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21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21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21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21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21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們常說“苦盡甘來”,但李清照的一生,卻是反過來的。李清照的前半生就像泡在蜜罐里一樣,從“李家有女初長成”到與趙明誠一見鐘情的“卻把青梅嗅”再到婚后“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樣打牌懟夫,比詩賭書,飲酒品茶,與花比美,研究金石的幸福生活,她一直靜靜地享受著嬌寵與才華帶來的光環。這時的李清照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就連“一種相思”這思念丈夫的閑愁,都帶著幾分甜意。可上天似乎看到了她的才能不只于此,揮手截斷了她如花般的前半生。正如《孟子》有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李清照就在戰火紛飛的亂世中,開啟了她的“大任”。1127,趙宋王朝南逃,李清照的流亡之旅也就此開始。從青島到杭州(也有說建康),中間流離數載,漂泊千里,這漫長的歲月和多舛的命途記錄下了她的悲劇境遇:金人的鐵蹄踏碎了大宋江山,丈夫趙明誠突發疾病而去,第二任丈夫張汝舟是個人面獸心的“駔儈”,為了婚姻的自由而義無反故地面向牢獄之災,以命相護的藏書與文物卻被燒毀和盜竊,加之一路飄零無人作陪的孤獨,無數苦難的交織纏繞讓她的愁情濃到了極點,于是就有了那首古今文壇無一可超越的《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國破,家亡,夫死,心碎。這四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是李清照“怎一個愁字了得?”。確實無法了得,她一生都在追尋三樣東西:國家民族的前徒,幸福的愛情和自身的價值。可南宋偏安一隅,丈夫已亡多年,《金石錄》出版后反響平平,更何況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就否定了她畢生的成就,把她推向了寒冷的深淵,三件夙愿皆未了,又怎能以一字了得呢?她愛國不比陸游差,豪邁不弱蘇辛詞,美貌傾國傾城,才學超凡脫俗,可怎就落得如此昏暮呢?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聲聲慢李清照知人論世

晚年的李清照無兒無女,孑然一身,始終居無定所,飽嘗了顛沛之苦、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確切死期竟無人知曉,足見清照晚年之孤獨凄涼。

用三個詞語來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歷繁華、中經喪亂、晚景凄涼【感知質疑】詞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句。

①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全詞的感情?②你認為哪一句能奠定全詞的感情基調?讀后思考:抓情語直接抒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讀后思考:抓情語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人的動作神態環境的悲涼內心世界的巨大悲痛開篇奠定了哀婉凄涼的感情基調尋尋覓覓運用七組疊詞直抒胸臆綜觀全詞,一字一淚,滿是悲愁,但全詞寫來沒有一個“淚”字,也只在結尾點出一個“愁”字。作者是如何傳達這滲透血淚的深愁巨痛的呢?本詞選用了哪些意象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愁苦?抓景語:意象間接抒情淡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誦讀領悟,感受意象

借景抒情為何說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的凄涼、慘淡。酒酒文化探討:

在古時候有很多文人都有飲酒的習慣。請結合學過的寫酒的詩篇來分析探討酒對文人創作的影響及作用。延伸拓展

杜甫: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離愁總結:酒是“愁”的象征。

因為大雁是候鳥,它們從北方來,勾起了詞人對故國、故鄉、故人和往昔生活的無限向往;這追懷與眼下的孤苦處境相對照,不能不“傷心”。為什么詞人看到“雁”過就“傷心”?李清照: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總結:過雁象征離愁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黃花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孤苦飄零的晚境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梧桐一葉知秋,牽愁惹恨化用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梧桐

窗外的梧桐樹,正淋著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內的她正為別離傷心。作者為何不說暴雨?

細雨綿長,細雨與愁緒相似。雨是哀傷﹑愁絲的象征。細雨以聲襯情

頓生凄涼之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過雁、黃花、梧桐、細雨……眼前這一切使詞人的哀愁重重疊加,難以形容,于是詞人再也不用什么鋪墊、渲染、對比,而是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連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遜色了。因為李后主的愁還可形容,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的。

通過描寫詞人南渡后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抒發了詞人的悼亡之悲、懷舊之哀,以寄寓家國之痛、故土之思。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主題愁品讀鑒賞,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