基站集中的區域要提高該值接收電平門限:HO_Margin_RxLev切換門限的設定救援性電平切換發生在沒有合格的小區做功率預算的切換的區域,即功率預算切換比基于電平切換具有更高的優先級L_RxLev_DL_H:MS接收電平一旦小于此值就觸發電平切換L_RxLev_UL_H:BS接收電平一旦小于此值就觸發電平切換取值:<-110-110~-109-109~-108………>-48一般設置:GSM900:-101~-100GSM1800:-99~-98上下行門限設置必須小于RxLev_Min(n)基于信號質量的切換在小區切換參數中定義了上下行信號質量切換門限值下行鏈路質量切換門限L_RxQual_DL_H上行鏈路質量切換門限L_RxQual_UL_H當BSC從測量報告中發現上下行信號質量值低于設定的門限值,BSC將從測量報告中選一個最合適的小區作為目標小區觸發切換質量切換門限值(冗余)HO_Margin_RxQual設置可寬松些,只要目標小區的信號電平不是比當前小區差很多,就應鼓勵進行切換,以改善通話的質量門限值的設定L_RxQUAL_DL_H:MS接收質量一旦小于此值就觸發電平切換L_RxQUAL_UL_H:BS接收質量一旦小于此值就觸發電平切換取值:<-0.2%-0.2%~0.4%-6.4%~-12.8%>-12.8%一般設置:MS的移動速度高于80KM/H或屬于非跳頻網絡,設為4;相采用跳頻或MS移動速度較低,設為5對于非跳頻網絡該值過大會增加切換失敗率,增大掉話率;過小則會增加無謂的切換對于跳頻網絡該值一般設為6,若同時啟用跳頻和DTX,建議取消質量切換隔離度問題的深入理解基站施主天線主機用戶天線基于距離的切換為了達到控制基站覆蓋范圍并減小系統干擾的目的,使用距離切換,當BSC發現MS匯報的TA大于規定值時即可觸發注意:TA設置過小容易引起乒乓效應;同時也可將切換門限設為負值以保證切換MS最大接入范圍:(MS_RANGE_MAX_HAND)MS和BS的距離超過該值即發生距離切換

取值為:1~34KM

該值應小于通話清除門限,否則該值將不起作用該值一般不小于2KM

基于話務量的切換在通話呼叫時先指配SDCCH,再指配TCH.如此時本小區無TCH,則可根據測量報告的指示接入到最佳鄰小區的TCH上.激活此類功能后應將排隊功能打開排隊是當系統沒有TCH時將TCH分配請求放入另一個等候的序列中.排隊是一種TCH過飽和的手段.MS在排隊期間仍占用SDCCH而且向網絡進行正常的測量報告處理過程案例一:切換掉話率高工程情況:蜂窩+室內分布系統故障現象:用戶在通話狀態下走向窗邊時正常,由窗邊往回走時掉話故障原因:大廈為玻璃結構,窗邊室外信號很強,優化只做了由室內到室外的單向切換關系B小區A小區案例二:切換頻繁工程情況:蜂窩+有源室內分布系統故障現象:用戶在室內某點通話,切換頻繁故障原因:有源放大器雜散指標不好,導致RxQual差,觸發了基于RxQual的切換,此時室內Rxlev比室外要強得多,因此頻繁切換。案例三:PBGT<50%工程情況:蜂窩+干放+室內分布系統故障現象:OMC通知該分布系統PBGT<50%公安大樓測試情況:

室內載頻在室內各處(包括窗邊、死角、離天線最遠點等)電平很強部分樓層RxQual

很差

公安大樓故障分析:

在室內PBGT<50%,可以大致判斷基于電平、質量的切換明顯上升,導致的原因可能是上行不足或話音質量變差。

公安大樓故障分析:

上行不足的原因:上行增益不足、上行增益設置過小話音質量的原因:干放雜散過高、外界干擾串入等經排查,干放雜散指標過高,導致誤碼率上升,話音質量下降。

在通話過程中,當話音質量惡化到不可接受時,系統會強行拆鏈;MS中有一個計數器S并偵測SACCH消息,正常時加2反之減1,當S計到0時MS報告無線鏈路故障。業務量大的地區或熱點地區設置小些;業務量稀少或邊遠地區設置大些;RLT無線鏈路超時GSM網絡參數的優化

-時延分析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信源:斜塘鎮基站第一扇區3載頻(9km)天饋系統:一拖一光纖直放站,覆蓋整個廠房故障現象:開通后呼叫成功率很低、呼叫失敗時電平及通話質量下降很快、呼叫中斷發生在MS振鈴之前、MS測得TA=38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錯誤判斷:由于光纜繞行布放、融結點等原因造成時延過大(TA=38,時延距離20km左右),超過了光纖直放站的最大覆蓋距離(經驗值一般不超過15km),因此造成呼叫成功率很低。錯誤判斷的原因:時延過大會導致接入失敗而且同時會造成RxQual下降、掉話率上升的故障現象。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原因分析:從呼叫MS聽不到振鈴便中斷可以大致斷定問題出在ChannelRequest到Alerting進程之間。為了準確定位故障,需進行路測。排除步驟:路測,檢查信令流程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由信令可知:呼叫失敗是由于TCHAssignmentFailure引起的。指配失敗的主要由無線消息失敗、傳輸故障、干擾等原因造成。在本案例中原基站不存在上述問題,只是在直放站室內分布系統中出現,由此可以判斷基站原先不存在傳輸或無線消息故障。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可能的原因一:跳頻序列HSN、MAIO引起的干擾。由于信源基站離廠房很遠,源基站的HSN、MAIO可能和廠房周邊基站的HSN、MAIO設置不當而沖突引起干擾。經網優查實,信源基站的HSN、MAIO和周邊站(外跨塘站)沒有沖突。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可能的原因二:基站采用互為分集技術,TCH載頻板也有發射功能,而耦合信源只接了Tx端。從故障現象看,當TCH指配后Rxlev下降很快,初步認為載頻板故障或載頻信號根本沒有進入分布系統。經查詢Motorola工程師,證實了該BTS設備采用的正是互為分集技術。光纖天饋系統案例分析解決辦法:將二個端口分別用大功率耦合器撮信號并用微蜂窩電橋合路后接入分布系統,經測試,故障排除。討論一:上述問題與分集接收的不同討論二:時延和覆蓋區域大小的深入分析(開射頻跳頻時對覆蓋區的影響)討論三:TCHAssignmentCommand贛州珠蘭光纖直放站

-接入時延的分析珠蘭光纖直放站故障分析一臺光纖直放站中繼端機和一臺遠端機,覆蓋一條鄉間公路中繼端機至遠端機光纜長7公里,遠端機位于一個小山頂上,全向天線小山腳下MS能接入,稍遠無法接入;在近處接入后走很遠也不會掉話,但掛機后在遠處就無法再發起呼叫基站為AlcatelO/2站型珠蘭光纖直放站故障分析先期工作已排除以下可能性:光纖直放站系統有故障光路有故障天饋系統有故障參數調測不當(如增益不足、過飽和等)系統話務量擁塞珠蘭光纖直放站故障分析路測報告分析:ChannelRequest得不到響應,無法啟動立即指配程序三條ChannelRequest后系統發送IdleReport說明:以上現象說明遠處MS無法呼叫的原因在于系統分配(建立)SDCCH失敗,在最大重傳次數后系統停止T3120并返回CCCH空閑狀態(終止了立即指配過程)。步驟一:話務擁塞及無線資源缺乏分析從OMC-R提取報告顯示,該站SDCCH及TCH擁塞較嚴重,但在基站下及小山腳下發起呼叫卻很少遇到SDCCH指配失敗的事件。結論:該站雖然有擁塞,但顯然不是由擁塞造成的,否則在較遠處呼叫時至少應有呼叫成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